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滑轮第二节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2滑轮第二节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2滑轮第二节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2滑轮第二节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二节滑轮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4.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3.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2.2 教学难点

1.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2.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

3 专家建议

观察动滑轮的特点,推导滑轮组的工作状况,解题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根据生活实际,充分体会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4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5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动滑轮、定滑轮、绳、小木块

6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目的就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

生活中的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打桩机等。

6.2 新知介绍

【师】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如果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生】可以用滑轮。

【师】那么用什么滑轮呢?我们刚看到的升国旗,是人站在地面上,把国旗升到上面去了,那么刚刚说的,如果人也在上面呢,这个时候怎么把货物运到上面呢?所以我们不能用定滑轮,但是可以使用动滑轮。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滑轮的几种类型: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师】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师】综上,定滑轮的好处就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那么现在,如果沿着不同方向拉绳子,一样可以将物体匀速举高,那么力的大小会一样吗?【生】通过分析力臂,在斜拉的时候,力臂仍然是等于滑轮半径,所以力臂不变,力也不变。

【师】结论:

定滑轮特点:①F=G,即不省力,也不费力;②s=h,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③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2.动滑轮

【板书】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F=1/2(G

物+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师】生活中的动滑轮:起重机、打桩机等。

探究使用动画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板书】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的杠杆

动滑轮: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距离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分析:当提起重物的时候,支点在哪里?

在绳子和轮接触的地方这是动力作用线,这是阻力作用线,(边讲边用手比划)把动力臂和阻力臂画出来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

用线的距离为阻力臂。(先用手比划)动力臂等于直径,阻力臂等于半径,即l

1=2l

2

3 滑轮组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生活中的吊车(下左图)其实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示意图如下右图。

据图,在脑中构思这样的画面:用手拉绳子自由端,物体上升。

【师】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担物重的一半。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一半力。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生】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称它们为滑轮组。

【板书】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 的方法

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只计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 (G 物+G 动)。 2.拉力通过的距离s 与物体移动高度h 的关系

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动力F 通过的距离s 与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 的关系是s=nh (n 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速度v G 。 3.省力情况的确定方法

1)滑轮竖放时,在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受到的重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重物的几分之一。

2)滑轮组横放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时,物,此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移动的距离s 物的关系为:s=ns 物

4.组装和设计滑轮组

【板书】由省力情况判定绳的固定端位置

1.利用

,求出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n,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2.判定绳子固定端位置:n为偶数,则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则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3.动滑轮个数为N,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2N或n=2N+1时,使用的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6.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定滑轮特点:①F=G,即不省力,也不费力;②s=h,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③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动滑轮特点: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距离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特点: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动力F通过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的关系是

s=nh(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F =n倍的重物移动的速度v

G

物体横放时,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1/n(绳子股数)

课堂练习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有的拉力中(D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及绳重,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水

平拉力为F,物体的重力为G,且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滑动,物

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D )

A、F

B、G

C、G/2

D、F/2

3、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

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G/3 ;G/4 ;G/5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4、图1中A是动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上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26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4__米。

5、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D)

A.20N;0.4m/s B.20N;0.1m/s C.5N;0.4m/s D.5N;0.1m/s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7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2.动滑轮

【板书】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F=1/2(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

【板书】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的杠杆

动滑轮: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距离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利用

,求出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n,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5.判定绳子固定端位置:n为偶数,则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则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6.动滑轮个数为N,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2N或n=2N+1时,使用的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第2节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

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 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 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进行新课】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 生思考、发表看法. 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师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82页《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 设计表格(供参考) 学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并讲解.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多媒体课件) (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图甲中所示定滑轮两边的力轮相切,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轮的直径可以看做是一根硬棒,动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径的两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注意: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的 距离等于重物升高的高度. (2)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如图乙

(完整版)《简单机械》复习课教案设计

《简单机械》复习教学设计 康城学校谈丽丽 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学完杠杆和滑轮的新课后,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原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1、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透;2、做图不够仔细,力的方向容易判断错误,学生对动力和阻力对杠杆所起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一知识点理解不够;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对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方法掌握不熟练;4、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是难点。,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完成有关的判断和计算;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学会找出动力、阻力以及力臂。通过对“错题”的判别,学会画力臂和力。 2、通过观察和交流,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质疑能力。 2、感受生活中杠杆有广泛的应用,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力和力臂,动滑轮的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杠杆和滑轮”的复习,知识点包括:杠杆、杠杆的五个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类型和应用,以及两种滑轮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存在的错误,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错题”的判别、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呈现,理清学生的思路。指出解题过程的注意点,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高学生读题、解题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二节 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F 第二节 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 巩固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轮轴与斜面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定轮轴和斜面结构、特点及作用 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 带钩的木块、细绳、测力计、木板。 (四)教学过程 一、斜面 阅读《科学世界》自己进行探究:斜面是不是真的省力? 通过实验后,教师分析:FL=Gh 。 即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请学生举例说明:盘山公路,我们骑自行车时上坡比较困难时就骑S 形等。 二、 轮轴 介绍书上的一些例子,说明人作用在轮上省力。(F1R=F2r) 三、练习 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有一个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 2、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 的读数是5N 时,弹簧测力计B 的读数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 。 3、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a 、用扳手拧上螺钉: ; b 、用改锥拧下螺钉: ; c 、汽车走的盘山公路: ; d 、挑东西的扁担: 。 4、下面能够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是(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轮轴 D 、斜面 5、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 A 、省力 B 、省距离 C 、改变力的方向 D 、工作的方便 6、如图是没有组装的滑轮组,如果用它来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两种组装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 7、如图是工人师傅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有 ,其目的在于 。 8、如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如果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不计),则拉 力F= N ,分析一下,这样使用滑轮的好处在哪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O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也可写成:F 1/F 2=L 2/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 1和F 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 体可视为杠杆,O 点为支点.A 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 .( g 10N/ kg )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 1 (3)若0B=,BC=,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4)若他一分钟可完成30个俯卧撑,其功率多大

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 (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4)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5)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杠杆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轴转动的硬棒。 1、杠杆力避: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F2L2?F1L1 轮轴:是连续旋转的杠杆,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 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不改变力 的方向。 2、滑轮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即能省力又可 改变力的方向,作用在滑轮组上的动力 F=1/n(G物+G动)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n? h,其中n表示承 受重物的绳子段数,h物体上升高度。 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额外功:机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 3、机械效率? 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机械效率:η= W有/ W总 一、基础练习 1,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

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学生 通过 比较 F1和 F2的 数值 (可 以有 误差)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让学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四、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学生 归纳 学生 讨论 总结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学生 归纳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课题滑轮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教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 教学过程互动与反馈 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 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人教版第十二章_《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及答案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 题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 1.关于公式G=mg有几个同学进行了下面的说明,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质量的10倍,g取10 B.g是质量和重力的比值 C.某一地点地面物体的G和g成正比 D.在同一地点,g为定值 2.用n只定滑轮与n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去匀速提升重物G,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及摩擦, 加在绳上的拉力是向下的,则拉力应为() A. n G B. n G 2 C. n G 2 D. n G 4 3.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两枚一元硬币 D.一本物理课本 4.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物体引力的 6 1。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从地球登上月 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其质量为1㎏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表面时其重力仅为100N C.在月球表面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表面时的1/6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需用6N的拉力,同样这根弹簧在月球表面将它拉 长1㎝仅需1N的拉力 5.杠秤是一种常用称量工具,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秤杆左端粗、右端细,所以秤杆上刻度左端密、右端稀 B.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值大于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C.秤钩上不挂物体,用B提纽时,定盘星在B提纽处;用A提纽时,定盘星在A提纽处 D.用A提纽时,杆秤的称量范围比用B提纽时称量范围大 6.如下图所示中OA=4OB,杠杆平衡时F为( ) A.100N B.200N C.400N D.50N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一定能撬起地球 B.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验中,一定要先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已经平衡的杠杆两边所挂钩码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个数时,杠杆可能仍平衡 D.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是力 8.(德州市)如图2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黄秤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杠杆 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把弹簧秤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B、减少三个钩码 C、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D、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小格 9.(襄樊市)如图1所示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 10.(重庆市)如图4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 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1.如下图所示,要把杠杆一端提起来,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12.把一个石柱拉上台阶,在无滑动时,如右上图所示,最省力的施力点及施力方向应是 ( ) A.a B.b C.c D.d 13.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这时物体受到摩擦力 的大小是( ) 图2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简单机械》

第九章简单机械知识回顾及知识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杠杆的有关概念,能识别并区分杠杆,会进行力臂的相关作图,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识别、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明确三者的关系。 W有 ( 2)会W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2.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难点】 W有 重点:会用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 W 总 难点: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杠杆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 、 ___ 、____ 、____ 、____ .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都叫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 . 公式表示为:_ . 杠杆的分类:

第九章简单机械知识回顾及知识深化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2) 费力杠杆:L 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F2.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 向.分别举例. 力臂:从____ 到_________ 的距离. 最长力臂是______.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开始时要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然后调节____,使杠杆在____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容易测出力臂的大小. 二、滑轮定滑轮:工作时中心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滑轮,它 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_ ,其特点是 不能___ ,但可以_____ . 动滑轮:和重物______ 的滑轮,实质是 ____________ 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___.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省力,并可以改变力方向,但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高度h 的关系是s=__h. 注意:我们讨论的机械分为理想机械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和实际机械,两者力之间的关系式不同,但距离和速度关系相同 三、轮轴和斜面 轮轴: 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实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生活中的_ 、等属于轮轴.当把动力施加在轮上,阻力施加在轴上,可以省, 也可以,但费了. 生活中的轮轴:门把手、方向盘、螺丝刀、水龙头、扳手、自行车脚踏 车把、手摇削笔器辘轳、辘轳等 当把动力施加在轴上呢? 斜面: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书中图形结构。本节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合的绕线方法。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平衡条件:F1×L1=F2×L2 (4)种类和应用: 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 (1)、定滑轮 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2)、动滑轮:

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动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 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1)绕线:(奇动偶定)。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 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绕线条数,比如上图1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2)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物/n B、考虑滑轮重时F = (G物+G动)/n C、拉力的移动距离S =nh 3、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三、经验之谈: 在画力臂示意图时一定要先找出动力、阻力的作用点,然后过支点作两个力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这条垂线就是力臂。根据比较L1、L2我们便知道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滑轮组是考试的热点,平时一定要多练习滑轮组中线的饶法,绕法和省力一定是联系起来的,按照要求答题,记住口诀:奇动偶定。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数即承担力的绳子股数是不同的,一个妙诀是注意前两个图的动力端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阻力方向相反,是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这股不算!第三幅图就是有效的。 ②根据公式F阻=nF动(n为绳子有效股数) 思考题: ①如图有几股有效绳子?②绳子力是多大? (5股;2G=5F,所以F=0.4G,注意动滑轮有重力) 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滑轮使用特点 例1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滑轮质量不计,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A、第一幅图比第二幅图省力 B、第一幅图比第二幅图省距离 C、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一样省力 D、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一样费距离 【解析】第一幅图是定滑轮,定滑轮使用特点是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第二幅图是动滑轮,使用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答案】 B 变式训练1 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答案】B 变式训练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a方向的拉力最小 B、b方向的拉力最小 C、c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 【答案】D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物体A重20牛,弹簧秤示数为26牛,则物体B重为牛;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 【解析】本题滑轮为费力动滑轮,动力端的力是阻力2倍,阻力端为B,所以B 的重力是13牛,然后可得绳子拉力是13牛,研究A可知受到3个力: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三个力的合力为0,可得支持力为7牛。 【答案】13;7牛 题型二:动力端与阻力端距离问题 例2 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答案】动,上,25,4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某工人将重150牛的铁桶在10秒内竖直向上匀速拉起4米,A装置是 (填“定”或“动”).上升过程工人拉绳子的拉力为牛,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米.(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 【答案】动,75,8 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为200牛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若工人在5秒内将绳子匀速向下拉6米,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牛,物体在上升的高度为____米. 【答案】200,6 变式训练3 使用一个定滑轮将一重物提升2m,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是。如果改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且提升同样高度,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为。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填空题 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的杠杆.如图1所示,要剪 开铁皮,应该用 最合适,剪纸或布时,应该 用 最合适,要剪树枝,应该用_______最合适, 省力杠杆是_________,费力杠杆是__________。(选填对应的标号) 2.下列工具中①天平、②扳手、③镊子、④羊角锤、⑤裁衣剪刀、⑥瓶盖起子、 ⑦筷子、⑧钓鱼杆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填序号) 3.如图2所示,在用杠杆撬石头的过程中,该杠杆属于_____杠 杆(选填“省力”、“费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在用力 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该人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头,那么他的手应 该向__________支点O(选填“远离”或“靠近”)方向移动 4.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 (选填“定 滑轮”或“动滑轮”)。 5.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 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工人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 的物体提高1m ,所用的拉力为150N ,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若不计摩擦,则动滑轮的重 为 N 。 6.一台起重机将重3000N 的货物提高3m 。如果额外功是3000J , 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 8.利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在5s 内将重为360N 的物体匀速 向上提起2m ,作用在绳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 为150N ,该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F 的功率是 W . 9.物体重1OO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需要用 N 的力,如果 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又要用 N 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10.如图5所示,一个人要拉起比他体重大的重物,用定滑轮行吗 , 应该怎么办: 。 二、选择题 1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起子 C.镊子 D.天平 12.如图6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平衡,A 处钩码应挂 ( ) 图2 图1 图3 图4 图5

九年级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6.(2008佛山市)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解析:判断一个杠杆是什么类型的杠杆,通常采用比较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长短。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反之是费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羊角锤、瓶起子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 答案:B 25.(2008佛山市)如图所示,甲是我们常使用的指甲钳,乙是它的示意图。请细心观察,此钳哪些部位分别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及原理,请你写出二个应用不同原理的例子。 答案:钳口D很锋利——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加压强;钳柄(AC)上有粗糙的刻纹——增大摩擦;指甲钳的CBA部分——省力杠杆 17.(2008广州)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解析:理论上吊起动滑轮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但由于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有两股绳子吊起动滑轮,根据“奇动偶定”的方法,绳子起点定在定滑轮上。所以画出如图所示的绕线。答案:如图所示。

5.(2008成都)如图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 解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答案:D 5.( 2008成都)在抗震救灾中,为了从垮塌的建筑中尽快 地实施救援,营救生命,使用到了大量的汽车起重机。正在 家中复习的小陈同学看到救灾现场的救援画面后,在感动之 余,找来了一台玩具汽车起重机,进行了探究。 小陈要探究的问题是,起重机吊起的重物静止在空中时: ①支撑臂对起重臂的作用力大小;②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 机的压强。 为此,小陈除起重机外,还准备了以下器材:重物、弹 簧测力计、棉线、面积足够大的坐标纸、墨水、毛笔、复写 纸。 (1)要完成他的探究,上述器材中还应该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完成问题①的探究,需要测量力臂。请你在图18中作出支撑臂CD 对起重臂AB 的作用力F的力臂,其中O 点是支点。 (3)在问题②的探究中,针对接触面积的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小陈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的实验步骤为: A.用棉线拴牢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起重机的重力G1、重物的重力G2; B.将重物挂在起重机的挂钩上,如图18 所示; C.在水平地面上从下往上依次铺放坐标纸、复写纸,然后将起重机平放在复写纸上,保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D.取走起重机,根据轮胎和支架在坐标纸上留下的印迹,计算出起重机(包括轮胎和支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E.求出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机的压强p=_______。 方案二与方案一只有步骤C 不同,请你根据小陈准备的器材写出步骤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小陈对问题②的探究中接触面积的测量仍然感到不够满意,认为测量不够准确。请你任选一种方案,简略指出其测量不够准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刻度尺(或三角板.) (2)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二节 《滑轮》一节教案 孟津第二县直中学郭丽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然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学习用具】滑轮、弹簧测力计、细绳、钩码、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杠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为是古代人们提水用的杠杆。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用古代的杠杆提水,能把物体提上来,可是不是感觉不方便。不能把物体提到我们想要的高度。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使用杠杆不能把物理提高到我们理想的高。如果我用另一种器材,看能不能把物体提到理想的高度?请同学们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师:老师第二次用的像是一个轮子,转起来就把物体提到了理想的高度。它像我们生活的那种器材? 生:滑轮。 (板书:滑轮) [利用多媒体展示国旗、吊车,介绍滑轮也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师:通过对生活中滑轮的认识,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滑轮固定不动,而的滑轮在提升重物时,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生:这是为什么?

简单机械的教学反思

简单机械的教学反思 篇一: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以前在讲授《其他简单机械》一课时,往往是直接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漫画,学生看着,老师绘声绘色的编着小故事,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情景中来,学生积极性虽然也很高,但是就现在的课程标准要求来看,却是教师剥夺了学生口说脑筋想的权利,学生是观众,老师是演员,没有很好的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没有从主要的地位退下来,而把学生推到前台去,没有能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思考问题和合理的情景想象能力,在过去应试教育的情况下,不失为好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放在今天再来看,不仅不能算是理想的设计,很可能还会被当作反面的典型来分析。经过我们组全体成员的共同探讨和研究,一致认为,可以大胆的尝试让学生自己认真看漫画后,看谁能用精彩的语言来描述漫画向我们所展示的丰富内容,学生应该是积极性比较高的,估计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认识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问题,以前我们大都是教师由直接演示,让学生观察两种情况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后做出回答,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补充总结然后板书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学生积极性一般,热情不高,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想去知道相关知识,并且觉得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学习后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利用。现在组里经过研究商讨,改为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知识,如何用一

根线和一个滑轮把一个重物抬高?学生肯定会跃跃欲试,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的。 接下来就是本组教师各自在课堂中实践,检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否赢得学生的认可。下课后,老师们都就自己的课堂谈了自己对这样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老师的问题仍集中在导入新课上,对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学习改过以后,都是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每个班几乎都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积极性更高,以往上课根本不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把手举的高高的,要求来讲台上露一手,而且这部分学生往往动手能力都比较好,也给他们展示自己搭建了一个平台,居然在老师的肯定和学生羡慕的眼光中也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难得的笑容。好象觉得物理学起来并不象想象中那么难,也让老师对他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导入新课的方法在课堂中却没有出现我们预料中的好局势,倒是决大部分班级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冷场,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起来展示自己。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只有少数班级有个别学生起来说,但是又不能很好的理解漫画的含义,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冷静思考以后,认为问题在于,学生以前吃现成的饭的时候多,老师包办代替的多,学生真正需要自己动脑筋的机会少,多数情况下,老师为了赶进度等理由,自己能做的都替学生做了,学生在理科的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去运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接受这种一下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 学案

11.2 《滑轮》学案 1 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 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4、 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学习过程】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 观察书P9图11—15,11—16两个使用滑轮的实例:升国旗和把装修材料运上楼; 2、 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使用的滑轮不同之处; 小结: 1、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像图(b )中那样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3)像图(c )中那样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4)像图(d )中那样水平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使用时, 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使用时, 的滑轮叫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优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定滑轮 改变拉力方向。(填“可以”或“不可以”) (2)缺点:使用定滑轮 省力;(填“能”或“不能”)

【要点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力:G 动= N; (2)按图(a)方式组装组装动滑轮,竖直向上拉 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1,并比较这个示数与钩码和动滑轮总重的关系; (3)改变钩码的重力,按图(a)重复一次实验, 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F2; (4)保持钩码重力不变,按图(b)方式拉,比较 此时拉力F3与F2的大小; 2、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钩码和动滑轮总重G总/N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优点:使用动滑轮省力;(填“可以”或“不可以”) (2)缺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 动滑轮改变拉力方向。(填“能”或“不能”) 【要点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 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 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作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 是:,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014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2014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如图14所示,小明分别用甲滑轮、乙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 B.使用乙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使用甲滑轮做的有用功多 D.使用乙滑轮的机械效率为100% 2.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 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 3.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最小的是( ) 4.如图l4所示,用沿竖直方向的绳子吊一光滑球靠在墙上,球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5.如图(甲)、(乙)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3倍 B.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C.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D.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 6.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 7.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4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通过滑轮组连接在电杆C上。 (1)配重D是3个混凝土圆盘,每个盘的质量是15kg。按图示的配置,钢缆在B端所受的拉力是N。(不计滑轮和钢缆的质量,g=10N/kg) (2)如果只考虑B端的牢固性,本来可以把它直接固定在电杆C上,也可以用一个很硬的大弹簧连接B和C。实际上却用滑轮组来连接,这样做的好处是,以保证措电器与输电线接触良好。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所受摩擦力是物重的0.2 倍,问: (1)若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多大? (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则F的大小是多大?(保留一位小数) (3)可见,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不能省功,在物理学中这一原理称为。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 人教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1 杠杆 主备人:龚树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一、杠杆及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教学关键 准确把握杠杆概念,正确画动力臂、阻力臂,利用杠杆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准确把握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概念,归纳出利用杠杆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方案

知新 1、阅读教材“杠杆”,完成下列问题: (1)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有关杠杆的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 动力:的力。 阻力:的力 动力臂:从的距离 阻力臂:从的距离 2、阅读教材“杠杆的平衡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表示为: 3、阅读教材“杠杆的应用”,完成下列问题: (1)省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好处是,但是要费。 (2)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好处是,但是要。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教学建议: 二、课堂导学方案 教学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 1、学生观察教材甲、乙、丙,理解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作用下能够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自学课本“杠杆”部分,观察下图,熟杠杆的五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