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伤理论研究(第一期)

人伤理论研究(第一期)

内部资料学术交流

流第一期

群总第一期

卷首语

庚寅岁中,百业兴盛。惠于利好经济,保险兵团异军突起。上市、合流之声不绝于耳。中资公司问鼎中原,番邦寡头逐鹿华夏。一霎时,票号林立,各色保险公司有卅数之众。然各家机构困囿于门第,只循陈规墨守,不思破腐陈新。虽有十岁风雨,却捉襟于黄牛,限于蚊蝇虎兕之斗。

帝都秀士黄坤,通歧黄之术,善蒯郦之辩。痛心于陋规恶习之固守,言路信息之壅塞。振臂一呼,群雄并和。创同业交流之平台,开业内交流之先河。

昔群初创之时,民蔽凋零,得三五寒士跃舞群内,数十虎目窥伺群外。日无共语之谈资,月无覆屏之摘句。然苦心之志不减,访求才俊于东海,慕思贤达于北荒。三年不懈,终得大成。汇细流兮而成河海,积累土兮终成泰山。

披沥三载,得群内博学之士数以十计,激辩之言不胜枚举。常惑于精辟之语不得誊录,涌泉之思不得尽取。乃以本刊刊录诸学之他山之论,辑以成册,为内部交流之用,兼抛引金玉。

目录

时讯前沿..............................................4业务探讨

如何从近因原则界定事故受伤人员的身份.................9掌控角色定位,运用法律手段合理维权...................17因果关系鉴定在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作用...................33他山之石

近因原则经典案例赏析.................................13跳车避险被碾死保险公司应否理赔.......................5交通事故伤者既有疾病保险公司如何理赔................20保险公司赔付交强险损失后如何行使追偿权...............35知识点

外伤在与疾病共同存在的案件中参与度的评判标准.........25

时讯前沿

1、8月29日,第七届保险公

司董事会秘书联席会议暨中

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司治理专

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山东

威海召开。

2、日前,保监会下发中国保

监会关于开展第三次保险业

经济普查的通知。

3、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与法国安盛保险联姻获批,成为首家合资财险公司。

4、华信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更名为富德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

5、7月30日,《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电话营

销专用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获

批通过。

6、2013年8月15日,泛鑫

保险代理美女高管陈怡卷5亿

巨款潜逃,2013年8月19日,

陈怡在斐济被抓获。

7、厦门交警部门和保险公司

联手创新远程定损,微信平台成交通事故处理新途径。

8、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

法医协会在北京、上海召开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培训班。

跳车避险被碾死保险公司应否应该理赔

文章摘自中国法院网

【案情】

2012年9月25日下午16时许,谢某驾驶一辆小货车从琅琚向县城方向行驶,副驾驶座位上坐着搭车人詹某。当车辆行驶至一陡坡路段时,小货车突然向后退滑,詹某因害怕,为了避险匆忙从车上跳下,但侧翻的小货车压住了詹某,致使其当场死亡。经鉴定,詹某为头部被压致颅脑功能衰竭死亡,谢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经查,该小货车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强险,但保险公司却拒绝赔偿。

【分歧】

对于本案中保险公司应否对詹某的死亡进行理赔,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机动车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而本案中的詹某为车上人员,不应认定为“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故保险公司对詹某的死亡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跳车后的詹某为第三者,系“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故保险公司应当在责任限额内对詹某的死亡赔偿强制性责任保险。

【简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应对詹某的死亡进行理赔,理由如下:

本案中的小货车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强险,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机动车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故本案的争议焦点为詹某是否为“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即第三者。如果是,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交强险范围内进行理赔;如果不是第三者,而是本车人员,则保险公司无需在机动车交强险范围内理赔。那么,应当如何理解所谓的“本车人员”及“第三者”呢?

对“本车人员”的理解不仅涉及受害人利益的保护,而且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障范围。从立法目的来看,将“本车人员”排除在强制保险的范围之外,原因在于“本车人员”与机动车被视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机动车的车下人员而言,“本车人员”处于交通参与者中的强者地位,于是立法对车上人员与车下人员的保护力度并不相同。但是,并不是当事人只要在机动车上就应该认定为车上人员,而必须处于机动车驾驶室或车厢内等安全部位以内。因为从立法目的上看,只有车上人员位于车上比较安全的地方时,才能被认为

处于交通参与者中的强者地位。通常认为驾驶室和车厢的法定部位是车上的安全部位,因此,只有在机动车上的人员位于机动车驾驶室或车厢内等安全部位时,才能被视为车上人员,从而被排除在交强险的保险范围之外。

笔者认为,认定“本车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保险事故发生瞬间,位于被保险机动车上;二是要位于车上驾驶室或车厢内等安全部位。综上,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本车人员”,应该是指保险事故发生瞬间,在被保险机动车上位于机动车驾驶室或车厢内等安全部位的一切人员。不包括原在车上,但在保险事故发生瞬间位于车下的人员,也不包括在驾驶室或车厢内等安全部位之外的人员。而“第三者”,则是指除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车辆上的人员以外,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第三人。因驾驶员可以通过车上人员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管驾驶员在车内还是车外,均不属于第三者。保险车辆本车上的乘客也不属于本车投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

“本车人员”与“第三者”身份并不是固定的,他们之间可因特定时空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因此,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应从受害者受到伤害时确定,而不是从危险发生时确定。例如机动车内的“本车人员”因交通事故,从车内上被甩到

车外,因其与该车的关系性质发生了变化,故其由车内的“本车人员”转化为车外的“第三者”。其被甩出车外后身体受到机动车损害的,因其身份已经转化为交强险的“第三者”,故其应得到交通事故交强险赔偿。

本案中,在交通事故发生前,詹某坐在副驾驶座位确为车上人员。但是,当车辆上坡发生下滑时,詹某跳车进行自救,则詹某由事故发生前的车上人员转化为事故发生时的第三者,也即交强险合同中的受害人。事故车辆发生侧翻后,压到詹某头部致其颅脑功能衰竭死亡,詹某的死亡属于交强险的保险范围,故受害人詹某死亡造成的损失理应由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承担强制性责任保险。

编者按:

对于交通事故中涉险人员空间转换引发的身份界定的争议由来已久。针对部分法院以伤者身份发生时空改变,身份随即改变的说法,保险公司从学科理论方面出发,给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至于法院以交通事故参与者强者、弱者身份的界定和对交强险立法本意的揣测作为判决依据的做法,本刊不做评论。至于涉及保险类案件的审判是否应充分考虑保险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行业规则,有待法学界的有识之士进一步商榷,切不可以法律为名粗暴干涉学科的发展。

如何从近因原则界定事故受伤人员的身份

何瑞卢绪军

【案例】

案例一:2011年12月

17日,张某驾驶其姐夫的昌河车在为李某搬家时,因酒

后驾驶导致车辆倾覆至路边

水沟,张某当场死亡,李某

被路人救出,送往医院就诊。2012年7月,李某以第三者身份向德州市夏津县人民法

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在交

强险项下赔偿其医药费、误

工费、伤残赔偿金12万元。

案例二:2013年9月21日,袁某在教练指导下在济

南市某驾校进行实习驾驶时。同期学员李某未事前告知的

情况下自行离车,被车辆碾

压左踝,导致左踝骨折。2013年5月,李某将袁某、驾校

及保险公司诉至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李某各项损失114983.42元。

【分歧】

此两例案件均涉及伤者在事故发生中存在身份转换的问题。发生事故的瞬间是车内人员,而导致伤害发生的瞬间伤者实际已从车体内转移到车体外。由此,部分法院以发生侵害的直接原因为碾压和碰撞,按照近因原则为由将受伤人员判定为第三者。比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印发的《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6条第三款中就明确规定“车上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摔出车外后与所乘机动车发生碰

撞导致人身伤亡,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应按照责任强制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承担保险责任。”

车上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转移的问题,在业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中2001年保监局对人保财险的复函中就明确表示,此类案件应列入车上人员范畴。2012年中保协制定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下称示范条款)》第四条进而在总则中明确约定“本合同中的车上人员是指发生意外事故的瞬间,在被保险人机动车车体内或车体上的人员,包含正在上下车的人员。”由此,受伤人员的身份是以意外事故发生的瞬间确定的,事故发生后无论受伤人员在空间上发生何等迁移,对其身份的界定是没有影响的。

既然法院制定规则的标准是保险学上通用的近因原则,是否保险业内的规定是违背其从业基础而制定的霸王条款呢?

【解析】

近因(Proximate Cause),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近因原则是指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的损失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近因原则,当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事故是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时,保险人应负赔偿 ( 给付 ) 责任。也就是说近因原则是

保险责任的规责原则,也是在日常处理责任类事故中通用的推定原则。

近因原则的里程碑案例是英国Leyland Shipping Co.Ltd. 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一案。一战期间,Leyland 公司一艘货船被德国潜艇的鱼雷击中后严重受损,被拖到法国勒哈佛尔港,港口当局担心该船沉没后会阻碍码头的使用,于是该船在港口当局的命令下停靠在港口防波堤外,在风浪的作用下该船最后沉没。Leyland公司索赔造拒后诉至法院,审理此案的英国上议院大法官Lord Shaw认为,导致船舶沉没的原因包括鱼雷击中和海浪冲击,但船舶在鱼雷击中后始终没有脱离危险,因此,船舶沉没的近因是鱼雷击中而不是海浪冲击。

案例中导致船舶沉没的原因有:鱼雷、海浪冲击、没有及时的救援等,从表面上看沉没的最终原因是因为海浪的冲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鱼雷的攻击。由此近因原则是不考虑空间的变化的。

案例一中乘车人李某在车辆发生倾覆的瞬间是在车体内的,李某在起诉状中举证其发生事故后被从车辆中抛出继而造成车体对其碰撞造成损伤,继而以空间上从车上人员转换为第三者的身份,是没有道理的。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汽车的倾覆,如果没有汽车的倾覆自然不会存在后续的损伤,由此,本案的近因原则是倾覆,

李某应定义为车上人员,而非第三者。案例二中的李某也属于同类情况,李某在可以预知车辆行驶过程中自行下车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强行离车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李某应在本次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的,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李某自行离车的行为。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试行稿中其实是将事故发生的过程割裂成若干时段,并以此按照近因原则进行解读,其实是断章取义的一种做法。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款》第五条规定:“合同中的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人机动车本车车上人员、被保险人。”示范条款中也在第二十六条约定“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及其家庭成员、本车车上人员的人身伤亡,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按照合同约定,两案中保险人是不应该在交强险项下承担保险责任的。1

1作者何瑞,现为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医疗管理。

作者卢绪军,现为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车险经营部人伤管理。

1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合同

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1

1年3月12日施行。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

范条款(下称示范条款)》内容摘自选自百

度百科。

4Leyland Shipping Co.Ltd. 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案例整

理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淑娥著《保险

基础知识》。

近因原则经典案例赏析

本刊整理

【案例一】

1936年4月23日,S轮装运加拿大A公司的50600袋稻米(共5080吨),从缅甸仰光开往不列颠哥伦比亚的Fraser River,A公司于1929年12月19日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流动保险单(floating po1icy),为其稻米投保了平安险,承担海难(perils of the seas)及“其他所有风险、损失和意外对保险标的造成的损害”。每包免赔额3%。船到达Fraser River时,发现所有的稻米都发热了,A公司认为稻米本身没有缺陷,货损是海难或“海上危险”(a peril of the sea)造成的,因而,要求保险公司对稻米的损失进行赔偿。而保险公司则认为,一方面损失是由于稻米自身的固有缺陷(inherent vice)造成的,大米在开航前就已经受热了;另一方面货损的近因是“间歇和反复的限制通风”(intermittent and repeated restrictions of ventilation),由于天气不好,舱口和通风机不得不关闭,使货物得不到通风,造成了稻米发热。这是船长人为的行为,而非海难原因所致,因而不在承保范围之内。

初审法院判保险公司应当赔偿货物损失。保险公司上诉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上诉法院,上诉法院推翻了初审法院的判决。被保险

人再上诉至枢密院。法院最后判被保险人胜诉,判决本案中的货物损失是由于海难引起的,因此A公司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法官首先否定了保险公司关于稻米存在固有缺陷的主张。该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最高法院审理时组成了特别陪审团。依据有关人员在仰光调取的大量证人证言,经过七天的审判,认定开航时货物状况良好。本案中的十一级暴风并非一般的风力,足以让海水溅入通风机的开孔,如果不盖上通风机盖子,海水就会涌入通风设备进而打湿货物。因为天气情况所迫,不得不关闭通风系统,关闭行为就不视为插在海难和损失之间的单独或独立的原因,而只是海上航行中防止危险的例行公事,尽管货损不是海水侵入造成的,而是防止海水进入的行为造成的,在是否能赔偿方面没有明确的判例,但法官认为二者之间的联系太明显了,法院有理由从陪审团认定的事实中推导出海难和关闭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海难是导致货损的近因,保险人应当赔偿被保险人。

【案例二】

1918年的Leyland shipping Co. Ltd. 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案。一战期间的一艘名为Ikaria 的船被德国潜水艇的鱼雷击中,致使船体受损而进水,但该船在拖轮的协助下进了法国的勒阿弗尔港,并停泊在该港的码头边上。可是,

该港的港务局担心该船会沉没从而阻碍这个码头的使用,因此,港务局就命令该船到港外抢摊或者移泊到防波堤外。最终,该船选择停靠在防波堤外。但是,由于停靠处的风浪较大和Ikaria号被鱼雷击中后头重脚轻的共同作用,致使该船随退潮而搁浅,随涨潮又起伏,直至最终沉没。在该案中,Ikaria 号投保的是“海上危险”,“敌对行为和类似战争行为的一切后果”是除外责任。对此,被保险人主张:根据时间标准,时间上最后的原因是近因,所以船舶由于停靠在防波堤外而反复搁浅是船舶沉没的近因,属于“海上危险”的承保范围,因此保险人应承担保险责任。但是,法庭拒绝以时间标准来作为近因的确定标准。Lord大法官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把近因看成是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是不正确的。因果关系不是一条链,而是一张网,各种先后或者同时发生的影响、力量、事件在每一点上相遇,然后从每一点上无限地扩散。并进一步论述:近因的含义是什么?近因不是指时间上的接近,真正的近因是指效果上的接近,是导致承保损失的真正有效的原因。近因所表示的是对结果产生作用最有效的因素。如果各种因素或原因同时存在,要选择一个作为近因,必须选择可以将损失归因于那个具有现实性、决定性、有效性的原因。Lord大法官根据这一思想来判断这一案件。在这一案件中,,船舶沉没由

两个原因造成,鱼雷轰击和反复搁浅。鱼雷轰击发生在前, 搁浅发生在后, Ikaria 号在遭受鱼雷轰击以后,其所受损坏一直未得到修复,即船舶一直处在鱼雷轰击所造成的损坏的影响之下,从来没有脱离过危险。之后发生的船舶搁浅并未消除、削弱或者超过鱼雷轰击在造成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船被鱼雷击中后直至最终沉没,这一条因果关系链没有被反复搁浅这一原因所打断,因此鱼雷轰击是造成船舶沉没的决定性原因,即近因,属于除外责任,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在这以后,确定近因的“时间标准”逐渐被“效力标准”所取代。根据效力标准,当海上保险中同时存在数个致损原因时,其中在导致损失发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为近因。这一近因标准已成为主流观点。

【编者】

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事故成因到事故结果的完成的证据链条,应从最初一个导致事故发生的成因来对整个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将事故过程离断为若干片段,而将导致事故结果的空间上或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视为近因,其实是断章取义的做法,势必会对事故的真正成因进行了姑息。2

2本文为编者从网上摘取的资料。

掌控角色定位,运用法律手段合理维权

章炯

【案例】

2012年12月18日,杨某持准驾车型为C1的驾驶证驾驶严重超载的浙********号大中型拖拉机从**市城南街道南草垟村沿104线往城东街道土**方向行驶。途经城东街道东山南村路口时,与行人章某娜发生碰撞,章某娜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杨某准驾不符并以此判定其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后法院以杨某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原告人民币948540.5元。该判决生效后,死者家属又以责任保险合同纠纷为案由,将我司诉至**市人民法院,要求我司在交强险内赔偿11万元。

【经过】

接到法院传票后,我司工作人员随即对案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后核实发现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并没有向我司报案,经向**市交警大队申请查阅案本后,发现死者家属已经向**市人民法院提请过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争议】

我司工作人员在深入查询相关资料后,向**市人民法院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提出保险合同纠纷应当由合同签订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向受理法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一、本次诉讼原告主体不适格:取得驾驶员的代位权不等同于取得被保

险人的代位权;二、我司不再承担赔偿责任,理由如下:1、无证驾驶我司本就不承担赔偿责任;2、本次事故损失已经有赔偿义务人履行了赔偿义务;3、本次诉讼违背民事“一事不再理”基本原则。**市人民法院认为我司抗辩不成立,应当由我司垫付交强险11万元人身损害赔偿金后再向驾驶员追偿。考虑到驾驶员无财产可供追偿,我司据理力争,后**市人民法院认同了我司观点,将案件案由更改为“债权人代位纠纷”移交由**县人民法院。【结果】

**县人民法院接收案件后以“债权人代位纠纷”为案由传唤我司参加诉讼。我司以驾驶员无证驾驶发生事故与我司产生的保险金债务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债务关系,死者家属取得不合法债权向我司求偿,不符合法律要求,因此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庭审完毕后,原告咨询,在得到明确会败诉的建议后,考虑到诉讼费,向**县人民法院申请撤诉。自此,该案圆满诉结。

【简析】

笔者分析:在我国法律中存在多种法律关系竞合情况。本案中,如果原告没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而是单独提起民事赔偿,那么我司只能先赔付交强险11万元再向致害人追偿,而现实中是很难追回的。而原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后,本案的法律关系就从单一的交通事故转变为较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即由交通事故引发的

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那么审理本案就不能单单依据审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而涉及到其他相关的民事法律,由此产生的法律结果也是不同的。如何能在实务操作中及时洞悉案情的变化,找准在案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保险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案的审结,是我司依据合法途径,正当拒赔交强险的一个成功案例,节省赔款11万元,也为涉及交强险案件的赔偿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成功案例。

3

3作为章炯,现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医疗核损

交通事故伤者既有疾病保险公司如何理赔

本刊整理

机动车保险理赔实务中,不时出现一些受伤或致残人员存在既有疾病的现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大多一并治疗,且在后续索赔中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对这类案件,如何正确或合理理赔经常成为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以及受伤当事人争论和博弈的焦点,甚至不惜对簿公堂,即使通过法律诉讼也纠纷不断。近日,人保财险四川省资阳市分公司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损害赔偿连同既有疾病索赔案件的合理判决,为保险公司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思路。

【案例】

2011年2月28日17时左右,被保险人刘某某的川M××××吊车,由张某、赖某(驾驶员和吊车操作员)为资阳某广场进行园林施工,在起吊移树过程中操作失误,造成被移栽树木掉下砸在现场一处办公室顶部,并将在办公室工作的张某砸伤致残。本案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川M××××吊车方承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张某送医院住院治疗后,经鉴定评定为九级伤残。2011年12月,张某向川M××××吊车方及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收到索赔资料后,对伤者张某治疗费用项目及伤残评定进行审核发现:张某本次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但

弗洛姆异化理论

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是现代西方著名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敏锐地洞察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虽有巨大发展,物质财富也不再匮乏,但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人们孤独、不安、机械化,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弗洛姆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人本主义伦理学,以促成“健全的社会”,消除其对人的压抑,使人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身的统一。 一、人与自身相分离的生存现状:人类“生存的两歧”及全面异化 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意识到了自己面对这个强悍世界时的软弱无力,看到了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生存的两歧”:生与死之间的“两歧”;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两歧”;个人化与孤独感之间的“两歧”。理性使人陷入“生存的两歧”,同时理性也驱使人们寻找各种方法以期解决之。面对人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弗洛姆指出:“摆脱这种状态的道路有两条: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二、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

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及其文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识乃至无意识领域的全面操纵,则注定了第一条道路必然是布满荆棘。 弗洛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修改、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描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相异化的生存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全面异化。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说,个人在这个个体中变得使自己疏远起来。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他只觉得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从甚至崇拜他们。”在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已经不再是他应该成为的、潜在的那个样子,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已相分离。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古已有之,只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生产领域中,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获得最高利润。工人成了一个经济原子,劳动愈来愈单调机械,工人的生命力、创造性被否定。在消费领域中,现代西方人的消费欲望已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异化为工业和其他行业为了投资利益而强加于人的需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以快乐,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成了目的,消费只是为了拥有,至于使用时得到的享受、满足却成了次要的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

史学理论书单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史通笺注》,(唐)刘知几著;张振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商务,1922年) 《历史是什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Carr,E.H.)著;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商务印书观1986年 《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李振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张广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学导论》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 《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刘泽华主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方法导论》Floud,R.,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霍俊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彭卫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西方史学思想导论》陈勇、罗通秀编着,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胡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弗洛姆异化理论研究

第2卷 第5期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Vo l.2 N o.5 2008年09月JOURNA L OF CENT RAL SOUT H UNIVERSITY OF F OREST RY&T ECHNOL OGY(Social Sci ences)Sep.2008  弗洛姆异化理论研究X 胡 志,何秋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 弗洛姆以“异化”为中心概念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存在的两 歧”,在于资本主义。为了消除异化,必须进行心理革命,对社会进行整体改革。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体现了强烈 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但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其社会改革具有乌托邦性质。 [关键词] 弗洛姆;异化;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 B0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272(2008)05-0009-03 A research on Fromm’s theory of alienation HU Zhi,HE Qiu-ying (min istry of publicity,the cen tr al s ou th un ivers ity of fores try and tech nology,Changsh a410004,Hun an,Chin a) Abstract:Fromm u ses alien ation as a central concept to criticize th e capitalism.He thinks the causes of alienation lie in dichotom y of bein g and con temporary capitalis t s ociety.In order to rem ove alienation,we shou ld hold a psychological revolution and a total social revolution.Fromm’s theor y of alienation is critical realistic and gives us reference and revelation.On the other h and,his th eory has in ner logical paradox and his s ocial r evolution is utopian. Key words:Fromm;alienation;M arx “异化”是弗洛姆用来分析和描绘当代人的社会性格的一个中心概念。在他看来,这个概念触及了现代人最本质的东西。他说:“为了分析和描绘当代人的社会性格,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下面的分析中,我选择了异化的概念作为中心点,从这一点出发阐述我的关于当代社会性格的分析。”[1]弗洛姆正是从社会性格入手,通过资本主义对人性格的影响——异化现象,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探讨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试图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 一、异化的表现 什么是异化?弗洛姆的定义是:“所谓异化就是一种认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1],即是说,异化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是一种心理体验,而心理体验无处不在,所以全面异化就成了他理论的必然结论。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不断发展同时又不断异化的历史,只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才变得更为普遍,更为深刻。具体讲来,异化主要表现如下: 1.生产过程中的异化 首先是工人被异化。在工业中,工人变成了一个随着原子管理的步调起舞的经济原子,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面对自己的产品,他体会不到自己作为创造者的乐趣。其次是经理的作用也被异化,经理也像工人和所有人一样,被庞大的竞争企业、庞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所控制,也有一种无能为力感,感觉不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再次是资本家也被异化,尤其是大公司的“老板”对他的财产的态度是一种“几乎完全的异化”——他的所有权就是一张代表不断变化的一定数量的金钱的纸,他对企业不负责任,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具体的联系。股东不能也没有兴趣去控制、管理自己的企业,对自己的企业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 2.消费方面的异化 首先,是人们获得物品的方式被异化,或者说是 9 X[收稿日期]2008-07-20 [作者简介]胡 志(1971-),男,湖南桃江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外国哲学研究。

新文化史流派全

寸有所长而尺有所短:新文化史述评 2013-07-30 10:34来源:《史学理论研究》查看评论 一 在西方,新文化史研究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90年代。 “新文化史”研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了。新文化史经典之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E.P.汤普森著)在1963年问世,《夜间的战斗》(卡洛?金兹堡著)也在1966年出版。70年代较有名的作品,包括拉杜里的《蒙塔尤》(1975年)、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蠕虫》(1976年)、彼得?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间的文化和社会》(1972年)和《现代早期欧洲的大众文化》(1978年),等等。如果把那些本身不属于新文化史研究,但对后来新文化史研究的发展影响很大的作品也算上,那么,在60和70年代,重要的著作还应包括米歇尔?福柯的一系列著作和海登?怀特的《元史学》(1973年)。之所以出现新文化史研究,从史学内部来说,是对以前研究历史的方法的反动,尤其是针对新社会史的研究方法的不满;而从更广泛的学术背景来说,历史学家对文化的兴趣,也可以被看成是对60、7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文化转向”的一种反应。那时,性别研究、后殖民研究、记忆研究、影视和广告研究、同性恋研究、多元文化研究等研究在“文化研究”的名义下兴盛,在某种程度上,一切都被看成是文化,而文化也影响了一切[1]。文化研究在史学中的表现就是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可见,在西方的新社会史研究如日中天的年代,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新文化史的史学活动已经开始涌动。70年代末,感觉敏锐的一些史家,如劳伦斯?斯通,已察觉到了史学中正形成一股叙事史复兴的潜流[2]。 到80、90年代,新文化史研究流行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相关的成果大量问世。由于这方面的作品数量很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不过,我引用一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文化史的发展势头。本世纪初,加州大学教授约翰?R.霍尔在加州数字图书馆上检索了包含“文化史”这一术语的书名,他发现,这类著作的数量在1970-1979年为62部,1980-1989年增至99部,1990-1999年则达到181部,2000-2001年的18个月内,以文化史为标题的著作有25部。而相关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文化所涉及的面是如此的广泛,以致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有新文化史研究的作品,正如彼得?伯克所说,“每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史,包括睡梦、食品、情感、旅行、记忆、姿态、幽默、考试等等”[3]。1989年,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主编了一本名为《新文化史》的论文集[4],该书问世以后,这类以大众文化为取向的历史研究就被汇聚在“新文化史”的旗帜之下了[5]。 新文化史研究的凯歌高凑到90年代的中后期,那时,一些人开始觉察到新文化史研究中的问题。1999年,由林?亨特和维多利亚?E.鲍纳尔主编的又一本论文集《超越文化转向》[6]问世,这本书就是90年代中一些重要的新文化史学家在一次名为“在文化转向时研究文化:历史学和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汇集。在这本文集中,学者们反思了新文化史,对新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甚至对“文化”概念本身,重新进行了检讨,并提出了在文化研究中要把社会的因素找回来,以及如何把文化的分析模式和社会的分析模式结合起来的问题。 自《超越文化转向》问世以来,十多年过去,新文化史研究依然是历史学者感兴趣的领域。但是,以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为依托、在80、90年代处于霸权地位的那种文化史高潮在西方已经过去,当年的激情已经消退。换句话说,以“解构”为目的的新文化史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2622464.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从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研究异化问题

从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研究异化问题 摘要: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从人本主义立场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异化现象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丧失了他的主体性,没有了自我感。他的所思、所感都是受控于被他创造出来的物,他与物、自我和他的同胞都是疏离的,于是感到自己孑然一身,他感到孤独、空虚、缺乏安全感。所以,他选择投靠一股强有力的力量,趋向一致、求同,使自己淹没在这个群体的洪流中,以期获得归属感。所以,他顺从权威,对消费需要的不受挫来取乐,满足他的空虚、寂寥。弗洛姆认为这种异化的社会性格是在资本主义病态和不健全社会下形成的。于是,他认为要解决这种异化问题,就要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 关键词:弗洛姆现代人异化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几乎无处不在,人与他的工作、消费品、国家、他的同胞及人与自我等之间的关系无不打上异化的烙印,人从与自然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这个世界本该人是创造者、是中心,但是他所创造的一切却高踞于他之上,他“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是一个

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力量,他把他的生存状况投射到这些外在于他的力量上”。所以他崇拜偶像,崇拜上帝,崇拜政治领袖或国家,以及崇拜非理性情感的外化形式的偶像,甚至崇拜他创造出来的物,他被他所造之物控制着、奴役着。在马克思的体系中,异化指人的这种状况:“人本身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①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异化,是一种经验方式,在这种经验中,人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也就是说,人同自己疏远了,同自己失去了联系,感受自己就像感受物一样,他不觉得自己是主人,是本身行为的创造者,反倒觉得客体是他们的主人,他服从这些客体,甚至对他们顶礼膜拜。这其实和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量化与抽象化进程:异化产生的根源 现代企业中的原料、机器、劳动力成本和产品都是用货币价值来表示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严格量化的,一般利用资产负债表计算利润,这样商人才能处理数以百万计的金钱、应付数以百万计的顾客、数以千计的股东,以及成千上万的工人。这些人就像一架庞大机器的零部件,所以他们被看做一个抽象的实体,这样商人才能据此计算其经济活动,预见经济形势,做出决定。现在的经济关系也是由金钱,即劳动的抽象形式控制的,人们用不同质的工作交换不同量的

大历史与历史研究

大历史与历史研究 2016-05-03 14:43:36 《史学理论研究》刘耀辉 “大历史”(big history)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一个新领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它显得很陌生。①大历史这个词是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的创造。②1991年,克里斯蒂安在美刊《世界历史》上发表了《为“大历史”辩护》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历史研究的适当范围是整个世界,合适的时间段是所有时间,也就是说,史学家应当准备从各种不同的时间规模(甚至整个宇宙的时段,即大约100亿年到200亿年)去探究过去。这种探究就是他所说的“大历史”。③ 后来,加州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的亚历山大·默德荣格(Alexander Moddejonge)对“大历史”做出了更详细的界定,这一定义也得到克里斯蒂安的肯定。默德荣格指出,从表面上来说,大历史就是从最大可能的时段(宇宙的时段)对整个过去做出连贯一致的研究。它依据年代顺序对时间(现在被认为长达137亿年)做出叙述,并且使用了大量最新的跨学科的知识:从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以及传统的历史研究。大历史主要以引力来解释它的主要组织模式:即复杂事物的各种特性。复杂事物是宇宙时间表上的某种新事物,与此前的事物相比,它更稀少、更脆弱,也控制更多的能量流(energy flows)。这些复杂结构的出现,是由于引力将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引力将氢和氦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恒星,社会引力把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城市)。每一次当复杂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故事,大历史的规模也变得更加紧凑。大历史的规模从宇宙和恒星形成(太阳系)的层面,缩小到行星的层面(地球的形成、复杂的化学反应、生命以及多分子有机物的出现),再到人类的历史(人类的进化、“集体知识”以及驯养的出现、人类在所有大陆的定居),再到世界史(国家的出现),最后是全球史(持续的“现代革命”)。弄清楚不同规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很重要,这也是大历史谋求内在一致性时面临的挑战。④ 在克里斯蒂安之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斯皮尔(Fred Spier)可以说是大历史最有力的倡导者。⑤悉尼麦考瑞大学的马妮·休斯-沃灵顿(Marnie Hughes-Warrington)指出,随着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斯皮尔的作品的问世,“大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一种史学外形。⑥在斯皮尔看来,“大历史”是一种探究历史的新方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它把人类史置于宇宙史框架中来进行考察。它探讨宇宙起源、星系的出现和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早期人类的兴起,最后在这种大背景下考察人类的历史。除了讲述万物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历史还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在短期内知晓科学知识。斯皮尔指出,大历史以对能量和复杂系统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过去十多年的理论发展,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第37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37,No.10 2011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王中杰1谢璐璐1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多维异构的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中高度集成交互的新型智能复杂系统,具有实时、鲁棒、自治、高效和高性能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征,综述了CPS的当前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CPS与相关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CP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 DOI10.3724/SP.J.1004.2011.01157 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 WANG Zhong-Jie1XIE Lu-Lu1 Abstract Being a real-time and robust autonomous system with high performance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are a kind of novel intelligent complex systems with di?erent scales of computation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ightly integrated and interacted under the future networks.The no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re?rst presented.Then,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CP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to be dealt with for CPS a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yber-physical systems(CPS),real-time,high performance,embedded system,networked control 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着硬件产品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们对于各种工程系统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功能的扩充,而是更关注系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系统性能效能的优化,以及服务个性化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作为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 CPS可以理解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高效能网络化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高度集成与交互来提高系统在信息处理、实时通信、远程精准控制以及组件自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时空多维异构的混杂自治 收稿日期2010-04-14录用日期2011-05-17 Manuscript received April14,2010;accepted May17,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5300)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Program)(2011AA0405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071116),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10JC1415300)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1.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系统[1?2].CPS在功能上主要考虑性能优化,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3]于一体的智能技术,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相较于现有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CPS关注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与调度优化,能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且更为灵活、智能、高效. CPS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涵盖了小到纳米级生物机器人,大到全球能源协调与管理系统等涉及人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大系统. CPS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行机;生物医疗领域的远程精准手术系统、自主计算与感控的植入式生命设备;以及智能电网、家庭机器人、智能建筑等,是构建人类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 本文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CP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有的CPS架构,讨论了CPS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CPS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CP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进行了展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