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与中亚

论中国与中亚

论中国与中亚的关系

摘要:认识中亚的国际战略地位以及中国与中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美国等大国目前的中亚战略意图,调整中国与中亚的战略关系,实现中国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中国与中亚共有边界3300多公里,在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反恐等多方面中国在该地区都有切身利益,近年来中国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如上海合作组织、中哈石油管线铺设及其他经贸合作、反恐合作等等。维持中国和中亚的战略关系,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亚、战略、安全、能源、合作

中亚地区,泛指,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俄罗斯南部部分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等.中国与中亚共有边界3300多公里,在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反恐等多方面中国在该地区都有切身利益,因此深入分析中亚战略地位,对中国制定对外政策和中国西北地区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亚的战略地位分析

从资源的角度看,中亚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已经具有十分明显的重要地位。然而中亚地区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的政治地位,东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西边与俄罗斯联邦、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在推动中亚和欧亚经贸往来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中亚所处的特定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历代征服者的必经之路。频繁的战乱和民族迁徙造成了中亚地区各种文明、宗教和种族间的碰撞和冲突不断,无法形成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处于周围强权势力的交替控制之下。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和冲突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

中亚五国是中国的近邻,是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亚局势的变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亚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必需的重要市场,中亚丰富的能源储藏是中国谋求能源进口多元化以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中原地区以“三股恶势力”为代表的极端势力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美国、俄罗斯、欧盟、伊斯兰国家等多种势力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多重影响。

二、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关系的发展

鉴于中亚对于中国的重要战略影响,我国加强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商业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经济上,首先,中国与中亚五国有着非常明确的互补关系。从资源禀赋看,中亚五国能源贮量非常丰富,而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扩张,中国需要大量的液体燃料,以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高达9500万吨,仅次于美国,据国际能源署IEA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将有80%依赖进口。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能源资源上的差异,展示了两者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

其次,从市场上看,中亚五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链条依附于前苏联,苏联解体后其经济全面衰退。这一方面使中亚五国的丰富能源和农产品失去市场,另一方面,中亚五国所需的资本和消费品出现严重短缺。由于地缘上的优势,中国显然需要中亚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的家电和日用消费品,也是中亚五国所要的产品,中亚五国在苏联解体后的市场链条,可以有机地同中国连接起来。中亚还是一个没被充分开发的消费市场。中国新疆作为欧亚大陆中心的商品集散地和民族特色市场,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不断吸纳其产品的巨大潜力。

再次,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目前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较为接近。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其他中亚三国均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动态地看,中亚五国在独立后,经济多处于衰退状态。从总量和发展态势看,中国可以在资金与技术上作为中亚各国的输出国。中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发展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双方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关系奠定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总而言之,地缘优势和经济强势的互补关系,使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中国新疆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也迫切希望双方的区域经济合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外交上,中国与中亚各国取得了长久的发展关系。1992年初,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次年4月,又在莫斯科签署了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上海五国”机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1998年7月,“上海五国”元首在《阿拉木图声明》中明确指出,“上海五国”成员将共同打击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恐怖活动、偷运武器及走私和贩毒等本地区的国际公害。1999年8月,“上海五国”元首在比什凯克峰会确定由五国执法机关和国家安全部门领导人组成“比什凯克小组”负责协调行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会议还决定在比什凯克成立“地区反恐怖中心”,各成员国互通情报,部署军力,围堵和清剿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2000年7月在杜尚别会晤中,五国元首一致强调,要联合打击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斯坦共六国元首决定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建立涵盖多领域的区域性多边组织,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改名为“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公约”中明确为打击威胁各国领土完整和安全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而进行有效的合作。起始于1996年“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上海合作组织, 从解决边界历史遗留问题为起始,致力于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互信和维护共同安全。经过5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由解决争端到逐步形成合作的安全机制。乌、塔、吉、哈在独立后不久就面临恐怖和分裂活动的严重威胁。而且这种威胁不断蔓延,危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车臣问题和“东土耳其斯坦”的问题都与中亚地区的恐怖组织有联系。在此背景下,五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加强了针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安全合作。六国元首就未来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达成广泛共识。2007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5周年。1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8月,胡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11月,温总理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正式访问。高层互访和各层级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我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乐成解决界限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

文化上,中亚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绵密的关系,中国注入了西域多元文明後,呈现出文化揉合之新风貌,因而缔造了璀璨无比、光芒四射之大唐风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著这个世界。汉、唐两代,中国势力不同程度地深入中亚地区,该地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提高了中亚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比较汉唐两代,唐文化对中亚的影响远远大于汉,唐朝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中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综上所述,我们要加强对中亚国家的研究,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应积极扩大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方面的交流。国际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支撑,难以形成连续性。中国作为中亚国家近邻,在文化上的作为甚少,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相适应,也不符合中国的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另外,中国参与世界石油事务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交流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我们要增强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吸引力,积极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全面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好关系;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和平地缘外交,利用安全合作模式防范地区不稳定因素,正确应对中亚局势的变化、处理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维护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和稳定、保证我国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