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课堂设计第四单元 课时达标训练

历史必修一课堂设计第四单元 课时达标训练

历史必修一课堂设计第四单元 课时达标训练
历史必修一课堂设计第四单元 课时达标训练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座博物馆的大门,根据大门形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此博物馆最有可能在()

A.南京B.北京

C.广东D.西藏

2.如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提到:“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D.能反映清军战败的原因

4.某些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了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的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

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A.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6.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下列表述中属于其布局和特点的是()

①由南向北,由东向西②由沿海、沿江深入内地③遍布全国各地④台湾已经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8.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

A.使鸦片贸易走私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

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

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答案解析】

1.C[从大门形状可以看出是一支被折断的烟枪杆。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这座博物馆与纪念禁烟有关。因此应选C。]

2.D[漫画形象地表示出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

3.D[王廷兰的家书虽不一定客观全面地反映现实,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B错误;“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故C错误。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的反映是真实的,谈不上丑化,故A错误。]

4.B[鸦片战争是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寻求原料产地和抢夺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认为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5.C[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领事裁判权指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将其交由本国领事处理,这实际上是庇护在华的“恶棍”“流氓”,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6.A[③不符合史实,通商口岸不涉及西北内地。《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有台湾。]

7.B[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性质都是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因而在目的和性质方面带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继续”的主要体现。背景和方式虽然类似,但不能明显地体现“延续性”。] 8.C

9.(1)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

(2)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倾销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解析本题主要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考查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握好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二是要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切忌脱离材料。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者的意志

2.“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说明太平天国()

A.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C.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

3.右图是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中的一枚,以下关于这枚邮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套邮票发行于1953年②反映出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的建立③反映出一场达到最高峰农民起义的史实④反映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洪秀全故居天王府内的石舫

A.太平天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B.洪秀全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革命本色

C.太平天国领导人不能摆脱专制皇权思想的束缚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矛盾

6.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7.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鸦片战争后,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世界和人间天国。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①其爆发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③运动中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④其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图二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体现了怎样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2)图二是否可以说明图一的纲领得以贯彻实施?

(3)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答案解析】

1.D

2.B[材料“惮北方严寒”可以看出当时将士进取心不如以往,而A、C、D材料不能呈现。]

3.C[邮票是纪念太平天国一百周年发行的,可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该是1951年,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4.B[解题的关键是:①正确解读材料信息;②认识《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C[从故居的破败到天王府的奢华,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蜕变,天王府的奢华和封建帝王宫殿相比毫不逊色,说明洪秀全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6.D

7.C[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初始阶段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既有继承性又有特殊性。要从反映新的时代特点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8.D

9.(1)《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特殊分配的制度,土地实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方法是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实行“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不能。田凭是发给农民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但并不意味着《天朝田亩制度》得以贯彻和全面实施。

(3)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开放;外国人活动要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

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台湾1895》中,面对法国侵略台湾时,一日本海军少将说:“我不准任何国家染指台湾!凡染指台湾的国家都是我们的对手和敌人!”此话表明了日本的真实意图是()

A.日本反对列强侵略台湾

B.日本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C.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D.日本同情中国

2.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商埠的开辟是根据()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4.下图为张明同学关于某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补充应是()

A.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B.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打开了我国西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D.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5.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

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决心

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6.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开辟外国租界

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

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图》。

材料二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说明了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答案解析】

1.C[材料表明,早在中法战争期间,日本就已经有侵略台湾的想法。]

2.B[材料中“1895年”“杭州”“商埠”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的内容。]

3.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和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只是为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提供了条件,给予日本巨额赔款与其他国家无关,它们都不会是“最有利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条约上肯定了资本输出的合法性,同时,这一特权其他列强也可享受,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迫切要求,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获取高额利润,体现了输出的时代特征,因此更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故答案选C项。] 4.B[笔记所述是《马关条约》的影响。A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C项是中法战争的影响,D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

5.D[从材料中“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等信息,可知这些都是义和团愚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表现,故选D项。]

6.D[结合选项提供的四个条约和题干提供的信息综合判断,可以判断文中的“议约”是指《辛丑条约》。另“疾愚暴之无知”应是指义和团运动。]

7.C[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在于镇压和防范中国人民的反抗,并把清政府作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工具。]

8.D

9.(1)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2.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孙中山的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就任临时大总统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③建立兴中会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3.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主义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包括()

①满清政府垮台②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③中华民国成立④帝国主义被赶出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图所示法律文件颁布的直接目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争取主权独立和民族平等

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6.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从该挽联可以看出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

7.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这主要表现在()

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9.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根据下列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简述图一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主张为什么在当时行不通?

(2)图二所示人物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也不能够实现?

【答案解析】

1.D[从材料看这个革命爆发于武汉,以排满兴汉为目标,表明是辛亥革命。]

2.B

3.A[武昌起义并没有完成反帝任务,所以排除含④的选项。]

4.B

5.C[根据引文“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可知,突出了资产阶级的作用,故④正确。“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巨大作用,代表了资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积极抗争与探索,故①正确。材料中的图片(代表三民主义的三把剑相互交错)可反映出③。]

6.A[“三民五权”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概括性表述,所以答案应该是A。]

7.B[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8.D

9.(1)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等。行不通的主要原因: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能实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成熟,具有妥协性;另一方面,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该对联评价的人物参与的活动不包括()

A.筹建中共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D.国民大革命

5.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马林等十几人出席了

大会。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情况的俄文原稿

6.北伐战争虽然取得胜利,但我们仍说国民大革命是失败的,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共领导人李大钊被俘就义

B.国共合作破裂

C.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

D.蒋介石、汪精卫篡夺了革命领导权

7.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8.1911~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

9.2011年是北伐战争开始85周年。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如同狂风暴雨冲击着旧世界,国民革命军犹如秋风扫落叶,撼动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标语出现在什么时间段?

(2)图二中的A城在什么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它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如何?原

因是什么?

(3)A城属于北伐战争中的什么战场?指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

(4)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大革命却失败了。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答案解析】

1.C[从“加入协约国”一句可以分析出,一战时中国加入协约国而结果是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D[从图片上用拳头打倒“陆章曹”可以看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为五四运动,其性质为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只能反映其反帝性质,只有D 项能反映反帝反封建两方面的性质,故选D。]

3.D[本段材料说明: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青年学生是先锋,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和斗争的坚定性。四个方面都正确。]

4.C[根据“南陈北李”等信息可知,评价的是陈独秀。陈独秀虽然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党的书记,但他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故选C项。陈独秀参与领导五四运动,与李大钊共同筹建中共,领导中共进行国民革命,排除A、B、D三项。]

5.C[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此时此地的合影,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佐证材料。]

6.C[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中国社会性质未能改变最能说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7.D[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初,三者共同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阶级基础,即D项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8.A

9.(1)1925年7月~1927年7月。(2)《天津条约》。地位:武汉是辛亥革命的摇篮。原因:①武汉受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快。②洋务派及民族资产阶级在此创办了很多企业,资本主义发展快,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③群众基础好。④革命党人在此做了长期准备。(3)湖北战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4)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胜利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2.《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3.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B.苏联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D.毛泽东实践探索

4.1928年毛泽东作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词中提到的“敌军”隶属于()

A.清朝腐朽政府B.北洋军阀集团

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反动派

5.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6.60周年国庆节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江西彩车“崛起江西”。其主体构造为井冈山上一轮喷薄而出的红太阳。彩车平台两侧,是四组金色浮雕,代表江西辉煌的红色历史。其内容不会包括()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

D.四渡赤水

7.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8.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又与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进行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出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1.C[根据材料信息提供的年代和人物:20世纪20年代;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综合分析判断可知是南昌起义。]

2.A[“八七会议”上党纠正的错误,是指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3.C[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后得出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这些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相对薄弱。所以革命首先在农村进行,然后逐渐发展到城市,取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4.D

5.B[联系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等内容,可知反映的主题是红军长征,即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6.D

7.B[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在北方(黄河流域)建立根据地。]

8.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的内容,所以排除含①的选项。] 9.(1)“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胡锦涛同吴伯雄28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在会谈中胡锦涛主席表示,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应该继续交流对话,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在历史上,国共两党()

①曾经两次合作,都赶走外来侵略者②第一次国共正式合作可以追溯到1923年③在合作中,求同存异④共赴国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成吉思汗陵寝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的最重要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3.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4.在中国举行12.13——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前夕,(2007年)12月8日日本《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予以驳斥。这些材料应包括()

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1938年江苏画家刘元创作的漫画《敌人手足无措》(右图)发表在同年出版的《抗战漫画》第10期上。图中的日军受到中国军民的四面夹击,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在日寇身后头戴钢盔的是中国国民党军人,日寇身前手持大刀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日寇头上手执刺刀的是中国的普通民兵。这幅漫画的主要创意是()

A.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先进

B.日军不堪一击

C.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英勇善战

D.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效果显著

6.诗人罗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中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能长久》的漫画反映了()

①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②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③日本侵略已经进入失败境地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的共同敌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

9.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日)《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搞杀人比赛杀害中国军俘虏活埋中国平民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B[第一次合作未赶走侵略者,并且是在1924年实现的,所以排除含①、②的选项。] 2.B[依据材料“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来看,在抗日战争时期,此举有利于国共团结抗日。故选B。]

3.D[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1940年”、“炮”、“马”、“兵卒”看,应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抗战路线的问题,故D项正确。]

4.D[①受害幸存者的控诉作为直接证据,②、③可以作为证据材料,④是当时最直接的证据。]

5.D[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B、C项与史实不符,这幅漫画反映了日寇已经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且遭受了中国军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沉重打击。]

6.B[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的道路,祖国统一大业到现在还未实现,所以排除含①的选项。]

7.D[从漫画内容及创作时间判断可知没有反映出③,“日本已进入失败境地”是在1945年,与题干不相符,故排除。]

8.A[注意1942年这个时间信息,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材料表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 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 (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讲述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 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 年至1905 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 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 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 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 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让学生思考:这说 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 年初,黄兴、宋教仁 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 元培任会长.1906 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 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 多人集会,决定成 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 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 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3.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材料)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导入:课件展示洪秀全的诗《吟剑诗》,让同学们猜猜其作者,从而导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展示课标要求。 材料:《吟剑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河。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煌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整体感知:列出本课的三大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总体上认知本课的内容。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惊天动地 感悟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财富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多媒体展示】阅读材料,从而总结出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 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增 加了330多万两。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 个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从3万箱增至6、7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鸦片战争后,洋布、 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 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T: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板书】1、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影响,阶级矛盾激化 (2)自然灾害严重 (3)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影响,创办拜上帝教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比如说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棉排挤了中国的土布、棉布,当时民间买洋布、洋棉的十家人有九家都在买,使得商人纷纷破产,农民也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官府经常抓人,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年至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就有七十多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 师: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时势造英雄,在农民起义潮流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了主流。 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9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发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分析和认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儒学兴起,发展,“坑儒”,独尊的经历。 1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把“道”当作万事万物的本体,它是超时空的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是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对立双方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紊乱,礼乐崩坏,他消极悲观,提出了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 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内容非常宽泛。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多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几种方式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几种方式 银川十五中刘晓燕 课堂教学总是以问题来呈现的,教学问题呈现的方式过于单一是造成教学问答模式化、程式化和课堂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丰富课堂内涵,真正反映课堂的应有面貌,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必须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同一知识点,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不会直接灌输,而是会利用种种手段,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感受这个问题情境之后,觉察到其中所发生的问题,引起探究问题的兴趣,带着强烈的动机去探索问题?下面我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为例,具体说明: 一?问题从日常生活中引出 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引出本课重要历史人物梁启超时,运用许多学校也包括我校在内,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都组织学生背诵的《少年中国颂》,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会很熟悉,很亲切,所以会有兴趣。 二?问题从视频材料中引出 过多的问题提问易造成支离破碎、碎问碎答的而缺少整体感,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容易造成思维倦怠。整体设计问题是解决问答式教学和碎问碎讲的主要策略。在讲述历史事件公车上书时,对它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要内容,设计为一个问题,所以,让学生从一段视频中整理历史性息,把这个历史事件就搞清楚了。 三?问题从文字材料中引出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引用一些材料来引起学生注意,并通过对材料中信息进行分析?提取?整合,然后得出结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例如对康梁的主张的提问,先给出一些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问题从情境设置中引出 例如本课在内容进行到提问为什么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没有直接提问,而是给出一段视频,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中,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视频里这个略显清瘦的的年轻人,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五?问题借助假设猜想引出 例如在分析百日维新的内容时,借助身份猜想来分析变法措施究竟会得到哪些人的反对?哪些人的支持? 六,问题从角色扮演中引出 在讲到戊戌政变时,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从角色体验中,体味和分析当时人的心态,解决一组问题: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维新变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2袁世凯为什么背叛维新派?3,维新派自生有哪些弱点? 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提问虽然普遍使用,但大多提问的效率不高,,提问的随意性较强,提问的针对性不强,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常常只顾及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考虑不到,使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的边缘。针对历史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结合今天的授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如何去有效、科学的设计问题 1、预设问题,问题由课标而来,如问题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如问题日本算不算强国? 3、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问题,你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怎么去发展、自强? 4、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如问题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 5、、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疑,在学生思路的转折处设疑,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和矛盾处进行提问,这是有效提问的基本着眼点。如问题你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怎么去发展、自强? 二、如何去引导学生有效回答问题 在有效、科学的设计问题的前提下,怎样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 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浅谈如何设计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

浅谈如何设计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 发表时间:2019-01-10T12:12:01.2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作者:刘云杰 [导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中学236000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设计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成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一项新的课题。对于这项新课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从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怎样才能设计和如何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进行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设计运用历史课堂问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和探究能力都有很大益处,因此设计和恰当运用历史课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笔者将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谈一些关于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与运用的看法: 一、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历史教师应掌握《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历史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要求。《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更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地探究。如学习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有关对拿破仑的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的问题:“拿破仑是个有争议的近代历史人物,有人说‘拿破仑是英雄,应该肯定’;也有人说‘拿破仑战争狂人,应该否定’。你是否同意以上说法,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样的问题紧扣学习的重点,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3.历史课堂设计的问题应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这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部编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节,其重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难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教师就要围绕这些问题恰当设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4.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应尊重和符合本校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设计出的问题要立足于本校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运用设计的历史课堂问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问题的数量要适中,设计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去思考。 二、怎样才能设计历史课堂历史问题 1.设计历史课堂历史问题应掌握《中考历史考试纲要》。历史学科学业考试首先着重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历史课标》所确立的历史学科毕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重视评价学生在《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历史课程目标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情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和掌握《中考历史考试纲要》,用考试纲要来指导自己设计的历史课堂问题。联系中考,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中考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触中考题型,便于尽早熟悉中考,而且提出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历史教师要能够非常熟悉和驾驭历史教材。教师熟悉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设计合适的历史问题的基础。只有对教材非常熟悉,才能够去驾驭教材、了解教材体系,重新组织符合本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提出真问题。提出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和探究能力。 3.历史教师应认真分析历年历史中考试题。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分为(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归纳例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等。(2)难度要求:试题按其难度分为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7:2:1。分析历年中考题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提高设计出高质量课堂问题的能力,而且设计出的课堂问题能够紧扣《历史考试纲要》,这是对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大帮助,有助于教师的成长。 4.历史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大或太过小。教师设计的问题太大,初中生现有的知识是不能够解决的,形成的答案过于单薄,也就不能吸引学生上课兴趣,甚至会使学生思考的空间无边无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也不能达到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水平。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过小,学生一看或一听就会,就没有必要认真思考,设计出的问题的价值性较低。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应该适合学生,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恰当、直观,贴近学生实际。 三、如何恰当运用设计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一般可在新课导入、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时运用设计的问题。导入新课时的教师使用提问,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可创设新颖的情境,设计新奇的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学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成由浅入深的问题链,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以便于新课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主题学习时运用设计的问题。历史教材的每一课内容就是学习的一个大主题,其下的每一个子目就是一个小主题。这些主题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主题时,问题的价值性往往决定着一节课教学的成败。例如:(1)恰当设疑,将活动贯穿其中。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以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疑问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动脑、动口,体验成功与快乐,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启迪智慧。(2)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小结课堂时运用设计的问题。利用问题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 1.基础知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其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 并奉命征伐。 二、商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1、商王的权利是有限的; 2、附属国的自主权相对大; 3、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高于皇权,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影响: 积极: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表现;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2.宗法制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

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⑤作用:1、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史分封制的基础。 3、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九鼎)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定义 2、宗法制定义 目的目的 对象核心 内容内容 影响作用 破坏分封与宗法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导读:本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梁珲 (江苏高淳高级中学)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明确提问的目的,科学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方向,分好提问的层次,对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形成十分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把方向、分层次、创开发,会让历史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设计;分层次;创新;开发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形成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在教学创新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让课堂提问具有方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 一、把方向,问题设计要具有全面性 课堂问题具有全面性,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只要有人能回答出问题,就算完成了课堂提问环节,很少考虑学生对于其

课堂提问的感受。把方向,加强问题设计的全面性,是一种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课堂问题,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掌握,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去吃透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发问,就是先给学生介绍问题的背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给学生固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当教师点人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心中也已经有了一定答案,每个学生都在提问环节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让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对回答者的答案进行评价,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就课本内容给学生讲解殖民扩张的表现以及世界市场拓展的过程,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些关于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之后,教师提出“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问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整理思路,组织语言,然后挑选两到三位学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课堂提问过程中,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也会通过对比来优化自己的想法,让课堂提问服务于全体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分层次,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贴近教学内容,更要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是一个科学且热门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 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 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 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 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 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 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 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高一新教材人民版《历史》第一册) 一,课前知识认知 1、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设置这一专题让学生的近现代人类类社会生活历史研究的趋势。尤其,近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传统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冲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的表现。 (2)此专题内容是经济成长历程模块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首先,通过本节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 其次,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根本目的和根本体现都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习本课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观点,培养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判断。 再者,此专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平和的心态实施为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学情调查 (1)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2)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学习方式设计 加大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辅助以模仿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等方式。

二,课堂系统 1、导入: 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教室。(同学们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在笑什么? 生:老师的服饰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 师:那么,你们看看哪样是“土”的,哪样是“洋”的?怎么搭配才合适呢? 生:(七嘴八舌)瓜皮帽+长跑马褂+老板鞋;西式礼帽+西装+衬衫+领带+皮鞋等等 师:同学们,你知道除了服饰之外,社会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向西方的学习和变化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吗?让我们来学学历史课本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吧,它会给你答案的。 2、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划分的5个小组吗?现在,我们5个小组展开竞赛,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总结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记得“不动笔墨不读书”呀!开始! 生:紧张的阅读课文,对比课本图片,在草稿上列出变化 “竞尚洋装”:长跑马褂——西装革履,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结辫陋习——断发——染彩发 缠足——放足——高跟鞋 “异味争尝”:中餐——西餐、“一品香”、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洋房和里弄:四合院——里弄住宅、花园洋房 读报刊和看电影:《申报》、《点石斋画报》、阅报会; 电影《定军山》、《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阮玲玉礼仪的革新:纲常礼教、跪拜、作揖、包办婚姻、厚葬风气——鞠躬、握手、自由结婚、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 (说明:这些是课本表面知识,主要是归纳和比较能力,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由程度较低的同学完成即可。教师在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图片、影视材料的直观教学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