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新编历史教材简介

教育部新编历史教材简介

教育部新编历史教材简介

初中历史教材共6本,中国古代史2本(七年级上、下册),中国近现代史2本(八年级上、下册),世界近现代史2本(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编写坚持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历史进行客观、辩证、全面和实事求是的阐述,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科学控制课程容量,课程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介绍 模板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为21世纪音乐教育、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查通过,已在全国实验区开始实验(根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新教材》有五线谱、简谱两种版本供教师选择)。现将《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编写意图”、“如何使用教材”、“课堂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一、教材编写意图 人教版《新教材》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以下简要介绍《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的主要特点。 (一)贴近儿童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 1.贴近儿童日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儿童是弱小无助者,思想受成年人的影响,精神上依赖成年人,行为上模仿成年人,儿童自己的生活所剩无几。儿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在儿童天地里满足释放和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新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第六单元“藏猫猫”,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友谊、歌唱、舞蹈、游戏,等等,引导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音乐创作似乎只是作曲家的专利。《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则告诉儿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音乐。这一单元引导儿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和倾听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让儿都能拥有创造音乐的每个儿童都能创造音乐,童体验到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快乐。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儿童是地球的未来,应从小建立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观念。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汇集了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表现春天的云、雨、冰雪融化、动物苏醒、春游、春耕等,启发儿童观察春天,产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第一册第四单元与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利用儿童爱动物的天性,激发儿童内心

参考资料(2):教育部教基二[2009]11号《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教育部教基二[2009]11号《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 第三条本规程所指实验室包括:中学理科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小学科学(自然)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历史地理专用教室、实践活动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等。 第四条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第五条实验室应提供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开设实验课的环境和条件,应满足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 第二章设置与仪器配备 第六条实验室建设应执行《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教学仪器设备(包括课程教学中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教具、材料、用品)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实验室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课程标准进行设置,实验室的数量要与学校的规模相适应,保证满足教学需要。高中应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通用技术、艺术等专用教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初中应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小学应设科学(自然)实验室或综合实验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 第七条实验室用房包含实验教学用房、配套用房和附属用房。实验教学用房主要用于师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配套用房主要用于储藏和陈列仪器、设备、试剂、挂图、标本、模型;附属用房主要是准备室、实验室管理员办公室、

人教版教材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 (七至九年级)》介绍 课程教材研究所顾振彪 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1. 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遵照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材应强调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教材中心主义”的倾向。 实际上,语文要贴近生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成为流行的口号。人们认识到,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早在1990年起我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就开始了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的尝试,但当时主要体现在第一册。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

“关于以学为主教学研究” 实施方案 仲山乡赵山岭小学 李泰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教学是近几年变革较大的一门重点学科,选取省教研室负责的课题实验,适逢其时。在林林总总的语文课题实验中,“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置于课改实验的大背景之下提出来,尚属首次。这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观点,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二、课题界定及实验目的 “以学为主”就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和应用,“教师行为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的目的是,挖掘和重新认识教师这一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力争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教师引导、组织、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性、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语文课程的做法,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语文评价机制。 三、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注意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

《教育学》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出版说明 本书原是国家教育部文科教材编选计划重点项目,由我社组织有关专家共同编写,即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编写工作于1978年正式启动,1980年印行第一版,1982年印行第二版,1988、1989年印行第三版、第四版(即新编本第一版、第二版),1999年印行第五版(即新编本第三版)。本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曾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为全国十大畅销书(文教类)。“九五”期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至今已累计发行四百余万册,创造了新中国教育学教材史上的一大奇迹,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典性的公共教育学教材。 本次我们约请作者进行了全面修订,定为第六版。这次修订几近“重写”。本书作者均为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力求更新理念与资料,反映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特征与新的需求,并借助原书为人熟知的体系、规范与方法,力求编写出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优质教材。 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继续对本书编辑出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本书日臻完善。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 2009年2月

前言 这本《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其编写任务,最初来自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规划的重点教材项目。我们于1999年开始组织人员撰写,因种种原因,编写进展缓慢。在此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多次向我们提出,希望修改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新编本)。该书系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材,曾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吴玉章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为全国十大畅销书(文教类)。自第三版起,至今已发行整整20年,其间虽经几次修订,但未作大的修改,有些思想和资料日益显得陈旧,确实到了非大改不可的地步了。鉴于用一组人员同时分别去完成两本性质相同的书的编写任务,是既不现实,也不明智的,因此,我们决定采取合二为一的策略,以“重写”为主,力求更新理念与资料,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新的需求;也兼顾“修改”,借助原《教育学》(新编本)为人熟知的体系、规范与方法。这样,我们编好这本教材,也可以说实际上完成了两方面的任务。 教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尤其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的更新加快,为了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世界各国莫不重视进行教育改革,教育学教材的更新相应加快,其教材编写也成为较经常的事。这是一项看似平凡、与科研相比且不受人重视,但又非常重要而必须做好的工作。由于形势的需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们曾多次参与教育学教材的新编或修改工作,深感这一工作的艰辛而责任重大,因为编好一部新教材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 教育学教材编写的过程,对编者来说,是一个对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认识提高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提高思想水平,以与时俱进的正确理念与方法为指导,以广泛学习和深入研究为基础,才能编写出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教材来。这是我们的认识、愿望和诉求,并曾经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概要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 以什么观念统率与整合教育资料,分析各种教育问题,这是能否保障所编写的教材反映时代精神、具有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与质量的关键。以往,我们的教育学在分析教育发展与变革时,虽然一直希图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但往往单向度地强调社会发展决定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决定人的发展,而对人的能动性和人的教育的能动性则有所忽视;之后,对人的认识确有显著的提升与突破,在教育工作中也特别注重弘扬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并重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然而,又忽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与教育能动作用的制约;而且,对如何处理自我主体与他人主体、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不同层次与范围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与能动性,在理论上总是感到说得不是很清楚,单是强调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很难全面而妥善地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在当代,世界也开始反思过于强调人的主宰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与功利所带来的精神堕落、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严重问题,不断提出要提高人的素质、学会共同生活、注重可持续发展等新的理念。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光辉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教育学教材编写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工作,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就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角度来说,处于基础的中介的地位,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学启用新教材(附1—9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学启用新教材(附1—9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重点讲述中小学教材的变化内容以及语文学习的应对策略,望老师转给家长,家校联合,为孩子的教育统一作战!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材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带大家来看一下!

语 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有什么值得家长关注的重大变化呢?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结束后,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学霸们却早已开始关注今年升学的最新动向,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调整提升学习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的时候,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所有人都喊难。网友们纷纷感慨,“幸亏毕业得早!” 那中考是什么情况呢?2018年苏州中考语文结束,有媒体做了调查: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本科教材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就“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教高〔2005〕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逐步形成了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为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教材出版进一步繁荣。教材数量大幅度增加,教材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注重体现分类指导,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二)教材质量进一步提高。教材建设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形式,编写出版了一批精品教材。 (三)各方面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地方院校和出版社编写出版教材的积极性。 (四)教材管理进一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完善了教材评价体系,拓展了教材建设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了各级精品教材、优秀教材的评审推荐工作,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 (五)教材的国际化进一步推进。引进了一批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的境外优秀教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输出了一批国内优秀教材,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进一步走向世界。

教育部关于新课标的通知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12年02月02日11:05腾讯教育[微博]我要评论(46) 字号:T|T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现就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执行中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各地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3.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各地要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有机统整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要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

关于申报“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暨数字化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暨数字化项目”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科学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在2014年度全国科技类出版机构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一。在6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出版社经历了2007年转制成为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2011年股改成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变革,作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的核心企业,科学出版社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并肩负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评审中,科学出版社以获批789项位居全国出版界第三位,其中本科教材以456项位居第二位。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中,我社入选197项,位居全国出版界第二位。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教与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的相关精神,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并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在线课程的建设及推广应用,经认真研究,我社决定启动“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暨数字化项目”申报工作(以下简称“规划教材”或“数字化项目”)。现将申报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的原则 (一)纸质教材 1.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编写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系列化教材。 2.坚持教学适应性的原则。教材编写思路要符合主流教改方向,教材编写内容要反映学科进展、满足教学需要,教材编写特色要比较明显,教材整体设计要易教易学。 3.坚持新编与修订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根据学科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编写新教材;对于基础较好的教材,鼓励不断修订完善,锤炼精品。 4.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鼓励申报使用面广、效果好、影响大的公共平台课、素质

教育部主管的刊物

教育部主管的刊物 八方论文网 【字体: 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教育部直属单位(主要社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xx教育报刊社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语文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中央电化教育馆xx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xx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xx成人教育协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xx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直属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xx语言大学xx外国语大学xx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xx师范大学xx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xx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xx财经大学 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xx校区) 河海大学xx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xx药科大学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xx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完整版)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育部主管的刊物

教育部主管的刊物 作者:八方论文网[ 10/31/2008 10:00:15 AM ]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教育部直属单位(主要社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刊社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语文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直属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3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本次培训内 容详实,在培训中观看了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 聆听了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专家张静老师对七年级《中国历史》新教材的介绍及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还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丁丁老师对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 绍及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这次培训活动对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对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新教材的学习培训,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了历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在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近三十年历程的教师,在去 年使用新教材中,对于新教材的删、减、增有很多的困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机会的学习交流,和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解决各种困惑,这次的培训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指导。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 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 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才发现新教材 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利用我们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更能激发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因此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突显,所以在实施新教 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初中历 史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张静老师告诉我们,使用部编教材的理念,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二是理清逻辑,形成历史认识;三是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让我明白了实施历 史课堂教学,必要的讲述是不可少,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更 让我理解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历史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综合体现,培养家国情怀,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 要任务。 三是充分合理运用史料组织教学。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对于教材中的辅助部分,张静老 师根据课例清楚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课文前设、旁设、后设。在我们观看了《秦统一中国》课堂实录,张静老师在进行评析的时候,对课堂中使用史料史证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尤其 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时期的验证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辅助 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史料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 取有效信息,另外注意史料的选择,不要过多,要结合教材和学情进行选择,使材料发挥应 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培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 供了发挥舞台,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 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努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中学音乐实验教材介绍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杜永寿两点说明:一、教材的性质1.载体: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2.范畴:教科书——教参及配套音像资料等3.形式:纸介质——音像制品——现场演出、展示二、教材的定位1.教材是教学目标物化的产物,是有组织的具体例证的展示,它不可能取代教学的全部内容2.对教材进行评价要与教学紧密结合3.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有既定的共同基础,评价的依据、方式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度编写思路选材范围编排体例配套材料基本特色总体评价实施建议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一、明确音乐在基础学科中的人文性、审美性、艺术性特质。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二、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科教材改革。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三、落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四、倡导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学生自主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创造性的表现时常专心致志听别人说话,注意别人的行动;常用类比和推理喜欢向权威挑战有较强的好奇心,总想寻根究底,弄清事物

的来龙去脉喜欢精细地观察事物非常希望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告诉别人能在嘈杂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工作能从乍看起来互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联系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喜欢预测结果,并能努力地去证明这一预测的正确性习惯于自己决定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喜欢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五、加强音乐与不同学科、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综合与互补。选材范围欧洲十七世纪以来的经典创作专业创作的经典作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专品业创作民族传统音乐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新作品世界民族传统音乐中外优秀流行音乐中外专业创作的新音乐教材的体例框架每册书分六个有主题的单元,各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有机关联。全部六册书共计三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可操作的教学栏目组成。各单元都有主题意义很强的标题与图标;各教学栏目涉及相应的插图、配画、音乐知识板、课堂讨论题、内容要求、活动设计等辅助项目。人教版教科书分两种版本:五线谱版彩色简谱版黑白彩色配套材料教师用书杂志教学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软件培训资料包教师教学用书一、教学计划建议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准备四、教材分析五、教学设计示例六、教学评估表七、参考资料教学录音带唱歌范唱伴奏欣赏配乐诗朗诵音乐练习与音响素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包括教科书、教参、录音带中几乎全部内容。总体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7年9月4日,在我们学校会议室我参加了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 会上,听取了省教育厅专家的介绍视频,专家从部编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版本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如何使用新版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培训会上,专家讲解了部编教材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思路,注重用法和学法指导,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 会议,对中小学教材编写进行专题研究,指示教育部要组织编写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教育部在颁布了新课标后,着手组织这三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三科教材的主编是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意的。历史教材由著名史学家齐世荣先生担任主编。参加历史教材编写工作的人员共38人,历史教材按照严格的程序 展开编写工作,又由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查工作。 评审专家认为历史教材主要特点有: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述中,做到了思想性和 科学性的统一。 2、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比较 全面系统,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3、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 族团结教育。 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唯物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 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 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 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七年级历史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一、新修订初中历史课标的变化 1.课程功能定位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新要求: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 课程地位和价值 1)地位: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不仅是学好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也是构筑国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师肩负着育化学生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追求。 2)价值:①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②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③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3.课程基本理念 (1)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 一是规定历史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二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面向全体学生 (2)公民教育的理念 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3)育人为本的理念 4、教材编写(教学)的指导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3.)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设计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具体内容。 4).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5、评审专家认为历史教材主要特点有: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释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比较全面系统,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6.教学的价值取向 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人教社新历史教材的内容 (一)新版教材要突出的重点内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三)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三) 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3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厅和黄河传媒联合组织的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却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聆听了北京市教科院老师和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对新编的七年级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 新课改的到来对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在开幕式上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历史学科的地位会有所上升,要重视历史的教学。这让我很激动。就目前来说,历史在中考中只占30分,而且还是选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少,所以被很多学校看作副课。学校的不重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使得我们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困难,而新课改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法。 北京市教科院老师向我们全面又详细地介绍了七年级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基本框架以及教材内容的变化,并配以教学案例对新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并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为老师们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做了切实的指导,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3..活学活教新教材、提升学科新价值。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老师带来四节优秀的课例为我们做教学经验

交流。短短的三个小时老师亲和、幽默、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作为她的学生应该很幸福。因为她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索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让历史课堂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师授”型,而是“活”起来了。这正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因此新教材下的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舞台,也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我已在路上,如果把这此新教材培训说成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话,那么今后的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我们在这个征途的一个脚印,我会在新课改中留下自己每一个给力、清晰的脚印。 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函[2017]14号)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以下简称“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促使“三科”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7月13、1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厅牵头,王俊昌主持的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这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品尝了一次精美的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