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讲 摩擦

第4讲 摩擦

第4讲摩擦

《理论力学》考点强化教程

主讲人:刘

网学天地(https://www.doczj.com/doc/c66333699.html, )

咨询QQ :2696670126

概述

本章主要以介绍摩擦的基本规律及求解存在摩擦时物体平衡的问题。在考研中的出题形式一般为单独对某个摩擦的考点进行出题,基本以小题为主。所以对于一些考点一定要很熟练的掌握。主要概念包括:库仑滑动摩擦定律;摩擦角;自锁现象;滚动摩擦定律。

考题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考虑静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对本章的练习应做一些概念性题目(类似于思考题),从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当然重点还是在于计算题的掌握。

主要考点考题

1.判断两物体接触处是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考虑在某一极限摩擦情况下的平衡问题。

3.确定平衡范围。

4.判断物块是先滑动还是先倾倒。

5.计算具有滚动摩阻的平衡问题。

考点考题1:判断两物体接触处是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主要考点:摩擦力的概念以及种类、方向、大小。

(2)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判断两物体接触处是否处于相对静止并求解摩擦力时,可以首先假设接触处为相对静止,根据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出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然后,把从力系平衡方程中求得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例1:物块A 和B 自由叠放在固定水平面上,如图(a)所示。物块A 的重量G A =10 N ,它与物块B 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 A =0.21,而动摩擦因数f A ′=0.20。物块B 的重量G B =20 N

,它与固定水平面之例2:图(a),重为P=100N 的物块置于水

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问的摩擦角为=35°,推力F=100N ,与水平线的夹角

为30

°。此物块是否静止?为什么?

f

?

考点考题2:考虑在某一极限摩擦情况下的平衡问题。

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对于极限静摩擦力与受力图的求解。

例1:重G 的小物块A 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

接触面问的摩擦角是。今在小物块上作用

力P ,这力与斜面成夹角θ,如图(a)所示。如

果不计小物块的尺寸,试求拉动小物块沿斜面

上升所需力P 的最小值以及对应的θ

角。

m ?例2:如图(a)所示,杆AB 和BC 在B 处

铰接,在铰链上作用有铅垂力Q ,C 端

铰接在墙上,A 端铰接在重P =1000N 的

匀质长方体的几何中心。已知杆BC 水

平,长方体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系数

为f =0.52。各杆重及铰链处摩擦均忽略

不计,尺寸如图所示。试确定不致破

坏系统平衡时Q

力的最大值。

考点考题3:确定平衡范围。

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找到极限状态与受力图的求解。

例5:图(a)所示两均质梯子的重量均为

P 1,长度为l ,在点C 用光滑铰链相连,夹

角为2θ,梯子与地面间的静滑动摩擦因

数均为f s ,一重量为P 2的人沿梯子BC 一侧

缓缓爬到D 点,若人在0

则θ在什么范围梯子能够平衡?

考点考题4:判断物块是先滑动还是先倾倒。

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对于滑动与倾倒分别进行讨论分析,特点是一般受力图都一样。

例1:匀质长方块的高度为h,宽度为2b,重量为G,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f。在A点作用一个与水平成α角的倾斜力P,如图(a)所示,当这力从零逐渐增大时,问物块是先滑动还是先倾倒?

例2:均质长方体高度h=30cm,宽度b=20cm,重量G=600N,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静滑动摩擦系数f=0.4,要使物体保持平衡,则作用在其上的水平力P的最大值为多少?

考点考题5:计算具有滚动摩阻的平衡问题。

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对于滚动摩擦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在画受力图时。

例:拖车的重量为G,以匀速爬上倾角为θ的斜坡,车轮的半径是r,拖车与斜面间的滚阻系数是δ,尺寸a,b,d和h如图(a)所示。假设斜面与车轮间的静滑动摩擦力足以保证轮子滚动而不滑动,不计车轮重量,试求拖车所需的牵引力T。

谢谢!

摩擦力教学目标

第四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 三、德育目标 向学生渗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辨证思想。 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μF 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难点 1.正压力的确定。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教法建议 一、讲解摩擦力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于摩擦力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主要强调:摩擦力是接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动摩擦因数μ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μ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摩擦力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最大值,当外力超过这个最大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最大限度的静摩擦力叫做最大静摩擦力f m。实验证明,最大静摩擦力由公式f0=μ0N所决定,μ0叫做静摩擦因数,N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摩擦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带绳的木块、小铁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1】摩擦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完整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 练习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可能没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 ______,方向向______. (2)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当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3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 说课稿3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摩擦力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本课与《力在哪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降落伞》共同组成了《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 本课所在的单元与前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起,完成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运动与力”部分内容的学习,并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部分内容的学习储备基本的力学知识。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就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以认知为重要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和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

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 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 这些内容打算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摩擦力,讨论摩擦力的“功”与“过”,通过探究了解减小固体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课的知识结构,并结合第一课时要完成的任务,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方面: 能够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减小固体摩擦力的验证实验。 (2)科学知识方面: 认识摩擦力,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摩擦力,喜欢用学到的摩擦力知识解决生

四年级公开课《摩擦力的秘密》

课题摩擦力的秘密 复备主备人:聂珍洪审核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享受实验成功 的喜悦。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先拿来差不多厚的两本书,请同学检 查是不是普通的书,有没有刷上胶水,有没有其它什么机关。再一页 一页交叉在一起,请两个“大力士”上来把这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拉 开。学生拉不开,再加上四个男生一块拉还是拉不开。 老师吹了一口“仙气”很容易地让一个同学把书分开。 2、同学们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我们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 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 的秘密)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体验摩擦力,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 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 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 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2、老师一吹,书就很容易分开了,你觉得是怎么回事?老师吹的时 候,书页之间被吹开了,也就是接触面分开了,摩擦力就没有了。看 来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板书:接触面 3、演示并揭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或 有运动趋势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 力,我们就把这种力叫作摩擦力。(板书:摩擦力:接触运动或运 动趋势阻碍) 4、物体在水中和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我们把这种摩擦力 叫做阻力。(板书:阻力) (二)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举例:轿车在冰面上行驶,摩擦力太小,打滑。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 一定的摩擦力。手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很费力。拿物体时靠指纹

科学 微课 苏教版四下四4《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区分摩擦力的功与过。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动手操作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践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4、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五、教学准备 准备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毛巾)、轮子、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带大家玩个小游戏,每组俩人滑冰游戏,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蹲在地上抱住第一个人向前滑行,哪一组先到终点就是大力士。 2、提问:再向前划的时候有啥感受?后面同学脚掌有啥感觉?你认为这 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意图解析】两个学生像滑冰一样在地上拖行,感受到地面与脚掌的摩擦;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新知,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接着做游戏,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1)用橡皮擦擦掉纸上的错别字;(橡皮与纸面摩擦) (2)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滑梯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们在推箱子的时候的感觉(这些摩擦现象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 2、揭示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个循序渐进认识过程。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

“四步法”判断摩擦力方向

“四步法”判断摩擦力方向 一、摩擦力方向的说明 对摩擦力方向,众多教材中作如下说明: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二、对?相对?二字的理解 这里的?相对?显然是?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相对)?之意,那么?一定的条件?是什么呢? 联想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的处理方式:我们总是事先选定另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即事先选择另一物体假定不动,再考查被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由此不难看出?一定的条件?是指选谁为参照物,那么应该选谁为参照物呢?一切事实证明,应该选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照物。 三、?四步法?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判定摩擦力方向的?四步法?如下: 1、找出摩擦力的施力物体。 2、选择此施力物体为参照物。 3、判断受力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4、用?相反?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四、实例解析 1、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 例1、某人用水平推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问木箱所受摩擦力方向。若木箱未被拉动呢? 解析: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地面,以地面为参照物,受力物体木箱向前运动,可判定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物体的运动。 若木箱未被拉动,参照物仍为地面,木箱在拉力作用下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可判定木箱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亦向后,阻碍木箱的运动。 2、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是动力。

例2,如图一,传送带顺时针运行,在其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工件A,问在A未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前,工件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工件A所受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传送带,选传送带为参照物, 在A未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前,相 对传送带在向左运动,所以工件A所 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该力使工件A加速运动。 例3、分析人走路时,后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假设脚不打滑。 解析: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地面,选地面为参照物,当后脚用力向后蹬地时,脚掌有向后滑的趋势(若地面光滑,则脚将后滑),可知脚掌所受静摩擦力向前,此即为人前进的动力。 例4、分析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前后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假设车轮不打滑。

第四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 一、选择题 4-1 现在把研究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统称为__________。 (1)摩擦理论(2)磨损理论(3)润滑理论(4)摩擦学 4-2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3 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4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3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5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6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3~5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7 通过滑动轴承试验,可得到摩擦系数μ与轴承特性数ηn/p相互关系的摩擦特性曲线,下图中__________是正确的。 题4-7图题4-8图 4-8 如图所示,在滑动轴承摩擦特性曲线μ—ηn/p的A区内,摩擦状态属于__________。 (1)干摩擦(2)混合摩擦(3)边界摩擦(4)液体摩擦 4-9 在滑动轴承μ—ηn/p曲线的A区内(见题4-8图),摩擦状态如图__________所示。 4-10 如图所示,混合摩擦状态应位于滑动轴承摩擦特性曲线μ—ηn/p的__________。 (1)Ⅰ区(2)Ⅱ区(3)Ⅲ区(4)与临界特性数对应的E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

4摩擦力的秘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答:摩擦力的“功”:例如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手拿物体时靠指纹增大摩擦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及用砂纸磨铁钉都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的“过”:如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很费力,生锈的锁很难打开,机器轴承磨损快等都是由摩擦力造成的。 问题2: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是否有利于克服阻力?答:是的。 问题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磨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磨擦力? 答: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少链条衔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是用钢珠的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是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有所理解,但难以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这节课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定义的前提下,利用实验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一:游戏导入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 指名一胖一瘦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 赛前猜一猜谁能赢,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什么原因胖子输了呢? 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师再让胖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手上太滑。 3.师小结并揭题:摩擦力的秘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 环节二:探究摩擦力 1.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举例。 结合学生的谈话,教师相机选择一两个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例子让学生加强体验。 2.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我们先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

第四节 摩擦力

第四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学习重点: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及公式F=μN的运用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及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摩擦力的判断,特别是摩擦力的方向. 学习内容: 一、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滑动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条:(1)两物体相接触;(2)两物体发生形变;(3)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4)接触面不光滑.2.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包含两个方面: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 注意: (1)不要把“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等同起来,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驱使物体运动,但必然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2)公式F=μN中的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等加以确定. (3)μ的大小由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如表面干燥与否、顺着木纹或垂直木纹)等因素决定,与两物体间的压力及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无关,μ没有单位. 二、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产生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静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条:(1)两物体相接触;(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有形变;(4)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说明:如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当人用力推车时,虽然车没有动,但车已有了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由二力平衡知,地面对车产生一个阻碍车相对运动的力,称为静摩摩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大小 人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当力较小时没有推动,当力F逐渐增大时也没有推动.可见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但当人的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 m时,物体刚开始滑动,此时的摩擦力F max等于推力,F 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O≤F静≤F max 注意: (1)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的方向相反.举例:一个车厢装载货物,当加速向前行使时,货物所受的静摩擦力和运动方向相同。当刹车时,货物与车厢一起做减速运动,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2)人推动物体沿平面滑动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稍小一些; (3)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区分摩擦力的功与过。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动手操作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践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4、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五、教学准备 准备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毛巾)、轮子、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带大家玩个小游戏,每组俩人滑冰游戏,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蹲在地上抱住第一个人向前滑行,哪一组先到终点就是大力士。 2、提问:再向前划的时候有啥感受?后面同学脚掌有啥感觉?你认为这 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意图解析】两个学生像滑冰一样在地上拖行,感受到地面与脚掌的摩擦;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新知,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接着做游戏,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1)用橡皮擦擦掉纸上的错别字;(橡皮与纸面摩擦) (2)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滑梯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们在推箱子的时候的感觉(这些摩擦现象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 2、揭示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个循序渐进认识过程。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

摩擦力

第四节摩擦力(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摩擦力的应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木板、重物、毛巾、轴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有哪些效果? 2.物体在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 3.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教师: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开始运动,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桌子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它的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我们用比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开始运动起来,这时推力的大小超过了摩擦力。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必须继续施加推力才能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用力,桌子会停下来,这时的推力用来平衡摩擦力。 二、摩擦力 1.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 教师:当我们推桌子时,桌子没有动,这时有摩擦力。桌子和地面接触,当桌子要运动时,产生了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正是由于有摩擦力,导致桌子要发生相对运动,但是没有动起来。 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不再用力推它,桌子很快停下来。其原因是桌子受摩擦力。可见,桌子和地面接触,桌子在地面上已经发生相对运动,这时也有摩擦力。 综上所述,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甲、乙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挤压,两个物体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体要发生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一种阻碍作用,这就是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教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应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2)学生实验(课本图9—12) 教师: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 (3)学生实验 教师;在木块上放一个铅笔盒,这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再测摩擦力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

A级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 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 答案:D 解析:C与桌面不接触,因此C对桌面无压力,A、B间无挤压,也就没有弹力;D与斜面仅接触而无挤压,故D与斜面间无弹力. 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2Mg 答案:A 解析:有许多同学认为计算时应用到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此题的一大陷阱就在于此.如下图所示,由于长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应当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不能用μ1F N来求解,而是要通过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来求.木块对木板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f2=μ2mg,对长木板来说,水平方向除了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2=μ2mg外,还受到水平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F f1,这两个力平衡,因此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北师大四年级)

北师大版四年级科学 摩擦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4 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摩擦力存在的乐趣,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 2、意识到我们周围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各种实验器材:测力计、弹子、筷子、木块、石块、橡皮、火柴盒、纤维板、塑料杯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游戏活动:夹弹子比赛。 1、谈话: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个难题,想来试试同学们有多大的本领,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请看,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有个塑料小盆,盆里有弹子,组长负责用筷子把弹子夹起来放到塑料杯里。谁先夹满 5 颗为优胜。明白了吗?

2、学生比赛。 3、师:刚才,你们这一组相对来说比较慢,你愿意说说刚才夹弹子时的感觉吗?(学生汇报) 师:那你想不想超过他们?老师这儿有个好朋友能帮上你的忙,想不想认识它? 这个好朋友是谁呢?它叫做“摩擦力”?(板书) (二)小结导入。 1、师: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边说边示范)请每个同学把手伸出来,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手掌与桌面要接触,由后向前移动。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感受到力了吗? 2、小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课件出示) 3、谈话:摩擦力其实很常见,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4、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有时很有用,必不可少;有时又有危害,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确定验证方案。 1、谈话:那么关于摩擦力,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总结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我们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大家看一看,同不同意?(课件出示) (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3、师: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请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启发。(书本演示实验) 4、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没有得到什么启发?谁来猜猜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许多假设。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只能重点研究其中的摩擦力和物体的轻重以及光滑程度两个方面,其余的就留待大家课后去研究了。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借助视频展示台一一介绍)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以此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假设,然后根据选择的假设,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先把你们的实验方案写下来或画下来,完成这张实验记录单的上半部分。 4、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 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 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F 图1-B-8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B-3 (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 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 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 B . g m m K l )(21++ 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 2 12 1++ μ 8 .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 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 .B 上,已知m 1>m 2+m 3,A .B 保持静止.现将m 3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f 1和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变大,f 2不变 B .f 1变大,f 2变大 C .f 1变小,f 2不变 D .f 1变小,f 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 +m )g

初二物理摩擦力经典分类全面解析汇报

授课名称:摩擦力 知识重点 三、摩擦力 (一)摩擦力 1摩擦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 4.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5.三种摩擦 种类定义图示大小实例 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将要 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 时产生的摩擦 二力平衡 手握瓶子静 止,手与瓶子 之间的摩擦 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 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在粗糙的 表面上压 力有关 人滑冰时,冰 刀和冰面之 间的摩擦 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 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正常行驶的自行车

一、判断是否受摩擦力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摩擦 力,我们可以从产生摩擦力的 条件入手,条件是: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即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注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压力即为作用在支持面上且与作用面垂直的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知道压力可能大于重力,可能小于重力,还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与重力无关。但是不论支持面是什么样的,也不论物体受力情况如何复杂,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和支持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总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许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求物体所受支持力来求得正压力的。 注意:如图3所示的物体静止情况下的压力大小,可见压力与重力无关。 (1)静止的物体 例1.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 于静止, 试分析右图中,物体A、B、 C是否受摩擦力? (2)运动的物体 例2.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

第四节摩擦力

第四节摩擦力知识点津 自学检测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__________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接触面________形成的。 3.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测同步

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例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所供选用的器材有:A.长木块,B.木块,C.毛巾,D.棉布,E.弹簧测力计,F.砝码,G.多支圆珠笔芯. (1)为了检验猜想①是否正确,列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猜想②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木块与木板,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l 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 在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使砝码和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步骤3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①、②、③)中哪—个的正确与否。 ( ) B.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点拨:解答本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怎样测摩擦力的大小;二是控制变量法.在检验“猜想①”时,如何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检验“猜想②”时,如何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对接触面的压力;在检验“猜想③”时,如何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在以后学习物理过程中,要经常用到这一种研究方法。为检验“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粗糙程度有关,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使其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因此,根据提供的器材应选用;A、B、C、D、E。 “步骤2”是木块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木块肘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目的是在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步骤2”是检验“猜想②”是否正确的,故应填“步骤2”. 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必须保持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再增加一个步骤是:将木块侧(或竖)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步骤l”进行比较. 练习1: 1: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摩擦; 知识点二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棉布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