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文件

青交物流[2011]3号———————————————————————————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关于印发《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主题词: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规划通知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7月15日印发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目录

序言 (4)

第一章编制规划的背景 (6)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9)

第三章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 (12)

第四章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 (18)

第五章物流企业发展与培育 (29)

第六章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32)

第七章物流信息化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7)

第八章保障措施 (39)

序言

现代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及区域范围内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可提升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高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竞争力。一个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通过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等的联动,实现物流服务功能的提升和经济运营环境的改善,从而引导和促进经济在更高水平和质量基础上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青岛被列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以及全国重点发展的九大物流区域之一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提高我市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推进城市经济现代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臵,完善产业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市未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本着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战略部署,

适应和满足我市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目标,制定本规划。规划期至2015年。

第一章编制规划的背景

一、物流业发展基础环境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宏观经济持续保持高位运行。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66.2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达到4.9:48.7:46.4。

(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市内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902.7亿元,增长18.7%。全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

(三)工业、农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96.63亿元,同比增长33.3%。轻重工业比例达到40.9:59.1。粮食总产量达到351.4万吨。

(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截至2010年,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02个,开通航线161条。青岛机场飞行区达到 4E 级标准,开通航线108条。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18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2.6公里。

(五)物流产业得到良好发展。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区

等6个物流园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等7个物流中心、7000余家物流服务企业,青岛远洋大亚等7家企业成为全国物流百强企业,青岛福兴祥等4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A 级以上物流企业,青岛海程邦达等4家企业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青岛海尔物流成为首家全国物流示范基地,UPS、FEDEX、DHL、TNT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我市。

2010年全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12.93亿元,同比增长12.3%,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9.1%;社会物流总额18067.7亿元,同比增长24.28%;完成社会物流投资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6.3%。物流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政策环境机遇。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青岛列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和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青岛市委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及《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推进方案》。

历史机遇。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将进入结构再平衡和新产业革命阶段,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将面临深度调整,全球产业格局将面临激烈竞争和重新洗牌;从国内形势看,“十二五”将是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创新

的关键时期,内外需求结构将面临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这些都为物流产业升级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全市物流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资产总额较小、信息化程度不高、利润率较低。同时,全市第三方物流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约15%,第四方物流刚刚起步。

(二)物流信息共享水平较低。目前我市各相关环节信息资源仍未充分整合,一些重要部门如港口、机场等独立运营的信息系统尚未实现信息共享。全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处于起步阶段。

(三)制造业物流剥离外包进程缓慢。全市大部分制造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严重,物流外包意识淡薄,物流效率低,物流管理普遍粗放。专业物流企业和制造业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

(四)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人才缺乏。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运营操作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相当匮乏。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物流发展方式为主线,紧抓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构建海港、空港和陆路三大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突出物流集聚区建设,着力物流品牌主体培育,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以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指导原则

(一)系统发展。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宏观指导下,按照我市物流业发展方向与模式要求,对全市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物流运行技术和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和建设。

(二)重点突破。优先考虑对我市物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发展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我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主体框架,为我市现代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三)供需并举。在推进我市物流服务系统建设的同时,

扶持和引导我市工业生产、商贸流通等产业物流服务外包,提升和改善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从物流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四)循序渐进。根据国家、省物流发展规划和我市的具体情况,分时段、分步骤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使之与我市和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我市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适度超前。作为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中心、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我市要适度超前规划配臵现代化物流资源,为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效率,降低物流营运成本,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加大物流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升级转型,实现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发展。到2015年,构建布局合理和功能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二)重点目标

1.物流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到2015年,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9.1%提高到10%。

2.物流业集聚区。到2015年,物流业集聚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前湾国际物流园、保税港区物流园及空港物流园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阳综合物流园、楼山物流园、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及董家口物流园初具规模。即墨南泉等12个物流中心、胶州三里河等8个配送中心完成建设。

3.物流业骨干企业。到2015年,品牌物流企业主体进一步壮大。通过国家认证的3A级(含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60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20家以上,争取入围全国物流百强榜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

4.物流业信息化。到2015年,全市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基本完成市级、园区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及与相关环节的连接与并网运行。全市物流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服务的比率达到90%。

第三章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

一、港口物流系统

(一)发展定位、任务及重点

1.发展定位。通过发展能力强大、功能健全、服务到位和安全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务系统,稳固和强化青岛港口在环渤海地区中心港之一的主体地位,为将青岛港口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提供系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服务。

2.发展任务。充分发挥青岛港口服务功能较强、辐射范围较广和保税港区的优势,依托港口主业,加强与陆运、空运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合作,积极开展以港口为龙头的全程物流服务业务,密切青岛港口与内陆腹地和周边港口的合作,有效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和双向辐射作用。

3.发展重点

(1)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速推进“以港兴市”战略,加快构建以胶州湾港群为主体,董家口港区、鳌山湾港区为南北两翼的青岛港口集群建设,提高港口的吞吐量与服务能力。

(2)完善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系统。加快疏港专用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港区专用路接港和铁路进港,加强航道工程建设与监控保障措施。

(3)拓展港口辐射范围。依托国家与区域综合运输网

络,加强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积极扩展青岛港口向纵深腹地的物流服务辐射,结合保税港区功能积极建设腹地内陆港。

(4)提升口岸服务质量与效率。加速推进青岛港口信息化平台和网络建设,加快青岛国际航运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口岸集约化工作平台,为青岛港口提供高效的口岸管理服务支持,提高综合竞争力。

(5)充分发挥保税港区作用。强化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培植壮大港口物流业,完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区,扩展保税港区对国内外的需求吸引与服务辐射能力。

(6)加快发展国际物流。面向日、韩市场,拓展欧美、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腹地,强化区域物流辐射能力和带动力,增强国际物流发展的源动力。开通与韩国、日本的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道。

(二)设施布局

按照物流系统建设的要求和相关规划,确定各港区与相关物流园区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能够顺畅协调与协作的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1.港区布局。以环胶州湾港口集群为中心,以前湾港区为主体,董家口港区、鳌山湾港区为南北两翼,黄岛油港、

青岛老港区及其它地方港区和专业港为辅助,相互联动、共同发展。

2.港口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布局。以前湾国际物流园、保税港区物流园、董家口物流园、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构成港口物流设施系统。

二、空港物流系统

(一)发展定位、任务及重点

1.发展定位。强化现有机场服务半岛、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地位。在青岛新机场规划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航空城、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将青岛空港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2.发展任务。充分挖掘现有机场吞吐能力,围绕沿黄流域扩大异地货站建设范围,延伸空港产业链,增加机场中转货邮量。重点开展半岛国际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推动空港物流、航空服务业发展。

3.发展重点

(1)提高机场货运吞吐能力。建设机场相关基础设施,增加和开辟国内外航线,逐步形成“中枢辐射”航线结构。做好疏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青岛空港的货运吞吐能力。

(2)整合空港物流资源。完善空港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强化各类物流企业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实

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互补化。

(3)建设物流转运中心。积极引进专业化航空货运企业、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进驻青岛,提升青岛机场的货运枢纽地位,形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区域性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4)拓展物流辐射区域。逐步扩大青岛机场航空货运服务的范围,强化与经济腹地和周边城市的合作,增设异地货站,提升机场中转货邮量。

(二)设施布局

按照有效利用土地,集中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同时考虑到青岛城市发展与城市配送的要求,空港物流设施系统由空港内部货运设施与空港物流园区以及城阳综合物流园区共同构成。空港物流园区主要以航空物流加工、包装、配载、转运、多式联运等为主要功能。城阳综合物流园区为空港物流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三、陆路(公铁)物流系统

(一)发展定位、任务及重点

1.发展定位。规划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陆路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支持其建设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周边,面向国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中心。

2.发展任务。加快公路、铁路路网及枢纽规划建设,协调解决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发展与运作,提升

公铁货运场站与其他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的联合运作水平,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跨区域运输合作,充分发挥我市的口岸与枢纽优势。

3. 发展重点

(1)提高集疏港服务能力。加大铁路、公路的建设力度,增强进出港货物的集疏运能力,增强青岛市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

(2)优化铁路中心站和交通网络。建立合理衔接中心站和主要物流节点的交通网络,优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公路衔接条件,确保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的充分发挥。

(3)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合理规划与统筹协调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功能,合理设臵高速公路出入口,提高现有道路利用效率,实现公路运输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4)发展多式联运。重点加强港口与陆路的协调工作,推动“公水”、“铁水”和“公铁水”等多种模式多式联运的发展。积极发展和利用公路甩挂运输,为多式联运提供高效的运输服务。

(5)规范市场行为。鼓励物流企业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逐步形成以大型专业市场为主枢纽,服务于商贸流通、便捷的市内配送和辐射全国各地的干线运输物流发展格局。依托管理规范的大型专业市场,对经营业户进行统一管理,改善行业秩序。

(二)设施布局

按照物流系统建设的要求和各类相关规划,确定各个陆路货运场站与相关物流园区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能够顺畅协调与协作的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构建陆路物流服务体系。

1.货运场站。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蓝村西编组站、黄岛编组站以及即墨、蓝村、楼山铁路货场为重点,建设铁路货运场站系统。以楼山货运站和南泉货运站作为重点,形成公路货运场站系统。

2.相关物流基础设施。以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城阳综合物流园区、楼山物流园区、即墨南泉物流中心、即墨龙泉物流中心、即墨西元庄物流中心、胶州张应镇物流中心、平度半岛物流中心、平度新河物流中心和莱西姜山物流中心等为核心,构成陆路物流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业务为物流中转与转运、公铁水联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区域干线物流分拨与配送、仓储与辅助加工等。

第四章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

一、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

以适应我市主要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主要交通枢纽功能为两大重点,围绕我市三大物流服务系统的发展要求与服务特点,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整合和利用既有物流基础设施,构建布局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二)布局目标

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专业化物流设施建设为重点,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环胶州湾密集布局的物流设施群,支撑三大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形成全市完整的“三系统、多节点”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三)布局方案

全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为7大物流园区、12个物流中心和8个配送中心。

7大物流园区分别为:前湾国际物流园区、前湾保税港区物流园区、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城阳综合物流园区、楼山物流园区和董家口物流园区。

12个物流中心分别为: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青岛高新区物流中心、即墨南泉物流中心、即墨龙泉物流中心、即墨西元庄物流中心、平

度半岛物流中心、平度新河物流中心、莱西姜山物流中心、胶州张应镇物流中心、胶州阜安物流中心和青岛粮食物流中心。

8个配送中心分别为:胶州三里河配送中心、李沧上臧配送中心、李沧中石化配送中心、李沧利客来商贸配送中心、即墨商城配送中心、城阳维客商贸配送中心、莱西医药配送中心和莱西盐业配送中心。

二、物流园区

“十二五”期间,重点完善的物流园区有前湾国际物流园区、前湾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和空港物流园区。

(一)前湾国际物流园区

1.布局及规模

园区位于淮河路以南、江山路以东、黄河路以北,依托青岛前湾港建设。2015年物流操作量1170万吨,规划用地4480亩。

2.功能

(1)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园区基础功能是依托前湾港在沿海港口中的重要地位,为青岛市、山东省及周边省市的外贸进出口提供物流服务。

(2)周边产业服务功能。基于园区周边产业布局,园区还将为包括汽车产业、船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周边产业提供产业发展的物流服务集成功能。

(3)区域物流系统整合功能。作为区域航运物流系统的核心,园区将与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互为补充、联动发展,整

合区域内其他物流设施的功能,促进系统物流运作水平提升。

(4)临港产业开发功能。通过对临港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物流系统运行环境的改善,形成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临港各产业的加速聚集和发展。

(二)保税港区物流园区

1.布局及规模

园区位于前湾保税港区内,由保税物流园区和综合物流区整合组成。前湾保税港区已于2009年底实现一期封关运营,2011年实现港区全面封关运营,具有保税物流功能的区域占地2.42平方公里。物流园区预计2015年物流操作量800万吨,规划用地3050亩。

2.功能

(1)保税物流服务功能。园区的基础功能是保税物流服务,通过提供包括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运等功能服务,促进园区保税物流产业的发展。

(2)区域物流系统整合功能。依托园区的保税特性,通过与其它相关物流设施和组织的整合,促进区域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整合,提升区域物流系统运作的整体水平。

(3)提升区域经济地位功能。通过保税物流运作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带动园区所在区域范围内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三)空港物流园区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