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疆伊犁昭苏县旅游景区讲解词

新疆伊犁昭苏县旅游景区讲解词

昭苏县旅游局景区讲解词

昭苏县旅游服务中心

2010年4月

昭苏概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富饶并且被誉为中国天马之乡、中国油菜之乡、中国褐牛之乡的昭苏参观游览,我是昭苏县旅游服务中心的讲解员××,很高兴也很荣幸在此次游览期间能为大家做讲解服务,最后也祝愿大家在昭苏期间开开心心、顺顺利利。

昭苏县位于伊犁州的西南角,汗腾格里峰下,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上称为“昭苏盆地”或“特克斯川”。它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接,有二百多公里的边界线,西南临近吉尔吉斯坦,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西南的一个边境县,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木扎尔特口岸,在历史上,就和独联体国家有相互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关系,有参与国际市场的地缘优势。

昭苏县是山区,建县时间晚,民国27年﹝1938)成立昭苏县设治局,民国31年(1942)始升为三等县。当时,伊犁屯垦使邱宗俊为昭苏县定名为昭苏设治局,寓政领导民众共上光明清醒络经之意。不言而喻昭苏指的是苏醒恢复生机之意,少数名族习惯称作“蒙古库热”,指庙宇之意。是伊犁州唯一的五类地区。昭苏县总面积为 1.1 2万平方公里,辖九乡一镇。居住着哈,汉,蒙,维等 21 个民族,总人口 17.3万,境内有自治区经贸委昭苏马场,伊犁州种马场,天西林业局昭苏林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4团、75团、76团、77团和驻军69349部队等驻昭单位。昭苏地区属大陆性温带山区干旱半湿润冷凉性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被誉为“新疆有名的避暑山庄”,是新疆境内唯一没有荒漠的县,平均年降水量 512毫米,特克斯河横贯县境,水资源丰富,水草丰茂,宜草宜牧,全县拥有耕地面积 133 万亩,世界级优质天然草场面积836 万亩,发展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森林18.6万公顷,境内有大小河流24条,全县河水年均总流量为110.6立方米∕秒,其中可利用水资源年径流量为40.73亿立方米。

昭苏县土质肥,有机质含量高,盛产小麦、大麦、油菜籽、亚麻及特色经济农作物大蒜、马铃薯各种豆类等农产品。2004年,昭苏六瓣红大蒜荣获全国农产品科技博览会金奖;2005年马铃薯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昭苏的牛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

冬食牛羊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昭苏具有丰富的矿藏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金、银、铜、

铁、锰、铅、云母、石膏、宝石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野生动物

有马鹿、棕熊、雪豹、旱獭、麝鼠、雪鸡、黄羊、大头羊等珍稀动物;

还有贝母、冬花、紫胡、枸、雪莲、鹿茸、蒿本等百种名贵药材。

这里还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昭苏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

高山草甸草原,有全国绝无仅有的百万亩油菜花,有骁腾精良的昭苏

汗血宝马,有神秘莫测的夏塔大峡谷,有历经沧桑依然留存的汉代细

君公主墓,乌孙故国遗址、唐代夏塔古城,有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藏

传佛教圣地圣佑庙,有平定准格尔叛乱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格登山

记功碑,有未解之谜的草原石人。气候宜人,自然景观独特,历史底

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是新疆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圣地。

草原石人景点

各位团友早上好:

很高兴今天带大家参观被纳入新疆之谜中的草原石人,在新疆有很多未解之谜吸引这世人的目光,比如地震之谜,野马之谜,新疆虎之谜,大红鱼之谜,龙城之谜,楼兰美女之谜等等,使新疆愈发显得神奇诱人,在进入昭苏小洪纳海石人参观前先了解下草原石人的来历分布及特征近年来在新疆天山以北,阿尔泰以南的广大草原上,发现了众多石人,它们以石为材,雕刻成人像,一般立于墓葬地表建筑物前,面向东方,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布列,气势雄伟,当地百姓传说是天外来客。这一发现也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考古工作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从蒙元时期,一直将石人产生的年代上推到隋唐时期。认为,这是当时雄居于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所为,是亚欧草原游牧先民遗留于今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对研究古代草原民族文化极具意义。那么这些草原石人是怎么来的呢?

草原石人位于县城以东5公里处巴勒克苏大草原,共有14尊石人,为突厥时代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这些石人虽然大小、造型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面朝东方而立,因为突厥民族崇拜太阳每天面朝东方而立迎接太阳升起。

南北朝时期,西域一支强大的力量正悄然崛起,这就是突厥,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一个游牧部族的名称,也被用来称呼他们所建立的汗国,突厥部族的统治氏族姓阿史那,他们以狼为图腾,并

在战旗上饰以狼头的形状,突厥早先被柔然部落逼至今阿勒泰山南麓,为柔染可汗锻冶铁器,被柔染可汗称为锻奴。突厥人生性好斗,不甘居于人下,他们养精蓄锐,到阿史那土门担任部落酋长时,突厥部落已强大起来,于是派人与中原地区沟通进行贸易往来,公元545年,西魏权臣派人出使突厥部落,突厥部众受到极大鼓舞,他们认为大国使节到来预示着部落从此要兴旺发达了,于是大胆的向柔染可汗提出结亲,柔染可汗大怒派人上门辱骂阿史那土门大为光火,一气之下杀了来人,从此与柔染断了来往。公元552年,突厥举兵进攻柔染大胜而归,于是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建立了突厥汗国。

下面我们要看到就是典型的昭苏小洪纳海石人,草原石人在昭苏境内分布较多,小洪纳海石人是雕刻于花岗岩上的石人,石人高1.75米,宽0.35米,头戴着一顶造型漂亮的帽子,身后披着长长的发辫;面部线条清晰,除嘴部残缺,无法得知其造型外,眉,鼻,眼突出,眉长14厘米,鼻长16厘米,鼻自上而下渐宽。石人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抬起,手执酒杯,左手下垂微上翘,手中执物因为岁月风雨的磨砺已经看不出来是什么了,其背后堆了许多石头。石人下面有几行纵排的文字,专家分析可能是墓主人的墓碑铭记。从这尊石人的发辫来看应该是女性,但从其八字胡和左手握刀的造型来看由似一尊男性石人。《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一书中指出:从新疆目前发现的有辫发的石人均为男性石人。我国考古学者根据其头戴冠的形式推测该石人的身份和地位应该很高,可能是西突厥汗国内重要人物的雕像;这与日本学者研究其身上所刻文字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此石人很可能与西突厥阿波可汗之孙尼利可汗的后裔有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西突厥王子的雕像。

小洪纳海石人和他身体斜后方的一尊石人一对比就不难的发现那尊石人显得简单二抽象,这是因为到了十一世纪中后期,突厥经常和唐朝发生战争并且是经常打败仗,于是就被迫往西迁,在西迁的过程中和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的伊斯兰教有着频繁的接触,伊斯兰教是不允许偶像崇拜的,像这种把人形刻画在石头上,刚好是在教义所不允许的范围之内,所以久而久之详细的刻画手法就被简单而抽象的石块所代替了。

历史上亚洲北部的许多游牧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和宗教规则,他们崇拜的是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都是有灵的,这就使得生活在草原上高山上的游牧民族很自然的对石头顶礼膜拜,他们认为石头是具有通灵作用的,这种认知很自然的反应到了他们的丧葬风俗上,他们普遍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可以升天的,而达成升天的阶梯就是可

以通灵的石头所以人去世后不会立刻埋葬而把人形刻画在石头上,只要石人不倒,他的灵魂就不会消失。所以草原石人的意义就在于保护死者灵魂,沟通天地辟邪的作用。

格登山碑纪功碑

昭苏格登碑位于距离县城以西60余公里的格登山上,已经巍然屹立了200多年。全名为平定准格尔勒铭格登山之碑。碑是由一千多名官兵经昭苏夏塔古道从南疆叶城运来的,碑高2.95米,宽为0.83米,厚0.27米。分为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额携刻盘龙图案,碑额的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碑身正面刻汉文和满文背面刻藏文和蒙文,汉字共210余字,主要记载了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准格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伟大战役。

早在元朝灭亡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孙就退居到了大沙漠以南以北,逐渐形成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这些蒙古部落内部相互攻打还经常南下骚扰内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用征讨、联盟、结亲等办法先后收复了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但是漠西蒙古一直不肯与其合作。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其中以准格尔势利最为强大,尤其到了格尔丹成为部落首领之后整个蒙古准格尔部落达到了鼎盛时期。康熙和皇帝意识到格尔丹已成西域大患,于是三征格尔丹,最后是格尔丹服毒自尽。公元1697年格尔丹的侄子筞旺阿拉布坦在伊犁称准葛尔汗,18世纪初沙俄侵略的魔爪已经触及到了我国的南北边疆,筞旺阿拉布坦坚决抵制沙俄的侵略,在他死后整个蒙古准格尔内部陷入了内乱纷争,最终是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之下夺得了汗位。

1755年乾隆皇帝兵分两路一路由定北将军班弟﹝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镶黄旗人﹞率阿睦尔撒纳为副将从乌里雅苏台出发另一路有陕甘总都永

常﹝董鄂氏满洲白旗人﹞为定西将军从巴里坤出发,大军5万人战马7万匹会师在博尔塔拉河畔稍作休整便直捣达瓦齐的老窝伊犁,达瓦齐不但没有投向反而负偶顽抗逃至昭苏格登山上,格登在蒙古语中是突起的后脑骨,意思是顶部平坦两边山坡陡峭,从军事角度而言属易守难攻之地,1755年5月14日夜晚定北将军班弟的一员干将阿玉锡将军率领了22名蒙古勇士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利用语言、服饰的特点顺利的穿过了警戒线混入敌营将达瓦齐的部队打得措手不及乱作一团,在最后达瓦齐只带领了少数亲信逃至南疆乌什剩下的全部投降,达瓦齐逃到了南疆乌什之后被当地的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获之后押解北京负罪,乾隆皇帝采取了怀柔政策免了达瓦齐的罪,还封他为亲王,赐往北京。

准格尔割据政权至此覆灭,结束了祖国西陲山河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祖国统一,名族团结捍卫领土完整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阿睦而撒纳撕下了假面具举兵反抗清军,清军一路追杀叛军阿睦尔撒纳使得他

无处可逃到了哈萨克玉兹家躲避,此时哈萨克玉兹也准备归顺清朝有将阿睦尔撒纳擒获献给清政府,阿睦尔撒纳得知消息后连夜投奔,最后病死在了沙俄。

乾隆皇帝为了纪念这个伟大战役命官廷画师郎世宁绘了《平定准格尔回部得胜图》全面反映了乾隆平定准格尔达瓦齐的战争场面,这幅画从画出草稿到印刷完成力时11年,现存国家博物馆。

格登碑正面面对的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小村庄—松柏山庄。中哈两国是以苏木拜河为界,河床大致程“s”型。河上的小桥是会晤桥,是中哈两国会晤的简单通道。

马文化

我们昭苏草原上的马,最初他们的身高仅145㎝左右并十分匀称,两耳是前倾的,尾巴微翘,当然他会随着速度的不但增加,两耳是越倾越直,尾巴愈翘愈高,等到了全速的时候整个身体就像是一个个“V”字形,碧波荡漾在草原上,犹如神话传说中插着双翅在空中作战的飞马一样,真不愧被誉为天马。

那“天马”二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早在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西域时,却被西域大宛国的骑兵团团围住,当时使刘邦眼前为之一亮的并不是匈奴们那凶悍威猛的战术所吸引,而是被他们所乘的坐骑深深的吸引。直到后来汉武帝继位以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当他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汉室王朝时,乌孙国王送他了一匹乌孙良马,他深知汉武帝十分热爱马匹,便将这匹良马送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看到如此矫健的良马,当即命它为“天马”,后来乌孙国王为迎娶汉室细君公主就是选了千匹良马作为聘礼敬献于汉武帝。直到后来有位叫暴力长的囚徒在大宛国扑到了一匹“汗血宝马”,将它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就将它命名为“天马”,就将乌孙国敬献的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不管这里所说的“天马”还是“西极马”都是今天伊犁“哈萨克马”的前身。

昭苏因出产“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在2003年就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天马之乡”的称号。我们昭苏就有两个马场一个是伊犁种马场,一个是昭苏马场也就是原军马场。2000多年前时,我们伊犁马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但是由于长期近血缘的繁育,造成了伊犁马有所退化,伊犁种

马场始建于1942年,是由国民党政府在伊犁兴办马政培养良驹时修建的。建场初期就从国外引进了9匹种公马(顿河马、奥尔诺夫马)与伊犁马进行杂交改良,改良后的伊犁马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销往日本、哈萨克斯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1984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额尔德尼·却吉赞还用两匹伊犁马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摩罗哥国王哈桑二世,自九十年代初我们伊犁马就在全国各项马术竞标赛中屡创佳绩,曾今还以30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马王”的称号。自1983年以来我们伊犁马获得冠军29枚、亚军15枚、季军12枚、殿军17枚共获得奖牌73枚,从而又使我们伊犁马在国内外的名声大振。

了解了伊犁种马场的历史,那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昭苏马场,昭苏马场是根据国防需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原伊犁国营经济基础上组建了,新疆军区总后勤部昭苏马场。始建于1962年,在2001年的时候随军队性保障,整体移交给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入了新疆联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直到2006年又整体移交给伊犁州政府,更名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

目前,该场有马匹存栏5000余匹,该场还和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的专家进行合资合作,首次成功进行了马胚胎移植实验,该项技术也填补了区内的空白,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孕马尿、孕血清等。

圣佑庙

各位团友早上好:现在我们即将参观的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的圣佑庙。这座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是这一带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祷的场所。建于1894年,现存建筑8座,面积2000平方米,寺庙占地数百亩之多。

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流行于我国西藏、内蒙古一带。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称为喇嘛教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系统(南传上部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

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源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最高深的大圆满及大手印法直指人心、与汉传佛教的禅宗极为相似。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藏传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藏传佛教的寺院规模大小不一,小者只有数人,大者多至七八千人。大寺院一般由经堂、神殿、做为辩经场所的林苑、印经院,若干活佛拉章、僧舍、执事者的办事处、仓库、招待施主的客房、牲圈等等组成。

现在我们看到的寺庙坐北朝南,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布局对称。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照壁。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萧墙之说。在旧社会,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

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为我国经典建筑形式四合院必有的一种处理手段。往里走是山门,即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这是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鎏金沥粉,气势恢宏。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正壁和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我国中原传统风格的壁画,廊画等。大殿前,殿内陈设着数百尊佛像,张挂着来自西藏的帐幔,旗幅,锈工极其精美。佛楼上的蒙古包里,佛像,各种金银祖鲁杯满设祭坛,大小古钟声播草原远近。寺内成列着许多唐卡,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现在我们寺内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以及班禅十世的画像,寺院内古木繁荫,晨钟暮鼓,显得古朴而又庄严肃穆。西藏语名叫“吉金铃”,蒙古语名为“博格达夏格松”。

传说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后曾多次迁建寺院,经过几番周折后,选址到昭苏洪那海沟口。并从迢迢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请来80

名能工巧匠,于1894年动工,历时4年,耗银10万两,才修筑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昭苏圣佑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夏塔古道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就是距昭苏县城75公里的夏塔大峡谷风景区,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就必须要穿越夏塔古道,“古道”是我们昭苏旅游的招牌也是近今年对外宣传力度最大的一处景点,由于他们都坐落在优美的夏台草原之上,因此我们称他为夏台、夏特,蒙古族则习惯的称他为“沙图阿满”也就是夏塔音译,翻译过来也就是台阶和阶梯之意。著名作家学者张承志先生就曾在他的《夏台之恋》中这样写道:仅夏台一线一百多公里的地方,的确是这个地球上最美丽的地带,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在夏台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值得庆幸的是2009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夏塔疗养中心已经开工建设了,疗养中心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了近3000万元,那早在2007年时,自治区交通厅和县财政投资数万元还对全长28公里的夏塔古道,进行了坡降等蓄水工程的该扩建。今天的夏塔不在遥远了,现在我们就要沿着“之”字型的古道穿越峡谷风光,在我们进入古道不久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此古道的第一道靓丽风景“三区革命纪念石”它主要讲述的是1944年爆发与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的民族反分裂,在当时仍有一些积极向上的名族军,在领导人之一阿巴索夫的带领下,就是通过此道向南进军的并一度取得成功,在返程的途中他们选择了这块洁白如玉的石面,并将发生战争的简单经过刻在上面,而且还刻下了他们的最高标记“星月徽记”的标志。但今天我们看它更像一尊大肚弥勒佛,静静的矗立在这里保护着这里的一土一木,因此当地牧民又尊称它为“菩萨石“。

现在我们将伴着哗哗作响的夏塔河水继续前行。据说此古道在2000多年前就被启用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也曾通过此道到达西域诸国的,接下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远嫁西域的江南才女刘细君,就是通过此道走到年迈的乌孙国王猎骄靡的身边,当时此古道地势非常险要,有些地段仅限人、马、骆驼等置身通过,车辆是难以翻越的但景色怡人、风光无限,触手可及的雪岭云杉、哗哗作响的夏塔河水为你接风洗尘,迎来送走从不

做任何抱怨。但正值花龄少女的刘细君,由于年龄的差距、语言的不通、文化习俗的迥异再加上这场政治婚姻的个人悲剧,再美的景色再悠久的历史对她而言也不及那首《黄鹄歌》能填补了她此时内心的痛苦,到了后来就是解忧公主的长女第史,也是通过此道到达汉朝朝都学琴结果在返程的途中被擒做了龟兹王后。

到了唐朝的时候此古道又一度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此道又被称之为“唐僧道”唐代高僧玄奘过凌山,到热海最终到达西方取得圣经走的也正是此道。在前面夏塔河中可见到像乌龟一样的石头,这便是我们将要参观的第二道靓丽风景“神龟石”关于这个石头还有一段传说,传说唐朝玄奘去西天取经时,经过此古道遇见一条河,没办法过河,此时,一只乌龟过来托玄奘过河,乌龟就向唐僧提出了一个要求,说他已经在这里修行几千年,想升天做神仙。待你取经到佛主面前给我说好话让我也升天成仙。唐曾回来的时候也经过此地,这只乌龟又出水托唐曾过河,托在河中间神龟问起此事,唐僧一心取经忘记此事,神龟一气之下就将他们师徒几人沉入河中。神龟自知罪不可赦于是弃河向西逃,当它爬草地过雪山,来到夏塔河中看到如此清净之地,有山有水顿生喜爱之情,暗想宁做一只石龟也愿意留在这里,果然就在这一霎那间办成了一只石龟,静静的矗立在夏塔河中,娓娓讲述当年那段过河经历。

大家现在上车随我继续前行,到了清代的时候此古道就达到了利用的黄金时期了,尤其是清政府平定准葛尔叛乱以后,伊犁就成了当时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同南疆之间的官兵换防、物资交换也日趋的频繁起来。为此乾隆皇帝还派了120户达巴奇常驻附近,每天以20人确凿冰梯,目的就是如有不测大兵即可翻越天山到达伊犁,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冰达坂处确凿冰梯的痕迹,

我们的目的地夏塔温泉就要到了,大家现在顺着我的左手向前方看去,可以看到在连绵的山体间有两道一泻而下的瀑布,真可谓是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之感。这到底是鬼斧神功还是天然形成,期待着大家为它定论。我们的目的地温泉到了,前面一排排的石房就是涌泉处,这里共有六处泉眼。每年六月中旬才开始涌水,11月中旬就已经干楛。据1993年9月中旬测量,每处泉水温度都不同,最高温度是45度,经测量此温泉水达到了饮用矿泉水的标准。据说喝了此温泉的水可包治百病的。我们前方这座山就是号称“天山之父“----汗腾格里峰的侧峰,上面积雪是终年不化,也是我县特克斯河和夏塔河的主要水源地。夏

塔古道历史讲解就到此结束。忠心的祝愿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同时在这里给大家做个温馨提示:爱护环境人人有则。

细君公主墓

细君公主墓坐落在乌孙山的夏塔大峡谷谷口,距夏塔古城约八公里,西接哈萨克斯坦国,北扼奔腾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腾格里峰。东乌孙山,墓高近10米,底近四十米,是乌孙草原中规模最大的古墓之一。只见石碑上刻着“细君公主之墓”的六个大字熠熠生辉,墓地坐西朝东,显得十分的幽静,鲜花正妍,依山傍水,气势雄伟,诗人情不自禁的遥想到当年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的动人情景,历史的天空在这里定格了一代公主辉煌的一生。

刘细君生在钟鸣鼎时之家,长于温柔富贵之乡。其父刘建养尊处优,放荡不羁。他联络对朝廷不满的刘安等人,企图谋反。丞相府长史在他的住处查处了武器、绶带等准备反叛的大量物证,立报汉武帝。刘建情知罪不可赦,就衣袋自缢身亡了,细君公主的母亲犯了同谋罪被斩。父死时,细君尚幼,赦无罪。不久被带入宫中学习,并有专人教她学习,稍长,细君公主弹琴书画样样精通成了才貌双全的大公主。

据《前汉书·乌孙转》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之一。当时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就与乌孙网联盟,这样可以“断匈奴右臂”和同时下嫁公主。于是汉朝就有了第一位远嫁西域的公主。

为了迎接汉朝公主的到来,乌孙国的官民奏起胡乐,载歌载舞。见细君公主长得白嫩艳丽,而且能歌善舞,才貌双全,猎骄靡非常高兴,“以为右夫人”。无损人因其肤色白净,花容月貌,称细君为“柯木子公主﹝意思是“肤色白净美丽像马奶酒一样的公主”﹞。凶奴得知乌孙与汉结盟,闻风而动。乌孙国毕竟临近匈奴,离汉室太远,匈奴女后嫁而为左夫人。此时的猎骄靡仍然畏惧的势利,希望在汉王朝与匈奴之间保持平衡。在江都富贵之乡长大的细君公主来到乌孙国很不适应水草,毡房的草原游牧生活。加上语言上的不通,体弱多病,想起自己的身世就很难过常常抱着琵琶唱不尽的幽怨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然而,作为汉朝公主,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关系这大汉边疆的安宁,于是“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賜望左右夫人。用汉武帝所赐丰厚装与礼物,广泛交友,上下疏通,为汉朝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为了江

山社稷,汉武帝并没有让她回来只是一边勉励安心边塞不负亡命,一边携带锦绣帷帐,美味佳肴前往乌孙王慰问。

猎骄靡是乌孙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年老昏花,但却精明,细君公主的哀怨乌孙王怎能看出来?猎骄靡去世后按乌孙王的传统习俗王

后必须嫁给王室子孙为妾。为了细君公主的幸福,也怕将来莫测的变化可能对细君不利,猎骄靡思前想后,决定在自己生前将细君嫁给继承他王位,年级与细君相仿的孙子军须靡。这虽是乌孙国的传统习俗,但在汉族看来,却是违经背义,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细君公主自然不肯接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上书恳求汉武帝,一旦猎骄靡归天,便将她召回故土,她要把自己得的生命结束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于是汉武帝回书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细君值得悲忍辱再嫁军须靡。细君虽然与军须靡年龄相当,但此时她已心如死灰,终日以泪洗面。猎骄靡病故,由于猎骄靡的儿子早亡,孙子军须靡继承王位,不久细君为军须靡生下一女,名少夫,因产后失调,加之心情抑郁、思想成疾,细菌不久因忧伤而死,年仅25岁,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塞外的大草原上。

细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由藩国郡主沦为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骤升为大汉王朝的皇室公主,又由皇室公主成为乌孙王祖先两代的夫人。她历经儿番浮沉,饱尝了人间的荣宠和酸楚。可以说她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当地民俗风情介绍

哈萨克族在特克斯县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民风朴素淳厚、自然诚实、热情好客,最具民族特色,最具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只要亲眼目睹了哈萨克族歌舞、刺绣,亲口品尝了哈萨克族餐饮的人,无一不动之以情、赞不绝口。因此,哈萨克族的歌舞、餐饮、刺绣被称作哈萨克民间的“三绝”。

(一)民俗民风:哈萨克族民俗民风是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基本上传承于两千多年前乌孙人的习俗,据《史书·西域传》记载:乌孙人与匈奴同俗,而乌孙人又是哈萨克的主要族源。因此,哈萨克民俗民风传承于两千多年前乌孙人的习俗是历史事实。

哈萨克族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服饰

哈萨克族服饰明显带有高寒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多用牲蓄的皮毛制成。且男女区别明显,以女性服饰最为美丽漂亮。

帽子:哈萨克族男子冬季戴“吐马克”和“库扎帕热”帽。一种是有双耳扇,后有长尾扇的四棱尖顶帽;另一种是似圆锥形黑色的尖顶帽。

冬季帽子多用狐皮或黑羊羔皮配以各色绸缎做面料制成,起到防风御寒作用,帽顶饰以雄鹰羽毛,十分美观。夏季男子戴“哈力发克”帽,是一种用细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黑白镶嵌,配以传统绣花。哈萨克帽子的样式有老年、中年、青少年之分,老年帽子少绣传统花纹,青少年帽子多绣传统花纹。

哈萨克族女子的头饰极其讲究,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未出嫁的姑娘戴“塔合亚”、“标尔克”、“包头巾”。“塔合亚”是一种下沿大、上沿小、圆形帽子,质地较硬,帽身用金丝绒线绣有各种花纹,用宝珠镶成各种美丽图案,帽顶插一撮毛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强”。“标尔克”是用绸缎和水獭皮制作的圆帽子,帽身绣花,帽顶插羽毛,帽沿镶有宝珠、玛瑙,在宝珠和玛瑙之间镶有金银制作的空心插孔,羽毛固定其中。“包头巾”是四角绣有各种花纹的头巾。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尖顶式的“沙吾克烈”帽,帽里用细白毡制作,外用绸缎面料,绣花,用金银珠宝装饰,帽正面串连珠宝垂于脸前。婚后一年之内戴这种帽子,穿红绸缎衣服,人们一看就知道是新婚妇女。一年之后换戴花头巾,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戴绣有“颊克”花纹的“克衣米谢克”、“齐拉吾什”套头巾,身穿半截袖长襟“袷袢”,也穿绣有各种传统图案和花纹的坎肩。

服装:哈萨克族男子服装多用经加工的动物天然毛皮制作,质地柔软保暖,美观大方。有圆领皮大衣,有狼皮、狐狸皮等珍贵兽皮大衣;有各种皮制的裤子;衬衣多圆领,领子较高,衬衣领、前胸、袖口绣有传统花纹,衬衣上穿绣有各种传统图案和花纹的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上“袷袢”,男子喜爱扎用牛皮制作的腰带,腰带上镶嵌各色玛瑙、珍珠、宝石和金银饰品。腰带左侧悬挂皮囊,右悬传统“萨木沙克”小刀。哈萨克男子喜爱穿传统的长腰皮靴,更显得精神抖擞,威武雄壮。哈萨克妇女喜爱穿连衣裙,姑娘、少妇喜爱穿传统的袖口绣花,下摆多褶皱的连衣裙,色彩以红、绿、淡黄、淡蓝或大花为主。夏季,连衣裙上穿绣有各种传统图案花纹和金银饰品的坎肩;冬季,连衣裙上穿裘皮大衣。哈萨克妇女也喜爱穿传统的长腰皮靴,更显得英姿飒爽。

哈萨克族传统的人生礼仪

哈萨克族人的一生大凡都要经历5—6个传统的人生礼仪。

诞生礼:是哈萨克族人为新生婴儿举行的礼仪。在婴儿出世的当天举行为产妇宰杀“哈勒加”羊。阿吾勒各户妇女纷纷携带“葵热木得克”(即见面礼)前来祝贺,祝新生婴儿长命百岁。哈萨克人认为生小孩不仅是产

妇家的大喜事,也是整个阿吾勒的大喜事。夜间,青年男女欢聚在产妇家载歌载舞,冬不拉弹唱,欢庆着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庆祝活动有时连续举行三天。

摇篮礼:把婴儿放进摇篮的仪式。在婴儿出生的7—10天举行。礼仪规模不大,邀请左邻右舍的妇女参加,邀请参加的妇女给婴儿做一件新衣服表示祝贺。摇篮礼上同时举行命名仪式,每人提供1—2个名字,然后大家共同选定一个最好的名字。

满月礼:即婴儿出生40天礼,规模不大,参加礼仪的妇女必须给婴儿赠送衣服、纽扣、串珠、毛头鹰羽毛等礼物。婆婆教育媳妇如何抚养孩子,同时给婴儿洗澡。洗澡后给婴儿全身擦羊油(用羊尾巴炼出来的油),边擦边拉婴儿的四肢,然后给婴儿剃头发。

割礼:是哈萨克族根据伊斯兰教习惯,在男孩5—7岁时请“毛拉”念经,并切除男孩生殖器的包皮,表示成为伊斯兰教徒。哈萨克族的割礼仪式非常隆重,规模仅次于婚礼。

割礼前4—5天,将要割礼的小男孩骑上特定的名叫“阿夏马衣”的小马驹,头插毛头鹰羽毛,由一人牵着马,挨家挨户拜访亲戚,邀请参加割礼,这叫“骑马礼”。被邀请的亲戚送给小男孩奶疙瘩、包吾尔萨克等食品,还要赠送小男孩漂亮的马鞍、马蹬、马鞭等礼物。小男孩不能去路远的亲戚家,由亲属代劳去邀请。割礼时,参加仪式的人纷纷向男孩祝福,割礼由“毛拉”或“霍加”施行。富裕人家举行赛马、叼羊等活动,主人给获胜者发牲畜、衣物等奖品。

婚礼:哈萨克族的婚礼与其它民族不同,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哈萨克族称为“托依”。仪式在女方家举办四次,即:说亲、定婚、彩礼、出嫁;在男方家举行两次,即:“吉尔提斯”仪式和迎亲仪式。

1、说亲:在女方家举办的仪式。哈萨克说亲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父母或亲属包办,男女方不见面、不了解,完全按父母意志办事。目前提倡婚恋文明自由,这种婚事不断减少。第二种是男方看上某个姑娘,告诉嫂子或亲属、朋友,请他们转告自己父母,父母知道儿子的心事后便去女方家说亲,或请女方家的亲属去说亲。第三种是自由恋爱。在一个适当时机,由自己亲近的人去转告父母亲,请父母亲去女方家说亲,说亲时儿子不去女方家,只有男方父母亲或亲属携带礼物去女方家,女方有意,则收下礼物,并宴请男方客人;如双方都满意即商量定婚日期。

2、定婚:在女方家举行的重要仪式之一。男方父母亲或亲属携带一匹马和礼物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属、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接受

男方的马匹和衣物等礼物,就表示男女双方定了婚。定婚之日女方家要挑选红毛白头或黄毛白头的肥羊宰杀,招待男方宾客。红毛白头或黄毛白头的羊表示以赤诚、纯洁的心来定婚。男方客人离开女方家时,女家主人必须向男方客人赠送衣物还礼,富裕女家还礼时赠送马匹等礼物。此后,双方来来往往频繁,由男方按双方商定的聘礼,持续送“哈林玛勒”(即聘礼牲畜)给女方家。

3、吉尔提斯:即男方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用品。举行仪式时邀请亲朋邻里欢聚一堂,展示全部结婚彩礼,让客人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以备不足。彩礼多少以双方经济条件而定,按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4、彩礼:也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后,男方即通知女方送“吉尔提斯”,女方卜定吉日,准备迎接。送彩礼这一天,未婚夫由一小伙子陪同带着彩礼去女方家。男方父母和近亲也同去,在离女方家300—500米的地方未婚夫下马回避,不能随父母和亲属一同进女方家的门。这时,女方前来迎接的年轻人接过未婚夫的乘骑,驮着彩礼向女方家飞奔而去。女方的父母、亲朋在毡房外热情地迎接男方来客。而女方姑娘的嫂子(亲嫂或堂嫂)就带领一伙年轻妇女和姑娘一路戏笑着去迎接未婚夫。未婚夫在女方妇女的陪同下来到家门口时,女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向新郎身上撒“喜食”(哈萨克语称“沙修”即糖果、包吾尔沙克、奶疙瘩等食物)在场观看的小孩和青年男女抢着去拾抛撒在地上的食品。撒“沙修”是表示向新郎祝贺,祝愿新郎生活幸福美满。然后女方主人把新郎领进事先安排好的小毡房里招待。这一天,女家宰杀牛羊招待所有来客和未来的女婿。宴席间,弹唱冬不拉、对歌、跳舞,欢庆一番。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女方选两三位有经验的妇女,打开男方送来的“吉尔提斯”,把物品展现在女方父母亲友的面前,任凭大家观赏,评论这些彩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男方的经济情况。如果彩礼不够理想或不够齐全的话,她就代表女方家向男方家提出补充彩礼的要求。哈萨克人把这一仪式叫作“吉尔提斯阿修”即验收彩礼之意。另外,男方还要给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近亲赠送衣服、衣料等礼品,同时要给女方的母亲支付一笔喂奶费,一般以牲畜计算,多少视经济状况而定;还要带来举行婚礼女方招待宾客的羊只等。

这一天,未婚夫与青年男女在另一毡房欢聚(也可与父母亲友同在一处)但未婚夫与未婚妻彼此不能说话、接触,只能互相默默对视。晚上留宿时,未婚夫单独在一顶毡房里就寝,当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安寝后,姑

娘由嫂子陪伴着来到未婚夫就寝的毡房,未婚夫有权享受“恰西赛帕他尔”,意即可以成婚同房。这时,未婚夫要向嫂子赠以厚礼,以答谢她成全之意。这是哈萨克人的古老习俗,解放前仍然在广大牧区保留着。这些仪式实际上是初婚仪式,此后,女婿可随便去岳父母家。送彩礼仪式后不久,姑娘便被远嫁他方。

5、出嫁:这种仪式一般在双方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完毕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季,仪式十分隆重,往往成为整个氏族部落举行大规模文娱活动的机会。出嫁仪式上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庆祝2—3天。哈萨克人对部落内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像自己家的事一样热情对待、尽力而为、欢乐与共。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用宰杀准备好的羊肉招待宾客,晚上举行男女青年对歌对唱活动,两男两女相对而唱,冬不拉弹唱。有时分多组进行,歌词即兴编唱,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有问有答,以问不倒为胜,一片歌声,热闹非凡,通宵达旦。

婚礼仪式的第一天,女方家要准备一顶新的小毡房,毡房内摆上女方嫁妆,请来部落中有声望的长者为新娘致祝词,祝福婚姻美满幸福。

当天,新娘的至亲密友用一种传统的固定的“萨仁”曲调对新娘唱歌,歌词大意是:夸赞新娘各个方面,劝新娘不要悲伤,男娶女嫁是人生必经大事。听到“萨仁歌”,出嫁姑娘坐在毡房帷幔后面哭泣,唱着“萨仁歌”的小伙子来到新娘毡房门前下马,掀开毡房下沿一角开始唱“加尔、加尔”(劝嫁歌)曲调。劝嫁歌曲调轻松愉快、语言风趣诙谐,以劝说新娘为主要内容。此时,站在门边仰侯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双手搭胸齐声祝福:“阿明、阿明,愿你的祝愿实现”。此后,陪新郎的小伙子与毡房内的姑娘们对歌对唱,毡房内的姑娘们可代替新娘用“毕克”曲调回应小伙子。“加尔”歌仪式后,新娘当天不去婆家,离别前由“阿吾尔”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唱“萨仁”歌时陪伴新娘的四个媳妇或姑娘披戴过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新娘盖上头巾要立即独坐哭泣,哭道:“再见啦,故乡!再见啦,亲人们!”,新娘唱着哭诉歌倾吐对亲人和故土的留恋,对未来新生活的忧虑。新娘唱完哭诉歌由两个青年媳妇搀扶着到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一哭别,新娘唱“阔尔斯”(哭别歌)。唱完“阔尔斯”与父母、兄弟姐妹和亲人一一拥抱,挥泪告别。新娘拥抱一人唱一段“阔什塔斯”(告别歌,出嫁时唱的第三种传统习俗歌)。然后新娘由哥哥或弟弟扶上马送行。新娘上马后一般不让哭,不让多停留,也不让再回头看,意思是:不要过于眷恋家乡,要一心一意跟随丈夫生活。

6、迎亲:在男方家举行,迎接新娘的仪式。新娘进公婆家门时由一个胳膊系着各色布,手持嫩树枝的人唱“别他夏尔”歌(揭面纱歌)。歌唱完后揭开面纱,向客人介绍,向新娘劝戒、忠告。新娘向公婆和客人行礼,向火炉内倒油,油燃起时人们口念:“火娘娘、火娘娘,给我们把福降”,以此表示祝福新婚夫妇幸福。此时,人们争相观看和喜逗新娘。晚上,新郎家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阿肯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赞歌一直唱到第二天的破晓。

哈萨克族传统的娱乐活动

哈萨克人是一个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哈萨克族一位伟大诗人说:“骏马和歌曲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哈萨克人传统的娱乐形式丰富多彩、情趣浪漫、雄浑骠悍。

哈萨克族音乐颇具特色,主要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孜合等。

歌舞:哈萨克族歌舞产生久远,而且久负盛名。主要有民歌、民谣、习俗歌、对歌等。歌曲主要分三类:一是对山、水、草原和家乡的赞美;二是对草原上各种牲畜和动物的赞美;三是对人生、动物遭到不幸的同情和忧伤。从哈萨克族的歌曲声中,好象看到骏马奔腾、山鹰翱翔、大雁飞鸣、驼铃跋涉;仿佛看到绿茵草原上情人的眷恋、清泉苍松下的幽静、羔羊马驹的欢奔。

哈萨克族男女老少皆喜欢传统的舞蹈,一般分为歌舞和乐舞两种;又分为便装歌舞和扮装歌舞;也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如:“哈拉卓尔噶”是用一首叫《黑马马》的乐曲伴舞,1—2人表演,随着冬不拉舞蹈,肩腰扭动。舞蹈有挤奶舞、擀毡舞、斗熊舞、走马舞等。

唱史诗:是哈萨克族民间文艺中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学形式,哈萨克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唱史诗的历史。著名的有《叶迪盖英雄》史诗等。

阿肯弹唱: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对唱。即:两个阿肯之间的对唱,是一种诗歌即兴创作的竞技比赛。阿肯弹唱是对唱形式中的一种,阿肯们不但要有娴熟的诗歌创作技艺,还要有冬不拉谱曲的音乐知识,而且要娴熟的把即兴创作的诗歌与冬不拉曲调完美地结合起来。阿肯弹唱的诗歌结构严谨、韵律整齐、内容丰富、朗朗上口。著名的阿肯弹唱词曲有《布尔江和萨拉的对唱》等。

赛马:是哈萨克族民间最盛行的娱乐体育活动。哈萨克有句谚语:“英雄靠骏马,飞鸟靠翅膀”。赛马一般在2—3个月前公布时间、地点、奖品等。参赛马匹在几个月前要进行调教和训练。参赛骑手在30—100多人,骑手为13岁左右的男孩,赛程为20—30公里,赛马不备鞍具,骑手

不穿鞋靴。

摔跤:哈萨克族的摔跤最具特色。摔跤是一种力量和技巧对抗性很强的运动,斗智斗勇。摔跤是哈萨克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节庆都要举行,对获胜者给予奖励。哈萨克族的摔跤主要有: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民族式摔跤;民间传统的有:“口袋式摔跤”、“马上摔跤”等。

姑娘追:哈萨克语称“克孜库瓦尔”,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在马上的一种体育游戏,也是青年男女借机表达爱慕之情的方法。一般在夏季绿草如毯、繁花似锦的大草原举行,开始时身着盛装的哈萨克青年男女骑马向指定地点并肩而行,边走边谈边笑,按传统习俗此时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诙谐逗趣,说俏皮话,同时可以表达爱慕之情,甚至可以求婚。姑娘不能生气,也不能表示反对,既是害羞也要默默地听着。但是一到指定地点,往回折返时,小伙子必须策马急驰,姑娘立即举鞭急追。姑娘追不上算小伙子运气好;如果被姑娘追上,为了“报复”小伙子的调笑,小伙子只有忍受皮肉之苦,而且不能还手。有意思的是:如果小伙子俏皮话说过了头,玩笑过分了,那就少不了狠狠挨姑娘几鞭子。因此,有些小伙子事先穿上皮袄或皮坎肩护身,即便这样一些小伙子还是被姑娘“打”得狼狈不堪,惹得观众阵阵欢笑喝彩。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思,则会鞭下留情。所谓的马上恋爱就是这样进行的,所以人们也说:“姑娘追是马背上的恋爱”。

叼羊:是哈萨克族普遍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参加者是骠悍的骑手,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比勇敢、比骑术的运动。宰杀一只2岁的白山羊,取头扎紧食管,这个无头的白山羊被称为“灰狼”,是双方争夺的对象。经过反复较量,最后夺得白山羊的骑手为胜利者。

被叼的羊丢在谁家门口,表示会给这家带来吉祥。哈萨克人把叼羊视为:祈求福址的礼仪。

鹰猎:又称雕猎。是哈萨克族一种独特的狩猎方式。草原上的哈萨克人还是捕猎能手,每当冬季出猎,骠悍的哈萨克猎手,身跨雄健的伊犁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山林草原。每次出猎都有所收获。哈萨克人爱好训鹰。

哈萨克族传统的三大节日

哈萨克族是一个重道德、重信义、重礼节、重传统的民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庆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多彩。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产生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

兰教之前。每年的阴历“春风日”昼夜长短一样的这一天就是“纳吾鲁孜节”,相当于春节。从这一天开始算辞旧岁迎新年,各家个户做“纳吾鲁孜”饭,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欢聚一堂唱“纳吾鲁孜”歌。大家互相祝贺新年,互相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肉孜节: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是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的“肉孜节”(波斯语的音译),意思是“斋戒”。根据伊斯兰教规定:每年“封斋”30天后欢度3天。这个节日又称“开斋节”。

古尔邦节:“肉孜节”后70天,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即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译为“宰牲节”,是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家个户必须宰羊以作为祭献。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食品,大家互相拜年,彼此祝贺。

逐水草而牧的生产、生活习惯

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草原生产、生活经验。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崇拜大自然、珍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可以这样说:水草丰沛、风景秀丽的地方都能看到哈萨克的毡房、哈萨克的牛羊,为大自然增添了天人和谐的魅力。

文化艺术——民族特有的审美观

哈萨克族独特的审美意境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长期的草原游牧生活。具体表现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哈萨克的音乐歌舞、民俗民风、传统手工到生活习惯,无处不洋溢着美的感受。因此,哲人说:越是民族的,则越是世界的。哈萨克族的文化艺术美感和魅力是透过普普通通的民间生活传递给了我们,因此使人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民族……。

传统工艺:哈萨克民间传统手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塞种人、乌孙人时期。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16至17世纪哈萨克族就有了建筑业、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靴匠业等。在哈萨克族的每个氏族部落中都有不少能工巧匠,制作生产、生活工具,制作各种实用器皿,制作精美的装饰品。

金银铜铁手工艺:哈萨克族打制金银铜铁的匠人手艺很高明,能用金银制作各种精美的装饰品。如:妇女戴的项链、手镯、耳钉耳环、金银戒指以及宝石的镶嵌手工艺等等。用铜制作各种生活实用器皿,最具代表性的是哈萨克族最喜爱的,喝茶用的“沙玛瓦尔”,它造型独特,制作精美,完全是一件装饰工艺品,是哈萨克人家必备的生活用具。

哈萨克人用铁制作各种生产、生活工具,如:马具、农具等等。哈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