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交流(包含十七大报告完整版)

申论交流(包含十七大报告完整版)

应大家的要求,自开一贴,与各位童鞋交流申论(自13页起真正教你认识申论)

看到还有这么多人为考公务员努力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却不知道怎么学申论,陷入无比的困惑中。回想起当年的自己,也曾经历这种过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的痛苦时期——自己学习找不到方向,想找个人请教却苦于身边没这么个人,报了个辅导班,水平却差强人意,课上还感觉老师讲的挺有道理,回到家后学习起来还是一头雾水,关键还是老师没有讲到点子上,因为很多老师自己都没有考过申论却要他们来讲申论,总还是有那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我还是很欣喜地发现现在还是有一些不错的辅导机构的,这些机构的辅导水平如何其实大家可以从他们出的书中看出来,就像各位童鞋在网上发帖子让大家来拍砖,回帖的人水平如何不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吗。

通过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终于就感觉彷如突然开窍般,对申论有了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按照自己总结的做题方法,去年考试前做了4套,还是5套题来,我也忘了,现在也都被人借光了,真的是一套一个水平,从第一套题大作文都没有写完,到最后考试前都可以有富余的时间,不但对答案的时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可以看出参考书给的答案还有那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种感觉真的很爽。有了考前的这种感觉,自然就可以自信满满的去考试了,结果也不出所料,以总成绩第一的身份考上了国家公务员。

上半年恰逢山东省公务员招考,于是有一些比较熟悉的人来让我辅导申论(当时还都是免费的),开始讲起来还比较随意,后来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理论,不但给人讲申论,还给人辅导面试(说实在的我觉得申论和面试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我一再强调面试题你就可以看作一道500字左右的小申论文,只是它没有给定材料,要靠你自己的储备材料)结果也比较让人满意,索性还叫没有误人子弟,辅导的所有人都过了笔试,面试也只有一个以一名之差没有考上。

有了上半年的成功经验,今年十一在滨州办了一场小小的只针对认识人的辅导班,虽然只有十个学生,但第一次同时面对这么多人的讲课感觉真的很不一样(虽然以前工作的时候也曾给80多个企业上的管理人员讲过政策方面的东西,但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那是代表政府在讲,别人来听也是给政府面子,与我讲的好坏无关),很兴奋,课堂气氛也比较热烈,足足讲了三天,每天十小时,到最后一天大家一致通过先不吃晚饭了,听完再吃。这样就是从中午1:30,一直讲到晚上八点,讲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的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因为都是熟人,收钱真的很不好意思,所以就大赠送吧,允诺给上辅导班的人每人评一篇申论文章。

但因为我之前从没有给人评过申论文章,没有经验。才想起之前准备考试随机资料的时候曾经搜集到QZZN论坛上的资料,所以就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来到咱们这个论坛。本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来,但是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在考公的路上挣扎着,看到有人发帖求评论,虽然很多评论的还算中肯,但总觉得没到点子上,于是就忍不住注册了一个号,上来给大家评文章,也是为了锻炼一下,提高自己评申论文章的水平,为过年期间再办辅导班做准备。到时我决定在十一辅导班原有三部分——申论基础知识、写作提高和热点精讲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模拟练习和评申论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免得有人以为我在做广告。

本来评申论文章只是一时兴起,纯属路过,谁知道就被大家说成什么高手,还有人开贴找我,更有人不断地加我为好友,结果就一评不可收拾。之前一直没有自己开贴,就是怕出现这种局面,现在既然已经如此了,索性开了这个贴。

其实大家不要以为只有点评道自己的文章才会有收获,看看别人的文章,指出别人犯的错误,同样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或是看一下我点评其他人文章的地方,不是也可以避免自己犯类似错误吗?

(说明:以下这段文字是为了弄清阳关三叠这个概念从百度文库搜索的一篇文章,但是后来发现申论交流大姐解释了什么是阳关三叠式开头,不能不说还是我们山东人实在,^_^ ,看了那么多贴还是感觉这篇贴真正的是言之有物,这不是阿于奉承,看完申论交流大姐的所有帖子内容就会有同感。再说这段文字,这段文字还是有点实际内容的,读后能更好的理解申论交流大姐的帖子内涵,所以在此保留,如若不喜欢可以自行删除)

如何在文章中阐述和论证对策?

答:申论文章分析不能少,但以对策为主,除了提出对策措施,还要论证这些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用性,预测其实行后解决问题的趋势;政论以论述理论或事实性政治问题(课题、话题)为基本内容,没有特定的格式要求,是否突出某一方面内容,比如是侧重分析原因、危害、解决的必要性、用什么原则

指导问题的解决,还是具体阐述解决的方法、措施,由作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自定,但一定要指向问题的解决,不能写完文章表达完困惑,把问题仍然留在原处,没有指明任何解决的前景。

文章中的对策及其依据和理论上的分析,大多取材自给定资料中,要发现并提取资料中的有关对策信息,加以综合整理,形成作答者自己的对策论述。

提炼和整理资料的对策内容,包括理论观点和实际做法,必须把握三个原则:必须符合官方现行指导理论和政策(理论上合理),必须符合题意、题目的要求和提示,必须符合问题和材料的具体实际。基本方法是运用正确的理论(如发展观)寻找、鉴别和利用资料信息,解决问题,形象地说就是用一条主线串起有用的材料。

对策中也要讲?为什么、怎么办、作用意义?,应该怎样处理?

答:为什么,有两种:一种是分析问题为什么产生,为什么如此严重,为什么说它是?问题?、是有害的、不利的,这实质是问题的原因性质。另一种是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贯彻某某原则,采取某某措施,如为什么要树立新型政绩观,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幸福生活下去。这实质是分析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用性、可能影响等。

所以?为什么?实质上是两种,一种属于问题原因性质,一种属于对策原理性质,前者是分析原因,后者是论证对策,两者都要首先从理论上把道理——?为什么?论说明白,然后适当地结合实际,用事例、数字等证明观点,如欧美先污染后治理,代价高昂,工业化初期居民特别是工人死亡率高,治理费用惊人,教训深刻等等。

为什么——如果属于原因分析,在文章的?承接、分析问题?部分,占全文30%,而原因分析又占问题分析的全部篇幅的一多半,大致要有100~200字。

为什么——如果属于对策原理,在文章的对策论述部分,占全文50%,而原理——必要性、可行性占对策全部篇幅的1/5左右,要控制在100字以下。

怎么办——具体的对策,这是对策的主体部分,应占4/5,全文的400字左右。

能怎样——实行对策的作用、意义,可以和必要性、效用性即对策的原理论述一起说,也可在文章的结尾、总结段落或结束句中说,大致上占5%~10%,也就是50~100字左右。

这些部分,到底应该怎么分配字数比例,要根据你临场的态势把握来决定,不要用一个数字硬性把自己的思路框死,把手脚束缚住,因为像填格子一样写文章,是绝对写不出自然流畅的文章的。

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答:起笔有千钧之力,收笔有泰山之重,这才压得住阵脚,才能开头开得先声夺人,结尾结得余音绕梁,发人深省、启人深思,把散论或文章的效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最经典的开篇方式就是开门见山。首句即揭示问题,直指要害,如?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我国司法领域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紧接问题,适度展开铺陈和分析,直抒胸臆,深入说明问题的具体表现,如?据央视调查,目前证人出庭率不超过10%?,有分寸地分析问题的危害,?证人不作证,使正常的司法程序无法进行,不仅损害当事人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开门见山的开头,直接、爽快,使人读之有心胸开朗之感,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均为首选的开篇方式。

有力的开篇方式为高屋建瓴。通常首段或第一句话,或引用领导人权威论述,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或引用经典名著或格言警句,如?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公务员对公众的道义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这与公务员所处的地位、

拥有的权力、所负的责任是相对应的?;或引用震撼性的典故、事实或典型范例,如?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繁森援藏多年去世后身无长物,汪洋湖的言传身教深及妻子使之拒收礼物,充分体现了廉洁人物的人格力量?,由此占领理论与道义的制高点,将全文的?势头?即张力积蓄到一种极高极强的程度,随之居高临下、乘势而下,引入问题、进入正文,具有银河直泻的巨大声威和气势。

具有增色效应的开篇方式为阳关三叠。指的是巧妙布局、精心安排,运用多种笔法,如变换表达方法和修辞方法、句子形式,形成波澜起伏、一唱三叹、抑扬顿挫、跌宕生姿的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如以感叹句、排比句甚或两者并用的方式起笔:?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随后连举八位上古圣贤先王,以证明何为?刑赏忠厚?。(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再如:?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理应大举开发建设;怒江州政府提出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这是何等宏大的气魄!可是为什么一石激起千重浪,从民间到专业界都纷纷反对呢?这并非水电不可开发,问题根子出在两库十三级这一‘天狗蚀日’的开发方式上,胃口张得过大过急。?先压抑本意,表达相反的情况或意图,再挑明观点、阐明本意,并运用多种句式和修辞方法,形成抑扬顿挫、变幻多姿的效果。这种开篇是文学式的,难度很大,一旦运用得当将气势不凡,为文章显著增色,极大地吸引考官注意,产生很大的加分效应。

最常规的结尾方式是总结深化。在结尾点明题旨,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一般需要指出按照文中提出的原则、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否则不能解决问题,听之任之问题还有蔓延恶化的趋势;有时则要深化观点,说明仅有好的制度还不行,还要有合适的人才、队伍去扎实地执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因素,满足百姓的合理诉求。

积极的结尾方式是展望升华。展望即按照文中提出的方法,循着文中指明的路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未来情况一定能够改善,并适当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采取文中对策后所能达到的具体效果;在展望的基础上,升华文章主题,如以呼吁、感叹、反问等句式加重语气,号召文章的受众团结一致,为开创令人鼓舞的局面共同奋斗,增强文章的鼓动性、感染力。

圆满的结尾方式是首尾呼应。结尾与开头观点相呼应,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相呼应。如开头是?证人不作证,影响公平正义?,结尾写道?通过完善证人保护制度,促使证人无忧地走上证人席,坚定地维护正义,从而营造出奉法者强的环境,促进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突破性的结尾方式是?急刹车?。作文如行云流水,发于当所发,止于当所止。正文主体把所要表达的思想阐发得淋漓尽致,已经无须多说,即可顺势收笔,在全文的高潮处突然结束,不加可有可无的?总结性语句?,以免画蛇添足。通常在申论文章的最后一条对策的最后一句结束全篇,给人以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之感。事实上,早期高水平的领导人讲话或会议报告就是这样作结,只有意志坚定、信心充足的人才会采用这种突破性的结尾。

怎样拟好申论文章的标题?

答:申论文章中拟定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审题,认定题目要求是给定标题,还是由作答者自拟标题,已有完全命题或不完全命题的,必须依据提示,采用给定的标题,或补充完成完整标题。试题要求中没有标题字样,应默认为需要自拟标题。这里主要谈自拟标题的拟法。

一是拟题要贴切。我们提倡标题即论点,标题必须是对文章主要论点的准确概括。申论作答中所拟的议论文标题要准确概括出主题,并要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写作特色,切合文章内容,如阐述的是何种问题、使用的是何种文体;切题是双向的,题要合文,文要切题,标题是文章观点、内容的准确概括,内文是对题目表明观点的发挥和具体阐释,文章内容必须体现标题所概括的主旨。为此,拟题之前一定要对全文思想内容做好通盘考虑,审思精详、深思熟虑,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酝酿成熟了,才可落笔拟出恰当的标题,所用的语言一定要准确体现写作意图,实现拟题的目的。

二是拟题要简明。提倡单层标题,即只有一个标题,尽量避免副标题,一般不采取在主标题下另加副标题的形式。这样才能体现立意的专一,才能避免词不达意,避免把立论的思路引向歧途。复杂的标题形

式不易控制,涉及主副标题主次关系、不同论点等问题的处理,人的思维特性倾向于在拟定新标题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思想,导致答题思维的错乱。如果不是题目限定了必须加副标题,就不要加拟副标题;单层的标题也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标题越具有概括性,主旨越是明确,作答的方向越专一,发挥的空间也越大。

三是拟题要精练。标题所使用的语言要言简意赅,表述要简短有力。议论文的标题只有简短才能有力,而只有精练才能简短,要做到标题具有鼓动性、说服力、感染力,就必须运用简洁的文字。提倡《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所收文章标题的式样:简洁、干脆、有力,文题结合紧密,如《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拿事实来说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

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拟题方法。

从标题来源的角度:

拟题可从文章主题中概括。立意与拟题紧密关联,立意的程序完成、文章的主题确定,题目也就大致可以确定了——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题,就可得出题目。例如,对于行业自律问题,作答者撰文的立意是?市场秩序的规范需要政府监管?,根据拟题精练、简洁、贴切的格式要求,对这一主题稍作文字上的调整,将标题拟为《以政府监管促进市场秩序规范》,是?标题即论点?的标准例子。

拟题可从试题给定的条件中提炼。根据试题给定的条件,按照?精神上相容、字句上包含?的原则,以作答者自己的理解和作答需要为取舍,对试题立意提示中给出的字句进行重新组织,拟定标题。如前述2008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申论考试第四题,可分别重新组织提示中?角度?、?立意?的字句,拟标题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质量和效益》、《试论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科学性的途径》、《发扬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坚持自主创新,弘扬中国创造》等。

拟题可从写作对象、文体格式上切入。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采用的文章体裁,选择适当的语句,组成一个文、题相符的题目,如《试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于缓解我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报告》。

从标题虚拟和实拟的角度:

虚拟标题可以空泛。标题虚拟,是指标题中不直接说明论点,只笼统地概括论述对象和全文内容,为文章的写作划定一个范围。虚拟的标题通常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词语,如《蓝图》、《命脉》、《家园》,均未明确论点和具体论述对象,如是关于什么的蓝图、何物为何物的命脉,是精神或物质、理念或实在的哪一类家园,是论述对象的重要性,还是解决的对策等。作为虚拟标题的词语与立意的关系较为松散,但又存在必然联系,标题给出的是文章的整体范围。因此,可以根据立论任务、论述对象的具体情况,找出一个与要写作的内容有必然联系——通常是对内容或观点的抽象概括,而意义较为空泛、涵盖范围广阔的词或句子,拟定为标题,从而留下较大的立意和阐发的空间。

实拟标题应有确指。标题实拟,是指以文章中心论点或内容的实际概括作为标题,与正文内容严格对应,讲什么问题、是什么观点就是什么标题,其表述语言严密而具体,是文章内容的直接反映,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从标题形式与意义的角度:

拟题可从现成的标题公式中套用。议论文标题,特别是虚拟的标题,可套用现成的标题公式,如:论(浅论、初论、试论、小议)……谈(浅谈、试谈、也谈)……或……之我见,我看……我之……观,具体如《加强行业管理之我见》、《也谈市场秩序之规范》、《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套用公式的标题稳妥性好、可靠系数高,如此拟题十拿九稳,不会在标题上得高分,但可保证不出错。尽管在应试的紧张环境下套用现成公式的拟题方法较为省力,但仍然要扣准立意,把标题与文章主题结合起来,否则就做

不到拟题贴切的最基本要求。

拟题可从熟语和经典论题中化用。熟语是社会生活中习惯运用的、形式与意义固定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如?天下为公?、?饮水思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成语也是格言,?执政为民?、?人命大于天,责任高于山?、?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是惯用语。熟语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经典论题是指已被验证为真理或一般情况可确认为正确的论断,如价值规律、?改革开放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等。可确信为真的论题可来源于经典著作、领导人言论、党和政府文件、通行的政策、法律,也可来源于知识积累和生活常识。在自由命题作文中,可根据论证对象、主题与熟语、经典论题的联系,选择适当的熟语、经典论题化用为文章标题,如《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俭以立国》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洞察秋毫,防患未然》、《预则立,不预则废》,表达建立应急机制、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观点;《中国的崛起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用一个现行官方提倡、社会公认的论题概括并统摄全文。

如何把握申论的黄金律?

答:黄金律即结构比例。第一,应试申论,必须务本,首重提高基础应答能力。

不要把备考的努力放在?押某些题?或?重点专攻某类小题?上。押题是盲目的,是反科学的,相信预测很可能是自杀行为,后果严重;专攻小题是狭隘的,会导致一叶障目,最后自吞苦果。正确的、稳健的备考方式,是提高基础的应答能力;准备的重点,应是?知己?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实现弱势补强。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足,就有针对性地去练习、弥补,提高基础应答能力。

什么是提高基础能力?就是掌握一些原则、精神和方法,运用这些去应对所有的形式千变万化的试题。一切剑招(方法,花样繁多的叫法,其本质是在文章中灌水)是死的,而作答者即人是活的,要运用剑意(精神、原则以及最基本、最扎实的方法)去迎接内容和形式千变万化的题目挑战。不要管题目会怎样纷纷扰扰、复杂多样,你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些剑意,就能应对一切问题。需要把握住?三结合?的原则:与题意、题目要求结合(紧扣题意),与材料的实际内容结合(忠于材料),与官方的主流观点结合(立论正确)。在三结合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理论和写作方面的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比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这些原则、精神,根据紧密结合材料、切合题意、联系实际的要求,按照问题——原因——对策?三段论?的套路,就可以作答一切申论问题,特别是能写好最后的长篇文章。

第二,遵守作答的基本原则。这六条原则是:(一)忠于材料,紧扣题意;(二)持论务正,服从主流;(三)围绕问题,务求解决;(四)简化层次,要言不烦;(五)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六)观照全局,前后照应。

忠于材料有两层意义:一是忠于材料的精神。作答的观点,撰写文章的论点,对问题实质、要害、成因、影响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必须符合材料的精神,忠于材料原意。要善于理解材料,也要忠实地运用材料。二是忠于材料的本体。作答中对材料的引述必须忠于原词原句,不能割裂原文、断章取义,不能篡改原文,拼凑出给定资料所没有的内容。

服从主流,就是服从官方的观点,要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从政府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提出符合政府思路、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围绕问题,要从实用性出发,寻求问题的解决。要紧紧围绕问题,剖明事理,结合理论与实践,务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要言不烦,要求作答的层次尽可能简单、避免复杂,层次只有简单,才能清楚,结构才能紧凑结实,

表达的意思才能完整、面面俱到;论据应当充实,但不要堆砌,要挑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性论据;语言要简洁,不要复杂、不要重复。提倡写短的句子,避免结构复杂的长句;更不要一个观点变换角度用几句话反复申说,陈述事实、表达观点越明快越好。

开门见山,就是导入话题、进入正题一定要快,一般在散论的第一句话就应提出问题,摆明观点,随后就是对事实和观点的进一步说明与阐释。有标题、有完整结构的议论文,提倡开门见山,在第一段即导语部分就提出问题,点明本文题旨,如果做不到,最晚也应在第二段挑明本文的论证对象是什么,针对的是什么问题。

前后照应,要求写文章时胸中要有全局、笔下要前后照应。申论文章首先内容要切题,切合所拟的标题,如果文题不符,那么连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其次要首尾呼应,开头提出的问题结尾要作结论,明确给予解决。

第三,作答、为文宜实不宜虚。拟题与论述均宜实不宜虚,围绕试题、结合实际来拟定标题,阐述观点,不使用文学化、概念化的标题和论述方式,旗臶、高举之类的标语口号力避使用。

第四,论述要避免浮泛。首重立意,即观点和思想,立意在申论作答中是根本,行文方法、文墨修饰只是余事,答案的第一要义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没表达清楚,此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作答前要正确地掂量自己的斤两,思维和表达水平不高、对复杂曲折的写作方法把握不大的,宁可舍弯取直,平铺直叙,直来直去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要采取不合实际的打埋伏、设悬念、反问设问、感叹呼号等方式,以免弄巧成拙。其次,进入主题要快,铺垫不宜过多。不要在枝节问题上反复纠缠,浪费笔墨,越描越黑,迷失主要方向。再次,力求言之有物,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分析问题、陈述意见,避免泛言空论,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与问题关系不大的理论。最后,文风当庄重。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学色彩和情绪化、口语化,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强强联合、完美出击,必如宝剑出鞘,定将势如破竹、见血封喉。?这样的文风很不可取,在考官的评定下将会碰壁。

第五,把考官当听众。考官是具体的人,是有丰富感情的人,答卷是考生与考官的双向交流,不是考生单方面的表演,不仅面试那种当面交流是如此,申论作答这种间接交流也要注意方式,重视考官的感受。首先,作答者要用高度技巧的柔性的方式,寻求潜移默化,平易自然地影响考官,使对方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其次,表达方式要?娓娓动听?、?朗朗上口?、?流畅可读?,注重阅读的方便、直观、美感,力求使考官的阅读过程甘之如饴。最后,观点的表达坚定而有分寸,不求强搭硬售,一味地灌输、反复地强调自己的观点,非要对方接受,而是明确充分地表达观点,态度得体,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客观的,观点任人评说,并不是完美无瑕、不容臵疑的。

第六,端正应试心态,正确估量自己。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态度从容不迫,安详镇定,守稳方寸,不自乱阵脚。对自己的固有水平和临场实际发挥的水平有正确估价,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避免急于知道分数、过于在乎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心理。最后,要周密思虑,全面周到地考虑作答的方方面面,稳重沉着地下笔,防患于未然;答完多检查几遍,如发现问题立即设法修正,弥补于未然。

(以上文字不是申论交流大姐帖子内容)

首先说一下题目,太空太不明确,从你的题目中我看不出总论点是什么,我个人最不喜欢的题目就是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之类的,严重违背了题目要明确的要求,而且?推动环保事业?,从语法上说也是个病句,最起码也该说是?推动环保事业进步?吧,而且只写到环保立意不高,从整个材料来看讲的应该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再说第一段,如果我来写的话,我觉得这篇材料最适合写的应该是阳关三叠式,因为材料多次提到?人们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认知不断提升,满意度上升,悲观预期的程度已有降低?,这说的是有所改观的方面,后又说存在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开头,能说的比较细致,不会显得开头不够大气,没话可说。

然后是分析问题部分,太简单了,几乎没有什么分析,其实可以分析一下原因,为下面的对策部分做铺垫,

也可以分析一下危害,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动用一下储备材料就可以了。

至于对策部分,就太散了,这主要是因为楼主在构思整篇文章的时候,就没有把总论点想好,导致下面的分论点散而乱,合不成一个整体,尤其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分论点——监管制度(包括事前的项目审批备案,事中的监督管理),这些材料中都明确提出了。第一条对策切入点也不好,不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问题,材料的政绩观这部分的阐释是直指改革现有的政绩考评体系。

就先说这些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都在想什么样的申论题目才叫好题目,怎么样去丰富分论点——对策,其实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放在申论里同样正确。

题目有很多种类型,有常规型,也有技巧型,技巧型还包括熟语式、引言式、对仗式。还有开头方式就更多了,什么开门见山式、什么阳关三叠式等等,但是你要说到底哪一种好,那我只能说由材料决定。因为为了最后一篇文章不跑题,要求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都来自于材料,然后总的来说1/3左右的内容也要来自于材料,所以大家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着材料来写文章,脱离开材料谈写作毫无意义。所以我才说就这个材料而言最适合写的开头是阳关三叠式,因为材料中就给了你一些目前已取得的成就,然后是不足,这样写起来最契合材料。

但单纯这样又怕落入俗套,大家都这样就没法得高分,所以可以在这种开头方式里加上名言警句、政府文件里的语句,这相当于是将高屋建瓴式与阳关三叠式混用。

其实所有的知识灵活运用才是最好的,但这需要大家在下面好好练习。

还有说到对策怎么写才不会散,那就是在材料中找所有对策的共同点,如果占得比重最大,有超过三个对策的共同点一致,就把这个共同点找出来,做为总论点,三个以上的对策做分论点。

当然你也可以就一个点写得深入进去,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这一点是材料中明确提出来,而且依你的储备材料你也确实有话说的,因为从一个点切进去,确实可以写得深入些,但就是怕储备知识不足,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了,这样反倒显得能力不足,在考试中露怯可是不好哦。

好的申论文章是一气呵成,可不存在什么凑字数的问题,找准了方向,有时甚至觉得文思泉涌,1200字都太少了,不够自己发挥的呢。

楼主要相信自己,只要多多加油,可以找到这种感觉的。

第一段采用阳关三叠式开头,当然不是打感情牌,是要实事求是,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做一个概括就算有所发挥,也是在如实地反映材料的主观,而不是答题人的主观,这是有本质区别的。答题人的主观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材料的主观是就材料作出的推论,虽然材料没有明白说,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在说什么。

以上的说法仅限于第一段提出问题部分,不包括分析问题以及提出对策部分,因为提出问题部分更相当于是材料通篇反映问题的一种高度概括,而概括题的答题要点就是要100%忠于原文,如实反映材料的客观以及主观。

阳关三叠就是俗称的转折式,又叫一波三折。

就申论考试而言是这样,因为申论考试特点之一就是消极性,即要考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文章也可以倒过来,都叫阳关三叠式。

前面两道题没看,主要看的就是文章部分,赞美的话我就不说了,着重说一下不足的地方吧!其实从普通文章题目来说,你这个题目没什么问题,最起码能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看下去。但是我这里想说的是,这是申论文章写作,先不说有多少人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在看到你的这个题目时能反映出,你说的后天,是指《后天》这部电影,就是所有人都看过了,也包括阅卷人,但是在申论写作这样正统的考试里,我是不建议大家做这种?剑走偏锋?的尝试的,因为楼主犯了标题不明确这一申论考试标题大忌,除非你再加一个副标题,但这又显得标题不够简明。

然后是第一段,看楼主提出问题这一部分,很显然好像是不大知道提出问题的形式包括哪几种方法,每种

方法应该怎么用,就说你的这种方式,叫从空间上提出问题,那就应该是先国外,再国内,如果还要具体到某个地方,再把这个地方的情况放在国内后面说。而楼主刚好反了,不符合人们的惯常思维方式,即逻辑上有问题。

再说一下第二段,楼主应该是想做原因分析,但很可惜,您的这种提法容易让人第一遍看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段分析问题的直接切入点是什么,这可是申论考试时要在那么短的阅卷时间里让阅卷人找到你所写的要点,并藉此给分的一个大忌,望以后注意。再者说,无论是原因分析,还是提出对策都是有顺序而言的,从原因上讲,肯定是先说最浅层次的原因,在逐步深入,直到最深层的原因,一般来说观念层面的肯定是最浅层次的原因,应该先说,然后才是制度、法律法规,最深层次的就是利益。而且有一部分,我不得不说,找点的时候一定要找准确,不要看到材料中说了一个什么事,就马上搬到分析部分或对策部分,一定要看仔细了,这部分材料到底说的重点是什么。比如楼主原文的这部分?其次,我国政府政策不合理。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是不合时宜的,由此造成的能源价格偏低不能充分显示能源亏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找点就没找准确,材料中的主要意思是说,?指明我国新能源和碳排放发展的前景,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根据摩根斯坦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有800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用清洁能源以及相关产业替代化石能源以及相关产业来提振经济,前景非常乐观。?重点在这里,要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对策部分我就先不说,楼主先看看我说的前面部分有没有道理,其实原因部分分析透了,对策自然就出来

了。

回 4楼(申论交流) 的帖子

哎,真是丢人,刚才看了一下题目要求,就是要求用?后天?的拷问为题,刚才没注意到,看我这也是犯了申论写作最大的一个忌讳,审题不清,所以我刚才对题目部分的评价仅限于一般情况,不包括这种明确题目要求的情况。

1、提出问题除了空间上,还有时间和范畴,时间由古至今,范畴由大到小。

2、第二个自然段分析什么,最好直接点名,是原因、还是影响,又或者是现状,总之要让人一目了然,不是说大家不能有所发挥,但是通常申论文章阅卷不会超过15秒,15秒能看到什么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由此是不是尽量的把点放到阅卷人面前更好。

3、仔细去查一下对策提出的顺序,很多参考书上都有,比较多,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给你举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还有比如从宏观到微观等。

4、材料所说的重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所占比例最多的应该就是重点,然后还有最紧贴当前国家政策的肯定也是重点,这样一比较,是不是可以看出?补贴不适宜和清洁能源?那个是重点了。而且说实在的石油补贴饱受诟病的一大原因不就是石油不是清洁能源吗,这实质上是在从一个侧面说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5、这点很重要,从楼主的对策可以看出,政策理论水平不是很好,可以仔细看下十七大报告等一类政府公文,看看什么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产业升级,包括哪几方面。总的来说你的政策部分都太笼统了,没有深入下去,建议将第一、第二两部分对策选一个做总论点,然后从中选至少三个方面做分论点形成新的对策部分。申论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日积月累,有一天你会发现仿佛突然开窍

般,豁然开朗了,当然这中间你得找对方法,祝楼主公考取得成功。

好的,有时间我会看的,希望你特别标注一下,我不一定能看到,还有我还点评了一篇《小妹09山西党群请各位使劲狠狠的拍啊》,你可以看看,里面的道理是相通的。

至于还有什么别的政策理论需要积累,那太多了,最起码把十七大报告从头到尾好好看看,我说的这种好好看看,最起码应该看出以下几点1、当前政府的职能2、国内事务一共分几个方面3、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是背过定义那么简单4、和谐社会的内涵5、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6、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总理最近有一个概括的表述,好好理解理解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回事等等,内容很多,楼主自己慢慢看吧。

我总结的申论考好的关键就是?在掌握必要的政策理论,并准备好申论热点的基础上,重点处理好材料?

楼主说的是四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但现在最常说的是一体五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每一方面有各自包括一些专题,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的标准表述。

至于怎么准备申论热点,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成熟的申论热点备考材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点事件的客观描述

2、专家、学者的评论

3、相关的国家政策、制度安排、法律法规

4、名言警句

5、一两篇范文

我说的可是每一类热点事件都是要这么一套材料才叫成熟的申论热点备考材料

不会考外交,就是国内的时政非敏感问题。

单从文章内容上来说,写的不错,但是不知道楼主注意没有,题目叫《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也就说你可以在第一段提一下怒江水电开发的事,然后跳出怒江水电开发这件事,说到整个国内的形势,就是当前改革发展中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这才是申论考试的真正立意,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理。而且文章1/3左右的内容来自于材料还可以,但如果这样大面积的照抄原文,分数会很低。就是那1/3来自于材料的内容也不能照抄照搬,可以换一下修饰词,改一下句式,换一种说法等等。不知道我说的楼主同不同意?

这是我的评论

评一下6楼的文章,粗略的看了下,问题比较多。

首先,开篇第一段,6楼知不知道写申论文章应站的角度是什么呢,既然是考公务员吗,当然是政府的角度,这就要求答题者做到以下两点——不拍马屁、不愤青,客观辩证地看问题。可是在看您的开头的时候,明显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太愤青了,好像是谁挡了你发展的道路似的,这点是个大忌。

其次,文章的结构很不合理,别的不说,单从字数上看,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而且第二段分的没大有道理,看不出属于分析的那一部分,不应该要。

最后对策部分,请问哪一部分是你对策开始的地方呢,如果是从从第三段开始的话,还勉强可以算作对策提出方式中的先抽象后具体中的抽象部分,即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方面,但是下面该写具体怎么办了,就太简单了,文章里的对策3—4条就可以了,但是每条怎么也得写个150字以上,200字左右吧,一句话放在普通的对策题里都不大合适,更何况这是在写文章。

望6楼再好好看看别人的范文是怎么写的,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这才是文章的重点,如果你写的策论文的话。

看到11楼说他连夜又写了篇发上来,使我再次想起了之前那些认识我,来问我怎么学好申论的人,总是抱怨说做了多少多少套题,但就是一点提高都没有,甚至都想放弃了。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是做的题越多就越好,做题贵在精不贵在多。

除去做专项训练这种情况以外,做题都要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像正式考试一样,严格按照2个半小时为限答题,包括最后的一道大题,都要一字不差的写完,如果时间到了还没有答完,也不要纵容自己写下去,哪怕就差一个字了,也得放着,提前感受一下这种时间到了题还没有答完的痛苦,让自己长个记性,知道考试时做好时间安排的重要性,免得考试了再体会这种痛苦。

答完之后不要急于对答案,先放一放,沉淀个2、3天,给自己一个反思的空间。然后这2、3天干什么呢,当然不是就真的放下了。先看看这套题中的材料属于一体五面中的哪一方面,然后具体到哪一专题,这一专题国家都有了什么样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度安排、法律规范,专家学者有什么样相应的阐述,如有不足,及时的将这些内容补充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然后先自己对之前的作答做一个修改,当然这时也可以找别

人帮忙,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思想,有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学习起来会更有劲头,总之在这2、3三天内要充分运用自主与他助的方法,是这部分相关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然后再对照答案,当然最好多找几本参考书,对所有参考书中的答案再做一个比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参考书也不过是一个出版社的一己之见,并不是就代表着真理,大家要学会辩证地看,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有答案中提到的要点自己漏掉了,这是怎么办,不是马上否定自己,接受答案,而是要第一时间回到材料中去,如果材料中有,或者通过简单的推论可以得到,或者动用相关的理论素养可以推出,那就证明确实是答案对了,证明答案对了不是目的,目的是看自己漏掉要点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做相应的补充。如果所有的知识都动用上了,也没有找到答案中给出的点,大家就要大胆的否定答案,千万不要为难自己,强迫去接受所谓?标准答案?的思想,因为现在辅导数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太多存在漏洞,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体会,就像08年最后一道题明明是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但是很多辅导书给出的答案确是另给出了一个主标题,而把?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变成副标题,这个错误是真的不应该犯啊。

所以做题的目的,重在查缺补漏,对答案是为了看自己有什么不足,不管是自己做的和答案相同的地方还是不同的地方,是对还是错,都要能说出个为什么来,这才是重点。

基本上照这种方式做题,大家考试前1个月,只要申论做个5套题左右,一套题会比一套题水平有提高,

然后大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考试了

别误会,我可不是说考前一个月准备申论就够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慢慢积累的,正规的做题是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就可以了,记住是正规哦。

?然而,怒江州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这个转折不好,或许可以改成?然而,拥有如此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的怒江地区却是.....??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这句话与上文的衔接不好,可以加上?要改变这种现状......?

这是很多人的文章里都会出去的问题,缺乏过渡,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联系,显得生硬,申论究其一般性而言,不也是议论文吗,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是教过怎么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吧。不要把申论文章想得过于难,过于异化,他和一般议论文的区别不就是1、要参照材料写文章2、要联系国家现有政策,体现理论高度,除此之外他就是普通的议论文,想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轻松一些。

?首先,水电开发要强调以人为本,统一规划,综合平衡。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效益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慎重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开发方案的实施。在动工兴建之前要广泛咨询专家学者意见,借鉴国内外水电开发工程的经验教训,对工程建成后可能出现的泥沙,污水问题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把水电开发对怒江流域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要保证水电开发利益分配的公平,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和电厂要做好移民的补偿安臵工作,提高经济补偿水平,保证移民能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使老百姓也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避免因开发资源居民致贫的现象。

再次,职能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出现的生态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床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经济建设。只有在法律强制力的保护下,才能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怒江水电开发项目的争议,进行报道,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关注,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等重要,可持续发展才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四个对策质监缺乏逻辑性,可以看出,27楼在写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好对策要从哪些方面提出,这些方面的逻辑顺序是什么,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乱,也就是思路不清。

其实这个对策大家可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这种顺序提出。事前就是要做好规划,主要采取的方面是不是应该包括现场调研、专业论证、听取群众的意见等。事中就是要做好整个过程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事后就是要做好善后工作,水电开发就是要做好移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此处可以借鉴材料中

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

这种事前、事中、事后的对策提法很好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尤其是涉及到规划开发方面的问题,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总结。最后结尾部分,过于简短,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不够气势。在这里作者可以总结一下观点,展望一下未来,或者再配一些名言警句,如?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可以使文章更有亮点。

?面对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怒江建水电站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反对者认为会改变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破坏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甚至出现移民生活贫困和水库水质污染,泥沙等问题。要解决怒江水电开发的种种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一部分写的也不太好,从这可以看出第一大题27楼也不会答得很好,要知道双方争论的焦点不是要不要开发,那是争论的事项,焦点是开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能否给当地开来社会经济效益。然后各自的理由主要集中三个大方面:经济、社会、环境,还有一个特殊的方面——民族。前面总结完了,后面这句话?要解决怒江水电开发的种种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提出,也是要有过度。体现出作者跳出双方的争论,用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提出一个解决之道,那种超然物外,通观大局的感受就自然出来了,这才是一个申论文章写作者应给人的感觉。

争议型材料高度的概括有两方面,一是争议的事项,就是双方在就什么事展开争论,二是争论的焦点,即双方各持己见的理由。所以题目中考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那就是从双方摆出的理由中找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最简单的就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概括一点就是怒江水电开发究竟能否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其实从材料中这句话?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发。?也可以看出反对方反对的也不是开发这件事本身,而是这种两库十三级的掠夺式开发。

大家在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读材料,尤其是一些关键性语句,深刻体会其背后的含义,不要看过去就看过去了,要知道能否处理好材料决定了你申论得分的60%。

标题一共两种类型——常规型和技巧型

其中常规型又包括——主题词+观点和主题词+意义,如:实现教育公平亟需政府加大政策制定的力度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技巧型包括——熟语式、引言式、比喻式和对仗式,如:环境污染?之釜?亟需制度?抽薪?此时此地此身——谈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化危为机政府?油门?不放松教育公平政策先行

如果是政论文建议使用常规型中的第二类,如果是策论文使用第一类,技巧性标题用好了可以加分,但是这需要一定的功力,大家要慎用。

总论点怎么确定,一句话,由材料决定,脱离开材料谈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所以我给大家的指导,请大家辩证地看,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不要绝对化,要放到语境中仔细品味,所以大家想着问问题的时候也要有的放矢,空洞的一个问题放着,即使我回答了也是空洞的。

哦,原来如此,我去年刚考的,不过考的是省级(含副省级)以上,所以根本没注意,市地的是给出题目的,以后贴文章,一定要把材料还有题目要求贴上来,不然根本没法评,都说了材料是判断的最重要标准,脱离开材料申论什么都不是。

50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最浅层次的,语言规范问题:?这就要求运用科技及政策手段,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上去。?典型的病句,对策的实施主体缺乏。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乐意种粮。?语言太过口语化。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科技和政策?标题起的太随意,在你题目的基础上略改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亟需政府在政策和科技上双管齐下?

?农民不愿种粮?表达过于绝对,原文是说?农民种粮的意愿在下降?,要尊重原文的意思,为防止出现照抄原文的情况,可以改变句式、词语等,但这都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其次是层次问题:

文章总体上的层次还可以,注意到了主要分三个层次,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

但是提出问题部分明显不够力度,1000—1200字的文章,开头第一段连上标点才写了74个字,从字数上就显得气势不够。

再就是分析问题部分,与提出问题部分存在同样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50楼没有紧扣材料,不是说一提到分析问题,就是要分析原因。分析什么,怎么分析是有材料决定的。而这篇材料大面积都是在说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要说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而作者放着现成的材料不用,却偏要去分析原因,自身储备又不足,自然就无话可说。

解决问题部分,太肤浅,没有深入下去建议再仔细看一下材料,并搜寻一下相关方面的报道、评论,补充一下知识。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申论考试中处理好材料的重要性:

从这段时间中给大家评文章,我发现大家普遍都存在不会用材料的问题,要么是完全纠结于材料中,不会引申论述,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要么完全脱离开材料,自说自话。

再次说一下在最后一篇大作文中,总论点和分论点全部来源于材料,大约1/3的内容来源于材料,剩下2/3的部分是要动用相关政策理论和储备材料的。

读材料一定要读全,不要漏掉重要信息——9月30日,总书记同志前往安徽考察。在滁洲市凤阳县小岗村,他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段提到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属于政策中的一种,所以这篇文章要写的观点在明确一点,完全可以仅从政策角度入手,因为仅政策部分就可以提出三条对策。

别扯了,楼主你是想考飞镖手吗

申论写作时间不够,根本就不是写字快慢的问题,我写字就够慢的了,以前上学写作业总是比别人写得慢,但我去年考试仍然提前25分钟答完题。想答完题,首先得在读材料商下功夫,国考通篇材料8000字,不是平均用力的,数字性的材料跳读,只看段首和段尾;案例型的材料抓重点,搞清楚主人公、处境、做法、结果、推论就行了,这叫快读;只有理论性的材料,如领导讲话、专家学者评说、政府报告什么的才需要精读,按照这种方法,不但读得快,还读得准,根本不存在写字慢就答不完题的问题。

要相信自己申论的真正高分获得者都是经过自己的实践慢慢形成的

你要记住申论考的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能力一切免谈一定要避免空泛

标点占一个格,计算字数时标点也算。小作文分不分段由字数决定。

(说明:以下是申论交流大姐留言的一个名言警句贴,看看也有好处,这个帖子的存在有点?两个凡是?的嫌疑,不过看看没有坏处,说不定常识会考,^_^)

名言警句精选

一、居官为政之要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臵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 . 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二、热爱、报效祖国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3、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5、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宋?欧阳修)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7、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宋?欧阳修)

释: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

8、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

释: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10、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12、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

释: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13、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释: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14、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宋?谢枋得)

释: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1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

释: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

16、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元?萨都刺)

释: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

17、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

释: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

18、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释: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

19、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管仲)释: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戎轮台。(宋?陆游)释: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

21、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 (清.徐骧)

释: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2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

释: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

23、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杨继盛)

释: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

24、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清?丘逢甲)

释: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

2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 .鲍照)

释: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

26、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

释: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

27、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宋?李伸之)

释: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

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辛弃疾)

释:只要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名垂于世,头生白发又有何妨。

29、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 (近代?宁调元)

释: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

3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

释: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

都重要,只是大作文能将大家的不足暴露得更明显,所以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实,哪有不重要,在国考中0.5分都能决定成败。

申论考到最后考的是大家的理论素养,这不是会点技巧就能掌握起来的,是需要日积月累才成的。

我觉得学习是无止境的,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交流。不能因为进了公务员这个门了,就就此放松得过且过了,要继续努力,不懈奋斗,因为进了一个门只是第一步,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通过给别人评申论可以重新的理清自己的思路,不是为了再考什么公务员,或者也可以不是为了将来的竞争上岗,就为了提高自己,就为了开阔视野,就为了活得精彩,也要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希望有更多的考上的人都能回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真的很好。

1、40分钟是看材料时间的最高上限,再多就没时间写答案了,所以应该练习着少于这个时间就把材料看完、看透。

2、考试碰到类似于公文写作的一般也不要求格式,重点还在于内容,所以平时公文中的哪些时间、发文机关等都可以省略。

3、我的字也一般,没什么好办法。

应该是会有提高的,有时申论就是那么一层窗户纸,点破了就阳光明媚,点不破就阴云密布,但是很多时候靠自己很难点破这层窗户纸,或者点破也需要一些时日,不过有一种说法说是6年一轮回,说是一个人如果坚持考公务员,最长6年肯定能考上,不过谁闲着没事干考6年呢,再说很多时候年龄也不允许啊。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别的不说,就说是在裸考的人也会买本参考书吧,看参考书不也是在寻求别人的帮助吗。

选择错一次辅导班就把全天下的辅导班都一棒子打死,可不好哦,想当初我也是选错两次辅导班才有今天的收获的。虽说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也得有人领进不是。

看新华网、人民网和南方周末评论那

我是不建议大家做什么模拟题的,真题都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又经过试做,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才投入考试的。而那些模拟题就要简单得多,所以大家如果不想被误导,还是联系真题吧,反正真题那么多。

看你的问题了,策论文一半的内容要用来写对策,也就是1200字的文章得有600字是对策,政论文,对策就可有可无了,有也是占很少的篇幅,大篇幅的都是在分析,提宏观上的思路、理念。

材料里的就可以用,但是在写大作文时,要注意有些材料里给的对策太具体了,你要把它转化为抽象、宏观一点的。

我买的辅导书可多了,有铁道部的,华图的,行政学院的,还有中公的,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公的。

只要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就算今年的国考来不及,不是还有明年的国考,或者你们浙江的省考吗,再说只要学习了,知识就是自己的,你像我现在,虽然考上了,每天还在坚持不辍的学习,以保持对公考的这种高度敏感度,就是不为了辅导别人,也可以对自己的工作,乃至平时思考问题的深度有一定的帮助。

昨天看到有人说申论这边的人太少,大家都去行测那边了,因为从来没有去行测那边的专题看过,所以不知道行情。这一去看,可不得了,昨天晚上申论这边才600多人,而行侧已经达到2000多人了,是申论这边的三倍还多。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年的公考行测都有最低分数限制,而申论没有。那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测更像是一种智商测验(做过智商测验的人都知道,很多题都和行测中的数学以及图形推理题类似),所以顶最低分数线是认为低于这个分数线的人智商达不到公务员的要求。当然也不是说低于50或者55得人智商就真的有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行测只要做到知己知彼过最低分数线肯定没问题。知己就是指应该知道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思维方面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劣势,就像有的人天生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听一遍就可以记住别人的电话号码;而有的人逻辑思维很强,像中国的断案大师狄仁杰,我相信他没学过什么逻辑,但是他断案利用的思维就是逻辑推断;有的人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强,阅读理解题读完题就知道选什么答案,也不一定能讲出什么道理,但就是知道选什么答案,这就叫语感。这些都是天生或者是后天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想改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的强项题,把能得到得分都收归囊中。然后就是知彼,知彼就是要知道行测体的结构,每类题的分数设臵,做题时限要求。昨晚自己强项得题就要去做分数高的题,因为行测题的分数不是平均的,像资料分析、阅读理解、逻辑判断分数高,常识题和计算题分数低。

知己知彼之后就要做练习,做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让自己的思维活跃时间与考试时间切合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思维高度集中的时间超不过45分钟,这也是为什么学校的课时设臵为45分钟的原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锻炼将我们的思维高度集中时间达到120分钟,与考试时间吻合。

真正能反映一个人符不符合公务员标准是由申论体现的,这一点大家可以从申论考试设臵的初衷看出。

申论考试设臵的初衷就是要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流程,公务员日常工作就是要当好群众的传达员,当好领导的参谋员,要实现这种目的,经常要做的就是去调研。调研的时候我们短时间内会面对大量的材料,那岂止是8000字的材料啊,很多时候8万字都没准,这么多的材料你不可能都放到领导面前,让领导自己看,如果这样要你干吗。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材料进行概括,看看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影响,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已经有好的经验做法,好的经验做法是什么,总结一下,最后提出你的意见建议给领导参考,然后领导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根据你的汇报材料做出决策部署。

所以申论真的很重要,他不只关系到我们能否考上公务员,进入公务员这个队伍,更关系到我们能在这项事业中走多远,有多么大的发展。

如此重要的申论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真的很让人痛心。从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真的对申论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觉得不过就是处理材料而已,提前准备浪费时间,等到考试的时候照抄材料不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写的材料一看就是大篇幅的照抄材料的原因。二是很多人已经认识到申论的重要性了,但是觉得申论涉及面太广,准备起来不好下手,分数也不是那么好提高,似乎不如行测来的立竿见影,于是时间精力的天平自然就偏向了行测。三就是也知道申论的重要性,也确实努力过了,但是学习不得法,准备了一大通毫不见起色,最后奋斗的心也死了,索性放弃申论转投行测,能抓到点什么就抓到点什么吧。

希望我的帖子能让大家真正认识到申论的重要性,并找到信心,在公考乃至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走得更远。

接上面《小妹09山西党群请各位使劲狠狠的拍啊》的评论,回答一位叫沁水公主的童鞋问阳关三叠是不是就是要打感情牌的提问。第一段采用阳关三叠式开头,当然不是打感情牌,是要实事求是,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做一个概括就算有所发挥,也是在如实地反映材料的主观,而不是答题人的主观,这是有本质区别的。答题人的主观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材料的主观是就材料作出的推论,虽然材料没有明白说,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在说什么。以上的说法仅限于第一段提出问题部分,不包括分析问题以及提出对策部分,因为提出问题部分更相当于是材料通篇反映问题的一种高度概括,而概括题的答题要点就是要100%忠于原文,如实反映材料的客观以及主观。

是不是就是那种先谈好的方面的,然后话题一转说同时引发的问题,这种形式的开头?就申论考试而言是这样,因为申论考试特点之一就是消极性,即要考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文章也可以倒过来,都叫阳关三叠式

对你的问题做一下回答:先普及一下法律知识我国的法律层级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各自的效力如下: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6)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7)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现在但就地方性法规说明一下:

地方性法规,即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当代中国,地方性法规是一种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规与特殊地方性法规。

所谓一般地方性法规,即指由各省、直辖市以及省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们不得同宪法、法律相抵触。

《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并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地方性法规是除宪法、法律、国务院行政规章外在地方具有最高法律属性和国家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省会城市还有较大的市的人大都有立法权,可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所以中公的答案没有问题,他说的就是制定地方性法规,这点你不用有疑惑。

由于你考的是省考,所以题目再提到在某个市的范围内就法律法规提对策时候,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完全可

以默认为是这种立法权的市,放心大胆地去提这方面的对策,千万不可像华图这样对材料中已经明显提到的问题视而不见,避重就轻的去提一些无关紧要的对策,要知道在解决问题方面最根本的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如果材料有暗示这方面问题的话。

最初国考确实是按照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大作文这种思路来出题的,但是因为公务员在工作中处理问题也不是这么绝对的,就像我们写统计分析,在概括总体情况的基础上,还要指出这段时间运行的主要特点,这实质上带点现状分析的色彩,然后再做特点阐述的时候还会在分析一下原因,或者是如果又不好的趋势还要说一下危害。公考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年的题型是不断变化着的,越来越出现融合化的特点,几乎不再有一道题只考一种能力的情况了。如这两年异军突起的答复题实质上就是概括题和对策的融合,并更加倾向于对策题。然后解释某种心态、某句话的意思则是概括题和分析特的融合。题型的演变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家在能力的具备上更全面,以前或者还可以概括能力强在第一道概括题上的高分,但是现在几乎每道题都要求考生运用两种以上的的能力。所以考生想要在公考中最终胜出,一定要多做练习,不断积累,全面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我的答案:发展海洋经济需开发保护并重

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已3万亿元,占GDP总量9.87%。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国计民生,有利于稳定能源供需,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但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过度无序开发、只顾经济效益无视环境污染的盲目行为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违背了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必须坚持开发保护并重。

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是我国现实国情的要求,也是我们开展经济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与教训。一方面,资源需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海洋资源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海洋资源总储量很大,但是庞大人口基数、海洋资源人均指标十分落后的现实国情不能忽视,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对于保障我国能源资源需求供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开发绝不意味着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改革开发三十年经济大发展的同时,资源高消耗、高投入、环境破坏的恶果令人触目惊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盲目发展令我们得不偿失,必须加以摒弃。当前,我国部分重点海域生态坏境已经面临污染加剧,治理难度加大等严峻形势,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需。

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能够更好促进保护,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意。因此,发展海洋经济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确立高科技产业的主体地位。制定完善海洋开发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开发管理制度;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转向海洋高新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准入标准,确保海洋资源开发中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引进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严格限制两高一低产业进入;整合现有海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杜绝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现象。

严格保护海洋生态,建立防治结合的环境生态保障体系。制定完善重点海域环保总体规划,建立重点海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实施面源点源制防联动,加大海洋综合调查力度,建立落实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环境污染处罚措施;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壮大基层环保力量。

开发与保护犹如海洋经济之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海洋经济的快速前行关键在于开发与保护的均衡。只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避免在海洋经发展中出现舍本取末,竭泽而渔的现象,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

总的来说,写的不错。

因为是最新一次的国考,最有参考价值,我评的细一些,先从细节上来:

?但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改为?.....的过程中?,?违背了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要动不动就提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最近的立意要高应该是?违背了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是我国现实国情的要求,也是我们开展经济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与教训。?表述不到位,没有直指中心论点开发与保护并重,还是把开发与保护割裂开了。应改为

?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海洋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这既是我们从长期的经济建设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教训,更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资源需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应改为?资源开发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像这种类似的错误,楼上一定要注意,单个看来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多了就会影响到阅卷人对你的整体印象,后面还有,我就不一一给你指出了。

细节就说这些,再从材料的利用上来说,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你文章中的这句话?我国海洋资源总储量很大,但是庞大人口基数、海洋资源人均指标十分落后的现实国情不能忽视,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对于保障我国能源资源需求供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应该是从材料1的内容得出,但是请注意材料中的这句话?国家海洋局某负责通知指出,要看到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是为了引出?我们要加大海洋资源保护力度?,而你的运用成了开发的理由,显然是错会了材料的原意。

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记得从小学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怎么读文章,怎么领会文章中某句话的意思,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断章取义就是因为将某句话从文章中单独拿出来做引申,而割裂了他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你看这段?国家海洋局某负责通知指出,要看到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优势通常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管辖海域面积。从这个指标上来看,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大概是120名左右;第二个指标是海陆面积比。我国这个比值是0.31︰1,世界排名大概100多一点;还有一个指标是海岸线长度和国土面积比。这个比值我国在世界的排名90多位。?很显然是在材料1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是说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下面就在说?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资源丰富肯定就是要开发的,污染严重不就是要保护,而这段的起下作用更侧重一些,因此是在讲保护的原因。

然后是文章的总体架构,总的来说还是符合申论文章的结构要求的,但是有一个问题:

仔细的看了下题目的要求,确实没有说要写对策,因此写成证论文也是可以的。但是从你这篇文章来说,如果是策论文,很显然对策部分占得比重太小,不符合策论文的要求;如果是政论文,那么前面部分还可以,这两部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确立高科技产业的主体地位。制定完善海洋开发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开发管理制度;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转向海洋高新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准入标准,确保海洋资源开发中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引进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严格限制两高一低产业进入;整合现有海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杜绝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现象。

严格保护海洋生态,建立防治结合的环境生态保障体系。制定完善重点海域环保总体规划,建立重点海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实施面源点源制防联动,加大海洋综合调查力度,建立落实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环境污染处罚措施;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壮大基层环保力量。?写的有点过于散,基本上是对材料的简单概括,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提到一定高度,政论文的要求就是要写的有深度,很显然这两段与深度的要求相去甚远。

最后从论证上来讲,过于平实,不够丰富,所有的话语都是简单的诉说,清一色的陈述句,没有起伏。论证手法上也没有综合采用例证、对比等手法,材料中给了那么多例子,尤其是材料3、4、5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将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的重要性,结合得好了带来什么效果,割裂开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既可以通过例证的手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加以论述。

对议论文来说,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架,缺一不可,写文章和女娲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血肉的人那也太吓人了,没有骨架的人那就是一滩肉,扶不起来。

刚才去别人的帖子里跟了些回帖,挣才智币,到时好用才智币换诚信度,真麻烦。对了,刚看新闻,说出了本新书叫《温文尔雅》,总结了这么多年总理总理公开讲话引用的诗词,并有解释,应该不错,我就打算去买本,也给你们推荐下吧。真的想像温总理一样那么有文化底蕴,能将古诗词歌赋与现代精神完美结合,

终于有了这样一本书,一定要买来好好看看。

我先点评一下那个国考的,别的等有时间了再看看,现在才发现每天的时间真的不够用,别的不说,就是

这做家务,就真是没个头,O(∩_∩)O哈哈哈~

还有,我不是什么辅导机构的,我单干,自己开辅导班——博采众家所长,同时融合我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心得。虽然05年我就考上山东省公务员了,可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现在又考上国家公务员,但我仍然会继续研究下去,为了能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发展,因为在单位中吃香的还是那些笔杆子,我当然也希

望成为个笔杆子。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公务员,并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臵。

前边已经有一个人写过08年国考的题了,建议你仔细看看那个人写的,还有我的评论,你文章的问题太多了,我就给你点几点:

一、仔细看看题目,叫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也就是说要由怒江水电开发做一个引子,在提出问题中提一下,真正的重点在说开去,说一下怒江水电开发深层的问题,也就是当前存在于很多领域的,如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二、你想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做原因分析,但是你这两段根本就没法分开,你从那分开,就是给人一种话没有说完的感觉,注意段落的分开部分一定是一个问题已经阐述完毕的地方。

三、对策部分,先不说你这是在就事论事,没有提到理论高度,也就是没有说开去,就当是个小对策,也是有很大问题的。你的对策没有中心论点,从哪一个方面解决问题,是从制度角度,还是政策,还是别的什么,没有中心论点就会显得文章散、乱,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给你个提示,从制度角度,可以从事前的规划审批制度,到事中的监督管理制度,事后的问题处理机制,此处可以借鉴美国田纳西流域的成功经验。在项目开发中都是要遵循这些思想,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层面。

四、文笔还需提高,很多话不够规范,望以后多做练习。

只要是有字数要求的都要严格按照字数要求答题,例如:1、不超过300个字,就是要270字—300字;2、约300字,就是要270字—330字;不少于300字,就是要300字—330字;4、1000——1200字,这个范围内都可以。

其实我本人就不大喜欢把节约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虽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我始终坚信开源重于节流,遇到问题大家都应该努力去找治本之策,但节约肯定不是治本之策。

不知道楼上的童鞋知不知道在看材料的时候什么人的话绝对要重视,那就是领导人的表态,而领导人中当属胡主席为最高层级,政府这一层级那就数温总理了,容不得半点质疑,请看材料的中的这段文字:?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供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看到没有,这一段文字就已经把调子定下来了,要进行水价改革,但这种改革绝不是为了照顾垄断企业的利益,更不是推卸政府的责任,水价一升了之,是要兼顾各方利益,同时注意到水这种资源的双重性——市场化’与‘公益性’。具体怎么办,材料中已经给出,可以从这些点入手:1、?而且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只有50.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以上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在08年经济危机时,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专门有一部分用来支持节能减排,很多企业当时都在上?中水回用?,回去查一下中水回用什么意思,这主要就是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无锡长期沿袭着?两头在外?和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发展模式,生产过程中引进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和出口相当多的是耗能高污染高的产品,在产生利润的同时也产生了污染,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污染。?产业结构调整是从长远来说改变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3、?他还表示,中国已经有了完备的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问题在于,政策是不错的,可是实施这个政策很困难。??看到这句话我想起来古人的一句话?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理解一下。4、?他认为,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也得不到有

当代公文的典之作

当代公文的经典之作 ——学习十七大报告对文稿起草的几点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从公文的角度来看,虽然报告在内容中没有涉及文稿服务工作的一字一句,但报告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注意是“文件”),其本身就是一篇高层次、高水平的公文、文稿。各方面通过深入、反复学习十七大报告,理论文章、学习体会、解读说明等铺天盖地,非常之多。但从公文的角度对报告进行分析、研究、解读的体会文章却寥寥无几,非常之少。我通过对十七大报告的学习,也就是说把十七大报告作为一篇公文典范来学习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体会之一:文稿的主题要鲜明。什么是主题?主题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也就是主旋律。在一篇文稿中,主题就是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主要意图,它渗透、贯穿于文稿的全部内容,是文稿的灵魂。十七大报告的主题非常鲜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什么说这个主题非常鲜明呢?因为它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样一个主题,给人的感觉是:很振奋,很鼓舞,所以说它非

常鲜明。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也非常鲜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力开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从去年6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到现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政组织、各族干部群众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跨越式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它起到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激发干劲的作用。我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组成员,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报告的起草。我们在起草报告过程中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确立报告的主题。这个主题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人建议提“腾飞”,有人建议提“超越”,有人建议提“崛起”等,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包括听取专家的建议等,由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定调,就是跨越式发展。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现在觉得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是准确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是符合我区实际的。十七大报告鲜明的主题使我们体会到,确立好文稿的主题非常重要。主题确立好了,这个文稿就成功了一半;主题没有确立好,没有主题或者主题偏了,文稿即使写得再好,很难振奋人心、凝聚人心,就很难实现讲话稿的目的。所以,在起草文稿时,一定要首先确立主题,牢牢抓住主题,始终把握主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稿听了看了,至少知道是在说什么。 体会之二:文稿的思路要清晰。文稿的思路是否清晰,也是决定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一篇文稿,从主题到框架,从政策依据到主要观点,从任务到措施,写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写些什么,事先都要考

十七大报告(重点内容)

十七大报告重点内容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4、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9、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10、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12、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4、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1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16、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7、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8、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十七大报告试题及答案 1

十七大报告试题及答案 1、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番。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 2、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3、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4、十七大报告,提出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一条伟大道路是指走“()”,五条具体道路是指“()”“()”“()”“()”“()”。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5、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6、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这是“()”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7、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这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8、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更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好”字当头的总要求。 9、中共十七大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将()写入党章,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 10、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的说法,意思就是“让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

1、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五条中国特色具体道路”内容是什么? (1)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2、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3、简述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

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5)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的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以及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7)妇女的权益和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改组。(2)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

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3)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5、行政管理职能的含义是什么? 行政管理职能是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是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所有。它反映着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与基本方向,是行政行为为本质的具体表现。包括:行政管理职能的实施者是整个政府组织系统,包括政府的各级行政机构及其所属公务人员。行政管理职能的内容涉及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诸如外交、国防、财政、金融、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行政管理职能强调政府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作用的辩证统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行政管理职能行使的依据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

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 1、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 2、十七大报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3、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4、十七大报告,提出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一条伟大道路是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条具体道路是指“(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5、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6、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

工作报告分组讨论三篇

工作报告分组讨论三篇 篇一: 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突出一个“实”字:一是篇幅短、文风朴实;二是内容充实,反映人大常委会在过去一年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三是部署20xx年的四项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尤其是围绕推进法治**建设,市人大去年在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司法监督、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和争取地方立法权的前期准备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又把推进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就申报地方立法权工作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工作措施。同时,报告也强调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等,可谓抓住了今年工作的“方向盘”和“牛鼻子”。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报告总结工作内容实、成效好,部署工作思路清、方向明,特别是针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市中院不回避、不推责,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对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同时,积极推进“以案治本”,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并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强化对法官、审委委员履行职责的监督等,这些工作都值得充分肯定。 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无论是回顾去年的工作,还是部署下一步工作,都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突出了“法治建设”、“法律监督”、“自身建设”等关键词。其中在自身建设方面,在总结

的六个部分中占了两个部分,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市检察院对这方面的工作态度鲜明、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此外,过去一年,法检两院还认真履行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检察系统加大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贪腐行为的高压态势。法院系统依法审结一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两家”通过联合办案、线索和案件移送、证据互认、信息共享等方面与纪检监察机关相互支持、有效协作,在反腐败斗争中也是功不可没。因此,对法院、检察院去年的工作,我是满意的,也完全同意“两长”的工作报告。同时,我也代表市纪委监察局对“两家”一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给予纪检监察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二: 在第十六届人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某同志代表A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作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工作历程;肯定了我县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进步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分析了现阶段在经济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明确了今后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234”发展构想,大力弘扬A精神,立足“富民、强县”两大主题,强化“项目带动、产业强基、城镇推进”三大支撑,做强“优质果品、精品洋芋、绿色畜牧、生态旅游”四大产业,突出把A梯田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品牌,把梯田综合开发作为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城乡建设作为加

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民生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探索成就。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 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四. 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读: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

十七大党章全文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 日通过) 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

十七大报告辅导练习题

十七大报告辅导练习题 一、填空: 1.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并指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3.中共十七大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将______写入党章,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___________。 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最显著的成就是,最突出的标志是。 5.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7.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_________________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 8.十七大报告在文化方面的新亮点有三: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三是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9.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0.在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12.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坚持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3.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 14.十七大报告中的五个“首次”:一、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 比2000年翻两番; 二、中共首次把___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三、十七大报

党政报告-乡镇换届五年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换届五年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换届五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20xx年1月19日**镇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镇镇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xx年以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三个六”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镇第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园区经济从无到有,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坚持把工业经济建设作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龙头,从20xx年以来,从无到有,先后建起了中心工业园区、南部工业园区和东部工业园区,支撑起了全镇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已达到112家,总投资达28.7亿元,全镇工业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升。20xx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56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35万元,分别是20xx的5.4倍和3倍,年均递增40%和24.5%;完成地方生产总值84.3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3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4.1倍和13.6倍,年均分别递增33.2%和68.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骨干企业迅速膨胀。五年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断强化措施,严格奖惩,营造全民招商氛围。在坚持大中小项目、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的同时,突出引进工业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20xx年完成招商引资8亿元,是20xx年的15倍,年均递增71.84%,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新建、扩建项目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后劲。 针对**镇企业发展只有“群山”,没有“高峰”的现状,从20xx年以来,狠抓了骨干企业的培育。通过不断加大培植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扩张规模,加速裂变,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高做优,全镇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恩贝、通达、豪盛等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带动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xx年以来,共新开工百万工程134个,总投资达21.5亿元,实现了民营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纳税过50万元的企业由20xx年的1家增长到16家,其中过千万元的1家,过500万元的2家。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由20xx年的2家达到了40家,逐步培育起了化工、不锈钢冶炼加工、纺织、机械制造、木器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城镇规模不断膨胀,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镇内道路12条,25公里,铺设地下管网8公里,并投资600万元进行了绿化、亮化,形成了“七纵九横”的主体框架,全镇路灯总数达到1600余盏。镇驻地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是20xx年的3.6倍,驻地村由20xx年的6个扩大到21个,实现了城镇建设工作的突破。投资1200万元顺利搬迁了**农贸市场,完成了商业步行街及商贸楼建设;投资400万元,占地4000平方米的群谊大型超市已经开业;投资600万元的以“两园一湖”为重点的潴龙河观光带建设初见成效,新建水库6座;投资1300万元的潴龙河水系治理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和改造桥涵6座,集蓄水、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潴龙湖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初步构筑起了“四

科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1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科学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本篇水资源调查报告由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包括研究方法、调研结果、结束语三部分,全文如下: 水资源调查报告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响应

2016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文

2016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我受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嫩江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嫩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嫩江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县“一府两院”的大力支持和各位代表的监督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嫩江”这个中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五年来,听取审议县“一府两院”49项工作报告,检查35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组织代表开展9次集中视察,任免了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1、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五年来,常委会认真实施监督法,认真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每年听取审议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县政府关于办理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建议的报告,审查批准上年财政决算。常委会还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审查批准了县政府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方案。在财政超收收入分配问题上,提出了向民生倾斜的建议,县政府采纳了这些建议,解决了全县干部职工非常关心的取暖补贴问题。常委会还就《政府采购法》听取了政府的专题汇报,并就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查阅了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购办等相关单位的资料,延伸查看了商贸城消防设施改造、文苑商场房顶修缮及教育、计生、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站所建设。通过检查了解到,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在近两年来能够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实行“采管分离”,为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实现规范化运作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在检查中也发现了政府采购项目申报、资金管理、验收存在漏洞、政府采购后续监督乏力等问题,检查组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采购队伍素质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规范

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党员主体地位 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氛围,创造党内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般认为,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建设的主体,党员应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积极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 从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内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都能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党员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需要广大党员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和活动,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在认真履行党员各项义务的同时,积极行使党员的各项权利,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长期以来,重视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积极稳妥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深化对党内民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线和途径。首先,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并通过修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其次,2004年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作了更加具体、规范的规定,对党员权利的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完善,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界定,使党员的主体地位有了制度保障。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而在今年6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进一步将尊重党员民主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对于扎实稳妥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博士赵世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1、社会事业,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2、社会建设基本制度,指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包括城乡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3、社会公平与公正;4、社会秩序与规范; 5、社会管理水平。当前,社会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和优化社会资源上。 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有”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七大党章全文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 月21日通过) 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

东郭镇政府工作报告

创先争优谋发展统筹城乡促和谐 不断开创东郭镇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东郭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郭镇镇长张彤 (2011年6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上届政府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是我镇政府按照盐湖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四年;是我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东郭镇第十三届人民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四年。四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村下,全镇经济发展强劲,镇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到2010年末,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4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546万元元,是2006年的1.4倍;农业总产值实现4198万元,是2006年的1.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83

万元,是2006年的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元,是2006年的2.1倍。 一、大搞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1、“四化”工作 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我镇在新农村建设上下大力度,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余万元,硬化村级道路50公里;投资50余万元,建小游园、小景点12个,道路植树20公里,共15000余株;投资10万余元,安装镇、村路灯100余个;投资5万余元,清理垃圾1000余方。2008年,白庄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园林村。 2、三支队伍建设 为保持农村环境卫生,我们组建“村容管理队、小城镇管理队、道路管理队”三支队伍,实行长效管理机制,每月25日进行卫生大检查,28日开会通报检查评比情况并兑现工资。目前,全镇三支队伍共有80余人,全年投入环卫资金20余万元。 3、沼气、改厕工作 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充分发动,广泛宣传,共发展沼气900余户,完成改厕1000余户,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4、文化、卫生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12.14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日在龙井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安明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2010年工作回顾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市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深入实施图们江开发开放和延龙图一体化发展战略,克服行政区划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多发等不利影响,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2亿元(预计,不含朝阳川镇,下同),比05年增长118.25%;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2.47亿元,比05年增长76.4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亿元,比05年增长856.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5亿元,比05年增长8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8%。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28.2亿元,成功引进汇源果汁、耀天燃气、延边义乌商贸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开放层次提升,延龙图三市金融、通讯、公交等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发展到20户,总投资达13.2亿元,全市初步形成以能源矿产、制浆造纸、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的“三二一”产业布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和村村通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功能大幅提升,海兰江城市景观带建设、六道河生态治理、河西与盛泰集中供热、客运总站、延大华龙体育休闲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民生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衔接“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延龙图一体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打造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为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全年共实施各类投资项目189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项目总数之多、投资额度之大,均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全市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58个,完成投资28.6亿元,增长35.9%;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建设资金1.35亿元,共有86个项目获得支持。新区项目投资1.2亿元,完成农民土地补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