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014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喹诺酮类药物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用于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泌尿感染、前列腺感染、淋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少见。 1 与其它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1.1 协同作用 1.1.1 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β-内酰胺类药物可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1]。 1.1.2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因这两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以发挥协同作用[2]。 1.1.3 其他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增加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的作用。与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合用,体外证实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增强;与阿洛西林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菌属细菌有协同作用;与克林霉素合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增强[3]。 1.2拮抗作用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等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还可拮抗两性霉素B和美帕曲星的作用;部分拮抗5-氟尿嘧啶的作用[3]。 1.3 合用使毒副作用增加(1)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合用可致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2)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可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3)环丙沙星与阿霉素、呋喃妥因合用,增加了毒性并且对肾功能不全者损害更大[3]。 2 含金属离子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与镁、铝、铁、锌等金属离子形成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泌尿生殖系感染 1.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社区获得性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中,该菌可占病原菌的80%~90 %,在复杂性尿路感染中也约占1/3(32%)。鉴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因此应参照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少数情况下,如患者系初发,以往从未应用过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亦可用于初治病例,但需先留取尿培养标本,如获病原菌则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必要时依治疗反应凋整用药。 在选用品种中需注意,由于诺氟沙星口服吸收不完全(吸收给药量的30%~40%),难以在感染组织中达有效药物浓度,因此仅宜选用于急性膀胱炎。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中的莫西沙星及吉米沙星并未批准用于尿路感染。 2.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由于淋病奈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已达80%以上,现已不再推荐应用该类药物,但由沙眼衣原体等所致的非淋菌性感染,氧氧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仍可作为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等首选药的替代选用药物。 3.软下疳: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环丙沙星可作为首选药头孢曲松或阿奇霉素的替代选用药物。 4.腹股沟肉芽肿:由肉芽肿鞘杆菌所致,环丙沙星可作为首选药多西环素的替代选用药物。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仅少数系细菌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为多见,由于该类药物在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浓度均高,因此虽病原菌耐药者多见,仍可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6.盆腔炎性疾病:感染性盆腔炎性疾病(PID)包括输卵管炎、输卵管一卵巢脓肿、脓毒性流产、子宫内膜炎和盆腔腹膜炎等。主要病原菌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及链球菌属等。鉴于目前该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淋病奈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近期美国相关指南及指南修订意见[49-50]已不再推荐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盆腔炎性疾病的初始经验治疗,仅在不适于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感染概率甚低或药敏试验该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呈现敏感的患者,可替代选用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PID的门诊患者[2 4]。 (二)呼吸道感染 1.CAP:其主要病原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对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均高度敏感。因此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作为CAP初始经验治疗方案之一(表1)。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①门诊治疗者,有心、肺、肝、肾等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病者,在此前3个月内有使用抗菌药物史者,可选用呼吸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两种方案之一。②住院,非ICU或ICU 患者,呼吸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两种方案之一。其中青霉素过敏患者,推荐选用呼吸喹诺酮类药物。③CAP患者考虑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可能时。可选用对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效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 AP)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对早发且无耐多药菌危险因素的HAP,可选用B 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如系迟发并有耐多药菌感染危险因素者可选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合剂)联合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上均为初始经验治疗方案。HAP感染病原菌药敏个体差异大,在初治后宜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3.AECB或AECOPD:以社区获得性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近年来研制的新品种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的作用亦有增强,已用于临床者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一、适应证 1.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本类药物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致的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及宫颈炎。诺氟沙星主要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或肠道感染。但应注意,目前国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中,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 2. 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主要适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可用于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中耳

炎等,及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此外亦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3. 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成人患者中本类药物可作为首选。 4. 志贺菌属肠道感染。 5. 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6.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感染。本类药物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无效。 7. 部分品种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二、注意事项 1.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 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抗菌药选择题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1、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乙酰螺旋霉素 D 麦迪霉素 E 吉他霉素 答案:B 【解析】大环内酯类的分类。可分为天然和半合成两类,红霉素为典型代表,包括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后者包括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 2、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 A 骨髓 B 胆汁 C 肺 D 肾脏 E 肠道 答案:B 【解析】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禁用红霉素,因为红霉素在肝脏中浓度最高,红霉素的酯化物易引起胆汁淤积为主的肝脏实质性损害,可伴有转氨酶升高、肝肿大。 3、军团菌感染应首选()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土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婴儿肺炎、结肠炎和弯曲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肠炎。 4、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 5、治疗骨及关节感染应首选() . .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麦迪霉素 D 万古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临床应用。林可霉素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时血药浓度的1.5倍,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 6、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 A 降低毒性 B 增强抗菌活性 C 扩大抗菌谱 D 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E 降低细菌耐药性 答案:E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并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7、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A 万古霉素 B 吉他霉素 C 阿奇霉素 D 交沙霉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A +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解析】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G机制是能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 8、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会显著延长()1/2A 林可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克林霉素 D 麦迪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讲座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李光辉 思考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现状如何?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怎样?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准则是什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适应症有哪些?怎样改进喹诺酮类药物的给药方案?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类药物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的抗菌类药物,在60年代开发最早的喹诺酮类主要是临床上的需氧革兰阴性菌。 一、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现状 导读: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类药物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的抗菌类药物,在60年代开发最早的喹诺酮类主要是临床上的需氧革兰阴性菌,根据该类药物的特点其在抗感染治疗领域中发展迅速。 (一)背景情况 最近几年上市的新的喹诺酮类或者称之为呼吸喹诺酮类增加了肺炎球菌和链球菌等阳性菌的抗灵活性。同时对不典型病原体,比如说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抗菌作用有所增强。喹诺酮类这类药物在感染部位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浓度,在一般抗菌药物不容易达到有效浓度的上皮细胞间叶里边,前列腺里面,骨头里面,他的浓度可以达到同期1-2倍,比如临床常用的抗菌药浓度是高的,另外这一大类药物的口服吸收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先静脉后口服,这样可以做一个适当的疗法,这类药物相对于普通药物的伴衰期长,这样我们可以一天一次的给药,病人非常方便,整类药物总体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这类药在上面这些特点里,发展是比较快的。该类药物的上述特点使其在抗感染治疗领域中发展迅速。 (二)发展历程 70年代开发出第二代喹诺酮类,典型的代表是环丙沙星,这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是拓宽的,同时对革兰阳性菌中,像葡萄球菌也有抗菌活性; 9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出了第三代的喹诺酮类,典型代表就是左氧氟沙星,这类药物的抗菌进一步拓宽,对化脓性链球菌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对不典型病原体,像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也可以覆盖。进入2000年以后,研究开发出来了第四代的喹诺酮类,最典型的代表是莫西沙星、吉米沙星(2003年),抗菌谱和三代喹诺酮类一样进一步加强,目前喹诺酮类分为四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差别不是特

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母核的抗菌药物,其对细菌的DNA螺旋酶(DNA-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导致DNA降解及死亡。该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据最新报道,有些品种已突破了抗菌概念,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也有新进展),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国内外众多制药企业竞相开发和生产的热门药品。 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种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其中,前三者在医院的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本品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研制开发,1994年首先在日本上市。国内最早的产品是在1996年由日本第一制药提供原料,北京优尔特药业有限公司分装生产的。1997年浙江新昌制药在我国首先开发成功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并获新药上市证书。此后,北京双鹤药业、常州第二制药、浙江京新制药、扬子江药业等企业也陆续成功开发该药原料药。左氧氟沙星的销售量呈迅猛增长的势头,在投放市场至今短短几年时间的前列。在最近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左氧氟沙星的片剂和注射剂被列入乙类目录。目前,本品的开发状况也比较喜人,截至2000年7月3日为止,共有31个批准文号。本品主要规格有:0.1% 100ml×1(IJ)、0.2% 100ml×1(IJ)、100mg×10(OR)、100mg×12(OR)、100mg×100(OR)。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由于国内生产厂家众多,曾一度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但本品疗效显著,价格适宜,在国内医院用药中,其用量及金额均位居前列,预测在短期内在喹诺酮类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本品的规格主要有:0.2% 10ml×1(IJ)、0.2%100ml×1(IJ)、0.2%2ml×10(IJ)、200mg×10(OR)、200mg×20(OR)、250mg×6(OR)、250mg×4(VA). 氧氟沙星(Ofloxacin):目前该品临床用药尚属良好。据1999年北京、广州、上海医院用药统计数据显示,氧氟沙星均在喹诺酮类用药中列环丙沙星之后的第二位。 本品已上市多年,目前在我国的医药市场上处于销售成熟期,生产厂家多达70多家,市场供应已趋饱和。日本进口品种泰利必妥很早就在我国氧氟沙星用药市场上打开了销路,占有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而北京双鹤药业的奥复星和丽珠集团的康泰必妥是国内品牌中的佼佼者,在部分重点城市已经替代了进口品种。针对氧氟沙星总体市场而言,氧氟沙星在各大重点城市的市场地位已受到了其s型异构体左氧氟沙星的威胁,销售开始呈负增长。估计本品以后的市场很难再有突破。本品常用规格有0.2%100ml×1(IJ)、100mg×12(OR)、100mg×20(OR)、100mg×24(OR)、100mg×100(OR)、200mg×6(OR)、200mg×12(OR)。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萘啶酸、恶喹酸、吡咯酸。目前基本属淘汰品种。 第二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奥索利酸、西诺沙星、吡哌酸、吡咯米酸。目前基本属淘汰品种。 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喹诺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化学修饰在其主环6或8位加入氟原子后又被称为氟喹诺酮,代表产品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喹诺酮产品的问世,使学术界对喹诺酮产品有了全新的评价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获得一致好评,其综合临床疗效对革兰氏阴性菌来讲,已经超过了青霉素族,达到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按照药物中所含氟基团的数量可分三类: (1)单氟化物: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氨氟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2)双氟化物:洛美沙星 (3)三氟化物:氟罗沙星、托氟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按国际非专用药名(INN)命名原则,对该类新药均采用“-oxacin”来定名,以表示它们在药理方面的相似性及组群关系。该构词成份在我国音译为“沙星”。至今已

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第三代,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此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不仅要注意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而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药物不宜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含铝、钙、铁等多价阳离子制剂(如氢氧化铝、乳酸钙等)由于阳离子与喹诺酮类药的4-酮氧基-3羟基发生络合反应,因此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药---时曲线下面积可减少98%,生物利用度降低,所以两药应避免同时使用,若需要连用时,可先服用喹诺酮类药物,2小时后再服用阳离子制剂。 维生素C、氯化胺喹诺酮类药物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杀菌力最强,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在偏酸性时抗菌作用最弱,因此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 利福平及伊曲康唑部分结核患者因多种原因可能容易并 发真菌感染,因此需要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真菌感染治疗。利福平是肝药酶促剂,能增强肝药酶的活性,拮抗喹诺酮药物的活性,因此两药不宜合用。 双脱氧肌酐该药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可增高胃内pH 值,从而降低喹诺酮类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

铁剂铁剂的螯合作用和对消化道吸收能力的影响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胃肠道用药碳酸钙、小苏打、硫酸镁等药物,若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可明显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对喹诺酮类药物有拮抗作用,同时使用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疗效。 嘌呤化合物如咖啡因、茶碱类药物等,喹诺酮类药物与此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抗酸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抗酸剂,对喹诺酮类也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环丙沙星,合用既影响其吸收又使其在肾小管中的溶解度下降,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 其它药物与口服抗凝血药物如华法令同时使用有增加出 血的危险。依诺沙星与布洛芬合用有引起惊厥的危险。司巴沙星与胺碘酮、阿司咪唑、卡普地尔、奎尼丁、舒托必利、特非那定等联用有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药效和临床应用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类 1.1第一代喹诺酮类 1.1.1第一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奈啶酸、吡咯酸等,因其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具有抗菌作用,且作用弱,对敏感菌株的MIC90也多在4mgL-1以上;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等均无抗菌作用。 1.1.2第一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一代喹诺酮类常见品种有奈啶酸、噁喹酸及吡咯酸等,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目前此类药物已被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其他抗菌药物所替代。 1.2第二代喹诺酮类 1.2.1第二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二代喹诺酮类较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明显较第一代喹诺酮类少见。 1.2.2第二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二代喹诺酮类有新噁酸、噻喹酸、噁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的治疗。 1.2.3典型药物实例:吡哌酸(吡卜酸,Pipemidic Acid,Dolcol,Pipram,PPA)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对奈啶酸、头孢氨苄及羧苄西林强;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吡哌酸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后部分吸收,成人单次口服0.5g和 1.0g后,血药峰浓度为 3.8mgL-1和5.4mgL-1,半衰期为3.1h;本品吸收后可分布于肾、肝等组织,胆汁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本品主要经肾排泄,给药后24h58%~68%的药物从尿液中排出,部分自粪便排出。吡哌酸在临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治疗,本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青霉素等抗生素联用有协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的作用增强。 1.3第三代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开发上市的药物,为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4-氟喹诺酮类结构类似物。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类。在化学结构上,基本母环的3位有一个羧基,6位通常由氟取代,多数7位有一个哌嗪环。 1.3.1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较第一,第二代药物有很大拓宽,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对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IC90为0.03~2mgL-1。流感杆菌也对此类药物高度敏感,MIC90多低于0.06mgL-1。对不动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但仍优于吡哌酸,MIC90多在0.5mg~8mgL-1之间。氟喹诺酮类对革兰阳性球菌亦有抗菌作用,但其抗菌活性明显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在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仍以左旋氧氟沙星抗菌活性相对较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相似或稍弱,其他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弱于上述3个品种。本类药物对某些厌氧菌、支原体也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口服吸收完全,不良反映轻微。1.3.2第三代喹诺酮类常见药物:诺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xacin,甲氟哌酸)、依诺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环丙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继吡哌酸问世以后推出的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后,已 出现细菌耐药性。自8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大大超过 吡哌酸,尤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多数耐药菌株更显著的抗菌活性,超 过其它类抗茵素,但随着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不良反应较常见。 1药理学特性 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 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细菌对本 类药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良好,部分品种可静脉给药;体内分布广, 组织体液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大多为3-7小时以上。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多数经尿排泄,尿中浓度高;适用于敏感病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各种感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不良反应少(5%-10%),大多轻微,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偶有抽搐精神症状,停药可消退[1]。在各种氟喹诺酮类中不丙沙星的抗菌活力最强,其次为 氧氟沙星,两者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一定作用。新的氟喹诺酮 类的合成药,又进一步加强了对G+菌的活性,并扩展其对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治疗,称为第四代。已上市的有司帕沙星对G-菌的活性比环丙沙星高,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很好 的活性,还有较明显的抗结核杆菌作用。新合成的克林沙星号称“超广谱”,抗金葡菌、链球 菌的能力是环丙沙星的16-32倍。 2不良反应 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用药后为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暖气,恶心吐,腹胀、腹泻等。 一般症状较轻,停药后症状可缓解。具文献报道短期静脉滴注常规量希普欣(乳酸环丙沙星注 射液)可致老年人严重腹泻。并有少数人可血清转氨酶升高。故用期间应定期肝功能检查,肝 功能不良者应慎用。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因该类药物具有脂溶性,能较好的透过血脑屏障 进入脑组织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可引起头痛、弦晕、失眠、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等。特别是氟啶酸(依诺沙垦)、环丙沙星等,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者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过敏反应:应用该药后可引起皮疹,等淋疹,瘙痒等反应等。乳酸环丙沙星导致呼吸困难, 面部及眼睑部水肿或咽头水肿。故应用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者要禁用。对关节 软骨的损害:可表现关节酸痛,软骨中间层基质疏松,力学张度下降,导致关节损伤,对儿 童危害较大,故儿童不宜应用该类药物。其它不良反应:可出现心悸、胸痛、全身无力等, 偶见有低血糖,快速静滴该药可致急性高血压或急性低血压,应用时需注意观察。对幼年动 物可引起软骨组织损害,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2]。药物可分 泌于乳汁,乳妇应用时应停止哺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 统病史者,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可抑制茶大事类、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血药在肝中代谢,使上述药物浓度升高引起不良反应。产生上述相互作用最显著者为依诺沙星、其次为环丙沙 星与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无明显影响。因此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有指征合用时,应对有关药物进行必要的监测。制酸药的同时应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减少其自肠道吸收,宜避免合用。肾功能减退者应用主要经肾排的药物如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应减量。 3合理应用 近年来一些新的氟喹诺酮类品种不断问世,如消除半衰期更长的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对需 氧革兰阳性球菌、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等作用增强的左氧氟 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莫昔沙星、吉米沙星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昔沙星、 吉米沙星等品种明显增强了对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同时对肺炎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也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氟喹 诺酮类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喹诺酮类药物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用于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泌尿感染、前列腺感染、淋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少见。 1与其它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1.1协同作用 1.1.1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β-内酰胺类药物可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1]。 1.1.2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因这两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以发挥协同作用[2]。 1.1.3其他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增加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的作用。与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合用,体外证实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增强;与阿洛西林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菌属细菌有协同作用;与克林霉素合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增强[3]。 1.2拮抗作用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等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还可拮抗两性霉素B和美帕曲星的作用;部分拮抗5-氟尿嘧啶的作用[3]。 1.3合用使毒副作用增加(1)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合用可致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2)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可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3)环丙沙星与阿霉素、呋喃妥因合用,增加了毒性并且对肾功能不全者损害更大[3]。 2含金属离子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与镁、铝、铁、锌等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引起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降低[3]。其机理是上述含属阳离子能与氟喹诺酮类的4-酮氧基-3-羟基发生络合作用,从而减少氟喹诺酮类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致使后者抗菌治疗失败[4]。因此,临床应避免氟喹诺酮类与含镁、钙氢氧化物的抗酸剂或硫糖铝、硫酸亚铁、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合成,如不能避免时,在应用上述金属阳离子药物之前2h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使这一相互作用大为减轻[3]。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关键词]安全合理;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近些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抗菌药物的研究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众多抗菌药中,有一类药物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拥有越来越广的抗菌谱,越来越强的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不同病原微生物目前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仍很低,医药界人士甚至正在发掘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因此,该类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它就是喹诺酮类药物[1, 2]。众所周知,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3, 4],如胃肠道反应、光毒性、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肝肾功损害及软骨损伤等。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将会大大降低其药效,影响临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 注意联合用药和饮食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吸收的影响[5]见表1。表1 同服的食物及药物对喹诺酮类药物吸收的影响(略)注:↓↓↓↓:严重抑制;↓↓↓:中等抑制;↓↓:轻度抑制;↓:轻微抑制;?:无报道从表1可以看出,含钙的抗酸药、奶制品和食物对各类喹诺酮药物的吸收有轻微抑制甚至无影响,而含铝、镁的抗酸药物、硫酸铁、硫糖等对其(除氧氟沙星外)吸收有较大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最好饭后服用,既不影响吸收又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与奶制品、含钙抗酸药物同服;但尽可能避免与硫酸铁、硫糖、及含铝、镁的抗酸药物联合使用。此外,表1又显示,上述各因素对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无影响,从而口服和静脉注射等效,这是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没有的特性。 2 根据药物代谢及排泄对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后,通过肝中的葡萄糖苷酸化 P450酶系统氧化代谢,随后通过肾排泄,通过肝代谢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司帕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和莫西沙星,因此,在有肝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应监测这些药的血浆浓度。相比而言,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盐酸加替沙星,其尿消除率较高(>70%)。故建议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有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比如采用低剂量或选用毒性小的同类药物。 3 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及疗程,减轻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有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腹内不适等症状,发生率为2%~11%。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差异,大量文献显示[6],特别是在高剂量下,某些新氟喹诺酮类药物比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常见,如400 mg格帕沙星1次/d与环丙沙星500 mg 1次/d比较的双盲结果显示,患者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2%和13%,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所以使用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empirenews.page--] 4 考虑个体因素,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疲倦、失眠、视觉异常和噩梦,严重的神经毒性(精神病反应、幻觉、忧郁症和痉挛)很少(<0.5%)。中枢神经刺激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这已通过对诺氟沙星和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所显示。近来的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影响,女性远远高于男性[7],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而进餐后和睡觉前服药可明显降低眩晕和头痛的发生率。 5 避免与某些心血管系统药物联合使用,降低对心脏的毒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引起低血压和休克的报道[8]。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有直接改变心脏节律的潜力,且其发生率与剂量有一定的依赖性关系。因此临床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与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如洋地黄、或其它已知可延长QTC间期及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如普萘洛尔联合使用,最大可能降低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6 减少机体在阳光下暴晒时间,降低皮肤反应和光毒性据有关文献报道[9],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能产生光毒性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脱屑、蜕皮和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水疱,一般停药几周后可以恢复,但个别患者长期使用有导致皮肤癌的报道。研究证明该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患者年龄无关。临床上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不高,光毒性较强的洛美沙星和司帕沙星的平均光毒性发生率分别仅为10%和7.9%。然而囊性纤维

抗菌药选择题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1、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乙酰螺旋霉素 D 麦迪霉素 E 吉他霉素 答案:B 【解析】大环内酯类的分类。可分为天然和半合成两类,红霉素为典型代表,包括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后者包括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 2、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 A 骨髓 B 胆汁 C 肺 D 肾脏 E 肠道 答案:B 【解析】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禁用红霉素,因为红霉素在肝脏中浓度最高,红霉素的酯化物易引起胆汁淤积为主的肝脏实质性损害,可伴有转氨酶升高、肝肿大。 3、军团菌感染应首选()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土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婴儿肺炎、结肠炎和弯曲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肠炎。 4、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 5、治疗骨及关节感染应首选()

B 林可霉素 C 麦迪霉素 D 万古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临床应用。林可霉素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时血药浓度的1.5倍,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 6、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 A 降低毒性 B 增强抗菌活性 C 扩大抗菌谱 D 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E 降低细菌耐药性 答案:E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并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7、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A 万古霉素 B 吉他霉素 C 阿奇霉素 D 交沙霉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A 【解析】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G+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机制是能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 8、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1/2会显著延长() A 林可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克林霉素 D 麦迪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万古霉素的体内过程。万古霉素主要以原形药物经肾随尿排泄,其t1/2约为6h,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t1/2会显著延长。 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1、氨基苷类药物主要分布于()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随着临床大量的应用,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为此,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报道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应用做一简要阐述,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临床应用状况 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近年开发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等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 2.1 消化系统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紊乱,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部不适等,每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口服药居多,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2.2 中枢神经系统(CNS)反应中枢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二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失眠、视物不清等。严重可引起妄想、昏迷、痉挛、震颤、惊厥发作或抑郁。侯爱东等[1]报道1例,女性,43岁,患者静滴0.2%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00ml,用药至90ml时出现胸闷、恶心、有便意、视物不清,继而出现黑蒙、面色苍白、抽搐、昏厥等症状。停药后经对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2.3 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2.4 光敏反应、光毒性常为急性发病,以光敏性反应最受关注,皮炎最多,表现为红斑、水肿等。这种光敏感性反应具有结构相关性,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为了用药安全,用药期间保持避光状态有利于减少ADR发生。 2.5 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有少量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可发生关节红肿、疼痛、关节僵硬和肌肉疼痛,停药后症状均减退或消失。由于该类药物影响软骨发育,而慎用于孕妇、18岁以下青少年。 2.6 肝脏毒性少数患者表现为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如有一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1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1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2]。 2.7 肾功能异常比较少见,一般可引起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有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尿pH>7.3)仅轻度可溶,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产生结晶尿,严重者引起输尿管梗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2.8 心血管系统反应 2.8.1 心脏毒性早期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Q-T 间期延长[3],室性心动过速及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这与药物阻滞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基本结构为吡酮羧酸类衍生物,综合临床使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归纳其基本结构通式如下: 12345678Y X N 1 COOH R 2 R 3R 4 5 O A B 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是在其基本母核结构上一般1位为取代的氮原子,3位为羧基,4位为酮羰基,5、7、8位可有不同的取代基,第三代、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6位为氟原子。 喹诺酮类药物按其母核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萘啶羧酸类(naphthyridinic acids ) N N 2CH 3 H 3C COOH O N N CH 2CH 3 N COOH O F HN 萘啶酸 依诺沙星 nalidixic acid enoxacin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pyridopyrimidinic acids ) N N N 2CH 3 COOH O N N N N 2CH 3 COOH O N HN 吡咯酸 吡哌酸 piromidic acid pipemidic acid (3)噌啉羧酸类(cinnolinic acids ) N N O O CH 2CH 3COOH O 西诺沙星 cinoxacin (4)喹啉羧酸类(quinolinic acids )

N CH 2CH 3 COOH O N HN F N O F N HN COOH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norfloxacin ciprofloxacin N O CH 3 COOH F N N O H 3C N O F COOH OCH 3 H N N 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ofloxacin moxifloxacin N O F N HN COOH F 3 NH 2 H 3C N O F N HN COOH OCH 3 3 司帕沙星 加替沙星 sparfloxacin gatifloxacin 在这四类结构中,喹啉羧酸类药物最多,发展最快。 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的关系,将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总结如下: 1.吡啶酮酸的A 环是抗菌作用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其中3位-COOH 和4位C=O 是抗菌活性必需基团,若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则活性消失。 2.B 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苯环(X=CH ,Y=CH )、吡啶环(X=N ,Y=CH )、嘧啶环(X=N ,Y=N )等。 3.1位取代基为烃基或环烃基活性较佳,其中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的氟乙基或环丙基的取代活性较好。 4.5位可引入氨基,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 5.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引入其他不同取代基对抗菌活性贡献的大小顺序为:-F >-Cl >-CN≥-NH 2≥-H 。 6.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杂环,抗菌活性均增加,以哌嗪基最好。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C li n i ca l appli ca ti on of qu i n olones.W E I Ze-guang.(Baoting County Peop le’s Hos p ital,Baoting 572300,Hainan,P.R.China) 韦泽光 关键词:喹诺酮类;临床应用;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727(2008)8-1403-02 自1962年开发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先后已发展到第四代的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1978~1988年)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具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细胞内药物浓度高,与其它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大多较轻等特点。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1988年以后)有莫西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亦称“新喹诺酮类”。在抗菌活性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增强,特别是对肺炎链球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2)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的作用增强;(3)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对脆弱拟杆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增强;(4)莫西沙星对不动杆菌属等部分葡萄糖非发酵菌的活性也略有增强。这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抑制DNA解旋酶(DNAgyarase),阻碍DNA的复制,还可作用于细菌DNA复制、转录和修复所必需的拓朴异构酶I V起作用,导致细菌死亡,达到杀菌目的。因而,与其它抗生素无明显的交叉耐药现象,与其它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大多较轻。现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仅次于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品种,在抗菌药物的销售额中占第二位[1]。现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1 临床适应症[2] 1.1 呼吸道感染 据临床资料分析呼吸道原发感染以球菌为主,继发感染者80%~90%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目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能较好地渗透入肺实质、支气管液及吞噬细胞,对控制继发感染效果良好。新喹诺酮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的适应证包括囊性纤维症的慢性呼吸道感染。氟罗沙星和司帕沙星,半衰期约10h以上,每日给药1次,每次200~300mg,即可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3]。周华[4]报道使用氟罗沙星治疗肺部感染48例,痊愈率6 2.5%,有效率8 3.3%。对难治性肺结核加服氧氟沙星(OF LX)可以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及痰菌阴转率[5]。一般结核不宜普遍用氟诺酮类治疗,但左氧氟沙星可用于少数多重耐药慢性结核患者的复治[6]。80年代环丙沙星(CF LX)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结核病的治疗[7]。 1.2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组织通透性高,可确保药物在血液、肾、前列腺和尿中获得足够的浓度,消除泌尿道感染的大多数致病菌。孙珉丹[8]等观察泌尿道感染患者64例,男8例,女46例,年龄18~60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 临床观察显示: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细菌转阴率分 别为81.6%和48.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和12. 6%。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泌尿系感染有效且安 全的药物。宁苏莉[9]观察66例非淋球菌尿道患者,其中支原 体感染51例,衣原体感染15例,使用司帕沙星治疗,司帕沙星 对支原体感染有效率可达91%,痊愈率达69%。环丙沙得治 疗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有肯定疗效。 1.3 消化系统感染[10] 细菌性痢疾及其它细菌性腹泻,常选 用诺氟沙星口服。姚荣成[11]等使用司帕沙星治疗肠道感染, 0.2g,疗程7d,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张建初[12]等 使用洛美沙星胶囊治疗肠道感染,0.2g或0.3g,bid,有效率为92.8%,细菌转阴率100%;伤寒及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均为 敏感,怀有为[13]等以临床诊断为伤寒的196例住院患者作为 治疗对象,诺氟沙星总有效率80%。对伤寒慢性带菌者及胃 肠道慢性感染如幽门杆菌阳性胃炎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亦有 效[10]。 1.4 局部给药 近年来喹诺酮类的局部应用不断发展而收到 了良好效果。史双来[14]等使用诺氟沙星软膏对50例烧伤感 染患者进行治疗,全部治愈。中耳炎、外耳道炎是常见的耳部 疾患,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时受到内耳毒性、抗菌力弱、药物稳定 性差的限制。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 的局部治疗作用[15]。 1.5 抗肿瘤作用和抗病毒作用[16] 实验研究显示新型氟喹 诺酮类药物尚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等药理作用。 2 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 液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骨胳系统反应及过敏反应[17]等。新发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跟踺的损伤作用、加替沙 星引起的血糖异常、洛美沙星的光敏性及左氧沙星有引起关节 肿痛等[18]。喹诺酮类药物会引起骨关节,特别是软骨组织的 不良反应。1990年国际学术会议提出在临床上儿童不能应 用[19],只在二方面可酌情慎用:①纤维囊肿症,继发绿脓杆菌 感染;②复发性多病原性尿路感染。近年在上海的氟喹诺酮类 中外学术讨论一致同意儿科中尽量少用或不用,个别情况在其 他抗生素不能有效,非用本类药物不可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 短暂应用。婴幼儿、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大儿童可酌情应用。 3041 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第8卷第8期 CH I N A T ROP I CAL MED I C I N E Vol18No18August2008 3作者单位:保亭县人民医院,海南保亭 5723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