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式法学教学分析

辩论式法学教学分析

辩论式法学教学分析
辩论式法学教学分析

辩论式法学教学分析

摘要: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包含“导读——提问——分析、辩论——总结”等教学思维过程,是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需要,是法律职业的实际需要,是法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扬弃。与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开发学生学习潜能,锻炼学生思辩能力,有机联系各教学环节等优势。关键词:法学教学方法辩论式素质教育法律职业法学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生从被动听课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角色。“教”与“学”是一门艺术,是两大主体0教师和学生3围绕知识的传授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和适用而展开的双边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法,即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笔者认为: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是培养法学大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共同研究、实践。

一、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概述

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知识的互动。其特点是:

(一)以问题为纽带。首先要求教师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就其教学内容精炼出一些有争议的或假设性的问题。其次也要求学生敢于根据自己所读书籍或社会现实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质性或假设性的问题,用问题来穿针引线,因为问题是知识获取之源,发现问题是智慧动力之源,解决问题是能力形成之源。

(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首先表现在课前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上,学生根据教师所列书目,主动阅读,动手摘录,动脑思考甚至主动查找新的信息资料。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分析、辩论并根据自己的所读、所思主动提出问题。

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含了“导读——提问——分析、辩论——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思维过程。

第一阶段是导读,在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开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书籍,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等。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一些资料发给学生。选编出教学资料(包括一些案例)都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们应包含多层次的不同学派的观点、思想,或者是曾经确立过或影响过某一重要法学理论和原则的案例;其次,列出多层次的书单,让学生大量阅读书籍(包括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等),吸收各种信息。在广垠的知识海洋里,教师也无法穷尽某一学科的全部,同时永无尽头的科学知识的发展,使“现代知识不断老化”。因此,教师鼓励学生潜心阅读,在知识的宫殿里独自寻找所需,最终通过课堂上的互相辩论、研讨,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融合;最后,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电子资源目录,包括法律计算机数据库,法律光盘和法律网络资源站点等,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法律文献检索方法主动去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信息。随着信息时代进程的加快,法律文献检“索” “国际法检索”、“历史法律文献检索”等法律实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法学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除学校开设“法律实用技能”课之外,辩论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运用的环境。在导读阶段,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即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做分类卡片、使用法律工具书、撰写读书报告等,指导学生正确地检索并阅读已有的科研成果资料,为课堂的研讨、辩论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阶段是课堂提问与辩论的交错进行。这是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以问题

为纽带,学生主动参与研讨、辩论是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梁漱溟认为:思想进步的源泉是问题。他说:“思想或云一种道理,原是对于问题的解答,他之没有思想正因为其没有问题,反之,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能发现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01课堂提问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教师一问到底,也可以是学生一问到底,还可以是师生交错提问。课堂上的学术理论“辩论”不同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 式的辩论,主要是带着问题,以批判的态度对所阅读、查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研讨、质疑、评价和交流。思辨是法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敏捷严密的逻辑思维是法学专业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下列三种方式中的一种:1、在课前学生对教学内容基本知识、信息己初步了解、掌握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实质性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研讨,并随着讨论的展开,不断地提出一些实践性的或假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串联起所读、所学的各方面知识;2、在课前学生对教学内容基本知识、信息己初步了解、掌握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要求教师答辩、分析。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思路、观点不断地提出实践性或假设性的问题,让教师展现出其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新的思维方式,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真知;3、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最经常运用的是师生互相提问、互为辩论的方式。不仅提问与辩论交错进行,而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提问、辩论也交错进行,形成热烈的学术氛围,在互相的交锋与碰撞中闪烁出智慧与理性的火花。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辩护士”的角色,而不是纯粹的“教师”角色,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多的时候,他们如同会议的主持人,要有效地控制好主题和节奏,既要体现自身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新的思维方式,又要鼓励学生“破旧”,大胆质疑,大胆论证,并为在“破旧”的同时能“立新”的学生喝彩,那怕支持其观点的“理由”有点惊世骇俗,有点牵强附会,如果一次课不能完成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多安排几次,直到问题解决,结论形成。

第三阶段是进行学习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是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整理和思考,通过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升华。教师可以以作业或小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要求,以训练和培养学生主动动手、动脑进行书面总结的习惯与能力。学生交上作业或小论文之后,教师应详细阅读,必要时应安排时间,预约个别辅导,针对总结中发现的问题或学生仍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分析、论证。

二、采用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采用辩论式法学教育方法是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且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也明确提出:法律人才不仅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法律监督部门所必需,而且日益成为全社会急需的通用人才,成为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主干人才。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摒弃传统法学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是对一些法律条文的单纯注释和解说,以及一些技术操作层面的简单训练。如果“只有法律学问而缺少社会常识,那是满腹不合时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不能算作法律人才”。2 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通过资料的准备,“问” 与“辩” 的交锋,结论的总结,引导学生高度关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各种法律问题,最大限度地使知识本身转化为一种认识法律的能力,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这些能力又赋予了知识的无限创造性,使知识本身不断地增值从而有所创新,成为真正的法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采用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扬弃

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在与他的学生对话或讲课对,就总是扮演“魔鬼辩护士” 的角色,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各种假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必须主动扩大且深入思考的位置。在柏拉图对话集开篇《克力同篇》中,当苏恪拉底受到雅典法庭不公正的审判,学生们奉劝他越狱而逃时,苏格拉底以雅典法律的名义与克力同展开了论争。在这一段对话中,苏格拉底以假设性的提问和理性的分析、辩驳,表明了他忠于法律、誓死捍卫法律的观点。在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的对话集中,还有许多充满哲理和智慧的精彩对话,充分显示了辩论式教学方法的优越。而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都运用了辩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 、“辩”能力,树国之栋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法学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法学教育再也不能是“填鸭式” 的满堂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论古代教育家们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运用了辩论式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法学教育改革都是极为有益的启示。对它的借鉴是历史的扬弃,是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

(三)采用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律职业的实际需要

我国政法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集中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都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法律职业要求就职者不仅要熟悉法律,还要有雄辩的口才、敏捷严密的思维。而且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法律的内容、法律的形式甚至它的操作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法律职业者需要不断的知识更新,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导读、分析、辩论和总结,将法律职(口头与书面的)习惯,成为能力提高的无形力量。

三、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的优势

(一)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在我国,政法院校学生大多在接受“演讲式教学”,教师口若悬河,学生缄默无语。学生总是被动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在力。而辩论式教学方法能迫使学生思考:老师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我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又会怎样辩驳?迫使学生主动地阅读、查找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入思考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积极发言以表现或锻炼自己的口才。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质问、辩论会出现高潮,形成热烈的气氛,刺激学生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阅读、思考也容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实现某一学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二)将法律基本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维能力、表达(口头和书面)能力的锻炼有机地融合在导读———提问、辩论———总结这样—个教学活动中,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得出一个在法律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某一项法学原理、法律原则或法律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去感受、思考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去亲身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并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锤炼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甚至创新的精神。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其它法学教学方法往往只强调某一项能力的培养。比如,科研式侧重于研究、创作能力的培养,启发式侧重于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式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三)将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总结、辅导等教学环节有节有机地结合传统的法学教学强调的是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一般并不要求预习或复习,学生往往是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备考。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中,课前的阅读、查找资料等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它不同于一般的课前预习,它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书目,主动查找相关信息,

结合现实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课堂的提问、辩论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锻炼口才、胆识,学习新的思维方式的过程;课后的总结、辅导是深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整理论证要点,归纳结论,积累经验,汲取教训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法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方法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法律人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迎接挑战,在挑战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我们会发现:其乐无穷,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吴福辉,钱理群* 粱培宽. 粱漱溟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莫负春. 关于法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 3。

3周天玮. 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学辩式”课堂且行且思

江苏盐城市聚亨路小学(224000) 陈洪霞 [摘 要]所谓“学辩式”课堂,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课堂内容,形成问题,并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然后展开辩论,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和总结下,获得真知。这种模式的建立让课堂出现了新的变化,真正体现了语文味,同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课堂改革 学辩式 辩论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0 在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校率先构建了“学辩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次的实践,我们逐步探索出一种常态下的“学辩式”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汇报,亮出辩题——初读文本,寻找辩据——合作交流,展开讨论——当堂反馈、巩固辩果。这种模式的建立让课堂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先学后辩,辩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辩式”的教学彻底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得学生主体由自觉的能动性转变成自觉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采用先学后辩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先通过自己课前主动积极的预习,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萌发出许多新的观点、想法,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辩式”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就是注重课前的预习,学生也只有课前预习得充分,课中才能辩得有理有据。如教学《二泉映月》第一课时,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以下内容。 1.自学文中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关于阿炳的相关资料。 4.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初步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5.在预习中有哪些疑惑? 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预习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感知了课文,为学习课文《二泉映月》做了一定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新观点、新想法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还树立了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充满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辩式”的课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疑中生辩,辩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对于辩题的选择一般要根据课文内

辩论赛的心得体会

辩论赛的心得体会 2018-05-19辩论赛的心得体会在辩论赛这个赛场上,正反两方都是胜利者,没有失败者。 输赢只是一种形式,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感情的交流,团队之间互相鼓励和支持让我很感动,也很享受辩论的过程。 结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走过,一起了解,一起成长,心与心的交流,促进了友谊。 辩论赛给我深深地上了一课,使我有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体会和收获,辩手必须具备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快的反应能力,严密的逻辑能力。 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互相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从你们那里我学到了许多许多,使我终生获益。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需要提高,比赛前两天,我总结写了十几张辩论材料,自己想到了,也写出来了,但是辩论赛那天却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感觉好遗憾,对自己的表现挺失望的,也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 我方胡佩瑜流利的表达,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应付自如;林海英快的反应能力,幽默风趣;张瑜纵观全局的剖析,镇静自若。 而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使我倍加赞赏,还有同学们集体辩论精彩不断,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了解

辩论,认识辩论,锻炼思维,加强同学们的交流、友谊。 使我们更深度的思考、学习认识到医院发展引进人才与内部培养人才同样重要。 比赛中不管哪方发言,大家都在认真倾听,十分尊重对方辩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我们都是仁义之师。 感谢老师、同学们对我的鼓励、支持、帮助,使我更成熟了,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已经转化为动力,使我不断进步、不断突破。 感谢你们—我的好老师、好同学们。 我的人生格言—努力,努力,再努力,勇攀高峰。 我的生活是快乐的、充实的、幸福的。 我一定会把我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分析 1.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学生某(10 岁)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某(9 岁)、王某(8 岁)摔倒在 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在 医院,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 10 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药费、交通费等已由某、王某的监护人 支付。经法医鉴定,该包皮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其后,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 以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 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 10 万元。 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案例。 分析:这是一起侵权引起的教育法律案件。 从主体上看,涉及某、王某、某(及其他们的监护人)和学校。 从客体上看,侵犯的是一种人身利益,具体来说是某的生命健康权。 从容(权利义务关系)上看,首先,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12 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案例中,某、王某、某的家长对其负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伤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 49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学生某、王某的家长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 为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60 条的 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 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过错,不仅指一般的故意,也包括疏于管理防、消极不作为等情形。依本案所述,两个小学 生在做游戏造成伤害,说明学校管理不力。显然,学校在这起伤害事件中是有一定过错的,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请依法分析教师某和学校的行为。 某小学教师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某的教师 资格,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分析:作为教师,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某不仅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有监督学校管理活 动的权利。案例中某因其正当行动遭到学校报复,被非法剥夺了教育教学权,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教师某教育教学权 额监督权的侵害。某可依据《教师法》第 39 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30 日作出处理。 3.教师能否将学生撵出教室 因为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原因把学生撵出教室、停他们课的事在中小学里时有发生,许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似乎 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下面就是发生在某市重点中学里的一件事。 一天,上课铃响过后,邵校长和往常一样,在教学大楼巡视,当他走到一楼时,看见一个初一的男同学低着头、默 不作声地站在教室门口。“不去上课,怎么站在外边?”,“不,是老师让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没完成作业。”邵校长把这个学生带到教导处,先是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随后又让他补上未完成的作业。 下课了,老师来见邵校长,谈起没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件事,邵校长说:“不准随便停学生的课,这是学校的规章 制度,你怎么忘了?”老师笑了:“校长,你讲得很对,我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个别学生上课爱讲话,不按时完成作 业,如果不吓唬一下不行,所以我就在班上宣布了这条纪律,谁违反了谁出去,再说……”“再说什么?”,“这个学生是我亲戚的孩子,一来可用他教育其他学生,二来落下的功课我可以给他补上。”校长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你这种做法,

法学本科“互动式”教学方法浅析

法学本科“互动式”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互动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的思维活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法学教育;课堂教学“互动”式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形式,是一种归纳法教学法,教师擅于从具体的判例中去发掘法律的原则。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是一种演绎法教学法,教师多以法律概念为起点阐述法律的原理。我国秉承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将其所认为的重要的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学到多少或有否获益,主要是看学生自己的领会和悟性。由此形成的法学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课堂讲授,全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习惯于按照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基线展开其授课内容。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截然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反映和创造,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相互推进教与学的交流,加深教师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促使教师不断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使其更具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的思维活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法律案例分析范文

法律案例分析范文 购买的二手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案情简介】 双方协商不成,为此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房地产买卖合同》。 【裁判结果】 【律师评析】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 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 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部分共同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要看事后该处分行为是否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的追认。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追认的,该处分行为合法有效。没有获得追认 而擅自处分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如下几种共有形式: 1、家庭共有:夫妻是一种人身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另有约定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是人身关系,是一定 范围内的亲属关系。不能把亲属关系都当成家庭关系。如张某与其妻、子一同居住,其父、母单独居住。张某的家庭成员就只有3个人,而不是5个人。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于农村共同生产生活而产生几代同堂的现象, 其共同居住人对家庭财产是共同共有。

3、尚未分割遗产形式的共同共有:共同继承的财产,在继承开始以后,遗产分割之前,数人(相互之间是亲属,是同一顺序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有权的财产。一般认为,这种共有是共同共有。 1、如果是房产证上的产权人是多个人的,一定要核实每个人的身份,并由每个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除非有公证的委托书, 否则不同意代签字。 2、如果房产所有人是在婚状态,且房产证上产权证为一个人名字的,也需要其配偶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或者由其配偶出具房 屋并非夫妻共同共有财产的声明。 3、如房产所有人系单身,且房产证上产权人为一个人名字的,需要该所有人到民政局开具单身证明。 4、为防止出卖人故意隐瞒其他共有人,买受人可以让出卖人出具一份无其他共有人的承诺,并明确约定违反承诺的违约责任。 【法条链接】 1、《合同法》(1999年) 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89.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 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 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 第十七条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讨论课。 (一)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按人数的多少,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有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1.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或让前后桌的4名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种讨论规模小,发言充分,使同学能更多地参与讨论。 2.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或大组讨论,人数多,能集思广益;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直接了解学生情况;讨论也容易深入,师生间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课堂讨论,按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辩论式、演讲式、对话式、咨询式、设置情境式和调查研究式讨论。 1.辩论式讨论 对一些有争论,需要有一段时间酝酿,而且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采用辩论式的讨论形式。例如,“初中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事先,可让同学作一些准备,按不同观点推选出善辩者4—6名,组成对立面的正反双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辅导或提供必要的资料。这种形式的讨论,由于双方都作了认真准备,对自己的观点考虑成熟,论点清楚,论据充分。又因辩论具有对抗赛的性质,刺激性较强,所以辩论过程中可使大家思想集中,课堂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2.演讲式讨论 它适合于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激励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学完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节之后,开展“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短小演讲。但这种讨论形式对学生各方面要求比较高。 3.对话式讨论 针对讨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阐明观点,以达到沟通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这种讨论的特点是突出对话,大家有问有答,平等交流。例如,“情趣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如何,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吗?”“通过学习,你准备今后如何拓展你的兴趣?”这种形式的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是对知识单向传递观念的突破。

关于辩论赛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辩论赛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辩论赛的总结与心得体会篇一 我们学校的英语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有亮点,而这一届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英语辩论赛。一开始马主任有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并不高,都觉得这件事有难度。我们觉得即使是用中文组织一场辩论赛都很难,更何况是用英文呢!但是马主任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让我们相信学生,更要相信自己。于是我们抱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具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活动。从选题开始,大家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题目的设置不能太难但又要有思维含量。 经过反复的争论我们确定了符合学生实际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如:网络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否有利学生未来的求学趋势是在国内更普遍还是去国外更普遍等等。选题确定以后,各班老师就开始和孩子们一起为选题搜集资料,在班内进行小规模的辩论赛。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活动都是在课活时间进行。学生放学以后,老师们还要在办公室内继续看材料,查单词,整理、修改学生使用的材料,汇报讨论各班的进展情况。谈论到自己班学生的优秀表现时,大家都又自豪又兴奋,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万事具备,只欠主持人。这对老师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们都或谦虚或没自信地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马主任说

那就选个年轻人历练历练。于是就选了办公室年纪最小的我。起初接到任务的我既害怕又激动。害怕是因为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激动是因为觉得这实在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并且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受他们的青春飞扬让我对这次活动又充满了憧憬。于是我就接受了这项任务。 可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于是我开始看视频,学习模仿作为一名主持人的仪表仪态。辩论赛马上就要进行了,语言是关键啊!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语主持这场比赛,如何组织宣布比赛流程,如何衔接各个环节的比赛,如何现场和选手们互动,如何处理比赛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我翻阅大量的有关英语辩论赛的书籍,找到跟我们选题相关的内容,认真学习,记忆,思考。 最终我们的比赛成功举行。回看自己的视频,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完全脱稿就更好了!和学生的互动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时间卡得再准确一些就更好了!经历这次的活动真是觉得身为老师,真的很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超人!也许这是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幻想,但是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下,我们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越来越丰富! 关于辩论赛的总结与心得体会篇二 创建标准化示范机务段,先形成习惯,再建立标准,还是先建立标准,再形成习惯。的辩论赛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可贵的机

幼儿园教育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幼儿园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儿童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由于其年龄小、心智未熟、认知辨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儿童权利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格外的保护,我国也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儿童权利。尽管如此,我国儿童权益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式,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流浪儿童问题、残疾儿童问题以及虐童事件,暴露出维护儿童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的脆弱一面,人们对行政主管部门松散监管的谴责、对师德师风的怀疑,及对侵害儿童行为受惩过轻的质疑,都引人深思,值得考究。 案例1 幼儿园张贴体检结果,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 案情:某幼儿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室门口,上面除了身高、体重等项目外,还包括是否患有鸡胸、包茎等孩子的隐私内容。幼儿园是否侵犯幼儿隐私的行为。 1、问: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心理,任何人都不应该任意限制他们,也不应该举着各种美丽的幌子去任意揭露他们的隐私。事实证明,那样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那么从法律上来说,孩子的隐私权保护是否有法律依据? 律师答疑:公民的健康状况是绝对隐私,隐私权作为人身权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并不会因为年龄小而打折扣,而侵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儿童同样有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同时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健康状况是每个人的生理隐私,而且属于绝对隐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这种隐私权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2、问:本案中怎么保护儿童隐私权? 律师解答:幼儿园应当为侵犯幼儿隐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建议家长立即要求幼儿园撤掉相关的体检结果,同时消除影响,若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还可以法定代理人身份代表孩子就此起诉幼儿园的侵权行为。同时,作为父母,还应多与孩子沟通,开导,尽量减少孩子因为隐私被公开而造成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案例2 幼儿著作权纠纷 案情:某幼儿园幼儿李某很有绘画天赋,他的画多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有家出版社计划出版《儿童优秀美术作品选》,经该幼儿园老师的推荐,李某署名。但出版印刷时,作品只有“xx幼儿园供稿字样”。李某家长知道后,就找到出版社索要样书、稿酬及作者证明。出版社答复说,样书可以给,作者证明可以开,但选登李某的画得到了幼儿园的同意,稿酬已统一支付给了幼儿园。幼儿园则认为李某的画作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又被推荐出版,对李某来说是一种荣耀,家长不应再

常用法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物质背景下的情与法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手机号码 x年x月

故事背景 该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叫吕盼盼,是南京某医院的护士,男主人公叫做俞坤良,是南京远洋运输公司的海员。他们中专毕业后相恋了。吕盼盼告知了自己父母他们的恋情,但是父亲坚决不同意,但后来在男方的努力之下,双方父母最终同意,并领取了结婚证。 2010年11月9日,二副俞坤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在日本的冲绳附近的海域沉船,搜救无果,从此便下落不明。后来吕盼盼在焦急的等待中也没能等到一丝曙光,于是便选择了去追寻俞坤良,选择了自杀,后因发现及时,又经过医院及时抢救活了过来。在2010年12月1日,吕盼盼与公公婆婆与丈夫所在公司进行协商后达成协议,赔偿五十七万余元,如果将来俞坤良奇迹生还,应如数退还该款。 后来,吕盼盼又回到了自己与俞坤良的新房里,有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前后看护与照顾。她表现得一切很正常。但是白天的一切只是表象,每到晚上,她就开始在电子日志中诉说着一切。就这样,在俞坤良离开的一个月晚上,也就是2010年12月9日,她从十四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陪着丈夫而去。幸福的一家也因儿女的相继去世而悲痛欲绝,可是在女儿去世后的第三天这对亲家就反目成仇,因遗产分配问题打起了官司。 案例介绍 吕盼盼的妈妈一想到女儿的死,以及在女儿安葬问题上与亲家发生的一些不愉快,就十分生气,并且认为应该从俞坤良的57万元赔偿款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女儿的死亡赔偿。于是便咨询了律师,一纸诉状将亲家告上了法庭。但是俞坤良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失踪,不是死亡,因此没有理由分给他们。况且在儿媳的遗嘱中提到将她自己的17.3万元留给自己的父母,房产归自己的公婆。但是由于遗嘱格式不正确,法院认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吕盼盼的父母坚持认为那17.3万元是女儿的赠与,与赔款毫不相干,要求获得赔款的三分之一,共计19万多。双方父母争执不下,互不妥协。两次庭审,双方情绪激烈,加上本案特殊,南京市六合区法院程桥法庭的法官为避免因诉讼给双方再次造成伤害,决定通过调节来达成此案。 协议结果

辩论赛心得体会大全

辩论赛心得体会大全 辩论赛心得体会(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有一些新鲜,也有一些收获。之前从未参 加过什么大的比赛,更别说被称为高智力游戏的辩论赛了,所以心中有那么一丝的紧张,同时也有些兴奋。同时也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辩论赛,去锻炼自己,展现自我。 比赛前两天接到辩题,时间是有些紧张,但大家还是做了充分的准 备。针对辩题我方进行了两次小组辩题讨论。期间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提出了不少对付对手的招数,同时也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揣摩他们的出招思路。赛时对手不少论据都和我方预想的一样,但遗憾的是我方赛前只是做了简单的构思,受时间的局限没能作深入的分析。在反驳对方时失去了最佳的辩驳力度。而且也没有进行模拟辩论。大家因为都是第一次参加辩论赛,多少还是有些紧张,有点放不开。和队友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 这场比赛总的来说组织的很成功。但比赛的水平不是很高。当然,毕 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而且都是业余的,之前都没训练过,比赛的水平不是很高是可以理解的。整场比赛大家没能把作为一个辩手应具有的那种“杀气” 表现出来。而且大家的话语很和气,很绵,不够锋利,缺乏攻击力。最重要的是没突出“辩问”来。 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都出现了一方还在发言,另一方贸然打断进行辩论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让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细则。 赛前虽说做了准备,但正是开始后,我总觉得准备的材料还不是很充分,也不够新颖,而且缺乏对材料的有效组织、加工。运用材料也缺乏技巧,思维不够开阔,缺少一些辩论技巧的使用,另外知识储备也不够,整场比赛自己的发言较少,语言攻击力不强,语言不够老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达不到辩论的要求。

“辩论式”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

“辩论式”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辩论式”教学法是指在刑法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同的学生针对刑法学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辩解与论争的教学活动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运用该法应该从辩论活动的安排、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展开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关键词:刑法教学;“辩论式”教学法;运用 传统的刑法学教学模式,最受批评的是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有: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最能发挥和显示教师的专业水平,即通过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能够将刑法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利于刑法学知识的全面和系统的传授。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导致刑法学的课时不够。刑法学的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如果教师对刑法学的所有内容和知识点都事无巨细地讲授,这是刑法课的课时所不能完成的。这样做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有违刑法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导致刑法课的实践性不强。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学生的实践性不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遏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缺陷已为人们所批评,很多教育工作者纷纷探讨刑法学的教学改革,以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着“辩论式”教学法,并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辩论式”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辩论式”教学法,是指在刑法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针对刑法学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辩解与论争的教学活动方式。这种“辩论式”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尽管在校期间,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同时,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实践的经常性比实践的集中性效果更明显。在刑法学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动手” 收集相关资料、“动脑”思考相关问题以及“动口”表达相关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刑法教学的过程之中,为学生培养和提高法学实践能力创造平台和机会。因此,“辩论式” 教学法的实践性非常强。 第二,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应当始终为学服务,教师的“主导性” 不能压抑或者代替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一定的含义上讲,教师的“主导性”的地位应当被更新为“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这种“主体性”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求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说,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越高,意味着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就越明显。“辩论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参加辩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因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说法,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实践,师生的感悟交流这样三个方面,即通过以“行动”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这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它是集知识(Knowledge)、实践(Activity)和反馈(Reflection)于一体的一种效力更持久的教学方式。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老师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知识、提升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法是以促进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的本质是实践,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爱憎苦乐、成败得失、是非善恶、各种人和事的经历和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是对“灌输型”、“管教型”德育的变革,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哲学的意义上,体验式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个人的经验)到理论(包括个人的认识)再到实践(个人的具体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产生真知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1.体验式教学强调身体性参与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2.体验式教学重视直接经验 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3.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 体验式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强调将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与集体成员共享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才是体验式教学最终目的。所以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促进集体成员之间互助学习、互助体验、成果交流与共享的一个过程。 4.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效果持久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的成果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中国哲人曾经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英国也有类似的谚语:Ten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

辩论赛心得体会

辩论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我们学校的英语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有亮点,而这一届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英语辩论赛。一开始马主任有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并不高,都觉得这件事有难度。我们觉得即使是用中文组织一场辩论赛都很难,更何况是用英文呢?但是马主任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让我们相信学生,更要相信自己。于是我们抱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具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活动。 从选题开始,大家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题目的设置不能太难但又要有思维含量。经过反复的争论我们确定了符合学生实际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如:网络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否有利?学生未来的求学趋势是在国内更普遍还是去国外更普遍?等等。选题确定以后,各班老师就开始和孩子们一起为选题搜集资料,在班内进行小规模的辩论赛。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活动都是在课活时间进行。学生放学以后,老师们还要在办公室内继续看材料,查单词,整理、修改学生使用的材料,汇报讨论各班的进展情况。谈论到自己班学生的优秀表现时,大家都又自豪又兴奋,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做好这件事。万事具备,只欠主持人。这对老师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们都或谦虚或没自信地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马主任说那就选个年轻人历练历练。于是就选了办公室年纪最小的我。起初接到任务的我既害怕又激动。害怕是因为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激动是因为觉得这实在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并且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受他们的青春飞扬让我对这次活动又充满了憧憬。于是我就接受了这项任务。可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于是我开始看视频,学习模仿作为一名主持人的仪表仪态。辩论赛马上就要进行了,语言是关键啊!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语主持这场比赛,如何组织宣布比赛流程,如何衔接各个环节的比赛,如何现场和选手们互动,如何处理比赛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我翻阅大量的有关英语辩论赛的书籍,找到跟我们选题相关的内容,认真学习,记忆,思考。 最终我们的比赛成功举行。回看自己的视频,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完全脱稿就更好了!和学生的互动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时间卡得再准确一些就更好了!经历这次的活动真是觉得身为老师,真的很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超人!也许这是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幻想,但是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下,我们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越来越丰富! 今天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党校辩论赛,总体给我的感受是:慷慨激昂又斗智斗勇、争锋相对又充满欢乐。每组成员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你来我往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 我们作为第一组首先上场,之前做的准备就在这时有了用武之地,

浅析刑法学教学方法

浅析刑法学教学方法 为您整理了浅析刑法学教学方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刑法学是高等学校法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一向在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设法学专业的各高等院校均十分重视刑法学的教学,力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刑法学的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委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刑法学课程一共6学分,这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是学分最多的。一般的法学院系开设刑法课程都历时一学年,将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分成上下两学期分别进行讲授。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刑法学的内容也占有相当大的分值。以上无不说明刑法学在法学教育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刑法学教学方法一般是以课堂讲授式教学为主,辅以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方式,个别院校还开设了刑事法律诊所,进行诊所教学,作为刑法学教学的必要补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法学院系要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培养哪一种类型的人才,必须要有合理的定位。从目前法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够到司法机关工作的毕竟只是少数,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很多法学院系的培养目标。而刑法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在刑法学的教学中,要突破以往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的格局,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刑法学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在刑法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纯灌输式、说教式的讲授式教学法往往在刑法学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采用较少或者有些教师嫌麻烦干脆弃之不用。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方式过于呆板,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司法实务操作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刑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刑法学知识体系掌握不够。一些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上课听老师讲,记笔记,下课之后看教材复习。虽然刑法学课程一般都历时一学年,但其体系与理论内容都十分庞杂,课时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讲到刑法各论时,一般教师的做法都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些重点罪名进行讲授,有些罪名因课时原因几乎根本无法涉及。况且,自我国1997年刑法典颁布之后,到现在已经有八个修正案,加入了若干罪名;与此同时为了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能够具体操作,还出台了若干司法解释。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刑法典做到了与时俱进,而刑法学教学推陈出新的步伐却相对

法律责任案例分析

会计08-4 林翠平201008043056 论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案例:组织学生看电影发生踩踏事故。 2002年12月4日下午3时35分,某县某小学组织全体学生在该县某影院观看电影。当最后两个班正在进入观众厅双号过道时,电灯熄灭,电影正式开演。学生急于入座,发生拥挤,秩序大乱。导致一年级学生许某被踩踏死亡,另有轻伤一人。时隔不久,在某市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2003年5月12日,某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由于电影院管理失误,入场检票时单、双号门却还紧闭,致使五六百学生检票后仅能是入过厅而不能进入放映场,电影开演五六分钟后,影院才仅开单号门让学生入放映场地,而天窗紧闭,不开电灯,黑暗中学生发生拥挤,致使三名学生被挤倒在地,其中高三女生孟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两人受轻伤。 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独生子女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加,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相对比较差,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而公民权利意识随着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进行得到了不断增强,为学生伤害事故引发的与学校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许多学校面对学生伤害事故常常表现得不知所措,要么为了息事宁人而牺牲学校或教师的合法权益,要么一味地维护学校或教师权益而导致事态难以收拾。学生伤害事故困扰着学校,使得学校在开展体育娱乐劳动等活动时缩手缩脚,惟恐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如何明确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扭转学生伤害事故困扰学校的局面,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就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以及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究。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 学生伤害事故又称学校事故,它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或违约行为人对其违法或违约行为依法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一般而言,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没有违法行为就不会发生法律责任问题。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类。对于以积极或者消极方式实施了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行为的主体,都可能涉及这三类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大多属于民事侵权责任。关于侵权民事责任的确定问题,一般认为有三种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明确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有时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日颁布的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辩论教学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辩论教学法”新探广东省阳山县阳城镇中学黄志勇513100 辩论,也就是学生依据一定理论和事例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争论,它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紧张而又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运用大量的事实和理论作为依据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曾多年尝试,实践证明,运用“辩论教学法”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一、“辩论教学法”的界定 辩论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辩论这种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课文的理论知识和搜集的现实事例为依据,在一定的知识内展开辩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组织下,在辩论中完成教学目标的内容的教学方法。 二、“辩论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1、精选典型材料。材料是教师为了辩论而精选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事例。以免学生偏离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辩论的材料必须典型、精致、简练、真实、具体、富有时代感,为辩论作好基础。 2、呈现辩论材料和要求。在讲授知识之前或讲授完知识之后呈现辩论材料,讲知识前呈现有利于理解,讲知识后有利于巩固加深。呈现方式有(1)每个学生发放一份辩论的材料。(2)教师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描述材料内容。(3)可以运用小黑板或投影等多媒体呈现材料。(4)学生用身边的事实材料自演小品。(5)也可以提前到课前呈现材料,明确提出辩论的基本要求。 3、展开辩论。这是辩论教学法的主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材料情景,了解掌握材料中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进行思考分析,确定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和现实依据,弄清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反驳对方观点,提出自己主张,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要做到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4、总结评述。在同学们辩论中,有些学生想法、观点是正确客观的,有些是幼稚偏激的,有些是偏离知识要求的,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引导、点拨,认真细致的总结,态度鲜明地肯定和否定,或提出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辩论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的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辩论教学法能给学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可以正反方面去分析理解,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辩论中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没有压力和顾虑,畅所欲言,使政治课由苦学为乐学,由厌学为愿意学,由被动变主动。例如,讲“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时,我讲解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后就鼓励学生自己逐一对照讲出自己心理中有那些是健康的,那些是不良的表现。由于老师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发言,进行自我剖析,表现了自我。由于学生的直接参

辩论赛如何总结范文

辩论赛如何总结范文 辩论赛活动总结不管是对于举办方还是辩手来收都是一次反思回顾。下面是的辩论赛如何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概念突破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一个辩论题往往包含若干个概念。总结陈词可以通过分析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从核心概念中寻找突破口。 二、专业引领 一个辩论题通常会涉及几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多的几乎是整个学科的大部分原理,少的可能只涉及某学科的一二个概念。辩手对相关的每个学科要有宏观的了解,尽量融会贯通。对其中某一二门重点涉及的学科,要全面掌握它的基本体系、主要原理、核心观点、目前动态。只有达到专业水平,成为内行,才有发言权,总结陈词才能以充分的论据,说服对方。 三、理论指导 辩论题的观点一般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辩论双方只要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能自圆其说就行。总结陈词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自己的观点寻求理论支撑,提高认识问题的深度。缺乏理论的论证,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说明为什么,会比较肤浅。 四、修辞添色

总结陈词主要依靠观点正确、内容科学取胜,但是好的表达形式能锦上添花。它的写作特点和演讲稿基本相似,如要用双音节词,多使用简单句等。特别应尽量多使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比喻、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对比等都能使总结陈词增辉添色。 五、结语 总结陈词是辩论的升华,除应用上述所论四种技巧外,还要注意三个细节。一是辩方差异。正方总结在先,重在立论。反方总结在后,重在驳论。二是瞻前顾后。“瞻前”指结合双方前几个环节的辩论观点,有针对性地总结。“顾后”指总结得无懈可击,不给对方留下话柄。三是贵在创新。总结有法,但无定法。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技巧,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总结风格 为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团结、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十二月份期间由山东女子学院辩论协会主办的“女院杯”大学生辩论赛圆满落下帷幕。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方式 本次活动面向各学院通过内部选拔,组成一支队伍参加女院里的比赛。本次辩论赛采用淘汰制的方式,一共八支代表队参加比赛,首轮共四只代表队获胜进入下一轮,他们分别是信息技术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四只代表队经过抽签产生半决赛名单,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会计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进入决赛,最终,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