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简答题

财政简答题

财政简答题
财政简答题

1.市场经济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机制。在这种经济机制下供求决定着价格并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市场失灵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1.缺乏公共品(劳务)导致市场价格无法引导资源进入公共品生产领域,造成市场配置机制失效

2.存在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3.产生自然垄断。过度竞争导致自然垄断。

4.信息不灵。市场主体在交易中是依靠信息决策的,信息不灵或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5.分配不公平。市场机制是遵循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而运转的,强调适者生存。有利于提高效率,但由于天赋差异,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社会分配过程会出现难以承受的不公平和两极分化。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形势是否健康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共需平衡。财政在总供需占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加政府支出。

财政可以队总共需产生多方面调节作用。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2.财政基本态势:财政支出结构,税收公债状况。

判断标准:消费投资除开状态及递增速度是否平衡。

2进出口贸易,三大产业及区域发展是否平衡 3财政收入,支出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否大致成正比赤字是否在合理范围。 4财政收入后增长速度,结构是否平衡,公债比例是否协调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经济改革:1978,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

1979,包场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

1980设立经济特区

1984鼓励发展个体经济

1993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逐步推进改革税收及国企分配关系

1983推行一步利改税

1984推行二步利改税

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准则

1994建立新税体制财政体制与预算,财政支出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公共品理论规范着财政的基本范畴与职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家庭,企业和政府

三大主体之上的,前两者称为私人部门,生产私人品,后者称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品(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调节的生产,分配诸范畴的合理划分及职能的优势互补,故而财政作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所涉及的一切均与公共品相关。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

私人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市场需求),而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税收,也鉴于公共品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消费量是固定的,而其税收补偿-公共品价格是量能担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由于私人品和公共品的基本特征,即私人消费与公共消费的本质差异(有无竞争性,排他性)决定的。两个人的A和B的公共品数量之间一样,因为一个人对公共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品的消费。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外部效应的本质是在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消费者或生产者形成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应,进而才能达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然而,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决策者赖以决策的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偏离了社会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均衡的最优数量关系被打破了,导致市场失灵。

调节途径有(一)市场机制矫正。1.一体化与外部性矫正。。2.科斯定理及外部性矫正。(二)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1.政府直接管制。2.矫正性税收。3.

法律禁止。

(三)政府与市场:外部性矫正协同作用。1.优化政府与市场的配置范畴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2.政府要有意识地抑制成本外部化,效益内部化,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3.通过不断的制度调整乃至产权界定舒缓资源配置中的各类外在性矛盾。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框架及目标效应

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为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品间的分配。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选择过程来决定公共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择地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目标效应在于通过公共选择确定财政分配方向及向公民提供公共品,具有提高财政分配效益的合理内涵:

1.通过公共选择实施的财政分配,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公民的偏好,起码是大多数

公民的偏好。

2.通过公共选择而向公民提供公共品,其边际效益等于或基本等于公民付出的边际

成本。

3.通过公共品向公民提供公共品,在资源配置上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帕累托最优。

8.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价值工程应用

公共资源领域内的优化配置,指公共资源最优配置,包括公共资源和财政政策优化配置

公共资源配置系统优化:公共支出的系统配置,税收负担的系统优化

制度规范和调节:制度规范范畴的合理分工,制度之间的外在性及矫正,制度的目标语手段的协调性。

所谓价值工程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者项目的必

要功能,着

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供产品或作用的价值,而不

是单纯追求提高功能或降低成本,提供价值的基本途径有以下五种途径:1.功能不变,

成本降低2.功能提高,成本不变。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4.功能略降,成本大降。

5.功能大增,成本略增。

9.怎样把握公共支出增长规律及结构变化趋势

想要把握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必须理解学习瓦格纳的 " 政府活动不断扩大法则“ ;

皮科克和怀斯曼"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 ;马斯格雷夫罗斯托“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 以及鲍莫尔法则

结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用于公共品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社会经济设施供给不足,往往政府公共性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较高比例,因而此时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占较高比例。随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供求趋于平衡,而公共保障需求,公共教育需求开始上升,这时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开始上升,占较高比重。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总支出比例在各个国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财政职能侧重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支出占(相当于支出的部分)财政支出比重较大;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较多的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匮乏,购买性支出(想当与购买支出的部分)占总支出比例较高,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例较低。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采用哪些方式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效应,并阐述各种

管理方式的内涵

1.支出因素法:支出预算是实施支出管理的基础,按照政府需要履行的职能,成

本及物价编制预算,予以拨付资金,实施政府采购与财政转移。

2.政府采购制: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

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攻城或服务的购买。常用的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其他采购方式。实行政府采购有利于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规范采购

方式和加强财政监督。

3.内部管理外部化:引进各类项目管理方式注入BOT(建设----经营------转让),

TOT(将现有已建成的设施转让给投资者)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11.从经济角度分析推进行政供给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宏观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范畴及机构配置.3.物价水平4.社会一般消费水平

微观决定因素:1.财政收入水平.2.预算管理方式

经济转型,财政转型的影响;区域发展悬殊,财政体制级支付能力较弱;经济秩序重建,管理机制改革,预算秩序与预算约束有一个调整过程。

12.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级改革的国际趋势

从教育财政发展趋势看,国际上高等教育则要经历四方面的转移:

1.从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渠道发展为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2.从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机制,逐步发展为由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分担

部分培养成本,并辅之以奖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的财政体制。

3.公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并存,并呈交相辉映的状态。

4.公共财政拨款方式由以协商拨款为主,逐步发展为以公式拨款为主再逐步发展为

以绩效为基础拨款为主的模式

13.我国的财政性支农政策及战略目标

(一)不断加强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1.始终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2.依法保障各级财政的农业投入。3.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农业投入。

(二)不断优化农业补贴政策。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3.突出补贴重点。

(三)进一步利用好支农政策贴息政策。

(四)不断加强财政扶贫开发力度。

(五)积极支持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主要是:1.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建设;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3.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4.掌握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内在特征及差异

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1.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2.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3.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4.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特征及差异: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特征: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企业,政府和个人都是责任主体。保障对象是有选择行的而非全体公民。提供的保障水平也较低,强调保障而不是高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国家的责任。保险对象是国有经济部门的雇员,保险费由单位负担,各种保险项目由统一的组织机构经办,和工人共同管理。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不再具有分配兴致,财务制度是基金积累制度而不是现收现付制,给付水平是既定公款制度而不是既定给付制度。不已追求社会公平为目的。

15.简述WTO框架下的补贴分类及原则性调节规则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类: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1.禁止性补贴又称“红灯补贴”《SCM协定》明确地将出口补贴和进口代替补贴

规定为禁止性补贴,任何成员不得实施或维持此类补贴。

2.可诉补贴又称“黄灯补贴”,指那些不是一律被禁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质疑

的补贴。这类补贴,在“补贴”的定义范围内却不属于不可补贴或被禁止的补贴范畴。

3.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灯补贴”,是允许的补贴。《SCM》将不可诉补贴分为两大

类: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和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规则:绿箱措施: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

黄箱措施:政府对农产品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蓝箱措施: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按基期生产的85%一下给予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补贴

16.财政补贴效应的经济效应

积极效应:调节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施财政供需平衡调节。促进社会分配公平与效率。

(一)财政补贴的一般效应。1.财政补贴的正效应。财政补贴与价格紧密相关。当生产行为产生正的外溢性时,就会造成单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大于整个社会的边际生产成本,这样一来两者的差异就为生产行为产生了正的外溢性,形成补贴的生产正效应。

2.财政补贴的负效应。财政补贴也有负效应。它主要表现为财政补贴改变了市场的真实比价,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明补”与“暗补”的效应。1.明补效应。明补是在不改变商品价格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收入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2.暗补效应。所谓暗补就是政府将补贴给予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经营者,从而降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用以提高最终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暗补的直接结果是降低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提高了人民的福利

17.掌握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由四方面构成: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 5生育保险

2社会救济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向城乡贫困人口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障计划。

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保障体系,保障对象是现役军人及退役人员和相关人员

社会福利是指对特定社会成员的优待和提供的福利

18.财政收入无所谓损失的经济分析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导致财政收入的无谓损失,需求曲线和税收规模是相同的,差别仅在于供给曲线的差别。供给曲线比较缺乏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只有很小的反应,这时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小;供给曲线比较富有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税收的无谓损失则较大。同理,当供给曲线和税收规模相同时,需求曲线比较富有弹性,则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大;需求曲线比较缺乏弹性,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小。

概括讲,税收给市场带来了一种无谓损失,这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减少了;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减少。由于这些行为的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适宜水平之下。供给与需求的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因此,供给和消费的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19.我国财政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重点

主要问题有:1.财政超经济增长,收支政策目标相互掣肘。2.收入双轨制,抑制着财政收入秩序的规范。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制约着政府公共供给能力的提高。

改革重点:1.改革预算内外资金并存的格局。2.推进税制改革,增强收入弹性,改革财政收入严重抑制企业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局面。3.探索建立依法相对独立、功能互补的分级收入体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财政收入的体制稳定性,同时进一步解放地方财政的内在活力,主要是逐步建立以财产税系、行为税系为主导的地方税体系。

20.什么是最适课税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它以J.S穆勒的“牺牲论”为理论出发点,他们主张对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一是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二是寻求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税;三是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税而非商品课税为基础的,如何确定最适累进程度,以便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就直接税收与间接税合理搭配理论,他们强调:(1)直接税与商品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就最适商品课税理论,他们提出了逆弹性命题、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就最合所得税课税理论,则认为:一是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二是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21.按国民收入价值实现层次设置税收的经济学分析

这是根据社会价值实现层次设置税收的简称,社会分配一般分要素配置环节、销售、增值实现环节,企业收入实现环节。根据公共需求成本补偿及量能负担的原则,故一般按国民收入价值实现层面配置税收,也即在要素配置、要素交易层面设置财产税系、行为税系等;在产品销售、增值层面设置流转税系和资源税系;在企业收益、个人收入实现层面设置所得税系。这是随着社会发展税收依价值实现规律参与分配的优化与进步。

22.简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各税种列支的一般规律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会计制度设计,也是按照企业生产价值实现及成本补偿来列支税收的,具体讲:收入总额—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利润

那么,对企业在宏观经济循环中所缴纳的税收分别列支:(1)对构成固定资产一部分的税收,在“固定资产”中列支,它包括:契税、耕地占有税、车辆购置税等;(2)对构成费用的一部分税收,在“管理费”中列支,它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3)对国家设置为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税收,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列支,它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4)在企业实现利润环节列支企业所得税。

23.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从商品的供求弹性、覆盖面、税收忍耐力、隐蔽性和征管难以角度综合考察,税负转嫁具有以下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征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征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24.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57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月收入-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所得: =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

3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财政租赁

不超过4000=收入-8000*20* 超过4000=收入*(1-20%)*20%

25.流转税的国际协调重点及一般趋势

商品及劳务流转时国际贸易的基础,鉴于各国征税原则的差异。会对国际间商品交易产生两种重复课税现象:一是对跨国流动的商品,出口国与进口国分别对其

征收各自的国内商品税;二是对跨国流转的商品,先是被出口国征收国内商品税、后再被进口国征收关税。

经过长期协调,各国在商品税税收管辖上均采取自我约束态度,就这样几方面进行国际规范:(1)避免国际重复征收国内商品税。(2)避免既征关税又征国内商品税。(3)实施关税协调。

26.所得税的国际协调的主导模式及一般趋势

它主要涉及营业利润、投资所得及非个人劳务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

1.营业利润课税的国际惯例。对营业利润所得征收所得税的一般国际规范是:常设机构所在国可以对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行使属地管辖权征收所得税;同时,企业母国也可以对该企业设在东道国的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行使属人管辖权征税,但不应产生重复征税

2.投资所得课税的国际惯例。由于被投资企业是独立于股东的法人实体,这样,投资来源地与营业利润来源地往往不同。关于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投资所得来源于资本,所以,所得来源地就是投资国,应由投资国优先行使征税权。另种观点认为:投资所得来源于资本运用所产生的利润,所以,投资所得的来源地是利润的发生地—资本运用国应有资本运用国优先征税。

经协调国际上对投资所得形成了这样的国际规范:东道国可以对投资所得优先征税,但应对这种税收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母国也可以对该投资所得行使属人征税权征税,但不应产生国际重复征税。另外还有对不动产、个人劳务所得的国际重复课税的协调。

鉴于所得课税,国际上还就跨国企业收入和成本的分配形成了国际协调规则。27.分析公债的经济效应

(一)公债的需求效应。根据凯恩斯主义原理,政府发行公债融资,增加支出,并通过支出乘数调节总需求,或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通过投资乘数调节经济。这种需求调节主要发生两种影响:增加总需求、改变需求结构。

1.增加需求总量。即公债叠加在原有总需求基础上,增加了总需求。

2.改变需求结构。它是在商业银行或居民购买公债后形成的调节态势,这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机制实施货币吞吐,调节货币流动性调节总需求调节结构:一是产生投资“挤出效应”。二是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换。(二)公债的挤出效应。公债的挤出效应就是指政府发行公债引起的民间消费或者投资减少的作用。抑制民间投资,因而降低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扩大社会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28.掌握公债利息及市场交易价格的计算

(一)单利计算

到期价格 P=M*[1+nR] M-公债面值 n-发型期限 R-票面利率

(二)单利市场价格

折现价格 P=M*[1+nR]/(1+r)^t r为市场利率,t为剩余时间

29.公债风险及判断

公债风险取决于公债的负担。由于公债会形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种限度就是在考虑国民经济承受力和财政收支状况的基础上,控制其规模及增长速度。风险控制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性及政府公信力,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临界指标的控制

国际上一般用三项指标来衡量公债基本情况:1.债务负担率。债务负担率是指历

年发行、尚未偿还的公债累积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国际认定,该指标一般以不超过60%为宜。

2.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是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率。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及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为15%—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为25%—30%。

3.偿债率。该指标是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一般控制在10%左右。

30.简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分税制与其他类型的预算管理体制相比,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比较规范化、制度化。其主要特点是:

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2.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在财力分配中,中央政府通过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征收支配国家财力的主要部分 b 中央政府对地方有较强调控能力

3.各级财政拥有自己独立的主体税种。A以组织财政收入的效率高低为划分标准

B 以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为划分标准

C以税基的宽窄作为划分标准

31.试阐述制定体制性转移支付应坚持的原则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就是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转移或流动,它表现为一种各级政府间非交易性资金往来,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甚至同级财政间的资金转移。转移支付的原则有:、

1.实现效益与成本对称。

2.资源配置区位中性化。

3.最低服务标准。

4.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由此追述,体制性转移支付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坚持公平效率相兼顾,为全体公民提供大致均衡服务的原则;2.确保中央具有宏观调控主导地位的原则;3.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2.政府采购的调控作用与优化选择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爱狗,指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采购目标: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宏观调控,保护民族产业,促进国际贸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采购原则:公开公平;物有所值,反腐倡廉;促进竞争和促进产业发展

采购程序:1.确定采购需求2.预测采购风险 3.选择采购方式 4.资格审查 5执行采购方式 6.签订采购合同 7.履行采购合同 8.验收 9.结算 10效益评估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

33.试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制度设计原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是将所有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收支必须由国库直接收付。

国库集中收复制的理论出发的就在于避免政府寻租,抑制利益博弈,更好的发挥公共财政的只能,实现收支规范化

从制度设计上国库集中收付制具有四个特点:

1.政府财政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2.各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在国库单一账户下设立的分账户中集中管理;

3.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必须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并且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

务供应者的账户上,不存在中间的转移支付环节;

4.建立规范、合理的国库中支付体系。

34.浅谈预算报表的分析

随着法制的健全,预算审查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知情权,也是人大代表监督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经济窗口。

预算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审查与判断:1.编制审查。主要审查:预算是否按程序编制;预算报表与资料是否衔接和是否符合逻辑;预算编制是否符合财政体制和规章制度要求;预算指标调整是否遵守制度和手续。

2收入审查。收入审查主要涉及这样几方面:合法性审查;全面性审查;准确性审查和合理性审查。

3.支出审查。支出审查,首先要确保公共资金的公共性,要监督各类公共资金都

用于公共母的;其次审查部门是否根据定额管理的要求编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实物预算;最后审查各部门是否遵循综合预算的要求,是否将部门的支出都编入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的审查。4.平衡审查。审查和控制财政赤字规模;

审查预算平和的真实性,防止虚假预算;审查债务规模是否过大,防范财政风险;审查政府债务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是否合理

35.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形式及其适应范围

答:根据宏观经济需要,财政、货币政策可以组成四种政策搭配并形成一定的政策功能实施调节。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遇到经济膨胀、通货膨胀时,需要限制总需求。一般采取双紧政策,通过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投资支出和转移支出,限制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抑制社会总需求;通过紧的货币政策,压缩信贷支出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量,降低社会总需求。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遇到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时,需要扩大总需求。一般采取“双紧”政策,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扩大支出,增加社会收入的分配,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实施在金融市场买进国债、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手段,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投资和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三)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用紧的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避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和通货膨胀;用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四)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搭配追求,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这时用松的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克服经济萧条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用紧的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以

维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36.掌握IS-LM模型及分析方法

IS-LM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国民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反之,紧缩性财政政策效果相反。同样,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相反。书427,13-2

37.世界金融海啸的实质及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金融海啸是由06年出现,07年披露的次贷危机。由于次贷危机使得银行破产,虚拟经济冲击实体经济,引发全球性的市场恐慌,进而引发金融海啸。

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失调引起的

我国为应对金融海啸,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地财政政策:1.收入方面,全面实施消费性增值税,减轻企业税,实施成品油税改革,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住房交易税等

2.支出方面,侧重改善面生,基础设施,技术改革和环境保护等产业,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3.发型公债

适度款送的货币政策: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8.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

1.预算政策:最基本的政策工具,围绕重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

宏观目标实现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预算平衡与预算结果的事实

2.支出政策:包括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

3.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往往是财政政策强劲的政策手段

4.公债政策: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上

39.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观点的异同

(一)凯恩斯:1.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即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重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2凯恩斯首次将政府对经

济的干预理论化了,标识这现代财政政策的产生。2.价格充分弹

性。3.货币中性。。4.萨伊定律:供给总是能创造自己的需求(二)货币学派:提出自然失业率观点,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造成经济不稳定的罪祸

首,因而他主张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反对

政府过多干预经济

(三)供给学派1为刺激投资而减税 2.降低个人所得税 3缩小政府开支,大规模缩减福利开支,一提高死人投资能力供给学派是实现

预算平衡的一种财政政策观点。同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相对立。

40.了解欧洲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是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伴随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同时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因欧债危机而陷入停滞。

1、欧洲债务危机并非源于欧元本身的缺陷,而是与各国奉行的财经政策和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2、欧债危机的根子在于“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在开始阶段,这有利于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削弱加重了财政负担。加之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入不敷出,靠举债度日。

3、仅从弥补欧元本身缺陷寻找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欧债危机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虽然欧债危机大规模爆发以来,欧盟领导人缩采取的政策手段并未使欧债危机得到明显缓解,但欧元不会“崩溃”,欧元区不会解体。因为拯救欧元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重大政治问题。2)欧债危机虽然严重,但其危险性被人为夸大了。

41.财政分权体制的理论基础

区域性公共品配置,其影响范围是不同的。有些公共品作用范围很大,比如,军队可以对全体居民发挥保护作用,这种公共品就是全国性的。而有些公共品作用范围很小,比如城际公路,支队所在城市居民和过路人其作用,他就是地方性的。这种公共品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的空间特点客观上位财政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42.收入-支出模型下的财政政策作用

书427,图13-1

财政收支内涵于国民收入之中,财政分配及政策运用直接调节者国民收入的均衡。

财政政策的事实会导致总支出曲线变化促进均衡国民收入的调节。

43.国际避税的主要形式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异,漏洞和缺陷,通过种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少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为。主要形式:1.课税主体转移:以摆脱高税国居民税收管辖权,从而减轻税负为主要目的。常见方式:(1)跨国自然人住所与居所的转移或避免。

(2)跨国法人居所的避免与转移

(3)课税主体的变相转移

(4)滥用税收协定

2课税客体转移。当扩过纳税人所在居住国税率高于费居住国时,由高相抵是课税课题转移的常见流向。由于各国税制之间存在差异,课税课题转移与这些差异结合就会给跨国纳税人带来避税效果常见方式:(1)跨国纳税人通过安排资金物资和劳务的调配转移,避免成为常设机构

(2)在无法避免常设机构的情况下,跨国纳税人巧妙的利用常设机构转让营业资产,转移管理费用劳务信息,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类似费用等方式

3.利用转让定价。利用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在跨国公司基团内部转移利润,使公司基团的利润尽可能多地在低税国关联企业中实现,从而降低整个跨国公司

基团的总体税负。是跨国企业最常用避税手段

(转让定价:公司基团内部机构之间或关联企业之间以内部交易价格相互提供上平,劳务或财产的内部交易作价)

4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地一般指不课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本税,遗产税等直接税或者课征直接税但税率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1)税收乐园:完全不正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如巴哈马,百慕大2)税收胜地:对某类所得税和一般财产不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爱尔兰,以色列

3)税收庇护地。其所得税和一半财产税源地与国际水平。如卢森堡,瑞士

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地避税的模式课归纳为虚构避税地营业和虚构避税地信托财产两种。

44.避免国际双重课税的方法

(1)税收豁免法居住国应纳税T,居住国收入y1,非居住国收入y2,纳税人总收入Y=y1+y2,居住国税率为r

T=y1*r=(Y-y2)*r 免税额为y2*r

(2)税收扣除法非居住国税率为r1 ,T=(Y-y2*y1)*r 扣除额为y2*r1*r2

(3)税收抵免法 T=Y*r-y2*r1

(4)税收饶让 T=Y*r-国外优惠减免所得税

45.掌握增值税设计原理,计算和体制归属政策

设计原理: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1954年法国首先实行增值税。后以期具有税基宽,避免重复课税,兼备内在制约机制而得到普及。

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额是不含税额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抵扣:

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和13%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13%)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纳税额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体制归属:1979年引进增值税并试点,1994年税制改革后开始全面推广,它与营业税,消费税构成我国的流转税体系,并成为流转税的骨干税种.

财务管理部分简答题

财务管理简答题 一、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财务管理的定义: 财务管理是指在符合财经法规制度的前提下、企业为实现特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依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研究资产合理定价与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原则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协调各方财务关系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进行财务交易做出正确财务决策的基础。一般而言,财务管理原则有以下五项。 ①成本效益最优原则 成本效益最优原则通过比较产出(效益)与投入(成本)的比例关系来判断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或者在效益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支出。 ②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要求企业只承担收益限度内的风险。同时也要求企业既不能盲目冒险追求高收益,也不能过于保守。 当然,该原则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③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既要保证企业的利益,也要兼顾其他利用相关者的利益。同时,企业要履行对非合同利益者的社会责任,保证产品安全。 ④资源合理配置 该原则的核心是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结构,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在数量和结构上相互协调。 ⑤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企业必须站在整体战略的高度组织财务管理活动。首先,企业必须保证财务管理中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统一,使各责任部门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相统一。其次,必须保证企业拥有一个系统的层级结构,从企业整体系统出发,保证各财务结构比例的优化,从而确保企业整体系统结构的优化。 二、简述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和作用 (1)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基本依据,运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的种种原因,评价和判断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以此为根据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 财务报表分析既是对已完成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 (2)作用: 1.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以供报表使用者依据此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对于企业的内部决策者,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决策者掌握企业准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3.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其提供充分的企业财务信息。 4.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中,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提供的信息可以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三、什么是财务预算,它包括哪些内容? 1.财务预算的概念 一个企业的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在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对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而编制的反映预计现金收支等各种价值指标的预算总称。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同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有以下几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生产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范围内一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2)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两者的关系是:GDP=GNP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 (3)NDP(Net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指GDP扣除折旧的部分,即NDP=GDP-折旧。 (4)NNP(Net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净值的简称,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 (5)NI(National Income),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等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它与GDP的关系为: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 (6)PI概括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总收入,表示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7)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DPI=PI-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 六、论述题 1.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有几种,请详细回答。 答: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 (1)支出法。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 GDP=C+I+G+(X-M) 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经济学中的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C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

企业财务管理-简答题-和知识点汇总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 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 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 产生的增值 风险价值:指在一定持有期和给定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活机构造成的最大损失。 系统风险指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收益率变化 非系统风险只有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融资租赁又称资本租赁,是一种一融通资本为目的的租赁方式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 综合资金成本:指以各种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多占的比重为权数,分别乘以个别资本成本加权平均预测算出来的成本,即对各种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结果,故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指企业追加筹资时,每新增加一个单位量的资本所需要负担的资本成本 财务杠杆:指由于企业财务成本中存在着固定利息而对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影响 经营杠杆:只由于企业经营成本中存在着固定成本而给企业经营收益带来的影响 资本结构:企业各种资本价值构成及比例关系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不论采取何种筹资方式都可以使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受影响,每股收益额保持不变的息税前利润水平 股权登记日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的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除息日指除去股利的日期,即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开的日期 简答 简述企业资金运动所形成的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 企业与税务机关,企业内部各单位,企业与职工,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优缺点) 利润最大化目标, 优点;是企业短时间利润最大化 缺点:不一定增加股东的财富,忽视了时间选择,忽视了风险 股东财富最大化 优点: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计量 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3克服了短期行为 缺点:股价受各种因素影响,未来收益折现价值比较难计量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优点: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克服了短期行为缺点:计量问题,价值增值问题 普通股筹资的优点和缺点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务管理简答题汇总

财务管理简答题汇总 摘要:财务管理简答题汇总 模块1:公司理财基本技能练习题及答案 1.你能叙述一下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和它的作用吗?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的拥有者因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收获的报酬。货币时间价值是对让渡货币使用权而被货币拥有方的一种补偿,它是天然的,是货币拥有者推迟现时消费而取得的一种价值补偿。作用:时间价值代表着无风险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它应是企业资金利润率的最低限度,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考核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它作为一种观念应贯彻在具体的财务活动中,在有关的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分配的财务决策中,都要考虑时间价值。 2.何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它是如何通过各种因素的变化来说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的? 即考虑企业的风险与市场组合风险的关系可表示为:企业特有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对应关系,从而来测定投资于该企业的必要报酬率。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β越大,该资产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则反。某市场的必要报酬率=无风险资产报酬率+该资产的风险系数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资产报酬率) 3.你认为成本效益观念中,成本和效益都只能是有形的和实际发生的吗? 成本效益观念是指作出一项财务决策要以效益大于成本为原则,即某一项目的效益大于其所需成本时,予以采纳;否则,放弃。这里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并不包括在会计成本中;其次,它不包括沉没成本,而沉没成本却是会计成本的一部分。 模块2:筹资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1.企业如何确定具筹资规模? 法律依据:1.法律对注册资本的约束。2.法律对企业负债额度的限制。 投资规模依据: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市场容量及份额、产业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其他素质等因素确定的,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投"定"筹"。 2.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及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性因素:1.筹资成本。2.筹资风险。3.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能力。4.资本结构及其弹性。 非经济因素:1.投资的顺利程度。2.资金使用的约束程度。3.筹资的社会效应。4.筹资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 遵循的原则:1.规模适度。2.结构合理。3.成本节约。4.时机得当。5.依法筹措。 3.简述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1.债券成本低。2.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3.有利于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4.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 缺点:1.偿债压力大.2.不利于现金流量安排。 4.从借款企业的角度来讲,债务资金成本低但风险高。它的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要到期偿还; 2.不论企业经营好坏,需固定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固定的负担. 5.为什么说留存收益不是一项免费的融资来源? 一般认为,留存收益不存在外显性成本,但却存在内含性成本。这是因为,从投资者角度看,留存收益可被要求作为股利分给投资者,而投资者再用这部分收益或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用于证券市场再投资,或者存入银行从中取得收益,因此投资者同意将这部分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内部,是希望从中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一收益希望即构成留存收益的机会收益,构成公司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 6.既然留存收益不是一项免费的融资来源,为什么它又颇受欢迎呢? 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即优序理论和多数企业筹资实践看,内部筹资使企业筹资的首选,主要表现在成本低,手续简单,无需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可直接实现资金的转移。留存收益作为内部筹资渠道的主要形式,同样具有以上优点,因而颇受欢迎。 7.一张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是10%,这一定意味着该债券目前的税前成本(或债券的报酬率)也是10%吗? 不一定,与发行价格有关。票面利率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通过发行价格体现出来。影响发行价格的因素有:有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期限等。 8.许多企业都发行可转换债券,即债券持有者可以正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同一公司的普通股。为什么企业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发行普通股? 1.有利于企业投资。这是因为,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具有双重吸引力,表现在:①在企业经营之初时,购买此类债券能取得较稳定的债息收入。②当企业经营步入正常时,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企业的所有权,有更多的机会取得大的收益。 2.有利于减少普通股筹资股数. 3.有利于节约利息支出。 4.对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利用可转换性债券筹资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形象,同时有利于企业调整财务结构。 9.相对于其他的筹资形式,商业信用有何优缺点?优点:筹资方便、限制条件少、成本低。缺点:期限短、风险大。 10.请比较以下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的高低: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和保留盈余。 根据风险收益对等观念,在一般情况下,各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由大到小依次为: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和保留盈余。 11. 企业如何降低其资本成本?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1.什么是投资乘数?为什么有乘数效应?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最初投资增加(店主买玻璃)会引起相关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最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大于最初投资的增加量。这种过程被称为“乘数效应”。 2.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措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 3.分析投资和利率的关系? i=e-dr 投资由投资预期利润率和资本市场贷款利率决定,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贷款利率既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同向变动。 4.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项目的预期利润率。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由于资本品价格上涨而被缩小了的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边际效率。 5.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如何推导? 6.IS曲线:符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 i=s)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推导: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均衡条件为:i=s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推导: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 L= L1+L2 = ky – h r 7.什么是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货币供求和利率的关系。 L= L1+L2=ky-hro 35\36PPT 8.IS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IS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的斜率。—1—C’/D 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i ? ki 储蓄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s ? ki 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g ? kg 政府税收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y= ?T ? kt 9.LM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LM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K/H (1)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因为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 (2)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10.什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怎样实现的? 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货币市场均衡。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书104 11.简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如何解释经济危机的原因?60PPT 12.什么是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那些因素? 财政政策效果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务管理学简答题 (3)

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 1、在选择贴现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2、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的获利能力,注重对投资风险的控制,以此在财务决策时能避免追求近期利益的短期经营行为。 3、有效兼顾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简述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资金时间价值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即以利息额或利息率来表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这两种表示方法并不做严格的区别,通常以利息率进行计量。利息率的实际内容是社会资金利润率。各种形式的利息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的水平,就是根据社会资金利润率确定的 简述客户信用状况五C评估法的基本内容 所谓5C评估法,是指重点分析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的一种方法。这五个方面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称之为5C评估法。这5个方面是: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bility), 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环境(Circumstance)。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便基本上可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从而为最后决定是否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作好准备。 简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1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2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3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4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5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简述金融市场的概念及作用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l)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2)有利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且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 3)有利于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4)有利于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简述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存货管理:三进(采购入库单、产成品入库单、其他入库)、三出(销售出库单、材料领用单、其他出库)单据管理,存货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根据计价方式,能算出当月出库的成本。处理了材料出库成本、销售成本的问题。 简述企业购并的含义并列举主要的购并方式 企业购并的含义:企业购并是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总称,它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购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企业购并的具体方式包括四种:(1)承担债务式购并(2)购买式购并(3)吸收股份式购并(4)控制式购并 简述企业对外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 含义:企业对外投资就是企业在满足其内部需要的基础上仍有余力,在内部经营的范围之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分类:(1)按企业对外投资形成的企业拥有的权力不同,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2)按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3)按企业对外投资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不同,分为短期投资与间接投资。 简述企业财务预测的概念及工作步骤 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需求和要素对企业的未来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的预测财务的工作步骤:明确预测的工作和对象2搜集和整理资料3选择预测模型4实施财务预测 简述投资风险价值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投资者出于对冒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投资风险的价值表示方式:1风险收益总额冒险投资而获得的额外资金价值的额外收益 2.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而是对投资额的比例 简述企业清算财产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 企业清算的含义指企业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1.合同期满清算2.法律规定清算3.无法经营清算4.违法经营清算5.产权变动清算6.破产解散清算 简述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 1、确定目标利润。 2、测算为实现目标利润的具体收支计划。 3、组织目标利润的实现。为保障目标利润的实现所采取的措施。 简述流动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2)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3)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简述股利政策的含义及影响公司制订股利政策的法律因素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其含义如下:(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财产关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

第一章 ●1.使用收入和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二定时间为条件的,即避免重复计算。(2)核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生产之分。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GNP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GNP二名义GNP/GNP折算亨作为GN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 ◆2.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1.GDP不包括地下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2.GDP不能反映人们福利的变动情况 3.进行国际比较的困难 4.人均水平掩盖了收入差距 5.环境保护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4.什么是增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应该怎么办?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经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其中支出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准。如果其余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数字与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不一致时,应按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调整 收入法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统计误差。 ◆5.国民收入中的基本总量共有几个?它们是什么?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5个。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折旧=NDP;NNP -间接税=NI;NI=ND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助;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个人所得税=DPI=消费+储蓄;yd= c + s ◆6.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第二章 ◆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不能。消费增量知识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小于1.但是总消费可以大于总收入,所以说平均消费可以大于1. ◆2.为什么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手中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3.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 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绝对

(完整版)财务会计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会计准则下对于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的处理方法。 ——将因为票据贴现而产生的或有负债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说明,不将其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会计核算上,与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相同。企业将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后,应根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与贴现的商业汇票的账面金额的差额借记“财务费用”。 2. 试述总价法与净价法的优缺点。 ——总价法和净价法对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的处理各有利弊。以总价法核算时,入账的销售收入与销货发票所记载的主营业务收入相符,便于纳税管理。同时,以总价法核算,可以提供企业为了及时回款而发生的现金折扣数额,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有关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但这种方法并不估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因而造成虚列销售收入,虚增应收账款,不符合稳健性原则的一般要求。以净价法核算时,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均按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计价入账,符合稳健性原则要求。但采用这种方法时,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与销货发票所记载的主营业务收入不一致,不便于销项税的核对,而且在客户未能享受现金折扣时,必须查对原销售总额才能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期末要对客户已经丧失的现金折扣进行调整,会计处理手续比较繁琐。 3. 核算坏账有哪两种方法?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核算坏账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采用直接转销法对坏账进行核算,日常核算中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冲减应收账款,其核算手续比较简单。但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确认坏账损失,从而导致日常核算的应收账款价值虚增,损益虚列,既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又不符合谨慎些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只提供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无法提供关于应收账款可收回净额的会计信息,歪曲了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 备抵法是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按其估计坏账损失,列为资产减值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的方法。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每期估计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既体现了稳健性的原则,又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净额,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额,同时在利润表上避免了因应收账款价值虚列而造成的利润虚增,避免了企业虚盈实亏。 4.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手而持有,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价差资产未目的,利用闲置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都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其定义可知,它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持有目的主要为了近期出售、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不具备这些特征的金融资产一般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均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未归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直接指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它是指企业获得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因获取投资的意图不十分明确,而被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一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全部金融资产中未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的部分。6.简述持有至到期债券利息调整摊销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直线法的特点是各期的摊销额和投资收益固定不变,但由于随着利息调整借差或贷差的摊销,债券投资成本在不断变化,因而各期的投资收益率也在变化。采用直线法能够简化计算工作,但在一项投资业务中各期投资收益率不同,不能正确反映各期的经营业绩。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是各期的投资收益率保持不变,但由于债券投资额在不断变化,使得各期的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变化;实际利率法下,债券利息调整借差或贷差摊销额是票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即实际利率)的差额,在票面利息不变而投资收益变化的情况下,摊销额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采用实际利率法能够使一项投资业务中各期投资收益率相同,正确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财务管理简答题

1、为什么说股东权益报酬率是杜邦分析的核心? 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它是杜邦系统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股东权益报酬率正是反映了股东投入资本的盈利能力,这一比率反映了企业筹资、投资和生产运营等各方面经营活动的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取决于企业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主要反映企业运用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如何,而权益乘数则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杠杆情况,即企业的资本结构。 2、试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全部或大部分保留利润,大量筹措外部资本。 (2)稳健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稳定增长的投资规模,保留部分利润,内部留利与外部筹资结合。 (3)防御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保持现有投资规模和投资报酬水平,保持或适当调整现有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水平,维持现行的股利政策。(4)收缩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维持或缩小现有投资规模,分发大量股利,减少对外筹资,甚至通过偿债和股份回购归还投资。 3、为了实现协同效应,在公司并购活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协同效应主要有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为了实现协同效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想通过并购消化过剩的管理资源,获得管理协同效应,需要并购公司管理者在被收购公司的特定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经验。 (2)要力图收购一个有良好组织资源的目标公司。 (3)注意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的优势互补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协同效应。 (4)注意并购之后的资源整合问题。 4、你认为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采取哪种价值评估方法更合理? (1)成本法。主要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价值为基础进行评估,可分为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和清算价值法。 (2)市场比较法。也称相对价值法,以资本市场上与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风险水平相当的公司的平均市场价值为参照来评估目标公司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在完全的市场中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价值。在难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时可以考虑这种方法。市场比较法根据所选择的观测变量不同,可以分为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和市销率法等。 (3)现金流量折现法。基本原理是:资产价值等于以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投资报酬率为折现率,对该项资产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所计算出的现值之和。现金流量折现法既可用于单项资产的价值评估,也可用于对一个公司的价值评估。(4)换股并购估价法。如果并购双方都是股份公司,则可以采用换股并购的方式,即股票换股票方式实现并购,并购公司用本公司股票交换目标公司股东的股票,从而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收购。采用此方法时,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主要体现在换股比例的大小上。 在选择评估方法时要综合考虑被评估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于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来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 1.国民收入的基本总量有哪些?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NN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到的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五个总量的关系:GNP-折旧=NNP NNP-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2.什么事周期性失业?可能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短期中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 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分析图)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3.什么是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分为: (1)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事业 (2)求职性失业:工人不满足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性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4)技术性失业: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5)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6)古典失业:用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