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检测技术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教案

绪论

教学要求

1.掌握检测等基本概念。

2.了解工业检测技术涉及的内容。

3.掌握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4.明确本课程的任务。

5.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

教学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检测(Detection)的定义(联系具体、日常生活的例子,如举“操冲秤象”的例子过程来说明检测的定义)

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二.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明:检测技术是现代化领域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工业检测技术的内容(了解)

工业检测涉及的内容

四.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掌握)

1. 系统框图(0-1)

2. 传感器(Transducer)及定义

3. 显示器

4. 数据处理装置

5. 执行机构

6. 自动检测系统举例(0-2)

五.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举例介绍)

当前,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围、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领域

3.发展集成化、功能化的传感器

4.采用计算机技术,使检测技术智能化

5.发展网络化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六.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阐明测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种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的,并介绍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及各种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举一反三(演示光电开关,提问和讨论可以哪有几种用途,启发!),富于联想,善于借鉴,关心和观察周围的各种机械、电气等设备,重视实验和实训,这样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有利于提高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留一个问题给学生回去思考:举出课堂上演示过的光电开关共有哪几种用途,第二次上课时,回答得越多越好。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2.熟悉测量误差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3.了解测量结果的数据统计处理。

4.掌握传感器的组成。

5.熟悉传感器分类。

6.掌握传感器基本特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压力表演示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测量的一般概念及方法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须举例说明):

1. 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3. 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

4.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5. 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

第二节测量误差及分类

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Measuring error)。测量误差可其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一、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重要公式:

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Δ=A x-A0

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掌握基本概念!)

(1) 示值(标称)相对误差γx

(2)满度(引用)相对误差γm

我国模拟仪表有下列七种等级:0.1、0.2、0.5、1.0、1.5、2.5、5.0。

表1-1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基本误差

讨论:上表说明什么?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认为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是不变的,而示值相对误差γx随示值的减小而增大。

与同学一起做:例1-1:分析讨论仪表精度等级与量程范围及示值相对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粗大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掌握基本概念)

1.粗大误差(举例)

2.系统误差(举例)

3.随机误差(举例)

分析正态分布的规律:(举例)

(1)有界性(2)对称性(3)集中性

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1.静态误差(Static Error)(举例)

2.动态误差(Dynamic Error)(举例)

第三节传感器及基本特性

讨论传感器的组成及框图: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分析:图1-3:传感器的组成框图

结合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图1-4方框中的内容具体化。

图1-5: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演示该传感器)

二、传感器分类

1)按被测量分类

2)按测量原理分类

三、传感器基本特性

1.灵敏度(是否越大越好?)

分析:图1-6,用作图法求取传感器的灵敏度(先看多媒体动画)

2.分辨力(举例)

3.线性度(数值大好还是小好?)

图1-7:传感器线性度作图(先看多媒体动画)

4.稳定性(Regulation)(举例说明重要性)

5.电磁兼容性(EMC)(举例说明重要性)

6.可靠性(Reliability)

(1)故障平均间隔时间(MTBF)

(2)平均修复时间(MTTR)

(3)故障率或失效率(λ)

图1-8:故障率变化曲线。

故障率的变化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以人的一生说明)

1)初期失效期

2)偶然失效期

3)衰老失效期

第二章电阻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应变效应的原理。

2.了解应变片的类型、结构及其测量转换电路。

3.掌握应变效应的应用。

4.了解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5.掌握热敏电阻的类型、特性和应用。

6.了解气敏电阻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7.了解大气的温度与露点的概念。

8.了解测量湿度的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应变演示及热敏电阻、气敏电阻、湿敏电阻的演示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从电阻丝的拉伸实验入手,观察电阻丝拉长时的阻值变化规律,讨论如何将这种原理用于测量应力、应变、力以及质量等非电量。

讨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

一、工作原理

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着发生变化。重要公式:(2-1)

(2-1),电阻丝及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R /R与材料力学中的轴向应变εx的关系式:

分析它在应用中的意义。

?R /R与所受的力及电阻丝的横截面面积、材料的关系式:(2-2),分析它在电子秤中的意义。

二、应变片的种类结构与粘贴

1.应变片的类型与结构

表2-1列出了一些应变片的主要技术参数。(引导学生怎样看参数表)

表2-1应变片主要技术指标

2.应变片的粘贴(粘贴工艺简述,做示范):

1)试件的表面处理

2)确定贴片位置

3)粘贴

4)固化

5)粘贴质量检查

6)引线的焊接与防护

三、测量转换电路

分析为什么要采用桥路:金属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很小,如果直接用欧姆表测量其电阻值的变化将十分困难、且误差很大,必须使用电桥电路。

例2-1:求金属箔式应变片受拉后应变片的阻值R。

复习:电桥的结点、电桥的平衡条件、调零的方法,演示调零过程。

图2-4:桥式测量转换电路

根据不同的要求,分析和比较应变电桥的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1)单臂半桥工作方式

2)双臂半桥工作方式

3)全桥工作方式

电桥的输出电压公式:(2-3)(说明什么)

当各桥臂应变片的灵敏度K都相同时的输出电压公式:(2-4)(讨论有何意义)

讨论:从温度自补偿和温漂的角度来分析采用双臂半桥或全桥的好处。

四、应变效应的应用

1.应变式传感器(演示)

(1)应变式力传感器

(2)应变式扭矩(转矩)传感器

(3)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4)应变式荷重传感器

(5)压阻式固态压力传感器

(6)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液位测量中的应用

第二节测温热电阻传感器

一、热电阻

1.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从用万用表测量灯泡的冷态阻值实验入手,比较热态电阻值与冷态电阻值,分析电阻不同的原因,再从热电阻传感器的微观角度来分析其工作原理。

2.热电阻的测量转换电路:引导学生想到也可以采用:图2-4的不平衡电桥

二、热敏电阻

1.热敏电阻的类型及特性

(1)NTC热敏电阻

NTC的分类:通过演示,来观察两种热敏电阻的在火焰加热时的阻值变化,总结:第一类用于测量温度,它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呈严格的负指数关系。第二类为突变型,又称临界温度型(CTR)。当温度上升到某临界点时,其电阻值突然下降。

(2)PTC热敏电阻

与学生一起分析:在不同的场合怎样选用不同的热敏电阻。

2.热敏电阻的应用

(1)热敏电阻测温

(2)热敏电阻用于温度补偿

(3)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

(4)热敏电阻用于液面的测量

第三节气敏电阻

演示酒精传感器,再讨论气敏电阻的分类,以及如何把某种气体的成分、浓度等参数转换成电阻变化量,再转换为电流、电压信号。重点介绍:

一、还原性气体传感器

二、二氧化钛氧浓度传感器

第四节湿敏电阻传感器

一、大气的温度与露点

1.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与学生一起讨论闷热天气的原因)

2.露点(与学生一起讨论结露的原因)

二、测量湿度的传感器

1.金属氧化物陶瓷湿度传感器

2.金属氧化物膜型湿度传感器

3.高分子湿敏电阻传感器

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几种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熟悉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及测量对象。

3.掌握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

4.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感式传感器

从流过电感线圈的交流电流与气隙的关系演示实验入手,向学生说明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公式(3-1)联系起来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分类:变隙式、变截面式和螺线管式等三种,

一、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有关公式:(3-2)

讨论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电感L与气隙厚度δ的反比关系、输入输出的非线性关系、δ与灵敏度的关系等,分析为何只能用于微小位移的测量。

二、变截面式电感传感器

论述变截面式电感传感器的电感量L与气隙截面积A的正比关系、输入输出的线性关系以及线性区较小、灵敏度较低的原因。

三、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

四、差动电感传感器

(一)结构特点(拆开差动电感,让学生看内部结构)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特点:两个导磁体的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材料性能完全相同;两个线圈的电气参数(如电感、匝数、直流电阻、分布电容等)和几何尺寸也完全相同。(讨论为什么需要相等)

(二)工作原理和特性

采用差动式结构的好处:可以改善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外界影响,如温度的变化、电源频率的变化等也基本上可以互相抵消,衔铁承受的电磁吸力也较小,从而减小了测量误差。

五、测量转换电路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采用电桥电路。

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电感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以便送入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用仪表指示出来或记录下来。

(一)变压器电桥电路

(二)相敏检波电路

第二节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本节讨论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Transducer)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型式(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主要性能。

重点在:性能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演示工作过程)

二、主要性能

1.灵敏度

影响差动变压器灵敏度的因素:行程越小,灵敏度越高。

还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励源电压和频率;差动变压器一、二次线圈的匝数比;衔铁直径与长度,材料质量;环境温度;负载电阻等。

2.线性范围

讨论差动变压器线性范围与线圈骨架长度以及与测量范围之间的关系。

三、测量电路(简介)

第三节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主要用途:位移测量以及能转换成位移变化的参数,如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工件尺寸等。

一、位移测量(演示,以下同)

二、电感式滚柱直径分选装置(多媒体动画)

三、电感传感器在仿形机床中的应用

四、电感式圆度计

五、压力测量

图3-17:给出一次仪表的概念。

一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

论述为什么:一次仪表中多采用电流输出型。

新的国家标准:4~20mA;电压输出为1~5V(旧国标为0~10mA或0~2V)。

4mA的用途:对应于零输入,论述不让信号占有0~4mA这一范围的原因。

介绍两线制仪表的接线(动手):其中一根为+24V电源线,另一根既作为电源负极引线,又作为信号传输线。在信号传输线的末端通过一只标准负载电阻(也称取样电阻)接地(也就是电源负极),将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

接线方法如图3-18所示。分析例3-1

第四章电涡流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电涡流效应和等效阻抗分析。

2.熟悉电涡流探头结构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3.熟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4.掌握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5.掌握接近开关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各种电涡流传感器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电涡流效应(演示)

从金属探测器的探测过程导出电涡流传感器的电涡流效应。从金属探测器的结构来说明图4-1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二、等效阻抗分析

图4-1中的电感线圈称为电涡流线圈。分析它的等效电路: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感L

串联的回路。电涡流线圈受电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表达式(分析其实际价值)Z=R+jωL=f(i1、f、μ、σ、r、x)(4-1)结论:电涡流线圈的阻抗与μ、σ、r、x之间的关系均是非线性关系,解决方法:必须由微机进行线性化纠正。

第二节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

一、电涡流探头结构(实物演示)

电涡流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一只线圈,俗称为电涡流探头。

线圈结构:用多股较细的绞扭漆包线(能提高Q值)绕制而成,置于探头的端部,外部用聚四氟乙烯等高品质因数塑料密封,(图4-2)。CZF-1系列电涡流探头的性能:

提问:请同学由上表分析得出结论:探头的直径越大,测量范围就越大,但分辨力就越差,灵敏度也降低。

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线圈阻抗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金属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等。

第三节测量转换电路

(简单介绍调幅式和调频式测量转换电路。)

一、调幅式电路

调幅式:以输出高频信号的幅度来反映电涡流探头与被测金属导体之间的关系。图4-3:高频调幅式电路的原理框图。

调幅式缺点:电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漂移会影响测量精度,必须采取各种温度补偿措施。

二、调频式电路

联系收音机,说明所谓调频式就是将探头线圈的电感量L与微调电容C0构成LC振荡器,以振荡器的频率f作为输出量。

(复习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公式分析)

图4-5:调频式测量转换电路原理框图,

图4-6:用调频式测量铜板与电涡流探头间距x时的特性曲线(说明什么)。

第四节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一、位移的测量

介绍某些旋转机械的轴向位移测量。利用电涡流原理还可以测量诸如汽轮机主轴的轴向位移、电动机轴向窜动、磨床换向阀、先导阀的位移和金属试件的热膨胀系数等。

图4-7:轴向位移的监测

二、振动的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可以无接触地测量各种振动的振幅、频谱分布等参数。介绍:在汽轮机、空气压缩机中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监控主轴的径向、轴向振动,测量发动机涡流叶片的振幅等方法。

图4-8:振幅测量(演示)

三、转速测量

动画演示、计算:转轴上开z个槽(或齿),频率计的读数为f(单位为Hz),转轴的转速n(单位为r/min)的计算公式。

四、镀层厚度测量

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塑料表面金属镀层的厚度,以及印刷线路板铜箔的厚度等。

五、电涡流式通道安全检查门

(举例:安检门)出/入口检测系统,可有效地探测出枪支、匕首等金属武器及其它大件金属物品。分析:机场、海关、钱币厂、监狱等重要场所的门禁。

六、电涡流表面探伤

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检查金属表面(已涂防锈漆)的裂纹以及焊接处的缺陷等。

第五节接近开关简介

接近开关定义:它能在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测有无物体靠近。接近开关的核心部分是“感辨头”,它必须对正在接近的物体有很高的感辨能

一、常用的接近开关分类(实物介绍)

1)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它们只对导磁物体起作用;

2)电涡流式(俗称电感接近开关)它只对导电良好的金属起作用;

3)电容式它对接地的金属或地电位的导电物体起作用,对非地电位的导电物体灵敏度稍差(将在下一章介绍);

4)磁性干簧开关(也叫干簧管)它只对磁性较强的物体起作用(将在第十四章介绍);5)霍尔式它只对磁性物体起作用(将在第八章介绍)。

二、接近开关的特点

①非接触检测,不影响被测物的运行工况;②不产生机械磨损和疲劳损伤,工作寿命长;

③响应快,一般响应时间可达几毫秒或十几毫秒;④采用全密封结构,防潮、防尘性能较好,工作可靠性强;⑤无触点、无火花、无噪声,所以适用于要求防爆的场合(防爆型);⑥输

出信号大,易于与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LC)等接口;⑦体积小,安装、调整方便。它的缺点是触点容量较小,输出短路时易烧毁。

三.接近开关的主要特性

1额定动作距离(用卡尺测量实际距离)

2.工作距离

3.动作滞差

4.重复定位精度(重复性)

5.动作频率

第五章电容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

2.了解几种常用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3.熟悉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熟悉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4.熟悉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5.了解压力和流量的测量。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演示)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图5-1所示的平板电容器来说明(用电容表测量)。

结论:电容量与介电常数、面积成正比(举收音机调谐电台的可变电容器为例),与极距成反比。

一、变面积式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线性的,灵敏度是常数。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其他形式。

这一类传感器用途:检测直线位移、角位移、尺寸等参量。

二、变极距式

图5-3: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可用微机来计算修正。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非线性,常常把传感器做成差动形式。图5-4:差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示意图。

三、变介电常数式

表5-1列出了几种常用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讨论:从上表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图5-5是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图。

第二节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一、桥式电路

(与应变电桥比较)电容C1、C2、C3、C x构成电桥的四臂,C x为电容传感器,介绍交流电桥平衡条件。

二、调频电路

(与电涡流调频电路比较)介绍电路特点:将电容式传感器作为LC振荡器谐振回路的一部分,或作为晶体振荡器中的石英晶体的负载电容。图5-8为LC振荡器调频电路框图。复习电子学中的调频振荡器的频率公式,分析式中的参数:L0和C哪个固定?哪个是变量?与电涡流电路的区别?

第三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容器的容量受三个因素影响:极距x、相对面积A和极间介电常数 。

一、电容测厚仪(演示)

电容测厚仪可以用来测量金属带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厚度,分析工作原理:图5-9所示。

二、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演示)

介绍某公司生产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它的体积、封装、外形等。

三、湿敏电容(演示)

分析湿敏电容的原理,与湿敏电阻的区别:具有很大吸湿性的绝缘材料作为电容传感器的介质,在其两侧面镀上多孔性电极的作用。

目前,成品湿敏电容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吸湿性介质:多孔性氧化铝、高分子吸湿膜。四、电容式油量表

分析:图5-16为电容式油量,用途:测量油箱中的油位(讨论倾斜有无影响)。

五、电容式接近开关(演示在水杯外壁测量水杯中的水位)

1.结构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核心是以电容极板作为检测端的电容器

2.工作原理

分析:图5-18(调幅式测量转换电路)。组成:LC高频振荡电路、检波器、直流电压放大器等。

3.电容式接近开关特性(演示)

当被测物是导电物体时,LC回路很容易停振,所以灵敏度最高。

讨论电容式接近开关使用注意事项:必须远离金属物体。即使是绝缘体对它仍有一定的影响。它对高频电场也十分敏感,因此两只电容式接近开关也不能靠得太近,以免相互影响。

4.电容式接近开关的使用

图5-20:利用电容式接近开关测量谷物高度(物位)(动画演示以及实物演示)。

第四节压力和流量的测量(简介压力的基本概念)

复习:物理学中的“压强”在检测领域和工业中称为“压力”,用p表示。它等于垂直作用于一定面积A上的力F(称为压向力)除以面积A,即p=F/A。压力的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

第六章压电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掌握压电效应的基本概念。

2.熟悉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3.了解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4.熟悉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5.掌握振动的基本概念和测振传感器分类

6.熟悉压电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和性能指标

7.了解振动的频谱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压电效应(举敦煌鸣沙山的例子)

在晶体的弹性限度内,压电材料受力后,其表面产生的电荷Q与所施加的力F成正比,公式的实际应用的意义:Q=dF x(6-1)式中d的意义:压电常数。

图6-1:压电效应的示意图(动画)。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元件材料分类:一类是压电晶体(单晶体);另一类是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多晶体);第三类是高分子压电材料。

(一)石英晶体

石英晶体特点:性能非常稳定(讨论石英手表)、自振频率高、动态响应好、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迟滞小、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等。

(二)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压电材料,它由无数细微的电畴组成。

常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看实物)

1.锆钛酸铅系列压电陶瓷(PZT)

2.非铅系压电陶瓷

(三)高分子压电材料:

高分子压电材料是一种柔软的压电材料。可根据需要制成压电薄膜或压电电缆套管(实物)等形状。经极化处理后就显现出电压特性。

讨论特点:不易破碎,具有防水性,可以大量连续拉制。讨论使用场合:在一些不要求测量精度的场合,例如水声测量,防盗、振动测量等领域中获得应用。

第二节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一、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了解)

压电元件在承受沿敏感轴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就产生电荷,因此它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当压电元件表面聚集电荷时,它又相当于一个以压电材料为介质的电容器,两电极板间的电容为C a。

分析;图6-2压电元件等效电路.

二、电荷放大器

压电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前置放大器分类:电压前置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两种形式。便携式测振仪(内部包括电荷放大器)的外形:图6-5(实物)。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分析。

第三节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石英晶体用途:精密测量,多作为实验室基准传感器;

压电陶瓷用途:灵敏度较高,机械强度稍低,多用作测力和振动;高分子压电材料用途:定性测量。

一、高分子压电材料的应用

1.玻璃打碎报警装置(演示)

玻璃破碎时的振动应用:将高分子压电薄膜粘贴在玻璃上,可以感受到这一振动,并将电压信号传送给集中报警系统。

图6-6:深圳精星电子公司生产的高分子压电薄膜振动感应片示意图。

2.压电式周界报警系统(线控报警系统)

警戒区域的讨论:当入侵者进入防范区之内时,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3.交通监测

将高分子压电电缆埋在公路上,可以判定车速、载荷分布、车型等。图6-8:三轴重载卡车载荷分布图。(多媒体演示,计算车速,讨论如何用于判断汽车超载?)

二、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应用

1.压电式动态力传感器

压电式单向动态力传感器的测力范围:一片直径为18mm、厚度为7mm的压电晶片可承受5kN的力,固有振动频率可达数十千赫兹。

2.单向动态力传感器的应用(实物)

切削过程中,车刀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上下剧烈颤动,将脉动力传递给单向动态力传感器。传感器的电荷变化量由电荷放大器转换成电压,再用记录仪记录下切削力的变化量。

第四节振动测量及频谱分析

一、振动的基本概念

振动的概念: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分类:从频率范围来分,有高频振动、低频振动和超低频振动等。

二、测振传感器分类

测振用的传感器分类: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之分。接触式中又有磁电式、电感式、压电式等。非接触式中又有电涡流式、电容式、霍尔式、光电式等。

三、压电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实物)

演示传感器与被测振动加速度的机件的安装:紧固在一起后,传感器受机械运动的振动加速度作用,压电晶片受到质量块惯性引起的压力,其方向与振动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由F=ma决定。

四、压电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指标(讨论不同用途如何选用不同指标)

1.灵敏度K

灵敏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灵敏度低的传感器可用于动态范围很宽的振动测量

2.频率范围

大多数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范围为0.1Hz至10kHz。

3.动态范围

常用的测量范围为0.1~100g。

五、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及使用(演示)

1.用于长期监测振动机械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应采用双头螺栓牢固地固定在监视点上2.短时间监测低频微弱振动时,可用磁铁将钢质传感器底座吸附在监测量

3.测量更微弱的振动时,可以用环氧树脂或瞬干胶将传感器牢牢地胶于监测点上

4.在对许多测试点进行定期巡检时,也可采用手持探针式加速度传感器。

六、压电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介绍压电振动传感器在汽油发动机点火时间控制中的作用。

七、振动的频谱分析

1.时域图形

使用示波器看:振动加速度的波形图(在故障引起的振动中,许多不同频率分量的相位不停地变化,它们的合成波形基于上述原因而变得杂乱无章,似乎毫无规律)。

2.频域图形(使用频谱仪看):

将时域图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出频域波形:横坐标为频率f,纵坐标是加速度,也可以是振幅或功率等。

3.依靠频谱分析法进行故障诊断(演示)

第七章超声波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声波的分类和传播方式。

2.了解声波的速度、波长和指向性。熟悉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3.了解声波的反射与折射。

4.熟悉超声波换能器的分类。

5.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超声波物理基础

一、声波的分类(了解)

讨论声波的本质:是一种机械波。分类:频率在20Hz~20kHz的范围内时,可为人耳所感觉,称为可闻声波。低于20Hz的机械振动人耳不可闻,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振动波称为超声波。

二、声波的传播方式(复习中学内容,了解)

超声波的传播波型主要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等几种。

三、声速、波长与指向性(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1. 声速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弹性系数、介质的密度以及声阻抗。

介质的声阻抗Z等于介质的密度ρ和声速c的乘积,了解计算公式的实际意义:

Z = ρ c(7-1)

表7-1常用材料的密度、声阻抗与声速(环境温度为0?C)

2.波长

超声波的波长λ与频率f的乘积恒等于声速c,即

λ f = c (7-2) (了解计算公式在超声探伤中的实际意义)

3.指向性

超声波声源发出的超声波束以一定的角度逐渐向外扩散

指向角θ与超声源的直径D、以及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

sinθ=1.22λ/D (7-3) (了解计算公式在超声探伤中的实际意义)

四、倾斜入射时的反射与折射(了解)

当超声波以一定的入射角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原介质,称为反射波;另一部分能量则透过分界面,在另一介质内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或透射波(了解计算公式在超声探伤中的实际意义)

五、垂直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了解)

由理论和实验得知:(了解计算公式在超声探伤中的实际意义)

1)当介质1与介质2的声阻抗相等或十分接近时,r =0,d=1,即不产生反射波,可以视为全透射。

2)当超声波从密度小的的介质(例如水)射向密度大的介质(例如钢)时,反射率r 和透射率d均较大。

3)当超声波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向密度小的介质时,反射率r较大,而透射率d却较小。

六、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了解)

介质中的声强衰减与超声波的频率及介质的密度、晶粒粗细等因素有关。晶粒越粗或密度越小,衰减越快;频率越高;衰减也越快。

第二节超声波换能器及耦合技术

超声波换能器的分类: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电磁式等,在检测技术中主要采用压电式。从结构分:直探头、斜探头、双探头、表面波探头、聚焦探头、冲水探头、水浸探头、空气传导探头以及其它专用探头等(实物)。

以固体为传导介质的超声探头(实物)

单晶直探头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虽然均是利用同一块晶片,但时间上有先后之分,所以单晶直探头是处于分时工作状态(以对讲机为例来说明),必须用电子开关来切换这两种不同的状态

2.双晶直探头

它是由两个单晶探头组合而成,装配在同一壳体内。其中一片晶片发射超声波,另一片晶片接收超声波。

3.斜探头

当斜楔块与不同材料的被测介质(试件)接触时,超声波产生一定角度的折射,倾斜入

射到试件中去,折射角可通过计算求得。

4.聚焦探头

聚焦探头采用曲面晶片来发出聚焦的超声波

5.箔式探头

利用第七章介绍过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高分子薄膜,制作出的薄膜式探头称为箔式探头

二、以空气为传导介质的超声探头

此类超声探头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一般是分开设置的,两者结构也略有不同(讨论它的特点和用途)

三、耦合剂

常用的耦合剂有水、机油、甘油、水玻璃、胶水、化学浆糊等。有时为了减少耦合剂的成本,还可在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或斜探头的侧面,加工一个自来水接口。(讨论如何选用)

第三节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讨论分类:当超声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置于被测物两侧时,这种类型称为透射型。透射型可用于遥控器、防盗报警器、接近开关等;当超声发射器与接收器置于同侧的属于反射型,反射型可用于接近开关、测距、测液位或料位、金属探伤以及测厚等。

一、超声波流量计

讨论超声流量计的特点:探头可装在被测管道的外壁,实现非接触测量,即不干扰流场,又不受流场参数的影响。

二、超声波测厚

在电路上只要在从发射到接收这段时间内使计数电路计数,便可达到数字显示之目的。使用双晶直探头可以使信号处理电路趋于简化,有利于缩小仪表的体积(讨论用途)。

三、超声波测量密度

由实验证明,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c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此可通过t的大小来反映出液体的密度(了解)。

四、超声波测量液位和物位

在液位上方安装空气传导型超声发射器和接受器(讨论如何看仪表,如何计算液位)。

第四节无损探伤

一、无损探伤的基本概念

(一)材料的缺陷

由于这些微观和宏观缺陷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材料和构件的强度。

(二)无损探伤方法及分类

对铁磁材料,可采用磁粉检测法;对导电材料,可用电涡流法;对非导电材料还可以用荧光染色渗透法。超声波检测、探伤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无损探伤手段。

(三)超声探伤分类

1. A型超声探伤

A型探伤的结果以二维坐标图形式给出。

2. B型超声探伤

B型超声探伤的原理类似于医学上的B超。

3. C型超声探伤

目前发展最快的是C型探伤,它类似于医学上的CT扫描原理。

二、A型超声探伤

A型超声探伤的特点: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根据波形分类:纵波探伤、横波探伤和表面波探伤等。A型超声探伤仪外形如图7-17所示(讨论如何看面板)。

(一)纵波探伤

介绍操作过程及看仪表:先将探头插入探伤仪的连接插座上。探伤仪面板上有一个荧光屏,通过荧光屏可知工件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大小及缺陷位置。工作时探头放于被测工件上,并在工件上来回移动进行检测。探头发出的超声波,以一定速度向工件内部传播,如工件中没有缺陷,则超声波传到工件底部便产生反射,反射波到达表面后再次向下反射,周而复始,在荧光屏上出现始脉冲T和一系列底脉冲B1、B2、B3……如图7-17所示。B波的高度与材料对超声波的衰减有关,可以用于判断试件的材质、内部晶体粗细等微观缺陷。

一起做例7-3。

(二)横波探伤

目的:防止漏检,用斜探头探测。

讨论超声波的其他用途:

超声波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如用超声波进行液体雾化、机械加工、清洗及焊接等;将超声波传感器装在鱼船上可帮助鱼民探测鱼群;将超声波传感器装在汽车上可帮助驾驶员倒车,也可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车速等等。

第八章霍尔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熟悉霍尔元件的特性参数。

3.掌握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流入激励电流端的电流I越大、作用在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分析霍尔电势E H:E H=K H IB(8-1)

第二节霍尔元件的特性参数(与应用联系起来)

1.输入电阻R i霍尔元件两激励电流端的直流电阻称为输入电阻。它的数值从几十欧到几百欧,视不同型号的元件而定;

2.输出电阻R o

两个霍尔电势输出端之间的电阻称为输出电阻,它的数值与输入电阻同一数量级;

3.最大激励电流I m

由于霍尔电势随激励电流增大而增大,故在应用中总希望选用较大的激励电流;

4.灵敏度KH

K H = E H /(IB),它的单位为mV/(mA?T);

5.最大磁感应强度B M

磁感应强度超过B M时,霍尔电势的非线性误差将明显增大;

6.不等位电势

在额定激励电流下,当外加磁场为零时,霍尔输出端之间的开路电压称为不等位电势7.霍尔电势温度系数;

在一定磁场强度和激励电流的作用下,温度每变化1?C时霍尔电势变化的百分数称为霍尔电势温度系数。

第三节霍尔集成电路

霍尔集成电路(又称霍尔IC)特点:体积小、灵敏度高、输出幅度大、温漂小、对电源稳定性要求低等。

霍尔集成电路分类:线性型和开关型两大类。

内部结构:前者是将霍尔元件和恒流源、线性差动放大器等做在一个芯片上,开关型霍尔集成电路是将霍尔元件、稳压电路、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OC门(集电极开路输出门)等电路做在同一个芯片上。

第四节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讨论霍尔传感器的主要用途:

1)维持I、θ不变,则E H=f(B),这方面的应用有:测量磁场强度的高斯计、测量转速的霍尔转速表、磁性产品计数器、霍尔式角编码器以及基于微小位移测量原理的霍尔式加速度计、微压力计等。

2)维持I、B不变,则E H=f(θ),这方面的应用有角位移测量仪等。

3)维持θ不变,则E H=f(IB),即传感器的输出E H与I、B的乘积成正比,这方面的应用有模拟乘法器、霍尔式功率计等。

一、角位移测量仪(实物)

霍尔器件与被测物连动,而霍尔器件又在一个恒定的磁场中转动,于是霍尔电势E H就反映了转角θ的变化。

二、霍尔转速表(实物)

在被测转速的转轴上安装一个齿盘,也可选取机械系统中的一个齿轮,将线性形霍尔器件及磁路系统靠近齿盘。

三、霍尔式微压力传感器(实物)

当被测压力为零时,霍尔元件的上半部分感受的磁力线方向为从左至右,而下半部分感受的磁力线方向为从右至左,它们的方向相反,而大小相等,相互抵消,霍尔电势为零。四、霍尔式无触点汽车电子点火装置(实物)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点火装置采用机械式分电器,它由分电器转轴凸轮来控制合金触点的闭、合。存在着易磨损、点火时间不准确、触点易烧坏、高速时动力不足等缺点。采用霍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能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

五、霍尔式无刷电动机(实物)

霍尔式无刷电动机取消了换向器和电刷,而采用霍尔元件来检测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其输出信号经放大、整形后触发电子线路,从而控制电枢电流的换向,维持电动机的正常运转。

六、霍尔式接近开关(实物)

用霍尔IC也能完成接近开关的功能,但是它只能用于铁磁材料,并且还需要建立一个较强的闭合磁场。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温标的分类。

2.熟悉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3.熟悉热电效应以及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熟悉热电偶的种类和结构。

5.掌握热电偶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多种热电偶加热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首先介绍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分类,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第一节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的基本概念(了解)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微观概念是:温度标志着物质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二、温标(换算)

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

1.摄氏温标(?C)

摄氏温标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零度(0?C),把水的沸点定为100度(100?C)。

2华氏温标(F)

它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F℉,水的沸点为212℉

它与摄氏温标的关系式为

θ/ F=(1.8t / ?C +32 )(9-1)

3.热力学温标(K)

热力学温标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的最科学的温标

用下式进行K氏和摄氏的换算

t / ?C=T / K-273.15 (9-2)

或T / K=t / ?C+273.15 (9-3)

4.1990国际温标(ITS-90)

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8年建立了一种国际协议性温标,即IPTS-68温标。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了解,并讨论什么场合使用什么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用途可分为基准温度计和工业温度计;按照测量方法又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膨胀式、电阻式、热电式、辐射式等等);

第二节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效应(多媒体演示)

由于热电偶的两个结点均存在珀尔帖电动势,所以热电偶所产生的总的热电势是两个结点的温差Δt的函数f AB(见图9-2及9-4),即

E AB(T,T0)=f AB(T,T0)= f ABΔt (9-4)

讨论由上式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如果热电偶两结点温度相同,则回路总的热电势必然等于零。两结点温差越大,热电势越大。

2)如果热电偶两电极材料相同,即使两端温度不同(t≠t 0),但总输出热电势仍为零。因此必需由两种不同材料才能构成热电偶。

3)为什么热电势的大小只与材料和结点温度有关,而热电偶的内阻与其长短、粗细、形状无关?(式9-4中未包含热与热电偶的尺寸形状有关的参数)热电偶越细,内阻越大。

二、中间导体定律(讨论实际价值)

利用热电偶来实际测温时,连接导线、显示仪表和接插件等均可看成是中间导体,只要保证这些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各自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势没有影响。

第三节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

一、热电极材料和通用热电偶

热电极和热电偶的种类繁多,介绍常用的8种,讨论哪些场合选用哪个分度号:

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心得

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安全检测技术实验》这门课程是安全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内容为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及选用范围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在安全检测方面人类感官功能的延拓。它涉及到物理学、电子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检测技术等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安全十分重要,所以安全检测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随着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化,安全检测技术必将会有长足的发展,必将为安全工作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条件和手段,而《安全检测技术实验》这门课程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掌握这些技术。 地质雷达作为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高新技术方法,以其分辨率高、定位准确、快速经济、灵活方便、剖面直观、实时图象显示等优点,备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地质雷达是安全检测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也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浅层工程地质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束在界面上的反射探测有关目的物。地质雷达可用于基岩探测、滑坡预测、堤坝隐患探测、溶洞和裂隙探测、隧道开挖撑子面前的地质灾害预测、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的地基及质量检测、水底沉积和埋藏物探测、地下埋藏物(金属和非金属管线,桩基)探测、污染区划界、

管道漏水及漏气探测等。 通过对公路检测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路基密实度或缺陷主要根据雷达反射波的同相轴连续性进行评价。若同相轴平直、规则并连续,表明介质均一性、密实度较好;反之,若同相轴出现弯曲、错断、分叉和紊乱等不连续特征,则表明介质均一性、密实度较差,并伴随沉陷现象。 管线的种类繁多,其波场特征也表现各异,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反射同相轴呈向上凸起的弧形,顶部反射振幅最强,弧形两端点反射振 幅最弱,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 (1) 由于金属管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大,导电率极强,衰减极大,则金属管顶部反射会出现极性反转,无底部反射。而非金属管的介电常数均低,导电率小,衰减小,顶部反射极性正常,管底部反射同相轴明显。(2) 对非金属管而言,管内流动的物质不同,管线的波形特征不同,当管线内部充水时,在水界面发生极性反转,来自管底的反射需较大的 旅行时间。 地质雷达具有分辨能力强、观测效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 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作为新计术, 也有其缺陷。对地质雷达利用的重点应放在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上,在进行资料解释时应结合地质、钻探和其它资料,并注重不断积累经验;同时采用多种探测手段, 将不同探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提高对雷达图像的解释能力。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在岩石性能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岩石

物联网的自动识别技术

(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物联网的自动识别技术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朱凌亮 班级学号B13111028

摘要: 物联网是一次新的信息产业革命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关键字: 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 自动识别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上发展出来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归根到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 一般来讲,在一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采集(识别)完成了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因此,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新技术,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中间件或者接口(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将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加工,最终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在有的场合,中间件本身就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中间件还可以支持单一系统不同的协议的产品的工作。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Auto Identification System, 简称 AIDS),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 简称API )或者中间件(Middleware)和应用系统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自动识别系统完成系统的采集和存储工作,应用系统软件对自动识别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应用处理,而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则提供自动识别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之间的通讯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将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应用软件系统可以识别和利用的信息并进行数据传递。

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实验一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 二、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 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质量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与成败,因此必须按照粘贴工艺规程粘贴应变片,一般步骤为: 1、应变片的检查 (1)外观检查 用放大镜(或投影仪)进行外观检查。凡是金属丝栅不紊乱、布置均匀。引线牢固,底基胶层均匀者可以认为合格。 (2)阻值分选 用精密电桥测量应变片的阻值,一般不超过应变片名义阻值的±0.5%时,认为其合格。但要根据实测电阻值分组包装使用。在同一组中,各片之间的实测电阻值偏差最好不超过±0.1Ω。当相差为±0.5Ω时上,电阻应变仪就不易平衡了。 2、粘贴表面的清理(即试件清理) 一般对贴片表面的要求为: (1)完全去掉表面的氧化皮及污垢。通常采用手提电动砂轮,钢刷、 砂布等打磨。测点表面最好用0#或1#砂布打磨到▽6即可,也 不易太光滑。打磨表面为应变片基底面积的2~3倍 (2)用划针在测点表面轻画贴片位置的坐标线。 (3)用丙酮(或无水乙醇、甲苯)和脱脂棉清洗。直到没有脏物为止,晾干后即可开始粘贴应变片。 3、贴片的具体步骤

一般按使用粘贴剂所要求的工艺进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使用KH一502粘贴剂为例) (1) 粘片前粘片的工具要准备齐全。 (2) 首先在应变片如背面和清理好的试件表面上都涂上—层很薄的粘贴剂、然后将应变片按试验要求的方位贴于试件上。 (3) 贴上后,在片上盖上—层玻璃纸。一手提住引线,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滚压(主要用垂直压力,不要有推力)。把多余的胶水与气泡挤出。 (4) 贴片完毕后,应变片应该整齐、干净,位置准确,胶层均匀。 4、应变片的干燥处理: 在贴片完成后,应根据所用粘贴剂的干燥固化条件,进行干燥处理。对KH一502粘贴剂。一般可在干燥的空气中自然干燥,也可用热烘干燥,如用红外线灯烤,电吹风吹等。 5、粘贴质量的检查: 对应变片粘贴质量应检查如下项目: (1)应变片粘贴位置是否准确; (2)胶水是否均匀。有无气泡与漏贴部分,尽量给以补救。尤其注意将两端贴牢。 (3)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是否断路或短路。 (4)用高阻计或万用表欧姆高阻挡,(如MF—10型的10K档)检查应变片与试件间的绝缘电阻。对于一般的测量,绝缘电阻≥50~100兆欧即可。 6、导线的连接与固定: 对经过检查合格的应变片,即可焊接导线并使之固定。导线是应变片与测量仪器连接的桥梁,起着传输应变信号的作用。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导线。一般为了保护应变片,往往应在应变片与导线之间设有接线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教案

一、实验地点 K1-305测控技术实验室 二、实验时间 三、实验项目 1. 常用信号观察 2. 信号无失真传输 3. 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性能实验 4. 电容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5.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注:以上为可选项目,本学期实验以实际安排项目为准 四、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实验教学课程的核心是《现代测试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测试与处理,是测试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是一门面向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训练课程,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测试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熟练掌握常用信号的特性、掌握常用信号的测试技术与处理方法、初步掌握实验现象的相关理论分析方法的目的。 实验教学在机电工程学院(K1)测控技术实验室展开。采用教师讲授、辅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其中,每次实验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3(15分钟)课时,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THBCC-1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CSY2001(CSY2001B型)型传感器综合实验台、(虚拟)示波器等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测试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达到熟练使用测试设备的目的,为以后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充分进行实验准备,并进行现场实验指导,检查实验结果,认真批改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充分阅读实验指导书及相关教学内容,按分组独立完成每个实验,每完成一个实验,必须写一份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完整、数据详实、结论合理。 2. 介绍实验仪器设备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按学号自然分组,可根据学习成绩由学生自己适当调整,但必须报指导教师备案。各班一般共分10组。

4. 指导教师严格考勤。 六、实验项目、学时分配、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可根据教学实际要求适当增加实验项目,但不计课时,以学生自愿为主。 七、主要仪器设备介绍 1. THBCC-1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本实验台能满足“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验教学,通过USB数据采集卡,利用上位PC机提供的信号发生器,虚拟示波器,脚本编程完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 首先记住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拿生命来做实验。 上周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实验事故,实验室爆炸,造成一个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让人痛心,生命的逝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呢? 今天我们在悲伤的同时,我们来看一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该如何使用与管理。 在质监领域,检测实验室是最容易接触到化学品的地方。那么问题就来了,实验室危险品为何会爆炸?那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引发爆炸?危险品如何管理?应急救护措施有那些? 1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2 八大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GB 13690-1992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1)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3)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6)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量后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7)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8)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有很多种,比如,最常见的就是: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3 爆炸的分类两种。 (1)物理性爆炸: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 哪些不规范操作会爆炸? 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都能酿成爆炸事故。如: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张毅李学勤编著 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2004年9月

目录 C S 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单臂单桥)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交流全桥) (6) 实验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 (9) 实验四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12)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 (14) 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17) 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21)

CS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本仪器是专为《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差动变压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热电偶、电容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光纤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计、压变式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件,以及低频振荡器、音频震荡器、差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等信号和变换器件,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大量的相关实验。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仪器,必须对实验中使用涉及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激励源有一定了解,并对仪器本身结构、功能有明确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必须在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拉扯,防止插头折断。 3、对从各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通过机壳造成短路,并 禁止将这些引出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一起损坏。 4、使用激振器时注意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不要开得太大,尤其是在梁的自振 频率附近,以免梁振幅过大或发生共振,引起损坏。 5、尽管各电路单元都有保护措施,但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短路。 6、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双平行梁用附件支撑好,并将实验台上不用的附件撤 去。 7、本仪器如作为稳压电源使用时,±15V和0~±10V两组电源的输出电流之和 不能超过1.5A,否则内部保护电路将起作用,电源将不再稳定。 8、音频振荡器接小于100Ω的低阻负载时,应从LV插口输出,不能从另外两个 电压输出插口输出。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孙传友高教电子教案第1章

第1章绪论 1.1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1.1.1检测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一、检测仪表 检测――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试验,取得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过程。 检测仪表――专门用于“测试”或“检测”的仪表。 二、地位与作用: 1、科学研究的手段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1/4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 2、促进生产的主流环节 3、国民经济的“倍增器” 4、军事上的战斗力 5、现代生活的好帮手 6、信息产业的源头 1.1.2 检测技术是仪器仪表的技术基础 一、非电量的电测法――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来测量 优越性:1)便于扩展测量的幅值范围(量程) 2)便于扩宽的测量的频率范围(频带) 3)便于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 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实现测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二、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电量测量技术、 传感器技术 非电量电测技术。 三、仪器仪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应用要求”=仪器仪表 1.2 传感器概述 1.2.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一、传感器的定义 国家标准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 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当今电信号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通常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二、敏感器的定义――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X=即被测非电量X正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1、当Z 量)Z时,可直接用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X转换成电量Y。 X≠即被测非电量X不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2、当Z 量)Z时,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增加一个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X转换为该传 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班级:物流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10月20日

目录 1、自动识别概念 (3)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3) 3、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3) 4、自动识别技术特点 (4) 5、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4) 5.1、条码技术 (4) 5.2、磁条(卡)技术 (4) 5.3、IC卡技术 (5) 5.4、生物识别技术 (5) 5.4.1语音识别技术 (6) 5.4.2视觉识别技术 (6) 5.4.3人脸识别技术 (6) 5.4.4指纹识别技术 (7) 5.5图像识别技术 (7) 5.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 (7) 5.7.射频识别技术(RFID) (8) 6、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6.1、自动识别技术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 (8) 6.2、自动识别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10) 6.3、自动识别技术可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10) 7、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11) 8、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8.1、多种识别技术的集成化应用 (12) 8.2、无线通讯相结合是未来自动识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3) 8.3、自动识别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控制,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14) 8.4、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并向纵深发展 (15) 8.5、新的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不断涌现,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16)

1、自动识别概念 自动识别系统是现代工业和商业及物流领域中,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流通自动化过程中所必备的自动识别设备以及配套的自动识别软件所构成的体系。 自动识别包括:条码识读、射频识别、生物识别(人脸、语音、指纹、静脉)、图像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 自动识别系统几乎覆盖了现代生活领域中的各个环节,并具有及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比较常见应用有:条形码打印设备和扫描设备,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指纹防盗锁,自动售货柜,自动投币箱,POS机等.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近几十年内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及图像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3、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按照国际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标准,自动识别技术可以有两种分类方法: 1.按照采集技术进行分类,其基本特征是需要被识别物体具有特定的识别 特征载体(如标签等,仅光学字符识别例外),可以分为光存储器、磁存 储器和电存储器三种; 2.按照特征提取技术进行分类,其基本特征是根据被识别物体的本身的行 为特征来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可以分为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属性特 征。

小度写范文[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模板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版检测技术的选择题(上) 2011年01月06日星期四 14:57 第一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 C 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 B 级的压力表。 A. 0 .2 B. 0 .5 C. 1 .0 D. 1.5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C 左右为宜。 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 D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 D 。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提高可靠性 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 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 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 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B ,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C 。 A. 1℃ B. 5% C. 1% D. 10%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B 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 C 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 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C 级。 A. 0.25 B. 0.5 C. 0.2 D.1.0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 B 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 D ;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 A 应变片。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2)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C 测量转换电路。A. 单臂半桥 B. 双臂半桥 C. 四臂全桥 D. 独臂 3)在图2-22a中,热敏电阻测量转换电路调试过程的步骤是 A 。若发现毫伏表的满度值偏

(完整word版)教案-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教案 教师姓名:张宝述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课程代码:11319074 授课对象:本科专业:材料物理 授课总学时:64 其中理论:64 实验:16(单独开课) 教材:左演声等.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北京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0 材料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制

2、简述X射线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息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章节名称第三章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概念:(电子的)最大穿入深度、连续X射线、特征X射线、溅射;掌握概念:散射角(2 )、电子吸收、二次电子、俄歇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流(电子)、透射电子、二次离子。 2.了解物质对电子散射的基元、种类及其特征。 3.掌握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4.掌握二次电子的产额与入射角的关系。 5.掌握入射电子产生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范围。 6.了解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电子的散射,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难点:电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离子散射,溅射。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散射 二、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三、电子激发产生的其它现象第二节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散射 二、二次离子 作业一、教材习题 3-1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多种粒子信号(教材图3-3),哪些对应入射电子?哪些是由电子激发产生的? 图3-3入射电子束与固体作用产生的发射现象 3-2电子“吸收”与光子吸收有何不同? 3-3入射X射线比同样能量的入射电子在固体中穿入深度大得多,而俄歇电子与X光电子的逸出深度相当,这是为什么? 3-8配合表面分析方法用离子溅射实行纵深剖析是确定样品表面层成分和化学状态的重要方法。试分析纵深剖析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补充习题 1、简述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章节第四章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概述教学 4

9检测教案,小位移检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教程梁森授课教案

模块九、小位移检测技术授课教案

项目一电感式小位移传感器 【项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感式小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整流电路。 ?技能目标 熟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安装与应用。 任务一认识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 一、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图9-1 铁心气隙与电感量及电流的关系实验 1-固定铁心2-气隙3-线圈4-衔铁5-弹簧6-磁力线7-绝缘外壳 2π L U U U I Z X fL =≈=(9-1) 图9-2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a)变气隙式b)变面积式c)螺线管式 1-线圈2-铁心3-衔铁4-测杆5-导轨6-工件7-转轴 1.变气隙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提问:变气隙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必须保持 2 2 N A L μ δ ≈中的哪些函数为为常数? 图9-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a)L-δ特性曲线b)L-A特性曲线 1-实际输出特性2-理想输出特性 提问:变气隙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是何种关系?δ越小,灵敏度就越?2.变面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提问:变面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是何种关系? 3.螺线管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提问:螺线管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特点有哪些? 4.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图9-4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a)变气隙式差动传感器b)螺线管式差动传感器 1-上差动线圈2-铁心3-衔铁4-下差动线圈5-测杆6-工件7-基座

图9-5差动线圈与单线圈变气隙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特性比较 1-上线圈特性2-下线圈特性3-L1、L2差接后的特性 提问:请分析差动变气隙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特性(线性、灵敏度、吸力、温漂等)。 5.测量转换电路 (1)交流电桥电路(略)。 (2)相敏检波电路“检波”与“整流”的含义…… 提问:相敏检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衔铁的位移方向之间有何关系? 采用相敏检波电路,得到的输出信号既能反映______的大小,也能反映______的方向。 图9-7 不同检波方式的输出特性曲线 a)非相敏检波b)相敏检波 1-理想特性曲线2-实际特性曲线E0-零点残余电压Δx0-位移的不灵敏区 二、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图9-8差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自动检测技术的实验报告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 ——单臂、半桥、全桥电路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 测试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 3. 比较各种桥路的性能(灵敏度)。 二、实验原理: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 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 1、R 2、R 3、R 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44332211 R R R R R R R R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 ∑? = R R ;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 R R 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 ∑?= ====R R R R R R R R 4,4321。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 ? E ?ΣR ,电 桥灵敏度R R V K u //?=,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 、1/2E 和E 。由此可知,当E 和 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U-X关系曲线图 三、实验所需部件: 直流稳压电源(V 4 档)、电桥、差动放大器、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微头、电压表。 四、实验接线图: 图(1) 五、实验步骤: 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 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 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单臂桥路中R 2、R 3、R 4和W D 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 1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 ;半桥桥路中R 1和R 2为箔式应变片,R 3、R 4仍为固定电阻;全桥桥路中R 1、R 2、R 3、R 4全部使用箔式应变片。在接半桥、全桥桥路时应特别注意其应变片的受力方向,一定要接成差动形式。 3、调节测微头,使悬臂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4、确认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并预热数分钟。 5、调整电桥电位器W D ,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 6、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向上和向下移动各5mm ,测微头每移动0.5mm 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 ,S = △V /△X ,并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 关系曲线。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作出定性的结论。 六、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位移mm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压V (单臂) -0.006 -0.011 -0.016 -0.030 -0.038 -0.043 -0.050 -0.060 -0.069 -0.076 电压V (半桥) -0.015 -0.030 -0.044 -0.060 -0.072 -0.090 -0.102 -0.118 -0.136 -0.152 电压V (全桥) -0.029 -0.063 -0.093 -0.118 -0.150 -0.182 -0.213 -0.247 -0.282 -0.310 位移mm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压V (单臂) 0.014 0.019 0.026 0.033 0.045 0.052 0.060 0.066 0.076 0.085 电压V (半臂) 0.019 0.034 0.050 0.065 0.080 0.102 0.120 0.138 0.155 0.175 电压V (全桥) 0.033 0.066 0.098 0.136 0.170 0.198 0.230 0.261 0.293 0.325 根据表中所测数据,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 关系曲线图,如下图: v W D +4V -4V R 3 R 2 R 1 R 4

安全帽试验

常用安全护具的检验方法 4)产品的规格及技术性能是否与作业的防护要求吻合。 常用的安全护具必须认真进行检查、试验。安全网是否有杂物,是否被坠物损坏或被吊装物撞坏。安全帽被物体击打后,是否有裂纹等。经常对安全护具的检查按要求进行 1.安全帽:3kg重的钢球,从5m高处垂直自由坠落冲击下不被破坏,试验时应用木头做一个半圆人头模型,将试验的安全帽内缓冲弹性带系好放在模型上。各种材料制成的安全帽试验都可用此方法。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 2.安全带:国家规定,出厂试验是取荷重120kg的物体,从2~2.8m 高架上冲击安全带,各部件无损伤即为合格。 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试验负荷重标准情况下,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一些施工单位经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麻袋,由装木屑刨花等作填充物,再加铁块,以达到试验负荷的重标准。用专作实验的架子,进行动、静荷重试验。 锦纶安全带配件极限拉力指标为:腰带1200~1500kg,背带700~1000 kg,安全绳1500 kg,挂钩圆环1200 kg,固定卡子60 kg,腿带700 kg。 安全带的负荷试验要求是:施工单位对安全带应定期进行静负荷试验。试验荷重为225 kg,吊挂5min,检查是否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安全带的检验周期为:每次使用安全带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新安全带使用两年后进行抽查试验,旧安全带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抽检。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做过试验的安全护具,不准再用。 3.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还必须注意: 1)产品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单位生产的产品; 2)产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书”; 3)产品是否满足该产品的有关质量要求;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2010-04-09 15:03条码本身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 种十分有效的识别工具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来支持成熟的管理系统。条码使 用能够逐渐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节省开支并改进业务操作。 条码是由不同宽度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组成的图形,这些部 分代表数字、字母或标点符号。将由条与空代表的信息编码的方法被称作符号法。符号法有许多种。下面列举的是一些最常使用的符号法。 通用产品码(UPC码)和它在世界范围的相似物国际物品码(EAN码)在零售业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它们正在工业和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地接受。UPC/EAN码是 一种全数字的符号法(它只能表示数字)。 在工业、药物和政府应用中最浒的是39码,糨是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它具有自我检验功能,能够提供不同的长度和较高的信息安全性。它被一 些工斑马打印机业贸易组织所接受,包括汽车工业活动组织(AIAG)、保健工业 贸易通讯委员会(HIBCC)和美国国防部(DOD)。工业应用包括追踪生产过程、仓 库库存,还有识别影印领土这样的特别应用。作为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39码除有数字外,还能够支持大写字母并有一些标点符号。 与39码相比,128码是一种更便捷的符号法,糨能够代表整个ASCII字母 系列。它提供一种特殊的"双重密度"的全数字模式并有高信息安全性能。128 码正在逐渐代替39码。HIBCC和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已接受一种特殊版本的128码(UCC/EAN-128)用来进行送货箱的标记。在ANSI的送货箱标记标准中也 承认UCC/EAN-128码。在需要将序号、批量号和其它有关信息输入到产品标签 上的应用中使用UCC/EAN-128码的趋势有进一步的发展。 两维码符号法正在跟进 两维码符号法是条码发展的下一步骤。它们比传统的条形码的密度高得多,所以能提供较高的信息完整程度。因为它们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放入更小的面积内,所以它们为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接受。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等。 12、金属电阻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 了。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在仿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测 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兼容性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编号:B002D150 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odern Measurement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8) 学分:2.0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测试技术,了解现代测试技术过程中GPIB、VXI等程控仪器的数字接口,以及PXI等自动检测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开发、应用现代测试系统的能力。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以讲授、讨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电子测量、检测技术、智能仪器设计等课程为基础。讲授过程中需结合控制接口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网络测试技术等内容,综合地进行分析,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应用智能仪器进行信号检测及分析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现代测试技术概述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和意义。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了解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了解网络化测试系统技术。 了解自动测试软件平台技术。 第二部分总线接口技术 教学重点:GPIB总线结构及接口设计。 VXI总线组成及通信协议。 PXI总线规范及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VXI总线通信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GPIB数字接口的发展及基本特性。 掌握GPIB器件模型,掌握数字总线结构,理解接口功能及其赋予器件的能力。 理解GPIB专用LSI接口芯片实现接口功能。

第七课 新的实验(教案)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 第七课新的实验 抚顺县高中邹维平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 投影仪、多媒体播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心理测试:罗夏克墨渍实验 (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第一印象觉得象什么?)在备选答案中请学生选择 罗夏克墨渍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性格测试实验,用墨水滴在纸上,中心对折,让被测者观察所产生的左右对成的图形,以此来测试被测者的性格。 2、出示《蒙娜丽莎》,学生准确的说出其名称 对比: 为什么对于墨渍的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蒙娜丽莎》所有人却能异口同声的有同样的认识呢?(抽象与具象给人的感受) 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呢?(不是)来看看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毕加索《公牛的变体画》,展示艺术家怎样从具象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最简 练外形 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 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

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 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型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 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引出课题——《新的试验》 二、授课 1、新的形体理解: 对比:Velazquez的《宫娥》与Picasso的变体画《宫娥》 [思考]①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 观察Velazquez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实怎样作画的? 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 [思考]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 2、新的创作方法: 欣赏:Ferce Cako的《SICAF Soule 2003》(视频) [思考] 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 这件作品中用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 么? 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 (这是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它采用了新的载体形式。艺术作品的传统载体多是纸张、画布等物质实体,而该作品采用了光束这种新的载体形式,通过实物投影仪和光转换投影仪设备的表现力将RGB状态下光的艺术显示展现在观众面前,配上音乐后,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当然我们看到的不是“原作”,而只是原作过程的数字化记录。) 3、新的创作主题: [思考] 是否可以将照相机、印刷等现代技术能否作为艺术品的创作手段?为什么? (可以,独特手段的复制能够更好的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大众文化,比如明星、广告、速食等题材,这些可不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你是怎样认为的? (可以,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现代的大众文化也是艺术的手段。) 欣赏: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Marilyn Monro》 (丝网印刷绘画实际上是绘画、摄影和印刷三种媒介的综合。沃霍尔玛丽莲、梦

《安全检测技术》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03 课程英文名称:Safety Detecting Techniques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生产场所中涉及众多的设备、设施与仪表,其有效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其寿命长短。一旦发生故障或失效,轻者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重者会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因此,安全检测技术在安全工程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安全检测技术基础和常用传感器; 2.生产装置安全检测技术熟悉; 3.安全检测仪表与系统的防爆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组成。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安全检测技术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系常用传感器、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组成等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 安全检测设备设计开发及应用技术等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安全检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