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下册必修2知识点总结__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下册必修2知识点总结__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下册必修2知识点总结__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下册必修2知识点总结__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

主要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人口政策和

措施

发达国家和地区1.老龄化(瑞典老年

人口比重超过少年

儿童,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老人多与儿

童的国家)

2.人口负增长,总人

口数持续减少(德

国20世界70年代

开始进入人口持续

负增长状态)

1.劳动力不足,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

2.青壮年负担过重

3.社会赡养费用上

升,财政压力增大

4.改变社会的储蓄和

投资行为,造成社

会需求不旺

5.人口负增长

6.总人口持续减少

1.人民的生活水

平和医疗卫生

水平较高,人均

寿命长,老年人

口比重上升

2.健全的社会保

障制度,生育观

念改变,出生率

低,青少年人口

比重下降

1.鼓励生育

2.接纳外来

移民

3.延迟退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大(肯尼亚的少年

儿童人口占总人口

的一半以上;孟加

拉国老年人口仅占

0.9%)

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造成巨大的人口增

长惯性,生育高峰

迭起

2.给教育、就业、住

房等社会问题的解

决带来巨大压力

3.对资源环境造成超

载、破坏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

完善,生育观念传

实行或赞同

计划生育,降

低过高的人

口自然增长

速度,控制人

口数量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

类型及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1%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

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

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⑴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⑵国家政策⑶社会福利⑷文化观念⑸宗教信仰⑹自然环境

型的转变。(现代型)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在黑龙江省,腾冲在云南省)◆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4)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

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

增多

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

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

北非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

年代中期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

的户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

组织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80

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

移以

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

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课本P10~11)其他因素

⑴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的变化。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⑵个人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10)

时间原因方向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由乡村流向城市

20世纪20—60年代自然灾害、农业危机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从东北部工业区迁往西部和

南部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①缓解人口的压力;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对迁入地的影响: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进程;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对迁入地迁出地影响: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

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

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

少的资源数量。

影响因素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3)

★合理人口容量

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实现的措施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

影响因素平原地形,用地规

整,形态集中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

控制

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

分布

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

汇处,又是丘陵山区)、浦东

新区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0)

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原因

商业区点状、条状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侧、街角路口

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工业区集聚成片城市外缘、交通干线

两侧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

地利用方式;建筑质量

上出现高、低级住宅区

的分化,高、低级住宅

区背向发展高级住

宅区

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

方,与文化区相联系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

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

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

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

2.6)

典型模式特点

同心圆模式由5个同心圆组成

扇形模式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多核心模式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课本P23图2.7,2.8)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地租(①地租高低决定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

近;②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

区、住宅区、工业区)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等级划分标准及类型按人口规模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

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

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7~29图2.12,2.13)

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优越的地理位置——利于发展为高级别城市

(2)丰富的资源——利于发展为高级别城市

(3)发达的交通——利于发展为高级别城市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6,2.17)

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标志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③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动力农村推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拉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19)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特点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加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 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8)

三、城市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4)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

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5) ◆ 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 郊区城市化

与逆城市化的含义: 郊区化:郊区化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再城市化”:再城市化强调的是一种产业、社会结

构和城市空间的重组,是提高城市化的品质而非城市化的数量和速度。

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称“虚假城市化”。(如朝鲜)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如印度、孟加拉)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比较

国家 特点

产生差异的原因

发达 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 国家

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剩余

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

城市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生活和工业废弃物排放。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绿色GDP ”;积极发展卫星城镇。 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经济效率降低。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和快捷大容量的轨道交通

居住问题

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外来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各种成本逐渐上

升。 多建房、建好房满足城市居民要求;推进房改,建设廉租房、平价房。

社会问题

就业岗位不足;社会治安混乱;种族歧视

人口庞大,竞争激烈,社会不公,阶层隔阂。 提高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建

设和谐社会。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迁移方向

中心城区 郊区

城市 乡村、小城镇

★城市化一般进程:

城市化——郊区

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

3.3) 区位因素 影响

自 然 因 素

气候 水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生长发育和产量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年)温差)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利于水土保持(地形平坦OR 地形崎岖) 土壤 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如东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肥沃OR 贫瘠)

水源 对半干旱、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限制因素 (水源充足OR 水源缺乏)

社 会 因 素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 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运输条件,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交通便捷、便利OR 交通不便)

政策 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要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政策的扶持) 机械 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主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充足OR 劳动力素质高)

科技

①培育良种可以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小麦可在海拔4000米种植;双季稻向北推广到江淮平原;②农业科技可提高农业生产率;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科技发达OR 科学技术水平低) 生活习惯 历史因素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结构的转变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①市场需求变化使城市周围农业生产重点转为乳畜业和园艺业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范围扩大.

自然因素的改造:①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改造温度条件;②东南丘陵、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坡度大,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③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④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通过挖渠排水改造水分条件;⑤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改造土壤。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 ★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

3.9)

分布区域

澳大利亚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生产、经营方式 小麦—牧羊为主;家庭经营

城市人口数量 增加 减少 乡村人口数量

减少

增加

成因

中心城区环境恶化; 中心城区改造,用地置换

(发达国家)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私家车普及及发达的交通网络;信息化浪潮推动。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区位优势自然条件:①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较多;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②市场广阔;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⑤交通便利;⑥政策扶持;⑦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

意义①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形成

良性的生态系统;②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农

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

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主要农作物分类:

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2.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3.饮料:咖啡、茶叶、可可

4.纤维:剑麻、黄麻、亚麻、橡胶、棉花

5.水果:苹果、柑橘等

6.油料作物:花生、油菜、油棕、大豆、胡麻、芝麻

其中2、3、4、5可统称为经济作物。

★主要农作物播种收获季节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如华北平原)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如东北平原)

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主要农作物习性及主要产区

水稻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最大面积印度,最大产量中国,最大出口泰国)

小麦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春小麦东北,华北冬小麦)

玉米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美国产量出口量最多,其次吉林)

棉花喜高温(美国中央大平原、南疆地区)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中温带地区,我国西北华北)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亚热带地区,长江以南)

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土壤(山东产量最多,暖温带、砂土)

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四川产量最多,长江流域)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全部是重点,所以不用黑体字突出了TOT)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 3.11)

分布亚洲季风区(包括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自然因素①季风雨林气候,雨热同期;②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社会因素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人们喜食稻米

生产特点原因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家庭经营,人多地少适度规模经营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 3.14,3.15)

概况

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⑴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⑵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

率高

⑶经营模式及分布:

①家庭经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阿根廷、乌克兰、俄罗斯

②国营——中国的东北、西北

⑴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开阔;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水源充足;④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便利;②地广人稀;

③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④科技水平高;⑤市场广阔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全部是重点,所以不用黑体字突出了TOT)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51~52图 3.16)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20,3.21) 生产对象 奶牛 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分布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主导因素 市场、饲料供应

布局原则 ①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附近 ②乳制品加工业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

的地方 西欧 乳畜业

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凉潮湿,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市场广阔 特点

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过程(课本P58图4.1)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长途运

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接近原料地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人多地少,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人多地少,凭传统经验耕作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

政府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分布 美国和阿根廷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为主 基础条件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措施

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投入要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因素: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零部件 产出 ①工业产品 ②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区位选择原则

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输或运输成本较

水果罐头厂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长途运

输或运输成本较

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需消耗的量能源炼铝厂接近火电厂或水电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投入大量劳动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

制鞋

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

地区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区位因素作用变化的表现①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③沿海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近年来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影响逐渐减弱;

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⑤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减小,其素质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

变化原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社会需求政策: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内地建立的大型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纺织工业中心;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

乡土情感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素质: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环境需求

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原则

水泥厂、酿造厂大气污染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或主导风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

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地,布局在河流下游

化工厂、炼油厂大气污染

水源污染

综合以上两条

火力发电厂、钢铁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或主导风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电子厂、感光器材

无污染,对环境要求

环境优美的地方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

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作用集聚位置

①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运量大的工业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电量大的工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

中国鞍钢:接近原料和燃料地,是原料导向型

宝钢:接近市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市场导向型

世界19世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因素,为燃料导向型20世界初:接近铁矿布局,为原料导向型

二战后: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为市场导向型

得规模效益。

②共同利用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

资。

聚。

3.工业地域

⑴工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类型特点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的工业联系为基础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也可能有生产

工序上的联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类型特点★举例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

面积小,发育程度低糕点厂、糖果厂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钢铁工业——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化工——大庆、克拉玛依

机械制造——汽车城湖北十堰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表现原因

①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厂,与其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分散布局。

②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

★2.工业地域联系

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作用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结果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全部是重点,所以不用黑体字突出了TOT)

一、传统工业区

1.概述(课本P65)

★著名工业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主要特点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

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衰落时间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综合整治措施(借鉴经验)

调整工业结构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和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调整工业布

工业布局向西部、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发展第三产

发展科技、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建立完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

辽中南工业区的条

煤炭、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与鲁尔区的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与鲁尔区的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不足;鲁尔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

二、新兴工业区

1.概述(课本P68)

★著名工业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慕尼黑)、美国的“硅谷”,日本九州岛

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

★主要特点在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分布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

发展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④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

生产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⑤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生产过程分散。

萨索洛①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②生产特点: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了规模生

与温州乡镇企业比较⑴发展条件的相同点:大批廉价劳动力;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⑵发展条件的不同点:意大利有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

⑴生产特点的相同点: 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

⑵最大的不同之处:意大利工业小区的不同企业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温州乡镇企业之间互不联系,竞争激烈,规模效益大减。

★3. 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③交通便捷;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对硅谷崛起了关键作用;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是美国硅谷独有的区位优势;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主导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

硅谷与中关村比较⑴相同点: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支持;交通便利

⑵不同点:中关村研发费用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的区位:

(1)长三角工业区——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和效益最好的综合性工业

区位优势: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部门齐全,经济活跃,交通便捷,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科技发达。

(2)珠三角工业区——最早改革开放的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区位优势:毗邻港澳和东南亚经济圈,政策开放,投资环境优越,有利于吸收外来资金、信息、技术等;交通、

通讯便捷;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工业集聚明显、生产能力强。

(3)辽中南工业区——以钢铁、造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区位优势:煤、铁资源丰富,铁路、海运便利。

(4)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

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实力雄厚。

四大工业区问题(缺点)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

京津唐工业基地:城市人口过密,淡水不足

沪杭宁工业基地:资源不足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资源不足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运输方式特点

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费用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适于中途运输。

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小成本高,适于易死亡、变质的物及鲜货等的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适于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航空运输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运费高,适宜运输数量少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适宜液体、气体和粉末状固体等物质的运输。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组成⑴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道⑵交通运输点:港口、车站、航空港

形式⑴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⑵两种以上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地貌广布)——起限制作用。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分布,少数民族聚居

经济因素:贫困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水平低——起决定作用。

技术因素:科技含量高——起保障作用

意义使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线(公路、铁路)和交通运输点(航空港、港口)的区位选择(略,见书上笔记)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表现举例

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株洲沿铁路分布,筑波沿南北向的中轴路呈带状分布(如沿交通线分布、沿河流分布)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

变化

因铁路兴起的城市:石家庄、郑州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因京杭大运淤塞,加之海运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的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

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

点密度小

影响商业网点位置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和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大城市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以P85案例3为例)

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时期★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生产力特点

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的平衡关系,既崇

拜又依赖(崇拜自然)

生物资源破环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

农业文明时代与环境对抗性曾强,人

地关系有了科学萌芽

(改造自然)

环境破坏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

术发展,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

水等资源

工业文明时代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

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征服自然)

资源短缺、环境

恶化

科技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资源能力空

前提高,刺激生产力发展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

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产生原理类型表现

当人们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环境问题分布地区

生态破坏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城市地区发达国家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课本P95~96图6.12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②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各国积极参与;地球是一个整体,解决地区性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协调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

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

循环经济概念途径

手段:环境无害化

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

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工业模式: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污染

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工业污染来源

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

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

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措施(课本P103)

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讲解整理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 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日本。原因:生产力水平高,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生育观念转变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二战后,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 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 类型原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及型低自然增长率 特点传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 型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 型低自然增长率然增长率﹤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因素 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⑴生产力水平是根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本原因 统型向现代型转变⑵国家政策⑶社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会福利 型的过渡阶段⑷文化观念⑸宗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教信仰 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⑹自然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 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P3)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及顺序(P4)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创新设计P3反思归纳) 3.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的影响(P8)、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P10)、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11)(创新设计P4) 4.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多的主要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气温低的原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5.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周期、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的方向、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P14)6.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更替、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南左北右)地球公转的意义(昼 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 7.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四季。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永远昼夜平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变,没有四季 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创新设计P10反思归纳) 9.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创新设计P12反思归纳) 10.日界线、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创新设计P14) 1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计算(创新设计P17) 1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变化规律和应用(创新设计P18) 13.横波、纵波的特点以及地球圈层的划分(P21 图1.25和图1.26)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的受热过程(创新设计P26) 2.热力环流成因及几种常见形式(创新设计P27) 3.等压线的弯曲规律(高低低高—气压变高,等压线向气压值低处弯曲) 4.等压线图中风力和风向的判读(创新设计P28) 5.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P34 图2.10)、每个气压带的成因(创新设计P31)、气压 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P35 图2.11 北半球夏半年向北移) 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P37) 7.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气候类型(创新设计P34) 8.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成因、气候特征(创新设计P34) 9.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创新设计P36)、冷暖锋的判读(创 新设计P38) 10.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方向、天气情况(创新设计P36) 11.等压线图中高压脊和低压槽的识别(P43)、锋面气旋的判读(创新设计P39)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③影响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原因:⒈计划经济体制;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 度;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③方向: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⒈内地到沿海;⒉山区到平原;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①有利影响: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①有利影响: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最新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1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2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3 4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5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6 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7 灾害,人口政策等。 8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 11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13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15 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16 17 18 第三节人口迁移 19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0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 对迁入地 和迁出地 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37 38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39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40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4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42 43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Array 44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59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60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 61 62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63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64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65 66 67 68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 类型及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1%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⑴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⑵国家政策⑶社会福利⑷文化观念⑸宗教信仰⑹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美 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北非 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 年代中期 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 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80 年代中期 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 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 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的,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 4.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5.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6.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7.自然增长率= 8.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9.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0.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12.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1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5.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 2.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 是住宅区的分布地。 3.商业区多位于、的两侧或街角。 4.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是主要因素。 5.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6.城市等级通常是以来划分的 7.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 务范围;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8.城市化的标志。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9.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它体现了。 10.城市化进程可分、、三个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阶段,出现逆城市 化的是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阶段。 11.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甚至出现污染、污染、污染和等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999.10.12,世界60亿人口日;2005.1.6,中国13亿人口;至2008年,世界总人口已达67亿。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5.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①时间差异: ②空间差异: 6.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7.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关心照顾老年人。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3.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时候总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4.分类: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②⑵、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A、古代: B、现代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 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教资)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分类运动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原因)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原因)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 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 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有所进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

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一】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篇二】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3)近现代特点三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P8 【篇三】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节的主要考点在于人口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要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需求量带来的压力,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供大家参考。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简单的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因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

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简单的说: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 2、人口的合理容量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附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