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来测试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 O3 (Ⅱ)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来测试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 O3 (Ⅱ)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来测试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 O3 (Ⅱ)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来测试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 O3 (Ⅱ)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来测试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O3(Ⅱ)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

氮活性

摘要

一系列含有硼和磷的NiMo/Al2O3的加氢脱氮和加氢脱硫的活性已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在滴流床反应器上

测试。这些催化剂的详细描述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给出。添加B和P使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上形成极强酸,并增强其HDN的活性。当B的浓度从0增加到1.7%,总氮、碱氮和非碱氮转换率分别从61.9 wt%上升到78.0 wt%,从78.9 wt%到93.0 wt%,从52.8 wt%到70.0 wt%。同样,随着P的浓度从0增加到2.7 wt%,总氮、碱氮和非碱氮转换率分别从61.9 wt%上升到78.4 wt%,从78.9 wt%到91.0 wt%,从52.8 wt%到71.6 wt%。虽然NiMo/Al2O3催化剂上负载B和P对加氢脱硫转化率没有任何提高,但是催化剂一种含1.7 wt%B和另一种含2.7 wt%P。它是可媲美同种类型的商业催化剂。在长时间的测试下,催化剂的活性表明在脱氮方面L和K型催化剂比B型催化剂(即参比催化剂)更加稳定(指较低的失活速率)。另一方面,L和K型催化剂在脱硫方面的性能与B型催化剂相近。之后使用TPR,BET比表面积,TPD 和SEM 等技术对进一步使用后的部分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NiMo/Al2O3;硼;磷;加氢脱氮;加氢脱硫;失活;

催化剂表征

1.简介

加氢精制催化剂在生产清洁燃料,消除杂原子和饱和低芳香族化合物发挥了重要作用[1]。油砂沥青和重瓦斯油中衍生的沥青含有大量的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含氮化合物的存在也对存储过程中燃料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这些燃料还造成在下游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中使用的催化剂的更快失活。因此,油砂所得重瓦斯油中含氮化合物需要在进一步加工原料之前被脱除。因为氮含量高,所以对从沥青中获得的重瓦斯油进行加氢脱氮处理过程显得更加困难,并且使用传统加氢精制催化剂效率更低。

多年来,在含钼钨催化剂上加载镍或钴已运用于加氢处理方面,其中可能包括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加氢脱氧(HDO),加氢脱金属(HDM)。然而,当这些催化剂应用于源自沥青的重瓦斯油催化加氢过程时,去除例如硫,氮或氧杂原子的效果大幅减少。

催化剂的HDS和HDN活性取决于载体上负载的镍,钴和钼的状态和分散度。据悉,HDN较HDS更加困难,因为C-N键比C-S键强,脱氮需要环是饱和[4]。在加氢脱硫过程中,分子直接脱硫而不需要饱和相关的芳香环[5]。另一方面,含氮化合物想要加氢脱氮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涉及苯环饱和,碳-氮键断裂的反应[1]。加氢脱氮催化剂是双功能催化剂,其中加氢反应发生在浸渍的金属中心上(镍-钼,钴-钼)[6],而氢转移反应涉及原料与酸中心的相互作用[7]。

文献[8-11]表明,增加少量的B和P到NiMo/Al2O3催化剂可以提高加氢脱氮和加氢脱硫活性。Lewandowski和Sarbak[8]报道在NiMo/Al2O3。催化剂上硼浓度从2.8增加到11.7 w%,喹啉和煤

化油的加氢脱氮活性分别从84 wt%增加至95 wt%和从75 wt%至83 wt%。DeCanio和Weissman[9]也报道在NiMo/Al2O3商业催化剂上硼B的浓度从0增加到1.2 wt%,加氢脱氮的速率从10提高到18 h﹣1。然而,在B的浓度进一步增加到1.8 wt%时,轻油的HDN转换率却下降了。1998年Lulic 还观察到当用5.1 wt%B改性NiMo/Al2O3催化剂时,由轻重瓦斯油以3:1的比例所得到的混合油的HDS和HDN 的转化率提高了。在1998年李等人使用NiMo/Al2O3-B2O3 催化剂研究二苯并噻吩(DBT)的的HDS 活性,并得出结论,当B2O3的浓度增加时二苯并噻吩(DBT)的的HDS活性先增加到约1 mol%然后减少。

有关磷对HDN活性影响,在文献中存在一些争论。van Veen 等人[12]报道在NiMo/ Al2O3催化剂上负载2.1 wt%P导致相对于喹啉的HDN活性从1.2%降到1.0%。他们得出结论磷是起阻碍作用,而不是起推动作用。相比之下,Eijsbouts等人[13]报道在NiMo/ Al2O3催化剂上负载P会提高喹啉转化烃类的转化率以及不饱和无氮烃类的选择性。简等人[14]也观察到了P对邻苯二甲醛加氢脱氮的积极的影响,并得出总结在催化剂上添加P会造成催化剂的催化位点的数量增加从而有利于邻苯二甲醛良性吸附。

在过去,人们通过改性硼的附着,并采用低氮含量的模型化合物和轻油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关于NiMo/ Al2O3硼改性的一些消息基本没有。虽然,在文献关于含P 的NiMo/ Al2O3催化剂性能存在一些冲突,甚至是一些研究人员和商业运作使用P改性NiMo/ Al2O3催化剂,在公开的文献中,人们已经用模型化合物进行短期的HDN研究。B和P在高氮原料加氢处理研究中的特性信息是稀缺的。在目前的工作中,人们使用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对含B和P的NIMO/ Al2O3一系列催化剂做了系统研究。为了关联HDN 和HDS 性状与催化剂特性之间的联系人们做了大量关于催化剂长期失活和部分待生催化剂特性研究。

2.实验

2.1 催化剂制备

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NiMo/ Al2O3系列催化剂。在此方法中,用含氨质量分数为28%的浓氨溶液来溶解一定量的

[(NH4)6Mo7O24·4H2O] 和[Ni(NO3)2·6H2O]。NiMoB/ Al2O3催化剂的制备则采用NiMo/ Al2O3催化剂上浸渍适当的硼酸溶液方案。NiMoP/Al2O3的制备也是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在此方法中,用含一定量的[(NH4)6Mo7O24·4H2O],[Ni(NO3)2·6H2O]和H3PO4混合溶液浸渍Al2O3载体。细致的准备程序在其他地方详细介绍[15]和在表二中给出了催化剂A至L 的名称。

2.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所有的实验都是用在微观滴流床反应器上使用5毫升催化剂和源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发生反应情况下进行的(见图1)。原料特性见表一。温度,总压,液体空速,氢料比分别是385 ℃,1275 psig,1h-1和600 ml/ml。该系统包括液态和气态进料部分,高压反应器,内含精确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的温度控制器的加热器,从反应产物中分离硫化铵的洗涤器以及高压气液分离器。反应器内部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40和14毫米。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表1 来自阿萨巴斯卡沥青的重瓦斯油的特点

沸程/℃340–550

硫含量/(ppm)40370

氮含量/(ppm) 2986

碱氮含量/(ppm)1043

非碱氮含量/(ppm)1943

芳烃含量/(ppm)3720

密度/ (g/ml) 0.98

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用90目的碳化硅进行分散。催化剂装载前需在150 ℃下干燥3小时。填充催化剂时,反应器内部从下到上分为九个部分。首先在底部填充3毫米大小的玻璃珠高3.5厘米,其次依次填充碳化硅分别为16目,2厘米;46目,2厘米;80目,0.8厘米。催化剂床层,约9厘米长,用5毫升催化剂和9毫升90目碳化硅填充。填充时用刮勺和轻微振动反应器等方式将催化剂和碳化硅少量多次交替加载。然后,在催化剂床层的上部依次填充80目,46目,16目碳化硅和3.5毫米的玻璃珠。

图1. 实验设置示意图:

注:(1)液相进料釜;(2)称重平衡;(3)液相进料泵;(4)氢氦质量流量控制器;(5)检查值;(6)反应器和加热炉复合装置;(7)水洗器;(8)高压气液分离器;(9)背压阀;(10)气体流量计。

在反应器中装入催化剂和分散介质,然后将其放置在装置上,再将50毫升的蒸馏水注入水洗器中。然后控制氦气的进料速度在50 ml/min,使反应器压力提高到1275 psig,再将反应器温度提高到100 ℃。接着开始硫化催化剂,使用的硫化液是含有硫醇2.9%体积分率的一次加工常压瓦斯油。最初,硫化液流速保持在2.5 ml/min,目的是润湿了催化剂床层。持续2小时后,减少硫化液流速并调整使其保持空1 h-1。此时停止氦气进料。根据

H2 /硫化液比为600 ml/ml,开始相应的氢气进料速率。并缓慢增加反应器温度从100到193 ℃并保持此温度24小时。之后再缓慢增加反应器温度到343 ℃并再保持此温度24小时。硫化结束后,催化剂进行预焦化过程即重瓦斯油以5 ml/h的速度通过催化剂。反应器的温度缓慢上升至375 ℃。催化剂预焦化过程在此条件下持续5天。经过初步预焦化之后,设置理想的运行参数并用重瓦斯油进行实验。液体产品样品采集后,在经过24小时的预焦化反应后,所有催化剂再反应3天搜集液体产品样品用于活性研究,部分选定的催化剂反应30天搜集液体产品样品用于失活研究。

产品脱氮是为了去除不溶解的氨和硫化氢。液体产品的总氮含量测定采用燃烧/化学发光技术(使用分析仪Antek9000)和ASTM D4629方法。同样,硫含量的测定采用燃烧/ 荧光技术和ASTM5463方法。碱性氮含量测定是采用氢氧化钾滴定法。总氮的和碱性氮氮含量的差值,就是非碱性氮的含量。

2.3 后期反应特性

表2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在温度385℃,压力1275psig,空速1h-1,氢料比为600 ml/ml条件下, 分别获得重瓦斯油加氢处理过

程中HDN和HDS转换率。

使用选定催化剂表征待生催化剂。催化剂是在催化72小时后收集的。这些催化剂的名单如下:(1)催化剂B(B:0.0 wt%时,P:0.0 wt%);(2)催化剂K(B:1.7 wt%,P:0.0 wt%)及(3)催化剂L(B:0.0 wt%,P:2.7 wt%)(见表2)。在原料流(TOS)中催化72小时后对催化剂进行收集和清理。清洁时,需将催化剂浸泡在甲苯中3小时,再用甲苯清洗四到五次。然后将催化剂置于150 ℃烤箱烘干到隔夜。对催化剂的表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计量,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另外详细的步骤在其他地方给出[15]。此外,催化剂硫化后近边结构分析中X-射线吸收(XANES)实验是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同步辐射中心(CRC)用加拿大双水晶目的是为了获得“S”的氧化结构。

3.结果与讨论

3.1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3.1.1 催化剂的硫化过程

在新鲜催化剂上钼以氧化钼的形式停留催化剂表面。这种类型催化剂的HDN和HDS反应活性相是MoS2[16]。因此,在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前,催化剂需经硫化激活活性先在193 ℃硫化24小时,然后在343 ℃再硫化24小时。硫化催化剂48小时的目标是:(1)将MoO3的完全转化为MoS2,(2)用MoS2覆盖催化剂表面。据了解,大部分的硫化反应需要在高温下发生大于315 ℃[17]。两个阶段硫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可能的催化剂烧结。XANES分析表明:无论是否用P和B 改性NiMo/Al2O3催化剂,经过硫化后催化剂中S2-和S6+离子的存在。S2-存在证实硫化后MoS2的形成。尼尔森等人[18]也表明,在硫化过程中,MoO3的转换二硫化钼,涉及到Mo6+转化成Mo4+根据下列反应:

反应(2)发生与氢的存在无关,而(1)及(3)反应只有氢的存在下产生硫化氢[18]。Cattaneo等人[17]从他们的EXAFS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MoO3只有通过硫氧化物产品和MOS3才能转化成MoS2。他们报道,Mo直到温度达到110 ℃才会反应和在315 ℃才会形成MoS2。

van Veen等人[12]提出硫化过程之后,催化剂形成一个或两个类型的活性组分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I型是一个高度分散,单层结构而II型是不太分散,堆叠结构和完全硫化的。比I型相比II型酸性更强。另外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NiMoS- Al2O3的相互

作用,MoS2颗粒的堆积形式是II型的特点。

3.1.2.催化剂稳定实验

在性能测试之前,催化剂需要在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料比分别为385 ℃,1275 psig,1h-1和600 ml/ml条件下进行5天预焦化过程来稳定所有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最初,NiM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是非常高的,不稳定的,并迅速失活,因为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19]。因此,为了确保活性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稳定状态,在实际反应之前对催化剂进行稳定过程是相当重要的。样品催化剂B的曲线如图2所示。此图表明24小时的TOS后,总氮转化率下降,此后保持稳定运行。碱氮,非碱氮和硫的转换,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这标志着在进行活性研究之前进行为期5天的稳定过程是足够的。

图2在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料比分别为375 ℃, 1275 psig, 1 h?1和600 ml/ml下对重瓦斯油加氢处理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对

TOS的影响

注:()总氮,()碱氮,()非碱氮和()硫的转换。

3.1.3 HDN活性研究

各种催化剂的性能测试是在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料比分别是385 ℃, 1275 psig, 1 h?1和600 ml/ml。用重瓦斯油在滴流床反应器上运行72小时。表2给出了焙烧温度和Ni,Mo,B,P浓度对HDN活性的影响。这些数据是在催化剂运行48到72 小时后所取得的平均值而且表明它们是相当重现的。

此表显示,焙烧温度(450-600 ℃)对总氮,碱氮,和非碱氮没有任何积极影响,并且分别保持在61.7 - 62.4,77.8 - 78.9和52.8 - 53.wt%不变。(见含催化剂A- C的表2)。据观察,在450 ℃焙烧的催化剂百分比误差明显比在500 ℃和600 ℃焙烧的大表明,450 ℃焙烧温度可能是比较低,这使得催化剂表面的不稳定。

表2显示,随着Ni含量的增加总氮和非碱氮转化率略有下降。例如在Ni浓度从1.8上升到3.1 wt%(催化剂B,D和E ),总氮和非碱氮转化率分别从64.4下降到61.0 wt%,从57.4至51.1 wt%。这可能是由于在Ni浓度下生成了Ni-Al2O3因为部分Ni被阻止与作为加氢反应的活性相如Ni-Mo-S2的混合硫化物反应[1]。在硫化加氢处理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通常与MoS2的边缘中心或位于MoS2边缘的促进原子相联系。MoS2的边缘上的促进中心的相对浓度取决于促进物的含量。另一方面中,Eijsbouts等人[20]报道在MoS2的边缘上,可容纳过量的促进原子,并原子可作为一个单独的(非活性的)硫化相。从这些新鲜催化剂的SEM分析上来看,这是明显的[15]。非活性相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然而,随着Ni浓度从1.8增加至3.1 wt%碱氮的转化率没有显着的变化。此外,随着Mo浓度的增加,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略有下降(催化剂B和F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B型催化剂中提高B的浓度会造成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显着增加。例如在B型催化剂上添加0.5 wt%B,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分别从61.9 wt%到73.6

wt%,从78.9 wt%到88.5 wt%和从52.8 wt%到65.6 wt%。虽然在G及H型催化剂B的量从0.5到1.1 wt%对转化率基本没有的影响,但是当B的量进一步增加,就会是转化率显著增加。例如H和K型催化剂上B浓度从1.1 wt%增加到1.7 wt%,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分别从73.8增加到78.0,从90.6增加到93.0,从64.8增加到70.0 wt%。从催化剂K获得总氮和碱氮的转化率比商业催化剂略高(见表2)。据了解,高加氢脱氮活性与Lewis 和Br?nsted的弱酸和中等强度酸的酸中心数目有关[8,9]。在加氢脱氮过程中发生2种反应:(1)加氢反应,(2)脱氢。Br?nsted酸中心负责加氢反应,而Lewis酸中心负责脱氢反应[21]。这些催化剂的脱附分析表明,B的浓度从0.5增加到1.7 wt%会造成弱势中心转变成中强酸中心,另外FTIR分析表明,随着NiMo/Al2O3上B 的浓度增加,催化剂表面会形成新的Lewis 和Br?nsted酸并提高其酸性[15]。

在B型催化剂上负载2.7 wt%的P也会造成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例如在L型催化剂上负载增加2.7 wt%P,则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分别从61.9增加到78.4,从77.8增加到91.0和52.8增加至71.6 wt%(见表2催化剂L)。这可能是因为在氧化铝的表面磷改变氧化钼结构。结果生成了相对与四面体MoO42-来说密度更大的八面体钼结构,因此促进

NiMo/Al2O3催化剂上催化活性中心Ni-Mo的形成[22]。另一方面,据悉在NiMo/ Al2O3上负载P有几何效应,例如提高堆积数目[16]。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磷酸,铝阳离子的部分溶解会形成磷酸铝[23]。这增加了在易被硫化组分中钼组分的数量,如多层钼酸铵或三氧化钼[24]。如存在重瓦斯油中的大型含氮化合物,比起和三氧化二铝表面的活性中心反应,它可以更好地和在二硫化钼堆积的顶部活性中心发生反应[23]。此外,瑞安等人[16]报道,磷可以增加会提高加氢脱氮活性的活性中心(MoS2)的数目。Kydd和同

事[25-27]也报道在NiMo/Al2O3上负载P会增加表面酸度从而提高加氢脱氮的活性。Jian等人[28]和Eijsbouts等人[13]报道在NiMo/ Al2O3上负载P会提高OPA和喹啉的加氢脱氮活性。从L型催化剂上获得的总氮、碱氮和非碱氮的转化率要高于从商业催化剂上获得的数据(见表2)。

3.1.4 HDS的活性研究

在加氢脱硫过程中,硫原子可以直接脱除,不需要对其相关联的芳环进行加氢饱和,而加氢脱氮过程中含氮化合物脱氮则需要经过一系列涉及芳环加氢饱和和碳氮键断裂的复杂反应[1]。表2给出了焙烧温度和Ni,Mo,,B,P 浓度对HDS活性的影响。此表显示,焙烧温度(450-600 ℃)对加氢脱硫活性没有积极影响。如前所述,在450 ℃焙烧的催化剂的百分比误差是比在500和600 ℃焙烧的催化剂的百分比误差大。分别在1.8-3.1和10.6-13.2 wt%范围内的镍、钼含量略微增加对HDS活性没有任何效果,依旧保持97 wt%以上(表2)。

据了解,酸性变化对HDN过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HDS 过程作用不大[12]。即使催化剂上负载B和P对催化剂的酸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它对HDS活性没有任何显着的积极作用(见表2)。在催化剂B(97.4 wt%)上负载2.7 wt%P,可是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只有很小的变化,这与在类似的工艺条件下的商业催化剂(97 wt%)性能相类似。然而,在NiMo/ Al2O3催化剂上负载0.5 wt%B,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转化提高到98 wt%,此外继续提高B的比重,则加氢脱硫转化率下降。例如B比重从0.5 wt%增加到1.7 wt%,则脱硫转化率从98.0 wt.%降到97.1 wt.%(见表2)。脱硫脱氮的活性组分是MoS2。MoS2的边缘点被认为是脱硫的活性中心。在催化剂上负载高浓度的B会造成批量钼和硼组分覆盖边缘点[9]。DeCanio和Weissman[9]也报道当商业

NiMo/Al2O3催化剂上B得比重从0.3 wt%增加到1.8 wt%时,催化剂的HDS活性会下降。

结果表明当B和P负载到NiMo/Al2O3催化剂上时,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活性有显着变化。很明显,催化剂上含有1.7 wt%B (催化剂K)和含有2.7 wt%P(催化剂L)时具有很高的脱氮活性。因此,需要用催化剂K和L进行长期TOS实验,以确定他们的长期稳定性。

3.1.5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催化剂的稳定性与源自沥青的重瓦斯油加氢处理过程息息

相关。下列三种催化剂(1)催化剂B、(2)催化剂K和(3)催化剂L被用来进行长期实验以研究三种催化剂活性的稳定性。为期30天的研究实验的条件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料比分别为385 ℃,1275 psig,1 h -1和600 ml/ml。

TN 或BN或NBN或S的脱除速率常数用公式(5)来计算,其中:

LHSV= 1h?1

其中k是为重瓦斯油中的总氮,碱性还是非碱性转换率的表观速率常数,,n为反应级数,N p存在产品中的总氮碱性或非碱性氮(ppm),N f存在原料中的总氮碱性或非碱性氮(ppm),LHSV液体空速(h-1)。反应级数n取决于石油馏分的沸点范围以及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取决于提出在馏分。以往的研究表明,从沥青派生的重瓦斯油HDN和HDS反应的数据可以很好的符合,反应级数分别为1.5和2.0[29]。

表3给出了催化剂B,K和L脱总、碱性和非碱性氮和硫的失活速率。这些催化剂的失活率通过相对TOS图的速率常数的斜

率计算(图未显示)。从表3指出,从脱总氮催化剂B和K获得失活速率比催化剂L的低。就脱碱氮来说催化剂K和L的失活速率明显高于催化剂B发生催化剂的活性下降的原因是(1)MoS2的部分边缘被积炭堆积,(2)积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19]。40年前人们发现源自沥青的重瓦斯油中碱氮化合物可使酸性裂解中心

中毒[30]。毛孔堵塞使得无法接触活性表面[31],进而加氢脱氮和加氢脱硫活性下降。催化剂K和L的酸性增加导致这些催化剂失活速率增大。然而,当催化剂B、K和L用于脱除非碱氮和硫时,失活速率明显降低。

表3 运行30天催化剂B,K和L脱重瓦斯油总、碱性和非

碱性氮和硫的失活速率。

表4 在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料比分别为385 ℃, 1275 psig, 1 h?1和600 ml/ml条件下运行72小时后得到不同的催化剂的BET

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数值

很难比较当前催化剂与商业催化剂的失活速率。记录当前实验催化剂与商业催化剂的失活速率的方式是不同的,商业催化剂需要运行18个月,而实验催化剂只运行1个月。不过,这项研究表明,此条件下的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

3.2 反应之后的特性

研究催化剂反应之后的性质是为了测试其反应后表面特性

的变化。选择待生催化剂(催化剂B、K和L)进行BET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测、TPR、TPD和SEM等方面表征。本章给出了这些分析的详细讨论。

3.2.1 BET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

待生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都在表4

中给出,从表中可知,运行72小时后催化剂B,K和L的表面面积分别从193下降到105,从164下降到109,从194下降到88 m2/g。所有催化剂的孔容和孔径也下降显著(> 50%)。da Silva 等人[32]也报道运行72小时后NiMo/脱除的孔径从0.616下降到0.256 m2/g。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加氢反应过程中的损失可以

归因于积炭。正如3.1.2节中所述,积炭可导致催化剂显著失活。催化剂的表面总面积主要归因于新鲜催化剂的微孔结构。这些微孔可以被积炭堵塞,导致催化剂损失孔体积和表面积[33]。Marafi 和Stanislaus[34]报道NiMo/Al2O3催化剂在380 ℃减压瓦斯油中进行6小时加氢处理实验,其表面积减少40%。此外,da Silva等人[32]报道NiMo/ Al2O3催化剂在300 ℃, 2205 psig,反应条件下,在流化滴流床反应器上进行72小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之后,催化剂表面积从102m2/g减少到35m2/g。

3.2.2 程序温度还原

用三个选定的催化剂进行TPR测定实验以研究催化剂表面

吸附氢气的量。剖面图在图3中给出。据观察,每条线上都有2个峰(一正和一负)。之所以在399 ℃左右有一个峰可能是由于硫化氢以下列反应而生成的[35]:

张等人[35]提出在温度范围155 - 185 ℃内发生反应(6)和在温度范围200 - 270 ℃发生反应(7)是因为在NiMo/Al2O3硫化催化剂中H2参与反应。在目前的实验中,这些温度范围内没有峰。然而,在399 ℃的峰很宽并且它是在大约200到大约450 ℃温度范围内。这种差异可以归因于当前不同硫化条件下的催化剂中存在促进原子(Ni)。Scheffer等人[36]还发现了在硫化Mo/Al2O3催化剂的TPR谱图中有高温氢耗峰。图3还表明,大约450 ℃后有较宽的负峰。这是由于H2和MoS2之间达到平衡[37]。据悉,H键合到MoS2的S上形成巯基基团。Maternova[38、39]认为在MoS2上可能存在至少两种巯基基团,其中之一可逆氢,另一个有不可逆氢[38,39]。李等人[37]假设可逆氢可以从一个S离子转移到相邻离子。在此过程中,可逆氢可以解吸,这可能就是H2 TPR分析过程中形成的负峰的原因。李等人[37]建议,可逆的H2是在HDS反应中的关键。McGarvey和Kasztelan[40]也报道了MoS2/ Al2O3催化剂的TPR图片中负峰的存在。

图3 待生NiMo/ Al2O3催化剂的TPR谱

图4 .待生NiMo/ Al2O3催化剂的TPD谱图催化剂K和L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见图3)。然而,催化剂K的峰相对比催化剂B和L而言比较小,根据公式(6)和(7)可知催化剂K的MoS2和NiS2损失很少。因为S阴离子和H2发生反应所以催化剂K形成S阴离子空位比催化剂B和L慢。这表明在催化剂K中的MoS2的S原子与MoS2的边缘键合很紧。

3.2.3 NH3程序升温脱附

NH3的TPD是一个衡量催化剂酸度的常用工具。图4给出选定的3种待生催化剂的TPD谱图,图中可以看出待生催化剂与新鲜催化剂的谱线不一样[15]。催化剂B在450-950 ℃温度范围有一个宽峰并且在(1)450-650 ℃和(2)650-950 ℃温度范围内有2个弱峰(见图4)。这一数据表明,硫化、预焦化和加氢操作过程完全破坏了弱酸中心。这在新鲜催化剂的TPD分析中很明显[15]。这些操作过程形成了强酸中心。

在NiMo- Al2O3催化剂上负载1.7 wt% B 会使催化剂在

450-1025 ℃温度范围形成一个宽峰(图4)。此外,在催化剂K 上负载B会导致催化剂在550 ℃左右形成新酸中心,这时与催化剂B相类似.在700 ℃左右也观察到了一个新峰(见图4),这可以归因于催化剂上形成一个新的强酸中心。可能由于在催化剂上负载B而形成额外强酸,较高温度峰值从800 ℃转移到925 ℃。

在NiMo- Al2O3催化剂上负载P会使催化剂在775、900、1040 ℃三个温度点生成新的酸中心,这与催化剂B和K的酸性性质完全不一样(图4)。在1040 ℃左右形成强酸中心可能是由于催化剂上生成II型活性物质,它比I型活性物质酸性更强[12]。含P催化剂有II型活性物质其实是可以预测的,因为已知催化剂上负载P会造成二硫化钼颗粒的堆积。II型活性物质的特点就是减少NiMoS 和Al2O3的相互作用。

TPD结果表明在催化剂K和L的表面上生成新的酸中心。这些新的酸中心使得催化剂的HDN活性增加(见表2)。

3.2.4 电子显微镜扫描

进行电镜扫描分析为了研究催化剂表面形貌。硫化、预焦化和性能研究导致催化剂表面上存在MoS2[16]和积碳。图5给出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高一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9 高一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考试是测试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学到真正重要和有用的知识的必要途径,下面介绍的是高一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 小题每题1 分,11-25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 1. 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 有丁达尔效应 C. 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 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2.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 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3. 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 2Na+2H2O=2NaOH+H2 B.CaO+H2O=Ca(OH)2 C.3NO2+H2O=2HNO3+NO D.F2+2H2O=4HF+O2 4.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0原子数为NA B. 1mol/L 的CaCl2 溶液中含有的Cl- 为2NA C. 2.4g镁变成Mg2+寸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5. 青花瓷让人赏心悦目,但其中所用的颜料一直是个迷,近 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数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 (BaCu Si2Ox ,铜的化合价为+2),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BaO CuO2SiO2 B. 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C. 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D. x=6 6?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到处游动 B. 有气体产物生成 C. 溶液中有红色金属析出 D. 生成蓝色沉淀 7. 某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 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 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 是非电解质 B. NaCl 溶液是电解质 C. 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 NaCl 在水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80分)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 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7.能够用来鉴别BaCl 2???、NaCl?、Na 2 CO 3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 3 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9.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OH溶液,则可以用于下 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提示Cl 2+H 2 O=HCl+HClO)() A.H 2B.Cl 2 C.SO 2 D.CO 2 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 3 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 3) 2 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 3 溶液;④滴加Ba(NO 3 ) 2 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11.用托盘天平称取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NaOH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 B.将NaOH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右边托盘上 C.用镊子取出标定为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 D.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位置上 12.某溶液中滴入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A.一定有SO 42-B.可能有SO 4 2-或Ag+C.一定无Ag+D.还可能有CO 3 2- 13.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得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就是用标准得成型方法,制成标准得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得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得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得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就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得一个指标,也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得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得 (1)测定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得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 1、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 1)、用途:\o\ac(○,1)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图1-1)错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她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得轮碾法式样制作。 2、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 半径500mm宽300mm 碾压轮温度范围: (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承载车走行速度:6次往返/分 承载车走行距离: 300mm 承载车走行次数:0~999次(任意设定) 碾压轮压力范围: 0~12KN 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 cm3 整机轮廓尺寸: 200cm(长)*63cm(宽)*136 cm(高) 整机重量: 1、2吨 2.车辙试验机(见图1-2)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错误!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与150mm)得规定尺寸试件得试模。(图1-1) ②试验轮:橡胶制得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得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得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得总荷载 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④试模(图1-3):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给液体加热 3.下列化学药品的安全警示标注正确的是 A.酒精——剧毒品B.工业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D.浓盐酸——易燃品 4.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6、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①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②用NaOH溶液除去Fe中混有的少量Al ③用NaOH溶液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④与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后蒸馏可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9.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 B.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C.气体的性质不同 D.气体的分子间距离不同 10.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7g CO B.14g N2C.7.5g C2H6D.24g O2 11.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②1.204×1023个H2S ③5.6g CH4④0.5mol HCl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 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H2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B.1 molH2SO4的质量等于98 g/mol C.Na的摩尔质量等于23 D.1 mo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1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1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C.通常状况下,16g O3气体所含氧原子数N 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 1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15.与50 mL 0.1 mol━1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0.2mol·L━1的NaCl 溶液B.100mL 0.1mol·L━1的NaCl 溶液C.25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D.1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

沥青路面试验检测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测计划 注①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②“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注:①单点检验是指试验结果以一组试验结果的报告值为一个测点的评价依据,一组试验(如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有多个试样时,报告值的取用按《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 ②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必须进行总量检验和抽提筛分的双重检验控制,互相校核,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对SMA的要求。油石比抽提试验应事先进行空白试验标定,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 11.4.5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表、表、 表的规定。

注:①表中厚度检测频度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钻坑频度,其他等级公路可酌情减少状况,且通常采用压实度钻孔试件测定。上面层的允许误差不适用于磨耗层。 ②压实度检测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钻孔试件的数量按11.4.8的规定执行。括号中的数值是对SMA路面的要求,对马歇尔成型试件采用50次或者35次击实的混合料,压实度应适当提高要求。进行核子仪等无破损检测时,每13 个测点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测点进行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密度是指与配合比设计相同方法成型的试件密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作标准密度时,对普通沥青混合料通过真空法实测确定,对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由每天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计算得到。

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单元测验试卷实验班姓名 一、选择题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C )A.氧元素的得与失 B.化合价的升降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2.关于电解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B.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导电所需的离子由原物质本身电离出来的化合物3.关于强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 A.在固体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水溶液里能导电的化合物C.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BC ) A.H2CO3H++HCO3- HCO3-H++CO32- B.H2SO42H++SO42- C.NaHS=Na++H++S2- D.NaHSO4=Na++H++SO42- 5.下列哪个反应可用Ca2++CO32-=CaCO3↓表示( CD ) A.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 B.CaCl2溶液和BaCO3混合 C.Ca(NO3)2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 D.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6.下列反应中H2SO4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BC ) A.2KOH+H2SO4=K2SO4+2H2O B.C+2H2SO4(浓) △ CO2↑+2SO2↑+2H2O C.H2S+H2SO4(浓)= S↓+SO2↑+2H2O D.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7.对于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相同温度下,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中离子个数一定多 D.相同的温度下,单位体积中的离子个数越多,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D )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2~3次 B.用100mL量简量取5.5mL稀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50g NaCl固体 D.使用滴定管前,用蒸馏水清洗后必须再用需要注入的溶液清洗 9.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D ) A.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金属钠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10.下列四个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中,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C ) A.电解水 B.铁和水蒸气作用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1单元测试题(1)

高一化学必修1单元测试题(1) (从实验学化学)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实训九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车辙是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车辙深度以mm计,车辙面积以2 m计。车辙的控制指标,国内没有统一指标,国外以车辙深度作为评价指标。 一、仪器与材料 可选用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横断面仪,如图9.1所示。其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横梁上有一个位移传感器,可自动记录横断面形状,测试间距小于20cm,测试精度1mm。 图 9.1 路面横断面仪 (二)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包括多点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等类型。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或激光成像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车道横断面相对高程数据,并按规定模式计算车辙深度。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3.2m,测点不小于13点,测试精度1mm。 (3)路面横断面尺,如图9.2所示。横断面尺为硬木或金属制直尺,刻度间距5cm,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顶面平直,最大弯曲不超过1mm。两端有把

手及高度为10~20cm的支脚,两支脚的高度相同。 图 9.2 路面横断面尺 (4)量尺:钢板尺、卡尺、塞尺,量程大于车辙深度,刻度至1mm。 (5)其他:皮尺、粉笔等。 二、方法步骤 (一)确定车辙测定的基准测量宽度 (1)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 (2)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有车道去划线时,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无车道区划线时,以形成车辙部位的一个设计车道宽度作为基准测量宽度。 (二)确定车辙测定的间距 以一个评定路段为单位,用激光车辙仪连续检测时,测定断面间隔不大于10m。用其他方法非连续测定时,在车道上每隔50m作为一测定断面,用粉笔画上标记进行测定。根据需要也可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随机选点方法在车道上随机选取测定断面,在特殊需要的路段如交叉路口前后壳予以加密。 (三)各种仪器的测定方法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 A 、NaOH B 、Na 2O C 、Na 2O 2 D 、Na 2CO 3 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 的NaCl 溶液950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Cl 质量分别是 ( ) A .950mL ,11.2g B .500mL ,117g C .1000mL ,117.0g D .任意规格,111.2g 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Na 2SO 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 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 4.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A . B . C . D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铜与热的浓硫酸:Cu+4H + +SO 42 - Cu 2+ +SO 2↑+2H 2O B .在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NH 4+ + OH -= NH 3·H 2O C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 3·H 2O+SO 2=NH 4+ +HSO 3- D .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2Fe 2++4H ++NO 3-=2Fe 3+ +2H 2O +NO↑ 6. “荧光粉”所用的高纯度氯化钙中若混有镁离子,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淀剂最好是( ) A. 烧碱 B . 纯碱 C . 小苏打 D . 石灰浆 玛瑙 光导纤维 太阳能电池板 水晶

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26个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酒精——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烧碱——剧毒品???????????????????????? D.氯酸钾——强氧化剂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S64 Fe27 Mg65 N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 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 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

4、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FeS+2HCl9FeCl2+2H2S↑ B、Fe+H2S049FeS04+H2↑ C、FeO+2HCl9FeCl2+H20 D、Fe203+3CO92Fe+3C02↑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12O3 ③Al(OH)3 ④Al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6、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人CO 27、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 4、MgCl 2、FeCl 2、Al2(SO4) 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Ba(0H)2

B、H2S04 C、NaOH D、AgNO 3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金箔 9、下列试剂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A、HF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水玻璃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的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lO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l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 22、4L 1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次氯酸钙 B、氯化钙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试验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并作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辅助性检验使用。 (2)适用范围 ①适用于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 mm的板块状试件,也适用于现场切割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 板块状试件。 ②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依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或其它温度,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60mm之间。 ⑶试验仪器 ①车辙试验机:主要组成部分有试件台、试验轮、加载装置、试模、变形测量装置、温度检测装置。 ②恒温室:车辙试验机必须整机安放在恒温室内,装有加热器、气流循环装置及装有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试件内部温度60℃±0.5℃),根据需要亦可为其它须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试验。温度应能自动连续记录。 ③台秤:秤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4)试验前的准备 ①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

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印出轮压面积,并由此求接地压强。若压强不符合0.7±0.05MPa时,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②按规程规定用轮碾成型法制车辙试验试块。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其标准尺寸为300mm×150mm×50mm的试件。 ③将试件脱模按规定的方法测定密度及孔隙率等各相物理指标。经水浸,应用电风扇将其吹干,然后再装回原试模中。 ④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放置的时间以48h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但室温放置时间也不得长于一周。 (5)试验步骤 ①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个热电隅温度计(也可在试件制作时预先将热电隅导线埋入试件一角),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②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时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O:16 S:32 H:1 N:14 Si:28 Ca:40 C:12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B.除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将O 2和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 2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1 nm ~100 nm之间 C.胶体有电泳现象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 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的分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4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N A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 4+、SCN-、Cl- B.Na+、H+、NO 3 -、SiO 3 2-、 C.OH-、Ba2+、Na+、AlO 2- D.Fe2+、NH 4 +、Cl- OH-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 20=Na++20H-+H 2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AlO 2- + 2H 2 O 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HCO 3- + H+ = CO 2 ↑+ H 2 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 3 +H 2 O+CO 2 =H 2 SiO 3 ↓+2Na++CO2- 3 6. 下列六种物质:①Na 20 ②Na 2 2 ③CaCl 2 溶液④Na 2 C0 3 溶液⑤NaOH ⑥ NaHC0 3 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 ③④⑥

新课标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测试题 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 B.Zn→ Zn2+ 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 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王俊命题时间: 2012-8-7 (本试卷共23个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3579111.html,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 作者:耿晓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 摘要:车辙检测是我国公路养护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而说明沥青路面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道路工作者施工应用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rut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maintenanc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hen explain the asphalt test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road construction worker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reference. 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est metho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系统的发展,沥青公路占总公路里程的比例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优质的道路沥青比较缺乏,而且在铺设高速公路时路面结构也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路面破损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公路养护就成为建后公路最主要的问题。车辙是道路破损的最常见的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最大。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在缓慢移动或重交通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并留下永久性的微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微变形会积累并产生车辙现象。车辙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增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沿轮迹纵向方向的凹陷。 1.半刚性基层路面的车辙主要产生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而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累积。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主要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能力及内摩阻力,沥青混合料产生塑性流动变形,最终骨架结构破坏失稳。 2.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成为结构性车辙。这种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成v字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