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目录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第五节计算机安全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臵的基本要求第四节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本要求

第五节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第一节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第二节财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要求

第三节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第四节计算机基本要求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财会人员借助穿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式计算机等机械设备完成会计信息的记录、计量、分类、汇总和编表工作;机械式会计处理方式只是昙花一现。直至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从此开辟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时至今日,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从最初的单个功能模块发展到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预测与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系统。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在1981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学术讨论会”上正式被提出的。

狭义: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即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广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市

场与发展等。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技术的简称。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学和信息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手工环境下,会计人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凭证编制、记账编制会计报表上了,而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记账、和报表编制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先预测、事中控制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手工条件下,会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会计核算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会计人员可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先预测和事中控制,使会计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会计产生以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手工方式、机械式方

式和电子计算机方式。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至今仍然被许多单位所沿用;机械式方式并没有被真正推广;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有了质的更新。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1989年以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处于自发发展阶段。

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从此,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财政部提出,力争使80%以上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开展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种硬件的配臵、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会计电算化人员的配臵与分工、会计电算化运行规程的制定与实施等。这里面,保障电算化实施的关键因素是选择功能完备的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

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进销存核算、会计报表生成、账务分析等。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开发或选择会计软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1、按使用范围划分: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为主。

2、按行业划分:企业版会计核算软件、行政事业版会计核算软件等。

3、按会计信息共享性划分:单用户会计核算软件和网络与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

一般来说,配备会计核算软件的方式主要有选择通用商品化的会计核算软件、选择定点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和选择通用与定点开发结合的软件等三种方式。其中,选择通用商品化的会计核算软件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1、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利弊。

主要优点:(1)成本低—批量生产,单位成本低,故售价相对比较低廉。

(2)见效快—会计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购买后很快

可使用。

(3)维护有保障—配有专职软件维护人员,可为客户

版本升级。

主要缺点:(1)其不能一步到位地满足用户核算与管理的需要。

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要提供给尽可能多的单位使用,

因此对软件的通用性要求较高,反过来就不可能满足

所有单位的各种管理要示。

(2)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实现电算化后,会计人员

要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适应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软

件还要求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语法,定义各种转账公

式、数据来源公式、费用分配公式等。

2、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应该考虑的问题:

(1)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是否满足单位需要;

(2)考察软件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3)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4)选择稳定的开发商和服务商;

3、选择会计核算软件的步骤:

(1)收集市场信息,确认候选的供应商;

(2)访问软件公司,了解其综合实力和产品信息;

(3)访问软件公司的客户;

(4)选择数据模拟运行;

(5)比较立项。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其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采购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一)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功能描述

1、账务处理模块:以记账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和结账、银行对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以及系统服务和数据管理等工作。它是所有模块的核心,其他模块以它作为数据交换和传递桥梁。

2、工资核算模块:以职工个人的原始工资数据为基础,完成职工工资的计算;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等工作。

3、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完成对设备进行管理,即存储和管理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固定资产的变动核算等工作。

4、应收账款核算模块:完成对各种应收账款的登记、冲销工作。

5、应付账款核算模块: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的分析预测工作。

6、采购核算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对采购订单、采购入库进行管理。

7、存货核算模块:对企业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

8、销售核算模块:以销售业务为主线,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等项目进行核算。

9、成本核算模块: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通过用户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定义,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选择。

10、报表生成与汇总:根据会计核算数据完成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汇总工作。

11、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模块:财务分析模块可以完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

(二)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看图P12页图1-1

会计核算软件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

1、单向接收型(报表模块)

2、单向发送型(工资、固定资产)

3、双向传递型(账务处理、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软件内模块之间不存在数据传递关系的情况很少,在处理它们相互之间的数据的传递关系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1、集中传递式(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通过一个专门的

自动转账模块来实现)

2、账务处理中心式(各模块在对原始凭证汇总、处理后,编

制出记账凭证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账务处理模块

对涉及到成本、费用的凭证进行汇总后,传递到成本模

块)

3、直接传递式(各模块先对原始凭证汇总、处理后,编制

出记账凭证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同时,工资、固

定资产、进销存等模块以及账务处理模块要将各种直接

的、间接的费用按一定的标准汇总后传递到成本模块进

行成本计算)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

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奠基人: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他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存储概念,确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他认为计算机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的,英名缩写是ENIAC,中文译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是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的,有两层楼房那么高,30吨重。其特点是笨重、耗电、易损坏。

1946年~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开关元件

1959年~1964年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使用晶体管作为开

关元件

1965年~1970年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作为开关元件

1970年以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开关元件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是以Penntium芯片为主的第五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优点: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记忆、高速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的判断能力。

2、计算机的分类:

①根据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运算方式的不同,以及计算机中信

息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电子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模拟式电子计算机通过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及函数运算器等运算部件,能对模拟量进行运算处理。

②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

③按性能型体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1、计算机速度(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

一般时钟频率越高,其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字长越长,

精度越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

3、存储容量(以KB和MB作为存储器容量单位)1KB=1024

字节;1MB=1024KB;1GB=1024MB

另外,评价计算机的性能时还要考虑以下一些指标:

1、外设配臵: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外存储器,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磁盘驱动器、鼠标等。

2、软件配臵: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汉字软件及其他各种应用软件等

因此在选购微型机时应以软件兼容比较好的为对象。

3、机器的兼容性与可靠性等。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事务处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三个主要领域。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就当今社会而言,计算机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处理:这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会计电算

化就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

2、科学计算: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计算,是指用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的数据运算。例如,用计算机完成人造卫星轨迹计算、水坝应力计算、有关天气预报的计算等。

3、过程控制: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手段。(交通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类完成相关的

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路、机械、土木建筑、服装

等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

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计算机

通信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6、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

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

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

软件系统---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数据.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二者密切交织,缺一不可。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收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根本性的操作。

计算机的传统框架: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构成。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

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一、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所能存储加工的是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信息。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简称为I/O设备)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程序、文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

(一)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等。

键盘的概述:标准键盘有101(或104)个按键,包括数字键、

字母键、符号键、控制键和功能键。

1、键盘的分区:主键盘区、副键区和功能键区

2、键盘的常用键:4个“双态键”

---Ins键(插入状态和覆盖锁定键)

---Caps Lock键(大写字母状态锁定键)

---Num Lock键(数字状态锁定键)

---Scroll Lock1236548键(滚屏状态和锁定键)

30个“双符”键---主键盘区由Shift键控制,副键盘区

由Num Lock键键控制。!1111@

输出设备是指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

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1、显示器的分类:按显示的内容为-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

图像显示器

按显示的颜色分-单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按分辨率(指像素点的大小)可以分-高、中、低三种

2、打印机的种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速度慢、噪音大。但在专用场合很有优势,例如票据打印、多联打印等。

喷墨打印机价格便宜、体积小、噪音低、打印质量高,但对纸张要求高、墨水消耗量大,适于家庭购买。

打印机的技术指标主要有打印速度、印字质量、打印噪声等。

二、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包括运算器和控

制器两个部件。

1、运算器---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计算机部件。

2、控制器---主要负责协调各部件一致工作。它是计算机的神

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

策机构”。

三、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

内存:由半导体器件购成,直接和运算器控制器联系,容量小,

存取速度快,只存放急需处理的数据或正在运行的程序。

外存:由磁介质表面存储器构成,间接和运算其控制器联系,

容量大,存储速度慢,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

内存按工作方式不同分为: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信息消失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信息不消失

外存常用的有:

1、软盘

软盘按尺寸的大小分:3.5寸(存储容量1.44MB)和5.25寸

(存储容量1.2MB)

按盘片的存储面数和存储信息密度分:单片单密度、单片双

密度、双面单密度、双面双密度、单面高密度、双面高密度

注:①对于低密盘,每面有40个磁道;对于高密盘,每面有80

个磁道。

②扇区是软盘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扇区有512个字节的存

储量。

2、硬盘:容量大,存取信息速度快

3、光盘:只读光盘,一次性写入光盘,可擦写光盘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文档一般包括:功能说明、程序说明、上机操作说明、测试和维护说明

上机操作说明包括:硬件要求,计算机类型,外围设备等。

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来划分,软件又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一、系统软件:是指用于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监控和维护,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释和运行的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

2.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及其提供的系统软件为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主要包括各种用于科学计算的软件包,

各种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软件等。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用户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时,必须要满足相应语言的文法格式,并且逻辑要正确。

1、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户用来编写程序的语言。

一般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硬件可

以直接识别,执行速度最快。每条指令都是0和1的代码串

汇编语言(符号语言):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差

高级语言:显著特点是独立于具体的计算机硬件,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好(包括BASIC、C、C++、FoxBASE、FoxPro语言)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的: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目的。

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传送(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分布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内(如一个实验室、一幢大楼)使用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通常局限在10公里范围之内。

广域网WAN:广域网也称远程网。是网络系统中最大型的网络,是由相距较远的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三、因特网(

........).

......Internet

(一)Internet的概述: Internet 即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全球信息资源网),中文译名“因特网”。

Internet是计算机和通信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起源于60年代中期的美国。

我国的Internet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目前有四个可直接连接互联网的网络: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其中,CSTNET和CERNET是为科研、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质Internet。

(二)Internet的应用(应用范围为世界各国)

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1、电子邮件E-mail:E-mail是Internet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

功能,其业务量约占Internet总服务量的30%,与传统的邮件相比,

E-mail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价格低。

2、远程登录Telnet: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与远程的

服务器进行连接,然后在本地计算机上发出字符命令送到远方

计算机上执行,使本地机就像远方机一个终端一样工作。

3、文件传输FTP:支用户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拷贝到另一台计算机。

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向用户提供的三类基本服务

4、万维网WWW:WWW称为环球网,中文名为万维网。它是Internet、

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人机界面友好的计算机文本显示技术,它将菜单位嵌入到文本中;超媒体(Hypermedia)是将图像、

声音等信息嵌入文本的技术。

(三)网址

Internet网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IP地址:Internet连接无数台网络服务器,为了明确区分

每一台主机,就要为每一台入网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

2、域名:由于IP地址不方便记忆,所以一般采用与其相对的

域名来表示网址,域名地址是分层次的,各层之间用由圆点“.”隔开。

3、网络文件地址:网络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应用软件,都视为网络文件。为了便于查找,每个网络文件都有惟一的地址。

网络文件地址表示格式如下:

<协议>://<服务器类型>.<域名>/<目录>/<文件名>

4、电子邮件地址:(用户的E-mail账户包括用户名与用户密码(Password)如:diansuanhua_2006@https://www.doczj.com/doc/c53182256.html,)

第五节计算机安全

一、

..........

..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信息,而计算机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存储传输等的主体部分,可是计算机并不安全,它潜伏着严重的不安全性、脆弱性和危险性。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计算机系统本身的不可靠性,环境干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也有无意的工作失误、操作不当造成的,而人为故意的未授权窃取、破坏、敌对性活动危害更大。加上近年来计算机病

毒严重地侵入计算机系统,不安全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一)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对计算机安全的定义提出建议,即“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恶意的原因而遭破坏、更改、显露”。

1、实体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以及其他附属的设备的安全。

2、软件安全:是指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非法修改和非法执行。

3、数据安全:是指防止数据的非法读出、非法更改和非法删除。

4、运行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正常使

用和维护的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

1、系统故障风险

2、内部人员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银行、供应商、客户等与企业有关

联的单位和个人)

4、社会道德风险

5、计算机病毒

(三)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措施

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安全要求,不同的安全要求就需

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对策主要有:

1、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立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计

算机安全的法律和条令>

2、不断创新计算机的安全技术<它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

保证,也是整个系统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不断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1994年2月18日,由国务院147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是保障会计电算

化系统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另外会计电算化工作者还应该掌

握一些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基本知识及其防范措施。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它是当前安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最主要威胁。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

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它寄生于其他应用程序或

系统的可执行部分,通过部分修改或移动别的程序,将自我复制

加入其中或占据原程序的部分并隐藏起来,到一定时候或适当条件

时发作,对计算机系统起破坏作用。如“欢乐时光”、“木马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破坏性

2、传染性

3、寄生性

4、潜伏性

5、激发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按破坏情况分类:

良性病毒:指那些只表现自己而不破坏系统数据,不会使

系统瘫痪的一种病毒,但是某些特定条件下,比如交叉感染时,

良性病毒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恶性病毒:这类病毒的目的在于人为地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数据,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

武汉市财贸学校 教案本 科目会计电算化 任教班级 1211 教师曹清 2013年2月——2013年6月 教师姓名所属教研组授课年级授课班级学科曹清会计组12级1211 会计电算化周课时学期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学年度/学期4节68 20 48 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 教学进度计划 周别章节及内容课时数备注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4 二试验一:账套建立 4 三实验二:账套初始化 4 实验三:总账系统初始化会计科目的设 4 四 置 五复习测试 4

六试验四:总账系统初始化录入期初余额 4 七实验五:总账日常业务处理凭证管理 4 八实验六:总账日常业务处理填制凭证 4 九实验七:总账期末处理 4 十实验八:总账期末处理及复习检测 4 十一基础设置和总账复习测验 4 十二实验九:报表管理 4 十三实验十:报表管理 4 十四实验十一:工资管理 4 十五实验十二:工资管理 4 十六实验十三:固定资产管理 4 十七实验十四:辅助系统复习检测 4 十八复习 合计课时数68 备注 检查人批准人 课堂教学设计 第 1 周第 1、2 课时课题第一章会计信息化基础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技能要求:1.新课程的要求 2.会计信息化的本质

3.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情感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吸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 过程与方法:讲授、比较、分析 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会计信息化的本质 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学生相关生活 经历及学习基础 已学习会计基础和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设计 思路通过新课介绍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意义及要求,为进入机房上 课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程介绍 一、学习新课程的意义: 在学习传统的会计操作方法后,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完成会计任务,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会计职业必备的一项技能。 二、上课地点及要求: 地点:四楼机房(403) 要求: 1. 每次上课第二道铃响后应经进入教室坐好,由老师带领到机房,沿途保持安静。 2. 不得带任何食物进机房。 3. 机房座位固定,未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4. 机房课为连堂课第一、二节课中间不下课,第二节课提前十分钟下课。 5. 每次上课带书、笔记本、相关资料。 三、课程性质及考核办法 课程性质:集中考试课程 考核办法:平时成绩30%:根据每次要求提交的作业情况及出勤情况评定(出勤以到位为准,平时不考虑病、事假) 测验成绩30%(上机考试) 期末考核40%(上机考试)

会计电算化教案-基础设置1

教案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授课人: 课题基础设置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 掌握建立各种分类档案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 与 难点重点:建立各种分类档案难点:基础设置的先后次序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 基础设置 一、编码方案五、地区分类 二、数据精度六、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 三、部门档案七、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 四、职员档案 授课效果 分析总结 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较高。 注:教师每次课都要写一份教案,放在该次课讲稿前面。

第三章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也称为系统初始化,就是第一次进入系统进行会计 核算之前所做的一系列的设置工作。商品会计软件的基本特点就是 通用性(指会计软件可以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时期使用),而各核算单位都有区别于其他单位的特点和核算要求,因此,各核算单位的会 计核算环境也不相同,就有必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要求设置会计 核算所需要的会计科目、凭证类别、辅助账核算;设置职员档案、 部门档案等基础档案资料。这些设置工作就称之为系统初始化。由 此可见,基础设置是将商品会计软件的通用会计环境转化为满足各 核算单位核算要求的专用会计环境的手段,是联系手工账和计算机 账的桥梁和纽带。 不同的商品会计软件,由于通用性强弱不同,其基础设置的内 容也不完全相同,通常包括设置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凭证类别、 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存货档案等。这些内容都属 于系统的公用信息,该系统中各个模块都可以使用这些设置的内容。 一、设置编码方案 (一)设置编码方案的意义 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在使用核算对象的时 候,手工会计一般使用核算对象的中文名称,而电算会计则使用核 算对象的编码,如科目编码、职员编码、部门编码、客户编码、供 应商编码、项目编码、存货编码、固定资产编码等。 在电算会计中大量使用各种编码,是由于编码具有唯一性、层 次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电算会计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和管 理变得更加准确和方便,所以,设置一套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的 编码体系是我们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的需要。

用友财务软件教案

用友财务软件教案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展望. 第一节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含义: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简称.具 体地说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代替部分人脑辅助管理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这一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代名词,是在1981年在长春市召开的"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由王景新教授提出的. 按照我国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状况划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基本上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一,会计核算子系统单项开发与应用阶段(1979年至1988年) 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用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计算机辅助会计工作 的试点工作.从此,中国会计电算化便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这10年之中,会计核算软件主要是单项开发为主,没有统一的会计电算化制 度,各地各单位的开发基本上处于闭门造车的局面,而所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上 是手工会计操作的翻版. 二,会计核算软件多项开发与应用阶段(1988年至1996年) 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从局部单项数据处理,逐步扩展到建成完整的 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从应用初期手工操作与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并行,发展到甩掉 手工账本,完全依靠计算机有效运行,代替手工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任务;从应用初 期主要用来处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满足基层单位经济管理上的需要,进一步发 展到用软盘或线路传输报送会计报表,用计算机逐级汇总上报会计报表;从计算机在

会计中的自行开发,自己使用,发展到由专业公司的开发通用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 三,融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会计系统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第二节我国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 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范围,财政部将会计核算软件按期开发的目的分成两类:一类是非商品化软件,即自己开发应用或在局部范围内推广使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软件;另一类是在市场公开销售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二,国外管理软件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会计软件虽然更新换代较快,但其更新的内容却侧重于子系统的财务会计业务功能的提高,讲究的是采用最适用的技术,而并不苛求其计算机和网络采用最新的技术. 三,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从计算机信息系统看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区分为事务型处理系统和分析型处理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见P12 图1-1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二,典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在 1957年成立后,推出第一套MRP软件,形成管理软件的开端. MRP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时段式 MRP:决了何时订货以及订货数量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新版)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04042405 计划学时: 72 计划学分: 4 适用专业:会计、会统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建议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组主要成员:黄嫦娇、张翔、姚美琴、 詹敏、曾丽萍 执笔者:黄嫦娇 编写日期: 2015.1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部)编制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会计电算化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为民营中小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能胜任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前导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 2.后续课程:会计电算化(二)、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等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在具备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会核算、能分析、强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规范性,培养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素质,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爱岗敬业: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诚实守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客观公正: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坚持准则: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提高技能: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 参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强化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知识目标: ①了解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 ②了解财务软件的基本程序结构及基本数据流程 ③掌握行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尤其是典型行业,如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④掌握用友、金碟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总账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报表编制;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会计电算化》是财会及相关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去,应用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或者是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工作效率,让广大会计人员可以更多的参与经营管理。 该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学生掌握计算机和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含义,如何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并要能够通过计算机和会计软件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从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 2、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会计实现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3、熟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两种开发方法。 4、了解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了解我国财政主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管理内容,以及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应进行的组织管

理工作。 5、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用友ERP—U8.72版本)完成会计模拟实习资料的处理,提高手工核算模式与计算机核算模式之间区别的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构成。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软件的定义。 2、教学内容 (1)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内容、对手工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2)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会计数据、会计信息),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3)掌握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 (4)明确会计软件的定义及分类,理解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了解会计软件开发的方法 3、本章知识点 计算机会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特点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账务处理系统(重点)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目录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2)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2) 第二章系统服务 (15) 第三章基础设置 (24) 第四章总账 (32) 第五章会计数据综合查询 (51) 第六章 UFO表 (54) 第七章工资 (60) 第八章固定资产 (63)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本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我院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之一。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即可开设此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系统全面把握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方法与技巧,比较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信息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之间关系,了解系统的定义及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类型,进而认识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重点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掌握了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2、本章知识包括: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要求、流程与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成,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结构、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等,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关系 (2)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和要求 (3)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 (4)电算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5)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与实施

会计电算化技能教案课程

教学题 目 第1单元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课时安 排 4 授课时间第周第节 教学目 标知识目标 掌握设置操作员及其权限的作用和方法、建立账套的方法和知识要点的问题;掌握系统启用的方法;掌握设置各种基础档案的作用和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凭证类别及结算方式的方法。熟悉账套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操作员及其权限,为企业会计核算及其管理设置账套并进行账套的管理,进行适合企业需要的各种基础档案的设置,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设计 教学用 具 内容: 第1单元系统管与与基础设置 1.1操作员管理 【任务导入】设置操作员 【做中学】启动系统管理并设置操 作员 【知识要点】 1.2账套管理 【任务导入】账套管理包括哪些内 容,应如何对其进行管理。 【做中学】建立账套、修改账套、 备份与恢复账套。 【知识要点】 13 设置操作员权限 【任务导入】应如何设置操作员权 限。 【做中学】增加及修改操作员权限。1.确定学习小 组。 2.以小组为单 位回答问题。 3.完成“实验 一:系统管理” 的操作。 4.完成“实验 二:基础设置” 的操作。 1.讲解并 演示系统 管理的内 容并强调 应该特别 注意的部 分。 2.提问并 组织讨论 3.布置上 机实验的 内容。 4.讲解并 演示分类 及档案的 设置,特别 强调各种 网络机 房、 视频广播 电子课件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知识要点】 14 设置基础档案 【任务导入】企业中应设置哪些基 础档案。 【做中学】进行基础设置。 【知识要点】 问题: 1.如果一位操作员在年终前调离应该如何处理? 2.如果操作员忘记了自己的密码怎么办? 3.可以修改的账套信息有哪些? 4.如何设置出纳员、会计和会计主管的操作仅限? 5.设置职员档案有何作用? 6.设置客户档案及供应商档案有何作用? 7.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结算方式?档案的作和应注意的问题。 5. 提问并组织讨论3.布置上机实验的内容。 课后学习设计 作业思考题: 在进行基础设置时出现了以下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1)在设置部门档案时不能设置负责人? (2)在设置职员档案时,其所属的部门选择错了,再重新选择时却只显示这一个错误的部门? (3)在企业与某个职员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发现职员档案中并没有这个职员,应该怎么办? (4)在设置客户及供应商分类等内容时发现编码规则错误怎么办? 参考书《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出版《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出版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会计电算化岗位中的软件操作员和审核记账员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2.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 3. 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的应用技术。 4. 了解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的应用。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具有利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处理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的能力。 2. 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往来账款管理等会计管理的能力。 3. 能利用典型的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处理基本的采购、销售和发出存货业务。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初步具有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2. 遵守财会法规,具有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基础模块 (一) 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1. 会计电算化工作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分类。 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理解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作用。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 会计软件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的特点,理解单用户与多用户会计软件的特点。 掌握典型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及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掌握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理解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要求,理解财务与购销存业务处理的过程。 了解会计软件的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等基本运行过程。 掌握会计数据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了解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

固定资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固定资产的账套的创立 2、掌握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 3、掌握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 4、掌握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1、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 2、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 三、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教学、提问、指导练习 四、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4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固定资产系统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特点 (1)初始化数据量大,数据保留时间长。 (2)日常数据输入量少,数据处理方式单纯。 (3)统计功能要求较高,内容输出较多。 2、固定资产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数据传递联系)(1)账务系统(通过转账凭证) (2)成本系统(折旧费用)

3、固定资产的功能 (1)管理固定资产卡片 (2)处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功能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净值的功能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化 1、启用固定资产 以账套主管身份登录系统管理,在账套选项下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套启用设置。 2、以账套主管身份进入用友通,进行固定资产账套的创建。 注意事项:(1)、固定资产账套启用日期要在账套启用日期之后(2)、与总账系统的对应科目的设置,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这两个科目。 (3)折旧方法的设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部门设置:根据企业实际部门机构情况,进行设置 4、对应折旧科目设置 (1)选择“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设置,进入部门编码表(2)选择“**部门”,然后单击修改,选择对应的折旧科目,例如管理部门,对应科目为管理费用,单击保存。 5、资产类别设置 (1)选择“设置”/“资产类别”,进入资产类别编码表 (2)单击增加按钮,输入类别名称、净残值率、选择计提属性“正常计提”,折旧方法“***”,依次设置其他资产

电算化会计教案(四)

电算化会计教案(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4.1 系统管理概述 在一体化管理应用模式下,用友ERP-U8应用系统为各个子系统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用于对整个系统的公共任务进行统一管理,如基础信息的设置,企业账套的建立、修改、删除和备份,操作员的建立、职责的划分和权限分配等,其他任何产品的运行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4.1.1 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功能 1. 账套管理 账套管理的功能是对会计核算账套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包括账套的建立、修改、引入、输出。 2. 年度账管理 年度账管理的功能包括年度账的建立、清空、引入、输出和结转上年数据等。 3. 系统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的统一管理 系统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统一管理的功能包括设定系统用户、定义用户职责和设置功能权限。4. 设立统一的安全机制 在系统管理中,可以监控并记录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设置数据自动备份、清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任务等。 4.1.2 系统管理操作流程和功能 系统管理操作流程图,打开帮助功能查看,区别新用户与老用户的不同。图示! 提示:新用户在使用用友ERP-U8应用系统时,必须首先完成建账工作,才能进行日常业务的处理工作。对同一个用户而言,建账只须进行一次,等到下一年度时,就按老用户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即可。 4.1.3 系统管理模块的启动 系统允许以两种身份注册登录系统管理,一是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二是以账套主管的身份。 1.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登录系统管理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可以进行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设置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数据备份参数,监控系统运行过程,清除异常任务等。 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登录系统管理,主要操作步骤—演示操作! 提示: 系统管理员是用友ERP—U8应用系统中权限最高的操作员,他对系统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负责,因此,企业安装用友ERP—U8应用系统后,应该及时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设置(更改)系统管理员密码的方法是:在系统管理员“注册”中的“系统管理”对话框中,输入操作员密码后,单击“改密码”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打开“设置操作员口令”对话框,在“新口令”文本框中输入欲设置的系统管理员密码,在“确认新口令”文本框中再次输入相同的密码,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登录系统管理 账套主管负责所选账套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对所管理的账套进行修改、对年度账的管理(包括创建、清空、引入、输出以及各子系统的年末结转),以及该账套操作员权限的设置。 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登录系统管理,主要操作步骤—演示操作! 提示: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是为会计和财务信息类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我校,《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重点是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通过手工和会计电算化的对比提高学生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 3、教学条件: 我校现有多媒体机房可满足教学需要,另外有十几个多媒体课室,可进行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演示,完全能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 二、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1.总学时:60学时 2.授课学时:理论学时30,实训学时30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财务软件使用教程》,孙莲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 2.参考书《会计信息系统》,王新玲汪刚主编,清华大学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四、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 1 ?教学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会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3)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4)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2. 教学要求:本章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作一概括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手工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工作特点和财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难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和数据处理流程 第二章系统服务 1.教学内容 (1)系统安装 (2)系统管理 (3)总账工具 2.教学要求本章是对系统服务内容的总体介绍。要求了解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安装方法、了解系统管理在ERP管理软件中的地位。掌握系统管理的原理、主要功能及应用方法,掌握总账工具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识记: 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 财务软件的安装 系统管理在ERP管理软件中的地位 理解: 系统管理的功能。系统管理员与账套主管的权限区别。账套 管理的主要功能。 建立账套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意义。角色与用户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教案)

理论教案:1-1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交流感情 知识目标:了解本学科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学习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上岗证的考试 教学重、难点: 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与作用 2、会计核算软件 3、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1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与作用 一、介绍本学科学习的知识内容 1、会计电算化概述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包括: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软件的要求、岗位及权限的要求等) 3、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硬件、软件、网络、安全等) 4、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用友) 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一种通俗称呼,其目标就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2、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会计管理工作。 3、财务会计电算化 4、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电算化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现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1、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3、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前提下,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2节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会计核算软件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标。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分为通用会计软件和专用会计软件。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陈琰主编,它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以满足学生从事会计职业的需要。 本课“填制凭证”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填制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始环节,它是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本课力求使学生正确掌握填制机制凭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不同经济业务记账凭证的机制过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会计职业,养成诚实守信、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和与人协作的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账凭证应具备的要素与填制方法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正确编制分录并以此机制凭证 四、教学方法 本课授课对象为中职班学生,理解能力偏差,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提问,演示,讲授,分组练习,讨论,实例说明等方法来实施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课题引入 在课题引入阶段,我设计了“什么是机制凭证?”“机制凭证在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中的作用?”这两个问题,在问与答中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讲授新课 新课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①教师“讲授” 首先我用课件展示一张机制凭证,参考书本内容,与学生一起归纳机制凭证填制的基本要素,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利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突破本节重点开了个好头。 ②教师“演示” 接下来我会继续利用课件展示某企业的二笔经济业务,与学生一起利用已学知识讨论确定业务的正确分录,并阐述严谨的业务分析在会计电算化中的重要性,这样做一步步可以使难点弱化并转为激励。然后再由我现场演示两凭证的机制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填制的步骤,为学生的独立操作铺路。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一、开课对象: 会计电算化专业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学习和讨论电算化会计一般知识与会计软件应用技术的课程,是继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专业会计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信息化管理方向的会计专业课。从专业知识的递进关系看,本课程是对会计学科和计算机学科两方面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和提高。 掌握会 (二)能力要求 全面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数据联系,对财务管理软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 1.1会计电算化概述 1.2会计核算软件 (四)教学重点 1、会计电算化涵义 2、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4、会计软件的概念及功能 5、会计数据处理流程 6、会计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五)教学难点 1、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3、会计数据的处理流程 2. 2. 2. 2. 围 采用多媒体与机房、ERP实训室等多种教学设施组织教学 课题三:总账业务(30课时:28课时讲授,2课时练习)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软件中总账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会计处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及期末处理的各项操作 (二)能力要求 能够为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做好充分准备,能够根据企业日常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及期末业务处理

(三)教学内容 3.1总账系统初始化3.2填制凭证 3.3出纳业务 3.4审核凭证并记账3.5期末业务 (四)教学重点 1、系统初始化 2 3 4 5 1 2 3 4. 4. (四)教学重点 1、报表格式设计 2、报表公式编辑 3、报表管理 (五)教学难点 1、报表公式编辑 2、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六)教学方法

最新会计电算化教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中(一)会计班 授课课题:第一章第1节系统管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完成初始建账工作。 2、能力目标:熟练操作初始建账,和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 3、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要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新授课: (1)以系统管理员admin身份进行系统注册 1单击“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进入管理界面。2单击“系统→注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操作员项输入“admin”单击“确定”按钮。 (2)增加用户

单击“权限→用户”系统弹出“用户管理窗口”,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增加用户”对话框,在此输入编号为“901”姓名为“张楠”口令为“901”所属部门为“财务部”,在所属角色中,单击“帐套主管”前面的方框。最后待机“增加”按钮,保存填入的信息,然后单击“退出”按钮。重复操作增加其他用户信息 三、巩固练习: 1、系统注册 2.增加用户。 四、全课总结 系统初始设置非常重要,会影响以后的所有操作,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 五.布置作业 独立上机完成本章操作。 六、板书设计(见PPT) (1)以系统管理员admin身份进行系统注册 (2)增加用户 七、教学反思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中(一)会计班 授课课题:第一章第1节系统管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算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熟练操作初始建账。 3、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知识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3)建立帐套 1单击“帐套→建立”,系统弹出“创建帐套”对话框。在此输入帐套信息,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单位信息,单击“下一步”。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核算类型,单击“下一步”。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基础信息,然后单击“完成”按钮。此时系统显示“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基础信息,然后单击“完成”按钮。此时系统显示“确。5、建帐完成后,系统显示“分类编码方案”对话框,修改科目编码方案后,单击“确认”按钮,保存修改方案。6、系统弹出“数据精度定义”对话框,单击“确认”按钮。7、此时系统提示“是否进行系统启用”对话框,单击“是”按钮。在弹出的“系统启用”对话框勾选“总账”并选择启用日期为“2008年5月”,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启用完成后,提示“确定要启用当前系统吗?”,单击“是” (4)设置权限 A.帐套主管

会计电算化教案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上) 一、从业资格: 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资格,从事人员所必须的唯一合法的有效证件。是 会计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属地管理,全国通用。也是考的前提条件。(资格证考试 介绍) 二、什么是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包括利用计算机完成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判断题)(也可以叫计算机会计,就是利用,运用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及软件市场培育、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等。 ?概括: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科学、科学、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并借助它们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门类。)会计电算化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又懂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所以,课程是学生必修课程。 三、“会计电算化”一词是于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 四、管理体制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案第四章总账系统

第四章总账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总账系统初始化中设置会计科目,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各种分类档案资料的方法。3、掌握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凭证处理和记账的方法。熟悉出纳管理的内容和处理方法。4、掌握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前三章的基本知识以及《会计学原理》相关理论,同时应该熟悉会计处理的基本流程。2、本章知识包括:总账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期末处理,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总账系统初始化中设置会计科目 (2)、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各种分类,档案资料的方法 (3)、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凭证处理和记账的方法 (4)、出纳管理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5)、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 (1)、凭证的修改 (2)、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本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形式讲授法 【课时分配】14学时 【参考书目】指定的教材。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内容:分成四节。

时间:4.1为4课时,4.2为4课时,4.3为2课时,4.4为2课时 4.1 总账系统初始化 4.1.1启动总账系统 系统初始化:是指将通用会计软件转成专用会计软件、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移植到计算机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是使用财务软件的基础。 总账初始设置的内容:包括设置基础参数、会计科目、外币及汇率、凭证类别、结算方式、分类定义、编码档案、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操作员明细权限。4.1.2设置总系统参数 系统在建立新的账套后由于具体情况需要,或业务变更,发生一些账套信息与核算内容不符,可以通过此功能进行账簿选项的调整和查看。可对"凭证选项"、"账簿选项"、"会计日历"、"其它选项"四部分内容的操作控制选项进行修改。 (P82-P88)参数介绍中,要特别关注注意。 1、“凭证”选项卡 包括“制单控制”、“凭证控制”、“凭证编号方式”、“外币核算”、“预算控制”、“客户及供应商往来款项”区域。 注意: 选择“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后,还应通过“明细权限”去设置相应制单科目权限。 2、“账簿”选项卡 包括“打印位数宽度”、“明细账(日记账、多栏账)打印方式”、“凭证、账簿套打”、“明细账查询权限控制到科目”、“正式账每页打印行数”区域。 注意: 选中“明细账查询权限控制到科目”后,还应通过“明细权限”去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查询权限。 3、“会计日历”选项卡 系统自动将会计期间、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列表。此处只需用户选择“启用日期” 注意: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编写单位:工商管理系 执笔人:钱艳娜 一、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习,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及使用方法,达到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目的。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 3、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 4、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总学时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采用笔试和实务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本课程共

120学时,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为1∶1。 5、本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 教材名称:《会计电算化》;主编:王剑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二、理论教学内容(共60学时)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1、主要内容(共6学时): 会计电算化的起源与发展;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比较;会计信息系统概要;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 2、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算化的发展及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掌握会计电算化涵义,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结构;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组织实施过程。 3、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见教材第20页。 4、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付得一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 第二章系统管理及基础设置 1、主要内容(共6学时): 账套管理;账套数据备份及恢复;操作员管理;基础设置

基础会计说课稿讲课稿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说课机会,我的课题是《基础会计》。我将从以下七方面来介绍对这门课的设计:即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课程展望。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应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因此在我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这一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基础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条主线对该课程加以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中,会计的职业岗位设置包括11项,包括:出纳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务管理教研室特设置了7门核心课程。而在这七门课程中,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程为其他六门课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们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等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我们的课程设计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结合”。 职业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2017年上学期《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计划 ( 2018年3月 ) 一、指导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中应用的具体体现。会计的电算化工作不仅取代了会计行业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新了旧的会计观念,使会计工作真正成为经济决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与技能也成为了当今时代每个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学情分析 16级电会1班、72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62人。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基础会计》和《会计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有利于本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但是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还很薄弱,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学生打字速度慢,小键盘录入水平亟待提高,这些将会对教学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各级技能比赛、抽能抽查的内容和要求,我选择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陈婉岚与本人编写的《会计电算化》一书作为教材。教材共分八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软件概述,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总账系统,UFO报表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购销存管理系统,会计软件应用实施案例。本学期主要学习第一章至第六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的应用技术。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采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讲练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采取项目教学法,制定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操作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五、课时安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