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 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 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 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 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4):544~ 55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

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该文综述了中西方近20年有关家庭功能的定义、理论、影响因素及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进展。有关家庭功能的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以家庭发展结果为取向和以家庭发展过程为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发展阶段、生活事件等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并发现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最后分析了已有家庭功能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家庭功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家庭功能,青少年,社会适应。

分类号B844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鉴于家庭在个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对家庭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抛弃过去单独探讨某个或者某些家庭因素的研究范式,转向将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因此,更能反映家庭是一个系统的家庭功能便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家庭功能的定义、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对家庭功能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 家庭功能的定义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家庭功能”概念以来,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就如Schwab[1]所说的那样:用来代表和解释家庭功能的词汇多且混乱。概括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以Beaver[2]、Olson[3]、Shek[4]为代表,他们主要用家庭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家庭功能。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种以Epstein[5]和Skinner[6]为代表,他们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来定义家庭功能。如Epstein和Skinner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处理各种家庭突发事件等等。

收稿日期:2003-11-19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资助项目(01JAXLX011)。

通讯作者:方晓义,E-mail: xyfang@https://www.doczj.com/doc/c74688344.html,

第12卷第4期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545-

2 家庭功能的相关理论

事实上,对家庭功能的界定是建立在家庭功能的理论基础上的。目前有关家庭功能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二是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2.1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可以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把家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是健康的,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或是需要家庭治疗和干预的。Olson环状模式理论和Beavers系统模式理论是这一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的代表。

2.1.1 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

该理论于1978年提出,并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它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家庭治疗、家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家庭系统论中描述婚姻与家庭的50多个有关概念进行聚类,得到描绘家庭功能的3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家庭亲密度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家庭适应性指家庭系统为了应付外在环境压力或婚姻、家庭的发展需要而改变其权力结构、角色分配或家庭规则的能力;家庭沟通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它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7]。环状模式理论把家庭亲密度从低到高划分为4个水平:毫无联系(disengaged)、彼此分离(separated)、彼此联系(connected)和相互纠缠(enmeshed);家庭适应性从低到高也分为4个水平:刻板(rigid)、有组织(structured)、灵活(flexible)和混乱(chaotic)。两个维度4个水平两两组合形成16种家庭,而16种家庭又被划分为3大类型:平衡型,中间型和极端型。两个维度上都表现为中等程度的4种家庭属于平衡型家庭,即适应良好的健康家庭;在一个维度上表现为中等程度,而在另一个维度上表现为极端程度的8种家庭称为中间型家庭;在两个维度上均表现为极端程度的4种家庭称为极端型家庭,这类家庭及其成员常常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在2003年出版的《家庭发展过程》(Normal Family Processes)中,Olson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从原有的4个水平划分为5个水平,增加了一个中间水平。两个维度的5个水平两两组合形成25种家庭,其中两个维度上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9种家庭属于平衡型家庭;在一个维度上表现为中等程度,而在另一个维度上表现为极端程度的12种家庭为中间型家庭;在两个维度上均表现为极端程度的4种家庭称为极端型家庭[3]。

有很多研究者对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进行了检验,得到了与理论假设一致的结果,但也有部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如Anderson等人[8]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线性模型假设。他们认为:功能良好的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上的得分较高,而功能不良的家庭的得分较低。1991年,Olson根据这些研究对自己最初的曲线模型假设进行了修订,将其修改为三

-546-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维(3-D)线性模型理论。这一线性模型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得分高的家庭的功能是良好的,而得分低的家庭的功能是不良的;同时,他还认为,虽然曲线和线性模型的假设不同,但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9]。Olson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7]:是线性还是曲线关系,这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水平有关,在家庭功能发挥比较正常的家庭中,线性关系成立;在有问题的家庭中,曲线关系成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完善,Olson越来越强调使用多种方法(临床观察和自我评价法等)、多报告人(让所有家庭成员进行评价)、多维度(从家庭亲密性、适应性和家庭沟通3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多系统(不仅仅评价家庭成员中的个体,也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整体以及家庭与家庭外成员的关系等)对家庭功能进行评价。

2.1.2 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Beavers等人1977年提出了家庭系统模式理论[2]。他们认为,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家庭系统的能力越强,则家庭功能的发挥越好。

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从两个维度考察家庭功能:一是家庭在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线性关系;二是家庭成员的交往风格,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处于两个极端的向心型交往和离心型交往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家庭成员常会出现适应障碍。

根据第一个维度,可以将家庭分为5种类型:严重障碍型、边缘型、中间型、适当型和最佳型。其中,适当型和最佳型家庭为健康家庭。中间型家庭根据其成员交往模式又可以分为3类:向心型中间家庭、离心型中间家庭和混合型中间家庭。边缘型家庭根据其成员间的交往风格又可以分为两类:向心型边缘家庭和离心型边缘家庭。严重障碍型家庭根据其成员间的交往风格也可分为两类:向心型严重障碍家庭和离心型严重障碍家庭。

2.2 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过程取向的代表理论是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Skinner等人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这两个理论的提出者都认为,对家庭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用处,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情绪问题直接产生影响的不是家庭系统结构方面的特征,而是家庭系统实现各项功能的过程。家庭实现其功能的过程越顺畅,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反之,则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家庭出现危机。

2.2.1 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

Epstein[5]等人认为,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临床问题。他们在1978年提出了以家庭系统运作过程为核心的McMaster 家庭功能模式理论。

该理论假设: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2)沟通(communication);(3)家庭角色分工(family role);

第12卷第4期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547-

(4)情感反应能力(affective response);(5)情感卷入程度(affective Involvement);(6)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根据家庭在上述6个方面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家庭功能发挥良好与否。

2.2.2家庭过程模式理论

该理论是Skinner[6]等人于1980年提出的。它把和家庭相关的不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家庭功能的概念与结构。

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各种日常任务,包括完成危机任务。每项任务都需要家庭一起去应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庭及其成员得到成长,并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进,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发挥好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各项功能。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任务完成是核心维度,任务完成的过程包括:确定问题、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实施、评估解决的效果。其他6个维度围绕在任务完成的周围。要想很好地完成各项家庭任务需要家庭成员分配并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角色的分配就需要沟通;沟通过程必然存在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可以阻碍或促进任务完成和角色的承担;家庭成员相互卷入程度也对家庭任务完成有影响;控制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家庭应该能够维持自己的家庭功能,同时在任务发生变化时去适应变化的需要;最后,家庭任务的确定以及家庭如何完成任务受到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家庭规则,特别是家庭背景的影响,价值观和规则是家庭任务完成的背景。这样,7个维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评价一个家庭的功能发挥效果。

家庭功能过程模型强调家庭动力和家庭完成任务的过程。家庭功能过程模型不同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这表现在3个方面:过程模型并不仅仅是列出了家庭功能的主要维度,它还强调维度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过程模型从个体、相互关系和整体3个水平对家庭功能进行评价,而McMaster模型没有从不同水平去评价;过程模型把家庭作为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并强调了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家庭规则,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没有涉及这一点。而且,根据家庭功能过程模型发展出来的家庭评价量表更加全面和完善,它从3个水平(家庭系统、双向关系和个体)对7个维度进行测量。此外,总量表还包括社会赞许性和防御反应方式测验。在临床上,从3个水平对一个家庭进行评价,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信息,评价会更系统、更全面。

3 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很多,但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非家庭关系因素和家庭关系因素。非家庭关系因素是指家庭中并不涉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一些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已有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与这些非家庭关系因素密切相关。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出发展阶段和生活突发事件两个因素。

-548-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3.1 家庭结构

Bernstein [10]采用根据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发展出来的家庭功能评价工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FAD)对134个学校拒绝(school refusal)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家庭表现出更多的家庭问题。单亲家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家庭功能维度中的角色作用和沟通上。然而,在家庭结构是如何影响家庭功能(是直接影响,还是通过其他中介变量,如抚养方式、亲子关系而间接影响)这一问题上,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McFarlane和Bellissimo [11]从11所学校选取了801名10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父母抚养方式对家庭结构、家庭功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并不能有效地预测家庭功能,而父母抚养方式才是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3.2 社会经济地位

国内学者易法建[12]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D)对全国六大区1643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环境对家庭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父亲职业为知识分子或干部的家庭,其功能健康水平优于父亲职业为工人、农民的家庭;但在情感反应与情感卷入这两项家庭功能上,后者却优于前者。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的各项功能的健康水平都要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方面。而家庭居住环境对家庭功能的影响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农村家庭在情感反应与介入方面优于城市家庭,而其他功能维度却比城市家庭要差。池丽萍和辛自强[13]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调查了我国304个城市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受到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家庭月收入对家庭适应性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与亲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曲线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月收入为1000~2000元的家庭亲密度高于收入1000元以下的家庭,尤其是月收入500元以下的家庭,而且也高于收入2000元以上的家庭。Shek [4]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1519名中国香港青少年进行分组,考察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青少年相比,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功能和适应有更高的相关,说明家庭经济收入是家庭功能发挥的一个影响因素。

3.3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也包括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父母抚养方式、亲子冲突、亲子沟通、夫妻冲突及夫妻沟通等。Shek [14]考察了父母和儿童报告的亲子关系和婚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家庭功能相关,父母和孩子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和家庭中的双向关系相关。还有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和整体的家庭功能相关,亲子沟通能预测父母和青少年感知到的整体的家庭功能[15]。但是,这些因素也是某些家庭功能理论(如FAD量表就包括亲子沟通、夫妻沟通等)包含的内容,因此,它们究竟是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还是家庭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第12卷第4期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549-

3.4 发展阶段

家庭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Olson1983年根据在全美范围内进行的一项研究,将家庭分成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没有小孩的新婚阶段,有学前儿童的阶段,有小学儿童的阶段,有青少年的阶段,中年阶段,空巢阶段,退休阶段。结果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在有青少年的家庭中,49%的家庭在适应性上有较好表现,但其亲密度略低于其他发展阶段的家庭;在有学前儿童及小学儿童的家庭中,41%的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整体。池丽萍等人[13]根据结婚时间以5年为一个阶段将家庭划分为5个阶段,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即结婚5~10年和10~15年)有一个分界线,在这之前,家庭功能的亲密性和适应性呈上升趋势,而在这之后,家庭功能呈下降趋势。

3.5 生活事件

危机理论认为[16]特定的生活事件,如角色转换或家庭成员死亡、分离都会防碍家庭成员基本需要的满足,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使家庭出现新的适应,从而增强家庭功能。Lavee[17]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压力生活事件和家庭发展变化影响家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和家庭发展变化对家庭的影响与家庭类型有关。生活事件会对灵活-缠结型家庭(flexible-connected)产生影响;家庭发展变化对结构-独立(structured-separated)型家庭产生影响;而对灵活—独立(flexible-separated)和结构—缠结(structured-connected)型家庭而言,家庭生活事件和家庭发展变化都会产生影响。

4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的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很难超越其家庭功能的发挥水平。我们根据很多研究者对社会适应的划分,从外显问题和内隐问题两个方面来考察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18]。

4.1 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外显问题

家庭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子女出现更多的外显和内隐问题[19]。大部分实证研究也得到了与此一致的结论: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存在负相关。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极端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匮乏、家庭角色混乱、无稳定规则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或患心身疾病、子女行为不轨等适应不良现象[20]。Cumsiell和Epstein [21]的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Shek[4]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I)考察1519个家庭的功能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和青少年问题行为(违法犯罪和物质滥用)存在显著的相关,那些报告家庭功能不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问题行为。国内的研究者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方晓义等[22]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全面考察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沟通和亲密度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郑希付在其《行为与家庭》一书中提到,家庭中子女行为异常程度与家庭功能的得分成正比关系,家庭功能越差,相应的子女行为异常程度越高,直接影响子女的正常社会

-550-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化。[23]

家庭功能与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不良也有关系。一些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儿童更多来自于极端型家庭。辛自强等人[24]运用访谈法研究了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结果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家庭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以及总体家庭功能的得分都要低与一般青少年的家庭。Shek2002年的研究[4]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4.2 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内隐问题

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Kashani和Allan等人为了考察抑郁和家庭功能的关系,选取患抑郁症和没有抑郁症的儿童各11个,用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比较两组儿童家庭功能的差异。[25]结果发现,在亲密度维度上,两组儿童的家庭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症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明显差于没有抑郁症的儿童的家庭亲密度,但在适应性维度上两组儿童的家庭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Bernstein [10]用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对46个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青少年和父母所报告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较差;与平衡型家庭的青少年相比,极端型家庭的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加明显。Tamplin和Gooder [26]对高危和低危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的一年追踪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他们发现,两组家庭在母亲报告的角色维度上和父亲报告的问题解决、情感反应、行为控制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者还考察了家庭功能和青少年自尊的关系,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学生的自尊与家庭功能有密切关系,并发现这种关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27]。Kawash和Kozeluk [28]考察了青少年早期的自尊和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可以预测青少年早期的自尊,而家庭适应性则不能,这种关系还表现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自尊的关系上,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结论。Cashwell选取619名6到8年级无临床症状表现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学生对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满意度与自尊的关系。[29]结果发现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满意度对学生的自尊的预测力最高,家庭适应性次之,而家庭亲密度不能预测是青少年的自尊。

5 小结

本文从家庭功能的定义、理论、影响因素、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对目前家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现有研究和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一,评价家庭功能的理论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结果取向,一种是过程取向,事实上这两种取向都只关注了家庭功能的一个侧面,无法完整的评价家庭功能的全貌。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评价家庭功能应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在家庭功能研究领域,少有定性和追踪研究。首先,仅依靠现有的定量和横断研究很难探讨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压力事件时家庭功能的变化和家庭成员个体功能的变化。其次,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因果关系也需要定性和追踪的研究来做清晰的考察。因此,家庭功能在研究方法上需要有所进展,

第12卷第4期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551-

采用定性和追踪研究是一个方向。

第三,以往研究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有关家庭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方面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大多是一些相关研究。家庭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整体,在家庭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包含着家庭系统不同水平之间的交互影响,与此相对应,现有文献中线性因果研究方法无法分离出家庭系统各个水平的交互影响,要想全面考察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必须在方法学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家庭研究领域有研究者将特定的模型应用于家庭关系的研究中,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上,建立起比较成熟有效的模式和程序,得到很多研究成果,社会关系模型(Social Relations Model,简称SRM)就是其中应用较多的模型之一[30]。通过这一模型,可以收集到有关家庭系统全面、丰富的信息,可以从双向关系角度考察影响家庭功能的多种相互性,而且,将各种变异源分离之后再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统计结果,这是家庭研究方法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第四,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是家庭功能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只探讨了家庭功能和青少年适应的直接关系,而且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家庭关系互动影响性、作用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系统中还存在着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中介因素,这是以往的研究经常忽视的一点。今后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机制。此外,有关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集中在家庭中的孩子的社会适应的研究上,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家庭功能和父母社会适应的关系,父母作为家庭中的重要家庭成员,他们的社会适应和他们自身的健康对子女乃至整个家庭的发展的影响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家庭功能和父母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第五,从家庭功能的评价者角度来看,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只要求家庭中一个成员(父母之一或是青少年)对家庭功能作评价,这事实上是以所有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有相同感知为前提的。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使用多报告者让家庭成员分别报告各自感知到的家庭功能。有研究证明,青少年对家庭功能的感知比父母的感知更消极,而且目前开始有一些研究考察亲子对家庭功能感知的差异与青少年适应的关系。有关亲子对家庭功能感知的差异与青少年适应的关系研究结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研究认为,亲子对家庭功能感知的差异可以导致青少年的适应不良,而且发现,亲子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差异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预测比青少年或父母任意一方的在家庭功能量表上得分的预测作用更大[31]。另一方面的研究认为亲子对家庭功能感知的差异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根据一些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较小的青少年和父母感知的差异可能起到重要的发展性的作用,持续增加的与父母的分歧并不意味着病理或冲突,而是青少年的成熟的表现。从以上两种对亲子感知到的家庭功能的差异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今后非常有必要综合考察亲子对家庭功能的不同的感知与青少年适应的关系。

第六,国内有关家庭功能的理论研究非常匮乏,仅有的研究也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对特殊群体(如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状况调查以及家庭功能的基本现状的调查,

-552-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而对家庭功能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非常少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功能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进而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作用机制。此外,国内的研究采用的都是国外的量表,国外的量表对中国文化背景的家庭不一定是适用的,因此在国内发展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功能理论和家庭功能的评价工具也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Schwab J J, Gray-Ice H M .Family Functioning-The General Living Systems Research Model. New York 233 Spring Street: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0. 19~20

[2] Beavers W R, Hampson R. The Beavers System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2):128~143

[3] Walsh F. Normal Family Processes(3rd Edition). New York:Guilford, 2003, 514~547

[4] Shek, D T.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2, 163(4):497~500

[5] Miller I W, Ryan C E et al.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168~189

[6] Skinner H, Steinhauer P.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

(2):190~210

[7] Olson, D H.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2):144~167

[8] Yahav R. External and Internal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System:A comparison of the Linear and

Circumplex mode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2, 30:39~56

[9] Cynthia F,Calvin L S. Validity of the 3-D Circumplex Model for Family Assessment.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993,3

(3),258~276

[10] Bernstein G A, School Refusal:Family Constellation and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996, 10(1):1~19

[11] McFarlane A H, Bellissimo A et al.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 the Transcendent Influence of

Parental Style. Journal of Child an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95, 36(5):847~864

[12] 易法建.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青年研究,1998,6:34~38

[13] 池丽萍,辛自强. 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

[14] Shek D T L. Individual and dyadic predictors family functioning in a Chinese contex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99, 27(1):49~61

[15] Shek D T 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the Youth

Study, 1998, 1(2):195~209

[16] Andrew L S. Crisis theory and Family Growth. The Family Coordinator, 1976, 7:291~295

[17] Lavee Y, Olson D H. Family Types and Response to Str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91,(53):786~798

[18] Conger R D, Ge Xiaojia et al. Economic Stress, Coercive Family Process and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1994, 65(2):541~561

[19] Fauber R L, Long N. Children in context:The role of family in child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1, 59(6):813~820

[20] 易进.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 心理学动态, 1997, 6(1):37~42

[21] Cumsiell P E, Epstein N B. Family cohesion, family adaptability, soci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outpatient

clinic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994, 8:202~214

第12卷第4期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553-

[22]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 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1,33(3):244~250

[23] 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 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

50~54

[24] 辛自强,陈诗芳,俞国良. 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2~26

[25] Kashani J H, Allan W D. A examination of family functioning utilizing the circumplex model in psychiatrically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95, 35: 65~73

[26] Tamplin A, Gooder I M. Family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 at high and low risk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European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1, 10(3): 170~179

[27] Russell T T, Salazar G. A Mexican American perspectiv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family functioning. TCA

Journal, 2000, 28(2): 86~91

[28] Kawash G K . Self-esteem in early adolescent as a function of position within Olson’s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0, 18(2): 189~196

[29] Cashwell C S.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elf-esteem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Journal of Humanistic

Education,1995, 34(2): 83~92

[30] Cook W L.A ,Dreyer A.A New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Family-dyadic Inter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4,8:

679~687

[31] Ohannessian C M,Lerner J V et al. Adolescent-parent discrepancies in 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early adolescent

self-compet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 24(3): 362~372

Family Functioning: Theory, Influencing Factor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dolescent Social Adjustment

Fang Xiaoyi,Xu Jie,Sun Li,Zhang Jintao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theories, determinants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the studi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s' social adjustment in the last 20 years in China and wes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amily functioning theory: one assesses family functioning based on family development consequences, the other assesses family functioning based on family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 present studie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SES,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developing stage, life event and family functioning, and found the effects of family functioning on adolescent social adjustment. At the end, We points out some limits among present studies and som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Family functioning, adolescent, social adjustment.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97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青少年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共青团xx区委日前完成的“xx 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xx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研组组长、xx民族大学教授郭云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同是以“我看到了什么”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在他们的描述中却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社会工作实务第1阶段测试题(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早期的社会福利机构出现于(C)的城市。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第一批带薪的社会工作者是19世纪晚期慈善组织会社的(B)。 A、友好访问员 B、行政秘书 C、社会工作者 D、社区组织者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又重新对(A)模式或者改善模式发生了兴趣。 A、社会学 B、心理学 C、经济学 D、人类学 4、(B)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 A、收集资料 B、面谈 C、预估 D、设计方案 5、(A)在初次面谈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 B、沟通 C、理解 D、接纳 6、中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A)。 1 / 6

A、0~14岁 B、受孕起到18岁 C、自出生至18岁 D、0~5岁 7、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B)作为核 心概念。 A、教育 B、学习 C、成长 D、奖惩 8、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安机关的惯例,青少年的年龄一般 界定为(D)。 A、11~18岁 B、13~22岁 C、12~21岁 D、14~25岁 9、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第 (B)阶段。 A、1 B、2 C、3 D、4 10、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是(C)。 A、信任与不信任 B、主动与内疚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分散 D、勤奋与自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社会工作传统实践方法的组成部分是() A、社会政策 B、个案工作 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 E、社会行政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从过去的实证主义一 元论转型至()多元共存之局面。 A、实证主义 B、社会建构主义 C、女性主义 D、精神分析 E、社会批判 3、面谈的技巧有()。 A、主动介绍自己 B、面谈 C、沟通 D、倾听 E、接纳 4、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 A、个人资料 B、身体情况 C、服务对象的特 点 D、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 E、服务对象的类 2 / 6

青少年社会工作解读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 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12年6月份,通过专升本考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李某在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时候,因为作弊被抓住。学校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李某相应的处罚之后,李某采取自杀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失望。此次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当代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主义经济急需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而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稳定的内在特点,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求知与成长的过程也是其心理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抗拒诱惑、承

家庭和谐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很重要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家应该让我们具有安全感,可以遮风挡雨,充满美好记忆。。。。。。而家庭文化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每个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所形成的家庭文化也会不同,而这些更多的取决于这个家庭的决策者,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以及他对文化的认知程度。 我们一般的家庭构成形式为父母、我们与孩子三代,或者是三口之间,四代同堂的形式是极少数的,前两种的构成方式居多。 正值壮年的我们多为一个家庭的决策者,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对自己负有责任,这个家几十年以内的荣辱都与我们有着不可剥离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家庭中每位成员的需求。 首先说父母,多数父母在能照顾自己生活的情况下,

都不愿拖累我们,而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很多父母在这个年纪会有一种失落感,从一个家庭的决策者的位置退下来,很长时间都会有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主要体现在每件事都会问一问,都会去关心一下,这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哪怕你对一件事已经做了决定,尽量也不要在父母面前体现出来,坐下来与父母交换一下意见,首先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另外,这么做会使父母有一种成就感,另外这样会避免使他们产生那种人老了就没用的感觉,唯一的目的是让老人有一种心理安慰,因为他们有资格得到尊重,因为他们曾经为这个家做了贡献。如果老人与我们一起生活,需要我们去协调好家庭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这种情况下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很重要,首先要避免家庭矛盾的出现,这就需要你有预见性,对事态发展有控制能力,而不是急躁与抱怨,如果出现问题,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父母与妻子孩子几方面之间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把所有委屈放在自己身上,在这个问题上,会充分考验你作为一个男人的承受能力与决策能力。 妻子在生活中是我们的左膀右臂,首先我们要尊重她。现代女性多为有文化的女性,所以都会通情达理,但是肯定会有沟通不好的时候,如果只是夫妻之间的矛

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11-17 15:38:00 ] 作者:赵德元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关于自尊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解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特点。对青少年自尊和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三种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这三种关系对青少年的自尊有直接影响。而且自尊偏低的青少年会有不良的人际关系。关于青少年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提出建议策略,以便能提高自尊,改善青少年人际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自尊人际关系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尊的研究不少,对于自尊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定义。Coppersmith1967年提出自尊是指个体对总结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是个体在对待自己的态度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国外学者基本倾向于认为自尊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是对自我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国内学者也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张文新认为,自尊是指个体自我评价的结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魏运华认为:“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和体验。”从以上总结看,虽然概念不一致但是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认为自尊是一种自我的评价,是一种情感体验。 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青少年的自尊发展对个体整个自我系统及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尊作为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情感、动机、社会适应性行为,认知活动及品德等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按照Brenfenbrennerde发展生态学理论,青少年自尊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关键环境是分不开的,家庭中的父母、学校中的教师、同伴团体中的朋友等都会对他们有影响。即自尊的发展离不开人际关系的交往,而这些人际关系对自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关于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此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提高自尊,促进青少年人际关系发展提供参考。 一、青少年不同人际关系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自尊作为人际关系的监控者。Mark R.Leary等认为,自尊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一个相对快地和自动地关于被别人接纳或排斥的反应的评价,即自尊是某个人的关于被接纳和排斥的社会关系质量的一个指示物。H.Sullivan在其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中认为,个体若得到重要人物(key-figures)的尊重、承认,他也就尊重自己、赋予自己以价值;若受到重要人物的否定、轻视,他也就否定、轻视自己。C.Cooley,G.Mead也持有相同观点。因此可以说,自尊不仅调节人际关系,使之更加和谐、融洽,而且自尊与人际关系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其中刘翠秀、韦耀波采用中学生自尊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基于归因理论对中学生自尊、人际关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尊影响很大,另外他们认为自尊的归因倾向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影响较为稳定,自尊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相对较好。 1.青少年自尊与亲子关系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个性逐渐完善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成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自尊水平则反映了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载体感受程度。在诸多影响自尊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最初来源,其影响最大。国内外研究指出,在同情、

关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岚皋县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这既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期望,更是对青少年整体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家强”,在此前提下,青少年社会教育时下被越来越重视,本篇调研,通过对岚皋县青少年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再次强调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青少年教育事业,共担使命,共襄盛举,共育英才。 一、社会教育及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社会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渐从社会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三者并举的现代教育体系。 青少年社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主性。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二是实践性。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是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教育使青少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锻炼,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时代气息。三是社会性。社会教育运用社会的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用社会的文明成果来熏陶人,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四是持续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教育则伴随着人的一生。通过实施青少年社会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增强个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岚皋县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青少年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等生存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青年集聚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使城市社区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代日益加快,使科技、信息、市场成为农村青年投身效益农业开发行动的主要需求等等。这些特点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经团县委对我县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我县青少年社会教育整体情况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通过长时间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学雷锋”、“祭扫革命先烈”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全县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怀得到加强;二是关注社会发展。青少年对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非常关注,并且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比如在全县上下开展“爱我岚皋”主题活动中,全县青少年都能积极参与到亮化、宣传、服务行动中,特别是今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和“9.21”首届中国南宫山旅游文化节筹备活动中,岚皋青少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于旅游交通沿线和景区景点,有力的支援岚皋旅游事业发展;三是大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很多学生重视个人社会价值和体现,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作贡献和使自己有所作为;四是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 但在健康的主流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

国际社工日知识竞赛题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起施行的。(B) A、1989年1月1日 B、1990年1月1日 C、1991年1月1日 D、1992年1月1日 2、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以上的户代表或者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A) A、1/5;1/5;1/3 B、1/5;1/3;1/3 C、1/5;1/3;1/5 D、1/3;1/5;1/5 3、社区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居民、户代表过投票,居民代表过投票,选举有效。(C) A、半数;三分之一 B、半数;半数 C、半数;三分之二 D、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4、是社区的主体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承担着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等任务。(B) A、社区党支部 B、社区居委会 C、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5、凡涉及社区成员利益的大事都要由讨论决定。(B) A、社区党支部 B、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 C、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 6、下列属于居务公开形式的是。(C) A、文艺演出 B、法制讲座 C、公开栏 7、我国法定老年人的起点年龄是。(B) A、55周岁 B、60周岁 C、65周岁 8、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的共同责任。(C)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全社会 D、家庭 E、单位 9、村民代表会议有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C)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10、每年为本市的敬老日。(C) A、端午节 B、元宵节 C、农历的九月初九 11、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A) A、家庭 B、社会 C、单位 12、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B) A、应当资助 B、有权拒绝 C、不应该资助 13、村民委员会应当接受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其履行职责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至少进行,由村务监督机构主持。(A) A、1次 B、2次 C、3次 14、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次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A) A、2次 B、3 C、4次 15、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责令改正。(B) A、村务监督机构 B、镇(街道)人民政府 C、县(区)人民政府 16、符合晚育的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10天。(D)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3月·B 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个体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过程。13~19岁的青少年中学生善于迎合时代的潮流,适应变化的社会,但由于年龄等多种原因,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往往仅限于“养”而忽于“教” ;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也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以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厌学、以自我为中心、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促进他们更好发展,是社会和教育的基本责任。因此,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和教育对策,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定义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是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不断的学习、交往、发展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主体去承担社会责任、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和挑战的心理和行为活动。 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社会适应性也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社会适应,一定要研究适应行为。 关于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 )有许多种定义。这些定义有某些共同点,但是对适应行为究竟是能力还是行为习惯和方式,仍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此外,人们对适应行为与智力的关系仍有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而适应行为主要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些人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如皮亚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二者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社会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它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适应行为包括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后者指个体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协调的状况。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论模型 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包括人格模式理论和智力模式理论。人格模式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的形成、表现密切相关,稳定的适应行为就是人格特征。智力模式理论把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理解为智力或社会能力,与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密切相关。这两类理论模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郑溪璐 【摘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影 响。本文根据社会适应行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适应适应行为 教育论坛 3

[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人际交往的作用是

[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人际交往的作用是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完善、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获取信息的功能 人际交往相较于从书本获得信息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通过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后,人就能以各种方式迅速地获得信息。作为现代人,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维持生存、适应职业生涯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发展,社会更需要能主动与其他人和群体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在交往中搜集信息、占有信息、筛选信息的人才。青少年是当代社会中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他们接受新信息速度快、手段新、途径多,加上他们喜欢与人交往,这就使得他们所掌握的新的社会信息能通过人际交往在各个层面以较快的速度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必须要在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接受社会的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积累社会经验,获得社会伦理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逐渐完成社会化进程。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渴求交往、渴望被理解。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不仅是中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自知、知人的功能 人的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的。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 __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怎样看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越大,接触的人越多,不仅能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自己也能了解他人,人生的许多经验,就是在从际交往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 (四)满足心理需要,保持身心健康的功能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

青少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青少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 )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A 群体性 B 伦理性 C 全人性 D 文化性 E 发展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每种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背后都有对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如何保证研究结论科学性的不同理解。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2题 目前的社会是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家庭结构变化、人口迁移、就业压力、升学竞争等直接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要遵循( )原则。 A 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B 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C 区别对待每一个青少年 D 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E 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目前的社会是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家庭结构变化、人口迁移、就业压力、升学竞争等直接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冲击。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社会发展脉络,配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需要,通过给予青少年必要的辅导和协助,帮助他们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3题 从社会学观点来定义,青少年( )。 A 心智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 B 开始于性成熟之时,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 C 开始于性成熟之时,25岁结束 D 具有抽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E 开始于14岁,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青少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按照社会学的观点,青少年期开始于性成熟之时,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 第4题 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以及青少年政策要求,制定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这属于( )。 A 青少年关爱行动 B 青少年群体行动 C 青少年社区工作 D 社会工作行政 E 青少年个案工作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作者:邱菲菲(甘肃定西幼儿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5 / 129 发表日期: 2011-08-28 19:06:46 对幼儿来讲,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幼儿 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不易被挫折难倒。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其一生成败与否、快乐与否的基础。但由于幼儿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环境及其变化的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身心发展 纲要:中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家庭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活环境,对幼儿心理影响很大,然而,由于父母受职业、素质、所处环境以及对幼儿期望值等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种种误区,容易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尽量减少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心理的伤害。 目前,对幼儿实行家庭和幼儿园并轨教育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家长所接受,能够围绕孩子的发展,经常与幼儿园取得联系,相互沟通。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我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你们老师的责任。”还有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把送幼儿入园简单理解为“找个看孩子的”,受教育是上学以后的事情。其实,把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和忽视幼儿期教育的两种观点都走了极端。殊不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坏境对幼儿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趋势,孩子越小,家庭影响越大,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才不断增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幼儿从生命初始起就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在家庭中,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总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教育,一般公认的,儿童在七岁前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延续的成年时期。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有研究表明,童年时的个性品质对个体成年后的个性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人在成年时遇到的个性心理上的问题也往往来源于童年的经验,而在童年时形成的不良的个性品质在成年后再纠正也经常显得很困难,所以个体在幼年时形成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我们做父母的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因此,我们精心的在家里营造一个和谐、欢乐、健康、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氛围。首先是精心合理的布置家居环境,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居住场所;其次是在平时家人与孩子聊一些令孩子感兴趣的有利于其成长的轻松快乐的话题;最后我们也在孩子面前进行学习活动并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引导。我们就是想通过使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处于这种有利于培养其活泼、健康、开朗、积极进取性格的家庭氛围中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顺着健康的道路成长。通过这些方法的开展我们发现孩子正在我们所期望的道路上进步成长。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603-62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青少年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共青团xx区委日前完成的“xx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xx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研组组长、xx民族大学教授郭云涛介绍,他们从xxx4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了6个市,调研收回问卷x224份,实际有效问卷为x200份。从统计数据看,校外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公共剧场或电影院、纪念

馆等是青少年课外较为青睐的场所,而到过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科技馆等场所的比例则比较低。 “数据表明,参加过公共场馆活动的青少年在性格行为特征和人际交往维度上均高于没有参加过活动的青少年。”郭云涛说。 根据调查,半数以上青少年至少参加过一次各类公共场馆和学校组织的活动,近50%的青少年上过至少一种校外培训班,但去过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的比例却只有32.8%,这实际上与青少年宫发展严重滞后有很大关系。 “只有个别城市的青少年宫拥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和相应设施,大部分市县甚至连办公场地和培训教室都很紧张。”郭云涛说。此外,其他公共场馆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南宁、桂林、柳州等主要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馆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但其他市县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 除了硬件建设上的诸多困难,xx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容乐观,部分市县青少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艾德沃特(Atwater)对青少年时期身心状态的描述,青少年期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 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关注与() 的人际交往。[2010年真题] A.家庭成员 B.社会成员 C.同辈 D.成年人 2. 某校男生成立了一个“妆前妆后”社团,社团成员平时乐于助人,好打抱不平,但在社 团活动中他们却喜欢涂粉底、粘假睫毛等,并把妆后照片放在校园橱窗及微博上。从研究 角度看,这些学生属于()。[2012年真题] A.问题青年 B.文化叛逆青年 C.正直青年D.政治偏激青年 3. 小强父母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强进入青春期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追求另类,不仅 将头发染成黄色,在胸前和手臂上绘有纹身,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父母觉得小 强应该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而小强认为父母观念落后,双方经常发生争执,有时小强甚至 一个星期不和父母说话。从文化角度分析,小强属于()。[2013年真题] A.政治偏激青年B.问题青年C.文化叛逆青年D.正直青年 4. 16岁的小红因为填报中考志愿与父母发生冲突。父母希望小红填报本市最好的中学,小 红却因没有充分把握而拒绝。社会工作者了解小红的情况后,采取的恰当做法是()。 [2013年真题] A.建议父母尊重小红的选择B.肯定小红拒绝的理由 C.鼓励小红自己分析拒绝的理由 D.劝说小红听从父母的要求 5. 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某社区开展实地调查时发现,该社区周边环境差,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社区的青少年空闲时经常出入附近的网吧,为此,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 了一系列服务,如组织青少年兴趣小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等。社会工作者在提供 上述服务的过程中,遵循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2010年真题] A.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B.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C.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D.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6. 从生理观点来定义,青少年期是指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生育能力的时期。 A.已经具有 B.完全具有C.即将具有D.完全不具有 7. 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定不满()周岁的为未成年人。 A. 14 B. 16 C. 18 D. 20 8. 共青团规定,团员的年龄为()周岁。 A. 12~18 B. 14~18 C. 14~25 D. 14~28 9. 心理学家艾德沃特认为,从情绪角度来说,青少年开始的标志是()。

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蒋洁聂衍刚王晓敏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快乐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随机抽取广州地区5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784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测查,探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适应行为的七个因子除了社交适应外都对主观幸福感起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个体主观幸福感5%)22%、5%)26%的变异,学习适应是生活满意度稳定的正向预测因素,独立生活是负性情感主要且稳定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行为;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B84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11-0039-0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与体验,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评价[1](P46-50),[2](P23-28)。认知方面主要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即个体对自己持续较长时间或大多数时间生活状况的一种认知评估。情感方面可以分为正性和负性情感,总称为快乐感,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观情绪体验。 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3](P150-156)。社会适应行为又称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的问题和行为,也是个体独立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4]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行为都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个体的健康发展与良好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5-7],但目前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不多,在这较少的研究中主要限于将社会适应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影响因素来探讨[8,9]。此外,在一些相关的研究中,国内王香美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负性生活事件会大大降低初中生的幸福感水平;生活事件各维度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尤为突出[10]。Elliot和Sheldon(1997)的研究表明,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感都有关系[11](P171-185)。Ryan 和Deci(2000)通过对目标效能的控制发现,自主的个人目标与幸福结果的预测有关联[12](P141-166)。目标理论认为,建立强大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13](P46-51),国内许多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理论,证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14-17]。 综上,目前关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尽管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学习压力、社会活动、自我定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但很少研究将社会适应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对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且国内外较少有从比较全面和广阔的视角来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丰富有关研究领域的材料,并为青少年的更好适应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广州地区5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784名,获得有效被试781名,有效率达到99.6%,其中,初一157人,初二194人,高一217人,高二213人;男生373人(47.76%),女生408人(52.24%)。 (二)研究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使用张兴贵编 =收稿日期>2010-05-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2008年度规划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研究0(编号:08J AXLX003);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0重点课题/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状况、成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0(编号:07B271)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广州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蒋洁(1983)),女,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 聂衍刚(1966)),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教育。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在传媒影响日益膨胀、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三迁,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 好的家庭环境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一)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亲子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包括四个方面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包括四个方面:1、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2、师生关系3、同伴关系4、亲子关系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定义: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与同伴(异性同伴、同性同伴)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和与陌生成人的关系。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交往中有“结伙”的特点。在校内、班内尽管有同学互相交往的正式组织形式,如班集体学习小组、共青团、少先队、课外活动小组等,但中学生仍常常因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而在校内外结成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这种小团体一般是在心理、动机、倾向一致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由于小团体成员态度的相似性往往形成了形式松散而行动又往往协调的群体。这类“结伙”多数在学习和活动中能互相帮助,起到正式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2、交往中以友谊为基础。需要的互补性是人们互相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因互相帮助而产生交往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但中学生交往中的需要和互补因素都比较少。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会以友谊作为交往的基础,这是在中学生中出现“哥们”义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中学生中同性朋友占90% 以上,两性之间的交往,尚存在一定心理上的困难。他们往往选择兴趣、爱好、性格相同的同学做朋友,大多数同学愿意和有一定威信的同学和老师交往。他们好交往、重友情,感到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这就使中学生的交往变得十分单纯,感情也十分真挚。这种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交往,一旦友谊被破坏,交往也就中断。3、交往中的社会化趋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中学生己不满足于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扩大交往范围,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 中学生情绪的特点1:中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易波动。2: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3中学生外流与表达已趋于合理化。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少年男女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显现出各自鲜明的性别特征。在这一时期,人的性器官明显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迅猛觉醒,从而进入性的活跃期。 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常表现为:不愿与异性同座(儿童阶段并不避讳),与异性同座划分“楚河汉界”,在活动中躲避与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进行嘲讽等。不过,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恐怕还在于与异性交往的不安与羞涩,出现了“心相近而形相远”的现象。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为刻意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少数大胆者会从眉目传情发展到写纸条、写信示爱。此阶段的少男少女正处于钟情、思春的朦胧状态,其对异性的关注具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多是泛泛的,大多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稚的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初恋的心理,既有欢乐喜悦、痴迷陶醉,也有羞涩不安、疑惑戒备,错综复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