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学案-函数

2014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学案-函数

2014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学案-函数
2014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学案-函数

第二章 函数 2.1映射与函数

一、映射:

1、映射定义:设B A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 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B A ,,以及集合A 到集合 B 的对应关系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

B A f →:,其中x 叫原象,y 叫象。

2、一一映射:在集合A 到B 的映射中,集合B 中每一个元素都有唯一原象。

二、函数:

1、定义:设B A ,是非空的数集,则A 到B 的映射B A f →:的映射叫做A 到B 的函数。记做:)(x f y = 。原象的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象集B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 ① ;② ;③ .

3、函数的表示法: ① ;② ;③ . 三、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上对应法则不同,则可用几个不同的解析式来表示该函数,这种形式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

注: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 例1、(1)集合B A ,为自然数集,映射B A f →:把集合A 的元素x 映射到B 中的元素

x x +2,则在映射f 下,16的象是 ,像20的原象是

(2)映射)2,2(),(:y x y x y x f -+→,在映射f 下)1,0(的象是 )1,3(的原象是

(3)若{

}{}b a B A ,,3,2,1==,则映射B A f →:有 个。 (4)设A ={x |0≤x ≤2},B ={y |1≤y ≤2},如图所示,可能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

例2、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①12)(,12)(22-+=-+=t t t g x x x f

②1)(,1

1

)(2+=--=

x x g x x x f ③2,x y x y ==

④22)(,t y x y ==

⑤2,t y x y =

=

例3、函数)(),(x g x f 由下表给出

则=))1((g f ,若[][])()(x f g x g f >,则=x

例4、①已知:??

?≤>-=)

0(,)0(,3)(2

x x x x x f ,若)4()(f a f =,则=a

②若?

??<+≥+-=)0(,6)

0(,64)(2x x x x x x f ,则)1()(f x f >的解集是

③???≤++>=)

0(,24)0(,2)(2

x x x x x f ,则x x f =)(的解集的个数是

2.2函数定义域与解析式

一、定义域求法: 1、具体函数定义域: (1))

(1)(x g x f =

(2))(,)()(2Z n x g x f n ∈=

(3))(log )(x g x f a =,)10(≠>a a 且 (4)0)()(x g x f =

(5)实际应用问题中,x 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1--=x y 2、3

212

-+=

x x y

3、0

)1()3lg(-+-=x x

x y 4、2212---=x x y

2、抽象函数定义域:

例2、(1)已知:)(x f 定义域为)1,0(,求)42(+x f 定义域,求)(2

x f 定义域。

(2)已知:)42(+x f 定义域为)1,0(,求)(x f 定义域。

(3)已知:)(x f 定义域为[]4,0,求)1()1(-++x f x f 定义域。

3、已知函数定义域,求参数的范围: 例3、已知:3

2

3

41

++-=

ax ax ax y 定义域为R ,求a 的范围。

4、实际问题:

例4、用长为l 的铁丝折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若矩形底边长为x 2,求

此框架围成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二、求函数解析式: 1、具体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1))(x f 为一次函数,且24)1()1(-=-++x x f x f ,求)(x f 表达式。

(2)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1=x ,且在y 轴上截距为3-,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4,求)(x f 解析式。

2、抽象函数解析式: (1)换元法:

例6、①已知2)1(x x f =+,求)(x f 解析式。

②已知x x x f 2)1(+=+,求)(x f 解析式。

(2)拼凑法: 例7、已知221

)1(x

x x x f +=-

,求)(x f 及)1(+x f 解析式。

(3)其它类型:

例8、已知函数)(x f 与x

x g 2)(=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求)(x f 解析式。

思考题:

???<≥+=)

0(,1)0(,1)(2x x x x f ,则满足不等式)2()1(2

x f x f >-的x 取值范围是

练 习

1、已知?

??>+-≤+=)1(,3)

1(,1)(x x x x x f ,则

=??

?

???)25(f f 2、已知1

1

)(22++++=kx kx x x x f 的定义域为R ,则k 的范围是

3、求下列函数定义域: (1)x

x x x f -+=0)1()( (2)1

1

42-+

-=

x x y

4、(1)已知:)(x f 定义域为)5,0(,求)4(-x f 定义域。

(2)已知:x x x f -+=11ln )(,求 )1

()2()(x

f x f x

g +=定义域。

5、(1)若[]12)(-=x x f f ,一次函数)(x f 解析式为

(2)若二次函数2)0(=f ,当1=x 时1)(min -=x f ,则)(x f 解析式为

(3)若)(x f y =与x

x g 2)(=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则)(x f 解析式为

6、(1)若11

)1(22-+=+

x

x x x f ,则)(x f 解析式为 (2)若1)2(2

+=+x x f ,则=)(x f ,=+)1(x f

7、若???????≥<=)

0(,)3

1()0(,1

)(x x x

x f x ,则不等式31)(≥x f 的解集为

2.3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一、函数奇偶性:

1、定义:如果对于函数)(x f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______________,则称)(x f 为奇函数;若____________,则称)(x f 为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都关于 对称;

(2)奇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3)若)(x f 为奇函数,且)0(f 存在,则=)0(f ;

若)(x f 为偶函数,则=)(x f ;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 (5)既奇又偶的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即 ;

(6)奇+奇= ,偶+偶= ,奇?奇= ,偶?偶= ,奇?偶= 3、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1)求定义域,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否则非奇非偶; (2)确定)(x f -与)(x f 的关系;

(3)若)()(x f x f =-或0)()(=--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若)()(x f x f -=-或0)()(=+-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例1、若F Ex Dx Cx Bx Ax x f +++++=2

3

4

5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系数

F E D C B A ,,,,,的取值情况。

(1))(x f 是奇函数; (2))(x f 是偶函数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1

)(-=x x

x f (2)11)(+=x x f (3)x x x f 3)(3-=

(4)x x x f -+=11lg )( (5)1

21

2)(-+=x x x f

(6)若)(x f 满足)()()(y f x f y x f +=+

例3、已知)(x f 为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2-= (1)求)1(-f 的值;

(2)当0

例4、若奇函数在),0(+∞为增函数,且0)1(=f ,则不等式0)

()(<--x

x f x f 的解集为

二、函数的周期性:

1、定义:对函数)(x f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x f T x f =+,则)(x f 为周期函数,其中T 称作)(x f 的周期.

2、周期函数的一些隐含条件:

(1))()(a x f a x f -=+,则)(x f 的周期是 (2))()(x f a x f -=+,则)(x f 的周期是 (3))

(1

)(x f a x f =

+,则)(x f 的周期是 三、函数的对称性:

(1)若)()(x f x f -=,则)(x f 的对称轴是 (2)若)()(x a f x a f -=+,则)(x f 的对称轴是

(3)若)()(b x f x a f -=-,则)(x f 的对称轴是

例5、(1)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2)3(=f ,)()4(x f x f =+,则=)125

(f

(2)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2(x f x f -=+,当10≤≤x 时,x x f =)(,

则=)5.47(f

(3)若5)(3

57++++=dx cx bx ax x f ,d c b a ,,,为常数,7)7(-=-f ,则=)7(f

(4)若a x f x

x

lg 2

2)(--=为奇函数,则=a

若))(1()(a x x x f ++=为偶函数,则=a (5)若)(x f 为定义在R 上且3=T 的奇函数,1)1(=f ,3

3

2)2(+-=a a f ,则=a

练 习

1、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f x f -是奇函数 B 、)()(x f x f -是奇函数 C 、)()(x f x f --是偶函数 D 、)()(x f x f -+是偶函数

2、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3=T ,2)1(=f ,则=)2(f ( ) A 、2- B 、2 C 、1 D 、1-

3、(1)若x a x x x f )

)(1()(++=

是奇函数,则=a

(2)若1

21

)(+-=x a x f 是奇函数,则=a

4、若)(x f 是奇函数,当0>x 时1)(-=x x f ,则0)(>x f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5、若)(x f 是定义在R 上以6为周期的函数,)(x f 在)3,0(内单调递减,且)(x f 满足

)3()3(x f x f -=+, )5.1(f ,)5.3(f ,)5.6(f 的大小关系是

6、奇函数)(x f 满足1)2(=f ,)2()()2(f x f x f +=+,则=)3(f

7、若)(x f 是),(+∞-∞上的偶函数,且满足)

(1

)2(x f x f -

=+,当32<≤x 时x x f =)( 则=)5.5(f

8、若???>-≤-=-)

0(),4()

0(,12)(x x f x x f x ,则=)2011

(f

2.4函数单调性

一、单调性:

1、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

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 (x 2),那么就说f (x )在区间D 上是单调递减函数.

2、单调区间:如果函数y =f (x )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 =f (x )在这

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二、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1、定义法:(1)设定义域∈21,x x ;(2)作差)()(21x f x f -;(3)判断)

()(21x f x f -的正负。 2、导数法:(1)求定义域;(2)求导()x f ';(3)()↑?>')(0x f x f ,()↓?<')(0x f x f 3、其它:增+增= ,减+减= ,增-减= ,减-增= 三、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

口诀: 例1、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x

x x f 1)(-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例2、(1)1--=x x y 的单调区间为

(2)若2)1(2)(2

+-+=x a x x f 的递减区间为]4,(-∞,则a 的范围是 (3)若2)1(2)(2+-+=x a x x f 在]4,(-∞上是减函数,则a 的范围是

(4)二次函数c bx x y ++=2

满足)1()1(x f x f -=+,则=b ,

)4(),1(f f -的大小关系是

(5)奇函数)(x f 在区间[]b a ,,)0(>>a b 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m ,那么[]

a b --,上是( )

A 、增函数,且m y =min

B 、增函数,且m y =max

C 、减函数,且m y =min

D 、减函数,且m y =max

例3、已知x x x f cos )(2-=,对于???

???-

2,2ππ上任意21,x x ,有如下条件: (1)21x x > (2)2

221x x > (3)21x x >

其中能使)()(21x f x f >恒成立序号为

例4、2

x

x e e y --=的奇偶性为 ,它在区间),0(+∞上的增减性为

例5、讨论)52(log 22x x y -=的单调性。

例6、已知奇函数在)2,2(-上单调递增,且有0)21()2(>-++a f a f ,求a 的范围。

例7、若???>≤+-=)

1(,log )

1(,4)13()(x x x a x a x f a 是),(+∞-∞上的减函数,则a 的范围是

练 习

1、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0[,2121x x x x ≠+∞∈?都有0)

()(1

212<--x x x f x f ,

则)1(),2(),3(f f f -大小关系是 2、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x

y )3

2(= B 、x y 2

1log = C 、2)1(+-=x y D 、x

y 1-

= 3、(1)x

x y 32)2

1(+-=的增区间是

(2))2(log )(ax x f a -=在)1,0[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4、若二次函数1)(2++=px x x f ,)(为常数p ,R x ∈?,均有)1()1(x f x f -=+,则)1(),1(),0(f f f -的大小关系是

5、若)(x f 是周期为2的函数且2)(x x f =, ]1,1[-∈x ,则=)5.7(f

6、若1

)(2

++=

x b ax x f 是奇函数,且52

)21(=f , (1)求)(x f 解析式;

(2)证明:)(x f 在)1,1(-上是增函数。(用定义证)

7、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增函数

(1)比较)2(2

+a f 与)2(a f 的大小

(2)若)6()(2

+>a f a f ,求a 的取值范围。

2.5基本函数

一、一次函数:

1、形如 叫一次函数;定义域为 ,值域为

图像为

2、0>k 时,函数为 函数;0

3、当且仅当 时,函数为奇函数,一次函数不可能为偶函数。

4、b kx y +=的零点为

二、二次函数: 1、解析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

(3)双根式:

2、定义域: ,值域为

3、图像为: ,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为:

4、当且仅当 时二次函数为偶函数,二次函数不可能为奇函数。

5、当0>?时,函数有两个零点 当0=?时,函数有一个零点 当0

例1、(1)若二次函数5)2()(2

+++=x a x x f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

范围是

(2)若二次函数34)(2-+-=a x ax x f 的最大值恒为负,则a 的取值范围是

(3)若二次函数c bx x x f ++=2

)(对于任意R t ∈,均有)2()2(t f t f -=+,则

)4(),2(),1(f f f 的大小关系是

(4)若二次函数32)(2

+-=x x x f 在区间],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

取值范围是

(5)已知:二次函数32)(2-+=ax x x f ,

①若)(x f 在区间]2,0[上单调,则a 的取值范围是 ②若]2,1[∈x ,则)(x f 的最小值=)(a h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指数运算: ①=n m a

,=-

n

m a

②=?n

m

a a ,=÷n

m

a a ,=n m a )( 2、对数运算:?=N a b

①=a a log ,=1log a ,=N

a a log ,=N a a log ,

②=)(log MN a ,=N

M

a log ,=n a M log , ③换底公式:=N

b log ,

④=?a b b a log log ,=n

a a m log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3

15

22732-?

2、0

31

2)27

102(412π-+- 3、)]64(log [log log 432

4、40

lg 50lg 8lg 5lg 2lg --+ 5、2lg 20lg 5lg 8lg 325lg 2

2+?++

3、指数函数: (1)定义:

(2)图象和性质:

图象恒过点: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

4、对数函数: (1)定义:

(2)图象和性质:

图象恒过点: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

5、指数函数x

a y = )10(≠>a a 且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 )10(≠>a a 且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 对称。

例1、(1)若n m <<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n m

22> B 、n m )21

()21(< C 、n m 22log log > D 、n m 2

121log log >

(2)设2log 3

1=a ,3

1

log 2

1

=b ,3.0)21(=c ,则( )

A 、c b a <<

B 、b c a <<

C 、a c b <<

D 、c a b <<

(3)设m b

a

==52且21

1=+b

a ,则=m (4))1(log 22

1-=x y 的定义域为

(5)已知1>a ,0log log <

A 、m n <<1

B 、n m <<1

C 、10<<

D 、10<<

(6)若9

.014=y ,48

.028=y ,5

.13)

2

1(-=y ,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例2、指数函数x

a x f =)(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

a

,求a 的值。

例3、(1)当0≠a 时,函数b ax y +=与ax b y =的图象只能是( )

C 、

D 、

(2)函数x y x y x y x y d c b a log ,log ,log ,log ====的图象分别是图中的①②③④,

则d 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例4、(1)若15

3

log

(2)若2

1

log 3

练 习:

1、计算:(1)=-+-

-25.031

2

1

625)27

1(25

.0 (2)=?+15

log 4

log )5log 3(log 2244

2、函数)23(log 2

1-=

x y 的定义域为

3、若)1lg()(2++=mx mx x f 定义域为R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4、(1)设10<

321

22

2

+-+->x x

x x

a a

成立的x 的范围是

(2)若2)1(log 2<-x ,则x 的范围是

(3)若x y a )1(2log -=只在),0(+∞内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4)若02log 2log >>b a ,则1,,b a 的大小关系是

5、比大小:6.0log 2 2

1

log 6

.0 , 6、若1)3()(2

+-+=x m mx x f 图象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求m 的范围。

7、若x x x f 2)(2

-=,]1,[+∈t t x ,求函数)(x f 的最小值)(t g 。

8、求)82(log )(2

2+--=x x x f 的单调区间。

9、若x x f a log )(=在]2,[a a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

1

,求a 的值。

四、幂函数:

1、定义:

2、图象与性质:

(1)0>n 时图象都过点 和 ,

在第一象限随x 的增大而 (2)0

在第一象限随x 的增大而

图象向上与y 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 轴无限接近。

例1、 填表:

例2、8

.08

77.07,7.0,8.0log ,8log 的大小关系是

幂函数教学设计

2.3幂函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幂函数作为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类基本的初等函数。幂函数模型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出常见的幂函数。组织学生画出他们的图象,根据图象观察、总结这几个常见幂函数的性质。对于幂函数只需重点掌握这五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习中学生容易将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淆,因此在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两类不同函数的表达式进行辨析。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经历,这为学习幂函数做好了方法上的准备。因此,学习过程中,引入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他们的变化情况,掌握研究一般幂函数的方法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来总结性质,并通过已学的知识对总结出的性质进行解释,从而达到对任一幂函数性质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图,分析图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研究函数的变化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难点 重点: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并总结幂函数的性质 难点: 画出幂函数的图象并概括其性质,体会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借助多媒体,探究+反思+总结 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例观察,引入新课 (1) 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w 千克,那么她需要支付p =w 元,这里 p 是w 的函数; (2)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S=a 2,这里S 是a 的函数; (3) 如果立方体的边长为a ,那么立方体的体积V =a 3,这里V 是a 的函数; (4) 如果一个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S ,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a=12 S ,这里a 是S 的函数; (5) 如果某人t 秒内骑车行进了1 km ,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v=t -1,这里v 是t 的函数. 若将它们的自变量全部用x 来表示,函数值用y 来表示,则它们的函数关系式将是: x y = 2x y = 3 x y = 2 1 x y = 1-=x y 【师生互动】: 以上问题中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函数; 均是以自变量为底的幂; 指数为常数; 自变量前的系数为1; 幂 前的系数也为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总结,从而自然引出幂函数的一般 特征.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1、幂函数的定义 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指数函数学案

3.1.2《指数函数》学案(一) 姜永章 刘欢 张志华 2012.10.13 一、课标点击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指数的定义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学习探究 问题1: 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1个这样的 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2、质量为1的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地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为原来的50%,求这种物质的剩留量y 与时间 x 的函数关系。 观察你写的两个函数解析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你能写出这类解析的一般形式吗? 学习探究(一) 1、指数函数的定义: 。 2、小练习 指出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① x y 4=; ② x y 4-=; ③ x y )4(-=; ④ x y π=; ⑤24x y =; ⑥x y 32?=; ⑦(21)x y a =-(12 1 ≠>a a 且) 3、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指数函数的定义中要规定a>0,且a ≠1呢? (2)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问题2、 作函数x y 2=与x y )2 1 (=的图象,并观察图象指出它们的性质。 学习探究(二) 1

2、思考与讨论: (1)底数大小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2)指数函数,0(>=a a y x 且1≠a ),x 取何值时, 1>y ?x 取何值时,10<,比较b a ,的大小。 四、变式拓展: 1、已知7.08.0=a ,9.08.0=b ,8.02.1=c ,按大小顺序排列c b a ,, 五、归纳总结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六、课后作业:93页 A 2 B 1,2,3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数导学案

课题: 导数、导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2课时 一、考点梳理: 1.导数、导数的计算 (1).导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lim Δx →0Δy Δx =__________,称其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0|x x y '=. (2).导函数: 记为f ′(x )或y ′. (3).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f ′(x 0)的几 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x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 ! (4).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f (x )±g (x )]′=__________;(2)[f (x )·g (x )]′=__________;(3)??? ?f x g x ′ =__________(g (x )≠0). (6).复合函数的导数: 2.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最值 (1)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1)对于函数y =f (x ),如果在某区间上f ′(x )>0,那么f (x )为该区间上的________;如果在某区间上f ′(x )<0,那么f (x )为该区间上的________. (2)若在(a ,b )的任意子区间内f ′(x )都不恒等于0,f ′(x )≥0?f (x )在(a ,b )上为____函数,若在(a ,b )上,f ′(x )≤0,?f (x )在(a ,b )上为____函数. [ (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1)判断f (x 0)是极值的方法: 一般地,当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时, ①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 (x 0)是极大值; ②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 (x 0)是极小值. (2)求可导函数极值的步骤 :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 (1)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________; (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______________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 二、基础自测: 1.若函数f (x )=2x 2-1的图象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Δx,1+Δy ),则Δy Δx 等于( ). A .4 B .4x C .4+2Δx D .4+2Δx 2 原函数 导函数 f (x )=c (c 为常数) f ′(x )=0 f (x )=x n (n ∈Q *) ; f ′(x )=________ f (x )=sin x f ′(x )=________ f (x )=cos x f ′(x )=________ f (x )=a x f ′(x )=________ f (x )=e x > f ′(x )=________ f (x )=lo g a x f ′(x )=________ f (x )=ln x f ′(x )=________

新人教版化学-公开课教案

双江民族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2)学期 化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一氧化碳 执教:杨兴奎 时间:2008年5月7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及新课讲授,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 2、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对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毒性。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及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操作步骤及尾气的收集、处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前面我们学过,木碳可以跟氧发生化学反应。 ①、当碳在氧气或空气里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②、当碳燃烧不充分的时,生成一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氧大,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讲授新课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C + O CO 2 2 点燃 2C + O 2CO 2 点燃 CO + H O H CO 2223C O + C ( HO) C CO +H O 22a 3a 2

最新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高一数学 第22课时 幂函数导学案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高一数学导学案:第22课时 幂函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幂函数的形式特征,掌握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应用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加深学生对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的经验。 (2)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想。 【学习重点】 (1)掌握常见的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总结,熟练运用幂函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特别 是含参数讨论的一类问题. 【预习内容】 幂函数的概念 【新知学习】 1.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 常数。 试一试:判断下列函数那些是幂函数 (1)x 2.0y = (2)5 1x y = (3)3x y -= (4)2x y -= 2.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⑴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12 1 32,,,,-=====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象

⑵观察函数12 1 3 2-定义域 性【新知深化】 幂函数α=x y 图象的基本特征是: ⑴当0>α时,图象过点 ,且在第一象限随x 的 而 ,函数在区间 [)+∞,0上是单调 函数。 ⑵当时,图象过点 ,且在第一象限随x 的 而 ,函数在区间),0(+∞上是单调 函数。 ⑶幂函数α=x y 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新知应用】 【例1】求下列幂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他们的奇偶性。 (1)3 y x = (2)12 y x = (3)2 x y -=;(3)43 y x =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 2 1 14.3________2 1π (2)3 )38.0(-________()3 39.0- (3)125.1-__________1 22.1- (4) 比较0.20.3 ,0.30.3 ,0.30.2 .

10指数与指数函数(无答案)-山东省青岛志贤中学高考数学复习学案

技能训练(十) 指数与指数函数 序号:NO.10 日期:2019.12.19 【考纲传真】 1.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 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 的指数函数的图象.3.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知识通关】 1.根式 n 次方 根 概 念 如果x n =a ,那么x 叫做a 的__________,其中n >1,n ∈N * 表 示 当n 是_______时,a 的n 次方根x =n a 当n 是_______时,正数的n 次方根x =±n a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__,记作n 0=0 根式 概念 式子n a 叫做______,其中n 叫做________,a 叫做_________ 性质 (n a )n =__ 当n 为奇数时,n a n =__ 当n 为偶数时,n a n =|a |=___________ 2.有理数指数幂 (1)分数指数幂

①正分数指数幂:a m n =_____ (a>0,m,n∈N*,且n>1); ②负分数指数幂:a -m n =_______=_______ (a>0,m,n∈N*,且n>1); 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__,0的负分数指数幂____________.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a r·a s=_______ (a>0,r,s∈Q); ②(a r)s=_____ (a>0,r,s∈Q); ③(ab)r=______ (a>0,b>0,r∈Q). 3.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y=a x a>10<a<1图象 定义域R 值域_________ 性质 过定点______ 当x>0 时, ______;x <0时, ________ 当x>0时,________;x<0时,_______ 在R上是 _______ 在R上是_______ 【题型全通】 [题型一]指数幂的化简求值

高三数学有关导学案课堂教学得失

高三数学有关导学案课堂教学得失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在工作中,我们组在多方面进行实验,获得了宝贵的教改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们的做法做如下介绍: 《导学案》的使用 1.通过使用《导学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创新精神。《导学案》贵在“导”,其应用贯穿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阶段,突出以下三大环节:①课前自主预习——使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内容在《导学案》中设置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置问题针对性要强、难易适当,减少了课堂上教师讲课的时间。②课堂探究、创新——《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总结,纠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完成本节核心内容。通过《导学案》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使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最大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③课后反思领悟、巩固落实——通过《导学案》中对“问题”的解决,指出学生掌握的内容、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落实、巩固,使知识掌握最大化。 2.导学案的使用要与教材、教辅及课件有机结合。要处处体现“教师智慧”。 《导学案》的组织使用不能脱离教材,照搬教辅,要源于教材,体现对学生进行学前自学指导及探究的元素。《导学案》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再现,课件也不是《导学案》的简单重复使用,课堂教学不能被“课件”所累,它不是授课“中心”,仅是授课“手段”。有了《导学案》不等于备课省劲了,更不可以“照本宣科”,必须充分体现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使《导学案》用目的。 3、使用《导学案》可能出现的误区: 使用《导学案》可能出现的误区是形式化,课本知识重复化,要避免使用《导学案》后的“结论教学”,课堂上“紧盯结论”,不注重“结论”的生成过程,将一些“结论”硬塞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死记“结论”,这样会教死了知识,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假如教学中将

幂函数学案

幂函数 学习目标:了解幂函数概念;会画常见幂函数的图象;结合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1x ,y =x 1/2 的图象了解 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简单性质;会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底数不同而指数相同的幂的大小 学习重点:幂函数的概念和奇偶函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简单的幂函数的图像性质。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 探究新知 1.写出下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正方形边长x 、面积y;②正方体棱长x 、体积y;③正方形面积x 、边长y;④某人骑车x 秒内匀速前进了1m,骑车速度为y;⑤某人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x 千克,那么她需要支付的钱数y.上面5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上述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2.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x a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是常数. 练习:(1)①y=1/x 3②y=2x 2③y=x 2+x ④y=0.2x ⑤y=x 0 ⑥y=1属于幂函数的是_________. (2)若函数f(x)=(a 2-3a-3)x 2 是幂函数,则a 值为________. 3.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由幂函数y =x 、y =12 x 、y =x 2 、y =x -1 、y =x 3 的图象,可归纳出幂函数的如下性质: (1)幂函数在__________上都有定义;(2)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__________;(3)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________与________,且在(0,+∞)上是单调________;(4)当a<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不过点(0,0),在(0,+∞)上是单调________. 4.幂函数的比较 ①幂函数的图象比较 ②函数y =x ,y =x 2,y=x 3,y=x 0.5 ,y =1x (x≠0)的图象和性质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探究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问题1:细胞分裂时,第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即 12),第2次由2个分裂成4个(即 ),第3次由4个分裂成8个(即 ),如此下去,如果第x 次分裂得到 个细胞,那么细胞个数y 与次数x 的函数关系式是 问题2:《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请你写出截取x 次后,木棰剩余量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在2x y = 和 1()2 x y =中,指数 x 是自变量,底数是一个大于0 且 不等于1的常量。我们把这种自变量在指数位置,而底数是大于0不等于1的常量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 思考:1、指数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 ①x a 前面的系数为 ②a 的取值范围 ③指数只含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序号为 ①x y ? ? ? ??=51 ②25x y =? ③2x y = ④23-=x y ⑤x y 4-= ⑥x y )14.3(-=π ⑦1 2 -=x y 2、 已知函数x a a a y ?+-=)33(2是指数函数,则=a 1.用列表、描点、连线的作图步骤,画出指数函数x y 2=、x y ?? ? ??=21的图像。 -2 -1 0 1 2 1 2 4 4 2 1 通过图像,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1、分别说出x y 2=、x y ?? ? ??=21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 1 1 2 3 -2 -3 2 -1

问题2、x y 2=与x y ?? ? ??=21的图像有什么关系? 问题3、底数a 选取不同的值(如3x y =、13x y ?? = ??? )函数图像又会如何呢?试画出草图并与上 图作比较。 2.通过比较,会发现指数函数x a y =(1,0≠>a a 且)的图像和性质如下: 《巩固训练》 1. 1+=x a y 过定点 _. 2. 若函数x a y )12(+=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2:已知指数函数x a x f =)((1,0≠>a a 且)的图象经过点),3(π,求)3(),1(),0(-f f f 的值. 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①x y 32?= ②13+=x y ③x y ?? ? ??=32 ④2x y = ⑤12-=x y ⑥x y )3(-=

2013-2014学年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导学案:专题6《圆锥曲线》

课题: 专题 6 圆锥曲线 班级 姓名: 一:高考趋势 回顾 2008~ 2013 年的高考题, 在填空题中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和定义的运用,在解答题中 2010、 2011、 2012 年连续三年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难度较高. 在近四年的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考查较少且难度很小,这与考试说明中 A 级要求相符合. 预测在 2014 年的高考题中: (1) 填空题依然是以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为主,三种圆锥曲线都有可能涉及. (2) 在解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圆、直线、椭圆的综合问题,难度较高,还有可能涉及简单的轨迹方程的求解. 二:课前预习 x 2 +y 2 = 1 的离心率 e = 10 ,则 m 的值是 ________. 1.若椭圆 5 m 5 2.若抛物线 2 = 2x 上的一点 M 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为 3,则 M 到该抛物线焦 y 点的距离为 ________. 3.双曲线 2x 2-y 2+6= 0 上一个点 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4,则它到另一个焦点 的距离为 ________. 2 2 x + y = 1 的左焦点为 F ,直线 x = m 与椭圆相交于点 A 、 B.当△ FAB 的 4.椭圆 4 3 周长最大时,△ FAB 的面积是 ________. 5.已知椭圆 x 2 y 2 2 + 2=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F 2,离心率为 e ,若椭圆 a b PF 1 上存在点 P ,使得 PF 2= e ,则该椭圆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6.设圆锥曲线 Γ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 1 ,F 2.若曲线 Γ上存在点 P 满足 |PF 1|∶ |F 1 F 2 |∶ |PF 2|= 4∶ 3∶2,则曲线 Γ的离心率等于 ________. 三:课堂研讨 2 2 y 1.已知双曲线 x - = 1,椭圆与该双曲线共焦点,且经过点 (2,3). (1)求椭圆方程; (2)设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 , B ,右焦点为 F ,直线 l 为椭圆的右准线, N 为 l 上的一动点,且在 x 轴上方,直线 AN 与椭圆交于点 M. ①若 AM = MN ,求∠ AMB 的余弦值; ②设过 A ,F , N 三点的圆与 y 轴交于 P , Q 两点,当线段 PQ 的中点为 (0,9) 时,求这个圆的方程. 备 注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中化学选修五 醛和酮糖类(第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从新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和加O 去H,或加H 去O 的关系与实质。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探究醛酮的化学性质时,通过通过问题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和结论等步骤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了解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推崇绿色化学的理念 二、重点难点 1、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从新的角度认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乙醛的性质实验 三、实验内容 1、验证实验 根据甲醛的化学性质,预测乙醛和丙酮是否能够发生类似的加氧氧化。选择一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试剂进行实验。 药品:乙醛、丙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小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2、探究实验 根据验证实验得出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氧化剂(弱氧化剂)来探究。 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仪器:试管两支、小烧杯、热水、试管夹、酒精灯等。

学以致用:喝酒脸红和千杯不醉的原因 核心素养 四、设计思路 五 、设计流程 问题: 生 活中的醛 酮 预测: 根据结构推测性质 羰 基 的 加成、还原反应 学 以 致用: 蛋白质变性原因 实验探究: 醛酮氧化反应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醛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 产物,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问题】 【思考】 1、福尔马林的成分是什么? 2、福尔马林为何能防腐?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不 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解决化学生活中的两个问题 性质实验: 乙醛和丙酮与强弱氧化剂的反应 结构分析: 分析乙醛和丙酮的官能团,键的极性,预测性质 学习活动 生活化学: 回顾福尔马林的作用和喝酒脸红的现象 醛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化学知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导入:醛酮是中转站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结论: 醛酮为何被称为有机合成的是中转站

《幂函数》教学设计

《幂函数》教学设计 克山一中吴雅杰 一、设计构思 1、设计理念 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相互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注重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主阵地。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所设计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伴随新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后成功感的满足,由此刺激学生非认知深层系统的良性运行,使其产生“乐学”的余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便自发生成。本节主要安排应用类比法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类比法的体会与应用。 注重学生多层次的发展。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是多层次的,所以设计的问题也应有层次性,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高中数学课程应尽量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适度的形式化,较好的理解和使用数学概念、性质。 2、教材分析 幂函数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该教学内容在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已被删去。标准将该内容重新提出,正是考虑到幂函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故在教学过程及后继学习过程中,应能够让学生体会其实际应用。《标准》将幂函数限定为五个具体函数,通过研究它们来了解幂函数的性质。其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y=x、y=x2、y=x-1等三个简单的幂函数,对它们的图象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现在明确提出幂函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了解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研究了两个特殊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研究函数已经有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教材安排学习幂函数,除内容本身外,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思想方法是另一目的,另外应让学生了解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函数图象及性质是一个重要途径。该内容安排一课时。 3、教学目标的确定 鉴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程的理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⑴掌握幂函数的形式特征,掌握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⑵能应用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 (第1课时) 【知识要点】 1.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的图象; 3.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学习要求】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意义; 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预习提纲】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54 页~第57页) 1。指数函数的概念 (1)函数x y 073.1=与x y )2 1(=的特点是 。 (2)一般地,函数x a y =(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列表、描点、作图象 x x y 2= x y )2 1 (= 图象 x y 2= x y )2 1(= 2- 5.1- 1- 5.0- 0 5.0 1 5.1 2 (2)两个图象的关系 函数x y 2=与x y )2 1(=的图象,都经过定点 ,它们的图象关于 对称. 通过图象的上升和下降可以看出, 是定义域上的增函数, 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3)类比以上函数的图像,总结函数性质,填写下列表格:

10<a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性质 【基础练习】 1。指出下列哪些是指数函数 (1)x y 4=;(2)4 x y =;(3)x y 4-=;(4)x y )4(-=;(5)x y π=; (6)24x y =;(7)x x y =;(8))12 1 ()12(≠> -=a a a y x 且。 2。作出x y 3=的图象. 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 (1)3 -=x a y ; (2)x x y 22 3-=; (3)11 )2 1 (-=x y 4.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313232)21()51()21(<< (B)32 3231)5 1()21()21(<< (C)323132)21()21()51(<< (D )313232)2 1()21()51(<<

高三数学南方凤凰台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一轮数学提高版完整版学案第二章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第6讲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A 组 应知应会 一、 选择题 1. (2019·北京一模)已知函数f (x )=x 3-2x ,则f (3)等于( ) A. 1 B. 19 C. 21 D. 35 2. (2019·石家庄二模)设集合M ={x |0≤x ≤2},N ={y |0≤y ≤2},给出如下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3. (2019·厦门质检)已知函数f (x )=???? ?3x ,x ≤0,-????12x ,x >0, 则f (f (log 23))等于( ) A. -9 B. -1 C. -13 D. -1 27 4. (2019·河南名校段测)设函数f (x )=?????log 3x ,0<x ≤9,f (x -4),x >9, 则f (13)+2f ????13 的值为( ) A. 1 B. 0 C. -2 D. 2 5. (2019·河北衡水)若函数y =x 2-3x -4的定义域为[0,m ],值域为??? ?-25 4,-4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4] B. ????32,4 C. ????32,+∞ D. ??? ?3 2,3 二、 解答题 6. (1)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2,f (x +1)-f (x )=x -1,求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且f (x )=2f ???? 1x ·x -1,求f (x )的解析式. 7. 已知 f (x )=x 2-1, g (x )=? ?? ??x -1,x >0,2-x ,x <0. (1) 求f (g (2))和g (f (2))的值; (2) 求f (g (x ))和g (f (x ))的表达式.

高中化学《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比较苯与甲烷、乙烯在组成、结构、 性质上的差异。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的概念。 (2)以苯的分子式的确定入手,展开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对比学习苯与甲烷、乙烯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3)煤的综合利用、苯等苯的同系物来自煤干馏的产物以及在各个方面的用途,提高学生“变废为宝”环保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以及主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 教学过程: [幻灯片展示] 生产生活中以苯为原料的制成品,引起学生关注、思考 [苯的发现史介绍] (1)法拉第发现苯 (2)米希尔李希命名为“苯” (3)热拉尔提出分子式(4) 凯库勒提出结构式 [板书] 苯 教师:联系已经学习的有机物结构请猜测苯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试写出几种苯的结构。学生:讨论、练习、书写 [板书]一、苯分子的结构 1.分子式:C6H6

[思考]根据分子式C6H6 ,苯是一种饱和烃还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学生活动]写出可能的几种结构简式。 [幻灯片展示] C H2=C H-C H=C H-C≡C H HC≡C-C H2-C≡C-C H3 [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样品 [板书]1.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1-苯溶于水实验] [板书](2)比水轻、不溶于水。 (3)沸点是80.1℃,熔点是5.5℃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预测 [问题思考]苯是否具有烯烃类似的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①能否使溴水褪色?② 能否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2-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 实验结论: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教师:所以不存在双键

高中数学导学案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一) 班级:二年级 组名:数学 设计人: 审核人: 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律,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化简; 2. 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它们的推论; 3. 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P 86~ P 87,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化简:⑴ 5(32a b - )+4(23b a - ); ⑵ ()()63a b c a b c -+--+- . 2:在平面上,什么叫做两个向量平行? 在平面上有两个向量,a b ,若b 是非零向量,则a 与b 平行的充要条件 学习探究(由学生完成) 问题: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有几种位置关系?如何判定它们的位置关 系? 新知:空间向量的共线: 1.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 所在的直线互相 或 ,则这些向量叫共线向量,也叫平行向量. 2. 空间向量共线: 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0b ≠ ),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 实数λ,使得 推论: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的直线,对空间的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 反思:充分理解两个向量,a b 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中的0b ≠ ,注意零向 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知识应用:已知5,28,AB a b BC a b =+=-+ ()3CD a b =- ,求证: A,B,C 三点共线. 精讲例题 例1 已知直线AB ,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若O P xO A yO B =+ ,且x +y =1, 试判断A,B,P 三点是否共线?

变式:已知A,B,P 三点共线,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若12 O P O A tO B =+ , 那么t = 例2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 D A B C D -,点M 是棱AA ' 的中点,点G 在 对角线A ' C 上,且CG:GA ' =2:1,设CD =a ,' ,CB b CC c == ,试用向量,,a b c 表示向量' ,,,C A C A C M C G . 变式1:已知长方体''''ABC D A B C D -,M 是对角线AC ' 中点,化简下列 表达式:⑴ ' AA CB - ;⑵ '''''AB B C C D ++ ⑶ ' 111222 AD AB A A +- 变式2:如图,已知,,A B C 不共线,从平面ABC 外任一点O ,作出点,,,P Q R S ,使得: ⑴22OP OA AB AC =++ ⑵32O Q O A AB AC =-- ⑶32OR OA AB AC =+- ⑷ 23OS OA AB AC =+- . 小结(由学生完成)空间向量的化简与平面向量的化简一样,加法注意向量的首尾相接,减法注意向量要共起点,并且要注意向量的方向. ※ 动手试试(由学生完成) 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量a 与非零向量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 B. 任意两个共线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C. 任意两个共线向量相等; D. 若向量a 与b 共线,则a b λ= . 2. 已知32,(1)8a m n b x m n =-=++ ,0a ≠ ,若//a b ,求实数.x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法则及它们的运算律; 2. 空间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推论. 知识拓展 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将图形上所有点沿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长度”,空间的平移包含平面的平移.

幂函数导学案(1)

§2.3 幂函数 1.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预习教材P 77~ P 79,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求证3y x =在R 上为奇函数且为增函数. 复习2:199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54.8亿,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x %,2008年底世界人口数为y (亿),写出: (1)1993年底、1994年底、2000年底世界人口数; (2)2008年底的世界人口数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任务二、新课导学 探究任务一:幂函数的概念 问题:分析以下五个函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1)边长为a 的正方形面积2S a =,S 是a 的函数; (2)面积为S 的正方形边长12 a S =,a 是S 的函数; (3)边长为a 的立方体体积3V a =,V 是a 的函数; (4)某人ts 内骑车行进了1km ,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1/v t km s -=,这里v 是t 的函数; (5)购买每本1元的练习本w 本,则需支付p w =元,这里p 是w 的函数. 新知 1、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x α=()a 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试一试: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幂函数. ① 1 y x =;②22y x =;③3y x x =-;④1y =. 探究任务二: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问题: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x =;(2)12 y x =;(3)2y x =;(4)1y x -=;(5)3y x =.

说明: ② 除函数12y x =外,其余四个幂函数具有奇偶性 ②在第一象限内,函数1 y x -=的图像向上与y 轴无限接近,我们称x 轴y 轴为渐近线 结合以上特殊幂函数的图像得出 一般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像都通过点(1,1) (2)若0α>,则幂函数的图像都过原点,并且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3)若0,α<则幂函数的图像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于原点 时,图像在 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当x 趋向于+∞ 时,图像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 (4)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 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 从图象分析出幂函数所具有的性质. 观察图象,总结填写下表: 常见幂函数的性质 例1、已知幂函数2 1 2 1 (22)23m y m m x n -=+-+-,求,m n 的值 例2、已知函数22 1 ()(2),m m f x m m x m +-=+?为何值时,()f x 是: (1)正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3)二次函数(4)幂函数

高中化学《共价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共价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和NaCl 一样吗H和 Cl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和 Cl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 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 【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 7 个电子要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 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 【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 【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 【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