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看赛义德的_东方学_王小梅

再看赛义德的_东方学_王小梅

再看赛义德的_东方学_王小梅
再看赛义德的_东方学_王小梅

再看赛义德的《东方学》

王小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爱德华?W?赛义德通过《东方学》一书详细介绍了东方学的内涵和实质,尖锐地指出东方学即是西方操纵控制东方的一门霸权主义学问。这一深刻而大胆的洞见揭开了后殖民文化的真正面目。同时,赛义德对东方学提出的某些观点也具有偏颇之处,他以不全面的文化观来看待西方文化,抹杀了西方进步作家的功绩,混淆了文化和政治的界限。这些问题无论是研究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需要思考。

关键词:东方学;文化霸权;后殖民文化;政治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3)02-0072-04

1978年,后殖民理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W?赛义德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东方学》一书,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研究的热潮。赛义德作为一个理论开拓者,他为我们对于“东方”话语背后的权力支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我们对于“他者文化”的思考给予极大启示。东方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所反映的文化本质是什么?赛义德的这些阐释中有没有失之偏颇之处?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东方学?

什么是东方学?依据赛义德在此书中的解释,东方学是一种与西方相对而言的概念,属于一种与“西方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1]4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东方学是西方为了掌控、统治东方而设立的一种学问,它通过文化上的描述、教授而获得政治、意识形态的统治和奴役。

这里的东方并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自然存在实体,而是人为建构起来的一个地理区域,“它有着自身的历史以及思维、意象和词汇传统”[1]7,与西方相对峙而存在。同时它也是为“服务西方”而存在,因为西方需要借助这一概念来获取统治权力。

赛义德出生于耶路撒冷,从小耳濡目染伊斯兰地区人民的灾难与痛苦,从而怀抱一颗同情的心对英法统治下的中东、阿拉伯广大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深刻洞见西方所设立的东方学的本质。在所谓的东方学家眼里,东方是原始的、怪异的、落后的,是西方早已经经历的历史阶段,而西方则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先进的。所以,东方的民族作为劣等民族,理所当然地应该由先进、优等的西方民族来引导与教育,这样,西方就自然而然地在东方面前显现了自己的优越性。这只是文化层面的西方优越性,当然,他们不会止步于此,这种优越性诱使他们在更多领域获得对东方的掌控。

收稿日期:2012-11-16

作者简介:王小梅(1987-),女,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主要研究美学与文学批评。

(一)“他者”文化的建构

“他者”,很明显是与“自我”相对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在西方人眼里,他们自己理所应当地属于“自我”,而殖民地人民则是“他者”。通过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区分,西方试图在文学批评与研究领域对东方进行重构,在重构过程中,西方处于一种主导话语权地位,东方文化的原有本质与面目被歪解,失去了自主性,成为一种人为建构的文化。这种文化不具有独立性,是附属于西方文化的。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获取特殊的经历,并且可以诉说、寻求着自我的梦想和欲望。而相反,东方人在这里却无法诉说自己的心声,需要借助西方人来获得话语的表达,当然,这种表达的角度和内容是从西方人角度出发来设定的。无疑,这种角度和内容的设定都是为了展示西方和西方人“自我”的优越性。

在这种“他者”文化的影响下,东方文化的塑造便不可能具有客观性与自主性,它依据西方人的需要而构想,从而使西方人在塑造过程中确认自我,获得话语主导权。赛义德不无忧虑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东方的知识这一总标题下,在18世纪晚期开始形成的欧洲对东方的霸权这把大伞的荫庇下,一个复杂的东方被呈现出来:它在学院中被研究,在博物馆中供展览,被殖民当局重建,在有关人类学和宇宙的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种族、历史的论题中得到理论表述,被用作与发展、进化、文化个性、民族或宗教特征等有关的经济、社会理论的例证。”[1]10从这里可以看到,无辜的东方被西方人从各个角度进行表述,并且成为确认人类历史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然,这种表述与确认不是东方人所愿意的,也不是对东方的客观描述,西方在这一过程中得意地充当了指挥者。

(二)“他者”文化的本质——文化霸权主义

依据葛兰西对民众社会和政治社会所做的区分,民众社会由学校、家庭和民间社团等自愿联合体组成,政治社会由国家的一系列运转机器政府、军队和警察等组成,政治社会控制着民众社会,民众社会也同样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转,文化毫无疑问是属于民众社会群体中的。葛兰西同时补充分析道:“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2]38

依据葛兰西的划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方学虽然是和西方学相对的一种文化研究,但它不具有自己的话语权,它只是一种“他者”文化,实质仍然是西方依据需要确立的关于东方的一种话语系统。“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1]3可以说,西方人依据自身需要建构的东方学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东方学家把东方学当做一种新形式的文化霸权,那么他们是站在何种角度对东方和东西方关系进行塑造呢?很明显出发点不是客观还原东方的原本面目,而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从文化角度开始向东方渗透自己的殖民思想,逐步实现全面化的统治。“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一种知识的帝国主义。”[3]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在东方学家笔下,东方被“东方化”了,并且在这种“东方化”过程中,东方学家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描述东方神秘和落后的面貌,而将重心逐渐放在了对一整套从文化上塑造和统治东方的体系的建设之中,并使这一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以更加“亲和”的面目展现在东方人和西方人面前。这一精神体系的建设与几个时代的物质积淀逐步融合在一起,从而在统治东方的过程中起着更为强大的作用。正如赛义德所描述的:

“这一物质层面的积淀作为与东方有关的知识体系的东方学成为一种得到普遍接受的过滤框架,东方即通过此框架进入西方的意识之中。”[1]30

作为一种文化霸权的东方学,它从精神层面上与西方的物质霸权相配合,不断地向东方国家渗透,并且逐步合法化、真理化,被人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下来。如果我们从权力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文化霸权,它很明显就是一种西方借以统治东方的意识形态手段,是一种向东方强行输入资本主义意识的工具。这些西方国家最开始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主导,美国后来者居上。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形式,可以说是对统治者非常有利的一种话语策略,它可以散播到统治地区的各个角落,从而帮助西方统治者在形而上层面对统治地区的人民进行欺骗性地灌输奴役思想,并且逐步使统治合法化。当今能够体现西方价值的一些文化,如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等,无形散布于东方的大小地方,东方人似乎在心中也形成了一种价值理念,那就是唯有符合西方价值的东

个人的吃穿形式,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曾有学者清醒地提出对殖民文化的看法:“武力、经济与政治的扩张最终必然要转型为文化形态呈现出来,所以哪里有文化扩张,哪里就有殖民文化。”[4]14赛义德很早就发现了东方学所具有的这种文化霸权的性质,所以他不无忧虑地对东方学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东方本土学者乃至全民的注意,从而有所作为。

三、《东方学》是否有偏颇之处?

赛义德的《东方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后殖民理论批评的观点,通过对东方学的一系列分析挖掘出了东方学所具有的文化霸权的本质,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西方的殖民主义以及权威文化的看法有极大启发。然而,西方主导的东方学是否真的就如赛义德所说的一无是处?当我们不带任何民族偏见和主观感情来看待东方学所表现出来的西方文化时,我们会发现,赛义德的部分说法值得商榷。

赛义德深刻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会受到政治和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的影响,而且文化也具有引起民族冲突、导致战争的恶劣后果。他严肃地分析到:

“文化常常咄咄逼人地与民族或国家绑在一起,把‘我们’与‘他们’加以区分,几乎永远伴随着某种程度的仇视他国的情绪。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5]164这里他已经将文化极端化了,他把东方学所表现出的西方文化与政治等同起来,造成了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曲解,无疑是一种非客观的文化观。当我们清醒地看待赛义德的这一文化观时,会发现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不全面的文化观

一个真正的学者,需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洞见文化现象,发现背后隐藏的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我民族的文化区域上,或者带有民族偏见去看待外来进步文化。赛义德小时候在难民营的经历,使他对自己的民族饱含同情,因此看到所谓的东方学家所描述的东方与他心目中的东方有出入时,他很明显地偏向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观也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东方学中的一些言论,确实是存在对东方社会污蔑、曲解的地方,赛义德对此不无批判,并且尽在世人面前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他为自我民族申辩时,对于西方对东方的真实研究情况进行否定,也对自我民族文化的不足之处加以忽视,这很明显是一种不健全的文化观。

在现代西方,伴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西方学者在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推动了一系列文学运动的产生,如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运动,这些文学运动对于现代主义潮流的产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了东方,对于东方的思想的进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忽视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地区的差异,经济的落后,东方文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包含宿命论、保守主义色彩的文化现象与思想,这些思想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无法同一步调,更不能代表现代文化前进的方向。这些落后的文化思想在历史的进步中肯定是要逐步被淘汰的,西方的进步文化思想被引入也无可厚非,但赛义德却无法清醒地看待本民族的一些落后文化思想,也无法对西方进步文化思想的入侵有所释怀。

(二)抹杀西方进步作家的功绩

西方社会在工业和商业的推动下,社会面貌取得极大进步,资本主义制度也逐步走向兼并的时代,帝国主义产生并且奴役统治东方,即使到今天,东方仍旧受到这些残余思想的影响。然而,在资本主义大背景下产生的一大批进步作家,却并没有和本国的帝国主义站在一起为它说话。相反,他们更多的是站在东方立场上,对西方帝国主义思想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且尽可能的对东方的文化予以正名,还其正面积极的形象。如“拜伦笔下的东方英雄辈出、壮怀激烈;吉卜林笔下的东方则既令人迷恋又令人鄙视;马克?吐温笔下的东方真实无欺,夏多布里昂的东方则虚幻迷离;歌德把东方想象成永远的花好月圆,赛珍珠则写出东方真正的民族美德。”[6]确实是这样,他们的作品中都很少描述或者影射帝国主义侵略,而更多的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现,深切地关注东方,在描述东方的作品中寄予他们对于艺术理想的追求。

面对这些优秀的西方作家和学者,我们无法忽视他们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无法忽视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为东方文学甚至是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抹杀的。而在赛义德眼里,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学者笔下所描述的对东方的侵略

描述看作是西方对东方进行殖民文化渗透的一种形式,这很明显是非客观的,他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将一些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西方文化划入隔离区,这对于这些文化学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三)混淆政治与文化领域

在深刻洞见东方学的实质之后,赛义德断言:“东方学归根到底是从政治的角度察看现实的一种方式。”[1]54他把文化与政治领域混淆起来,可以说是夸大和歪解了文化的功能。

在当今世界,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正在向全球扩张,并且有了要控制全世界的趋势。对此现状,我们确实需要思考究竟是什么使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具有如此大的力量从而达到如此效果?无疑,西方文化是它的一个帮凶,但并非全部都是如此。赛义德将所有西方人创作的具有东方题材的作品,都看作是受了帝国殖民主义思想侵蚀的文化,这些文化形式被创作出来向东方灌输殖民思想,并逐步实现对东方从文化思想上的殖民控制,是属于殖民文化范围之内的。这样的文化对于东方的危害极大,它从人们的思想上开始腐蚀,从而一步一步地控制东方。

赛义德的这一警醒世人的思想,确实是看到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但是他把这种影响夸大了,混淆了政治与文化的界限,将二者混同起来以同样的眼光看待,无疑会忽视文学原本的面目,将其中一些进步的文化否定掉,这种看的一种不清醒的判断。

总之,赛义德的《东方学》一书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后殖民文化批评的思想与研究,是对西方的东方学理论体系的深刻解构,其系统化的理论观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对于现代社会人们重新思考西方的权威文化和殖民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赛义德本人所表现出的对于民族的深切热爱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然而,对于赛义德思想中的一些缺陷,我们也必须重视,并且思考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而能够帮助我们无论是对西方还是东方文化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2]葛兰西.狱中札记[M].田时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平.后殖民视野中的东方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

[4]巴特?穆尔.后殖民批评[M].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徐亚杰,赵沛林.对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责任编辑:郑宗荣)

Edward W·Said’s Orientalism Revisited

WANG Xiaom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 Edword W·said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rientalism in detail. He pointed out acutely that Orientalism is a knowledge used by westerners to control the east. This profound and bold view reveals the real essence of Postcolonial Culture. Meanwhile, we find that Edward W·Said’s view about Orientalism has some deficiencies: he used an unsound perspective to see western culture, ignored excellent west writers, and went beyond the limits of culture and politics. When we research on western or eastern culture, we need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is problem.

Keywords: Orientalism; cultural hegemony; Postcolonial culture; politics

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一)

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一) 论文关键词:文学创作;鉴赏;想像 论文摘要:文学是传达人类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内部所深含的意义。但是语言文字只是负载着意义的符号.人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做到真正地阅读作品.获取作品内部的深层意义。创作也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的过程.丰富鲜明的想象在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1文学创造中的想象 历来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都十分强调想象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说:“在文艺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翻高尔基也曾指出:“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翻具体来说,想象就是人脑把客观的形象记忆下来.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把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发现转化为能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多创作者在完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思了,就是说,创作者借助想象设计未来的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上.小说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由这些形象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著作品的成功.而想象又是创作者创作构思的主要方式.所以想象对整个作品的形象和形象体系的雏形的孕育起着“设计师”的作用。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情况就是突出的例子,他说:“阿Q的影象.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了”。 想象可以弥补创作者实际经验的不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创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其中很多成分就是经过作者的构思、想象而来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世界,蒲松龄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对社会现实有感,在对现实反映的基础上运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创作者利用想象之力把读者带到了人不能到达的世界.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想象的翅膀.今天的我们是无法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它们的宏观步骤是相逆的创作者如何运用想象来创作文学作品会对读者在阅读时如何展开想象有着非常有力的影响。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深藏于语言文字背后.读者就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展开想象力.挖掘这些深层的意义:相反.如果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处于文学语言的深层.读者就可以利用想象和其它鉴赏手段较为轻松地领会。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它的语言是高度想象性的语言.叙事性的历史史

西南地理考释 读书笔记

读《西南地理考释》 ————方国瑜驳斥伯希和 当我们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方国瑜先生无疑是20世纪云南最了不起的民族史学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作为云南民族史的创始人,方国瑜在民族史、地方史、文献整理方面贡献较大。同时,自1936年执掌云南大学史学教授起,不仅自己著作等身,而且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为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众多优秀人才。因而,我们从方国瑜先生民族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谈起。民族史的研究与近代民族危亡密切相连,云南自然不能幸免。在沉重的民族危机压迫下,学者们无法安于单纯的理论研究,纷纷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热潮中。1935 年,中英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方国瑜亲身实地考察,参与中英会勘滇缅边界事务,打击外来的侵略企图,在边疆地区宣传维护统一的重要性,寸土必争。这些经历都映照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西南地理考释》关于对伯希和谬论的驳斥,更是慷慨激昂,有理有据。 “法国人伯希和的《交廣印度两道考》说,當時(唐代)雲南未成一省,其东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其東北隸於今日四川之敍州(即唐戎州)(译本页143)。而方国瑜老先生驳斥他说,雲南之東南部,是指清代廣南,開化,臨安三府,现在文山,红河二州之地,亦即两漢设置牂牁郡益州郡南部、蜀漢时段設興古郡。北周時授爨震爲寧州刺史,领四郡,延袤贰仟餘里,興古郡为西爨地。隋初偉冲至南寧,爨震及西爨諸首领皆诣府参谒,設南寧州總管府,後改都督府统辖興古郡地。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戎州都督府羁縻府州,在興古郡故地,先後設有九州领三十二系。凡此班班事實,(已做考说)不容歪曲。而伯希和却妄説“唐代雲南之東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是由於他的嬐悪用心,不可不驳斥之。” “伯希和所依据的只是贾耽路程所说“爨蛮安南境也”一句话,提出雲南東南部隸於安南都护府,把汉以来设置全部记录否定掉,说做雲南南部自来是属于安南的边境。伯希和在1904年发表这本书,是法帝国至于侵略越南沦为殖民地后二十年,正当帝国主义列强王图叫嚣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法帝国企图从越南侵略我国西南各省,雲南,贵州首当其冲,施展外交伎俩,纷至沓来。为殖民侵略服务的所谓“学者”,也大展身手,伯希和自命是东方学家,以考史为名,为侵略制造舆论而做此书。他为侵略服务的。一片谎言。蛮横无理,之因贾耽路程所说的一句话,大做文章,究竟这句话的来源和实质是怎么一回事?不去考究,妄作判定。我们要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实事求是的把历史实际揭示出来,是真相大白,揭穿其险恶用心是他的伎俩无藏身之地。” 伯希和还将“爨种之南端“的“步头”视为“《蛮书》之贾勇步, 贾耽之古涌步”, 认为该地“置于今之临安( 建水)”、对此, 方先生以更加充分的资料和史实, 考辨了步头和贾勇步为二个不同的地名, 并据《新唐书》、《地理志》、《蛮书》所记道里情况, 参之《元史·地理志》、《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的相关记载, 考订步头为今云南元江, 贾勇步则为今之云南河口, 而“由安南城水行经峰州至贾勇步称峰州路, 自贾勇步陆行经通海至拓东城称通海城路, 又自贾勇步水行经步头,再陆行至安宁城称步头路”。进而阐释了“步头”之含义, 论述了步头在中国西南联系安南、文单国、昆仑国中的重要作用, 批驳了伯希和将贾

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_蔡圣勤

收稿日期:2001207202 作者简介:蔡圣勤(1966-),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教育专业硕士,荆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现讲授《西方影视》课程及从事语言文化对比、教学方法论研究;周新(1964-),男,荆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①2001年的奥斯卡评奖中,描写主流文化——罗马文化的《角斗士》 (Gladiato r )荣膺最佳影片等5项大奖;斯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当选最佳导演,他的力作充满意大利语的《毒品交易》(T raffic )赢得4项大奖;华语电影《卧 虎藏龙》也获4项大奖,且顶戴最佳外语片的桂冠,体现了地地道道的文化多元性。 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蔡圣勤,周 新 (荆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北荆州434000) 摘 要:后殖民理论的全球影响主要包含西方与非西方两方面,在西方,就是如何真实地去认识非西方世界,即如何在知识与权力这一矛盾统一的动态系统中去认识非西方。导演李安的东方主义情结不仅表现在东方题材电影中,他所拍摄其它所谓主流文化片《冰风暴》等影片也体现了东方主义。本文倡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应打破各自的中心状态,最大限度地向异族文化汲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以达到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整合。 关键词:李安;东方主义;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 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889(2001)0420086204 Or ien ta l is m of D irector L ee Ang i n H is F il m CA I Shen 2qing ,ZHOU X in (D ep a rt m en t of F oreig n L ang nag e ,J ing z hou N ora l Colleg e ,J ing z hou 434000,Ch ina ) Abstract :T he global effect of Po st 2co lon ialis m m ain ly con sists of tw o aspects of W estern 2Cen ter and N on 2W estern Cen ter .In the W est ,the focu s is on how to recogn ize a “real ”non 2w estern cu ltu re ,i .e .how to recogn ize it w ith in the dynam ic system of con tradicti on of in tellectuals and au tho ritarian is m .T h is essay analyses on som e of L ee A ng’s fil m s such as T he Ice Sto r m w h ich has been con sidered to p resen t W estern m ain cu ltu re bu t o rien talis m is also show n .T he article also calls on that w o rld 2w ide 2cu ltu res confo r m ity shou ld be encou raged to accep t the difference and i m p rovab le essence from differen t cu ltu res by b reak ing the self 2cen tralis m of the nati onal cu ltu re . Key words :L ee A ng ;o rien talis m ;in ter 2cu ltu ral comm un icati on 一、东方文化题材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成功 电影《卧虎藏龙》在美国的成功,仔细想来颇发人深思。美国人虽然不以“搞平衡”见长,却在眼花缭乱且众说纷纭之中做出如此多元化选择①,兼顾了艺术与商业、主流与另类、传统与前卫、写实与想象、艺术与技术,还兼顾了东方与西方。 之前,李安导演了东方家庭三部曲:刻画太极 武功的《推手》 (Pu sh ing H and 1992)在柏林影展中获得国际影坛的肯定;介绍华人婚宴和中西文化冲 突的《喜宴》(W edding B anquet 1993)获得“金熊 奖”;特别是赞美饮食文化的《饮食男女》 (Eat D rink M an and W om an 1994)使他在西方成为著名导演。《卧》片着力表现了东方文化:无论是人物性格、环境布局、背景音乐还是对中国武术的诠释、尤其是男女主人公之间强烈又压抑的爱情,都充满了东方韵味,对于美国观众而言绝对是大开眼界的。再仔细从文化表现的方面来分析就会发现《卧》片更是成功的。美国观众看到了清朝时期中国人的面貌:服装、建筑、民间武术、侠客传奇,这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同时该片更注重对东方文化的诠释: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武术精髓,淡薄名利、得道归隐的人生追求,以及想爱又不敢爱的爱情怪圈和重义轻情的传统操守,最后在玉娇龙身上还始终贯穿着个性的反叛和爱情的反叛,这些都是能够让美国观众被打动的重要因素。总之可以看出,李安似乎 ? 68?第15卷第4期V o l .15,N o.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 ST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2001年11月N ov .,2001

东方主义与东方学

[编者按]本文讨论了萨义德Orientalism一书的汉译名(《东方主义》/《东方学》?)问题,所反映出的史学视野与开放性的研究思路,无疑值得研究现当代东方文学者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萨义德之书以及罗氏本文值得推荐! “东方主义”与“东方学” 罗厚立 民国初年曾访华并引起轰动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当时说,他眼望旗帜上飘动之流苏,便悬想到中国人的浪漫特性,进而企慕中国人的浪漫生活。但曾经编辑《国故学讨论集》的中国人许啸天却以为,浪漫性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名词”,反是“可以叫人嘲骂、叫人鄙弃的劣等人种的贱性!”因为,“生在如今科学精神极发达的时候,一天不发明,便一天得不到进步;你若不进步,便只好坐待着别人拿物质的实力来亡你的国、灭你的种。到那时候,且问你浪漫不浪漫?”许氏此语恐怕代表了民初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甚至包括康有为)的观念:“浪漫”与“科学精神”固然有些对立的意谓,更重要的是,没有“物质的实力”,浪漫即由奢侈变为低劣的代称,带有挖苦的意思了。 不管泰戈尔悬想的中国人的特性和生活是否符合实际,他的原意当然是说好话;又不论他是真有此想,还是特意找出点什么来礼节性地奉承,其出于善意应无疑问。然而许啸天却读出了嘲骂和鄙弃的言外之意。这真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味。“反求诸己”固然是清季以还许多中国士人的共相,许氏的联想仍不免体现出一种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因而也提供了探讨“东方主义”之微妙复杂的例证。萨义德《东方主义》一书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即剖析建立在东西二元对立基础上的人我之别(Other &/vs Self),但“东方”’和“西方”对不同的具体对象其实可以有许多层次的含义,这是萨义德所不曾讨论的中国情形给我们的启发。 对民初的多数中国读书人来说,他其实是作为“西方象征”或“西方代表”而来到中国的(若是亡国代表断无“资格”挖苦中国人);这很有点类似哥伦比亚大学的巴勒斯坦裔教授萨义德,他自己觉得在美国社会中仍是个“他人’(the other),如今却以西学正宗的“东方主义”观念风靡了中国士林(若从一般市井之见看,能做常春藤大学的讲座教授,绝对已融入美国社会主流,但萨义德所重却不止此,这是许多称引他的言论者所可注意的)。 本来“东方主义”是揭露和批判西方帝国主义者用他们的眼光加诸被侵略和被殖民地区之人民,但近代中国从梁启超起的许多趋新学者却正好相反,他们并不认为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错的,反而认为用西方眼光或学习西人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甚或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中国问题都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他们自觉并反复强调其胜过昔人之处。近代中国当然也有将西方“他人化”的西方主义倾向存在(我们本有夷夏之辨这一本土思想武器),但中国士人主动投入西方“文化霸权’之下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仍极为明显,且更居主流、持续得更长久。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许多学者都毫不犹豫地标举自己研究问题的“新眼光”,虽名之以带普世性的“科学”却并不讳言是西来的。这个问题拟另文专论,下面仅稍作简述。 前些年许多号称继承“五四”精神的学人说要将传统“创造转化”,不知“五四”人正要将传统送进博物院,不许其在新时代里延续。顾颉刚晚年论其古史研究的意义说:“我们现在的革命工作,对外要打倒帝国主义,对内要打倒封建主义,而我的《古史辨》工作则是对于封建主义的彻底破坏。我要使古书仅为古书而不为现代的知识,要使古史仅为古史而不

文学对人类的意义

文学对人类的意义 一、文学使人类的存在有了意义 文学最基本最伟大的功能就就是给予意义,就是对人类的生存赋予意义。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神曲》、《浮士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还有屈原、史记、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清代的民间戏曲等等,不管它们就是什么题材体裁,实质上都就是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 二、文学帮我们建立价值系统 文学史证明,在人的文明演进过程中,文学全面而无微不至地帮助人类建立了自己的价值系统。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规范,一方面来自生活中环境的影响。 三、文学承担着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 所谓价值就就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肯定就是人类为了鼓励自己生存下去而为这个世界建立的精神秩序。在价值的指引下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存在的意义。……文学作为价值的载体它的最终使命恰恰就是让人在日常生活中认知与接受人类的普遍性的价值追求。 文学在任何时候都与世俗生活相关都与社会进程相关都与人类的整体前途命运相关。因为文学就是人类价值建构与精神生长的过程就是人类生存意义的自我确证。 光明日报北京3月20日电:由盛大文学与上海图书馆共同打造的移动端借阅平台“云中上图”阅读应用触屏版,日前正式上线内测,此次合作标志着原生数字资源内容正式进入图书馆馆藏流通领域,这既就是传统渠道对网络文学的高度认可,也使网络文学作品被引入到馆藏内容,达到丰富馆藏内容以满足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效果。 据了解,此次合作打破了网络文学网站赖以生存的的电子商务模式,形成了新的企业通过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业务模式,读者可以使用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登录“市民数字阅读门户”,选择“网络文学”板块,即可与盛大文学通行证绑定,选择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免费借阅。 对于此次合作,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以盛大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吸引着年轻的读者群体,把盛大文学的资源逐步整合进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内容服务,能增强公共图书馆入藏图书的时效性。而公共图书馆需要典藏文献,也需要消除数字鸿沟,从而为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体验。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______的方面。 A. 政治性 B. 社会性 C. 共同性 D. 本土性 2 【单选题】(10分) 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______的语言。 A. 书写最为简便的 B. 使用人数最多的 C.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D. 历史最为悠久的

3 【单选题】(10分) 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____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A. 超越东方中心主义 B. 继续西方中心主义 C. 形成东方中心主义 D.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4 【判断题】(10分) 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0分) 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0分) 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0分) 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A. 错 B. 对 9 【单选题】(10分) 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________。 A.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 B. 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 C. 非西方经典文学 D. 西方经典文学 10 【单选题】(10分)

东方主义

中文系甲班陈淳09309086 从《末代皇帝》等电影看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角 摘要: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尤其是好莱坞开始热衷于探索东方,用他们的理解来创作出他们自以为准确的东方影像,而东方导演又极少能拍出真正代表东方世界的电影,所以东方特别是中国一直摆脱不了这种靠别人的描述展示自己的尴尬处境。本文以几部经典的西方人创作的关于东方的电影为例,试分析西方电影的东方主义视角 关键词:西方电影;东方主义;奇观化;定型化 世界不仅由于经济的差异被分为了发达的西方与贫穷的东方,西方社会所持的文化上的优越感更是将世界分为文明的东方和愚昧的东方。自视甚高的西方人用一种源于种族优劣论的二分发把这个世界简单化了,这就是贯穿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产生的根源。 《末代皇帝》获得1988 年第60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九项大奖,国人大多认为这是中国故事或者中国文化的一次成功的对外传播,而我在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怀抱着一种自豪、喜悦的心情。殊不知,它,只是西方人在文化分析话语权上的又一次胜利。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展示的只是“他者”眼中的溥仪,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时隔20年,同样的事情、几乎翻版的一个过程发生在同样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印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这20年间西方对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自我解释的电影从没停止过,《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都是这样比比皆是的例子。也是因为西方的东方主义视角,这些电影才得到主流意识的正面评论,成为奥斯卡、金球等西方电影盛会的大赢家。 一、“他者”眼中的东方——奇观化 西方人了解东方吗?贝托鲁奇了解中国吗?丹尼·博伊尔了解印度吗?不!《末代皇帝》只是老贝的中国印象的拼凑,《贫民富翁》只是博伊尔对印度的想象和成就自我的美国梦的嫁接,他们展示的是一种奇观化的社会,满足了西方观众对东方的窥视和猎奇心理,而不是想要解释或者解决什么实质问题。 在东方主义的视角下,东方是“华丽的、专制、残酷、奥秘的、异国情调的、神秘的、虚弱的、黑暗的”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中才会有许多让中国人感觉不和谐的表达:最明显的莫过于整部影片极力强调的中国的佛教特性,北京的街头人群中随处可见红衣喇嘛的身影;溥仪新婚时东面墙上尽是佛像;溥仪登基时也是红衣喇嘛立在四周,但在自古重儒的中国,特别是在满人统治的晚清,佛教所能占的比例,其实是很有限的。其次,整部影片尽显神秘的气氛,猩红的色调、阴暗的大殿,大殿的两侧立着神态各异的罗汉,慈禧边上是身着各个朝代服装的侍从。通过这些描述,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华丽而神秘,充满着与“我们”知道的所不同的“他们”的世界”②,所以,已是少年的溥仪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开阿嬷的衣服吃奶;年老的太监会以喝下墨汁的方式来证明皇权的力量依然存在;民国的总统坐在汽车中,身旁却是不伦不类的华盖;新婚之夜,奴仆主动往前为正在缠绵的溥仪和婉容宽衣······最夸张的是,在描写文化大革命不到三分钟的片段里,杂糅了所有文革的元素,满眼的红旗、毛主席像、红宝书、走资派、纸帽子、宣传画、阴阳头、忠字舞以及震天的音乐和激扬的口号,压缩在贝托鲁奇对东方的想象、对西方的迎合的镜头里。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艺术创作只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艺术文本融合了抽象主义以及精神气质。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潮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文学流派是在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但艺术创作必须要有大量的生活积累,才能通过文字将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表达出来。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 标签:文学流派艺术创作 毋庸置疑,艺术作品与同促使其滋生与进化的社会土壤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急剧演变。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流派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当然,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不能用主观的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在深入探讨艺术的具体特征与美学价值之前对其历史概貌和演化过程作以阐述。 一、文学流派影响艺术创作的手法 随着新的文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产生,中国的各种“文学史”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热潮。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增强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合理叙述。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有些文学流派在政治倾向、美学观点上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法也会出现雷同的情况。如:唐宋派形成的第一个原因是秦汉派散文拟古论的流行和对唐宋古文的否定。一是明确肯定唐宋古文艺术传统和唐宋古文的典范性;二是极度贬抑唐宋古文。三是彻底堵住了文尚秦汉就一定要唾弃唐宋古文的思路;四是对秦汉派学秦汉停留在对散文外在形式的临摹上是有力冲击。在同一个时期,必然会因为自己所站的政治角度不同而引发争论。如1928-1930世纪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刘大槐是桐域派中“稍有思想”的人物,论文对古文原理的探寻和“行文之道”的研究。姚鼐对艺术传统的接受,也是在这样一种形式中完成的。 二、不同的时代和国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 从文学流派上展现了一个时期人们所呈现的各种生活现实写照。艺术创作更多原型是来自于生活。如:古典主义文学流派为例,主要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那个时期,人们开始收敛个性解放和纵欲主义,对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反省。很足作品中反映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和中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如:文学流派的代表作有皮埃尔的《熙德》,剧中男女主角在荣誉和爱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选择以死亡来表示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艺术创作是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在体验后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取决于他们是否在生活的基础上有所追求,他们如同千里奔流的长河倾泻而下。同时又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如我国文学流派中代表人物申涵光,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

春满燕园读后感

春满燕园读后感 春满燕园读后感(一) 我喜爱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是从1962年末读高三时开始的。那时任语文课的杨志翔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了《春满燕园》这篇散文,并且说,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后来我把《春满燕园》抄在笔记本上,反复诵读,背如流水。重读这篇精品散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位国学大师、文学泰斗已经逝世近4个月了。今天推荐《春满燕园》、《春归燕园》,以表示对他由衷的怀念。 《春满燕园》,是季羡林老先生在1962年创作的,表达了对北大新面貌、新气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只有一千多字的散文,它由燕园的暮春写起,进而写到郑板桥的诗,转而联想到北大师生心中也有一个春天”。 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教师们在灯光下潜心备课,伏案苦读的情景;早晨学生们在校园里朗读外语,在图书馆里全神贯注做功课的场面。 最后,文章这样写道:“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文章寓情于景,感情真挚,语言华美,自然流畅,不失为一篇散文精品。 作者用动人的笔调,写出了美丽的春天,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使人陶醉。然而大自然的春天又是短暂的。作者用“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春的短暂,但又如何让这短暂的春常驻人间呢?作者用燕园中教师和学生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汇作和学习的情景为我们做了答案。特别是文中的“伏案苦读、全神贯注、鸦雀无声”可以深刻地看出老师、学生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我们只有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用辛勤的劳动去美化生活,回报生报。作者通过老师的备课和学生的用功,突出了学习中的春天更加美丽,“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在心,永留在园中,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老子的“道”与爱默生的“超灵”之比较

老子的“道”与爱默生的“超灵”的比较 老子,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东方古典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道德经》中,老子主要阐释了“道”的哲学思想与世界本原的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指出“道”是一切事物的源泉,也是自然界最原始的动力与创造力。老子的“道”,并非有一只和人格的神或者上帝,他强调“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自然观是建立在道德论上的,“道”决定着自然的演化,“道”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的性质。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他受到了浪漫主义与康德先验主义的启发,开始了超验主义的著述与传播。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自然》,则被认为是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爱默生在书中,主要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种种途径,而“灵魂的重要性”则贯穿了《自然》的始终。“上帝的直接性”对人来说,上帝比呼吸还近,“自然的神力”,意在告诉人们“人在自然中就能直接找到上帝。爱默生将之称为“超灵”,即绝对的精神、上帝。 虽然老子和爱默生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在自然观有着许多的相似点与异同点。他们都相信自然是万物的源泉与归宿。 一.相似的自然观 老子主要思想“道”,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

这样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而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了。但老子则认为“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生万物,是一切事物的源泉。而天的处事方法则是天道,所以人们应该顺应天道。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这样写道“梁山好汉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反应出老子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次“道”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所以老子提出,世界的形成是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老子的“道”是抽象的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动力与创造力。 爱默生在《论自然》里曾提出超灵与精神是同义语。超灵充斥于宇宙之间、天地之内。爱默生称其为“你永远不能知悉的最高未知”可见其神秘至极。在《论超灵》中爱默生这样写道“在灵魂的内一个行为中,都有人与上帝的统一,这是不可言喻的。最单纯的人在真心诚意崇拜上帝之时就变成了上帝”。上帝是与人类共存的,只要人们虔诚的信仰上帝,自然而然上帝就可以与你达到灵魂的交流.爱默生还认为,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存在,也就是说,大自然是超验的上帝的化身,上帝普遍存在人的心中,那么人能够感知与体验上帝的存在与达到与上帝的交融的完美境界,即“人神合一”的境界:“人可以认识真理,通过自身的努力”。因而人成为爱默生思想的中心。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爱默生的自然观与中国的“天人合一”都是自

东方主义介绍2010.4.1

东方主义是西方对近、中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它亦可意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的模仿及描以东方主义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是有负面意思的,在“西方”的知识、制度和政治/经济政策中,长期积累的那种将“东方”假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维。在一些激进作品中,东方甚至被认为是西方的对立面;即将所谓的“他们”(They)表现们”(Us)的反面。对东方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批评莫过于爱德华·萨义德[1],他用福柯的话语概念考察了东方主义,并试图阐明权通过话语起作用、权利如何产生认识,以及关于“东方”的认识本身如何表现了社会权利关系。 近古以前欧洲人所说的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指亚洲等地,包括欧洲人所指的近东、中东、远东地区,甚至包括俄罗斯和原来的东罗马中国称东方文化圈则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而在当代英语中,东方(Oriental)一词狭义上也主要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区,不包括印度、西亚等地区,比以前所指的范围小。 持偏见态度的人被认为是时常有意无意地抱着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又或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旧式及带有偏见的理解。东方主义的描述性表达无一例外地将地中海以东各国家社会的多种生活进行了对象化、本质化和刻板印象的方式处理。对立化的表现有: 1.敌视(the xenophobic):专注于他者的威胁性和可憎性(如暴君、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东方男 性成为堕落无耻且被妖魔化的对象)。 2.异域(the xenophilic):关注他者具有吸引力的一面(如闺房、面纱、艺妓等,东方女性被描绘成为 放荡、被动且颇具异域风情)。 萨义德与东方主义 萨义德于1978年在他富争议的名著《东方主义》里清晰表达并宣扬了这个观点,批评这种学术传统以及一些现代学者,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Bernard Lewis教授,和文明冲突论学者,耶鲁大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博士。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而在法国和英国要让东方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埃及、印度成为殖民地的时候,这种思想形态便在政治上有利用价值。 萨义德认为,这种建构及论述,与那些国家的真实面貌几乎毫无关系。即使西方人要重新认识东方,他们大都跳不出这种论述的框框。 有学者总结萨义德的观点如下:“萨义德曾以伊斯兰研究为中心分析过欧洲的东方学,他把这种学问视为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东方成为了欧洲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它者。对于欧洲而言,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2] Orientalism Orientalism is primarily a term used for the imitation or depiction of aspects of Eastern cultures in the West by writers, designers and artist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orientalist" is the traditional term for a scholar of Oriental studies, however the use in English of "Orientalism" to describe academic "Oriental studies" is rar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ites only one such usage, by Lord Byron in 1812. Orientalism was more widely used to refer

萨义德_东方学_的文化启示意义

萨义德《东方学》的文化启示意义 摘要:爱德华?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首次全面而系统地对东方主义予以阐释、批判和观照,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在萨义德看来,东方主义不仅是一门学科研究、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霸权话语垄断,最终成为西方列强和文化霸权主义行动的理论借口。他通过《东方学》阐释了西方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东方及东方主义概念。他的理论洞见对全球化语境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文化启示意义。真正的东方文化,是东方民族创造的,必须由东方人来言说、来表达,我们应创立客观的真实的新东方主义。 中国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c16382083.html,/7/view-2248875.htm 关键词:萨义德;东方学;东方主义;文化特征;他者;美学意义 萨义德(1935-2003),美籍巴勒斯坦人。早年在耶路撒冷和开罗的法文和英文学校接受教育,1954年赴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获博士学位。他通晓九种语言,虽然接受西方精英教育,却念念不忘东方文明,他还是巴解组织的盟友。萨义德身有阿拉伯血统却为基督教徙,身为巴勒斯坦人却持美国护照,他始终拿不定自己的母语是阿拉伯语还是英语,这一切都让他无论置身何处,均有格格不入之感,是个永远的局外人。20世纪70年代他潜心研究福柯,1978年出版了《东方学》,引起极大反响,是70年代末美国左倾文化批评的代表。 一 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首次全面而系统地对作为后殖民理论的一个主要批判对象和观照客体的东方主义予以批判和观照,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在萨义德看来,东方主义不仅是一门学科研究、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霸权话语垄断,最终成为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存在的理论借口。 在中国学界,“Orientalism”一词以往习惯上译为“东方主义”。在萨义德的阐述中,“Orientalism”有其三个方面(学术研究学科、思维方式、权力话语方式)的含义,“东方主义”是其三种含义之一,是从作为学术研究学科的“东方学”中引申出来的含义。王宇根翻译的《东方学》中的主题之一是试图揭示隐含在传统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其运行机制(“主义”),但其核心仍然是对作为一个学科的东方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行基本的描述

范曾《国学开讲》读书笔记

范曾《国学开讲》读书笔记 范曾,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思想家。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评价: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评价:今天在座的范曾,他没问题,是当代的大师,是当 代的大书法家,是当代的大画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 是当代的,也是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范曾对中国 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写有《国学开讲》这本书。《国学开讲》对中国的儒释道都有很精辟的见解。我尤其对范曾先生对佛教的 论述印象深刻。 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说过:“科学能解决物质问题,宗 教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谁也代替不了谁。”说起宗教,佛教是无 法回避的话题。佛教有两大宗旨:一是大智大慧,也称为文殊菩提;一是大慈大悲,也称为普贤菩提。在中国历史上,在魏晋南北 朝和五代十国等民族分裂的时期和政权对立的时期,因为战乱之下,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佛教在着中国特殊的时期都能得 到民间的自发传播。大概是百姓在“大智大慧”和“大慈大悲” 的佛祖的保佑下能得到心灵的慰藉,心灵的些许安慰才能使百姓 渡过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不仅是在乱世,而且在太平盛世,都面临着人生的烦恼。

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钟烦恼,同时也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我们都是从红尘中来,很多人心里不安静,或者说心里着急,这个可能是一种无明的烦恼,在某些时候陷入一种“我执”,并没有特别具体的原因促使你这样,可是你经常会有一种不安,或者一种躁动。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我需要什么,经过我的努力,我能够做到什么地步;经过我的奋发忘我,能做到什么地步?心灵的问题还是得靠心灵来解决。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内心都无法平静,我们如何获得幸福?”佛教很多偈语都是让人反省内心,如“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智者心动。”心灵宁静与奋发进取是不排斥的,儒家经典《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则生慧,慧则生明,心灵的平静是人之成大事不可或缺的。 但如何使内心平静呢?《坛经》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世界著名世人弥尔顿说过:“心即可为天堂,亦可为地狱。”诗歌与宗教在此处不谋而合。佛家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长明灯。“长明灯”是什么?是心灵的光照。当一个人心灵里的灯能够放大光明的时候,他的心灵就像天堂一样光亮。当这个灯熄灭的时候,他的心灵就会像地狱一样黑暗。“长明灯”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佛心,也就是本真之心。当本真之心被贪嗔痴等尘埃蒙蔽的时候,长明灯就会不能通明透亮。亚历山大大帝曾问希腊的一个哲学家第欧根尼,问他想要什么?第欧根尼对这位拥有亚欧非帝国

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 (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 (三)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杂文的辉煌。 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核心: 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 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并不是就农民而论农民的,而是把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与整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甚至与整个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 3、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的启发、领导和带动下,20年代出现乡土文学热潮(绿皮书P.91),而鲁迅是开创者。随后,在3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加上左翼革命文学的推动,再次出现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高潮,特别是30年代初、中期,进步作家、有识之士无人不写农村,无人不关注农民,典型的如曹禺写了描写农村的作品《原野》,洪深写了《农村三部曲》,茅盾写了《子夜》,王统照(文学研究会成员)写了《山雨》,因此30年代被人们称为“子夜、山雨季”。(课本P.364) 40年代解放区出现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全面描写农村的新高潮。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对中国文学来讲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题。 (二)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把眼光集中在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思考方面,实际上显示了鲁迅对中国社会又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描写。由于鲁迅有一个深刻认识,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最具有觉悟的一个阶层,他们往往最先觉醒,最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知识分子也带有自身的严重缺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计较个人得失,摆不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达到了对民族命运思考的深度。 2、是和对自我的剖析结合在一起的,《一件小事》、《孔乙己》、《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无距离的创作。 3、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有叶圣陶《倪焕之》、郁达夫小说、柔石《二月》、巴金《家》、《春》、《秋》、《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三)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