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近自然_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_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_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_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编辑:游瑞卿

【厚积薄发】

1、古诗赏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赏读:此诗以过去栖息在豪门大族厅堂之上的燕子,现在飞入普通百姓人家来抒发作者对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赏读:“同是天涯沦落人”常用来表现彼此的遭遇相同,也都同样对现实感到失望。“相逢何必曾相识”多用来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何不抛开拘束,做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呢?

2、名句积累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屈原《卜居》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任何障碍都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只要有意愿,任何一个障碍都能够成为一个跳板,一个反跳的机会。

————杜伽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2)学习融

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2、过程与方法:(1)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2)学习写景状物的

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3学习融情于景的手法,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健康的情感

【知识储备】

1、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其中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本课我们重点学习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自然景物描写一般是指描写日月星辰、草木山川、时令变化等。绘景,必须抓住景物特征。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时间、地点、景物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的特征。要写好景物的特征,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2、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3、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 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学生喜欢写景 ,但常常忘了为什么写景, 抓不住景物的特征。这里所说的特征和说明文中的事物描述不同, 它既是客观的 ,又是主观的。自然景物是客观的, 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 ,受到感悟的地方也就不同。作者头脑里的景物特征已经深深印上了主观的痕迹。有的甚至会大大变形。“极度失望

的人 竟会看见黑色的太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 “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应当让学生明白, 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然景物是客观的, 写什么 ,不写什么

,却全由作者的感悟来决定。《故都的秋》和《沁园春·长沙》写的是不同的秋景, 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一面。所以 ,学习写景 ,既要认真观察, 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 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 ,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指导案

导学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 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 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 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 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 ,每当失意的时候 就会寄情山林 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 ,当不堪学习重负 ,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 ,去野外踏青 ,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 ,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 ,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 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 ,“大漠孤烟直”的审美, 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朱自清的江南之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冬天,郦道元的三峡四季,都写得脍炙人口,美不胜收。那旖旎的春光,成熟的田野,多姿的冬景,奇异的山水,如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春和景明,百花吐艳;夏山如碧,莲叶满湖;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冬雪漫天,素裹银妆,你能不停下匆匆的脚步,静心观赏?自然是画,自然是文学,自然是哲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赏美之心,感知风景的多姿;用爱美之心,领略风景的魅力;用审美之心,探究风景的神韵,创作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写景佳作。探寻这一篇篇写景佳作成功的秘诀,我们不难发现,要写好一篇写景的文章,关键在于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写作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1月亮快要出来了。月亮还远着呢,可是在地平线后边,人们觉得它从黑暗的深渊上升。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了一条花边,好像高脚杯的边缘,这些反映在微光中的树峰的侧影,一分钟比一分钟显得更为深黑。法罗曼?罗兰:《母与子》2、雾霭消散了,银色的月光好像一身自得耀眼的寡妇的丧服,覆盖着广阔的沙滩。河面没有一条船只,甚至看不见一丝微波,河心河岸,到处是一片宁静,这宁静有如死亡带给受尽苦难的病患者的一种无休止的安宁。(印度泰戈尔:《沉船》)

写作技巧

1、写景锦囊一:给你一双慧眼

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

明确:最有典型性,最能代表学校的特色

⑵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明确:这是景物的特点

⑶什么是景物的特点?

明确:即这个景物区别于其它景物的标志。

⑷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方法一、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如何多方面感知?你能以我们已学过的课文《春》为例吗?

明确:例:“春花图”

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嗅觉——“花里带着甜味儿”

听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方法二、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景物的特点

举例: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

2、写景锦囊二:送你一枝神笔

过渡语: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那样,这几位同学的语句之所以得到推荐,就是因为他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注意了用准确的词语、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语言就会变得美起来。方法一、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有没有其它方法也可以达到美的效果呢?

举例:《春》

衬托——《春》以蜜蜂和蝴蝶来衬托花的甜香

联想——《春》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果实

4、写景锦囊三:抒我一片真情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朱自清《绿》

练案

一、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发资料)[学生习作]

听雨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点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

下面这篇是一篇参考例文:(让学生读文章)

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

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文章后的感受。教师再点评: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的富有诗意。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景物的描写特征:

1、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点评:这段文段作者把榕树的特征魁梧、卷曲飘拂的长须、春天新长的嫩叶都描写得非常清晰时了。同时还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点评:这段文字写出了荷塘下的景色,作者给我们写出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的特征。并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

点评:这一片段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

(二)、教师小结: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三)课堂片段训练(同学们开学以来天气都是多雨的天气,哪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关雨的文段好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练习: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2、使用大笔勾勒与工笔描摹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将学生的片段练习进行点评。

二、课后小活动(二选一)

1、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一篇景物观察笔记。要抓住景物特点,作具体描绘。

参考题: 1.花圃 2.月夜 3.雨中 4.秋晨(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其他景物自拟题目)

题解: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的描写。描写景物,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要写出特色,就要注意观察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令特色,包括春夏秋冬、晨昏昼夜不同的景色,传统节日不同的景观;二是地域特征,南北东西、山川湖海、城镇乡村、风景名胜,都有其各自的风光特色。

写出景物特色的诀窍为十个字:细节、形象、特色、感受、体验。

细节:“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屠格涅夫)

形象:“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袁鹰)

特色:“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老舍)

感受:“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碧野)

2、开展一次“用我的眼睛看校园”的观察活动。三五人自由成组,集体观察校园里的景物。可以观察校园全景,观察有特色或你感兴趣的局部。观察结束后,每人写一篇观察笔记。题解:景物描写要取得动人的艺术效果,就要注意写景的层次和角度。写景的层次,就空间而言,有远近、高低、里外、上下等层次的差别;就时间而言,古今有别,四时不同,朝暮有异。一段写景文字,应该写出处于不同空间和时间层次里景物各自的特点。写景的角度,主要有如下要求: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眼前之景)、虚景(联想想象之景)的互补;善于炼字、运用修辞,用具体可感的景物来描绘抽象的事物;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对比与烘托等。

此外,写景离不开深刻的意趣,见景又见情,景物描写才动人。

三、写作

1、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参考题目:《却道天凉好个秋》、《萧瑟秋风今又是》、《秋日胜春朝》

2、下列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听雨》、《遥望星空》

课后作业

收集写景的名言警句—————————————————————————————————————————————————————————————————————————————————————————————————————————————————————课后反思

———————————————————————————————————————————————————————————————————————————————————————————————————————————————————————————————————————————————————————————————————————————————————————————————————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山,千姿百态;水,千娇百媚 ——写景要抓住特征 学情:写景,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对初中生来说,都是不陌生的,老师们常常会教导我们的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写出景物的形、声、色、态、味,但是有些同学仍然写景不具体,不动人,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不细致,没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写景写出特征,这是个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比较观摩中写出景物这一个这一处。 定位:这是高二写作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与高一写作单元第三课写人要凸显个性在内容要求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写出特点,不过写景与写人又有所不同。这一课集中讲亲近自然,仔细观察景特,生动自然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本课学习,一要掌握抓景物特征的方法;(重点),二要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特的特征(难点)。 目标:1、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捕捉景物特征, 2、学习用多种技法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的特征。 教法:品读法、仿写法、知识方法化法、练习法等。 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思 谚语曾这样描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哲学家则这样概括: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些不同的说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就是需要注意研究事物各自的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显著特点。 更具体点说,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完全相似。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二、导法 (一)如何捕捉景物特征 1、细致地观察 准确地抓住景物特征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征。观察,不仅靠眼睛,还需要调动诸如耳朵、鼻子、嘴巴、手等感觉器官全方位感受,这样才能让景物具有立体感。具体简述如下: 眼(视觉):颜色、形貌、状态 耳(听觉):声音、声息 鼻(嗅觉):气味、气息 嘴(味觉):酸、甜、苦、辣 手(触觉):软硬、干湿、冷热、光滑、粗糙等。 景物的细致观察,说到底,一是观察景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特点,二要观察景物变化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三要掌握景物细节。具体简述如下: 景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 景物的变化:早晚、春夏秋冬、明暗、南北东西等 景物周围的附属物。 我们来看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观察: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1)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日期: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 评价:_________ 【训练目标】 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作前准备】 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作文要求】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文章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147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课中交流】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

美丽的小兴安岭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 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用词精妙,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对三年级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在学习本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目标设计: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立足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我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小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会抓 住特点描写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领 悟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准确地用词、生动地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 一、慧眼识特点 问题一:同学们,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你的慧眼看到了那里最多的是什么?(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 问题二:除了树非常多,文章最后一段也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特点,这两个特点是什么?(景色诱人、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抓出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为下面的方法总结做铺垫。】 二、灵心悟方法 引言:作者是怎样抓住小兴安岭的这些特点进行描写的呢?让我们用心朗读课文,把能体现小兴安岭这些特点的词句圈画出来。 (一)理顺序 思考一:文中分别描写了小兴安岭哪些季节的景色?(春、夏、秋、冬) 欣赏:播放小兴安岭四季的图片。 思考二:这样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这种描写景物的顺序就叫时间顺序。运用这种顺序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呢? 总结:运用时间顺序描写,能使文章层次分明,清晰自然,使景物特点更加鲜明。这就是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顺文章写景的顺序,并借助四季的优美图片,理解按照顺序写景的好处,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第一种方法】 (二)品修辞 共交流:学生交流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表现自然风物呢? 一、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要走进自然,留心观察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等。但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加以描写。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 二、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瞄准绘画框,选好主体,调好聚焦,找准切入点。如一同学描写江南:“江南的最美,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柔情似的雨,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蓬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小桥流水人家》)写江南的美,小作者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还写乌篷船,于是就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很是神往。 三、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还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写景)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文章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且在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大家对写景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那么怎样把你的感受体现在实际的写作中,写出好的写景文章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写景要抓住特征”(板书) (二)课题讲解 哪位同学能说说“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命题的重点在哪? 对了,抓住特征,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景物特征,怎样抓住景物特征,要怎么写出景物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讨论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下面的两段文字,大家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着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郁达夫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 看来呢,每个人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在知道什么是景物特征之后,我们就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了,“怎样抓住特征”,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大家呢都有买过水果,那怎么挑水果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个“看”换个词说就是“观察”。同样的抓住景物本身的特

(2017年春季版)《写作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2

《写作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说明:基本照搬教参附的光盘内容,即郑晓龙老师的课件 一、布置预习课文《写景要抓住特征》,思考:课文中老舍《济南的冬天》节选和宗璞《紫藤萝瀑布》节选,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二、学生回答预习思考题。 三、操作步骤: 1、多媒体展示几幅荷塘图:(可到网络上下载) 2、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荷塘的文字,写后读给同学们听。师简要评析。 3、师展示朱自清先生以下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教师简要点评,说明写作技巧应向文章本身学。分析得出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写景的,即绘形、绘色、香味。 顺序:环境(位置)--------定语 + 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等。 (说明:斜体字板书) 4、要求学生用此种公式写一段景物。 (学生思考且起立朗读) 5、提示学生朗读课本P74中“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至“当然也印上了作者细腻委婉的艺术风格”一段话,明确写景是单纯的描写,真正的描写还要有其他的条件。 6、分别举孙犁、宗璞、许瑜萍三人写荷花的片断。 “那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如: 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 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5.注意运用修辞手法。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了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之外,还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比如说《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就是一个比喻句。虽然我从没见过漓江的水,但我在商场里见过碧绿的翡翠,就能想象出漓江水的颜色。还有《观潮》中写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每当我读到这儿,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冲过来似的。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3).docx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宁一中杨华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策略: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景物的特征 首先,对于景物的特征,给大家—个标准的说法: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 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 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 一般景物的印象。 三、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 例 1]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 指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 点评:例 1 是用大手笔来勾勒景物的特征。这是一幅鸟瞰图,缩千里于咫尺。作者用“青铜的屏风”比喻阴山主脉的形状和色调,用“拖”字写山坡的态势,这些都是秋天的阴山所 独具的;加上黄河、阳光的烘托和城市的点缀,整个画面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让我们赏心悦目的景物数不胜数。可是,同学们动笔作文时,往往搜肠刮肚却感无文可作,这是为什么?关键是缺乏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写景物呢? 一、观察要全面调动感觉器官 我们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二、要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

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三、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朱自清的《绿》写的令人惊异、陶醉,可谓神妙之笔。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了。由水上涟漪想到“裙幅的皱褶”,由水光、水色想到“明油的滑亮、蛋清的柔嫩”,又用“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与梅雨潭比较,赞美梅雨潭的色彩浓淡适宜、波光明暗适度。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四、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使用修辞手法 《春》中,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令人过目不忘。 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正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种形象,因此范仲淹才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感慨。 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一)_部编版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一) 造物的神奇在于孕育万物却各不相同:同样是山,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同样是花,牡丹雍容,菊花傲骨,莲花冰清,兰花素雅,那么,学习亲近自然,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尤其重要。这有两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第一重境界就是要将客观景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如果做到这一点,景物本身的特征就自然显现。 (1)片段: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明确:“轻飘飘”、“凉爽”的夜风,“柔软”、“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的沙滩是借助触觉获得的,空气中“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是鼻子嗅到得的,“三三两两的人们”、“缀满了星星”的夜空时用眼睛看到的,“愉快的笑声”是用耳朵听到的。 这些景物能真实地反映其地域、季节、时间特征。比如:海水、沙滩等景物,以及“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都反映了“海滨”这一地域特征;“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反映了“仲夏”这一季节特征;而“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反映了

“夜”这一时间特征。 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眼、耳、口、鼻、舌、身去用心观察,然后将观察所得如实地描绘出来,客观景物的特征就能真实再现。 所以,我们可以将景物描写的第一重境界的实施办法归纳为“用心观察,如实摹写” 二、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1)第一层含义为:不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而致力于对其进行传神地描绘。 片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明确:相比前面《海滨仲夏夜》中那段较为平实的景物描写而言,老舍先生的描写简直将景物写活了。在先生笔下,树尖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成了“日本看护妇”,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象被描绘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有肌肤,而落日映照下的“薄雪也会害羞”,这可不是典型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吗”?

写景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安徽桐城市第八中学倪渐如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三、教学方法 多重对话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孙永河 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培养对自然的情怀,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够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我们不妨回顾下面一段文字: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作者写山水写景致写人物一气呵成,如一幅水墨淋漓的湖山夜雪图。然而又不仅是画,这又是梦幻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同时,我们还会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阅读这样的文字,在我们为之拍案叫绝的同时,无疑会体会到难以言说的艺术享受。如何写景呢?首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要想抓住景物的特征,当然离不开“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点。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观察,不仅靠眼睛,它需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观察,要选择好观察点,适当变换观察角度,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然。观察,还应着眼于变化,以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景物的形状因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作者先是传神地描绘山间早晚不同的景色,接着,作者进一步把笔墨铺展开去,细致地选取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绘山间四季景物的变化,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当然,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1、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事物有动也有静,动与静是相对的,恰当地运用静态与动态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当然,采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更是可以不着痕迹地赋予静态景物以流动感。它比用修饰语来得形象,往往能收到事半

抓住景物特点写作

【学习目标】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所写景物,捕捉在特定季节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2.层次清晰:注意描写要有层次,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突出重点:安排好详略,突出所写景物的最鲜明的特色,不“平分秋色”。 4.灵活写景:有意识地选用描写景物的方法:拟人、比喻等。 5.语言流畅自然,做到文从字顺。 【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1.把景物拟人化。 2.用比喻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3.用色彩来描写景物。 4.用比较的方法去描写景物。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课前预习: 阅读第三单元写作部分,搜集有关资料(名言佳句、美文等)。 2. 课堂训练: 20分钟交流与指导,40分钟习作。 【写作要求】 春色南疆莺飞燕舞,秋天自然天高气爽,夏日炎炎绿满天地,冬来银装素裹玉洁冰清……你是否走近大自然呢?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请你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独特景色。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合作探究】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质地以及、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按一定的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a)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 如:、,、等。 (b)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的景物特点。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准确,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 [5]“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还要学会 。 【写作指导】 1.运用修辞添魅力。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 我们喜欢飘逸在蓝天中的云朵,颂扬给万物光明的日月,赞美给大地带来生机的花草;我们惊叹万里长城的雄伟,感慨闹市街区华灯的绚美,热爱家乡小镇的古朴秀丽……如何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写下来了。那就要学一些写景文章的技巧。 一、写景文章既要写看到的也要写听到的,既要写形状又要写颜色。景物描写,就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一位小朋友写的《大雨》中的片段就把看到的听到的写活了:我走到窗户前一看,说:“呀!大雨就要来了。爸爸,你看那边天都黑了。”正说着,一股狂风卷起,把门窗打得“噼里啪啦”作响,对面楼上没来得及关上窗户的还给打碎了。整个世界被黑暗笼罩着……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下来,打得玻璃直响,溅起一朵朵水晶花。雨越下越大,放眼望去,天空就像挂着密密麻麻的水晶门帘,地上的水泛起圈圈波纹,风来了,波纹一圈圈荡出去,美极了!在这个片断,写出了看到的下大雨前的景象:天黑、狂风、窗碎的,写出了大雨中的景象:豆大的雨点、水晶珠帘、圈圈波纹。写出了雨前听到的门窗的“噼里啪啦”,雨中听到的玻璃直响。从例子可以看出,把写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写景文章才会具体生动,但同时还要注意既要写形状又要写颜色。如《九寨沟》中的一个段落: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读了这个片断中,即使我们没有去过九寨沟,眼前也会展现九寨沟山山水水的迷人风光,这就是写出形色的魅力。 二、写景文章既要注意时间,又要注意空间。时间空间是写景重要的两要素,写景时要关注这两种要素的变化状况,下面讲应该注意的3种情况。1、时间不同,景物不同。就拿描写季节的写景文来说吧。例如春季,它的景物会是天气变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会是小雨沙沙,会是一场春雨一场绿,会是黄色的迎春花、粉红色桃花、白色梨花盛开的春天的一番热闹景象,例如夏季,它会是火辣辣的烈日,会是树木的葱茏,会是知了的狂叫,会是傍晚人们乘凉的一番景象。2、同一景物,不同时间景物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一株柳树,在春季,初长成的叶子是令人心动的新绿,长长的柳枝以精致优雅的姿态垂下来,随风摆动,像少女美丽的长发。在夏季,柳树已长得葱茏茂盛,在烈日下,枝条是无精打采的低垂的,在暴雨中,它是在狂风暴雨中舞蹈的。3、不同的空间,景物不同。任何景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如果你坐车行驶在黑龙江的大地上,你看到的景物大多会是路两旁挺拔的杨树,和一望无垠的黑土地。在内蒙古草原,你会觉得那里的天地是格外的开阔,天是如此的蓝,草原是如此的辽阔,点缀在草原中的是蒙古包、牛羊和野花。

11.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

专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多重联想)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点选一个角度多重联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点选一个角度多重联想。 教学准备:范文一篇,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同学们,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这些自然特点,然后加以联想,写出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一、读一读下面的文章,说说文章是怎样写秋天的。 秋天的颜色 秋,悄悄地来了。你知道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吗? 阳台上,白菊开了,雪白雪白的。啊!秋天是白色的。 田野里,稻子成熟了,稻田变成了一片金黄。啊!秋天是金色的。 果园里,又红又大的柿子,高高的挂满了枝头,像是无数个红灯笼。啊!秋天是红色的。 树林里,树叶有绿的,有黄的,一片片从树叶上飘下来,仿佛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飞舞。啊!秋天是黄绿色的。 下雨了,雨水敲打着地面,“咚咚……咚咚……”,奏响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晶莹的雨滴落在树上、草地上、花朵上,给秋天增添了一种透明的颜色。 哦,原来秋天是魔术师,它会变,变出无彩缤纷的颜色,把世界打扮得多姿多彩。 1、文章抓住了秋天景物的特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秋天的? 2、作者是如何联想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写文章最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本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和联想,侧重表达作者的感受。这也是很好的写作方法。每个景物从形状、大小到颜色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描写。 二、秋天有那么多颜色,春天也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颜色。那么,春天的颜色都藏在哪儿呢,模仿例文写一个片段。下面的图可以作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联想。 春天的颜色

新人教版必修二《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说明:基本照搬教参附的光盘内容,即郑晓龙老师的课件 一、布置预习课文《写景要抓住特征》,思考:课文中老舍《济南的冬天》节选和宗璞《紫藤萝瀑布》节选,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二、学生回答预习思考题。 三、操作步骤: 1、多媒体展示几幅荷塘图:(可到网络上下载) 2、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荷塘的文字,写后读给同学们听。师简要评析。 3、师展示朱自清先生以下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教师简要点评,说明写作技巧应向文章本身学。分析得出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写景的,即绘形、绘色、香味。 顺序:环境(位置)--------定语 + 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等。 (说明:斜体字板书) 4、要求学生用此种公式写一段景物。 (学生思考且起立朗读) 5、提示学生朗读课本P74中“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至“当然也印上了作者细腻委婉的艺术风格”一段话,明确写景是单纯的描写,真正的描写还要有其他的条件。 6、分别举孙犁、宗璞、许瑜萍三人写荷花的片断。 “那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白洋淀》 “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地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西湖漫笔》 “每天清晨经过荷塘,总是能看到一池荷韵。从冬日的衰落到春日的绿意、繁盛、凋零。一如人生的起落。当风起水皱,湖润雨清的日子,清荷亭亭,绿裙裾上青意滚滚,水生秀色,抑或刀风烈日,如丹青杰作的风荷依旧清色冰姿,气宇凌仙。年年荷花都能从丝毫不见生机的枯萎中复生,而我的老师却不能了。那一个年轻的身影走进了翩翩的荷叶间,稍不留意便无迹可寻,只余下清香袅袅。” (许瑜萍《又是清荷盛开时》)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景抒情》微课教学设计张林杉

如何让景物灵动起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景物。 2. 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将景物写活。 3. 借景言志抒情。 资料准备:搜集文人笔下具有季节特征的雨的描写,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个季节,雨有什么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赤日炎炎悄然离开,凉风习习偷偷而至,地上何时已落上了几片黄叶,你马上想到了什么?——秋天来了!此刻我的脑海浮现出何其芳的妙喻——“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想起了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喜悦,兴奋。因为文为心声。 写景诗文,景物有特征,景中寓真情,表达含技巧。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景物写生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景物。 2. 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将景物写活。 3. 借景言志抒情。 (三)探究之旅首先学习写景抓住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法。以“雨”为例,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景抒情的写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写“雨”,大家晒一晒自己收集的句子。实物展台展示学生写在纸上的文字。用“我喜欢________ (季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我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名句)”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展示收集的文字(PPT图片和音乐,夏天的雨来势汹汹,声音力量明显强劲,和春雨、秋雨不同。)出示总结性的部分表格: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整理精校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必修教案 0218 09:44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三、教学方法 多重对话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6.投影:〈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投影:〈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投影:〈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一〉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写景要抓住特征作文评分细则

“写景要抓住特征”作文批改方案 亢文强原创2012.12.11 (三人合作共同参与,批改三本.全由一人执笔写评语,三人都签名) 作文分项评分表 1、标题:2分,不恰当给1分,无标题0分。 2、书面:干净整洁5分,涂抹、添加一处扣一分。 3、文字:正确规范(5分)。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 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用“改正号”改正。 4、标点:应用正确(3分)。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 5、语言:通顺流畅(5分)。每处病句减1分,最多减5分。在病句下面划上直线,写出病句类型,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 6、篇幅:符合要求(5分)。按800字标准,每少50字

或多100字减1分。 7、结构:完整合理(5分)。包括五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详略是否得当每项1分。其中有一点没达到要求的减1分,最多减5分。另外,全文5段以上不扣分,四段扣1分,三段以下,扣3分。 8、融情于景:景物的特征(色彩、形态、味道、质地、情态)与心情一致5--8分;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2---4分;显示情感色彩的词语一个1分。此项最多得10分。 9、写景技巧: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5---10分;动静(或虚实、点面)结合5---10分;能综合运用通感、对比、衬托手法5---10分;用字精炼传神5分;写景顺序合理,条理清晰(由远到近或由高到低或由外到内等)5分。此项最多得20分。 最后合计总分,并写出一百字以上的评语。在评语下方,三个批改人签名,并注明执笔人。 批改完成后,交给作者本人验收三项内容: 分数合计,评语字数,批改人签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