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综整理(终极版)

教综整理(终极版)

教育学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对象)

,揭示教育规律

(目的、任务)

的一门学科。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1.超越日常经验 宏观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微观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萌芽: 中国

西方萌芽

学科建立:

教育学多元化发展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二、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广义: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质的规定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

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

标志:教育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特征:(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无等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特征:(2)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措施——讲、读、讨论;教具、实验药品、仪器…

(二)关系

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人”的因素,教育影响是属于“物”的要素。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1.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3.决定教育目的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教育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4.决定教育体制 3.教育促进政治民主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5.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2.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决定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教育在生产科学文化知识

4.决定学校专业的设置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与文化

1.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具有整理、筛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涵义: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1.顺序性:

定义: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启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活动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非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起教育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

2.阶段性:

定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育教学,效果好!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不平衡的。如,两个生长高峰。

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启示: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4.互补性:

表现:①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②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

启示: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别差异性:

表现:①男女性别的差异

②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3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的差异

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1.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遗传及其作用

2.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环境及其作用 2.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不决定人的发展

4.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

(马克思“搬运夫与哲学家,王安石《伤仲永》,《天才的教育》的威特)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知活动。

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六、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结果。 狭义: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①导向功能,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激励功能,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

4调控作用 3.价值取向: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基本理论: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4.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热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

因此,

(1)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其核心与主体;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更加注重和有利于教育制度的国际交流

前制度化(实体化教育)

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制度化

非制度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设女子高师,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学堂改为学校。

4)壬戌学制: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也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2)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1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新中国正式颁布实行第一个学制)2)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四制、六三制)

八、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个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设计、组织、管理者4家长、朋友5研究者

特点:

Ⅰ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1)因材施教

1.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2)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

(3)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教育机智”

Ⅱ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相对稳定的特点决定的

2.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多样性的因素决定的

Ⅲ长期性和间接性

1.长期性: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具有迟效性

(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百年树人

(2)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2.间接性:教师劳动并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培养学生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

Ⅳ主体性和示范性

1.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1)教师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

(2)教师使用的教具的主体性——熟练掌握

2.示范性:由学生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决定

Ⅴ劳动方式个体性和教育成果全体性

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集体劳动之中。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校内外相互支持协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高度自觉,自我监控)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三、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四、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 1语言表达能力 1高尚的师德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2组织管理能力 2愉悦的情感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专业理想 1“非关注”阶段 1职前教育

2专业知识 2“虚拟关注”阶段 2入职教育

3专业能力 3“生存关注”阶段 3在职教育

4专业人格 4“任务关注”阶段 4自我教育

5专业自我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6专业态度和动机补充: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1制定教师发展规划2践行教师职业承诺3丰富教师专业生活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特征)

首先,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其次,强调教师行为的转变:(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能动主体(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最基本最高表现

Ⅰ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Ⅱ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Ⅲ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学生是完整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教育民主的标志)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概括为4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发扬教育民主

九、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广义: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最早提出课程的人是斯宾塞。(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2.意义: 3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学科固有属性: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内容组织形式:分科课程

3.课程类型:综合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三大因素

学习要求角度:必修课程 1社会需求(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选修课程 2知识水平(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设计和开发管理主体:国家课程 3学习者身心的发展(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地方课程 4课程理论

课程任务:基础课程学校课程

拓展课程

探究课程

呈现方式:显性

隐性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3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的一个重要枢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4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内容标准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课程以分科为主,分为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1.主要内容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均衡性(各课程类型保持一个恰当的比重)

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2综合性(针对学科本位: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2设置综合课程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差异)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了解)(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广义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狭义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1共享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优先性、科学性、适应性)

(1)探讨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

(2)研究和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

(3)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5)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6)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是传递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也是社会经验再生产、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1.教学的意义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为个人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的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1教学过程是一种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1.教学过程的本质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学发展性) 2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2.教学过程的规律3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教育性)即知情意的统一 2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

3思想品德为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1应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学相长性) 2应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

1正确选择直观教学用具和现代化手段

一、直观性原则2直观要与讲解结合起来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启发性原则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三、巩固性原则2合理、多样地组织好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教学要按系统性

四、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2注意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按课程标准面向大多数教学

五、因材施教原则2了解学生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实际出发

1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注重联系实际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3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渗透思想教育

3要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八、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九、教学最优化原则:(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

(四)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1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过程要具有渐进性和扼要性

(一)讲授法(辨析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 3讲授的方式要多样、灵活,注意启发(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4语言要讲究艺术

5要配合恰当的板书

6要善于设计或寻找新旧知识结合点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谈话前,要计划好问题和谈话方式

2谈话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二)谈话法(问答法) 3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

4要善于启发诱导

5谈话后,要做好纠正澄清、归纳小结

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谈论性或研究性谈话

(三)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教师是主体)

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1练习法(学生是主体)

2实验法

3实习法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补充:

一、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传授新知识用讲授法,复习巩固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特点物化生科目经常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语外政经常用讲授法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一)做好三个工作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设计教法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一、备课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二)写好三种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即教案

1目标明确

2内容准确

二、上课3方法恰当

4组织严密

5表达清晰、板书有序

6积极性高、效果好

1内容科学合理

2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三、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3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

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反馈要清晰、及时:1注意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错误原因,在评语中扼要指出 2对典型、共性的问题,要以课堂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评、分析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习惯;

四、课外辅导(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2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为有探究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现代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现场教学;

现代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道尔顿制(自学)、特朗普制(大班、小班、个别三合一)

2.班级授课制(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基本定型

·凯提出课的类型、结构形成完整体系

·我国最早采用是在1862年清末京师同文馆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结论

1关注每一位学生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2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知情意的统一)

十一、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及其作用(了解)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鉴定功能:衡量教育活动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目标;

3改进功能:找问题,原因改进教育工作;

4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师的期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5管理功能:放映评价对象的水平,为决策提供依据;

6研究功能:评价过程资料收集、分析整理与教育研究一致;

7调节功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设计做出必要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

8诊断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提供信息;

9发展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1根据评价作用:诊断性评价(事先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1.主要类型2根据参照物的基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划分: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2表现性测验评价法

2.方法 3评定量表评价法

4行为检核表评价法

5同伴评定法与轶事记录评价法

6成长记录评价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多种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1评价目的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发展

2评价主体、内容多元化(自评与他评)

2.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3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与定量)

4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与终结性)

5关注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如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法、案例分析法、交流评议法)

十二、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及其意义

1.德育:

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