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数据分发研究与仿真

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数据分发研究与仿真

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数据分发研究与仿真
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数据分发研究与仿真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现状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其中移动通信系统的3G技术已经进入应用普及阶段,并朝第四代通信系统方向演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通信领域的竞争将集中反映在特殊环境和新兴应用领域中的通信网络能力及通信技术的竞争上[1]。其中新兴应用领域涉及到的移动网络技术更是被作为前沿技术中的重点。目前,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网络带宽逐渐增大,移动应用不断丰富,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各具特色的网络结构和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涌现,包括无线个域网(如IEEE802.15)、无线局域网(如IEEE802.lla/b/g/i/n)、无线城域网(如802.16、802.20)、无线移动广域网(如2G、3G)、卫星网络,以及无线自组织(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等等。而WIFi、WIMax、UWB等无线接入网络和GPRS、B3G、UMTS等蜂窝移动网络等基础设施与技术的完善为移动应用提供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所有网络服务的可能性。

在上述的各种网络发展后,一种节点移动范围更大,网络大多数都是不连通的新型网络出现了,这种类型的网络被称为机会网络,机会网络是一种不需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完整路径,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实现网络通信的自组织网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机会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而言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一个刚起步的初级阶段。随着移动应用业务的增加以及机会网络商业化,机会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与深入仍然要解决很多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路由、数据时延与网络开销均衡问题、移动状态下网络可靠性以及安全问题等等。同时在一些领域,机会网络的相关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尤其在国内对于这类高延迟的特殊通信网络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规划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不仅强调了信息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新兴及特殊应用领域的网络通信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

方向之一。因此,对机会网络数据分发展开研究将为正确理解机会网络拓扑与数据

传输特点提供可行性依据,有助于推进现有关键技术的可扩展性,并对提高机会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探索节点移动模型对机会网络服务性能保障的影响,推动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2000年,R.Ahlswede等人基于网络信息流的概念提出了网络编码的思想,通过允许中间节点既实现路由功能又实现编码功能,达到组播的最大流量[2]。为使得网络编码具有实际可用性,Li等人提出了线性网络编码的概念,证实节点进行线性网络编码运算,具有可行性,能够达到最大流传输理论极限[3]。Ho等人推广了这一概念,提出了有限域下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思想,并证实其有效性[4]。之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被应用于各个方面的研究,用于提高网络吞吐量、能量利用效率。

网络编码彻底改变了通信网络中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的方式,被认为是进入21世纪后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研究领域上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网络编码的核心思想是允许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对传输的信息进行操作和处理(如有限域中的运算等),而不再局限于存储与转发。与传统的基于存储和转发的路由传输机制相比,网络编码能显著改善数据分发系统性能,如提升网络吞吐量,节约传输带宽和均衡网络负载等。网络编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如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贝尔实验室(Bell Lab)、AT&T 的香农信息实验室和微软公司(Microsoft)等都积极投入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的香港中文大学(CUHK)、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也对网络编码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机会网络经常出现链路断裂,网络不连通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一般并不丢弃数据包,相反节点传输数据一般采用“存储一携带一转发”的模式,传统的机会网络中,中间节点只进行数据的存储与转发操作,但是运用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中,中间节点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行随机线性组合编码,可以增大单次传输的数据量。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趋庞大、各种网络方案和协议日趋复杂,分析、实验和仿真等方法成为了当前进行网络技术研究的有效手段。研究网络仿真技术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通信网络性能研究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众多网络仿真软件中NS2具有免费、源代码开放、易扩展等等优点而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NS2是

一个开源的网络仿真软件,可以再windows/unix上运行,且所有源代码公开,对于进行网络的研究和扩展非常方便。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在仿真平台NS2下设计并建立机会网络模型,理解网络编码的原理,在NS2中编程实现基于分簇的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数据分发的仿真并与一般的网络编码比较其网络吞吐量和时延性能。

1.2 本文的内容组织

本文内容组织如下:先分别介绍了机会网络、网络编码原理及仿真平台NS2的各种知识,然后使用NS2构建机会网络拓扑,编出各个代码脚本,在NS2上仿真实验,得出数据并画图进行说明验证。

2 机会网络及网络编码相关知识

2.1 机会网络的概念

机会网络是一种特殊的自组织网络,它不需要存在端到端的完整路径,充分利用了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contact),实现数据逐跳转发,并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5]。从本质上来看,机会网络否定了传统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一个根本前提——在路由期间或者数据传递期间,存在一条或者多条源端到目的端的路径。机会网络中的相遇(contact)概念是指节点之间发生的一次联系。当节点(如:车辆、移动用户)进入彼此的通信范围之内时,则发生通信,当两者离开彼此通信范围时,则链路断开,停止通信。在机会网络中,contact是机会性的,而非确定性的。

图2.1是一个机会网络示意图,t1时刻源节点S希望将数据传输给目标节点D,但S 和D 位于不同的连通域而没有通信路径,因此,S 首先将数据打包成消息发送给邻居节点3,由于3并没有合适的机会转发下一跳节点,它将消息在本地存储并等待传输机会,经过一段时间到达t2 时刻,节点3运动到节点4的通信范围并转发给节点4,在t3时刻,节点4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D,完成数据传输。

图2.1 机会网络示意图

机会网络的部分概念来源于早期的延迟容忍网络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6]研究。DTN最初是容迟网络研究组(DTNRG)为星际网络IPN(interplanetary network)[7]通信而提出来的,其主要目标是支持具有间歇性连通、延迟大、错误率高等通信特征的不同网络的互联和互操作,如互联Internet 和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等。DTN网络体系由多个底层运行独立通信协议的DTN域组成。域间网关利用“存储-转发”的模式工作,当去往目标DTN域的链路存在时转发消息,否则,将消息存储在本地持久存储器中等待可用链路。机会网络可以看成是具有一般DTN 网络特征的无线自组网。

2.2 机会网络的构架

机会网络的体系结构与传统Internet传输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束层(BundleLayer),它位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它跟底层协议相互配合,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跨过多个区域实现通信。机会网络节点使用束层来发送和接受数据,并保证逐跳转发的可靠性以及端到端的确认。该架构非常灵活,既保证了各层的共性,又避免非法使用其他层。

1、束层

为了实现“存储-携带-转发”的消息交换机制,机会网络在节点的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插入了一个新的协议层——束层。使用束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机会网络中,传输延时差异很大,当一个数据包丢失时,整个传输的数据成为无用数据。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将数据打包成一个较大的消息,称之为束,并使之不能轻易分割成更小的片段。机会网络中一般不存在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端到端的连接,因此束会存储在中继节点上并等待合适机会进行传输。一个束必须包含的信息有:源端地址、目的端地址、起始时间、束的生存时间、数据长度及服务类型等。此外,对于具体的应用,可能还需要一些状态域和认证消息,例如,监管传送请求等。

2、监管传送

束层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并且不需要应答的投递机制,但框架本身提供了两种可能的方法来提高可靠性:端到端的应答和监管传送。通过监管传送,可以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例如源节点可以将已经投递成功的束在缓存中释放掉。

3、机会网络中的节点

一个束的源端和目的端是由端点号EID(Endpoint-Identifier)来标识的。EID 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机会网络节点。当目的地收到该束时,认为该束传递成功。EID 可以类比于DNS(Domain Name System)中的统一资源标识(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并且与路由或拓扑组织结构没有必然联系。区域名是早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一个完整的地址由区域号和节点号组成。基于这种区域的概念,束首先投递到目的节点所在的区域,然后再投递到目的节点。

4、服务分类

按重要性不同,束层引入了三类服务:1、大块束(bulk bundles),只需要较小的投入,当有资源可用时就可以提供这种服务;2、正常束(normal class bundles),比大块束优先级要高,但比“加快束”(expedited bundles)优先级要低;3、加快束,这类服务只是针对来自同一个端点的束而言,例如:当大块束与加快束来自不同的端点时,即使加快束比大块束优先级高,但大块束仍有可能比加快束先传递。

5、安全

机会网络框架提供了一个可选的安全构架,使用逐跳、端到端的授权和诚信机制,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对网络进行控制和如何转发控制消息。没有进行认证的节点不能够通过机会网络发送数据,并且不能利用该网络以外的节点进行数据转发。2.3 机会网络拓扑特点

1、多跳网

由于无线通信的距离受限制,机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需要借助其他节点的中继转发才能实现,便形成了多跳通信路径。

2、动态的网络拓扑

机会网络中节点间的相互连通性构成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由于机会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以随机的速度和方式移动,加上发射功率的变化,以及无线信道的干扰大小不断变化等因素,节点间通过无线通信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式和速度都是难以预料的。

3、分布式控制

在机会网络中,为了实现网内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解决无线资源使用、路由发现等控制问题。由于机会网络没有预设的基础设施,也就没有预设的中心控制节点,所以只能采用分布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

4、对等性

机会网络中节点与节点可以直接互通,每个节点都相同,无主从之分,每个节点都能够支持逻辑上的自发自收,即节点直接的来去双向链路都相同。因此,无机会网络节点的无线通信装置一般采用时分双工方式(TDD)。

5、临时自组织性

若干个无线节点聚集到一起时,他们便临时自组织性地形成了一个无线通信网

络,该临时性包括:网络成员的临时性,网络组织的临时性,网络拓扑的临时性,网络路由的临时性,网络无线资源分配采用按需临时分配等。

6、链路带宽受限

机会网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作为其基本通信手段,与有线传输技术相比,它具有较低的传输带宽。并且由于各个节点分布式竞争使用信道,使得每个移动节点实际使用的带宽远小于物理层所提供的最大传输速率。

7、能量受限

机会网络内的移动节点一般需要依靠电池来提供能量,因此,节省功率将使自组网技术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8、有限的安全性

机会网络由于采用分布式控制、无中心、临时组织等原因,它比一般的无线网络更易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胁。

2.4 机会网络节点移动模型

节点移动模型描述了节点的移动模式,包括位置、速度等特征的变化,广泛应用于自组网协议性能的分析和评价,是自组织网络的基础研究之一。传统的MANET 假设网络是全连通的,节点的移动对路由层以上的协议是“屏蔽”的。因此一般从网络拓扑角度去分析移动模型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如拓扑连通率、节点连通度等,而机会网络中的移动模型研究是以刻画节点相遇特征为核心的。这是因为在机会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依赖于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而节点的相遇概率和相遇时间分布是由节点的移动模型决定的。因此,相比于传统的MANET,移动模型对机会网络研究更加重要。

2.4.1 独立同分布的理论移动模型

许多学者研究了3个经典的独立同分布移动模:Random Way Point[8](RWP) Random Walk(RW)和Random Direction[9](RD)。这些模型下的节点相遇特征可用两个参数来刻画:相遇时间(meeting time,简称MT)和相遇间隔时间(inter meeting time,简称IMT)。MT 是指两个节点从静止开始到第一次相遇(进入通信范围)经过的时间间隔,而IMT 是指两个节点前后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文献[9]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上述3个移动模型的节点期望相遇时间(expected meeting time)服从指数分布或其尾部服从指数分布,并基于此分析了多种路由协议的延时性能。

文献[10]推导出RW模型下期望相遇间隔时间的分布也服从指数分布,而文献[11]推导了RD模型和RWP模型下的期望相遇间隔时间分布,并证明了RWP和RD模型下相遇时间和相遇间隔时间的尾部分布是无记忆的。

2.4.2 基于统计的实际移动模型

除了从理论来推导以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利用统计方法,通过收集实际环境中节点的运动轨迹来研究节点的移动特征。MIT 的Reality Mining项目[12]记录了MIT 校园中100个携带蓝牙智能手机的学生和职工为期9个月的移动轨迹和相遇数据;UCSD 的Wireless Topology Discovery[13]收集了11周内300个无线PDA与Wi-Fi接入点的相遇数据;剑桥大学的Haggle项目[14]则记录了若干个带有蓝牙接口的iMote设备在校园的相遇情况。此外,他们还在INFOCOM参会期间进行了类似的实验;UMass 研究小组[15]收集并分析了由公交车上的Wi-Fi节点组成的机会网络DieselNet实际运行中的相遇规律。文献[2]通过分析文献[13]中的数据集发现,实际节点的移动具有社区特性,节点相遇时间服从近似的幂律分布,而不是根据经典移动模型推导出的指数分布,这些成果证实了传统的移动模型并不一定适用于实际节点的移动特征,但研究人员在对于使用何种分布的移动模型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文献[16]试图统一这两种类型的移动模型,作者从理论上推导出在一个有限边界的移动空间中,节点相遇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如果去掉有限边界的条件,按照RW模型移动的节点相遇间隔就与统计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服从近似幂律分布。

2.4.3 基于社区的移动模型

人所携带设备组成的网络是机会网络的一个主要应用,探索适用于这类场景且便于数学分析的移动模型机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由人组成的机会网络节点移动实际表现出的社区特性,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移动模型(community based model)。该模型下的节点并不是随机选取移动位置,而是考虑了3种情况来决策下一步移动位置:1)节点偏好,节点比其他节点更倾向于去往某个特定位置或遇到特定节点;;2)节点异构性:某些节点能够到达所有位置,遇到所有其他节点;

3)行为时变性:节点移动随着时间变化。Musolesi等人[17]结合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的移动模型。该模型根据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节点分布在多个在不同区域的社区,然后计算不同社区对每个节点的吸引力,并以此确定节点是否移动以及朝哪个目标区域移动。Spyropoulos 等人[18,19]提出了时变的社区移动模

型,每个节点的工作周期由正常移动周期和集中移动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内,节点随机选择一个社区作为它的本地社区。节点在每个周期都有两种移动状态,Local epoch和Roaming epoch。前者是选择在本地社区内移动,后者是在其他地方漫游。节点在两个状态之间以一定的概率来切换,形成一个马尔可夫链,概率大小由所处的移动周期来确定。例如,在集中移动周期内,节点访问本地社区的概率较高。2.5 网络编码的概念思想

在传统网络中,结点仅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转发,难以达到网络传输的最大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若数据传输路径出现瓶颈链路,则网络数据传输性能将受限于瓶颈链路。对此,在网络中引入网络编码技术,增加结点对数据的编码运算功能,节约网络链路的带宽资源,减小网络数据传输中瓶颈链路的影响。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是一种融合编码和路由的信息交换技术,在传统存储转发的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允许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编码信息融合,增加单次传输的信息量,提高网络整体性能。Ahlswede等人于2000年提出了网络编码概念,指出对组播网络中的某些节点附加额外的编码操作能使源与组播成员间达到最大流最小割心的组播速率。网络编码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理论和应用已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网络编码在提高网络吞吐量、改善负载均衡、减小传输延迟、节省节点能耗、增强网络鲁棒性等方面均显示出其优越性,可广泛应用于Ad Hoe网络,传感器网络、P2P内容分发、分布式文件存储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编码的理论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在应用基础和工程实践方面的研究正在全方位展开。网络编码已成为一项融合信息论、代数学、图论、网络流理论和优化理论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且日益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其对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协议设计方法、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管理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网络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使网络中的节点不仅具有存储转发的功能,他们还能够打若干个待转发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压缩成一个数据包,然后转发给相应的接收节点,并且以足够大的概率保证它的接收节点能够顺利地解码恢复出原始的数据包,从而减少传输次数,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延迟。

以一个简单的具代表性的蝴蝶网络来描述网络编码的思想,一下均假设每条链路单位时间只能传输单位bit的数据数据信息量。

图2.3和图2.4中分别是利用网络编码前后的网络传输状态,该网络有一个源节点S,两个端节点Y,Z以及其余4个T,W,U,X是四个中转节点。在图2.2中,b1和b2都是源s向端节点y和x发出的两个单位bit的信息,当b1和b2到达w节点时,由于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单位的信息,所以W只能选择发送其中之一,而另一个则必须送入等待队列,因此,要使Y和Z这两个目的节点都要收到这两个信息,则W必须至少传送两次;图2.3表示的是网络编码方法,节点W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网络编码操作(“+”表示模二加),然后将操作结果 b1 + b2(称为编码信息)发送至输出链路(W,X),然后又通过链路(X,Y)和(X,Z),最终传送给信宿 Y 和 Z。当信宿 Y 收到 b1 和 b1 + b2后,通过逆过程的译码操作 b1 + (b 1 + b 2)就能恢复出信源 S 发出的 b2,这样使得信宿 Y 同时收到了 b1 和 b2。按照同样的方式,信宿 Z 也可恢复出信源发出的 b1(通过译码操作b 2 + (b 1 + b2))而同时收到 b1 和 b2。也就是说,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模式实现了该组播的理论传输容量。可见,与传统的路由传输方式相比,网络编码提升了网络的吞吐量。

图2.2 网络结构图2.3 普通的存储转发图2.4 运用网络编码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具备编码条件的中间节点(比如该节点的入度至少为 2,如图2.4中的节点 W 就具备编码条件,节点 T,U 和 X 等则不具备编码条件,只能执行存储和转发操作)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按照一定方式的处理(编码),然后传输给下一级的网络节点,收到信息的下一级节点如果具备编码条件,又对其接收的信息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传输,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经过处理后的信息都汇聚到信宿节点为止。最后,在信宿节点,通过逆过程的操作(译码),即可译出信源发出的原始信息。

节点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如何处理和操作,属于网络编码的码构造问题。如果节

点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线性操作,则称为线性网络编码;否则称为非线性网络编码(Non-linear Network Coding)。如果网络节点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数是随机选取的,则称为随机网络编码;如果是通过算法确定出来的,则称为确定性网络编码。因此,线性网络编码是一种有效的网络编码码构造方式,当前具体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系统中均采用线性网络编码作为其码构造方式。图2.4 所示的节点W对输入的信息 b1 和 b2 进行的模二加操作,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线性网络编码操作方式。

2.6 网络编码的应用

虽然网络编码提出的初衷是为改善组播传输网络中数据分发系统的传输性能,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编码表现出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网络编码与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和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等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被认为是网络编码最有可能被首先应用的领域。

1、数据分发

网络编码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数据分发,尤其是大范围的数据分发。前面讨论的基于组播网络的数据分发,均是网络编码最典型的应用。Chou 等最早将随机网络编码付诸实施,构建了一个可实用化的网络编码数据分发系统,并在 Washington 大学的Rocketfuel 项目所获得的几个 ISP 骨干网络拓扑上进行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传输性能。CodedStream 也是在网络中较早进行了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的尝试[71],CodedStream 是一个基于P2P模式的,面向高带宽流媒体的数据分发系统。它按照编码网络分发数据的特性,在覆盖网络上构建一个 K-redundant 路径图作为网络拓扑,网络编码被用于图中“瓶颈”处的数据分发。最初的CodedStream 在自己的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测试,其后续研究将整个思想进一步扩展,并利用 PlanetLab 平台进行了更广泛的测试。

网络编码与应用层组播(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ALM)相结合也取得一定进展。应用层组播中的数据分发由客户端主机实现的,端主机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这为网络编码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而且,应用层组播利用的覆盖网络拓扑可以按需变化,这也恰好可以利用网络编码对动态网络适应性强的优势。Y. Zhu 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编码的应用层组播的完整实现。通过对比测试,证明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应用层组播在网络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性能要优于网络层组播和

普通的应用层组播。但是在传输迟延和信息冗余等方面不够理想。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编码能将应用层组播的吞吐量提升一倍以上。但是,T. Nad等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由于在执行编码和译码操作时需要一定的I/O和CPU消耗,基于网络编码的应用层组播的传输容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

2、无线网络

由于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和物理层广播特性,应用网络编码,可以解决传统路由、跨层设计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网络编码除了提升无线网络的网络吞吐量,还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播次数,降低无线发送能耗。采用随机网络编码,即使部分网络节点或链路失效,最终在目的节点仍然能恢复原始数据,从而增强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此外,无需复杂的加密算法,采用网络编码就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等。文献[20]对网络编码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irelessAd Hoc 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和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s)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J. Yuan提出了一种利用网络编码来优化信息流的路由方法[21],以此来提升Ad Hoc网络中数据分发的效率。该方法基于一种在网络层和物理层平衡链路带宽供需的跨层优化策略。Y.Wu等在Ad Hoc组播方面提出了应用网络编码的最小化能量解决方法[22],使得传输每比特信息消耗的能量最小,以此来节省Ad Hoc网络中数据分发的能耗。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如何利用网络编码增加Ad Hoc传输的鲁棒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如Chen等研究在分布式天线系统和多入多出系统(DAS-MIMO)中,引入网络编码的概念,经过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证明了无论有无辅助天线,网络编码都能提高网络的性能,尤其是减小系统丢包损耗。

相对于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密度较大,移动性不强,通常运行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甚至危险的远程环境中,能源无法替代,设计有效的策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Petrovic等人提出了一种结合网络编码的对无线信号不进行调制的策略[23],并证明:运用分布式随机网络编码,未经调制的无线信号能够达到与经过调制的无线信号一样的吞吐量,这样就能节省大量因为模拟器件进行调制而消耗的能量和降低节点的成本。传感器网络需要把节点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一个可靠和健壮的网络,基于这种想法,文献[35]提出了一种结合分布式源编码和网络编码的优化算法,目的是用来提高传感器网络

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分布式源编码的压缩效率和鲁棒性进行了折中考虑。

Katti等提出的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方法(COPE)首次研究了网络编码在无线环境协议层面上的具体实现问题。在COPE协议中,每个节点对传输媒体进行侦听,获得它的邻居节点的状态信息,决定进行编码的机会,并在本地的FIFO缓存结构内进行编码,然后进行基于机会的路由。COPE协议要求每个节点利用本地信息各自决定哪些数据包需要进行编码以及如何进行编码。灵活的设计使得即使在网络交通需求未知或者网络流量剧增、或者发送/接收方动态变化的情况下,COPE协议仍能有效的支持多路单播流。然而该协议需要节点存储数据包并进行编码,如果网络出现拥塞,可能就会耗费较多的节点存储空间。另外,文件共享是无线网状网的一种典型应用,为了评估网络编码对该应用的影响,Hamra等[64]在理想化MAC协议基础上开发了特定的仿真平台,分别比较了服务时间等性能在节点个数、盲转发(Blind Forwarding)和选择性转发(Selective Forwarding)情况下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网络编码得到的改进虽然不如在有线网络中显著,但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吞吐量、缩短服务时间。

2.7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节点的运算能力,在发送节点线性编码组合不同的信息包,在接收节点获得足够的线性编码组合后,通过运算得到原始信息包,其可用性推广了网络编码理论的应用范围。

应用网络编码的理论成果,Gkantsidis 等给出了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系统的原理模型(或称概念模型),如图2.5所示。假设Server节点(存放原始文件的服务器)需分发某文件给 Peer A,首先 Server将该文件分割成 n 个文件

块(Block),即B

1,B

2

,B

3

.....B

n

,如果使用网络编码,则 Server节点从有限域

中选择n个系数C

11,C

12

.....C

1n

构成编码向量(Encoding Vector)c

1

=[C

11,C

12

.....C

1n

],并利用该向量对分割后的文件块进行有限域中的线性运算。随

后,Server节点将运算后的编码信息E

1= B

1

c

11

+ B

2

c

12

+ ....+ B

n

c

1n

,分发给 Peer

A

图2.5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系统的原理模型

假设 Peer A 又下载了另外一个编码信息块E 2= B 1 c 21+ B 2 c 22 + ....+ B n c 2n ,该信息来自Server 节点或其它邻居节点,当Peer B 对PeerA 发出下载请求时,PeerA 按照上述同样的方式在有限域中选择系数 c 1" , c 2",并对当前缓存的编码信息

块 E 1和 E 2进行线性组合,将运算结果E ' = E 1c 1 " + E 2 c 2"分发给Peer B 。如果

下游节点向 Peer B 请求数据包,则 Peer B 按照同样的规则将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分发给下游节点。对 Peer B 收到的 E '而言,其对应的编码向量为c 1 c 1 " + c 2 c 2"。

可见,采用网络编码,节点之间不再传输原始的文件块,而是编码信息(块)。 当某 Peer 接收到 n 个已编码信息E 1 ,E 2... ,En 后,则有:

????

?

????????=?????????????????????????=????????????n n nn n n n n n B B B C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E E E .......................................212121222211121121 公式(2.1) 如果公式2.1的系统转移矩阵 C 满秩,即各编码向量之间线性独立,则能通过求解矩阵方程[B 1,B 1.....B n ]=C -1[E 1,E 2.....E n ]T 译出各原始文件块

B 1,B 1.....B n ,并恢复出原始文件。由于采用随机网络编码总能保证矩阵

C 以接近

1的概率满秩,基于随机网络编码和图2.5所示的原理模型,文献[25]构建了一种网络编码数据分发的原型系统:Avalanche 。在 Avalanche 系统中,节点之间传输的信息是按照上述原理对原始文件块执行随机网络编码操作后的编码信息。Avalanche 能克服基于存储和转发的数据分发系统(如 BitTorrent 等)的缺陷和不足,可以显著减少节点平均下载时间,进一步提升数据分发系统的传输性能。

3 NS2仿真平台

3.1 NS2简介

NS2,即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是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驱动的网络环境模拟器,主要用于解决网络研究方面的问题。NS2提供了在无线或有线网络上的TCP、路由、多播等多种协议的模拟。NS2—昼以來都在吸收全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成果,包括UCB、CMU笏大学和SUN等公司的无线网络方面的代码。NS2足一个面向对象的网络桟拟工具,对以完整地模拟整个网络坏境。NS2使用一整套C++类库实现了大多数常见的网络协议以及链路层模型,利用这些类的实例可以搭建起整个网络的模型,而且包括具体的细节实现。

NS2使用两种编程语言,OTcl(具有面向对象特性的Tcl脚本程序设计语言)和C++,它底层的模拟引擎主要由C++编写,同时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面向对象的工具命令语言OTcl作为模拟时的命令和配置接口语言。一方面,由于C++程序运行速度快,并且可以设计精确、复杂的算法,可以用于模拟各种网络协议,适合于底层的实现。另一方面,具有面向对象特性的Tcl脚本语言通过调用引擎中各类的属性、方法定义网络的拓扑,配置数据源,目的端,建立连接,产生所有事件的时刻表,运行并跟踪模拟结果,还可以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或制图,方便网络研究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开发和模拟出所需要的网络坏境。

C++和OTcl两种语言的对象和变量是通过TclCL关联起来的,C++的类和对象为编译类和编译对象,而OTcl的类和对象为解释类和解释对象,TclCL是在OTcl基础上的封装。图3.1是NS2架构图,描述了Tcl、OTcl和TclCL之间的关系。

图3.1 NS2构架图

3.2 NS2的特点

1、抽象

NS模拟器在设计上能够满足网络研究界在模拟方面的多种需。抽象NS具备不同程度的抽象级别,不仅可以对细节进行模拟,也对以对不同层次的总体框架进行模拟。

2、仿真

NS提供了更加接近真实网络的仿真环境,这是其他仿真软件所不具备的。

3、场景生成

NS中自带了流最场景生成文件和运动场景cbrgen生成文件setdest,让使用更加方便,当然也支持用户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编写场景及运动文件脚本。

4、可视化

通过其中的网络动画工具Nam,以动画的方式实现网络仿真的全过程,让整个运动过程一目了然。

5、可扩充性

可扩充性表现在可以方便的添加新协议,让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3.3 NS2仿真一般流程

进行网络仿真前,首先分析仿真涉及哪个层次,NS仿真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基于 OTcl编程的层次。利用NS已有的网络元素实现仿真,无需修改NS本身, 只需编写OTcl脚本。另一个是基于C++和OTcl编程的层次。如果NS中没有所需的网络元素,则需要对NS进行扩展,添加所需网络元素,即添加新的C++和 OTcl类,编写新的OTcl脚木。

假设用户已经完成了对NS的扩展,或者NS所包含的构件已经满足了要求,那么进打一次仿真的步骤大致如下:

1、开始编写OTcl脚本。首先配置模拟网络拓扑结构,此时可以确定链路的基本特性,如延迟、带宽和丢失策略等。

2、建立协议代理,包栝端设备的协议绑定和通信业务量模型的建立。

3、配置业务量模型的参数,从而确定网络上的业务量分布。

4、设置Trace对象。NS通过Trace文件来保存整个模拟过程。仿真完后, 用户可以对Trace文件进行分析研究。

5、编写其他的辅助过程,设定模拟结束时间,至此OTcl脚本编写完成。

6、用NS解释执行刚才编写的OTcl脚本。

7、对Trace文件进行分析,得出有用的数据。

8、调整配置拓扑结构和业务量模型,重新进行上述模拟过程。

下面是仿真的流程图:

图3.2 NS2进行仿真的基本流程图

3.4 NS2仿真的基本组件和使用

3.4.1 节点的结构和配置

无线网络中的节点是可移动的节点,拥有很多属性,如果使用NS研究无线网络需要在无线节点创建之前对节点的各项属性进行配置。

节点的属性配置使用Simulator 类的noed-config{} 方法,该方法采用可变的模块化结构,以实现不同类型的节点在相同的节点基类下定义。配置好属性以后再创建节点,这是创建节点的基本方式,如需创建不同的节点则重新配置属性以后再创建。下面是使用node-config{} 配置一个节点属性的例子。

set ns [new Simulator] #建立一个模拟实例

set topo [new Topography] #建立一个拓扑图对象

#配置无线节点

$ns node-config -adhocRouting AODV \ #无线路由协议是AODV协

-llType LL \ #逻辑链路层类型是LL层

-macType Mac/802.11 \ #MAC层协议采用802.11协议

-ifqType Queue/DropTail/PriQueue \#接口队列类型是IFQ队列

-ifqLen 50 \ #网络接口队列的大小是50

-antType Antenna/QmniAntenna \ #天线模型是全向天线

-propType Propagation/TwoRayGround \ #无线传输模型是TwoRayGround

-phyType Phy/WirelessPhy \ #网络接口类型是无线物理层

-channel Channel/WirelessChannel \ #物理信道类型无线信道

-topoInstance $topo \ #设置拓扑实例

-agentTrace ON \ #开启代理层trace

-routerTrace ON \ #开启路由层trace

-macTrace OFF \ #关闭mac层的trace

-movementTrace OFF #关闭移动节点的移动记录设置完节点的属性之后,使用node-congfig{} 方法的 -reset 选项可以将节点的所有属性的参数值设置为默认值:

$ns node-config -reset

3.4.2 数据流生成工具cbrgen

NS2自带有交通场景生成器,名称为cbrgen.tcl。数据流生成工具cbrgen 用来生成传输负载,可以产生移动节点之间的TCP 流和CBR 流。该工具所在的目录为~ns/indep-utils/cmu-scen-gen/,使用方法如下:

ns cbrgen.tcl [-type cbr/tcp] [-nn nodes] [-seed seed] [-mc connections] [-rate rate]

其中各种参数的含义如下:

-type:选择tcp表示生成tcp流,选择cbr表示生成cbr流;

-nn:nodes表示节点数目;

-seed:seed表示指定随机种子;

-mc:connections表示节点间的最大连接数;

-rate:rate表示每个连接间的数据流的速率;

在使用cbrgen设置节点数n时,节点的编号是从node_(1)到node_(n)。

3.4.3 拓扑运动场景生成工具setdest

拓扑运动场景生成工具setdest是用来随机生成无线网所需的节点运动场景,也即一定数量的节点在某一固定大小的矩形区域中随机移动。生成setdest的命令的源代码文件在~ns/indep-utils/cmu-scen-gen/setdest文件夹下,使用前需执行make命令以生成可执行文件。

setdest的使用方法如下:

setdest -v <1> -n < nodes > -p -M -t -x -y

setdest -v <2> -n < nodes > -s -m -M -t -P -p -x -y

其中使用到的参数定义如下:

-v:version_of_setdest 指定setdest的版本;

-n:nodes指定场景中总节点数目;

-p:pause_time指定了节点在运动到一个目的点后停留的时间,如果设置为0表示节点不做停留;

-s:speed_type为uniform/normal;

-m:min_speed指定节点移动的最小速率;

-M: max_speed指定节点移动的最大速率;

-P:pause_type为constant/uniform;

-t:simulation_time指定了模拟场景的持续时间,单位为s;

-x:max_x指定了节点运动区域的长度,单位为m;

-y:max_y指定了节点运动区域的宽度,单位为m;

版本不用使用的参数也有区别,需按要求使用。执行make命令生成可执行文件以后,若没有将setdest命令添加到linux系统环境变量中,则应在使用setdest 时需要指定路径全称或在~ns/indep-utils/cmu-scen-gen/setdest目录下使用,

而且要在setdest前面加“./”。cbrgen和setdest产生的文件均可以采用source 命令加入另一个Otcl脚本中,注意产生的文件用到了诸如node_数组变量和god_变量,需要在Otcl脚本中预先建立。

3.4.4 简单动画显示工具NAM

NAM(Network Animater)的功能是根据网络模拟软件或真实环境的特定格式的Trace输出文件来运行动画,以观测网络模拟中的Trace和数据分组流向。

NAM使用方法如下:

nam -g -t -i -j

-k -N -c

-f -r -a -p -S

NAM命令中的参数意义如下:

-g:指明NAM窗口的几何位置;

-t:指定nam使用tkgraph,并为tkgraph确定输入文件;

-i: 指定屏幕刷新率,单位为毫秒(ms),默认为50ms;

-j:指定nam演示时的仿真时间;

-k:初始化socket端口号;

-N:为nam实例命名,它可能在此后用于对等的同步;

-g:指明NAM窗口的几何位置;

-c:进行反向演示(模拟的逆过程)时,缓冲区所能存储的活动对象的最大值(size);

-f: 演示启动时所载入的文件;

-r:演示速度,默认是2ms(0.002);

-a:创建一个独立的nam实例;

-p:打印Trace的文件格式;

-S:开启X同步以便于图形的调试,仅限于有X环境的UNIX系统。

OTcl脚本中可以对节点、链路、队列、和Agent等对象进行动画显示方面的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规划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越来越重要。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已经初具规模,良好的网络管理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该文基于铜陵学院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详细讨论了校园网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构建,既有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配合当前的教学发展情况,完成学校内部Intrannet的配套基础建设,将全校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合理、可靠、安全的校园网。还应针对学校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各校校园网络的连接,可以更便利地互相交换信息,促进各个学校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校园网络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新的通讯方式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拓扑结构,地址分配规划设计

目录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1) 二.目前国内外相关工作情况 (2) 2.1无线上网 (2) 2.1.1无线上网的发展趋势 (3) 2.1.2无线上网的优点 三.校园网的总体设计 (4) 3.1网络的层次结构 (4) 3.1.1网络规划 (5) 四.校园网的详细规划 (8) 五.结果评价 (17)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组建校园网络,既可以实现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有效的重塑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通过全校师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凝聚共识,开拓进取。校园网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展现师生风采。同时,校园网也是沟通世界的窗口,制作精美的网站,浓浓的学术气息,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往往给浏览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如何构建校园网络,进而打造文明向上、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校园网物质文化的构成与构建校园网中的学校物质文化实质上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构成校园网络的物质设施;另一个则是网络空间中所虚拟出来的校园,是学校物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在校园网中的再现和整合。前者较多地关注硬件建设、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己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探讨,我在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后者则更注重一个人文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养成(也可以称为软件建设),这与校园网物质文化品质建设的目的更相吻合,将会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主题设计在校园网建设中,制作者通常要考虑到信息的受众者以及硬件的承载情况来设计网页、文字和图片。 网上教育以受众广、投入低、不受师资的校舍等条件限制、容易开展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容易保证等特点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一些重事业高校的网站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应用。但现在中小学的校园网正在建设阶段。中小学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根本动机,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而并非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具有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学校的教育手段。架设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小的局域网络、教学网络同样也能发挥大的教育效益。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的中小学校计算机网络的

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a4680555.html, 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 作者:龙春晖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2期 摘要:媒介效果研究作为传播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本文主要以迅速蹿红网络的“贾君鹏事件”为样本,从中介变量的四个因素来分析贾君鹏事件走红的原因。此外,还从网络受众特点出发,通过对于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浅谈网络文化。 关键词:中介变量媒介类型传播内容受众使用与满足 传统的效果研究分为受众研究、内容研究和效果分析三个部分。效果研究总是在传送端(媒介)和接收端(受众)之间不停钟摆。中介变量概念的引入使得效果研究逐渐从对传播两端(传播者和受众)的研究转向在传播流动过程中起过滤或折射作用的中间因素的研究。中介变量概念是对于影响传播效果因素的重新划分,增加了效果研究的科学性与开放性,研究者可以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进行,补充和丰富中介变量的内涵。此外,传播研究中历来都很重视对于受众的研究,受众是传播的终端,是传播效果的重要意义载体。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效果研究不断深入,新的领域的受众研究会备受青睐。以下则以迅速蹿红网络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事件为例,从中介变量和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两个角度来做分析。 “贾君鹏事件”简介 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了一篇题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文章内容只有“如题”两字。短短五六个小时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万点击和30万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这起迅速蹿红网络的“神奇”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响由互联网扩大到现实生活。《华西都市报》报道称这起网民的集体狂欢是800名打工者为“饭钱”制造的“假”货,其实质是一起人为的网络策划事件,也可以叫做网络炒作或是网络营销。“贾君鹏事件”产生这样强大的涟漪效果可能是策划者也始料未及的,让人不得不感叹网络力量的强大。 “贾君鹏事件”虽然是一起人为的策划事件,是一次蒙上了“网络恶搞”面纱的营销活动,但是 该事件从网络恶搞成功走向网络营销,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将“贾君鹏事件”视为一次网络世界的传播事件,就从中介变量概念的四个方面以及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来分析它成 功的原因。 中介变量的作用 中介变量是指那些在大众传播刺激和受众反应之间的中间因素,是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而又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处于因果序列中间的因素。顾名思义,中介变量之所以谓之“变量”,是因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网络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专业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这无疑对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资源共享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使我国教育管理向智能化发展。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可使网络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它不仅体现在网络本身具备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点上,也体现了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为了实现楚才中学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现从学校服务器的需求分析入手,讲述了WEB服务器、FTP 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及设备的选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描述。 关键词:Internet技术、服务器、网络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many schools have established a campus network and put into use, it is to acceler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o achieve resource sharing has played an inestimable role, the campus network has become the school into the information era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so that China'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o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Campus network design and plan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e different plan, can make the network exists bigger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it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network itself ha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lso reflects the various needs of different users. In order to realize Chu only secondary normal operation of network service, is from the school server demand analysis, descr ibes the WEB server, FTP server, DHCP server, DNS server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Key words:Internet technology,server,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所学知识,对中小学校需求进行调研,并根据学校需求和特点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 二、实验任务 要求编写校园网需求分析报告和网络设计方案。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 (一)需求分析报告: 1) 满足计算机教学教研、计算机辅助教学、行政办公需要,提供 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 系统资源。 2) 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 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功能。 3) 能够满足信息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教研人员 对各种信息资料、科技情报的检索和查询。 4) 能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信息处理 安全保密,还应有方便高效的网络管理工具。 5) 学校信息网络系统要保证应用和技术先进,能不断满足学校未 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 (二)网络设计方案: 1) 网络分层规划(划分层数以及各层设备选择) 根据校园规划、校园内数据访问流量特点,网络可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方法,使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构架方式。通过千兆光纤交换构建网络核心层,构成网络主干;通过千兆双绞线交换构建汇聚层,构成楼宇子网交换;通过百兆交换构成接入层,实现楼宇中各楼层房间的网络接入。 1.核心层。在校园网络部署2核心节点,双冗余模式。两个核心节点采用2台高性能千兆路由交换机作为主干中心交换机,将两核心节点以千兆双回路互联提供无阻塞传输骨干网,并实现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提高核心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汇聚层。在校内的学生宿舍、图书馆、行政楼、实验楼、和多媒体教室部署汇聚交换机,采用千兆交换机作为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双链路捆绑连接,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完成链路备

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

广东 XXXX 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作者: 学号: 系部: 信息工程系 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2012年 4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了人们快速获取,发布,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处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所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经济,和政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各所学校也纷纷建立了校园网并接入Internet,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存在着投资大,见效慢,缺乏有效管理的弊端,没有充分发挥的作用。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对校园网的组建分析和改善校园网弊端。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引言 (1) 2 校园网简介 (2) 2.1什么是校园网 (2) 2.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2) 2.2.1服务教育教学,提高工作效率 (2) 2.2.2加强学校对外宣传的力度 (2) 2.2.3运用网络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3) 3 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 (3) 3.1校园网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3) 3.2校园网的是教育改革的转折点 (3) 4 校园网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案 (4) 4.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4) 4.2 系统建设目标 (5) 4.3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 (8) 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0) 5.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0) 5.2 网络系统接入设计 (11) 5.3 网络设备选型 (12) 5.4 VLAN划分及子网配置 (14) 5.5 IP地址分配 (16) 6 布线系统设计 (17) 5.1 三个设计等级(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 (17) 5.1.1 基本型 (18) 5.1.2 增强型 (18) 5.1.3 综合型 (18) 5.2 基本型综台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5.3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5.4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7 网络安全、管理设计 (20)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2)

毕业论文(某某公司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需求分析 (3) (一)**公司简介 (3) (二)网络要求 (4) (三)系统要求 (4) (四)设备要求 (4) 二、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5) (一)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5) (二)网络IP地址规划 (5) (三)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6) (四)网络应用系统选择 (14) (五)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4) 三、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4) (一)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4) (二)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5) (三)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四)干线子系统设计 (15) 四、测试 (15) 五、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9)

七、致谢 (20) 论文摘要 对现实的中的公司的网络构建与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的运作越来越融入计算机网络,企业的沟通、应用、财务、会议等等都在企业网络上传输,构建一个大型企业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基石。在这里对一个月实习的成果做一个总结。 整个项目主要讲述网络的构建,构建的内容主要讲述的以**公司为原型,按照公司的网络构建要求施行,采用基于树型的星型结构,其中涉及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三层交换的VLAN的划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单臂路由、路由协议RIP、VTP、DHCP等。 一个公司的网络作为一公司交流的平台与载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合**公司的需求构建这个网络,通过了解**公司的结构、特点,结合实际提出了这个基于树型的星型结构的网络结构方案。

关键词:网络交换RIP VTP 单臂路由DHCP VLAN **公司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开封大学软件学院10级网络系统管理班) 一、需求分析 (一)**公司简介 我做的这个毕业设计项目是一个以网络构建为主的毕业设计,其中主要涉及到有网络的构建、交换级与路由器的配置等。 **公司现在需要构建一个网络,总公司与两个分公司处于不同的城市,公司分内网与外网,内网设有服务器,仅供内部使用。公司员工都可以上外网。总公司与两个分公司通过专线互联,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总公司和两个分公司通过总部路由器R1配置NAT上网,第一、二分公司按照各自的规模进行网络规划。

2018《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独立的、综合的运用,探索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其对原有知识系统化,达到能系统理解,综合掌握并进一步扩展知识的目的。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选题应符合所学专业方向,应涵盖本专业三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3.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4.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基本原则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自己创造才能。 6.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设计的独立子课题。 7.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大致分为四类:中小型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园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学生可在教师给定的参考题目(见后文)中选题,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爱好及学习专长在规定范围内自由选题。 二、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业务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既要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又要有明确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2.毕业论文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其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或最新科技术情况做到既要有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又要有应用前景。 3.毕业论文内容要翔实、论点要正确,避免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或抄袭他人之作。 4.毕业设计(论文)一定不要脱离“网络”而存在。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形式及要求 毕业论文应采用中文撰写;一般由七部分组成,依次为:①封面、②中文摘要、英文摘要③关键词、④目录、⑤正文、⑥感谢、⑦参考文献、⑧附录,具体要求见学院网站“电气工程系”主页的“资料下载”专区“毕业论文格式及交件要求”。 补充: (1) 可将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翻译成英文附于论文后面。

网络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有人认为,,“网络传播” 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 我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网络传播有以下优势: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传播互动化(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双向互动式传播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与受众一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伙伴;网络用户不仅可以平等地发布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网络传播的劣势: 1.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 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短信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内容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2;. 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这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 3. 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希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4. 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5. 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现在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形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6. 网络传播能使网络犯罪更加容易。 综上所说,网络传播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多利用它的优势做些该做的,而不是荒废时间,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2012 第1期总第25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T o tal N o.251试论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X 孙立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阐述了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中涉及的建设原则、需求分析、网络技术及软硬件的选择、Int ernet的接入和网络管理等问题,为准备建设校园网或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的学校在建设思路和技术上提供参考,以使建设的校园网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性能;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 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1—007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数据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断增长,使得计算机网络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获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各个方面。校园网络(CAN, Campus Area Net w ork)与其他园区网络一样,由于它属于单位自有,学校拥有自我建设、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权利,因此,受经费、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校园网络在规划与设计、资源建设和应用上很不平衡,差别很大,特别是在IT界目前还未实施网络工程监理的情况下,在建的或已建的校园网络的“豆腐渣”工程为数不少,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由于学校的类型、规模和性质等的不同,使得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有所不同。依据教育部关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及要求,建设一个稳定、安全、高效、资源丰富及应用广泛的校园网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划设计。 1 校园网建设原则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基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也是一项灵魂工程。其设计方案应注意以下原则。 1.1 实用性 校园网设计应能满足学校目前对网络应用的要求,也使网络的整体性能尽快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便于使用、维护和管理,很好的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1.2 安全性 通过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实现校园网的安全控管,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黑客)入侵网络窃取重要数据或实施破坏。 1.3 可靠性 校园网系统及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部分子系统中存在较高的技术性,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增强可管理性来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从而使其具有很高的M T 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极低的MT BR(平均无故障率)。 1.4 统一性 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三统一”,即统一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1.5 先进性 网络系统要能够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又便于将来扩展和升级,以保护现有投资(含各种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保持网络建设的延续性。 1.6 经济性 在充分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资金安排和经济承受能力,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 校园网需求分析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 er 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达到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笔者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系统平台,见图1 。 图1 校园网络的需求 同时,经过系统的需求分析,网络的设计者还能更好地作出决策,评价现有的网络,提供移植的功能及给所有校内师生更为合适的资源。 ? 76 ? X收稿日期:2011-11-28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也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务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这里提供的论文题目可作为学生直接选题,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拟题。 一、总体要求 1、题目要明确、精炼,语句通顺且相对完整,选题不要太泛、过广。 2、内容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管具体体系如何,基本上应按如下层次和逻辑关系展开:①提出问题(立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②分析问题(事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对策等)。 3、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句通顺。 4、紧扣主题展开写作,无必要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写。 5、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规范写作论文。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②页面设置符合规范;③章节设计符合规范;④字体设置符合规范;⑤图表设计符合规范。 二、理论性论文具体要求 原则上不鼓励写纯理论性的论文。如选择了写该类论文,要注意: 1、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2、要有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如XX理论的修正、XX一方法的改进、XX些学术观点的系统整合、XX些新事物或新现象的解析等。 3、一般应有案例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应用性论文具体要求 鼓励写作该类论文,要注意: ?能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XX一具体现象或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研究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提倡“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 ?分析问题多以事实说话,建议多采用数据、统计图表展示事实现状、存在的问题,展示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结果。 要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措施或对策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编号 ********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 导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可以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各地正加紧建设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建设的热潮正日渐兴盛。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高效、智能的校园网是每个高校都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从校园网络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表述,表明了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校园网拓扑图清晰反映了了校园网的具体规划,并具体列举了建设校园网所需的设备、协议及结构。另外,本设计考虑到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顾列举了几个保护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方法。最后,总结列举了一下校园网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备;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become the core facto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are gradually warming in our country, many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schoo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school set up a high efficiency intelligence, and the office and teaching automation computer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 st century construction talent of urgent need. This desig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ampus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campus network,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s of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Use of campus network topology graph clearly reflect the specific planning it campus network, and specific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quipments, agreement and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s considered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gu list some protection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paper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for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goal; Equipment; security 目录 绪论......................................................................... 1. 校园网建设背景............................................................ 1.1项目概况 .............................................................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2.2系统性能需求 .........................................................

(完整版)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1.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 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本文就综合布线的发展历 程、经济性能的浅析、工程设计原理、综合布线中电磁干扰问题以 及我国的相关验收标准做出了简要的阐述,并以一个工程实例,给 出了一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案。 关键字:局域网设计规划拓扑结构网络设备清单局域网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

编号 ****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讲师 顾问教师 二〇一五年十月

信息化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化是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在网络中对数字信息的综合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而在全球范围把人类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以不可抗拒之势影响和冲击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局域网建设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局域网也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构建自身的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加上很多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网络多元化,更智能。 本次论文,主要深入研究分析了企业局域网的构建及其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措施,探索了局域网在企业网络中基本应用,运用多种网络常用技术使网络更加安全、可靠、实用。结合志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网构建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实用、安全的企业局域网的解决方案。本方案针对中小企业的局域网建设,为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企业网端口聚合访问控制VLAN 网络安全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the network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i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a variety of network-based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of integrated dig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collection, storage,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uman society on a global scale more closely together, and with irresistible trend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human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daily work lif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LAN-building more and more, so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taken seriously LAN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key factors.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modern enterprises can optimiz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suppliers, customers, partners, employees,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business to obtain a key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accelerating build their own information network,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are SMEs, with a lot of us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making the network diversification, more intelligent. This paper mainly 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measures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technology enterprise LAN, explore the basic LAN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networks, using a variety of common network technology makes the network more secure, reliable, and practical.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network to build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to construct a practical, secure enterprise LAN solutions. The progra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build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Keywords: Enterprise Network Port Aggregation Access control VLAN Cyber Securit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