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

(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

(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

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 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答:(1)确定发展目标。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稳定持续发展服务。

3.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1)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合理使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城市传统风貌

(5)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设施

(6)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4. 城市规划工作有什么特点?

答:(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2)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5.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当然在一个民主法制社会,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6. 城市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城市建设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块未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由于直接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必须通过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7. (1)城市总体规划刚要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城市总体规划刚要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答:(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答:(3)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城市规划跟好地衔接。

答:(4)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总体跟好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8.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工作分为?

两个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

(2)详细规划阶段

五个层次: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11(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1.城市系统构成的内涵?

答: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其所有的系统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性。城市系统内部是一个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结构严密的整体。一般我们可以从城市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城市的构成。因此,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就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

2.城市社会系统的内涵是什么?

答:城市社会系统构成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几个方面观察分析。

(1)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城市中的政权构成和行政管理体制受到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制度的影响。

(2)城市人口构成是城市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是城市规划必须面对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全体市民的幸福。

(3)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文化系统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

存四个方面构成。

3. 城市产业系统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可分为那些?

答: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第一产业是指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

(2)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最活跃的发展因素。

(3)第三产业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主导产业服务而发展起来的。

4. 城市产业按地位作用可分为那些?

答:按地位可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产业

(1)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城市的发展和类型。

(2)城市的配套产业是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而建立而发展起来的。

(3)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部门,这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5. 城市空间系统构成的含义、作用和形态是什么?

答:含义: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作用:(1)城市构成要素的选址是城市各大构成系统的要素关系的反映,各要素的空间选址从总体上决定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和结构。

(2)城市空间集聚程度也是城市空间系统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从本质上看就是一个人类活动的集聚方式的空间载体。

形态: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了城市平面和高度的三维形态。

6. 城市用地的概念是什么?

答: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泛义的城市用地,还可以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域内的非建设用地,如农田、林地、山地、水面等所占的土地。为了适应城市功能多样性的要求,城市用地可以施加高度的人工化处理,也可以保持某种自然的状态。

7. 城市用地的属性是什么?

答: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

8.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那些?

答: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几个方面。

9. 绘制城市用地评定框架!

答:

10. 影响城市用地选择的因素有那些?

答: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

11. 国家建设部于1990年后制定并颁布了《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其中10大类为?

答:R居住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共设施用地;G绿地;

D特殊用地;E水域和其它用地

第13(六)章:城市总体布局p271

1.名词解释

(1)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是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的条件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2)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

(3)城市绿地:是用以栽培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和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同时城市绿地的质和量乃是反应城市生态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4)生态景观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5)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它包括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自然空间,以及城市广场、道路、庭院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6)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下的一个相对量。当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集聚超过一定的极限,将造成人们最基本的环境要求,超出人们的忍受程度,并使社会、文化环境遭到破坏,而再也难以恢复,也存在一个绝对量。城市环境容量是相对量和绝

对量在一个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平衡的稳定值。

2.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表现在:综合服务功能,社会再生产功能,组织管理、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3.对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三者的相关性从表征、基本构成内容、总体要求三方面列表分析?

答: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见下表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我们今天的发展不要对明天的发展带来危害,应是支持型发展,而非掠夺性的开发;

意义: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正是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5、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是什么?

答:符合国家、区域和城市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

坚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宗旨,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集中紧凑、节约用地。布局紧凑,节约城市用地,尽量不占良田,少占农田兼顾城乡共同繁荣,缩短各类工程管线的长度,节约城市建设的投资。

(2)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4)远近结合,利旧图新。

(5)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6.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的内容那几个方面?

答:(1)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条件。(2)占地、动迁情况。(3)产业结构。(4)交通运输。(5)环境保护。(6)居住用地组织。(7)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设施。(8)市政工程及共用设施。(9)城市总体布局。(10)城市造价。

7. 简述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城市绿地按功能分为那几方面?

答: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里。(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6)有利于城市防灾。

答:我国城市绿地按功能分为:(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3)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该三项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城市绿化的水平,同时也便于城市规划用地的计算与平衡。

第15(七)章城市交通道路系统

1.为什么说研究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答:因为交通发展程度与国家的经济水平、能源状况、科技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时间、空间观念,对城市规划布局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当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因此,研究解决城市

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2.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1)城市形成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形成发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交通自始至终贯彻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之中。

(2)城市交通是与城市同步形成的,城市的形成必然包含城市交通的因素。

(3)可以说城市对交通是城市交通的最初形态,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也随之形成与发展。

(4)由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对内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而进一步完善。

3. 为什么说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答:(1)就其空间分布来说,有城市对外的市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

(2)就其运输方式来说,有轨道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管道运输

(3)就运行组织形式来说,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

(4)就其输送对象来说,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4. 简述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有那几点?

答:(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善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第18(九)章居住区规划p484

1、名词解释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2)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 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合理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

(3)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4)住宅建筑净密度:它主要取决于房屋布置对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和院落使用等要

求。因此,住宅建筑净密度与房屋间距、建筑层数、层高、房屋排列方式等有关,在同样条件下,一般住宅层数愈高,住宅建筑净密度愈低。其公式表示: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5)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公式表示: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hm2)

(6)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公式表示: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m2/hm2)

(7)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公式表示: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答: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必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活动场所、道路、泊车场所、市政工程设施等,居住区内也可考虑设置少数无污染、无骚扰的工作场所。

3.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为哪几类?

答:一般分为四种:即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4.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一般包括哪几方面?

答:(1)空间环境——指各类空间环境的大小和质量;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性;

(3)声环境——指噪声的强度;

(4)视觉环境——指居住区相互视觉干扰程度;

(5)生态环境——指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等;

(6)小气候环境——指居住区环境的气温、日照、防晒和通风等;

(7)邻里和社会环境——指居住区内的社会风尚、治安、邻里关系等。

5.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答:(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6. 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1)使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这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2)卫生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

(3)安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4)经济要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应与国民经济的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相适应。

(5)美观要求:要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7.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常用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答:(1)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

(2)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3)混合布置。以少量住宅或公共建筑沿道路或院落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组成自由灵活地布置。

8. 居住区绿地有哪些功能?

答: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遮阳,隔声,防风、防尘,杀菌、防病,提供户外活动、美化居住环境。

9. 居住区绿地有哪几种绿地构成?

答: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街道绿地。

10. 居住区外部环境设施小品包括那些内容?

答:(1)建筑小品——休息亭、书报亭等;

(2)装饰性小品——雕塑、花台等

(3)公用设施小品——电话亭、垃圾箱等;

(4)市政设施小品——变电站、消防栓等;

(5)工程设施小品——台阶、挡土墙等;

(6)铺地——车行道、步行道、休息广场等;

(7)游憩健身设施小品——戏水池、板凳、桌子等;

第19(十)章:城市公共空间p554

1.名词解释

(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广场、公园、城市中心、商业区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组成。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

(3)城市设计:即为设计城市,即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艺术处理。

2. 简述城市中心的构成?

答:城市中心应有各类建筑物、各类活动场地、道路、绿地等设施。这些内容可组织成一个广场,或组成一条道路上,也可以在街道、广场的联合布置,形成一片建筑群体。大城市的中心构成甚至可以扩展到若干街坊和一系列的街道、广场,形成中心区。

城市中心的建筑群体以及有建筑群为主体形成的空间环境,不仅要考虑满足市场活动功能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因为城市中心创造了具有强烈城市气氛的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了活跃的社会活动场所,感受城市的性格和生活气息,形成城市独特的吸引力。同时,城市中心也往往是该城市的标识性地区。

3、广场在城市中有什么作用?

答: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广场旁一般布置着城市重要建筑物,广场上布置设施和绿地,能集中地表现城市空间环境面貌。

4、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常将其分为哪几类?

答:(1)按照历史时期分为:古代广场、中世纪广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等

(2)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分为:市民广场、市场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等

(3)按照形态分类: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

(4)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

第20(十一)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614

1.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那些?

答:包括:(1)历史遗产:①文化遗产②自然遗产

(2)文物: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②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活动和著名人物相关的建筑物、遗址。③历史上各时代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正要革命文献资料等。⑤反应历史上各个时代民族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代表物。

(3)历史建筑:

(4)历史地位

(5)历史文化名城

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有那几个方面?

答:已形成的体系主要包括: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

(3)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4)文物古迹的保护

3. 构成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通常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城市空间格局一方面是城市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社会文化与历史进程方面的差异和特点。构成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通常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的空间轮廓、城市轴线、城市街道框架、街巷尺度、河网水系、山体林地,还包括城市中起空间标识作用的建筑物,以及那些已经成为构成城市特色有机组成部分的成片的居住建筑。

4. 城市中出现生活环境不良地区的原因大致有那几个方面?

答:(1)人口密度的增高;(2)建筑物老化;(3)公共服务设施、公园和休憩设施不足;(4)卫生状况差;(5)交通混杂;(6)火灾和疾病发生率高;(7)土地和物业价格下降;(8)相互有干扰的功能夹杂在一起。

5.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同目标是什么?

答:目标: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第21(十二)章:城市规划的实施p658

1.城市建成环境由那些要素构成?

答:城市环境可以分为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两种基本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整体所共享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部门所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有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一般由非公共部门所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2.我国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一本两证”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哪几种类型?

答:一本两证是指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必须呈报城市规划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个基本环节,通常称为“一书两证”。

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工程三种类型。

第22(十三)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p690

1.简述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体现在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城市规划的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其意义这主要有:

(1)保障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保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3)提高规划行政的效率。

(4)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合理性。

2.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原则有哪些?

答: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作原则。

3、城市规划管理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XX市XX公寓楼

1.基本情况

(1)1994年批租,当时其中一条道路规划红线为32m,后因故停建。

(2)2002年开始启动,由于该道路规划已调整为42m, 基地面积从原先的9907m2变为9266m2

2.管理问题

2003年3月6日该条道路规划红线有42m 调整为52m,并通知工程所属区,但区局在4个月后,2003年7月及1年以后的2004年3月仍按照42m的红线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造成一栋建筑物由0.71m建在道路规划红线内。

3.管理思考

(1)区局在收到道路规划红线调整的信息后,没有执行,对“道路红线统一规划的前提”的管念缺乏。

(2)没有按规定在一书两证核发中必须三次复核红线,造成不良后果。

(3)建设单位内部有举报,管理部门怎么办?

【案例二】XX动迁房

1.基本情况

(1)5年前,A县县政府需要动迁,决定在甲地建县,同时甲地区区居民在政府帮助下另选“1号地块”宅基地盖动迁住宅。然而5念过去了,70余户居民依然没领到房照和宅基地使用证。造成

当地居民诸多困难,如:“二代身份证没法换,孙子无法正常入学······”;“村民很多人打算出国务工,可因为没有房照办不了出国手续”;“村民想买台出租车,可是因为没有房照做抵押,迟迟办不来购车贷款”等。

(2)市区重新划分区域,甲地区为B区区政府管理,不再属于A县县政府管辖。

(3)甲地区的“1号地块”是河滩地,不能建永久性建筑,也无法办理房照。

2.管理问题

(1)当初政府划地建的迁动房,现在成了“违章建筑”?村干部找到A县,A县说“你们现在归B 区了,应该找他们”。B区的答复却是:“你们是A县动迁的,我们没法办。”

(2)无论如何村民是无辜的,各管理部门应同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彻底解决问题。

3.管理思考

(1)既然是河滩地,当初为什么准许在“1号地块”建房?

(2)选址为动迁基地时,一定要慎而又慎,在核提规划要求时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3)市里相关部门初步设想是准备再次动迁,但是动迁的费用相当高,区里是否有这个力量?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要出现此类问题!

【案例三】××市××区××公寓楼

1.基本情况

(1)市局于2002年11月15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区局于2003年5月12日核发1号楼、2号楼住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号楼33层,2号楼30层。(3)区局于2003年7月1号核发3号楼商务楼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层。

2.管理问题

建设单位严重违法越证施工,在2号楼上加一层为31层,在3号楼上加4层为23层。

3.管理思考

(1)3号楼在2003年7月1日发证,发现加建4层是在10月10日,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建23层,平均4天一层,而规划管理监督检查要求每15天检查一次,要求“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很显然,检查速度慢,违法速度快,怎么才能及时?发人深思。

(2)处罚力度轻,违法加建2564㎡,罚100万,每平方米不足400元,实际是在鼓励违法?

(3)为什么不处罚设计单位?

(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同一家公司,缺乏严格监督的观念。

【案例四】××大厦

1.基本情况

(1)原为畜产进出口公司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幢办公楼,容积率为6.5.

(2)与周边滨江地区规划及景观极不协调,并接手改造。

2.管理成果

(1)扩大用地范围,拆除大量现状杂乱的建筑物,使基地的容积率下降至 2.97,建筑密度从49.3%降至24.8%。

(2)按周边滨江绿地景观要求,沿江部分全部辟为绿地,不再建新的建筑。

(3)对建筑外观通过多方案比较后进行改造,与滨江环境相一致。

3.管理思考

(1) 好的城市规划批准之后,就进行严格执行,该大厦的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2)对于增加公共空间、公共绿地,必须要有好的机制,并要与项目同步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水平高。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198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而在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田园城市的理论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1、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3(了解)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改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1城市规划的定义:p62 2城市规划的任务:p64 3永续发展的概念:p6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的概念。 4、p70 5、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 6、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十三章《轴对称》 一、知识点归纳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对称轴必须是直线) 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联系: 1:都是折叠重合 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归纳并练习

第十三章(精编)轴对称 《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轴对称 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考点一、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 1.下列几何图形中,○1线段○2角○3直角三角形○4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正n边形有___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考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4.如图,△ABC中,∠A=90°,BD为∠ABC平分线,DE⊥BC,E是BC的中点,求∠C的度数。 BC 5.如图,△ABC中,AB=AC,PB=PC,连AP并延长交BC于D,求证:AD垂直平分 6.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 A.16厘米 B.18厘米 C.26厘米 D.28厘米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第一节: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 ①.城市人口 1.城市人口界定 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围。 2.城市人口的统计围 各国对城市人口的统计更着重与城市人口的统计围,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其中一项或两项指标作为划分城镇化地区的标准。 3.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②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有 A:人类生态学 B:城市社区的划分

C: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 D:城镇化 1.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 城市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在必然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人口预测可以用来测算居住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因此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1.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镇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A: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 B: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是指整体结构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C: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2.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最本质的影响,在于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包括, 一是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协调,尽可能实现城市物质空间资源供应的多元化适宜性。 二是社会群体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三是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四是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六是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 第四节: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①城市人口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统计 1.城市人口静态统计 城市人口的统计包括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办等。我国关于人口统计的概念较多,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

第13章 轴对称(知识归纳)

第13章轴对称(知识归纳) 【学习目标】 1. 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它们的简单应用; 2. 了解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 3. 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知识网络】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 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点二:作轴对称图形 1.作轴对称图形 (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4. 城市规划区

第13章轴对称知识点

第13章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 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 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 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 称关系”; 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 系”。 联系: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 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与对应点连结的线段垂直。 (3)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且与线段垂直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CA=CB , 直线m ⊥AB 于C , ∴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2)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CA=CB , 直线m ⊥AB 于C , 点P 是直线m 上的点。 ∴PA=PB 。 (3)垂直平分线判定: ∵PA=PB , 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点P 在直线m 上 。 三、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①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三条边叫做底。 ②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③腰与底的夹角叫做底角。 注意:等腰三角形底角只能是锐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只有一条。 ②等边对等角。 ③三线(垂线、中线、角平分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m C A B D'D C'B'A'K J I H 底边底角底角顶角腰腰C B A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期末考试重点2014最新

雅典宪章》共分八章: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观点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功能分区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的保护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规划的必要性与法律的保障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1,城市规划技术系统 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两个基本层面 战略性发展规划: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性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城市规划层面及其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基本层面 发展战略: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 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 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 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 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 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 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 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 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 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 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 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 19.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 意义的城市。 20.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 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八年级数学第13章轴对称知识点

第十三章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1、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2、轴对称: 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2)联系: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与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垂直。 (3)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且与线段垂直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2, ∵CA=CB ,直线m ⊥AB 于C , ∴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3, ∵CA=CB ,直线m ⊥AB 于C ,点P 是直线m 上的点。 ∴PA=PB 。 (3)判定: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3, ∵PA=PB ,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点P 在直线m 上 。 6、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①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三条边叫做底。 ②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③腰与底的夹角叫做底角。 说明:底角顶角?-=2180ο 顶角顶角底角2 1 -902180?=-?= 可见,底角只能是锐角。 (2)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只有一条。 ②“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如图5,在△ABC 中 ∵AB=AC ∴∠B=∠C 。 ③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3)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5,在△ABC 中, ∵A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 ②判定(“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5,在△ABC 中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 7、等边三角形: (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说明:等边三角形就是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因此,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有三条。 ②三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及三个内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 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如图6,在△ABC 中 ∵AB=AC=BC ∴∠A=∠B=∠C=60°。 (3)判定方法: 图6 m C A B D'D C' B'A' K J I H 图1 图2 m C A B P 图3 底边 底角底角顶角 腰 腰 D C B A 图5 A B C 图4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303 陈志鹏131080118 1.论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所谓城市总体布局,就是综合考虑城市各组成要素,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及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并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成及其优化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的原则 芒福德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开始转变,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仅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形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地向网络结构转化,有些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明显走向群体化。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信息畅通、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产生和释放出一种开放型的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它对周围乡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需要。 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选择走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现代化,使城乡逐步融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兴旺。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种种现实矛盾表明: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发展面临挑战,环境污染全面扩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现象。许多研究成果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原则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于符合实际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同时在向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城市规划的政府行为应当得到强化,城市规划还应当担当起政府宏观调控的角色;在城市运行的进程中,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集中解决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要避免城市发展政策的误导作用,规划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修养。城市规划是涉及城市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为此也要求规划师掌握和了解更广泛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

八年级上十二章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轴对称知识点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对称轴必须是直线) 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岀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联系:1:都是折叠重合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宜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2、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3、点(x,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关于谁谁不变,关于原点都相反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 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 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 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 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 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 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 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 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 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 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 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 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 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 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无答案)(最新整理)

第十三章《轴对称》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对称轴必须是直线) 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 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联系:1:都是折叠重合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 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2、点(x,y)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五)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 y=x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 y=-x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六)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 x=m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 点P(x,y)关于直线 y=n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七)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