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朱妍洁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问题,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围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广泛涉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内容体系、课程体系和途径,深入研究了评价机制与师资力量。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仍存在一些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Survey on Stu dies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Moral Education

ZHU Yanjie

Abstract: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mployers require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difficult job”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Students work attitude, ethic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Currentl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round the theme of occupational moral education, involving the need for extensiv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content, curriculum and approaches, in-depth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qualified teachers.Through analysis of these results, we found that Studies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mor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aspects need to discus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moral ; education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将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本文拟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简要综述。

一、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

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思想文化交锋不断,综合国力竞争激烈,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用人单位招录毕业生的面越来越广,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尤其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学者根据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就业的趋势,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必要性。

有学者根据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张英杰认为:“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就当前高校中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爱与理解的单向化等现象,缺乏健康的人格取向,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1]卢艳兰认为:“一些刚毕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大学生往往把目前所在的工作单位看成‘跳板’,待遇好则继续干下去,待遇不好则等待机会另谋高就,缺乏一种基本的敬业精神。”[2]

有学者提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李国涛认为:“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它要涉及一些特殊的领域,更要涉及某些特殊的人际关系。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3]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许曙青和孟宪琴等提出,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许曙青认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后被‘炒鱿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成长和企业对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在大学生中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4]孟宪琴和张福磊认为:“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匮乏,使他们很难顺利度过‘试用期’,造成了‘就了业,就失业’的现象。”[5]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与原则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日本理工科大学进行技术伦理教育的目标一致且相当明确,就是要使技术者不只是简单的掌握具体规则,而是要了解规则的背景和意义,并最终使这种规范变成自己的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陈文坤和赵

滟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目标、价值性目标、层次性目标。”[6]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大学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世俗化和功利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因此,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分层次进行教育,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学者们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提出了主体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先进性与广泛性、开放性、针对性等六大职业道德教育原则。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充分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陈文坤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机制和传统的影响,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实践,从而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钱先军和陈文坤都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系统性原则,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避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孤立、片面地进行。”[8]关于先进性与广泛性原则,张林明认为:“坚持先进性要求,就是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旨在把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由低层次引向高层次,达到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目标。”[9]关于开放性原则,钱先军学者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把大学生职业道德融入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主流中去,把老师请进来,把学生带出去,做到与社会道德建设息息相通。”[10]关于针对性原则,陈文坤提出:“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中,应突出学生的专业性,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11]钱先军认为:“高校的专业具有多样性,普遍的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其学习的基础性理论与规范,但是不同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和将来很可能从事的职业有针对性的施教。”

[12]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意识教育、职业道德行为教育。

在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上,美国教育伦理内容的特征以法律为准绳。因为美国

教育职业伦理渊源于美国宪法,几乎全部教育伦理规范都是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派生出来的。同时,教育伦理规范具有地方性和行会性。国内李仁山认为:“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团结合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勇于竞争、不断创新等。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13]

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教育上,钱先军认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应从职业道德意识教育抓起。在职业道德意识中,职业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14]陈文坤总结了当前对在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有三种误区:第一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高职类院校展开,而其他院校则没有必要;第二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内容,高校没有教育的义务;第三种认为大学是专业教育,各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尽相同,无法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15]在职业道德行为教育上,美国教育伦理教育偏重于外显行为,而不笼统地提倡具有某种品质,美国素有实用主义传统,又深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特定的品质一定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所以在职业道德规范方面多体现为具体的行为规则。曲丹认为:“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必须加强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16]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几乎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只是隶属于职业指导,并没有形成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重视显性课程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安排、善于挖掘和开发隐性课程。

国内外学者认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重视显性课程的安排。目前,日本各大学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全学教育”课程。如北海道大学的“工学伦理学入门”、关西大学的“工学伦理”、山口大学医学部的“医学伦理”等。冯兴利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可采用核心课程。首先是确定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主题,如某个基本的从业品质,或如何给自己在职场中定位等等。然后在学科课程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中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核心课程的主题”。[17]

善于挖掘和开发隐性课程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张华认为:“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来看,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无意识性、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从学校和教师施教的角度来看,隐性职业道德教育则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可预期性和非与预期姓的统一、可计划性和非可计划性的

统一。”[18]冯兴利依据以上隐性课程的特点,总结出:“显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情、意、行’等问题,因而,发觉和利用学校里的隐性课程,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19]

五、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研究

学者认为,以前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缺陷之一在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依赖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因此,他们探索和拓展了四种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理论讲述、组织讨论、社团活动、榜样激励。

理论讲述是显性课程的依托。因此,要通过理论讲述的方法,对显性课程做出合理的安排。李国涛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讲述,尤其是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所应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必要的。”[20]陈文坤补充了教育者在进行理论讲述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他认为:“在进行职业道德的理论讲解时,教师要注意讲解技巧,讲述条理清楚、简练准确;讲述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讲述要清晰悦耳、抑扬顿挫。”[21]

通过组织讨论可以深化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美国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同时采用讨论、阅读、录像、表演、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学生与教师共同就某些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提供答案,而是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推理能力。[22]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运用。朱正奎认为:“可通过学生自律会等群众社团举办各种活动,采取创建‘学习型宿舍’、‘文明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服务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社会意识。”[23]

榜样激励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升华。胡克培提出:“可以邀请‘社会各行业,特别是学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毕业生、优秀教师’到学校给大学生作生动的报告或讲座,讲述他们是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出不凡业绩的,用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和激励学生。”[24]

六、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研究

在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过程的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五个环节”、“三个等级”的全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个环节即是组织、环境、计划、实施和总结,它反映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标准,起到激励和监察的双重作用。组织环节衡量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总体结构等情况;环境环节衡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提供的外部环境(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情况;计划环节是在前两大环节的基础上,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预期安排,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的授课、实习等多种形式及其实现目标的预计时间等;实施是根据计划,贯彻执行计划安排,完成预定方案;总结环节是在实施之后,做出总结,为以后工作提供经验、教训。

三个等级衡量的是从五大环节到各环节的主要结构,再到更细节的组成要素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五大环节是第一层的考察要素;第二级的考察指标是五个环节下各子成分,包括组织内的领导、师资;环境内的氛围、设施、经费;计划下的学校工作计划、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计划等;实施环节下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实习教学等;总结环节下的对实习的总结,对毕业生质量的评定等;第三级指标是每个二级指标里需要着重注意的内容,如实施环节中各科教学二级指标下对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评定等。

五个环节三个等级包含了一种全程的观点、一种结构的观点,它既考虑到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周期历程的时间性特点,也兼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组成成分的结构性特点。”[25]

七、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德国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的研究颇为成熟。德国注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重视教育学理念的培养。所谓教育学理念就是指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教育实践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以及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其次,加强对教育关系的理解。教育关系指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特征。最后,注重自我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认为,要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全依赖于教师熟练的指导,学校全部工作的成功均依赖于教师道德的提高。[26]国内学者对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的研究,主要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为代表。冯兴利认为:“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进取。对职业道德教师来说,也是能使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得以顺利开展,赢得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认可的先决条件。”[27]李国涛认为:“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具有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尤其是道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职业道德教

育老师还要学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还应尤其注意密切与大学生的联系,走到学生中去,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课余生活中,挖掘大学生专业、对工作、对未来的疑问与困惑。”[28]

八、结束语

以上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研究成果的概述,这是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我们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理论依据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不够全面;第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内容体系构建,与当前国家政策、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不相匹配,未能适应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第三,学者主要侧重于运用何种途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没有系统地表述利用何种具体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只是泛泛而谈运用理论讲述等;第四,学者对于理论研究部分颇丰富,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理论实践,但是对于途经与保障措施部分还不够完善;第五,国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追求开放、自由、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许多方面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英杰. 浅析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7,(33)

[2]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论界,2004,(2)

[3][20][25][28]李国涛.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管理,2006

[4]许曙青.加强以就业为指导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7,(2)

[5]孟宪琴,张福磊.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的思考[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4)

[6]陈文坤,赵滟.浅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11]陈文昆.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J].职业时空,2009,(1)

[9]张林明.试谈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5)

[10][12][14]钱先军.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3]李仁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6

[15][21][26]陈文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6]曲丹.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J].甘肃农业,2005,(8)

[17][19][27]冯兴利.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2008

[18]张华.课程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2]王瑛.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23]朱正奎.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2008,(08)

[24]胡克培.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致加西亚的信 在所有关于古巴的历史事件当中,有一个人最让我难以忘却。 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莱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象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要培养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职业道德:社会的分工体系中,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 内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作用:是大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必修课,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的成功之路 (一)爱岗敬业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的要求,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工作的公民,都应爱岗、敬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岗敬业是社会公德中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即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爱岗与敬业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 要达到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首先要有献身事业的思想意识。人是为生活而工作的,也是为工作而生活的,应当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看待。献身于事业就是要把自己的才华、能力以至于生命都投入到事业当中去,认认真真、毫不马虎。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意识,才能以从事本职工作为快乐。第二,要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专心致志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人才的相对饱和,用人单位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踏踏实实工作,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所以,干一行、爱一行在今天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爱岗敬业要贯穿工作的每一天。提倡爱岗敬业,并非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呆在某一个岗位上。然而无论他在什么岗位,只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浅析

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浅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文化都取得迅速的进步,企业在对高校学生的选拔上,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也因此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力度,努力完善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制,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方法 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从事一定的职业的人员在其工作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所从事职业所明确要求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道德准则的总和。国外高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重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强调权利、平等和自由。他们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实际的行业相结合,注重校企的合作,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中国,职业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主要是针对即将从业或已经从业的人员。高校在职业道德中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对社会中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发展进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使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指导其正确地择业和就业。在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尽职尽责,能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高校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为社会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奋勇拼搏的高素质人才。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对我国高校教育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整体教育体系当中,还处于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需要完善。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足。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都比较欠缺。而现在大学生毕业缺乏信誉,在工作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不能适应工作发展,出现了大量欺骗、跳槽和毁约的现象,而奉献、敬业精神则十分缺乏。所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1.大学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足。我国当前的许多高校中,许多时候只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德育教育在大学的教育当中理应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只重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

大学生与职业道德(论文)

大学生与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身有体会。前不久,《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某地区小学,一名男教师在教室里在所有学生面前殴打一女同学直至死亡。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教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样一个受世人爱戴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毁了一个年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不禁让我们深思:教师的职业道德何在?不仅是学校,在医院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话语也时常让我们不寒而栗。在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职业道德的问题。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试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做简要分析。从学校角度看,因为目前人们对职业学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文化知识学不好才会进职业学校学技术,而高等职业学校更被人们认为是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一般成绩优异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均进入了综合大学学习,因此职业学校从生源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缺乏优势。另一方面,因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呼唤,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艺性,学生能力的培养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与之相对,道德教育则目标模糊,在道德上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学生角度看,进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考落榜生,进入高职是一种“失败”,是无奈的选择,觉得职业学校名声难听,形象不好,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工作丧失热情,进入工作领域,也会对工作不满意,缺乏职业道德也是自然之事。也有另一种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认为以后工作明确,只要学好技术技能,成为本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便可高枕无忧,从而疏忽了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的提高。 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它的内容有具体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如何培养职业道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试做以下建议: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要求是:(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职业技术与业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创造才能。(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注意增产节约,爱护公共财务,廉洁奉公。由于各行各业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本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特点,按照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来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如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不可将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能迅速融入角色。再如秘书,要做好保密工作,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职业教师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最新谈谈我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体会

谈谈我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体会 内容提要:职业道德是职业发展的根本,在公共生活中,职业生活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了解职业道德,,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道德,并有意识的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在校期间,我们应不断深入学习,提高文化人文内涵,不断实践,在社会中学习工作中所具有的实际职业道德,对职业道德保持高度重视,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些,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才有了基础。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养工作岗位社会就业 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根基。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发挥着不同的重要规范作用。现代社会与职业市场的迅速变化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学习与修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坦荡地驰骋于职业疆场。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是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包括两层意思:其一,职业道德有着突出的职业特征。人们在从事特定职业中,由于有共同的活动方式、共同的职业实践,并经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形成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产生了“应当”或“不应当”、怎样做的特殊职业责任感,从而出现了调整本职业内外部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即职业道德。其二,它是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的职业化。职业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而是一般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任何社会或阶级的道德都会通过职业道德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受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的制约和影响。 职业道德可以规范人们的职业品质和行为表现,能够协调职业团体和组织中的内部关系,同时能协调职业团体和社会组织中每一个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可以使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人员形成自觉的职业道德内心信念、传统职业习惯和稳定的内在品德,它对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职业道德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我们毕业后都将从事一定的职业,我们在校期间接受的是专业教育,今后从事的职业种类相对固定。因此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我们迈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呢? (一)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择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大学生从步入大学起,就开始萌动着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憧憬,也开始

建筑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行为标准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决议了人既有维护本身开展需求的个人利益,又有维护社会共同存在和开展需求的共同利益。所以,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是道德的根底。如何调理和控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道德是其中一项主要手腕代写项目管理论文。依据我国建立部制定的建立系统职业道德规划,在建立系统各行业中要倡导和树立三个第一,即“质量第一、效劳第一、信誉第一”。这三个第一针对建立系统的不同行业各处有所偏重,关于房地产业来讲,偏重于讲信誉第一;关于市政公用事业来讲,偏重讲效劳第一;关于建筑行业来讲,偏重于讲质量第一。 1.我国建筑行业的道德现状 从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情况来看,职业道德建立任务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作为权宜之计的产品,假如建筑物质量差,则损失和危害无法估量。众所周知,一座建筑物的降生需求有良好的设计、缜密的施工、合格的建筑资料和严厉的检验与监视。但是,在一段时间内许多设计不只构造不合理、计算偏向,而且基本不思索相关要素,埋下很项目管理硕士论文大隐患;施工过程中次序紊乱;建筑资料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人情关系和金钱等要素严重干扰建筑工程监视的严肃性。这一系列环节中的问题,使我国近几年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要素很多,但是道德要素是重要要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召唤职业道德。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建筑企业逐步从传统的方案经济体制中走了出来。面对市场竞争,人们要追求经济效益,要讲竞争手腕。我国的建筑市场剧烈,特别是我国的各省市开展不均衡,建筑行业的法规不够健全,在竞争中引发出职业道德病。每当我国大范围建立高潮到来时,总随同着工程质量问题的大量增加。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项目,运用各种手腕,其中手腕之一就是自觉压价,用基本无法项目管理职称论文完成工程的价钱去招标。中标后就在设计、施工、资料等方面做文章,启用非法设计人员搞黑设计;施工中偷工减料;资料上买低价伪劣产品。最终,使建筑物的“权宜之计”大大打了折扣。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而且,这两种效益密不可分。一个建筑企业假如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最终必然倒台。理论证明,许多企业并不是垮在技术方面,而是垮在思想道德方面。我国的建筑业要复兴,必需鼎力增强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建立。否则,有可能给 中华大地留下一堆堆建筑渣滓,建筑业的开展和繁荣最终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晓得,职业道德教育最根本的请求是要使受教育者明白职业道德的准绳和标准,但是,受教育者仅仅晓得标准是不够的。道德经过人们内心的信心和社会公认的言论起作用,不具备法律那种强迫性。工程项目管理硕士论文关于道德标准,人们不难了解,也不难控制,而难的是化为盲目的行动。 《中共中央关于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积极倡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文化安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建立,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依照党中央的决议,必需鼎力增强职业道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整体上带动了职业道德的进步,市场经济更召唤着职业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2.建筑企业管理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性 研讨建筑行业职业道德标准,要留意到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性。普通来讲,建筑行业职业道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培养职业精神,树立良好职业道德

培养职业精神,树立良好职业道德 学院:理学院班级:信计0901 姓名:刘林学号:200948490101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身有体会。前不久,听说这样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某地区小学,一名男教师在教室里在所有学生面前殴打一女同学直至死亡。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教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样一个受世人爱戴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毁了一个年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不禁让我们深思:教师的职业道德何在?不仅是学校,在医院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话语也时常让我们不寒而栗。在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职业道德的问题。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它的内容有具体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如何培养职业道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试做以下建议: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实践。 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要求是:(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职业技术与业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创造才能。(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注意增产节约,爱护公共财务,廉洁奉公。由于各行各业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本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特点,按照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来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如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不可将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能迅速融入角色。再如秘书,要做好保密工作,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二)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政治遇到的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性的的道德。在当前环境下,意识形态的差异仍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因此,我们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才能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提高道德水平。 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和方向,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其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

大学生与职业道德

结合科学的职业观理论谈自身职业道德的养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期望值不断提升,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而不再是简单的思想素质和在校表现。现在我们已经是大二的师兄师姐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时候规划一下我们的未来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首先从思想层面上树立科学的职业观理论,并从学习实践中逐步提升职业能力、职业道德。 道德是依靠社会性的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道德通过社会舆论、系统教育、传统习俗、规章制度等方式深入人们的心理,形成人们的观念和情感。从而影响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对社会生活起调节作用。道德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与他人无关的纯粹的个人行为外,一切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的个人行为,都会产生道德和道德问题。窥探道德本质,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道德产生于生活,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 (2)道德是一种特殊规范系统 (3)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总是和社会性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人的才智就会受到抑制。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以下十分重要的意义: (1)道德品质制约人才成长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激发人才成长的潜在力量。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经济组织,在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淮北市二职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教师沟通艺术 沟通意指借着分享信息、理念或态度而与人建立共识。接纳、喜欢、爱是沟通的前提,欣赏而非评判是赞美的技巧,论事而非评论品性是沟通的有效原则,嘲讽、说教与藐视是沟通的敌人。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篱笆墙”,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1.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关系。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艺术,才能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使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师生沟通既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教师要正确认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并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既能增强教育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与学生沟通的原则 ——尊重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不以教师的强势地位压制学生不同意见的发表;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能宽容和悦纳学生;对学生的批评要重说理,重启发,就事论事,不因学生偶然的失误而否认其整个人格品质。 ——理解学生。师生双方由于在年龄、经历、知识水平及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必须善于心理换位,以朋友式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学生,从而扫除沟通障碍,达到教育目的。 ——真诚对待学生。真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当教育者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主动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

界、情感经历、观点态度适时适度、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才能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2)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积极倾听与反馈。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地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在倾听中,教师要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专注,要用简洁及扼要的语言将学生的观点复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用自己的词汇解释学生所讲的内容,或将学生所说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样可以令双方加深印象和了解,让学生感觉到他是被接纳的,从而增加彼此的信任。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师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能容忍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学生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而不是指责他们。 ——善用表扬和批评。表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表扬或批评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批评时应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措词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诚的。 ——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的沟通迅速、快捷、易互动和反馈,但在师生双情绪冲动等情况时不宜采用。书面交流可以很好地避免师生双方面对面的争吵,使双方都能比较冷静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由于文字具有长久保存的性质,书面形式的交流往往会取得比较持久的效果。 ——运用网络沟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网络沟通成为师生一种新的沟通渠道。要实现网络沟通的目的,达成双方的理解、认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热点话题,尽力找到共同语言,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_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结构 1、引言: 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陈述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 2、综述的主体: 简要报告其他人的发现与观点。 通常将相关的研究放在一起讨论,并用小标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工作,略提相对次要的研究策略: 时间、流派、代表人物 3、总结: 给出已有知识与观点的全貌 4、结论: 5、参考文献: 引用过的文献、其他索引(格式引言家庭是知识、价值观、态度、角色和习惯代代相传主要的传播体。 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 子女形成自己的人格、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即、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荃础的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到底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的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对子女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等。 1,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 1 / 17

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破裂、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等;(柳敏峰,徐长江,王黎华.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1674- 1536( 2010) 03- 0043- 04.)1) 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相对较少。 从而使孩子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对德州三中学生进行了关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和统计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9)家长的职业 2) 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的家长,其子女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多,而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子女相对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 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属于自己的比较理想的事业和职业,对个人的发展也看得很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 他们多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精神层面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发展。 身为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学生父母一般从事体力甚至重体力劳动,还有的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一般无自己满意的事业,很难实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按照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前高校及社会实际,大学 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诚信品质教育、敬业精神教育、合作精 神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法纪意识教育。 (一)诚信品质教育。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 年来传承的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从事某项职业的立足点。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经 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 发展不够成熟,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加上利益的驱使,社会屡 屡出现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严重诚信缺失行为,对大学生产生 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他们诚信认识出现偏差,诚信信念动摇。 调查显示,大学生制造虚假简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诚实 守信教育,解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为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 会打上诚信“预防针”,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敬业精神教育。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规 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从开始职业生涯那一刻起必须坚持的 职业操守。根据我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作的调查,当代大学生 比较缺乏敬业精神,尤其是缺乏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他们中的 大多数人急功近利,索取多于奉献,不是把工作当事业,而是把 工作当跳板,稍有成就或稍不如意就频频跳槽,跳来跳去,最终 事业无成、一无所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必须 从大学时代开始加强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 业观、择业观、职业观和成才观,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注重意

志品质锻炼,养成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力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 德境界。 (三)合作精神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 团队的合作。当代大学生是父母的骄傲和希望的寄托,是家庭生 活的中心。由于长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 自我认识片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心胸狭窄,缺乏 包容心,在集体环境中往往不受欢迎,其直接后果是参加工作以 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大学时代起培养他 们的团结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顺利融入工作单位,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四)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有责任、有担当是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作 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其是否具备责任意识,从大的方面看,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从小的方面看,直接影响到工作单位 的生产效益。基于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成 为社会和单位值得信赖的、能够勇挑重担的骨干和脊梁。 (五)法纪意识教育。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也 是每一个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坚守的底线。职业纪律意识和 法律素质,是每一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不强、极力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在学校生 活中自由散漫是当代许多大学生的通病,将这些缺点带到今后的 工作之中,将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恶果。故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 纪教育,引导他们从现在做起,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开始,自觉

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精选.)

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所谓职业规划只是空想而已。可以说我是抱着这种消极的态度上这门课的。但是,在上了这门课程以后,我彻底改正了这种错误的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首先,要肯定的是教授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唐燕老师对这门课程所做出的努力付出。课程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而设计,而且内容生动有趣。老师的努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她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学生尊敬。下面我就来谈谈上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正如上面所说的,自此之前,我都是对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都可以留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再去考虑,有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但是上了这门课程以后,我意识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一点,晚一步就可能遭到淘汰 因此,现在就应该为以后做好准备,各种择业和就业的条件从此刻就应该去创造和实现。通过这门课程我知道: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就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钻研,就不可能有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即将离开校园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迎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挑战。虽然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但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我们来说,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并且做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培养了我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我清醒的认识到: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根基。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与职业市场的迅速变化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坦荡地驰骋于职业疆场。 我们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使之不断发展,就业之后就可以迅速转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第三,形成了我良好的职业心理。在上此课程之前,我认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职业能力、知识素养等因素,而忽视了职业心理的作用,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62777367.html,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张坤芳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7期 摘要:人有1/3的时间是在职场中度过的,如果工作不快乐,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又何在?中职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进入各行各业工作,如果不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身就会经受挫折,缺少了快乐。同时还会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本文从职业道德的内涵入手,道出中职学生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要求。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院校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职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进入各行各业工作,如果不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身就会经受挫折,缺少了快乐。同时还会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要加大对中职业学生的职业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每一个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发扬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切切实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切切实实提高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当下,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职业道德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 作为职教的学生。职业技能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地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的整合.其中包括特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 业能力.职业技能实际上只是职业精神的一个衍生物,有了良好的职业精神,从业者就会千方 百计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用自己的职业技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职业学校最显著的特征。只有让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才能为学生学专业、爱专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奠定稳固的基石。为此,作为教师我们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起专业思想。二要帮助学生打牢技能基础。专业技

教育研究方法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综述 陈易美(学号:312045110005)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当今世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究也是不断深入,下面就对当今世界的一些教育研究方法做个简单的综述。 第一,了解一下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经历了直觉观察时期、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时期四个时期。现状:第一,群众性(而缺乏专业性)。第二,行政参与并领导教育研究(官本位思想)。第三,研究方法上倾向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中的急功近利)。第四,没有教育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与有效的转化机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于:理论更具有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研究方法的借鉴移植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以及更有操作性。 第二,要知道.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时研究的问题。(3)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准实验)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第三,在教育研究中要学会选题与设计。首先,要学会选题。选题要新颖,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科学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其次,课题研究的设计方面,要先进行.教育研究假设,对问题的答案、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判断其是否正确,叫检验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