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解读早教的意义

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解读早教的意义

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解读早教的意义


大家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遗余力地投入。然而我们时不时会碰壁,似乎走进了一个个死胡同。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早教的意义。
早教≠灌输知识
死胡同: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带孩子上各种班,让他学习一些计算、识字的内容,可他就是没兴趣,这是怎么了?大家都在学啊!
脑科学是这样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早期教育并不仅仅指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智力基础。大脑的智力基础之一就是神经元,神经元树突的分支越多,联结越密集,为智力的发展就奠定了更好的基础。那么怎样的环境和活动能促进这一点呢?
美国加州大学脑科学的研究者们做了这样一个对比实验:
研究的结果令人振奋,第3组白鼠的情况最好,因为丰富环境中(有玩具)的白鼠比枯燥环境中(无玩具)的白鼠拥有更多突触联结;并且,树突的分支也比后者更多;同时还发现,与单独放在丰富环境和枯燥环境中的白鼠(第1组和第2组)相比,第5组小笼子里的3只白鼠的学习情况都比它们好。研究者认为白鼠生活在一起时,学习活动就会增多;而白鼠一起生活在丰富环境中时,学习活动就更多了。可见,同伴交往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尤为重要,资源丰富的作用次之,空间大小影响更弱。当然最理想的成长环境就是活动空间大、资源丰富、能进行更多的同伴活动。
由此推论,为孩子的早期发展提供丰富的环境是必要的,但这里的“丰富”更强调一种文化资源的充足,比如玩具、书刊及父母营造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孩子活动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而是让他的足迹遍及多个有自然现象的角落,以帮其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比如带孩子见识季节交替中的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留意生活中的日月星云,风起雨落;观察身边的虫鱼鸟兽,人面车流……
分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要想促进大脑的发育,需要孩子与环境的互动,比如在下雨的季节,可以引导宝宝看看雨落下的样子;听听雨点落在石板、草地、桌布上的声音;伸手接雨点,感受它的温度和变化等等。总之,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成长环境,同时鼓励他以自己的好奇心开启种种探索之旅,如果面对的是“为什么”宝宝,千万不要压制和斥责,好奇宝宝更需爸妈的指引和激励。
从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同伴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那么,尽

量创造条件吧!让“与伙伴们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趣,回归到孩子的童年世界。
知识量≠早教效果
死胡同:楼下宝宝都会认几十个汉字了,10以内数字也都能倒背。可我家宝宝还都不会,是不是没开发好?我的孩子不够聪明吗?
脑科学是这样的:让孩子学习知识并非坏事,能用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教育的效果吗?还是让我们从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说起吧!
宝宝初来人间,迅速进入了大脑发育的“快车道”!到3岁时,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大致完成80%;到了6岁左右,大脑发育达到了90%。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是突触,具有传导神经元信息的功能,一旦突触形成庞大的“大脑互联网”,那么信息传递也就畅通无阻啦。
新的问题出现了:脑突触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它主要依靠感官经验(看、听、闻、触等)的刺激。那些积极而适宜的活动能增加大脑神经元接收和应用信息的机会,提高神经联结的速度、强度与精确度,同时修剪掉无用的突触联结,从而形成发达而高效的神经网络。
声音
神经科学已经证实,人类生命的最初3年是脑神经细胞形成突触的关键期,而树突网络的密集程度是人类智能的决定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这个阶段能学得更多更有效,因为学习有很多种,很多学习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埃尔(“早期教育和大脑发育”国际研讨会)
分享:游戏、生活就是提升能力的媒介
智利儿童神经学家阿曼达?塞斯佩德斯指出,在没有心理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一味给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是危险的。既然感官经验是促进智力发育的基石,那么要想让这片土壤更肥沃,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就是引导他多看、多摸、多碰、多闻、多听、多动,去获得玩水、玩沙、玩泥巴、追赶小动物的体验。
对于4~6岁的孩子而言,除了继续拓展孩子的认知范围以外,还需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比如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的能力,可以玩些折纸、叠衣服、捡豆子、穿珠等动手类游戏。另外,推理、总结、概括等思维能力,虽然看似抽象、高深,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同样能够做到。比如外面下雨了,出门要带什么呢?(推理)妈妈买了苹果、桃子、香蕉,这些都属于什么呢?(总结、概括)……此外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
智力情绪都重要
死胡同: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要会更多东西,学新东西很快,反应也很快,我为他感到骄傲。但是最近刚转了园,他居然像刚入园的小朋友一样,开始

闹着不肯去,哭闹的情况也比以前多。我想不理会他的情绪,可是好像没有用,他怎么老也好不起来呢?
脑科学是这样的:其实,孩子的情绪情感对认知能力发展、大脑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常有不良情绪,有可能伤害其大脑发育。因为在人的大脑中有个情绪的发动机——“杏仁核”,它负责人的情绪记忆。如果人的情绪反应强烈,杏仁核便会控制大脑,继而释放出大量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阻断脑内的信息传递,使人无法思考,从而影响到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压抑、烦躁等。
分享:良好的情绪能起到正性的作用
儿童情绪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大约在2~30个月的时候,常常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呵护,有利于其大脑的发育。因此,您鼓励的手势、欣赏的眼神、和蔼的口气、善意的语词都将成为孩子大脑发育的“精神营养素”。此外,教孩子一些应对情绪的方法,将帮助孩子摆脱单一地用哭闹来提要求的方式。
小链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解剖学家玛丽安·戴蒙德曾前往日本考察,发现那里的白鼠平均寿命长达900天,而她的白鼠平均寿命只有700天。经过对比,她发现一个不同之处:日本实验人员清理白鼠笼子时会将它们抱在怀里,而她自己的实验人员只是将白鼠转移到另一个笼子里。回到美国以后,她让实验人员效仿日本的做法。白鼠的寿命渐渐超过700天,并且与没有被爱抚白鼠相比,它们脑细胞间的联结明显更多。
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死胡同:现在不都在说“1岁就上常青藤”吗。我发现其他孩子都太聪明!1岁多的孩子就开始识字,5岁的孩子做一年级的数学没问题。我忽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放养是对还是错,我是不是也要给孩子加加码?
脑科学是这样:大脑根据结构,可划分为三个特定区域:脑干(爬行动物脑——执行生存功能),孩子的注意力、行动力与此脑区有关;边缘脑(哺乳动物脑),孩子与人互动的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与此脑区有关;新皮层(处于整个体系的最高水平),孩子的言语、计算、判断、推理等学习能力主要与此脑区有关。
三者在进化上,一个比一个晚地分化出来;在形态上,像洋葱一样,后者把前者包盖起来;在功能上,后者管前者,前面每一个脑的充分发展,又是后面的脑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
如果大脑各个脑区在必要的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那么会影响之后大脑的发育。比如爬行脑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充分的运动,如果相应的刺激不够,孩子将来学习时可

能会在执行力与注意力上有一些困扰。
分享:自然成熟是学习的前提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成熟论实验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拔苗助长”的不实用性。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与成熟的关系。实验中的一位双生子从48周起每天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直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此间(https://www.doczj.com/doc/c95840604.html,),另一位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也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在儿童生理上未达到成熟时,学习只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成熟;而一旦当生理作好准备,达到成熟的时候,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脑科学的研究,为我们的早期教育活动打开了新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教育并非越早越好,也不是灌输得越深越好,而是应该顺从宝贝的年龄阶段、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刺激,并给予宝贝充分的休息和自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