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资料收集

目录

一、人种志的概述 (1)

二、人种志研究的特征 (2)

1.人种志研究是自然的 (2)

2.人种志研究是开放的 (2)

3.人种志研究是灵活的 (2)

4.人种志研究是个案的 (2)

5.人种志研究是有选择的 (2)

6.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 (2)

7.人种志研究是参与的 (2)

8.人种志研究是循环的 (3)

三、人种志包括: (3)

四、人种志的理论基础 (3)

五、人种志的研究范围: (3)

六、人种志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4)

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4)

八、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4)

九、人种志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5)

十、研究伦理(Spradley, 1979) (6)

十一、人种志研究的优缺点 (6)

优点: (6)

缺点: (6)

总评: (6)

十二、提高人种志研究效度的方法: (7)

十三、经典案例: (7)

Ethnography(人种志)

人种志(Ethnography)也译为民族志,俗称民志,在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对民族的描述”,Ethnography一词的词根ethno来源于希腊语中的ethnos,意思是人类,民族,或一个文化群体,而graphy意指描述某事物,即对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Ethnography一词的是描述某个文化,以及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理解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不脱离事物本身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人种志的概述

Wolcott(1975)对这一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人种志是人类学家对一个群体互动生活方式的叙述,即是一门叙述文化过程的科学。”人种志是人类学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中,人类学家首先需要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通过实地观察、在自然情景中的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这称为“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后,研究者要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在田野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个人的想法以及形成的假设或理论等。由此,人种志有两重含义:一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即进行田野工作、记录田野研究的过程;二是对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资料和结果进行整理,所形成的文章或书籍。

人种志是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于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着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这样,关于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后,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着眼于个人,着重于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狄阿斯(D.Dias)认为该词最初由坎普尔(Campl)于1807年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description),即人类学家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

二、人种志研究的特征

1.人种志研究是自然的

人种志研究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探究,数据收集主要是在实地进行的,即进行田野工作。研究者在研究对象的真实生活情景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直接接触,阅读关于他们的文献,细微观察他们的行为,聆听他们的体验和想法,自然地进入他们的经验世界,从而获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人种志研究者尽量不要干扰现场的互动和沟通,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获取资料。

2.人种志研究是开放的

人种志研究不是以理论或者假设为先,而是从资料收集开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假设都是开放的。人种志研究收集资料的目的不是为了支持或者反驳某种理论,而是应用资料形成假设。由此,人种志研究常常是在研究的最后阶段才做出假设或者建立理论。

3.人种志研究是灵活的

人种志研究的问题是在田野收集资料中发展和确定的;研究过程根据现场情景和收集的资料灵活安排;关于研究计划、时间进度、访谈安排、研究设备等等,都是根据当时情况随时弹性进行。

4.人种志研究是个案的

人种志研究典型的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来进行。个案研究是深人地描述和分析一种现象或者社会单位,如个人、小组、机构、或者团体。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主题的阐述;对一个问题的建议性回答;对一个过程的描述;对一种变化的解释。在个案研究中,个案的选择往往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机抽取的。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选择几个个案进行比较分析。

5.人种志研究是有选择的

人种志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是能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士,通过与他们进行长期的非结构性访谈或者焦点小组讨论,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资料。因此,人种志研究对象不同于定量研究种统计意义上的样。

6.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

人种志研究大多是文字性的描述资料,内容包括文献记录、现场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日志、备忘录、统计资料、图表、录像带等等。人种志研究关注的是现象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和产品,研究者要尽可能收集现场的所有有关资料,人种志研究结果往往是资料丰富的长篇报

7.人种志研究是参与的

人种志研究要求研究者试图以局内人的身份与观点,用局内人的语言与意义体系来解释有关问题。由此,研究者需要和研究的群体生活相当长的时间,为当地人所接受,要尽量学

习他们的文化,既包括他们的语言、差异细微的种种习俗,也包括不能清楚言说的潜意识层面的种种内容。

8.人种志研究是循环的

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设计、资料收集、以及资料分析是循环和互动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讲,人种志研究是没有结束的,实践中的研究结束往往是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只能告一段落。

三、人种志包括:

1.人类行为学(human ethology):人类行为学是以研究生物行为为基础的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2.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亦称“环境心理学”,重视日常生活场所行为的观察,将人、行为、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3.整体人种志(holistic ethnography)

4.沟通人种志(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亦称“沟通民族志”,沟通人种志是人种志研究方法中的一种运用,用于研究整体中个体之间的交流

5.认知人类学(cognitive anthropology):认知人类学研究人们是怎么样理解和组织在他们的认知中构成世界的生产资料、事件和经验。

6.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符号互动论研究个人和群体如何互动,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创造个性。

四、人种志的理论基础

1.人种志是一种实在的研究、不脱离事物本身的研究

2.人种志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本质上是现象学的

(1)“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态度与人种志的自然主义的态度

(2)现象的“显现”与人种志研究的“意义”

(3)现象学的“悬置”与人种志的无前设性

(4)现象学的“描述”信念与人种志研究的描述性

五、人种志的研究范围:

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

六、人种志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尤其适合于对社会群体、个体与群体所处的背景以及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

是研究者在现场进行长期的观察、访问、记录,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自然发生的对象而作的研究。

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观察法(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法)、访谈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八、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1.准备:

确定研究焦点、目标、及问题;确定场所;发展fieldwork(人类学者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他们从事的这些活动被称为“田野工作”(fieldwork),他们的方法也被称为“田野工作方法”)中研究者的角色将之前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成果先暂时放下,直到在田野中发现其相关性时,再予以注意和重视;

人种志者进入田野应与研究场所中的人建立和睦的关系,其中有社会图(social map)+空间图(spatial map) +时间图(temporal map)

2.勾勒fieldwork:

选择参与者、脉络及活动(包含目标抽样)

目标抽样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种取样方法:

?综合取样—理想的、巨细靡遗的;

?最大变异抽样或配额取样——代表主要分析单位的子单位;

?网状取样和雪球取样——指定下一个参与者,多在深度访谈中使用;

?极端个案取样——先找出典型或一般;

?典型个案取样——找出一般个案特征;

?独特性个案选样——不平凡或鲜见;

?声望个案选样——专家建议;

?关键个案选样——特别重要、合乎逻辑、大量引用;

?密集个案选样;

?概念\理论本位选样——咨询丰富或熟悉情境者去体验;

3.选择搜集资料的方法:

主要包括互动性观察、访谈、人工制品的搜集、补充技巧运用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等

每种方法可细分成较特定的技术,典型的人种志会采用多想法,即使用多种策略来确定一个策略收集的资料。

观察法:现场参与观察、精细的观察倾听、长时间收集资料、证实观察内容、观察显着事项、田野答记、反射性记录

深度访谈:获取被访者对某件事物的反应与思考方式,这里要注意访谈的问题类型、问题的质量、顺序、逻辑,做好访谈记录,不放过任何细节

4.搜集人工制品,用以寻找、确认、分析、鉴定和解释

搜集个人或官方文件:社会群体参与者保存的书面、符号记录

物体:显示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物件

5.补充方法

视觉

分析非语言的沟通

焦点小组

深访

6.分析资料: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以目的为导向,产生一些想法和命题,最后得到概念。

?编码归类,安排资料顺序;

?估计资料的可靠性:寻找负向证据,避免特殊例子

?运用三角交叉法比较信息

?展现建构资料,比如流程图、矩阵

7.提出结论

九、人种志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1.人种志研究的信度

(1)内在信度

提升信度的方法:

·确定研究脉络,在情境中的观察者地位须清楚

·采三角交叉法,即运用多种程序搜料

·广泛描述

·采合作、联合参与研究机会

·将研究录制下来,探讨差异性

(2)外在信度属于程度问题:人种志研究程序多变,应用复杂程度亦有差别,需做综合性

描述

2.人种志研究的效度

(1)内在效度

确立内在效度:演绎与归纳两种历程。

(2)外在效度,有两种概括方式:

总量式概括

通用式概括

十、研究伦理(Spradley, 1979)

1.考虑信息提供者的利益、权利与感受,并与以保护

2.让信息提供者了解研究目标,而乐于接受时才可进行研究

3.尊重与保护信息提供者的隐私

4.不可利用或剥夺信息提供者的权益

5.所撰写的报告一对信息提供者有所帮助

十一、人种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假设是动态的,结论是开放的

2、更容易获取新的见地与假设

3、可以建立切合实际的假设

4、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意外的收获

5、具有延续性

缺点:

1、对人种志的研究员要求更高,需要接受技术的训练,观察者也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3、记录冗长、量化不易

4、观察者会有感性和感情的投入

总评:

无法用数量表示、抽样程序的使用因人而异等问题,都是人种志面临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每种科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使用这个方法

的时候尽量严谨,尽量让它的结果公信力高一些。

十二、提高人种志研究效度的方法:

1、延长田野工作的时间

2、运动多种方法策略

3、逐字记录参与者使用的语言

4、做低推论的描述

5、使用多位研究者

6、以机械记录材料

7、使用参与者提供的资料

8、由成员参与、检查

9、使用参与者评述

10、使用参与者负向个案

十三、经典案例:

1.张同道的电影小人国:https://www.doczj.com/doc/c62542199.html,/subject/3778273/

2.从1980-90年间Saunders对赌场和赌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比如Saunders12个月追踪和观察2个赌徒团队的行为,通过参加赌徒会议,私人面谈,一些非正式的聚会等多种途径观察。他总结并得出了一些宽泛的结论:赌徒在戒赌恢复成正常人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赌徒接受转变并恢复,或者拒绝转变。后来他的一些论文和观点也被用于一些研究赌徒戒赌心理治疗中。

3.目前一些公司运用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在做用户研究。

教育人类学讲义整理

《教育人类学引论》 第一节课 一、人类学对教育学有什么贡献? 1.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你的论文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①方法和你的选题有什么对接?②你的选题有该法(理论)与不用又有什么不同? ③你的论题最适合用何种方法、何种理论? 2.人类学对教育学的贡献: (1)打破我族中心主义,获得一种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类意识,进而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自我意识; 可以有民族情怀,但是不能有民族中心主义;视野和眼光的全球性——从西方看中国、从周边看中国;中国无哲学,但是有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不适合表达哲学,在这方面印度就好于中国,表达哲学的文字需要严谨、逻辑、严密;孟子:见幼童落井而起恻隐之心,但是有人便反驳:见幼童落井,汝之子,汝友之子,汝仇家之子,救孰?冯友兰,中国哲学浑然天成。 (2)打破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 人种志研究、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将先前的由业余学者或其他人的研究进行实证化。 (3)引发问题意识,提供对问题的解答; 人的本质与教育的关系(陆有铨说没有什么本质,反对本质主义,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关系;人的体质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4)改变提问方式,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尚荣:尊重与倾听;①从旁观者转为具有主体色彩的我②将教育问题由“人的教育”转为“人的认识”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的情况下,教育才能真正展开和充分实现,会读人、能读人;③教育问题存在的理论基础,使教育人生活的表层进入到人的存在深层,使教育和人类存在、世界存在、宇宙存在联系起来。 (5)提供了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重心下移,开放、互动生成,学生立场;习惯用一种学科、一个人物、一个理论来阐述你的问题。 《孩子的宇宙、最后20年、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实验时代》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简言之,范式代

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于近代。又可称作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般的科学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该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随之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孔德等的努力,科学实证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则主要通过冯特、桑代克等人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后,而逐渐确立了一种注重实证和分析的研究范式。

人种志研究法:内涵、特征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中教用

人种志研究法:内涵、特征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中教用

————————————————————————————————作者:————————————————————————————————日期:

人种志研究法:内涵、特征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中教用- 中教数据论文 人种志研究法:内涵、特征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中教用 王志强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35) 摘要:人种志研究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目前已成为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其特征表现为现象学、自然主义。人种志研究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什么是人种志研究方法,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这种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种志研究法;教育研究;应用 doi:10.16083/https://www.doczj.com/doc/c62542199.html,ki.1671—1580.2016.04.03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4—0110—03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4—),男,河北邯郸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教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引入,以实证为核心的量的研究逐渐兴起,但由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其“机械化”“客观性”“价值中立”等缺陷备受批判。在这种情况下,衍生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新范式逐渐得到重视并被引进到教育研究中。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倡导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真正融入到教育情景中,从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人种志_关系定位及特征诠释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人种志:关系定位 及特征诠释 蔡宝来1,王旭升2 (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200234;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研究方法与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有关,它必将贯穿于该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人 种志与比较教育研究有着原始且稳固的方法论关系。由于受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内在规约,人种志以其自身范式的演变绵延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之中。[关 键 词]人种志;比较教育;范式转换;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8)01-0016-05[收稿日期]2007-06-19 [作者简介]蔡宝来(1965-),男,甘肃会宁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旭升(1976-),男,宁夏固原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一、人种志与比较教育研究:关系定位与范式转型 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来看,人种志(ethnogra-phy)一词源于希腊文的ethno,意为民族、 种族或人们,而graphy是描绘的意思,所以人种志意指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也称之为“民族志”和“民俗志”。 人种志的方法是人类学所最早采用的。滕星教授认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一个看家本领,也是它的学科标志。人类学有它的一套严谨的研究方法,这就是田野工作,民族志的撰写和文化理论建 构三者缺一不可。”[1] 通常所说的人种志方法是将 这三者融为一体的,田野工作是撰写民族志的基础和前提,而文化理论建构则是人类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田野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同,如观察对象可能是随机抽样的,也可能是非随机抽样的,访谈设计可能是半结构的,也可能是非结构的;在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的关系上,可能是客位研究方式,也可能是主位研究方式,还可能是客位主位交互使用等等。在撰写人种志的要求方面也不相同,如科学人种志强调描述的客观性,尽量避免描述者个人的种种偏见。而解释论者认为“前见”是不可避免的,更强调研究者与文本的对话与协商, 注重意义的建构等等。在文化理论建构上,由于不同时期受不同理论流派、哲学思潮的影响,其表现也迥异。但无论有多么不同,田野工作、民族志撰写 和文化理论建构贯穿于人种志发展的全过程。任何方法都是针对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本身的性质而言的,本文之所以认为人种志与比较教育有着更原始更稳固的缘际关系,是由于人类学和比较教育在学科属性上都具有跨文化研究的特征,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交叉互补,在研究策略上都注重真实性、客观性和睿智性,在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交融与协商,而人种志方法恰恰体现了以上特征。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性质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无不打上文化传统的烙印。同时教育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的功能。要认识、理解他国的教育,就不得不研究该国的文化,因此,比较教育始终面临着对文化的理解、选择、改造、吸收与创造,从而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100多年以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E.Sadler)指出:“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 2008年第1期外国教育研究 No.1,2008 第35卷总第211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l.35GeneralNo.211

教育人类学练习及答案

作业 1.第1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 C.文化的发展 D.文化的意义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人的未特定化使人具有人的()与可教育性。 A.群体性 B.可塑性 C.民族性 D.求生性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是文化之间的() A.相互歧视 B.相互排斥 C.相互承认和尊重 D.相互对抗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4.第4题

文化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性是什么 B.人是什么 C.文化对人形成的作用 D.人的社会责任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5.第5题 以下哪种不属于教育人种志的世界观特征?() A.注重本地人作用 B.重视教育机构的文化联系 C.强调个人主观意见 D.重视学校文化功能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是濡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A.社会 B.经济 C.教育 D.政治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策略首先应考虑的是() A.学生的学习策略 B.学校的发展远景 C.家长支持策略 D.社会协调计划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以下属于民族基本要素的有() A.语言 B.土地 C.房屋 D.体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9.第14题 教育是人的()。 A.人生观 B.自我定义 C.世界观 D.价值观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0.第15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主要以()的学者为代表。 A.欧美 B.太平洋地区 C.德语系等欧洲国家 D.东亚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1.第16题 ()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 A.事物 B.法律 C.语言 D.学校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简介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简介 一、何为教育人种志? 教育人种志研究旨在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教育过程进行记录与解释。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从原先的以仿效自然科学的、定量化的研究原则为指导,转为注意定性研究。其中,以定性方法为主的人种学研究(Ethnography)在教育研究中愈来愈被广泛地使用①。在《莱敦出版社英语词典》中,利用“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来描述教育人种志的研究。该方法遵循归纳的逻辑,即从对某一特定教育情境的观察及分析中得出结论,从事实出发,进行整体探究,结果的陈述主要采用描述性语言。与针对个别变量进行研究的,以实验法为主要代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人种志研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 (1)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研究者长时间深入到教育情境中,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 A、作为某一学科的学者; B、作为某一群体所在文化群的参与者; C、在田野生活一段时间后,可能作为该文化的代言人。 (2)参与观察,进行较长时间的田野作业(Fieldwork)。研究者需要参与到被研究者所在的生活中进行参与观察,亲自去听、去观察教育现场中人们所说、所做、所用的一切。尽管,一些日志或档案资料也能帮助研究者去了解教育现象,但现场的观察和涉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田野作业的进入原则是远足,而不是“偶尔的观察”或“仅仅是旅行”。 (3)强调对成果的解释和描述。人种志研究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参与观察,全方位收集资料,而且还强调对资料的描述和解释。这种被描述和解释后的资料被称为人种志研究的产品(Product),它是研究的产物,典型的以一本书呈现。该产品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进行描述。

人种志研究方法

人种志资料收集 目录 一、人种志的概述 (1) 二、人种志研究的特征 (2) 1.人种志研究是自然的 (2) 2.人种志研究是开放的 (2) 3.人种志研究是灵活的 (2) 4.人种志研究是个案的 (2) 5.人种志研究是有选择的 (2) 6.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 (2) 7.人种志研究是参与的 (2) 8.人种志研究是循环的 (3) 三、人种志包括: (3) 四、人种志的理论基础 (3) 五、人种志的研究范围: (3) 六、人种志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4) 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4) 八、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4) 九、人种志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5) 十、研究伦理(Spradley, 1979) (6) 十一、人种志研究的优缺点 (6) 优点: (6) 缺点: (6) 总评: (6) 十二、提高人种志研究效度的方法: (7) 十三、经典案例: (7)

Ethnography(人种志) 人种志(Ethnography)也译为民族志,俗称民志,在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对民族的描述”,Ethnography一词的词根ethno来源于希腊语中的ethnos,意思是人类,民族,或一个文化群体,而graphy意指描述某事物,即对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Ethnography一词的是描述某个文化,以及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理解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不脱离事物本身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人种志的概述 Wolcott(1975)对这一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人种志是人类学家对一个群体互动生活方式的叙述,即是一门叙述文化过程的科学。”人种志是人类学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中,人类学家首先需要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通过实地观察、在自然情景中的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这称为“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后,研究者要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在田野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个人的想法以及形成的假设或理论等。由此,人种志有两重含义:一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即进行田野工作、记录田野研究的过程;二是对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资料和结果进行整理,所形成的文章或书籍。 人种志是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于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着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这样,关于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后,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着眼于个人,着重于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狄阿斯(D.Dias)认为该词最初由坎普尔(Campl)于1807年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description),即人类学家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

课堂志研究

课堂志研究一、课堂志研究的基本含义 就教育领域而言,一般人们把课堂志研究定义为:教学研究者对特定场域中的教育制度、教育过程和教育现象的科学描述过程;课堂志研究者要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直面研究现象,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全面描述课堂中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的现象,或探究其发展规律,或进行合理解释与说明,进而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一种较微观的整体描述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王鉴) 二、课堂志发展的主要阶段 1、传统教学论阶段 阅读他人资料,在此基础上归纳写作,(书斋中的专家),此时的课堂志研究没有科学规范,处于一种的状态 2、现代教学论的课堂志 20世纪初,受实证主义影响,研究者纷纷走出书斋,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并因此为基础撰写课堂志。(人物:杜威芝的芝加哥实验课堂,陈鹤琴的活教育,晏阳初的平教会实验等),虽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出现,但课堂志作为一种教学论的稳定方法还未成形,还处在潜在的发展过程中。 3、“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课堂志 20世纪6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运动,斯金纳德程序教学实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等)这一阶段教学论与课程论学科开始结合,逐渐形成了新型的“课程与教学论”这一新兴学科,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课堂志研究成果。 三、课堂志研究的特点 1.质性 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课程志研究出现了两种范式:一种是带有量化研究的质性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坚持质性研究。 2直观性 课堂志研究的直观性是指研究者亲临课堂现场,回归课堂教学生活本身,通过观察课堂场域中教学活动的现象来探究教学规律和解释、理解教学活动。在这种直观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学理论构建而言,更具有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3描述性 课堂志研究往往运用深描(目的是尽量为读者建立一种直接真实的了解,引起共鸣,促进思考。)的方法,将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细致地描述出来,在描述现象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深入到

2018秋教育人类学试题

94 分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是确定课堂人种志研究对象的最主要因素。(2 分) A.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研究资金 C.研究队伍 D.研究技术 我的答案:A 得分:2 分 2、“功能学派”主张重点研究文化与社会的( )问题。(2 分) A.公民权利 B.结构互动 C.学校成长 D.社区发展 我的答案:B 得分:2 分 3、人的( )的生成是人的生成的关键标志。(2 分) A.身体 B.主体性 C.感觉 D.技能 我的答案:B 得分:2 分 4、以下哪种不属于教育人种志的世界观特征?( )(2 分) A.使学校教育远离社会文化 B.重视教育机构的文化联系 C.重视学校文化功能 D.注重本地人作用 我的答案:A 得分:2 分 5、课堂人种志是研究者在( )中做研究。(2 分) A.家里 B.课堂 C.课外 D.校园 我的答案:B

得分:2 分 6、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非常注重( )(2 分) A.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B.教育与人类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C.教育与政治关系的研究 D.教育与经济体制关系研究 我的答案:B 得分:2 分 7、( )是创新文化的关键。(2 分) A.培养官场人员 B.培养教书匠 C.培养管理人员 D.培养创造性人才 我的答案:D 得分:2 分 8、学校教育又称为( )(2 分) A.单轨制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制度化的正规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我的答案:C 得分:2 分 9、( )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2 分) A.事物 B.法律 C.语言 D.学校 我的答案:C 得分:2 分 10、人类的整体进化主要是以( )的水平和形式实现的。(2 分) A.教育发展 B.社会存在 C.集体主义 D.能力进步 我的答案:A 得分:2 分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1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 摘要:人种志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最早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后来社会学和教育领域都开始应用。本文试从人种志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研究特点、研究过程、伦理道德原则、信度和效度、优点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辅以个人对人种志的理解。 关键词:人种志质性研究 一.人种志的涵义及历史发展 人种志(ethnography)最早是文化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ethnography”一词中的词根“ethno”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 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Ethno”作为前缀与“graphic”(画)合并组成“ethnographiy”意即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目前, ethnography在我国有不同的翻译,如“人种志”、“民族志”、“俗民志”、“族志学”,但后两者并不多见,本文采取第一种译法。 何谓人种志?目前,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界定。克雷兹韦尔(Creswell) 和哈里斯(Harris)认为:“人种志是对某一文化、社会团体或制度的描述和诠释。”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该团体察觉得到的和习得的行为模式、风俗和生活方式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的过程。”;台湾学者王文科认为,人种志是一种观察形式,也是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策略。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研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田野观察、访谈以及记录所选取场所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的过程。陈向明在她的著作中引用Peacock的定义:“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景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Peacock,1986)。笔者认为,虽然各人对人种志涵义的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即人种志是研究者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实地考察,是质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领域运用人种志研究教育问题,就是教育人种志。就笔者参考的资料来看,在教育中运用人种志的基本方式、步骤、程序基本遵循人类学中人种志的研究规则。本文就人种志的基本问题进行表述,不专门区分人种志与教育人种志。 就自身属性而言,人种志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以参与观察和整体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属于人类学的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即收集和分析资料。 与人种志相似的一个术语是人种学,它同样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它仍属于方法论范畴,是人类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即对实地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和阐释。 早期人种志研究发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残存的“原始”文化所产生的兴趣。通过对一些原始部落进行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被西方社会认为比较“落后的”民族实际上是人类进化链中的一环。因此,他们对这些原始部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来反观自己的文化发展历程。19世纪下半叶以前,人类学家一般使用一些探险家、贸易家、传教士和殖民官员所写的文字资料作为研究异文化的素材,自己很少亲自到实地去收集第一手的资料。最早开创实地人种志研究的是美国的博厄斯(Boas,F)和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自此,人类学家在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居

华师在线教育人类学作业答案在线作业和公选作业满分100分

第1题文化适应又称为 A.边缘 B.濡化 C.结合D.融合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 第2题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学科特征是 A.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B.教育咨询 C.教育反馈 D.文化哲学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第3题教育进化具有 A.固体性 B.倒退性 C.文化性 D.物质性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第4题 是教育文化功能的本质表现。A.测量智力 B.塑造人格C.锻炼体力D.培养审美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5 第5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得益于 A.辛亥革命 B.清朝瓦解C.文化革命D.改革开放答案: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6 第6题“功能学派”主张重点研究文化与社会的 问题。A.公民权利 B.结构互动 C.学校成长 D.社区发展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7 第7题不属于文化分析的学派的有 A.功能主义 B.辩证主义C.冲突论D.文化生态学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8 第8题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 A.田野研究 B.推论 C.访谈 D.问卷答案:A 9 第9题现代教育发展需以 为准则A.技术提高 B.法制法规C.社会功效D.政治制度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0 第10题多元文化教育最终要通过 来实现。A.社区教育B.价值观教育 C.家庭教育 D.课程与教学答案: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1 第11题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不包括 A.弱势人群教育问题研究 B.有色人种教育问题研究 C.主流文化教育研究范型 D.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2 第12题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C.文化的发展D.文化的意义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3 第13题 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A.家庭关系B.经济发展 C.文化模式 D.生产关系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4 第14题课堂人种志研究以 的质性研究而著称。A.反面的B.直接的 C.宏观的 D.粗略的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5 第15题人的未特定化使人具有人的 与可教育性。 A.群体性B.可塑性 C.民族性 D.求生性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6 第16题受过教育的人要通过 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转变。A.参与社会实践 B.参与政治革命 C.参与社交礼仪 D.参与社团活动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7 第17题 是分组实践的基础和保证。A.独立探讨 B.合作学习 C.课外实践D.课内学习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8 第18题教育人类学是运用 的方法来研究教育。A.教育学B.文化学 C.人类学 D.经济学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9 第19题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 A.经济问题B.政治问题 C.哲学问题 D.教育与人的生成发展答案: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0 第20题 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A.身体B.土地 C.语言D.货币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1 第21题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A.道德建设 B.教育创新C.政体稳定D.经济增长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人种志研究方法

Ethnography(人种志) 人种志(Ethnography)也译为民族志,俗称民志,在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对民族的描述”,Ethnography一词的词根ethno来源于希腊语中的ethnos,意思是人类,民族,或一个文化群体,而graphy意指描述某事物,即对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Ethnography一词的是描述某个文化,以及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理解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不脱离事物本身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人种志的概述 Wolcott(1975)对这一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人种志是人类学家对一个群体互动生活方式的叙述,即是一门叙述文化过程的科学。”人种志是人类学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中,人类学家首先需要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通过实地观察、在自然情景中的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这称为“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后,研究者要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在田野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个人的想法以及形成的假设或理论等。由此,人种志有两重含义:一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即进行田野工作、记录田野研究的过程;二是对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资料和结果进行整理,所形成的文章或书籍。 人种志是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于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着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这样,关于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后,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

人种志 民族志

人种志 ethnography 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於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著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这样,关於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後,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著眼於个人,著重於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 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论研究方法的成果,这套方法建立在一个概念上:一套体系的各种特质未必能被彼此个别地准确理解。这种写作风格在形式上与历史上,均与旅行家书写与殖民地官员报告有所关联。某些学术

人类教育

1.第1题不属于文化分析的学派的有()标准答案:B A.功能主义 B.辩证主义 C.冲突论 D.文化生态学 2.第2题文化适应又称为()标准答案:B A.边缘B.濡化C.结合D.融合 3.第3题()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标准答案:C A.身体B.土地C.语言D.货币4.第4题学校跨文化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标准答案:D A.各种学生学业不平衡 B.高年级民族学生学业的失败 C.主流民族学生学业成绩差 D.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的失败 5.第5题教育具有三大本质特征之一有()标准答案:B A.遗传造人 B.服务生产和参与社会实践 C.办学教书 D.社会进化 6.第6题人的()的生成是人的生成的关键标志。标准答案:B A.身体 B.主体性 C.感觉 D.技能 7.第7题以下属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分析模式的是()标准答案:D A.垃圾罐模式 B.权变模式 C.综合模式 D.本质生成模式 8.第14题教育是人的()。标准答案:B A.人生观 B.自我定义 C.世界观 D.价值观 9.第15题关于社会现代化,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 A.现代化等于西方化 B.现代化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 C.现代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D.现代化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10.第16题()是分组实践的基础和保证。标准答案:B A.独立探讨 B.合作学习 C.课外实践 D.课内学习 11.第17题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标准答案:D A.学校特色 B.经济发展 C.分数与考试 D.人的塑造 12.第18题()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人类学特有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标准答案:B A.比较法 B.人种志 C.文献法 D.统计法 13.第19题教育与人类进化,是一种广义上的()标准答案:B A.价值的表现 B.人的生成 C.经验的获得 D.道德的成长 14.第22题文化教育人类学关注()标准答案:C A.人性是什么 B.人是什么 C.文化对人形成的作用 D.人的社会责任 15.第23题以下哪种不属于教育人种志的世界观特征?()标准答案:A A.使学校教育远离社会文化 B.重视教育机构的文化联系 C.重视学校文化功能 D.注重本地人作用16.第26题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标准答案:A A.田野研究B.推论C.访谈D.问卷17.第27题工具主义模式认为,()之间的联系是工具性联系。标准答案:C A.价值与目的 B.计划与目的 C.行为与目的 D.信仰与目的 18.第28题()强调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标准答案:B A.文化学模式 B.进化论模式 C.社会发展模式 D.工具主义模式 19.第29题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的基本过程。标准答案:C A.社会个性化 B.个体人性化 C.个体文化化 D.经济现代化 20.第30题文化教育人类学主要以()等国家学者为代表。标准答案:A A.欧美及亚太 B.欧盟 C.德语系国家 D.东亚 21.第31题工具主义模式认为,()是达到目的的工具。标准答案:B A.目标 B.行为 C.人群 D.教育 22.第32题 ()是人种志的核心方法。标准答案:B A.问卷法B.参与观察C.尝试法D.控制论 23.第33题 教育人种志崇尚()和描述。标准答案:B A.主观B.客观C.经验D.书本

课堂志研究

课堂志研究 一、课堂志研究的基本含义 就教育领域而言,一般人们把课堂志研究定义为:教学研究者对特定场域中的教育制度、教育过程和教育现象的科学描述过程;课堂志研究 者要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直面研究现象,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全面描述课堂中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的现象,或探究其发展规律,或进行合理解释与说明,进而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一种较微观的整体描述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王鉴) 二、课堂志发展的主要阶段 1、传统教学论阶段 阅读他人资料,在此基础上归纳写作,(书斋中的专家),此时的课堂志研究没有科学规范,处于一种的状态 2、现代教学论的课堂志 20世纪初,受实证主义影响,研究者纷纷走出书斋,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并因此为基础撰写课堂志。(人物:杜威芝的芝加哥实验课堂,陈鹤琴的 活教育,晏阳初的平教会实验等),虽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出现,但课堂志 作为一种教学论的稳定方法还未成形,还处在潜在的发展过程中。 3、“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课堂志 20世纪6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运动,斯金纳德程序教学实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等)这一阶段教学论与课程论学科开始结合,逐渐形成了新型的“课程与教学论”这一新兴学科,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课堂志研究成果。 三、课堂志研究的特点 1.质性 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课程志研究出现了两种范式:一种是带有量化研究的质性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坚持质性研究。 2直观性 课堂志研究的直观性是指研究者亲临课堂现场,回归课堂教学生活本身,通过观察课堂场域中教学活动的现象来探究教学规律和解释、理解教学 活动。在这种直观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学理论构建而言,更具有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3描述性 课堂志研究往往运用深描(目的是尽量为读者建立一种直接真实的了解,引起共鸣,促进思考。)的方法,将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细

人种志研究

人种志研究(Ethnography) 一、定义: 人种志(英文为Ethnography)又译为民族志,源于人类学,在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对民族的描述”,即对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述。Wolcott(1975)对这一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人种志是人类学家对一个群体互动生活方式的叙述,即是一门叙述文化过程的科学。” 人种志是人类学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中,人类学家首先需要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通过实地观察、在自然情景中的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这称为“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后,研究者要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在田野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个人的想法以及形成的假设或理论等。由此,人种志有两重含义:一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即进行田野工作、记录田野研究的过程;二是对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资料和结果进行整理,所形成的文章或书籍。普遍认为最初由坎普尔在1 807年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即人类学家深人某一原始民族或异族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人种志研究是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互作用”的实地调查研究,研究者试图在研究现场发现有意义的东西,可以一个用于各种情境的研究方法。人种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法)、访谈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二、特质: 人种志研究适用于各种情境,尤其适合于对社会群体、个体与群体所处的背景以及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田野工作是人种志必不可少的一道研究程序与方式,而参与性观察是人种志收集资料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人种志区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人种志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并因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支持而成为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人种志研究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研究情景的自然性。它要求研究者进人某一自然的研究场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