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xxx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xxx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xxx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xxx公司

编号: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起草人:审核人:审批人:文件实施日期:

xxx 公司发布

目录

1目的 . (3)

2适用范围 . (3)

3工作职责 . (3)

4工作标准 . (4)

5 评审及奖励标准 (5)

6 归档、宣传及验证 (9)

7 考核标准 . (10)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激发员工持续创新的自主意识,积极营造系统内部创新氛围和环境,逐渐推动技术管理迈向先进化,达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分公司、各部门。

3工作职责

3.1技术中心

负责技术创新工作制度的运行规范和规则制订。

负责技术创新工作开展的总体规划、推进、指导、监督工作。

负责技术类创新、信息反馈的收集、备案、责任部门分配。

负责技术创新工作的评审、追踪以及终审结果的出具。

负责技术创新工作评审结果的公布及奖励兑现。

负责技术创新工作的宣传、培训等相关事宜。

3.2财务支持中心

负责对涉及成本节约的创新项目进行审核认定。

协助参与效益类创新项目的评审认定工作。

3.3各中心、大区

负责内部技术创新工作的批复和审核工作。

负责内部技术创新工作标准的制定、指导工作。

负责内部技术创新工作的监督执行与宣传工作。

负责本部门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进和内部人员的激励。

负责协助其他部门完成技术创新工作的评审。

负责协助技术中心完成创新工作的开展、推进和落实工作。

4工作标准

4.1 提报标准

(1)提报要求:创新项目需在内部运行 6 个月以上,且有

显著效果。对于报送材料必须由中心、大区第一负责人签字确认,涉及成本节约类创新,须将提报前 6 个月的成本节约实际金额由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2)提报流程:各大区、中心自主收集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参考系

统创新制度,评审形式不限。评审后,各

大区、中心选拔最优秀项目,提交电子版申请至技术中心,待技术中心初审后,将结果通知报送中心。经过初审的创新项目由各中心、大区将创新项目录入创新平台进行提报,方可参与系统级技术创新评审。

4.2 创新评审会议运行

每半年组织的技术创新评审会,对所有通过初审的创新项目进行现场讨论、打分并出具

决议,由全部评审委员签字,对评审

决议予以确认。评审结束后由技术中心在 5个工作日内公布评审结果,并出具奖励通报。

技术创新评审会议召开前,需组织进行技术沟通会议,提前对待评审创新相关事宜进行沟通,评审会结束后同时要组织技术交流会,对评审进行宣传分享。

会议通知应至少提前5天发出,并需提前将评审、沟通事宜

相关材料发送至相关人员,各评审委员需按时参加会议,如评审

委员因临时、紧急情况不能参加会议,需提前 1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并委派一名人员代为参加,同时评审部门应邀请技术中心、行政管理部创新工作人员参加。

4.3 评审委员

为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评审委员均由财务、研发、质量、设备、生产、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组织技改、质量

检验、工程、制造、工艺环境等方面的创新评审工作。详见创新评审专家资源库(附件 3)。

5评审及奖励标准

5.1 评审标准

评审工作实施评审委员会评分制,满分 100 分;评审方式可采取创新提交单位现场汇报、评委现场打分的形式进行确定。

技术创新一般分为效益类技术创新及非效益类技术创新,其

效益类评审维度为:技术含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实施效果、推广效果和专家综合评审指

标五个维度指标,评审时全面权衡,具体如下:

(1)技术含量( 20 分):此指标体现该创新技术含量,经评委会综合调查研究,进行

评价。该指标主要分五等级,即专利技术、开发非标技术(指和现在我集团中标厂家以外的自

主研发的技术)、借鉴非标技术(和现在我集团中标厂家提出需求共同研发的技术)、引进已有

技术并改进(引用的技术必须是非本行业的技术)、直接引进已有技术(引用的技术必须是非本

行业的技术)

(2)经济效益指标( 30 分):涉及到此项的技术创新,必须计算节约金额和投入产出比,如未进行精确计算,且未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同,按非经济效益打分评定。存在节约或增值和实际投入及产出效益的评价金额计算年限为半年,各单位在提交申报

材料必须准确核算节约金额和实际投入及产出情况,经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申报。

创新经济效益评分标准分八个等级,即 10-20 万、20-50 万、

50-75 万、 75-100 万、 100-200 万、 200-500 万、 500 万 -1000 万、 1000 万以上,具体评分标准见创新评审表。

(3)创新实施效果( 20 分):即创新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情况,主要

包括该创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作

用和应用中的效果情况,具体评分标准见创新评审表。

(4)创新拓展及传播( 15 分):即为创新实施推广传播的范围,主要分四个等级,即系统内局部开展、系统内全面开展、系统外借鉴学习、外部企业借鉴学习开展,具体评分标准

见创新评审表。

(5)专家综合评审建议和意见( 15 分):各评审委员应根据各自领域对该项创新提供创新建议和意见,同时综合对该项创

新评级和打分,具体评级依据为,优秀13-15 分;良好10-12 分;一般7-9 分;较差 4-6 分;非常差0-3 分。

如果创新工作无法明确经济效益情况,视为非效益类评审,其维度为:创新新颖度、

创新贡献度、实施效果指标、推广效果指标和综合评审指标五个维度指标。

(6)新颖程度指标( 20 分):此指标体现该创新工作在国际、国内、业内、企业内

新颖程度,经评委会综合调查研究,进

行评价。新颖程度指标主要分五等级,即国际首创、国内首创、行业首创、企业内首创、企

业内同类型,具体评分标准见创新评审表。其他要求如下:

——如果存在国际、国内、行业、企业同类型创新应按以上

五个新颖度排序降级原则,即如果存在国际同类型,则评分采用国内首创的评分标准;

——各单位在提交创新时必须在申报材料中明确该项创新属于以上哪种新颖程度。

(7)创新贡献度( 30 分):可从四个方面来评价,即提高组织目标业绩方面、人员流

程和组织优化方面、提高业务服务水平方面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方面、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体评

分标准见创新评审表。其他要求如下:

——各单位应在申报材料中明确创新工作投入的人力和物

力,产出的相关优化流程和管理机制、提升的相关绩效等非经济效益。如申报单位未明确以上内

容,该项则不得分;

——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最终以总分进行评价,非经济效益工作创新的实施效果应具有可验证性,且实施效果明确才能

作为评审依据。

5.2 奖励标准

系统级技术创新奖励标准:

(1)A 类(效益类):90 分及以上,按照节约金额的 1.5% 对提出人进行奖励,元封顶;

(2) B 类(效益类):80-89 分,按照节约金额的 1.5% 对提出人进行奖励,元封顶;

(3) C 类(效益类): 70-79 分,按照节约金额的 1% 对提

出人进行奖励,元封顶;

(4) D 类(效益类): 60-69 分,按照节约金额的0.5% 对提出人进行奖励,元封顶;

(5)非效益一等奖: 85 分及以上 ,对提出人奖励元;

(6)非效益二等奖: 75-84 分 ,对提出人奖励元;

(7)非效益三等奖: 60-74 分 ,对提出人奖励元。

系统技术创新连带奖励标准如下:

名称中心第一负责人间接领导直接领导A类(效益类)

B类(效益类)

C类(效益类)

D类(效益类)

非效益一等奖

非效益二等奖

非效益三等奖

6归档、宣传及验证

评审单位应建立技术创新档案,对收集到的技术创新进行记

录归档,同时每季度将收集到的创新材料及评审结果发送至技术

中心备案,以备检查和准备评审集团级的创新。

在系统内部针对被评定的创新项目,进行全公司公布和宣传,其他单位学习借鉴时,可与创新单位进行沟通,并获得相关资料。

各中心、大区必须在每次评审后应对创新工作进行宣传,做到全员宣传,主要形式可采用看板、平台、专刊、海报等。

技术中心将不定期对材料申报是否符合要求、初审环节的验证工作、实施效果等环节,通过电话调研、实地走访、现场抽查、文案收集等后期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并出具相关总结性报告及考核通报。

7考核标准

各中心审核部门、财务部门等如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的,对申报单位第一负责人负激励元 /次。

各审核部门未对各单位的上报材料及具体情况落实清楚,对责任单位第一负责人负激励元/次。

以上工作凡有具体时间要求的,每晚一天,负激励系统第一

负责人元,元封顶。

在推广验证过程中发现在备案的或报送的技术创新项目与实际过程、数据等不符的情

况,每一项,对该系统负责人按照本

技术创新节约金额的2% 进行负激励,元封顶。

附件 1

提交人姓名

所属部门

项目名称

实施范围项目是否保密项目新颖度

技术创新提报申请表

对项目整体了解人员所有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联系方式

的联系方式,只写一个明确到部门岗位名称

部门 /中心 /系统 /集团

开始实施月份,保证

6

实施时间

个月以上

项目合作人

国际首创 /国内首创 /行业内首创 /企业内首创 /企业内同类型

如材料较多,需通过附件的形式进行补充,如相关

附件制度、标准、方案、图表、影像资料等

对创新项目的简单概括,包括项目实施目的、过程项目简介简介、达到效果等。

项目实施背景

项目主要内容

及措施项目实施效果项目开展的需求、项目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等内容。

介绍设计理念、运行模式(有效落地、推行)、实践提升(融入公司

元素)。各单位在申报材料中应明确目前实施该项创新的实施情况,如实施前

期与后期对比、项目所采取的具体实施措施、与以前措施的不同点。项目详

细情况介绍,表达出该项目如何做、怎么做、想做什么、达成何种目标等内容,做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各单位应在申报材料中明确创新工作投入的

人力、物力,产出的相关优化流程、管理制度、减少的工作量、提升的相关

绩效等非经济效益。涉及到质量、产能、费用等各项费用节约或其他方面提

升的,必须附实施前六个月和实施后六个月的对比

值。所有与此项目有关的其他见证性材料,如内部

产生的经济效

投入产出比

制定的制度、流程、培训、培训效果、人员激励等。

涉及成本节约的项目必须填写 6 个月实际节约金额及具体的计算公式,相关节约金额必须为准确核算值,不能为估计值,并附加由本单位财务负

责人签字确认见证性材料(纸板 /扫描版)。

涉及成本节约的需在此栏填写项目的投入金额及产出值,并计

算投入产出比。

附件 2:

技术创新评审工作表

技术含量指标

(20 分)共分技术含量评分标准评委打分

专利技术20 分

开发非标技术17-19 分

借鉴非标技术15-16 分

引进已有技术并改

进13-14 分

直接引进已有技术10-12 分

创新经济效益指标

(30 分)共分金额评分标准

1000 万<30 分

500<创新≤

1000 万28-29 分

200<创新≤ 500 万26-27 分

100<创新≤ 200 万24-25 分

75<创新≤ 100 万22-23 分

50<创新≤ 75 万20-21 分

20<创新≤ 50 万18-19 分

10<创新≤ 20 万15-17 分

非经济效益指标( 30 分,没有节约金额和投入产出项目评价指

标)共分

贡献指标评分标

准评委打分

促进组织目标,以及工作业绩提升没有 0 分;略

2-3 分;一般

4-5 分;较好6-7 分;非常好

8-10 分。

存在人员、流程和组织优化情况没有 0 分;较

少 2 分;一般 3 分;较好 5 分

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管

理没有 0 分;较

少 2 分;一般 3 分;较好 5 分

提升

促进企业对外宣传,提升企业形象

没有 0 分;较

2-3 分;一般

4-5 分;较好

6-7 分;非常好

8-10 分。

计总分:新颖程度指

标(20 分)

新颖度评分标

准评委打分

国际首创19-20 分

国内首创17-18 分

行业内首创14-16 分

企业内首创11-13 分

企业内同类型9-10 分

创新实施效

果(20 分)共分

实施效果评分标

准评委打分

该创新工作在实施中的作用和意义(5分)较少

3

分;一

般 4 分;较好 5 分

应用效果情况,即达到预计目标或效果的较少

3 分;一

般 4 分;较好 5 分

水平( 5 分)

投入产出( 10 分)5 年以上内收回成

本0-4 分;

4-5 年以内收回成本 5-6 分; 3-4 年以内收回成本 7-8 分;

1-2 年以内内收回成本

9-10 分 创新拓展和传播( 15 分)

共 分

拓展和传播 评分标

评委打分

外部企业借鉴并学习开展 15 分 外系统借鉴并学习开展 13-14 分 在系统内部全面开展

10-12 分

仅在各系统内部局部开展 5-9 分

专家综合评价建议和意见 (15 分,评委和

议 ) 评委打分

专家评语:

优秀 13-15 分;良好 10-12 分;一般 7-9 分;较差 4-6 分;非常差

0-3 分 签字确认:

合计

总分:

注:效益类技术创新评分取技术含量指标、创新经济效益指标得分,非效益类技术创新取贡献度及新颖度指标得分 附件 3 创新评审专家资源库

序号 姓名

所属分公司

部门

业务专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