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义耳与元素概念

波义耳与元素概念

波义耳与元素概念
波义耳与元素概念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们,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上与物质追求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习惯。而图形创意的本身消费者就是集中在20-30岁的青年艺术爱好者。 在设计的初期,我想的是如何能赋予我的作品一个主题,一个可以和大学生产生共鸣的主题。最后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下,我决定以大学四年了为中心结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阶段,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最初大一的离开家乡,独自进入陌生的环境。懵懵懂懂的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及不同于原先生活方式的各种冲击,进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二的学长,大二的我开始放任自己,激情的享受时间自由支配的权利。大三的我比以前有年龄上成长了许多,但是由于时间的消磨和自由放纵的堕落,浑浑噩噩的我又进入了迷茫的阶段。很快就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才意识到时间不多了。然而四年的我们并没有将知识完整的填充自己,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就像大梦初醒一般,开始疯狂的填充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来自身体最初的力量又被唤醒,重新的燃起了自己的斗志。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就是我的设计关键词:分离、新鲜、激情、自由、爱情、迷茫、伤感、斗志。

创意图形的传统风格确定 在构图上,画面采用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几何图形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它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比如对称和延续以及重复。在形状上多以,圆形和方形为结构,在结构的内部用不同的元素重复旋转。因为每天时间都在流失,节气每年都在轮回,用一个传统的符号元素代表一个点,点慢慢的重复形成线,线不断地旋转形成面。 创意图形的传统纹样设计 在传统纹样上,更多的选自古典的建筑纹样、民间的剪纸艺术、手工纺织艺术、青花陶瓷纹样等。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都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本身的生活元素为基础提取而来。在典型的纹样上,青铜器、彩陶纹、瓦当纹案、汉画砖、图方胜盘长、其他纹样。再此为基础提取自己觉得可以用的元素,再加以设计和创新。 创意图形的材料色彩设计 在颜色选取上,因为元素本身就有自己本身的颜色,所以八个图形的背景颜色就选取与本身元素所含的颜色。但必须都是鲜艳的颜色,也就是纯色。因为在从图形排版、装裱方式上要打破传统,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与观众更近距离接触。所以红黄蓝此三原色为主要背景颜色。 创意图形的规格与结构设计 创意图形的手法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在含义、作用以及教学策略设计上有根本的区别。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在含义、作用以及教学策略设计上有根本的区别。 首先事实性知识的含义是事实性知识又叫事实,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安德森等人认为是指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伊根等人认为事实性知识是一种单独出现的、存在于过去和当前多的、不具有预测价值并且只能通过观察过程而获得的内容类型。从这两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事实性知识有以下这些特点。一是事实性知识的点滴性或孤立性。比如我们在回答“皖”是我国哪个省份的简称的时候,我们会回答是安徽省的简称,而不需要知道安徽为什么简称“皖”、安徽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土特产等方面的信息,因而这条属于点滴性的事实性知识。二是这种知识的抽象概括水平较低。如学生能陈述“1824年鸦片战争爆发”,即证明了他掌握了一条历史方面的事实性知识。三是事实性知识的基础性。如儿童习得了自家养的宠物狗及邻居家养的宠物狗的一些事实,才有可能形成“狗”的概念。 概念性知识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性类型。各门学科中的概念、原理、理论都属于这类知识。概念性知识的特点是抽象概括性和组织性。如儿童第一次见到某只猫,知道这只猫右耳朵,嘴巴旁边长有胡须,有四条腿,会喵喵的叫。这些特征对所有的猫来说是共同具有的,儿童此时的认识就超越了单个猫的特征而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也可以说,儿童形成了有关猫的概念性知识。又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较慢”描述不是我们认识的单个人的情况,但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率通常较常人慢的特点。这种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也属于概念性知识。猫的概念还与宠物、老鼠、动物等概念密切联系,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就属于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有联系也有区别。运用程序性知识可以获得概念性知识,而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则是程序性知识运用的前提条件,但程序性知识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而概念性知识则要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 概念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的区别在地理和历史学科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地理老师唱将地理学科知识分为“地”和“理”两方面。这里的“地”主要指具体的地理知识,而“理”则有一定的抽象概念性,因而,他们分别想当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历史学科的老师也常将历史学科的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前者体现历史发展过程的体事件、现象、人物活动等,后者主要指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这是具体的知识,而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农民阶级在当时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这就揭示了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属于规律性知识。历史学科中的这两类知识也分别相应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概念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是一套做事的步骤,强调的重点是如何做;而概念性知识则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一定的关系中理解某一概念或原理。在下面的例子中体现得较为突出。一位教师执教求平均数应用题:“五年级一班分成三组投篮球。优秀组6人,共投中42个;联系组21人,共投中63个;提高组3人,共投中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学生利用“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这一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很快列出算式平均为3.6个。对其他条件有所变换的题目,学生运用这一关系式能得心应手的做。但在如下问题上,全班的正常率只有28%:某公司要招聘20名员工,年龄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凭,月平均工资不低于1000元。一位受聘者第一个月只领到800元工资,他到法院上控告该公司未履行合同。这位员工的官司能打赢吗?这两道题都是关于求平均数的问题,学生的反应为何不同?第二题题目则要求学生具备有关平均数的概念性知识,即学生要理解一些列原始数据的大小与平均数大小之间的关系。班上大多数学生正是缺少这种对平均数理解的概念性知识才不能正确回答后一道题,相反,他们对求平均数的程序性知识则掌握得很好。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是运用程序性知识的前提条件。在学生遇到新颖的问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集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集合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引入的第一个概念,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集合是学习掌握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形象化的将生活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从而简化了用数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语言,为相关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许多重要的高中数学内容,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的,都需要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述相关问题及核对这些内容的后续学习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只描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过集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有了对周围事物的发现总结能力。对部分粗心大意的学生,培养其细致的观察力,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会有所混淆,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来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可能会用初中熟知的记忆学习方法来学习,鼓励学生理解学习,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合含义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集合表示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掌握集合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到新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体育课上课时,老师总说“请同学们集合”,同学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集合到老师身边。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动词,让同学们集中在一起。我们在数学中也有“集合”,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名词,但是他的意义和以上说的动词集合有相似之处。这一节课,我们便来学习数学中的集合的含义与他的表示方法。(板书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那什么是集合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集合的例子,比如我们全班同学这一个整体,他就是是一个集合;还有校园中所有的树,也构成一个集合;高一一班教室里所有的笔……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的例子,比如说:有理数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那么大家是否能够举出更多关于集合的例子呢?

浅谈展示活动中设计元素的运用

浅谈展示活动中设计元素的运用 [摘要] 展示设计作为当今时尚的设计形式,以其普遍性、直观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应用于商业空间之中,在展示活动之中,我们能看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展示陈列设计是融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一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展示设计中的设计元素的体现具有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实用性高以及实效性强等特点。而商业展示作为展示陈列的一个特殊和主要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展示设计中各个设计元素应用的精髓。 [关键词] 商业展示展示设计设计元素 一、展示空间构成形式 点、线、面三元素的构成形式:在构成基础中点、线、面三个元素可组成变化万千的心理空间。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概念集中体现于各种商业展示空间的表现设计中,大至商业空间起到组成空间的作用;小至橱窗和柜台的展示表现,其空间形式是由一些概念化的构架组成的,而它们都是由点、线、面变化而成的,因此这三元素是抽象而无限的,一种相对的概念,是构成现代展示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点 点是一种最初始的状态,任何形态都源自于点,点在空间的作用:一个点确定位置,形成向心状的定位趋势,在商业展示空间中通常通过一个集中的“点”的位置来确定整个空间的基调,例如展示某种珠宝首饰、手表或是其它昂贵的商品时,通常整个空间中会有很多附加装饰表现,但其均是为这一中心物品作陪衬,集中体现主体物品的展示,扩大了“点”的表达效果和方式,从而产生了向心效果的表现,吸引顾客的眼光和提高商品的展现。 (二)线 线是点的运动轨迹,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线起到引导、指示的作用,在展示大空间中通过线的作用,形成空间的流势和运动的方向,在橱窗等这种小空间中通过线的形态进行空间的延展设计,弥补空间的不足;或是通过线的排列,形成线的序列,吸引人的注意;再者运用线构成框架形成展示的过程,可以说线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较多,不论是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道具和展示陈列等等都能体现出线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面 面是线的运动轨迹,组成物体的主要元素,通过面的围合形成真正的展示空间,面在展示活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作者】王心铭 【提要】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要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把握客观事物中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集合体和个体三种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把一个概念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准确判定它的类属。这样才不会在概念的使用上出现误用集合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类、整体、集合体、集合概念 概念的逻辑分类,是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特征给概念进行的划分。单独概念对应于普遍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念,是单独概念其外延独一无二;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是普遍概念,其外延最少两个。集合概念对应于非集合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类事物的集合体。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因而,每一种划分的子项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即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集合概念和非集体概念之间也是不相容的。但是,由于它们是采用不同的根据从不同的方面对概念进行的两种划分,因此,两种划分所得的不同系列的子项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其中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个具体概念进行正确的归类,才能做到使用准确。

一 弄清客观事物中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集合体与个体三种关系是区别三种概念的根据。 客观事物中的类是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事物的综合,从属于类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属于一个类的任何分子都具有这类事物的属性并能独立存在。比如综合大学是由一所所象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等设有文科、理科方面各种专业的大学组合而成的类,综合大学所具有的多科系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作为分子的每个具体的大学必定具有,用造句法检验时,山东大学是综合大学这样的语句必定成立。综合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就是类与分子的关系。反映类的概念和反映分子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属种关系。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每个单独事物都可看作一个单个整体,整体依赖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整体所具有属性部分并不具有。比如山西大学是由山西大学组织部、山西大学后勤处、山西大学哲学系等党务、业务、行政方面许多具体部门组成,任何一个部门不可脱离山西大学而独立存在。比如离开了山西大学,也就没有山西大学哲学系。同时,这些部门也都不具有山西大学所具有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用造句法作检验时,山西大学哲学系是大学这一语句必定不能成立,山西大学与山西大学哲学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反映整体的概念和反映部分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全异关系。 集合体是由许多同类个体有机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或叫群体),这个统一体形成后,有着自己的本质属性,组成集合体的个体,虽然可以

示范教案(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模块纵览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集合、映射、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概念,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有关性质和运算.具有一定的把函数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背景的给出,通过经历、体验和实践探索过程的展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并在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通过对本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初中函数的学习基础上,对数学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说理、批判和质疑精神,形成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 本模块共三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本模块为了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先在第一章给出集合的有关概念、表示、关系和运算等;然后从函数实例出发深化函数概念及其表示,并研究映射概念;进而又给出了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最值、奇偶性,这也是对函数的深化;接下来再回到特殊的函数——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继续认识函数,本模块重点涉及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最后专门给出了函数在数学和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使函数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是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更加强了数学应用. 概括地说,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函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纽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准备,是未来公民的必需,因此,整个模块以函数作为中心,以函数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本模块无论是数还是形都用函数观点来研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方程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从函数出发,把它与两个函数相结合,把它的解看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这里把函数作为整体来认识,方程则被看成是包含于函数的局部. 教学建议 教师,对数学应该有自己深入的想法,只有教师深入了才能有教学的浅出;教师,对于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唯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出具有独到想法的学生. 1.抓住核心,重点突破 由于函数是本模块的重点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函数的教学,向学生贯彻函数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会函数,更会用函数的思想去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函数概念的教学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识,尝试列举具体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定义.要注意:①构成函数的要素和相同函数的含义,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联系、区别与适用性,③分段函数的意义,④映射的概念和判断.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时,要控制难度. 2.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本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全部掌握.由于高中数学课本版本的多样化,高考数学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 学术论文 题目: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学生姓名:闫婧 1 学号:10405400430 2 系部:工业设计 2 班级:工艺1004 4 指导老师:段晓菲 2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五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摘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应用;现代化表现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art and design, as various foreign influx of new ideas and penetration, shaking our inherent values and aesthetics. To make our work more and more from the loss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ight to speak; Similarly, without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tracing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echnology stagnation. So how would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elements and modern design combined with reasonable, how to make the design mor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hich is the Chinese design to the world, based on the world of the fundamental. Key Word: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Modern Design; appropriate;Modern performance 正文: 一、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

结论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在教学内容当中,结论性的知识就

●结论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在教学内容当中,结论性的知识就是告诉学生“是什么”(what),过程性的知识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做(how),后一部分知识对于一个人终生学习能力的获得,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当我们期望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时,这部分知识在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中就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内 容。 ●事实性知识与概念、原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一些标签性的知识或是一些名词性的知识,如某一孤立的生物学现象、生物体的某一特定结构的名称等。另外一部分知识是构成生物学科的原理、规律、概念等知识,如基因、染色体、自由组合规律等,这些对学生理解生命科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学生今后面对生活、面对职业的选择和学生学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记忆的规律来看,事实性的知识比较容易忘记,很多实事性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很快被遗忘,而概念、原理这样的知识需要人们一定程度的理解,并随着这些知识的不断运用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使这些知识不断加强。 ●零散性知识与核心知识有些生物学知识是零散的、琐碎的,例如,某一个动物在某一地区的俗名是什么。与此对应的另外一些生物学知识则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具有主要作用,是构成学科知识框架的核心主题,如遗传、进化、生殖、发育等。在教学实践中,有些零散知识与核心知识又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用一些零散的、事实性的知识去支持或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形成核心知识。在教学当中选择什么样的零散的、事实性的知识,地域性的差异非常大,这样的选择权利通常要留给一线教师,不适合在国家的指令性教学文件中作统一要求,而对于核心知识“课标”则应该有明确要求。 ●过去重要的知识与现在重要的知识某些知识在过去的时代中可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知识(或者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对今天的中学生和普通公民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有些知识却会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名生物学课程工作者来说应该能够把握这种变化。 ●公民知识与专家知识在设计中学生物学课程时,还会从另外一方面来分类知识,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来看,有些学科知识属于公民知识,即与公民生活、工作、决策关系密切的知识;而另一些知识属于专家知识。例如,不能要求学生在学习植物分类时,对每一种植物都能准确地讲出它的种名和分类地位,因为这是对植物分类专业人员的要求,而对公民,要求他们了解分类的原则、方法、工具及理解生物多样性即可。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学生都具备专家的知识。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展示空间设计中构成元素的运用

展示空间设计中构成元素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4-04T10:58:57.2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作者:翟文强 [导读]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空间设计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理念融入到空间创造中去,通过构成元素的形态去展现。从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形态,色彩构成对比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空间设计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理念融入到空间创造中去,通过构成元素的形态去展现。从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形态,色彩构成对比色调以及立体构成的材质肌理,多种构成元素进行组合来创造出更具有情感的展示空间。本文以构成元素的分析对展示空间的运用做阐述,构成如何利用到展示空间中去,从自然形态、机械形态、有机形态的切割,变形进行分析。 关键词:展示空间;构成元素;形态 一、构成元素与展示空间的内涵 1.1构成元素的理论 构成元素主要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去体现,构成将一种或多种形态单元进行切割,变形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艺术家将自身的主观思想去碰撞,探索每种艺术形态的组合关系和组合规律,通过自己的情感的表达,直观抽象的去表现自身的感官世界,通过新的艺术形态,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是以在既有的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上,按照一定的结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切割变形构成一种新形态的组合形式。立体构成是以三维的形态将物体进行组合,以视觉为基础,力学元素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根据构成的原则进行组合。通过点、线、面、对称、肌理的元素进行构成组合,形成整体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色彩构成即色彩间的相互作用,以人对于色彩的基本认知,视觉感官,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成一种色彩元素,利用色彩在空间中的可变化性,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构成新的色彩效果。 1.2展示空间的理论 展示空间重要的是合理的去安排空间为第一要素,运用好“空间”与“语言”则可以赋予展示设计的灵魂所在。展示设计空间中与其它室内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比较注重其流动性,如何合理的去安排参观者的参观线路,使参观者在流动中,完整的介入整个展览环境。展示空间中注重空间的分割,空间的节奏与空间的利用,合理的利用空间的布局去体现创意。 二、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2.1形态构成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 形态构成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以“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口号下为起源,对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等形态构成方式为体现。展示设计史以形态构成所体现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产物,是多种构成元素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所体现,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态构成包括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将形态构成运用到展示空间中,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 形态构成在展示空间中以线材,面材,块材等构成要素去体现其立体造型,所获得的构成方式的体现也截然不同。线材在展示空间中起到重要角色,在空间中起到连贯的作用,通过线型体现展示空间的结构,直线与曲线的线型结构起着展示空间总体方向,给人一种整体流畅,轻快的感觉,感官上体现一种律动之美。面材在展示空间中构成形态分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以及多种不规则的图形,面与面的结合,叠加,旋转等形式构成新的面,形成新的空间形态,新的立体造型。块材能有效的去表现空间造型,块材有很大的体量感支撑,块材在展示空间中大多以面材的结合,两者组合面与面的构成的立体形态。 2.2色彩构成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 色彩是展示空间中能够产生独特效果体现的重要因素,色彩搭配运用的好坏也体现整个空间的优劣。色彩要素主要以明度,纯度,色相去体现。明度主要是对比中产生,展示空间中色彩的运用和整个场景的搭配有关,整体的明暗对比,有暗就能凸显出亮,光照度也影响整个空间色彩的明度。展示空间设计运用中要善于去运用光照的强弱与明度不用的色彩进行对比。纯度以色彩饱和度去区分,展示设计中每个空间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根据注重点去区分,利用色彩饱和度去刺激参观者的视觉,引人注意。色相在展示空间中起到色调的作用,不同的展品凸显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展品可以与之相适应的色彩为其定调。 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个性化的体现是设计一个展示空间的要素,空间色彩合理搭配,对参观者的视觉和心理感染力有着明显差异。色彩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是最直观、最易影响人心理的设计因素,参观者进入展馆的第一感觉首先是体会空间整体色彩基调所营造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根据展览主题曲确定色彩基调,根据环境因素去体现空间基调的高低冷暖。一些展销性质的展览,表现形式应以热烈、活跃的高调去体现,注重吸引参观者眼球,刺激参观者消费欲望。一些商业性展示空间则以灰性色调,以突出展品,易于取得色彩上的和谐。 三、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3.1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外观造型中的应用 构成元素在展示设计外观造型的运用形式主要有重复、对比、统一的形式特点。重复元素是在展示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重复就是一种设计元素反复出两次或以上的展示手法,能给人一种节奏感、韵律感、统一感、均衡感。重复元素所制造出的视觉效果不但简单而且强烈,这都是设计师所追求的理想效果。重复的设计与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组合到最终呈现。在展厅中运用的重复元素从散点分布到连续排列,再到重复构成都体现出展厅设计中的韵律感与和谐之美。在设计中随着展厅的的格局而变化的经过调适的重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至于生硬。同一种元素在展示空间中形成呼应,交错变化,韵味不尽。 统一与对比是一个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就是将在视觉上反差比较大的形态按照一定的配比组合在同一空间,形成形象鲜明的特色又具有统一性的组合。这些对比通常包括形象的大小,形状,凹凸等。以我设计钻石展厅的思路来说,首先去分析主体物钻石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将形式与艺术相结合,利用构成方式进行组合排列,外形采用三角元素,运用重复、凹凸的形式打造出立体感,符合整体造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设计案例

教师在教学之中采用题海战术,是可以对学生程序性知识有一定好处的,如可以完善一些细微的缺漏,弥补不足之处。但是这种题海战术对学生的害处也不小。例如,学生为此会花费大量时间,课外生活也会因之减少,甚至有些学生在长期情况下,会出现厌学,避学等情况,所以,教师应该搜集一些经典,综合性的习题。 情景与示范4.5 (中国)地形特点: (《中国地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这里的三个目标中行为动词是“说出"、“填写”、“说明",从这些行为动词可知,这节课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三大特点及其影响。 ①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及其对河流影响。 ②沿海大陆架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 ③地形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 2.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填写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3.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义异同。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①知识准备:学生已具备地形、地势和五类地型等概念。 ②技能准备:能运用分层设色图、地形剖面图和景观图识别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 2.知识类型及其习得条件 中国地形、地势是一般地形、地势概念的特例,全课基本上是下位概念和具体事实性知识学习,原有上位概念是其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技能是其支持性条件。 3.课型 新知识习得与巩固并重。 4.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告知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师:我们学习过《中国地理》中“位置、疆域和政区"、“人口和民族”两章,今天学习第三章“地形”中的第一节(板书:地形特点)。 请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里的原有概念与新学习的知识是上下位关系。只要原有概念清晰,新知识学习难度不大。 (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找到新知识同化点 师:为了学好本课知识,我们来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 师:呈现景观图。 生:看图。 (以下4种景观图让学生一一识别并回答) 师:景观图表示哪类地形? 生:答。

(完整版)集合的概念及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若a N -?,则a N ∈ (3)244x x +=的解集为{2,2};(4)0.7Q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2 D.3 2.下列各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 A.(){}(){}3,2,2,3M N = B.{}{}3,2,2,3M N == C.(){},1M x y x y =+=,{}1N y x y =+= D. {}(){}1,2, 1.2M N == 3.下列方程的实数解的集合为12,23?? -???? 的个数为 ( ) (1)224941250x y x y +-++=;(2)2620x x +-=; (3) ()()2 21320x x -+=;(4) 2 620x x --= A.1 B.2 C.3 D.4 4.集合{} (){} 2 2 10,6100 A x x x B x N x x x =++==∈++=,{}450 C x Q x =∈+<, {}2D x x =为小于的质数 ,其中时空集的有 ( ) A. 1个B.2个 C.3个 D.4个 5. 下列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200x ∈= B.(){}00,0∈ C. 0∈? D.0N ∈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 B.{}{}1,22,1= C.{}?=? D.0N ? 7. 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方程()()()3 1250x x x -+-=的 解集含有3个元素;(3)0∈?(4)满足1x x +>的实数的全体形成的集合。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 1 C. 2 D.3 二.填空题: 8.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组240121x x x +>??+≥-?的整数解集合为 9.已知集合12,6A x x N N x ?? =∈∈??-??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10.已知集合241x A a x a ??-?? ==??+???? 有惟一解,又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三、解答题: 11.已知{}{}2A=1,a,b ,,,B a a ab =,且A=B ,求实数a,b ; 12. 已知集合{} 2210,A x ax x x R =++=∈,a 为实数 (1)若A 是空集,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是单元素集,求a 的值 (3)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13. 设集合{} 22,M a a x y a Z ==-∈ (1)请推断任意奇数与集合M 的关系 (2)关于集合M ,你还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能力目标: 知识梳理: 1.【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概念 ①集合: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②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③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解释元素的确定性,例如:2班中个子比较高的学生和2班中身高大 于1.7米的学生,用{1,2,3}和{3,2,1}来解释无序性,并解释集合相等) 2.【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说明,描述法一定要强调“|”,例如{x| }{ y| }来解释注意观察“|” 符号前边的元素区别) 3.【基础+中等+培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②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③空集: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④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非空子集21n -, 非空真子集22n -. . (知识点讲法:①举例子解释,例如用集合A={1,2,3,4,5},B={1,2,3},C={1,2,3,4},D={5,4,3,2,1},B ,C,D,都是集合A 的子集,其中B ,C 是A 的真子集,D=A ②把集合A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写出来)

概念性知识--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并提出活动要求。 3/42/57/205/911。/255/68/21...... 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先用计算器计算,把上述分数化成小数,再把这些分数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2,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把哪些分数归为一类,为什么? 生:我们组把分子能被分母除尽的归为一类:3/42/5 分子不能被分母除尽的归为一类:5/95/68/21...... 师:通过分类,你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一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另一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不能除尽。 生:有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还有一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哪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那些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不能除尽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二)引导探究 1.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猜想一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回答后综合板书: 可能:(1)与分子有关系;(2)与分母有关系;(3)与分子分母都有关系。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个课题: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2.讨论研究方法 师:设计怎样的实验才能知道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子还是由分母决定的?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生:有人认为由分子决定,有人认为由分母决定,不如分两种情况都实验好了。 师:如果猜想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子决定的,怎样证明呢? 生:我想从刚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里,先拿出一个分数来,变换这个分数的分母,如果怎么换,得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那就是那个分子在起作用了。 师:你的思路是,如果真是由分子决定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就与分母无关,无论我们怎样换分母,得到的分数应该还能化成有限小数,对吗? 生:是的。 师:这思路好。如果换某个分母后,得到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了,怎么办呢? 生:说明不是由分子决定的。 师:科学试验中,排除一种假设,也是一种成果。如果猜想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又怎样实验呢? 生:也可以用类似刚才讨论的方法。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确一下步骤: 步骤一:先确定一个假设(由分子或由分母决定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