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线索归纳

中国古代史

重要提示:

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

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

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

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

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d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民族关系方面:我国的原始人类不仅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北起辽河,南至珠江也都有远古人类的遗迹。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以后华夏族主干。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战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政权总体稳定,但有不安定因素。本阶段先后经历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

时期(公元前期221年至公元前220年),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稳定,秦、西汉、东汉政权的更替都是由于统治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灭亡或名存实亡(即瓦解),然后被地主阶级的里带人改朝换代。但这些王朝统治期间,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

(2)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措施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措施等方面。西汉建立后,在沿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又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东汉时期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受到一些冲击,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政治制度。

2、经济方面:秦朝统一后,结束了诸候混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东汉初年,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因此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有和平、有战争,和平多于战争,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睦友好的。

(1)秦统一后,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征服越族地区后,加强行

政管理,移民50万到该地区,将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越族地区,促进了那里的生产事业的发展。

(2)西汉时期,汉高祖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击败匈奴,使西北边

郡得到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双方加强联系,共同发展。汉武帝还在西南少数地区设郡,加强联系。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3)东汉初年两次出兵击败匈奴,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4、对外关系: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文化圈,远及欧洲和非洲。

5、文化方面:由于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科技文化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哲学、史学也有杰出的成就。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先后经历了三国(魏、蜀、吴)

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最终由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政治制度: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东晋时期

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的势力很大,他们在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经济上占有很多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当时的皇帝都得依赖士族支持。由于士族日益腐化,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

(3)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上迁都洛阳,采取汉族地主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上改革鲜卑旧俗。孝文帝的改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的全面的改革,不仅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2、经济方面: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统治者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吴、东晋、南朝各政权统治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北方在孝文帝改革后,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这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民族关系方面: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三国时,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西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内迁,后分别建立政权,与汉族间的联系频繁。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在融合。

4、文化方面:由于各族人民大融合,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了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贾思勰,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田园诗人陶潜以及民歌。伴随着佛教的兴起,雕刻艺术也显示了辉煌的成就。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

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唐以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a唐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

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流盛况空前,文化事业兴旺发达,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b唐朝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此后,地方上形成藩镇割据,中央出现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局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唐统治瓦解。

2、经济方面:

(1)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

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a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积极发展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b唐后期,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但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庄园经济的普遍建立则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均田制的破坏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3、民族关系方面:

(1)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

还派人去西域,使我国内地与西域各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2)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

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对外关系方面:

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亚洲、欧洲各国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一方面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推动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唐朝高度的文明对人类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思想文化方面:

隋唐时,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隋唐时期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医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体育活动也空前活跃。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

文明的时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唐文化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足迹。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北宋初,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加强了中

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和统治。

(3)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北宋中期和元末的农民

战争都说明阶级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说明了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中主战与主和、改革与保守等说明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经济方面:

(1)经济中心南移,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2)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

疆各族的封建化。

(3)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都超过了前代水平,表现在外

来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南北作物相互推广、种植区域扩大、手工业部门增多,除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发达外,还出现了新兴的棉织业,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3、民族关系方面:

(1)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2)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如契丹、女真等向封建社会过渡。

(3)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少数民族完成国家统一。

(4)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民族矛盾尖锐,但民族融合是主流,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边境上

的“榷场”贸易等。

4、对外关系方面:

(1)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

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

(2)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

大贡献。

5、文化方面: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1)科技成就突出,我国科技外于世界领先地位。最为突出的成就是活字印刷的

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这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沈括的“十二气历”、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也是最先进的。

(2)教育事业发达。学校制度完备,书院兴起,对人才的培养起了良好的作用。

(3)文学史学繁荣。词的创作达到最高造诣;关汉卿的优秀剧作鞭挞了封建势力

对人民的压迫。史学方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优秀的编年体通史。

(4)宋代的哲学主要是理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宋元时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阶段特征】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方面: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关在清代有了发展,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

3、民族关系方面:(1)明朝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和联系,如用战争打击瓦剌部落;设互市与鞑靼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巩固北方边防,还迁都北京,修筑长城。在乌思藏(西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和土知府,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2)清朝把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结合起来;把款待少数民族的回归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行政管理结合起来。平定漠西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在云南平定“三藩之乱”,大西南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明清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与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对外关系方面:(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亚非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联系,显示了国力的强盛。华侨对南方的开发,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受到倭寇的侵扰,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挑战,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2)清入关时遭到沙俄的入侵,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为了捍卫边疆,清康熙帝组织了自卫反击性质的雅克萨之战,最后同沙俄经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等取得了胜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但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5、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的色彩。

中国近代现代史

重要提示: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9月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日开始

中国民主革命:1840年-1949年9月。(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

1924年初-1927年7月15日:第一次国民革命、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1937:第二次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1937-1945: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5-1949:第三次国民革命、解放战争

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6-1978:徘徊时期

1978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

【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近代化开启。(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统治阶级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基本线索】

本单元包括从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的基本史实。

从17世纪开始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地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前后持续4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

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跳不出封建制度传统的束缚;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悲剧命运则表明:农民阶级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但由于落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阶级局限,他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第二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整体而言,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基本线索】

本单元的重大史实可分为两条主线加以归类。

第一条线索:伴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其过程是:(1)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出现暂时“和好”局面,清政府适应

外国侵略者的需要建立了总理衙门。列强通过总理衙门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通过海关管理权便利了经济侵略,进一步把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

阶段过渡,加紧对于中国边疆和邻国进行侵略。a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还取得了修建铁路的权利,为列强开了资本输出先例。b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割地狂潮和资本输出的竞争,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c 同时,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不但扩大了其侵华势力,还暂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d 1901年帝国主义国家虽绞杀了义和团,但也认识到“瓜分”为“下策”,于是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转而完全操纵清政府实行间接的殖民统治,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3)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体现在清政府政策的调整(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

动;甲午战争后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条线索:抗争与探索。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

(1)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

近代工业,虽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

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3)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

开展斗争。

(4)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但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5)清朝统治者既破坏了维新变法运动,又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从

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

第三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901-1912年)

【阶段特征】本单元的阶段特征,概而言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变化极大。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深化;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此时突出体现为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

1、在政治领域: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既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虽然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导致失败,但却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可以视为中国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

2、在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短暂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时

代的潮流,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民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在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与政治上反封建斗争相适

应,出现了反对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基本线索】

1、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列强调整对华侵略政策。《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华政策从“瓜分”

转为“以华制华”,通过扶植袁世凯等工具,加强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对华侵略,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

(2)清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继清王朝垮台后,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

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统治更为黑暗。

以上说明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流后,民族压迫的本质是阶级压迫,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外民族矛盾表现形式为广大人民与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阶级矛盾。

2、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1)政治上:a.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新政和立宪。新政主观目的有其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新政活动本质是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新政客观影响有其进步性,在“假维新”的同时也进行过一些真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上多少也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一些基础。只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毕竟不是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难免走入绝境。新政的实际作用有其背离性。从直接影响看,

它没能挽救危机,反而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炼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b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可从兴起——发展——形势成熟——爆发——高潮——结果等方面掌握。革命的失败再次证实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国的革命的发展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道路。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也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实业救国的高潮与失败,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四单元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阶段特征】北洋军阀是近代由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扶植下崛起的特殊政治军事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它的反动统治使辛亥革命带给人们希望迅速破灭,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起来。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一切预示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即将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日益成熟,因此这一时代特征是充满了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激烈搏斗,而进步终将战胜反动,光明终将取代黑暗。

【基本线索】

学习本单元掌握三条线索:第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复辟称帝活动,践踏民主共和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依靠帝国主义,逐渐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最终走向失败。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受蒙蔽到逐渐清醒,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专制、复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第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继续坚持侵略中国的政策,并利用当时中国政局动荡和袁世凯急于称帝的有利时机,加紧了侵略活动。

第五单元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1919-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阶段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基本线索】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第六单元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阶段特征】本阶段内容包括自1927年的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前十年左右的历史内容。大革命失败后,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他们曾一度控制中国,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逐渐激化,美国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这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的民族战争提到首要地位。

【基本线索】

1、美、日关系及对华政策

在国共对峙时期,美国和日本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美国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美国对日本侵华奉行绥靖政策。日本为发摆脱本国经济危机,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排斥了美国在那里的侵略权益。随着日本推行独霸中国和南下侵略的政策,美日矛盾逐步激化。对日本侵华,美国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

2、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政策

(1)政治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不久,

汪精卫在武汉也建立了国民政府,双方争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权,不久,出现“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

(2)经济上: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金融财政,而国民

政府也建立了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所实行的“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所增加。在四大家族的控制下,民族工商业日渐萎缩,四大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买办阶级的代表。

(3)外交上:“改订新约运动”是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实行的外交政策,其结果虽

然恢复了一些中国长期丧失的主权,但与中国人民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所有特权的愿望相距甚远。

(4)军事上:一方面,国民党新军阀之间不断进行混战,民不聊生。另一方面,

国民党军队集中主要力量“围剿”工农红军及其根据地,在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均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国民党军队又对红军围追堵截,直到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才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3、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1)探索革命道路,重心转到农村。毛泽东在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利后,在

文家市决策,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接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后,使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从而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2)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

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会议上以毛泽东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尖锐复杂的问题。

(3)由十年对峙转移到一致对外,共同抗日。面对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和蒋介石推

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各界爱国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将领的拥护。西安事变后,中共力主和平解决,终于使蒋介石同意合作抗日,结束内战。

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阶段特征】这一阶段历史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为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线索】

1、抗日战争防御阶段

(1)特点:一是日军分路深入中国领土,对中国正面战场的攻势达到顶点;二是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两个战场开始出现。

(2)两个战场的开辟。抗战爆发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

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总体是节节败退。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一系列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该文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

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激发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

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1)特点:日军把军事进攻的重点指向敌后战场,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进攻为辅;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共与敌伪顽强的斗争中艰难地发展力量;日本为支持太平洋战争而加强了在中国的进攻态势;国民党统治更加黑暗和腐朽;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空前困难。

(2)近卫三原则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

抛出近卫三原则,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亲日派汪精卫公开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蒋介石集团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日军除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和经济掠夺,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在敌伪的封锁下,抗日根据地出现空前困难的局面。

(3)中共为渡过1941-1942年根据地严重困难和争取抗战胜利所采取的政策、

措施。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和精兵简政。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抗日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军事上,执行正确的作战方针,开展积极的反“扫荡”斗争。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清算“左”

和右的错误。

3、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

(1)特点:日本法西斯由最后挣扎到灭亡;国共两党关于中国命运的斗争趋于激

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2)国共两党各自召开关系中国抗战胜利后国家前途的大会。抗日战争即将取得

胜利前夕,国民党召开“六大”,坚持一党独裁统治,要把中国引向战争和

黑暗。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产联合政府的主张,大会规定了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于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战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有关抗日战争的三个方面,不仅揭示了本阶段的历史进程,而且也反央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只有很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历史进程,才能准确掌握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并会灵活运用。

第八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年)

(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阶段特征】本阶段历史从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全力支取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在种种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夺取全国的胜利。经过三年多艰难曲折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基本线索】

解放战争大致分三个时期。

1、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准备时期,也是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制止内战而不懈努力的时期。由于美将反动派需要时间进行战略部署,也由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和谈。通过重庆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中共获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2、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国民党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时期。

(1)军事上,一开始,国民党凭借其军事和经济力量的优势,向解放区发动全面

进攻。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接着国民党又对陕北和山东发动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胜利,在山东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也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政治上,国民党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破坏国共和谈,破坏民主团

结;强迫民盟等民主党派解散;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导致政治上空前孤立;

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3)经济上,国民党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

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

3、1947年6月至1949年9月,是国民党防守,人民解放军反攻时期。

(1)军事上,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政治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中国革命由新民

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了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经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有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

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上述三个方面不仅揭示了本阶段的历史进程,而且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把握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历史进程,是与高考改革方向相一致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九单元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

【阶段特征】本单元叙述的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这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它又被称为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基本线索】

本单元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方面: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政治形势,新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急需巩固。为此党和人民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1)1949—1951年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军,进行剿匪作战,消灭了大陆的国民党军队和武装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全部解放中国大陆;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社会秩序得到初步稳定,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提供了保证。(2)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全的国际国内环境。

2、经济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大肆掠夺和战争的破坏,全国解放时,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2)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主权,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3)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连同原革命根据地的公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奠定了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争取国家财政的好转。(1)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国家物价。(2)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国家财政开始好转。(3)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再次,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到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全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通过三年的努力,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国内外敌人,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了新生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第二阶段:过渡时期总路线地提出和实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政治方面

(1)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的努力,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局势较为安定。由此,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提到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了。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实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2)三大改造的实现。国家根据总路线所制定的“一五”计划,依靠和团结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力量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只用了约四年时间,就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完成了艰巨的改造任务。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

渡,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党和政府还加紧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

2、经济方面

从1953年起,党领导全国人民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精神,集中主要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工业建设的500多个重要项目启动,开始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进程,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十单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56-1976年)

【阶段特征】本单元包括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共产党人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基本线索】

1、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1)政治方面: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也为“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年秋,中共“八大”召开,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任务,同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根据“八大”的会议精神,1957年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这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国在政治生活方面进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探索,也为即将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规定了指导方针。

但是,由于我们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国情的分析尤其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足,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从1958年初开始的“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到总路线的提出,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到“反右倾”斗争,“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

从60年代初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先是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接着召开七千人大会,对纠正“左”的错误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建设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并且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进展,终于导致“文革”的发动。

(2)经济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1956-1957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决策。加上印度支那实现了停战,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而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使党的一些领导人忽视了客观规律的制约,忽视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历史唯物原理,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而不恰当地于1958年提出了盲目求快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更加泛滥,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导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自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核心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起开始恢复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挫折——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政治方面

如前所述,建国之后党的“左”倾错误发端于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接着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为中心在全国泛滥,随后进行的批评彭德怀等人的“反右倾”斗争使这一错误深化,阶级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党内。在此基础上,毛泽东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由此,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内乱。

a.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夺权:1965年冬,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这一批判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6年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先后发出《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1967年初,由张春桥、姚文元等策划的上海造反派的“一月革命”后,文革进入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全国各级党政部门,掀起了夺权风暴。刘少奇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并永远开除出党,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革”开始以后,林彪的地位急剧上升。党的九

大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之后,林彪加快了夺权的步伐,策划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外逃,摔死在蒙古国。“九一三”事件的发生,从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c.四人帮的形成和覆灭:“九一三”事变后,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组成“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于1973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1975年,由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复出,提出全面整顿思想,纠正“文革”的错误。“四人帮”猖狂反对这种整顿,又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2)经济方面

经过十年的探索时期后一阶段的调整,国民经济自1962年到1966年呈增长趋势。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亿元。

从1967年开始,“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按正常的发展计算,十年“文革”里,国民经济损失总计约五千亿元;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抑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十一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8-现在)

及新中国统战、民族和外交(49-现在)

【阶段特征】本阶段叙述的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的历史。

【基本线索】

1、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0-1978.12)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实质是要坚持“左”的领导,所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基础。

2、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1978.12-198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拨乱反正,调整国民经济,推行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在许多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上都取显著成就。到1982年,基本实现了历史转折。

3、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不断深化(1982.9-现在)

1982年,中共“十二大”根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了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蓬勃发展。

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及时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确保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统一战线: a 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它是建国初期统一战线的最好形成。b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代表他们利益的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上多党合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民主党派在建国以来所起重要作用的肯定。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c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遭到严重的破坏。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统一战线得到了新的发展,由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成为爱国统一战线。1982年,中共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深化。

5、一国两制: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大业奠定了基础。而“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建立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新的方针。

6、外交:解放前,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中国在国际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7、民族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世界近代现代史

重要提示:

(1)以下按生产标准分时期: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也即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3)工业革命后世界史梳理线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关系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16世纪到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尽管当时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很少,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以前的发展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基本线索】

1、经济方面:

(1)从14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阶段。

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逐渐发展起来。

(2)到18世纪中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

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仍然控制着生产。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欧洲一些封建国家也先后进行富国强兵、维护统治的改革,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政治方面:

(1)14-16世纪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反封建斗争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

不仅有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如德意志的农民战争,还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夺取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后期发生的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独立的荷兰成为17世纪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2)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先后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这些革命运动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确立。欧洲和亚非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

欧洲的一些封建国家的君主进行了改革,在政治上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亚洲国家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3、思想文化方面

(1)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

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2)17-18世纪,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建立

自己的统治,而这种愿望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就是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从理性出发,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三权分立等新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设计出各种蓝图,为美法等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国际关系方面:

(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

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17世纪开始,后起的英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肆进行殖民扩张,

展开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后先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欧洲国家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荷、法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与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败后,维也纳会议恢复了欧洲的封建旧秩序,在限制法国,践踏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维持欧洲均势,确立了俄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同时也开始了用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关系的新时代。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最后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的时期。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同时,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殖民主义宗

主国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都很尖锐。这种矛盾状况集中体现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三大历史潮流上,即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三大潮流中,资产阶级的运动是当时历史的主流,毕竟那时还处于封建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基本线索】

1、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

初,工业革命扩展到西欧的法国、德意志和北美的美国等地区。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19世纪历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的维也纳体系,企图恢复欧洲封建主的反动统治,但只是一股难以持久的逆流。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已经兴起。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翻了复辟的波帝王朝。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希腊、比利时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获得独立。1848年欧洲革命更是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其根本任务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形成了空前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

以确立,世界上大批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征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无产

阶级队伍壮大。19世纪30-40年代法、英、德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9纪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一股进步的潮流。

(2)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国际工人运动出

现联合走向。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团结斗争的新阶段。1871年诞生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3、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转移到亚洲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了反抗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亚洲革命风暴。其中,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把一这一风暴推向了顶点。而这时期斗争大都采取以往农民运动的方式,缺乏近代的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