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到2001年底,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45种矿产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玻璃和陶瓷产量、化学原料药产量、公路通车里程、干线公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在全国位居前10名以内,有的还是全国第一……但与此不相呼应的是,河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2001年底,反映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各种指标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而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区域未来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化指标则位居20名之后。

展望未来,我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可谓形势已极为严峻。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此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的战略是区域获得广泛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汇集动力的根本。随着区域内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不断聚集,区域市场机遇就会持续涌现,区域发展创新路径也会持续拓宽,先进的产业优势就必然凸现。而先进的产业优势正是区域经济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报告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基本上实施的是“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使得全省几近半数一上的大型骨干基建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生根。1978年开始,河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力布局方针以“两环”为目标逐步演变,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1995年

正式确定“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由于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这种自然资源禀赋或地理位置的侧重以及内涵的多变性,尽管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为全省经济发展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全省经济缺乏规模特色;二是区域分散力均大于凝聚力,资源资本优化途径不畅,经济中心区域难以形成;三是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致使我省各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始终未得到明晰那提高;四是各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经济差距拉大,相互带动乏立;五是政策跟进难以及时有效,产业发展形成人为阻碍。

(二)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经过50年的积累,我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几乎无从谈起。具体体现为如下三个矛盾性特征:

1.协作式的相对大经济区域尚未成型

多年以来,我省众多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我省目前已经形成五大经济区各领风骚的结局,即冀东经济区包括唐山、秦皇岛,环京津经济区包括保定、廊坊,张承经济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冀中经济区包括石家庄、沧州、衡水,冀南经济区包括邯郸、邢台,并从各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产业的趋同性特色、区域内各增长极的天然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化的统计和研究,指出五大经济区的各自特点是:

(1)冀东经济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又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2)冀中经济区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都有一定的优势;

(3)冀南经济区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又有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中心市场;

(4)环京津经济区以服务京津和接受京津辐射的形式形成了蔬菜、副食基地,高新技术疏散地和区域性中心市场;

(5)张承经济区则形成了以旅游、畜牧、食品和边贸中心市场为优势的区域。从上述可以看出,前三者产业结构的趋同较为严重,在如此近距离的地域内,这种特征若以市场的角度而论不应是健康或良性的;而后两者的产业特色确为独到,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

我们认为,大经济区域的内在一体性不是靠以上因素支撑的,而应是靠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为科学的辐射带动机制以及较强的相互促动能力。也正是由于

缺乏这样的支撑,致使所谓的“五大经济区”在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各单元间功能协调性较差的明证。比如冀中经济区,石家庄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综合生产率等指标1985年之后大部分在全省前4名内,沧州则大部分在5名之后,衡水则在7、8名之后;2000年,石家庄的人均GDP 为11365元,沧州、衡水为7135、7225元;石家庄的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377137万元、427.3元,沧州、衡水分别是156046万元、241.3元和91819万元、222.8元。由此可见,在号称以省会为龙头的冀中经济区,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十分悬殊。令人担忧的是,其同期产业结构却明显趋同,三市所设定的支柱产业中为同一行业的就有化工、机械和电子三种之多。在其他所谓现有的经济区内,类似问题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或许可以这样说,石家庄与唐山完全称得上是全省的经济龙头,但却并非所在“经济区”的龙头。有鉴于此,“五大经济区各领风骚”的结论有失深入。

2.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及各地区发展平衡显现刚性化特征

首先是省级新的经济增长极“后继乏人”。自建国以来,石家庄、唐山两市凭借政策、资源优势多年以来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屹立潮头,除个别市在个别指标方面近来方有冲击潮头之势外,拥有港口优势的秦皇岛与沧州,近临港口与省会的衡水,近环京津的保定等市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区域,但从总体上看至今还尚无明显突破迹象,且与强势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具体数据参见表一、表二)。

表一:河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位次变动

GDP总量人均GDP 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农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80 85 90 95 2000 80 85 90 95 2000 80 85 90 95 2000 80 85 90 95 2000

石 1 1 1 1 1 2 1 3 3 2 1 1 1 1 1 1、3 2、1 4、4 4、3 5、3

唐 2 3 2 2 2 1 2 4 1 1 3 2 2 2 2 3、4 3、3 2、2 3、2 2、2

秦8 10 9 8 9 3 5 1 2 3 10 7 7 5 7 5、3 1、4 1、3 1、4 1、6

邯 3 2 4 4 4 4 3 5 9 8 2 3 4 4 4 4、8 5、8 6、9 8、7 8、5

邢 6 6 5 7 6 9 6 10 10 9 7 8 8 7 6 6、9 8、5 7、10 7、9 10、9

保 4 4 3 3 3 10 9 9 7 7 4 4 3 3 3 2、- 6、- 3、5 5、6 4、4

张7 8 8 10 10 6 8 6 8 10 6 5 5 8 10 7、10 4、10 5、11 11、11 11、10

承10 11 11 11 11 7 11 7 11 11 8 10 10 11 11 8、5 7、9 9、8 9、11 9、11

廊9 7 7 6 7 5 4 2 4 4 9 9 9 9 8 -、2 9、1 8、1 2、1 3、1

沧 5 5 6 5 5 8 7 11 6 6 5 6 6 6 5 9、1 10、7 10、7 6、5 6、8

衡11 9 9 9 8 11 10 8 5 5 11 11 11 10 9 -、6 -、6 -、6 10、8 7、7

表二:河北省2000年各地区人均指标比较

人才密

度指数人均财政支出(元/人)人均固定资产

(元/人)人均GDP

(元/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农村人均纯收入

(元/人)人均财政收入

(元/人)劳动生产率

(元/人)

石8.93 569.35 4084.56 11356 6443 3158 427.29 49471

唐7.52 581.34 2871.15 13129 6820 3411 400.78 41239

秦9.18 692.71 2987.36 10755 7012 2563 483.73 36323

邯 5.77 347.41 2530.21 6537 5356 2575 256.35 33630

邢 6.25 317.72 2012.22 5654 4934 2467 194.30 38136

保 5.05 378.72 2081.43 6671 6659 2652 255.84 33085

张7.03 494.06 1646.36 5460 4578 1560 203.64 28450

承 6.94 434.52 1848.33 4610 5150 1272 174.26 25000

廊 6.96 489.76 3909.30 7135 6689 3560 306.90 46857

沧 6.32 382.73 2058.12 9794 5548 2518 241.34 42920

衡 6.32 368.05 2694.17 7225 5376 2529 222.79 50934

以上两表不仅反映了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决策缺乏创新和务实,而且反映了我省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难度依然坚挺,更反映了各市之间各自为战导致的发展脱节。

3.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致使空间效率损失较大

1980年以来,我省各地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中,大部分地区的二次产业比重却变化不大,且工业行业趋同明显,并呈现出浓厚的重化工业色彩,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过于明显,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通,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进而使得区域经济效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具体参见表三、表四)。

表三:河北省各地区二次产业比重变化

石唐秦邯邢保张承廊沧衡

1980 49.9 60.6 32.6 53.7 38.8 34.2 47.9 43.0 38.9 46.9 39.6

1990 46.8 47.4 31.6 46.2 34.9 36.5 44.5 36.4 48.4 40.6 36.5

2000 46.5 50.5 36.4 47.6 52.2 4.5 43.4 44.7 51.7 50.1 53.7

表四:河北省各地区支柱产业

石家庄医药化工纺织机械电子

唐山煤炭石油电力化工冶金

秦皇岛建材机械

邯郸化工冶金机电建材

邢台建材冶金能源机电

保定电子建材轻工医药食品

张家口机械冶金化工食品能源

承德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化工

廊坊机电化工建材轻纺

沧州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

衡水食品化工建材机械电子

由于重化工业受原材料约束性较强,致使河北各地区趋同严重的工业结构承担了巨大的整体发展风险,使得河北的整体经济呈现市场风险集中性倾斜,一旦原材料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河北省国民经济的整体市场应变能力就会显示出明显弱势,各地区财政依托基础将随之出现摇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将被拖累。

(三)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的不适应性

结合上述分析,并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观察,我省现行生产力布局已经显现出较多的不适应性:

1.不适应河北省经济功能急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的经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正由单一的生产供应型功能向多元化区域经济功能发展,主客观上都要求增强河北的市场导向功能、流通贸易功能、港口带动功能、协调发展功能、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功能,但现有生产力布局棉线难以适应这种强化功能的需要,致使生产力布局中的盲目一直以来就是我省整体经济实力有效提升的最基本障碍。实际上,到80年代中期,我省已经失去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自然资源也曾一度出现短缺;90年代,在国家重点支持,交通和通信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沿线优势急遽弱化,网状开发格局提前出现,与此同时农产品忽然初级加工原材料产品也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在此情况下,传统生产力布局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基础,并诱发了多点多线分散开发局面的形成。此时,我省的生产力布局知道方针既未做出经济发展主轴线战略性东移的选择,也没有及时加强对分散布局趋势的宏观控制,加剧了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各自为战。

2.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我省现行生产力布局框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交通和区位条件,但改革开放之后,自然资源的供求形式、综合交通运输形势以及区位优势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继续坚持并强化传统的生产力布局思路,明显限制了区域经济外向型发展的步伐,并导致传统产业的趋同愈发严重。另一方面,打造跨省际的经济协作区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如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的成功示范,已经激发了落后的环渤海等跨省际区域携手共创辉煌明天的热情,特别是已经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的“大北京”规划的浮出水面,首次以冲击性的概念提出了跨省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反观我省数年来在谋划跨省际区域经济(京津冀)一体化上的努力尚未切实体现到生产力布局之中,也正说明了现行生产力布局这一明显的不适应。

3.不适应建设沿海带动型经济强省的目标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21世纪可以说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世纪。开发沿海是扩大开放、改变经济循环状态以及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省现有经济中心城市均在内地,且与港口缺乏便捷的通道,而资源和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又使其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对外流通职能的发挥受到局限,说明中心城市的布局体系显然已不适应河北作为沿海省份的建设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注重了实现两环开放带动战略,重视了沿海城市、港口以及临港产业的发展,但经济重心向沿海推移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省份,发挥不出河北省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功能。

二、环境变化与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

1. 国际环境

从国际经济发展看,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国经济与一体化国际经济正式全面接轨。标志与开端当是中国加入WTO。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和开放化,就预示着经济产业领域与市场界限即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特别是产业进出壁垒必将逐步消除。因此,我省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定位必须首先纳入到这种宏观背景下加以考察。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本质看,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已经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本和常规人力资源的富集程度,逐步向知识、技术等非物质要素方面转移。对于我省这样一个相对不很发达的省份来说,这既是一次超前赶上的机遇,也是一次充满巨大竞争的严峻考验。

2. 国内环境

首先是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一方面有利于在跨地区资源配置中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则对观念落后、机制转换滞后、生产力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其次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使得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更为明确和规范,东中西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将因此而产生巨大差异,东部的自主发展特征更加明显,中西部的发展则要走一条以优势资源争取合作、以广阔市场吸引投资的经济振兴道路。再次是对外开放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将

对享有原有开放政策较迟的区域形成一定压力,如何探索并运行新形势下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将成为促进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此外,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尽快改变过去那种不顾环境后果的经济发展观念,代之以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是各地区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国内资源与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是加快,跨省际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省目前既成的相对的区域经济“特色”,因为掩盖或者代替不了区域经济结构趋同的弊端,从现今来看,可以认为这说明我省在宏观生产力布局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战略上存在较大的被动性,或者说顺其自然的结果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也就是说,如果着眼于未来20年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看,这种带有体制遗留性质的特色格局,既不具备充分预期意义,也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形势。

1.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尽管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而且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因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批过剩企业,不利于未来预期经济发展的轻装上阵。

2.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还在助长着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上,各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与市场的双向掠夺性竞争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功能协调只能成为表面文章,带动辐射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3.现行经济核心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人均GDP在5000元以下的有5个,既说明其经济运行的质量较为低下,也说明“核心区”之名不符实。

此外,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

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2000年,在11个核心区中,对外依存度低于5%的就有8个。

4.存在严重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浪费

2000年,全省各市平均人才密度指数为6.93%,在11个市级经济核心区中,低于该指标的市有5个。即使人才密度指数最高的省会石家庄市也只有8.93%,仅比上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如此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比如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未来20年河北省区域分工定位与区域经济战略选择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分工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国际因素

从迎接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分工的定位出发点应放在国外资本力量进入我国现有产业领域总体的可能态势。

以市场视点分析,总体上看,国外资本对国内产业的介入首先将取决于该产业的预期市场效益水平,因此,可以简单地对外国资本进入的产业领域做如下粗浅的层次分类:

第一层次是相对于国内而言的市场主导型产业,即已有一定市场供给优势或已体现预期市场供给优势而且内外市场前景均能看好的产业领域,其进入后将主要采取“内产内销”、“内产外销”的运作方式,也即“基地——市场”的运营模式,寻求那些通过扩大供给规模就可以直接获取更多市场收益的途径。这些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高效轻工产业、富养食品产业和增加值较高的服务业等,这些产业多属于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二层次是相对于国外而言的资源主导型产业,即外有市场份额但资源优势不足、内有资源优势但市场份额较低的产业,其进入后将主要采取“内产外加内销”、“内产外加外销”和“内产外加双销”的方式,也即“基地生产——再加工(包括品牌包装)——市场”的运营模式,寻求那些通过直接占用资源从而有效降低深加工成本以获取最大市场效益的途径。这些产业主要包括食品原料初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重型化工业、冶金建材业、机电纺织业等,这些产业的特征是具备通过再加工而产生巨大增值的产业,对于我们来说也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开发型的产业。

我省产发展总体表现为低级化和偏重型,这与国外资本未来进入国内产业的第二层次相吻合。也就是说,这些产业将面临更多的利用国外资本发展的机遇,

而且因为这些产业在国际经济潮流背景下对比还具有明显的“传统型”和“中间型”特征但又不属于“夕阳产业”,其外向型的被动化程度较低,国外市场变动的冲击效应不会过于强烈,也即外向风险度较低(前提是产品要有更新换代上的技术和速度保证)。但是,不仅其资源开发型的天然属性限定在先,而且其距离最终市场收益也稍远,因此从我省经济的整体振兴和长远利益看,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我省必须同步塑造与第一层次相吻合的产业优势基础以及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2.国内因素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受过去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宏观政策的影响,使得我省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已然处于“三个不利”的情况下:首先是我省处于生产力要素流动的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生产力要素按照市场信号的导向自由流动,即生产力要素不断地向边际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区域流动。在我国这一流动过程就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对高效优质生产力要素的聚集效应。从理论上讲,即使这种聚集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可能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的倾向,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影响,只有当地区间的边际生产率趋于相等时,优质高效生产力要素才可能出现回流。如果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诱致区域边际生产率递减趋缓的因素,处于生产力要素流动的中下游劣势地位的改变必将更加困难。

其次是我省处于提升分工收益和协作的不利地位。从区域经济关系来看,市场经济可被看作是一种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按照效率优先的准则建立分工协作体系的,按照不同区域的竞争优势决定其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决定不同区域分工收益的大小。由于我省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全国而言还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附加值较低的中上游产品参与区域间的垂直分工。东南沿海地区在经过80年代加工业迅速扩张之后,投资重点除转向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基础产业外,对能源、原材料部门的投资也大幅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中西部资源的协作依存关系。此外,随着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加速和替代产品的增多,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度逐步降低,这使得我们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所能获取的收益具有了递减的可能趋势。

再次是我省处于提高市场份额占有率过程中面临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竞争压力的不利地位。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市场条件的变化,集中地反映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产能过剩所蕴含的要素过剩已成为一种常态。这意味着只要现存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发生变动,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要素过剩将是我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最基本的制

约。同时,市场条件的根本性改善,还表明了区域间在争夺投资机会上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这种为争夺投资机会的市场竞争,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成本,即竞争将使得一些区域的在建或运营项目陷入困境,甚至成为无效供给。而按照竞争实力的对比关系,这种无效供给所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将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承担,这对我省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无疑是一次十分严峻的挑战。

在面临这样三个“不利”的同时,北京申奥成功以及“大北京”发展规划的提出,将加速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这对我省的大部分地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一方面,我省可以利用“绿色奥运”加大首都周围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与北京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投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成为首都无公害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再一方面,加快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主动接纳北京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此外,还可以借此加快京冀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一体化进程,等等。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战略模式的选择

1.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模式——内外兼修,双向并举

对省内,要坚持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方针,增强经济极化作用,通过促进生产力要素的定向聚集,着力培育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带。特别是应适应形势,积极探索我省生产力东移的有效途径,推动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1978年以来,我省沿海开放区的3市12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呈递减趋势的,唐山、沧州两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指数由1978年的7.58下降.到1997年的5.06,尽管近几年来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随着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我省生产力向沿海地区转移的布局建设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为此,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省应着力增强开放意识,切实推进生产力布局东移,并依据省内力量加速建设沿海重化工业基地。推进方式主要是可以依托沧州化工城在黄骅港域发展大型临港石油化学工业,、依托唐钢在京唐港域发展大型临港钢铁工业、、依托秦皇岛市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工业,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盐化工业以及利用沙质海滩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

对省外,要坚持横向联合,强化跨省协作功能。重点是配合“大北京”建设规划着力培育京津保三角形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尝试与京津携手探索三地进行土地一体化开发、产业协调布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旅游线路整体划分以及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可行路径,力争一道将此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多种城市中心的城市网络,将京津的一些产业、资金、人才转入这一地区。

2.跨市经济区域发展模式——特色组合,层次链接

即应坚持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带,抓住产业的近似性基础,主动凝结产业群体,努力扩大区域产业规模。

一般来讲,当两个区域的产业近似性达到一定程度的紧密状态,两个区域之间就必然会在资源、资本、市场形成内生性的恶性竞争趋势,进而加剧区域间的经济矛盾,排斥、抵消甚至破坏相互之间的功能协调性。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省很多地区已不少见。

突破这一“瓶颈”,一方面需要省级政府部门发挥项目指导和经济监管职能,从宏观上保证跨市区域内相似产业的呼应与和谐,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成立跨市的区域经济协调办公机构;另一方面,需要强化跨市区域内的信息流通机制,促进市场信息与政策信息的融汇,便于各产业主体及时做出准确决策;再一方面,需要跨市区域内各市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有进有退,主动联手完善产业链条,争取在产业内部形成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层次性很强的产业群体,真正把有市场潜力又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做大做强。

3.市县特色经济实践模式——服从全局,增强实力

在坚持建设市场导向原则的前提下,增强全局意识,在产业发展上做到既突出特色,又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产业的分散与联合,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努力营造“众星成月”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选择方面,要充分体现这样一个基本特征:既能抢抓市场机遇,又可补充区域空白。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积累资本,适时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河北境内跨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侧重这样四个单元,包括环京津产业经济区、冀中南产业经济区、冀东产业经济区和冀北产业经济区,四大经济区在产业领域中则各有进退、各有侧重,并极力营造区域之间产业发展上的协调与互补效应。

1.环京津产业经济区

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保定和廊坊两市以及沧州部分县市,域内经济发展上宜突出城镇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流通格局化三大特征。

该产业经济区突出城镇化特征,目的在于响应和承接未来“大北京”都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需要;突出高新技术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我省未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领衔”角色,培育未来国际资本进入的“第一层次”产业优势,并依此拉近与京津的产业内在发展趋势的距离;突出大流通的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京、津、冀统一大市场的“过渡”角色,逐步使得三方市场供需纳入一致有序状态,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以促进本区域的产业更快发展。三者相互呼应的作用结果,则是利用京津的产业扩散与吸收空间,增强该区域的产业吸纳与挤出效应,最终能够逐渐奠定未来三方合作中我省与京津对等的市场地位。

在城镇化方面,通过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努力吸引京津富余或比较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截留向京津尚不稳定流动的外地生产力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从而不断充实本区域产业空隙和生产力要素基础,最终营造与高新化产业特色相映衬的高效轻工产业群。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在买方市场、结构升级和即将入世的宏观背景下,我省同京津的经济关系必须升格为战略关系,更替全新合作内容,即我省在发展高年技术产业和促进结构升级方面应更多地借助北京的优势。为此,应当考虑选择适当时机促成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管理协调机构,共同努力将津廊京保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北方“硅谷”。此间,需要我省在支持北京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前提下,明确该区域的未来产业定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体现高新化特色,即今后产业进军的主要方向是高新技术领域(包括高效农业),积极发挥环京津产业经济区的土地、厂房、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全力改善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争取尽快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

在大流通格局化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以稳定的市场回报交换要素配置机遇”战略模式,即通过规范、促进本区域市场的发展,加速京津冀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2.冀中南产业经济区

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五市,产业上主要突出重、化工业特征。

该产业经济区突出这种特征,目的在于在巩固中不断壮大发展河北省的传统产业,使河北继续在这些产业领域保持对国际资本而言尚具较大吸引力的“第二层次”特色,培育河北省未来20年中保证GDP相对稳定增长的产业源(该区年GDP合计约占全省年GDP总量的50%),并通过财政手段弥补其他地区他类产业发展预期中的市场抗风险能力(该区域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约占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的46%)及其他地区经济社会风险应变能力(该区域是河北省的农业发达区域,仅粮食总产就约占全省的90.5%;且农村非农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全年总产值约占全省的40%)。

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应继续突出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产业发展中布局上,实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区内转移,比如从考虑强化石家庄市的省会功能与特征出发,在未来20年内,石家庄应全力立足于实行“减重(减少重化工业比重)、退初(退出资源型的初级加工业)、进制(进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育先(培育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先导产业)”的总体产业发展战略。具体来讲,即在通过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稳定既有产业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着重组建重化工的下游产业群,同时在产业政策导向方面突出除制药外不再批办新的重化工项目的原则。原有重化工业中的化工产业应主向沧州转移,合力促成沧州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化工城”的梦想;建材产业则可以考虑向邯郸、邢台陆续转移,合理

促成“中国北方四省通衢的建材中心”及其市场,原有一部分纺织、食品等产业可以考虑向邢台、衡水转移,以丰富两市的产业构成、扩大两市的产业规模。

3.冀东产业经济区

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秦皇岛、唐山二市,产业上突出外向型特征。

应考虑对该区实行“特区政策”,把其培育为河北的主要对外开放承载区域,努力提高该区的国际化、城市化水平。产业选择上则应在继续巩固原有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之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断加大与环渤海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考虑先以建立城市之间的“结对”方式推进,如秦皇岛与大连旅游业捆绑。

4.冀北产业经济区

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张家口、承德两市,产业上突出旅游和自然农业特征。

该区域作为未来我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边缘区”,应当完全立足于这些历史和天然的资源优势,自力更生地寻求和培育相关产业增长点,特别是通过加强龙型农业经济规模,加速农产品特种特养与精深加工一体化进程,通过持续嫁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把本区域逐步培育成为全省、全国特有的“绿色农业产业带”,一旦这一格局得以形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赢得越来越多的真正特色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果再加上特色旅游文章的做大效应,该区就必定能够在未来20年中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繁荣的经济区域。在今后具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注意掌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争取省的大力支持的同时,积极采取“避重就轻”的战术,特别是张家口市应尽量降低重化工业比重,逐步积累生态优势。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仅仅做出切合实际的区域特色经济构想只是这项工作良好开端的第一步,还需要在未来20年的发展征程中不断根据变化了内外形势调整和改进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

1.加速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主要是探索实行不同区域不同税负的政策,即可以针对我省四大产业经济区根据其现存经济总量及产业发展前景、效益实现速度与质量预测情况,确定对冀中南、冀东、环京津、冀北产业经济区实行依次递减税制,适当增加对前两区域的税收,把增量部分转移支付给后两个区域,并对后两个区域多留资金,积极培养其良性循环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私人投资产业的税收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向落后区域流动。

积极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其一,利用财政融资手段即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或对向落后地区投资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予以信贷保险和技术援助的方式,

鼓励民间资本流向落后区域;其二,在适当时机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落后区域提供资金补贴。

进一步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政策。可以实行四大长远经济区之间的目标结合和接对扶持政策,促使发达与落后区域之间在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双方合作目标要充分体现逐步降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度的根本原则。

2.加速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系统

主要包括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工作在我区、生活在京津”的“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冀中南与冀东区可以主要采取培养并使用“本区籍”人才的战略;冀北区则应主要采取利用省级政策的倾斜效应逐步吸引外流的“内籍”人才回流的战略。

同时积极建立多层次的网络信息交流机制,创立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3.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主要是配合四大产业经济区的协调发展要求,可以考虑适时组建分管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机构。其职能定位除包括一定的政策建议、参与拟定、监督执行权利外,应更多地侧重于增加预期市场需求变动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成果公布和促进应用的服务性职能。

此间,其应能够及时调动省内相关机构和部门参与这类工作的开展,借此成为联系政府决策与社会各界需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以补充增强政府职能得以高效实现的综合能力。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姓名:高嘉帅班级:经贸123 学号:1205020308 摘要:河北省邢台市在本地优势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下,大力实行项目 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等举措,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26.3亿元,增长11.6%。全部财政收入151.4亿元,增长13.9%;所有县(市)全部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财政支出213.1亿元,连续四年超过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邢台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经济总量小、增速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矛盾,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仍居全省后列等,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关键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资源开发;发展矛盾;解决措施 邢台市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经济建设取得的良好的成绩。同时在经济建设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接下来我将对邢台的经济建设做概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邢台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北邻石家庄,距北京396公里;南邻邯郸,距郑州269公里;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距黄骅港、天津港分别为336公里、364公里。邢台位于冀晋鲁豫四省要冲,境内京广、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与京深、青银、邢临高速形成交叉,106、107、308国道和邢德、邢左、邢和等11条高等级公路密布全境,已成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1、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邢台地区有利于承接环渤海三角区的产业转移和承办大型企业的产业基地。例如今年6月20日,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央企项目,将有力推动邢台汽车工业迈出走向振兴的坚实步伐。这个项目由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百家央企进河北”活动中我省引进的首个央企项目。其位于邢台县龙冈经济开发区,依托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面建成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邢台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汽车工业原料的采购和运输,有利于产品的外运销售,同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邢台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拥有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这些优势条件都吸引了中航工业集团加速落户邢台地区,大力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进了邢台地区贸易的发展,丰富了居民的消费种类,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发展。在国道开通后的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12.5亿元,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9.6亿元,增长15.0%。限上企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 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的发展靠什么

我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这是已被世界所公认、被世界经济发展所证明、被理论界所肯定的事实。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这三驾马车上施力和侧重是不同的,这三驾马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主要是净出口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突破50%以后,逐年提升,一直在60%以上,2008年由于后几个月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达到约58.5%,但是外贸依存度过大带来的负作用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急剧下滑而暴露无疑,面对持续的金融动荡和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推动措施,主要靠哪驾马车来“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更加关注的课题。有人主张主要靠消费,有人主张靠投资。根据我的分析,应该在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最理想的是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外贸依存度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短期内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坚持不懈地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消费、增加国内需求,来最终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坚定信心,使危机成为这一特殊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驾马车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使人又一次更加地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大摩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因财务困境,美联储不得不拿850亿美元资金救助,华盛顿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储蓄银行,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随之不长时间就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论文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系别商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xxxx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王刚 201x年10 月04日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摘要 产业结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河北省经济不断发展,但在全国范围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尽管其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但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GDP总量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近95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第二产业稳中求进,第三产业增长缓慢。 河北省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整体竞争力低。河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是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规模不等于质量,因此第二产业须优化提升。稳定农业,做强工业,壮大服务业成为河北省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产业结构,河北省,三次产业

目录 1产业结构的概念 (4) 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4) 3 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4) 3.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4) 3.2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变 (5) 3.3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8) 3.4 河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9) 4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10) 致谢 (12) 参考资料 (13)

1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全民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反映着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一般通过两类指标来反映:一类是反映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配置状况和变化的指标,如三次产业就业及投资比重等;另一类则是反映各产业部门产出和效益的指标,如产业GDP及利润比重等。 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第三次产业转移,国民收入的主要生产产业由第一次产业转变为第二、第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存在第一次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依次逐步上升的趋势,相应的有三次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类型存在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产业结构转变,再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业人口首先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也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转变;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后,就业人口又会大量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增大,产业结构则会由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主要由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引起三次产业地位变动的趋势。 3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3.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2017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河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359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7.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7416.5亿元,增长3. 4%;第三产业增加值15039.6亿元,增长11.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8%。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985元,比上年增长6.0%。

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51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36.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3.4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1%,比上年末提高1.6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 89%,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出生人口98.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49.4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比上年提高0.54个千分点。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2.0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85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衣着上涨1.4%,居住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6%,医疗保健上涨6.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4.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研生态13班李伟克3130054 摘要经济林相对于用材林而言,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我国商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宽广,有着发展经济林的良好自然资源。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河北省经济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经济林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林;现状;问题;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nomic Forest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Economic fores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investment cycle, quick effect 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to commercial fores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ercial forest in our country. Hebe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north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It has distinct seasons, sufficient sunshine, mild climate, broad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 this paper, we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The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also putted forward.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forest;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近年来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水资源的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大、海平面持续上升,许多地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峻威胁。在2010年的金融、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效率副主任白泉给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全球气候上升2~3?C,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产量将减少五分之一,部分河流平均径流量将下降2%~10%,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将出现经济衰退。”因此,环境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 根据现实和长期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以“高碳经济”发展为主,主要原因有五点。 首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目前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也快速增长。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还需要依赖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和人均收入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所以从中国自身来看,只有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才可能实现碳排放量增速变缓,所以目前中国不能完全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发展低碳经济。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能源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环境约束,能源结构转变任务艰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同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相比,煤炭占到将近70%的比例,而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单位热量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石油和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第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工业比重持续增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重工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低能耗的服务业和农业所占比重偏低。而在重工业中,污染密集产业又占有绝对地位,这就意味着我国能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由于能源结构的刚性,“以煤为主”不可再生能源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我国在相当一个长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还是在生产领域。 第四,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近二分之一,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也使得中国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的增加。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出口高碳高能耗的加工产品,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排放,成为了帮助发达国家降低排放的牺牲者。 第五,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低碳投资缺口大。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科技的支持。然而,我国从事低碳产业的时间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又由于能源技术涉及内在的战略利益,发达国家往往用技术控制市场、资源以保持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些都使技术转让极具政治敏感性。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交融时期,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也使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在资金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与欧美等国相比,拥有高储蓄和巨额外汇储备可用于新产业的发展。其次,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高能耗产业对低碳发展的需求强烈,如果能找到低碳增长的道路,减少对低成本制造业的依赖,中国经济会变得更加强大。最后,我国林业生物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森林具有吸收固定温室气体的能力。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1.制度约束 信息时代让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低碳经济时代更将使各国关系得到全方位加深。气候变暖的危害波及全球,由于当今世界缺少一个跨越主权界限的有效的世界性政府的存在,使得在防范气候变暖时避免不了“公有地悲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不愿采取行动,因为温室气体减排会影响现有的经济增速,从而降低生活水平和就业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于摆脱贫苦和发展经济的关键历史时期,更无法以停滞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参与保护环境。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应首先承担起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首先因为发达国家历史排放值高,因此对今天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他们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发达,承担责任的能力更强,减排的可能性也更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发达国家理应首先迈出第一步。 2.技术转让 目前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的条件下,每个国家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互补,未来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联合发展是必然选择。在全球产业分工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满足其他国家的消费承受着大量的转移排放,所以发达国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陈南西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方案。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实现低碳经济,从而探寻适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合作;政策;激励 陈南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8 ··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达到富强的目标;还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展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文明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实现富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实现民主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民主,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实现文明,既为物质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二)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多选)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 (三)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多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的"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步骤是指: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3年第27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多选题)。第三步,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比 虽然从总体的经济规模来看,三个地区对京津冀地区的GDP 贡献率中河北最高、北京次之、天津最低,但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却刚好相反。从整体趋势来看,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呈增长趋势,但经济规模大小却有所不同。其中,北京最大,天津次之,河北最小。2019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6.4万元,天津市人均GDP达到9万元,而河北省的人均GDP仅为4.6万元,与北京、天津相比较多。同样,这也显示了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依旧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在经济圈中的生产效率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天津市则展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合理的利用劳动力资源,使各项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人均产出逐渐超过北京地区。而河北省虽然是经济圈中地理面积最大、资源最富饶的区域,但人均生产的效率可谓也是最低的,并且相差极为悬殊,成为巨大的经济断带。为了保证京津冀地区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当务之急,必须要加快对河北地区的调整和规划,将闲置的、不合理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优化产业结构,逐渐缩小地区之间较为悬殊的经济差距。 二、产业结构对比 从产业结构整体来看,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从三大产业的GDP构成来看,北京市第一产业的产值总体比较平稳,并且只占据了极少的份额。第二产业的产出份额呈现先平稳后下降的趋势。相反,与前两个产业不同的是,

第三产业显现出了较高的发展态势。2019年,北京市三次产业构成为0.3︰16.2︰83.5。第一产业的产值贡献为0.3%,不到整个城市产值的1%,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为16.2%。而第三产业单纯一个产业就提供了整个城市产值的4/5,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在2014年发生了一定的调整,由开始的“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和北京地区类似,天津市的第一产业结构也处于总体平稳,但轻微下降的趋势,在地区GDP的产出份额中只占据着极少的比例。相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则处于此消彼长、你追我赶的趋势。2019年,天津市第一产业的产值贡献为1.3%,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为35.2%,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占比63.5%。天津逐渐演变为工业型和服务型并重的潜力城市。 对比北京、天津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不足。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处于先平稳后下降的趋势,但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省的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依旧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平均占比在10%以上。作为地域辽阔、资源丰厚、气候适宜的河北省,第一产业依旧是产业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河北省是工业和制造业大省,在全国钢铁和机电等行业的制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第三产业处于向上增长的发展趋势,2019年第三产业的产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由落后变为先进所拟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和对策。它一般含有社会发展的某些内容,又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一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条件。主要有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及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 (2)人口状况。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素质、构成、就业等方面。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具体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人口价值具有两重性,在决策时,要把人口现状与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3)经济条件。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科技教育等情况。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表现,也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 (4)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有社会经济成分、管理体制、政治制度等状况。这些因素中,有的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方向,有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有的起制约作用等。因此,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当综合考虑。 (5)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给未来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据此估价和调整其他领域的发展政策。 2、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d2587925.html,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 作者:朱杰 来源:《商情》2009年第14期 [摘要]跨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从低迷走向复苏,并且经济增长表现良好,那么中国经济是否又将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初期阶段表现为“横向型经济”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地,最大化的全方位追求“量”的扩张;中期阶段表现为“纵向型经济”以竞争市场为目的,重量形出击,不断完善、创新技术来深化市场需求;后期阶段表现为“纵横交错型经济”这时基本形成了全球性的少数企业的垄断形经济,既追求“量”的扩张又讲究“质”的进步。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全球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的理论基础。它深刻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经济工作 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和精辟的阐述。正 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 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大大加强,新体制的基本构架已大体确立,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第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得到确定并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添了新内容。第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第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行政指令性、计划纵向分配资源的方式 已基本上向多家竞争、市场横向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变;实现了由凭票供应、商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品种繁多、产品丰富的买方市场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向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经济转变;经济运行由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供给约束型向以市场需求约束为主并与资源约 束相结合的类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国民经济由大起大落转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成员:朱锦陈琪 吴文强李建 周都 班级:2011级地理科学本科二班

一、概念 ?经济发展战略(英文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是指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关于国民经济 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 划和方针政策。

二、主要内容 1、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 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2、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 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3、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 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新阶段的资源替代战略: 一、实施人才为本的核心资源战略、 二、实施科技优先的第一资源战略、 三、实施市场导向的制度资源战略、 四、实施人居家园的文化生态战略、

1、更加强化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战略地位,提高人力资 源的品质。早期的深圳是以土地换取资金和技术,现在的深圳是用人才聚合和技术集群去争取资金,替代土地要素的贡献。 2、放弃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经济理念,放弃“广种薄 收”以规模扩张来拉动经济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这不是说深圳不要GDP,而是说,不再靠外延增长来实现GDP的增长,把优化城市的品质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追求更卓越更理性的绿色GDP和和谐幸福的市民满意度。 3、以“三个替代”实现“三个改变”:一是以本地企业的 经济活动部分替代外资的经济活动;二是国内的技术替代国外的技术,改变内源性经济不足的局面;三是以技术对GDP的贡献替代土地的贡献,由主要依赖优秀人才替代主要依赖低质劳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