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范式

什么是范式

什么是范式

心理学实验范式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variable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

实验范式

实心】逻辑、方法、范式——突破实验心理学考研 逻辑、方法、范式——突破实验心理学考研 觉得心理学难学,研究生难考,其中主要有两个拦路虎,一个是心理统计学,让许多文科生心生畏惧,另一个就是实验心理学。不少人非常害怕实验心理学,觉得自己没有学过,尤其害怕实验设计。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训练和经验。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备考中占60分,总分的1/5。单科分值仅次于普通心理学,足见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且在出题的时候,实验心理学往往以重大理论和综合实验设计作为考点,经常考查各类大题,或与其他学科交叉组合考试,分值很重。从应考的角度来讲,如果实验心理学不过关,一般来说会直接丢30分以上。在激烈的竞争中,将直接处于劣势。所以很多人害怕这个拦路虎。那么实验心理学就是是不是有传说中的那样困难呢?让我们一起来顺着大纲的脉络,仔细 看看。 【学科情况】 实验心理学是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量化分析的研究。实验心理学是通过其研究方法——实验法——而得名。可见,实验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相当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学科。而实验心理学之所以成为整个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也要归功于它对科 学方法的重视。 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有严格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其方法的集中体现,就展现在实验心理学者们的基础学科中。学会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实验心理学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内容上讲,实验心理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心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主要心理实验的涵义、种类、实验变量的定义、操作,和实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设计。第二部分是心理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法等,这是现代心理实验的基础方法,一定要透彻理解。第三部分是各个具体心理领域的实验,主要包括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情绪和注意等,可以看作心理实验方法的具体应用。 【考试要求】 心理学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实验心理学部分,考察的目标是: 1. 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 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 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对于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来说,要求大家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其中主要涉及到各种实验设计的类型和在实验中各种变量的控制。同时要求大家掌握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和反应时法,对其中的各种具体的方法要能够清晰的阐述。最后要大家了解各主要心理领域的实验,重点在于心理学家们是怎样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去发现和验证心理 学理论的,重在实验范式和实验控制。

L.03 命题逻辑公式的范式和主范式

离散数学基础 2017-11-17 本单元内容比较多,视频分割成三个部分:范式的概念、主范式及其应用和主范式的编码 PART 1 范式的概念 ?范式的一些基本定义 ?文字:原子命题及其否定式统称为文字(形)。 ?例:对变量表 {p, q},p, ?p, q, ?q 都是文字。 ?例:把 F 称为空文字,记作 NIL。 ?基本积:由有限个文字的合取构成。(简单合取式) ?例:对变量表 {p, q, r},基本积有 p, ?p, q∧?p, ?q∧?p∧r 等等。 ?基本和:由有限个文字的析取构成。 (简单析取式) ?例:对变量表 {p, q, r},基本和有 p, ?p, q∨?p, ?q∨?p∨r 等等。 ?定理6 ?一个基本和是永真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某个原子的互补对; ?由排中律和零律:α∨p∨?p ? α∨1 ? 1 ?一个基本积是矛盾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某个原子的互补对。 ?由矛盾律和零律: α∧p∧?p ? α∧0 ? 0 ?定义:析取范式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是一个析取范式当且仅当其具有形式 A1∨A2∨ …∨A n (1≤n<∞),其中 A i 是基本积 (1≤i≤n)。 ?例1:?p ∨ (q∧?r) ∨ s,(n=3) ?例2:?p,(n=1) ?例3:?p ∧ q ∧ ?r,(n=1) ?例4:?p ∨ q ∨ ?r,(n=3) ?定义:合取范式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是一个合取范式当且仅当其具有形式 A1∧A2∧…∧A n

(1≤n<∞),其中 A i 是基本和 (1≤i≤n)。 ?例1:(?p∨q∨s)∧(?p∨?r∨s), (n=2) ?例2:?p, (n=1) ?例3:?p ∧ q ∧ ?r, (n=3) ?例4:?p ∨ q ∨ ?r, (n=1) ?定理7 (1) 一个合取范式是永真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的基本和都是永真的; (2) 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的基本积都是矛盾的。 ?证明:留作思考。 ?定理8(范式存在基本定理) ?任一命题公式都有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构造性证明 ?以求合取范式为例,重复施行如下的等值变形: ①联结词化归:应用联结词消去等值式,消去→ 和 ? ; ②否定词深入:应用德‐摩根律,使否定词直接作用于原子命题变量; ③重复利用 ∧ 和 ∨ 之间的分配律求得析取范式或合取范式。 ?例: (p∧(q→r))→s ? ?(p∧(?q∨r))∨s 联结词化归 ? ?p∨?(?q∨r)∨s 德‐摩根律 ? ?p∨(q∧?r)∨s 德‐摩根律 ? (?p∨q∨s)∧(?p∨?r∨s) 分配律 ? (?p∨q∨s)∧(?p∨?r∨s)∧(?p∨?r∨s) 幂等律 ?讨论:一个命题公式的合取(析取)范式不是唯一的。 PART 2 主范式及其应用 ?定义:极小项 ?设命题公式 A(p1, p2, …, p n),又设 A k∈{p k, ?p k}, k =1..n, 则称 A1∧A2∧…∧A n 为公式 A 的一个极小项。 ?极小项也称布尔积。 (1) 关于 A(p1, p2, …, p n) 或原子变量集合 {p1, p2, …, p n} 的极小项有 2n 个。 ?例:对 {p, q},可以构造 22 =4 个极小项 ?p∧?q,?p∧q,p∧?q,p∧q 。 (2) 对变量表的任一解释有且仅有一个极小项的值为1,其余的值为0,称该极 小项为该解释所对应的极小项。 ?例:对 {p, q} 的一个解释 t(p)=1, t(q)=0,有且仅有 p∧?q=1, 对其他的三个 极小项,每个极小项中至少有一个文字的值是0,所以这三个极小项的值都 是0 。

论司法归类中的逻辑思维技术范式

论司法归类中的逻辑思维技术范式 罗旭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内容摘要:对司法归类中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概念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与自由法学派一直存 在争论,哈特和考夫曼对其均进行了批判。法官运用法律时有法律适用与法律发现两种方式,相对应的 是,存在着涵摄与等置两种逻辑思维技术范式:其相同之处在于都试图将事实与规范连接起来;不同之 处在于涵摄直接通过种属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来沟通规范与事实,而等置则通过比较事实是否具有法 律意义的同一性来判断事实要件是否符合对应的构成要件。 关键词:司法归类;事实;规范;法律发现;涵摄;等置 中图分类号:B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612(2011)03-0092-06 任何一部法律,都是由法律概念组成的一个规范体系,亦即由基本的法律概念派生出其他法律概念,再派生出次一级的法律概念,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概念系统,这就使得一些基本概念与另一些概念之间形成一种层序关系。司法归类,就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特别是审理刑事案件时,在将法律事实归属于某一法律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司法归类就是法律应用的思维过程:当确认某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某个具体罪名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时,首先就应当思考该行为是否符合总的“犯罪行为”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还应当考虑该行为是否符合拟归属的那个具体罪名概念隶属的类罪名概念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只有当其完全符合时,才能进一步思考是否符合某个具体罪名概念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 然而,在具体的法律应用过程中,司法归类中的事实与规范不一定就如此恰如其分地具有种属关系,这就使得法官法律运用有两种方式:法律适用与法律发现,相对应的是,他在法律运用中存在两种逻辑思维技术范式:涵摄与等置。 一、概念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与自由法学派之批判: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 概念法学派认为,人类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制定出逻辑严密、内容详细、条理清晰、能够涵盖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典,因而法典是“被写下的理性”,其业已构成一个逻辑自足的法源体系,不存在法律漏洞问题;法官的职责仅限于依法律推理来适用法律,以法律中所含概念作为大前提, 收稿日期:2010-12-31 作者简介:罗旭,(1973—),男,湖南浏阳人,硕士,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学生工作处处长,研究方向:逻辑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1年6月第23卷第3期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 Jun .,2011Vol.23No.3

对赌协议的逻辑范式

对赌协议的逻辑范式 前言: 对赌协议,一个新的金融工具,一个融合公司法律内容的合同,我们应当拥抱它,激发它,不断的使用和运用它。 第一部分|简单认知 对赌协议系人们为了更好理解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投资概念,他的书名为投资估值调整协议,他的出现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融资打破银行垄断的必然产物。 之所以将投资估值调整协议称之为对赌协议,那是因为在该协议中对投资回报是有约定的,一般的投资者都会在该协议中明确约定触发条件,如达到什么条件,目标公司就应当给予投资者多少回报率,达不到条件,就要给予投资者多少比率的回报等。这对赌的点就是业绩不明确(或者说回报率的不明确),这是整个协议的核心内涵,因为协议当事人,对回报率都没有准确数据,只是通过一些计算模型来预估投资后的回报,然后在条件触发时,按照约定条件履行。 第二部分|逻辑分析 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对对赌协议进行规定,对他的效力也没有统一的裁判,而是在不断的小心的试探和摸索,这体现在司法中几个不同裁判结果

中,法院不同,裁判结果截然相反,所以为确保对赌协议的效力,我们一起来捋一捋对赌协议内在逻辑。 对赌协议的本质是投资者投入后获取收益,但是设定的条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只能进行预估。换句话说,该经济行为是在为投资预期而买单,类似于股票或期货市场中的涨跌,有的人之所以购买股票,就是通过系列计算,认为该股票有上涨空间,或者认为某种期货可能会下跌,然后将这个上涨或下跌值设定为投资者获利或退出的条件成就值,如果目标公司触发(即达到预设值)条件,则需按照约定来回购、给予现金或过户一定数量的股权来完成对赌协议中的约定。 其实对赌协议中包含有几个法律关系,有的人会认为,在对赌协议中约定回报率系固定回报,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有的认为,投资者具有双重关系,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法律关系上具有重合性,然对赌协议究竟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文件,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探讨,因为既然是协议,那么肯定属于合同法调整范畴,但是协议条款又有公司法调整内容,因为协议对投资者的身份是有确认的,相当于股东确认书,而且还会对股权变动、工商变更及股东登记备案做约定和安排,也就是说,对赌协议系合同和股权的融合,如果仅认为属合同,合同法智能调整他的效力问题,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并不是只是简单认定协议的效力,还考虑了协议的商事内在的可履行性和是否损害债权人的权益,有没有违反利润分配规定,是否违反抽逃出资规定等公司法规定。 我们不说司法实务的错与对,鉴于无明确法律规定,司法界如此操作也无可厚非,因为在使用法律时,存在法律适用问题,到底适用合同法还是公司法?如果适用合同法,那么对赌协议效力问题一般不会存在太大争议,但是司法实践中,被否定效力的协议占据绝大部分,从现有的案

命题逻辑公式的范式和主范式

计算机科学M O O C课程群 离散数学基础 本单元内容比较多,视频分割成三个部分:范式的概念、主范式及其应用和主范式的编码 PART 1 范式的概念 ?范式的一些基本定义 ?文字:原子命题及其否定式统称为文字(形)。 ?例:对变量表 {p, q},p, ?p, q, ?q 都是文字。 ?例:把 F 称为空文字,记作 NIL。 ?基本积:由有限个文字的合取构成。(简单合取式) ?例:对变量表 {p, q, r},基本积有 p, ?p, q∧?p, ?q∧?p∧r 等等。 ?基本和:由有限个文字的析取构成。 (简单析取式) ?例:对变量表 {p, q, r},基本和有 p, ?p, q∨?p, ?q∨?p∨r 等等。 ?定理6 ?一个基本和是永真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某个原子的互补对; ?由排中律和零律:α∨p∨?p ? α∨1 ? 1 ?一个基本积是矛盾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某个原子的互补对。 ?由矛盾律和零律: α∧p∧?p ? α∧0 ? 0 ?定义:析取范式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是一个析取范式当且仅当其具有形式 A1∨A2∨ …∨A n (1≤n<∞),其中 A i 是基本积 (1≤i≤n)。 ?例1:?p ∨ (q∧?r) ∨ s, (n=3) ?例2:?p, (n=1) ?例3:?p ∧ q ∧ ?r, (n=1) ?例4:?p ∨ q ∨ ?r, (n=3) ?定义:合取范式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是一个合取范式当且仅当其具有形式 A1∧A2∧…∧A n

(1≤n<∞),其中 A i 是基本和 (1≤i≤n)。 ?例1:(?p∨q∨s)∧(?p∨?r∨s), (n=2) ?例2:?p, (n=1) ?例3:?p ∧ q ∧ ?r, (n=3) ?例4:?p ∨ q ∨ ?r, (n=1) ?定理7 (1) 一个合取范式是永真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的基本和都是永真的; (2) 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的当且仅当其中含有的基本积都是矛盾的。 ?证明:留作思考。 ?定理8(范式存在基本定理) ?任一命题公式都有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构造性证明 ?以求合取范式为例,重复施行如下的等值变形: ①联结词化归:应用联结词消去等值式,消去→ 和 ? ; ②否定词深入:应用德‐摩根律,使否定词直接作用于原子命题变量; ③重复利用 ∧ 和 ∨ 之间的分配律求得析取范式或合取范式。 ?例: (p∧(q→r))→s ? ?(p∧(?q∨r))∨s 联结词化归 ? ?p∨?(?q∨r)∨s 德‐摩根律 ? ?p∨(q∧?r)∨s 德‐摩根律 ? (?p∨q∨s)∧(?p∨?r∨s) 分配律 ? (?p∨q∨s)∧(?p∨?r∨s)∧(?p∨?r∨s) 幂等律 ?讨论:一个命题公式的合取(析取)范式不是唯一的。 PART 2 主范式及其应用 ?定义:极小项 ?设命题公式 A(p1, p2, …, p n),又设 A k∈{p k, ?p k}, k =1..n, 则称 A1∧A2∧…∧A n 为公式 A 的一个极小项。 ?极小项也称布尔积。 (1) 关于 A(p1, p2, …, p n) 或原子变量集合 {p1, p2, …, p n} 的极小项有 2n 个。 ?例:对 {p, q},可以构造 22 =4 个极小项 ?p∧?q,?p∧q,p∧?q,p∧q 。 (2) 对变量表的任一解释有且仅有一个极小项的值为1,其余的值为0,称该极 小项为该解释所对应的极小项。 ?例:对 {p, q} 的一个解释 t(p)=1, t(q)=0,有且仅有 p∧?q=1, 对其他的三个 极小项,每个极小项中至少有一个文字的值是0,所以这三个极小项的值都 是0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