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苹果

分苹果

分苹果
分苹果

四分一分与除法

分苹果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平均分成几份”或“每份分成几个”都是平均分,以及平均分有分得“一个不剩”和“还有剩余”两种不同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础。

【我的思考】

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平均分”已有初步了解基础上的再认识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多次动手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观的分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分法的多样化,思考问题的多面性,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使整节课更流畅自然我以如下的方式贯穿课堂:

以故事导入启迪思考→由学生提出平均分的问题引入课题→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平均分→合作交流感受平均分→变式练习巩固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分东西的方法的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培养数感。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一)课件播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启发思考。

动画配音:“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牛顿正在冥思苦想时,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看到下落的苹果,他想:为什么那个苹果要垂直向下落到地面上?为什么它不斜着下落或飞到天上,而是始终朝着地心的方向?毫无疑问,原因就是地球在吸引它。”这一个偶然的观

察发现与思考,使牛顿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像牛顿一样做一个勤思考、爱动脑的人呢?

生:想!

师:好,那我们今天也来思考有关于苹果的数学问题好不好?(课件展示树上落下12个苹果,留下课本情境图,隐去牛顿故事配图。)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请同学们数出苹果的个数。给出

盘子图。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我们一起来分苹果吧!(板书课题:分苹果)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故事启发学生做一个勤思考、爱动脑的人。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提出“平均分”的数学问题不会有难度,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

1.学生用学具独立尝试分苹果,教师巡视观察分的过程。

2.小组交流,说说分法。

3.学生汇报,讨论想法。

(对学生的分法不做要求,只要能表述出平均分的意义及正确的用3×4=12表内乘法完

成教材情境问题一。)

(二)变式练习,体会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形。

1.盘子图撤去,留下12个苹果图。

出示情境问题二。

2.学具操作,汇报想法。(2×6=12)

3.小结,引导学生说出两种平均分的分法。

第一种: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第二种:12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盘。

4.小组合作,交流分法。

出示情境问题三。(教师巡视观察,给有困难学生帮助指导)

5.汇报不同的平均分。

对学生的想法不做要求,能说出以下意思相近的平均分,都给予肯定表扬。

如:一种平均分

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另一种平均分

①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盘。

②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放4盘。

③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放3盘。

④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放2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动手操作平均分的活动,给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加深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变式练习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利用表内乘法拆分总数为12的各种平均分。但教学时不要出现“等分除”“包含除”等这类名词。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熊分苹果。

课件出示课本34页试一试1题情境图,小熊在分苹果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

(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松鼠分松果。

课件出示课本35页试一试2题情境图,小松鼠遇到的问题同学们能帮忙解答吗?

(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2)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汇报交流时,引导用乘法口诀计算松果共有18个,进而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平均分问题。

3.小兔运萝卜。

课件出示课本35页试一试3题情境图,小兔子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

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教材中试一试的第1、2、3题分别以三个问题的形式寻求学生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启发学生自己面对问题,独立去解决,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反思并完善解答。通过练习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延伸,深化理解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

课件出示课本35页试一试4题情境图,做操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生:共有24个学生(3×8=24)。

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操作学具,探索不同的排法。

正确的排法有:

(1)每排4人,排6排(或每排6人,排4排);

(2)每排12人,排2排(或每排2人,排12排);

(3)每排24人,排1排(或每排1人,排24排)。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该还原于生活。以学生熟悉的做操排队生活情境讨论这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远离单调乏味的习题练习。

五、总结回顾,梳理知识

师: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说两种不同的平均分,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说出平均分的意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板书对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不同情形的平均分,为以后学习除法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巩固运用,提高升华

基础练习

1.16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根。

2.7个笼子里装35只鸡,平均每个笼子装()只。

3.有36米白布,每6米做一条被单,可以做()条被单。

4.快乐小鸟家族有8只灰鸽子,35只白格子,每个窝只住5只,至少搭()个窝。

解决问题

1.

(1)这些羽毛球,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2)这些羽毛球,装成2盒,每盒装( )个。

(3)还可以怎样装?

2.把36本书平均分给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把表格填写完整。

从表中可以看出:

每人分的本数少,分给的人数就( )。

每人分的本数多,分给的人数就( )。 【板书设计】

分 苹 果

平 均 分

12个苹果??→?平均分4个盘子 每个盘子放( 3 )个

每个盘子放2个 可以放( 6 )盘

放2盘,每盘6个 每盘2个,放6盘

放3盘,每盘4个 每盘3个,放4盘

放4盘,每盘3个 每盘4个,放3盘

放6盘,每盘2个 每盘6个,放2盘

课后评析

【课后反思】

北师大教材在编排本课时,是以多个不同的问题形式揭示平均分的意义,对平均分的概念没有做任何的描述和定义,重在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和感悟平均分的含义。在设计这一课教学时,创设了多个“分一分”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实际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同时体会到分东西时有许多不同的分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师生关系氛围融洽。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的不同分法。给学生充分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总之,我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但教学中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强的地方如学生的合作能力、倾听能力、动手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评价语言也不够丰富,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任务交待需要总结。

执教: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实验小学 雷学进

新整理数学《分苹果》教案

数学《分苹果》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分苹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分苹果》教案1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 2、出示只题图: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3、揭示课题。 二、感受新知 1、动手操作现在老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可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老师呢? 2、学生汇报分的情况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演示学生的分法。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 4、根据这种分法,你能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1和9 1+9=10 9+1=10 10-9=1 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 10-8=2

…… 4、对数游戏 老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数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1) 连线 (2) 摘苹果 (3) 猜电话号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分苹果》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详细介绍:(教科书第34页到第3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具准备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对于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的概括,让学生更一目了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轻松,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详细介绍:(教科书第34页到第35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学具准备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1、学生独立思考。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二、出示小黑板;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三、交流探索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对于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的概括,让学生更一目了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轻松,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1、学生看题,说题意。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3、交流订正。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3、汇报结果。[四]、课堂小结一、小结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二、延伸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分苹果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pple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分苹果教案 一、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 二、教材解读: 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前准备:教具:课件、24个磁铁。 学具:12根小棒。 七、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2、师贴苹果。板书:有12个苹果。1、倾听2、观察。3、数一数。1、2、 (12) 问题情境 体验感悟 1、师:妈妈要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一些盘子里。你知道什么叫平均放在盘子里吗? 2、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a、有选择地板书: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个?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个盘子?b、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c:对,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那有什么不同呢?先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d:师随着生的回答贴图。?个?个 ?个?个 ?个盘子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3、

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

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导读:由于苹果太香的关系,小猴子、小猪、小象和小花猫等也来到了小松鼠的跟前,希望可以与他分享苹果,他们甚至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他交换,可惜全被小松鼠拒绝了。 某天下午,小松鼠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大苹果。这个苹果又大又香,小松鼠从来也没见过,相信在整个森林里面,也很难找到这样好吃的苹果。 当小松鼠正在欣赏这个大苹果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小白兔刚好经过,看到了这个苹果,小白兔很想尝尝这个苹果,并建议大家一同分享。小松鼠却很自私地说:“这个又香又甜的大苹果,差点连我自己也舍不得吃,怎么可以分给你吃呢?而且,我们也不算是很好的朋友吧!” 小白兔听了这番话,伤心地离开了。由于苹果太香的关系,小猴子、小猪、小象和小花猫等也来到了小松鼠的跟前,希望可以与他分享苹果,他们甚至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他交换,可惜全被小松鼠拒绝了。最后小松鼠觉得大家太烦,便跑到老远的山洞里,准备避开其他朋友,独自把苹果吃掉。 当小松鼠咬第一口时,觉得这个苹果的味道实在太香了!便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停地吃这个美味芬芳的苹果。可是这个苹果实在太大了,当小松鼠吃到一半的时候,肚子已经胀得像个皮球,实在不能吃掉剩下的那一半了。但小松鼠却对自己说:“这么辛苦才能独自享受的苹果,无论怎样辛苦,也要把它吃完,不能分给其他的朋友!” 于是,小松鼠继续努力,一口一口地咬着苹果,一个多小时后,苹果

张开吃完了。可是因为吃得太饱,小松鼠的肚子开始疼了起来,最后连路都走不了,在山洞里痛苦地呻吟。远处的小白兔听到小松鼠的叫声,在山里四处寻找,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把昏倒在山洞里的小松鼠救回家。 小松鼠苏醒以后,得知是小白兔救的自己,便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可是我这么自私,你为什么还要救我呢?”小白兔微笑着说:“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故事的教训:要得到朋友的关心和爱护,首先要关心和爱护朋友。当自己有好东西的时候,就应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例如有美味的食物,便应该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吃;有好玩的玩具,便应该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玩耍。其实很多时候,和别人分享一样东西,比自己独享更加快乐;相反,一个自私的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本四篇 《分苹果》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本一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20÷6=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册 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除法分苹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一、除法分苹果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并且会用口诀正确、迅速的口算表内乘、除法。但是由于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休整,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教学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分析:《分苹果》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引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安排了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分苹果的过程中,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苹果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最爱吃什么水果?能告诉老师吗? 生:桔子、香蕉、苹果…… 师:那么,你们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水果吗?(生猜) 师:对了,我最爱吃苹果,还有哪些同学也爱吃苹果? 生:举手。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苹果呢,你们看。(课件动画演示出示一大盘苹果)小朋友,快来数一数,看老师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20个) 师:老师一共带来了20个苹果,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师板书: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可以放几盘? 老师想把这20个苹果放到一些小盘子里,如果每盘放5个苹果,那么20个可以放几盘呢?(课件出示主题图、文字)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老师分一分,算一算吗?

分苹果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分苹果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封信是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不料,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即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这两个故事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仔细思索,余味无穷。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两个故事后,也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前半部分与后一个故事相同。妈妈确定了分苹果的原则后,老大立即拿起工具在烈日下干了起来。等到老大干完那块草坪的活,汗流满面地来到妈妈面前时,桌上只剩那个最小的苹果。两个弟弟正在妈妈身边乖顺地啃着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哭叫着说:“说好的,谁干得好,谁吃大苹果。”妈妈怒斥道:“你的动机就不对,你干活只想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老大争辩说:“可弟弟他并没有干活呀?”妈妈怒火冲天:“既然你这么会干,你为什么不替他们干了?”老大呜咽着无奈地离开,身后传来妈妈和弟弟的欢笑声。作者写完这个故事后评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以前中国的某个地方,但今天仍在延续。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管理工作中,仔细品味分苹果的故事,琢磨其中的哲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很有教益的。 第一个故事,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绝不会是因为他在妈妈分苹果时的察言观色,因而编出了一个谎言。但是,由谎言而可以得到实惠,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并时时提醒他,谎言比真实更有效。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行为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妈妈在一件小事上的不经意的做法,导致了孩子走入岐途,成为罪犯,这可能是这个妈妈或千千万万个妈妈绝对没有想到的。由此引出了一个命题:我们怎样看待真实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怎样对待不合自己心思的、也并不十分合理但却是有其真实意见的人。在管理工作中肯定会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简单的处理或不得要领的批评,可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自己的工作造成阻力,在自己和团队、部门中形成口是心非、虚以委蛇的不好风气。集体就绝无真诚可言,也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 大班的数学教案详案 分苹果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 数。 活动准备: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教;哦苹果有20个,@_@我是分割线@_@ 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 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

比15个香蕉多。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完整版)分苹果练习题

《分苹果》同步练习1 一、填空。 1.把10个☆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个。列式计算为(),根据口诀()来计算。 2.把15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个,列式计算为(),根据口诀()来计算。 3.12÷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15是3的()倍,3的4倍是()。 二、算一算。 5×7=21÷7=12÷3=36÷4=10÷2=30÷5= 20÷4=2×5=6×3=5×6= 4×3= 12÷4= 5×4= 32÷4= 4×9=3×9= 4÷4= 30÷6= 36÷4= 7×4= 10÷5= 三、在○里填上“>”“<”或“=”。 9÷3○912÷4○224÷3○83○18÷64○8×224÷4○8 四、看图写算式。 五、看书。 1.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兰9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3.小芳已经看了多少页?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六、手工制作。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李飞用的贝壳是刘林的几倍?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二、填空: (1)看图列式: (2)☆☆☆☆☆☆☆☆☆ ☆☆☆☆☆☆☆☆☆ 图中是把()颗星星,每( )颗分成一组,可分()组。 □○□=□ 如果把颗星星,每颗星星分成一组,可分()组,还剩()颗。 □○□=□ (3) 的个数是的几倍? □○□=□

(4)我种了 ,淘气种的是我的4倍,淘气种了多少棵树? ①每3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②每□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③每2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④每□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⑤每3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还剩□只。 ⑥每6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还剩□只。 (7)、有个香蕉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如果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 三、画一画,并列式 1、○的个数是☆的3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 列式: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 列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 ⑴如果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支? ⑵如果每个小朋友6枝,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详细介绍:(教科书第34页到第3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衡分的含义及平衡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二]、学具准备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衡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对于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的概括,让学生更一目了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松弛,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合适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合集大全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合集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精选教案范本一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 2、出示只题图: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3、揭示课题。 二、感受新知 1、动手操作现在老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可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老师呢? 2、学生汇报分的情况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演示学生的分法。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 4、根据这种分法,你能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1和91+9=109+1=1010-9=110-1=9 2和82+8=108+2=1010-2=810-8=2 …… 4、对数游戏 老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数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1)连线

(2)摘苹果 (3)猜电话号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精选教案范本二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 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分苹果的故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封信是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不料,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即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第一个故事,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绝不会是因为他在妈妈分苹果时的察言观色,因而编出了一个谎言。但是,由谎言而可以得到实惠,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并时时提醒他,谎言比真实更有效。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行为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妈妈在一件小事上的不经意的做法,导致了孩子走入岐途,成为罪犯,这可能是这个妈妈或千千万万个妈妈绝对没有想到的。 第二个故事也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情:要得到什么须先付出什么,付出得多,得到的就多。公平竞争,不附加任何人为的因素。这个孩子按他的要求,最先把草坪整理好,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最希望得到的苹果。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这个孩子后来居身成功人士之列,在数十年后对此事细节记忆犹新,并说他感谢母亲,让他明白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谁能说童年的这件事不是他世界观形成的基石呢。本着这样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他老老实实做人,尽心尽力做事,不偷懒、不取巧,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最终走进了白宫,成为著名人士。

《分苹果》教学反思

《分苹果》教学反思 温雪华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分苹果”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创设了多个数学情境,不但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以形象的情景为媒介,缩短了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认识之间的距离。本课中的情境创设,其素材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如从开始的帮智慧老人把12个苹果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分几个?拓展为12个苹果,每2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再拓展为如何将10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步体会两种“平均分”的形式。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平均分”的结果,但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均分”时你是怎么想的,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怎样给24名学生排队,有几种排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得出几种不同的排法。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还算融洽。学

分苹果问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及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7 5.()+5=8 9.3+()=5 2.2+()=7 6.7+()=10 10.4+()=9 3.()+3=8 7.()+2=9 11.4+()=7 4.()+4=5 8.6+()=10 12.3+()=3 二、在括号里填上“+”或“-”。 1.4()4=8 5.5()5=0 9.7()3=4 2.9()6=3 6.5()2=7 10.10()6=4 3.3()7=10 7.6()2=4 11.5()4=9 4.1()8=9 8.10()5=5 12.8()2=6 三、先摆一摆,再填数。 1. 3+()+()=()

2. ()+5+()=() 3. 9-()-()= 四、填空。 1. 2.

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 0 )=7 5.( 3 )+5=8 9.3+( 2 )=5 2.2+( 5 )=7 6.7+( 3 )=10 10.4+( 5 )=9 3.( 5 )+3=8 7.( 7 )+2=9 11.4+( 3 )=7 4.( 1 )+4=5 8.6+( 4 )=10 12.3+( 0 )=3 二、在括号里填上“+”或“-”。 1.4(+)4=8 5.5(-)5=0 9.7(-)3=4 2.9(-)6=3 6.5(+)2=7 10.10(-)6=4 3.3(+)7=10 7.6(-)2=4 11.5(+)4=9 4.1(+)8=9 8.10(-)5=5 12.8(-)2=6 三、先摆一摆,再填数。 1.3+( 2 )+( 4 )=( 9 ) 2.( 2 )+5+( 3 )=( 10 ) 3.9-( 3 )-( 2 )=4

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妈妈昨天买了20个苹果,要把这些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妈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盘放4个、5个、6个、7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10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4,5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 活动一: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生2:5+5+5+5=20,可以放4盘。 生3:20-5-5-5-5=0,可以放4盘。 生4:20÷5=4,可以放4盘。 生5: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2)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分苹果》的教学设计

《分苹果》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分苹果》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分苹果》教学设计。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具准备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分苹果》教学设计》。 {对于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的'概括,让学生更一目了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轻松,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

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

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松鼠分苹果的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导读:由于苹果太香的关系,小猴子、小猪、小象和小花猫等也来到了小松鼠的跟前,希望可以与他分享苹果,他们甚至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他交换,可惜全被小松鼠拒绝了。某天下午,小松鼠在...导读:由于苹果太香的关系,小猴子、小猪、小象和小花猫等也来到了小松鼠的跟前,希望可以与他分享苹果,他们甚至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他交换,可惜全被小松鼠拒绝了。 某天下午,小松鼠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大苹果。这个苹果又大又香,小松鼠从来也没见过,相信在整个森林里面,也很难找到这样好吃的苹果。当小松鼠正在欣赏这个大苹果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小白兔刚好经过,看到了这个苹果,小白兔很想尝尝这个苹果,并建议大家一同分享。小松鼠却很自私地说:"这个又香又甜的大苹果,差点连我自己也舍不得吃,怎么可以分给你吃呢?而且,我们也不算是很好的朋友吧!" 小白兔听了这番话,伤心地离开了。由于苹果太香的关系,小猴子、小猪、小象和小花猫等也来到了小松鼠的跟前,希望可以与他分享苹果,他们甚至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他交换,可惜全被小松鼠拒绝了。最后小松鼠觉得大家太烦,便跑到老远的山洞里,准备避开其他朋友,独自把苹果吃掉。 当小松鼠咬第一口时,觉得这个苹果的味道实在太香了!便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停地吃这个美味芬芳的苹果。可是这个苹果实在太大了,当小

松鼠吃到一半的时候,肚子已经胀得像个皮球,实在不能吃掉剩下的那一半了。但小松鼠却对自己说:"这么辛苦才能独自享受的苹果,无论怎样辛苦,也要把它吃完,不能分给其他的朋友!" 于是,小松鼠继续努力,一口一口地咬着苹果,一个多小时后,苹果张开吃完了。可是因为吃得太饱,小松鼠的肚子开始疼了起来,最后连路都走不了,在山洞里痛苦地呻吟。远处的小白兔听到小松鼠的叫声,在山里四处寻找,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把昏倒在山洞里的小松鼠救回家。 小松鼠苏醒以后,得知是小白兔救的自己,便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可是我这么自私,你为什么还要救我呢?"小白兔微笑着说:"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故事的教训:要得到朋友的关心和爱护,首先要关心和爱护朋友。当自己有好东西的时候,就应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例如有美味的食物,便应该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吃;有好玩的玩具,便应该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玩耍。其实很多时候,和别人分享一样东西,比自己独享更加快乐;相反,一个自私的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 1.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实验校,师资力量强,学生的素质也比较高。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妈妈昨天买了20个苹果,要把这些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妈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盘放4个、5个、6个、7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10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育小故事分苹果的故事

分苹果的故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大地二中张清泉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 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 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谈的 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 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 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 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 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 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 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我把门前 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 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 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 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 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详尽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衡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衡分的意义。 2、能通过详尽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衡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欢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分物游戏”,初步理解了平衡分的含义,能够详尽操作平衡分的过程,这节课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平衡分的两种情况,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大数平衡分做铺垫。在课本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详尽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平衡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平衡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小熊猫笨笨新开了一家笨笨超市,他正在忙着打理超市呢,想去看看吗?(想)师播放动画片。 二、新课学习 (一)活动一:按份数平衡分。

1、明确任务。 师:xx笨笨现在做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12个苹果分成3盘,每盘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师:读懂要求了吗?(读懂了)这节课我们就和笨笨一起来分苹果(板书课题),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帮小白兔分胡萝卜的吗?(记得)课件出示 师:都可以怎样分? 预设: 生1:可以1个1个分。 生2:可以2个2个分。 生3:还可以3个3个分… 师:是啊,方法可真不少!现在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帮助熊猫笨笨来动手分一分。 2、动手操作。 3、组内交流。 师:老师看每个同学都分的很认真,把你的分法和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交流时要说清晰这3个问题(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 师:任务明确了吗?(明确了)那就开始吧! 4、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演示你的分法?(两个学生在黑板前边说边摆,演示分的过程。) 师总结: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方才在把12个苹果平衡分成3盘时,同学们想到了好几种方法,有的是1个1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先3个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