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步的世界是一个反讽的世界_读格非的长篇小说_春尽江南_及其他_程德培

进步的世界是一个反讽的世界_读格非的长篇小说_春尽江南_及其他_程德培

愁”,有记忆的恍惚与诗意的悲伤,刻骨铭心,没齿难忘。只是我不知道老弗洛伊德该怎么解释它们这惊人的相似,也属于他的“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的范畴吗?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北京清河居

【作者简介】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特邀编辑林源)

格非研究专辑

进步的世界是一个反讽的世界

———读格非的长篇小说《春尽江南》及其他①

程德培

作为小说家的格非,总是和“先锋”两字联系在一起。②这也是固步自封的“文学史”对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实际上,格非一个人的文学史远非“先锋”一词所能概括的。先锋的价值在于求新求变,如果只满足于一个封号而自娱自乐,那无疑是自己打倒自己。一九九二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那套颇具影响力的跨世纪文丛,其中有格非小说集《唿哨》,封面上意味深长地引用《夜郎之行·梅雨》中的话:“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过去一个偶然的瞬间,我被时尚的潮流抛在了一边,像一条鱼被浪掀在了河岸上。我凭借回忆和想象生活在过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用“不合时宜”来联系格非,而“凭借回忆和想象生活在过去”,只是对早期格非的小结。“一九八六年,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有两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也使我产生了疑虑和痛苦。其一是写作的自由,我所向往的自由并不是社会学意义上争取某种权力的空洞口号,而是在写作中的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陈规陋俗局限的可能性。主要的问题是‘语言和形式’”。格非在《十年如一日》一文中这样解说自己的追求。③形式的“随心所欲”并不是隐匿于某处有待寻找的宝藏,

①格非:《春尽江南》,《作家杂志》2011年秋季号;上海文艺

出版社,2011。《欲望的旗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文中引文均出自上述两部著作。

②陈晓明在《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

向》一书中指出:“80年代后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年轻

作者,他们以明显不同于前代作家的风格写作,他们中有

些人特别注重小说的表现形式,甚至于语言句法。他们中

有一部分人被称为‘先锋派’。”对于这个“先锋派”的说法

陈晓明有个说明,“80年代后期,我使用‘后新潮小说’这

个术语,当时主要指苏童、余华、格非、北村等人,以此与

‘85新潮’相区别。90年代初期我改用‘先锋派’这种说

法,这种说法在当时比较流行,容易获得认同。”第80-81

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③格非:《塞壬的歌声》,第66-6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2001。

42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DOI:10.16551/https://www.doczj.com/doc/c92377417.html,ki.1002-1809.2012.02.002

写作的自由既是对以往表现形态的滑稽性模仿,又是写作者对世界的摹仿中不断变化的形态。就是早期特别关注形式的格非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与其他人很不一致,我不知道是周围的世界出了问题,还是自己本身出了问题”。他还特别自信地指出:“写作使我加深了对世界或存在本身的了解,只有在写作中,世界的混乱不堪的图景才会暂时变得清晰起来。”①不知今日的格非是否还是这样自信?我在阅读其长篇新作《春尽江南》之后的感觉却是相反:原本清晰的图景,经由作者的书写反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这很像小说中的感叹,“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你若不追究便罢,如真的追究起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在一切艺术中,小说是最抵制纯化活动的,它显然就是由杂念构建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又是和“糊涂账”有着不解之缘的。

二○○○年,我国翻译出版了弗兰克·克默德的杰出著作《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其中有段论述和我们如何从整体上理解格非的小说有着启示作用,作者指出:“艾丽斯·默多克这位对形式做了长期而深入的思考,却尚未在她自己的小说中充分反映这种思考的作家,她将所谓的‘澄澈的形式’与没有定形、半纪实性的叙述做了对照,既拒绝了前者,因为它不含有自由的人物形象,不能反映小说的特点,又拒绝了后者,因为它不能满足形式的那种易表露难描述的需要;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它是存在的,而且并不总是违法的。她的观点是重要而又微妙的……”②这一重要而又微妙的观点提醒我们:我们心中是自由的,但却在每一处都受到经验主义的制约,形式可能是完美的,但它又不得不遭遇并不完美的事物。“文学必须永远再现真实的人们与形象之间的战争。”虚构与现实间的彼此争斗与两难境地是每一个真正的小说家不可回避的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观察,并不意味着强烈的否定或被否定的事物重新回来缠扰我们的情形,而是意味着我们如何整体辩证地理解变化中的格非和格非的变化。

一九九四年前后,是格非创作十分活跃的年份,他先前发表了《赝品》、《湮灭》、《推背图》、《打秋千》、《时间的炼金术》、《凉州词》、《初恋》、《紫竹院的约会》、《解决》、《公案》、《沉默》、《谜语》、《窗前》、《喜悦无限》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这对并不以创作速度和数量见长的格非来说,可谓是壮观之举了。这些作品成分复杂,既有其早期的先锋姿态,也有变化中的应对之作;既有对历史的迷恋,也有着对眼前现实的思考。这位从未脱离“生活”的敏锐小说家,对如何“摹仿”变化中的社会无疑有着自己的盘算。也是在这一年,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浮出水面,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对于见证格非变化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小说虽继续营造其“迷宫”式的书写,其中也不乏试验性的文本段落,特别是第四章那不分节的离奇段落。但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具有写实倾向的作品,是虚构应对现实的厮杀之作。一般而言,重要的作品对一个作家的创作储能总有其伤害作用的。十八年后,格非在其为《春尽江南》所写的创作谈这样回忆,“《欲望的旗帜》出版不久,我就有了写作三部曲的打算。当时的想法既迂阔又天真,希望用地方志的形式和结构去写一部三卷本的小说。也曾去图书馆翻阅大量地方志、逸史和江南一带的民俗掌故,并作了一些笔记,但这部小说一直迟迟

52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格非:《写作的恩惠》,林建法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

观———再度漂流寻找家园融入野地》,第200-201页,长

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

〔英〕弗兰克·克默德著《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

究》,第124页,刘建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没有动笔。再后剩下的,只是一个思之无味、弃之不甘的念头而已”。①日渐走近二十世纪末的格非,小说创作几近空白,那个“思之无味、弃之不甘的念头”持续了好多年。喜欢七八年思考同一问题的格非,“当然思想也会有变化,那么这个当中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刚才李洱先生也提到了,就是这个社会变得已经让我们有点不认识了”。②此番话讲于二○○四年,同年作为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人面桃花》发表,此时的格非不仅迷恋中国传统叙事(这可能和其教学生涯有关),而在创作上也回归历史,不时追溯他本人也不曾经历过的过去。

《春尽江南》是格非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估计对《春尽江南》的阅读和评价大概总绕不过三部曲。本文试图绕开三部曲,将其作为独立的文本和十八年前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作一番比较。《欲望的旗帜》围绕着某大学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展开,而《春尽江南》中很大篇幅也涉足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两次会议都不约而同遭遇到赞助问题,不同的是前者是哲学,后者是诗歌,前者在结构上总揽全局,会议的开始与结束与小说同步,后者则是小说的一条副线。《欲望的旗帜》把死亡的悬念放在开首,而《春尽江南》则把死亡的悬念放在结尾;贾兰坡导师的跳楼身亡之谜成了小说的导游和牵线人,而身患不治之症而自缢身亡的家玉则成了故事的转折和终结;开首的悬念把赌注押在“故事”,成了情节的动力,结尾的悬念则把宝押在了“意义”上,成就了阅读之外无尽的思考。如果说,《欲望的旗帜》的用心是让欲望露出其狰狞的面具,那么《春尽江南》的寓意则是让人生终结显示其启示作用。从曾山到端午,总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婚姻到情感,他们几乎有着共同的得意和失意,他们对生活、社会进步所持的思考和怀疑,冷眼的旁观都有着叙事者的身影,难免会引起阅读的种种不必要的猜测和评价。还是那篇《夜郎之行》中的话,“镜子是件危险的道具。我从中看出了自己的不真实”。一部完全虚构的小说或故事,总是呈现出难以捉摸的自主性。格非的小说和其他同类的故事一样,尽管它们也可能来源于作者自身的梦想和失意,但它最终刻画的是艺术和生活而不是作者自己。

进步的世界是一个反讽的世界,我们似乎无法确定,从物质匮乏到丰裕快速转变中蕴含着多少得与失的辩证法,有福的过失或快乐的堕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抑或虚拟着我们阅读的文本,究竟什么是生活的真实,什么是生活的符号,我们的迷惘、困惑与不解可能正是来自于两者的难以区分,但又必须生活思考于其中。事物总是强迫我们产生印象。但精神的可塑性压力却是受意志支配,因为它奋起抗击阻力,抵御无聊而拥挤的世界,不甘平庸而琐碎的生活,弃绝虚拟的时尚和不断的重复。曾山和端午的同一性就在于这种抵抗性,哪怕这种抵抗是无力的,哪怕这种抵抗最终是持续不断的挫败。一方面,人与周围的世界相融合,并过多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而丧失了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把自己与周围相隔离,以便向世界提出他自己完全的要求,并因此失去了按世界本身的要求生活和行动的能力。如果硬要这样区分的话,曾山和端午及其同类应属于后者,他们和同事、朋友的摩擦纠葛,甚至有时对于自身行为的不满和怀疑,都缘于不甘沦为前者的撕咬。在我写着我的经验的文本和生活本写着它的文本之间,我们

62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①②格非:《代表失败者》,《作家》杂志2000年第9期。

格非:《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似乎听到了在此之间摇摆的声音。相比之下,《欲望的旗帜》摆幅太小,将生活太多令人不满的东西归之为人的欲望,将永不满足的欲望归之于应该弃绝的恶念,这大概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作品较为普遍的共识。《春尽江南》就不同了:叙述者与世界的接触正在日趋扩大,笔触开始走进生活的日常,语调开始走向平和和从容。

《春尽江南》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涉及社会的问题繁多。一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与矛盾冲突,最终破裂而又“死灰复燃”。端午和家玉双方,由工作和职业各自延伸至诸多的人和事,由于共同的记忆把一年的故事扩容至二十年的变迁。二十年来,凡孩子教育、住房纠纷、马路黑车、拆迁上访、医疗事故、杀人事件、改制动荡、污染问题、酒席闲聊、农村征地、环保慈善、贫富差别、中西异同、法律秩序、公平正义等小说都有所涉足。一年和二十年是构筑小说的二重时间,也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关键,诚如家玉的感慨:“如果说二十年前,与一个诗人结婚还能多少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那么到了今天,诗歌和玩弄它们的人,一起变成了多余的东西。多余的洛尔加。多余的荷尔德林。多余的忧世伤主。多余的房事。多余的肌体分泌物。”这种情绪既是家玉个人的,又是弥散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既是具体的,又是隐喻的。我们可以把一年当作二十年来看,也可以把二十年当作一年来读,如同历史和当下的关系一般。阅读《春尽江南》的过程,我有时会觉得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有时又感觉这只是一个瞬间的故事。生活总是和我们开玩笑,社会巨变在让人们惊喜之余,会想起动漫中的某些人物,一阵疯狂的奔跑突然将他们带到虚无之上,而他们自己却毫无感觉,结果是他们想象的力量让他们在这般高度上飘荡,然而等他们有朝一日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就会坠落到平地。时间同样会作弄我们,你如果追赶时间,时间会跑得更快,这就是可消费的法则;你想留住时间?时间同样让你喘息,使你变老,加速走向死亡,这是命运的法则。《春尽江南》中时间的变幻,就是生活的变幻,其时间的奥秘便是人性的奥秘。“大多数人认为生活中的有趣与新奇‘让时间流逝’,也就是说时间缩短,而单调与空虚则抑制了时间向前发展。”托马斯·曼不这么认为,他在《魔山》第四章这样反驳说,“多事之秋总比风平浪静的年代过得缓慢得多……生活如果一成不变,漫长时光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令人毛骨悚然;倘若每天都千篇一律,那么长长的一生也就是一天”。实际上,这两种不同的时间观,我们在《春尽江南》中都能体会到。

莫言曾在《蛙》中以蝌蚪完成九幕话剧《蛙》来构筑其长篇小说,巧的是格非此次用的却是诗。诗对《春尽江南》而言,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诗是理解《春尽江南》的一把钥匙。这不仅是因为主人公端午是一个诗人,不仅小说中其他人物也有诗人,不仅端午和家玉的认识是因为诗,也不仅仅那场全国诗歌研讨会是小说中的重要事件。格非蓄意让那首未写完的诗作为起始,又以完成的诗作为结尾,甚至其谋篇布局,分章段节,写景抒情议论,一年与二十年的故事穿插迂回,记忆与情绪的循环往复都有着诗的留痕。重复是诗的手段,而在《春尽江南》成了叙事节奏和结构的手段,凡招隐寺的记忆,端午所在地方志办公室的人物老冯说出和没有说出的话,关于唐家湾房子的阳谋和阴招;一个人的消沉、虚无,局外人的沮丧,面临政治和昨日梦魇的苦恼;哥哥王元庆的聪慧和沉默寡言、异想天开和行为乖张、褊狭和强烈的嫉妒心、多少有点戏剧性的经历;家玉和婆婆的纠葛矛盾,甚至包括城南宴春园的请客,都被赋予两次以上的叙述。这种重复调动了叙事的不同视角、递进、暗示和反讽。可以说,写作《春尽江南》,在如何精心布局

72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而又不露痕迹上,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我并不认为把小说写得像诗一样就是好的小说。从历史上看,小说的兴起是和抵制诗的形式密不可分的。诗人善于发现一些短暂而意外的和谐关系,不仅仅是提供满足的东西,还有转变所产生的新鲜感、遭受破坏的现实和语言所提供的快感。小说家则接受贫乏、接受虚构与认识到的现实的本质进行联系时所遇到的困难,把它看成他的基本条件。对小说而言,人为虚构的手段并不是逃避现实的方法,而是表现现实的方法。以往的文学理论经常用“藏有真实蛤蟆的想象中的花园”来表达这一观念。换句话说,当花园同样具有真实性的时候,蛤蟆的真实性却下降了。叙事的可靠性经常在这两者之间左右为难。同样,我们欣赏“诗”在《春尽江南》中的作用,最终都是服务于小说的叙事艺术,而不是替代小说本身。尽管诗文结合无疑是中国传统叙事的特色,但结论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关于家庭婚姻的故事。诗人端午和律师家玉组成的家庭维系着二十年前的一次偶遇,此种多少有点莫名的情爱,自然使我联想起司汤达的发现,虚荣是激情之爱的中心,如果你在恋爱,那么你的处境中所有不是病理学的东西都是虚荣。当这偶遇第二次重复时,命运使他和她走到了一起,此时她已由秀蓉改名为庞家玉,“为了与父亲彻底决裂,当然也为了与记忆中的招隐寺彻底诀别”。在格非的小说中,关于家庭的感知是一个有关家庭破裂的感知,家庭不可能和睦,家园也不再宁静,惟有可爱又令人满足的孩子。但就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同样陷入了无休止的冲突之中。家庭位于我们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神话的中心,成为我们积累和消费良好而充分的理由。如今这个理由受到了质疑,端午和家玉忽然之间成了陌生人,天天相处,彼此却无法认同。“婚姻所要求的现实感,使得那个中秋之夜以及随后一年多的离别,重新变得异常诡异。双方的心里都怀着鬼胎。”“端午甚至怀疑,那天在华联百货所遇见的,会不会是另外一个人。”“再后来,就像我们大家所共同感觉到的那样,时间已经停止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在这个世界上活一百年,还是一天,基本上没有了多大的区别。用端午略显夸张的诗歌语言来表述,等待死去,正在成为活下去的基本理由。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失去控制地加速繁殖、裂变。”这些断断续续的话语耐人寻味。叙述者借用端午的视角、认识和感觉时,多少有点携带“私货”的嫌疑。在阅读和评价《春尽江南》时,我时时提醒自己,我们能否设身处地地从家玉的立场、感知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九五一年(笔者恰好在这一年来到这个世界),莱昂内尔·特里林在写于《安娜·卡列尼娜》的前言结尾处表示:“理解绝对的精神并非困难无比的任务,但精神却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充满着真实而微小事件的现实条件当中,而关于这种精神的了解是非常缺乏的。”①我想,这番话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现实中的家玉。

如果认识他人是我们自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他人也认识我,在后一种情况下,我的自由就可能被剥夺。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语境中考虑端午和家玉的冲突,就会发现她与他就像是一周的工作日与生存的休息天的差异。家玉沉溺于世俗的生活之中,工作、教育孩子、婚姻忠诚、职业责任都是她时时要面对的。现实仿佛是一场人们相互之间为着可笑的目标进行的生死斗争,人人都为着捍卫一面破碎的旗帜,从羞辱中

82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①〔美〕莱昂内尔·特里林:《知性乃道德职责》,第5页,严

志军、张沫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获得满足。端午更像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并不理会生活教给他的东西,他为人行事仿佛现实的事情应当符合他从一个理想世界中获得的理念。这个意指“精神图像”的东西,是一个不是来自观看的东西,因此还不能还原到任何“经验的教训”。想想端午那个所在的单位地方志办公室,“那是一段寂寞而自在的时光,百无聊赖。灰色小楼的生活。有点像僧人在静修,无所用心,无所事事。在这个日趋忙乱的世界上,他有这么一个托迹之所,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闲暇,他感到心满意足。唯一困扰着他的,是一种不真实感,他觉得自己有点像《城堡》中的那个土地测量员。”端午经常为合乎理性、以善为顶点的世界与不确定的、不受理性影响的世界之间不可还原的差别而痛苦,关于前者,他想得太多,关于后者,他又见得太少。

在某种意义上说,端午像是虚无的影子,而家玉则是存在的符号。虚无,由于它是存在的否定,需要存在把自身设定为它的否定,存在为了再不需要虚无,而虚无像天堂一样,完全靠存在活着,“从存在中获得它的在”。“在这个恶性竞争搞得每个人都灵魂出窍的时代里,端午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置身于这个社会之外而感到自得。”仔细想想,家玉的所作所为更合乎人们存在,受限制的事物、实际生活的规划、受条件制约的现实性是混杂的和多种多样的,它必须是被描述过的这些东西的复合体和“活的当下”。当端午不满家玉在追赶成功人士的道路上跑得太快,已经有了跑出他视线的危险时,家玉同样也恶狠狠抱怨“端午成天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思考这些阴暗的问题”。作为律师,让家玉道德感千疮百孔的是,她想接受的而事实上却不能接受,而无关痛痒的却又不得不让她付出全部心力;而作为诗人的端午,却始终怀揣着局外人的沮丧、消沉而虚无、面临政治和昨日梦魇的苦恼,感觉的却是“一种死水微澜的浮靡之美”。相比之下,端午的人生则虚无得多、清白得多,对他而言,痛苦的问题是月亮黑暗的一面存在吗?用相对来针对绝对,家玉无疑是生活中的强者;用绝对来针对相对,家玉无疑又是小说中的弱者。端午则反其道而行之。或许,端午和家玉身上都有不真实的一面,但他与她之间的裂缝则是真实的。我们的心理体系中有某种东西在要求我们的生活必须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但我们又必须生活在受条件制约的现实之中,对于纯粹具有外延物质的事物所具有的特殊可靠性和权威性,我们总是既想摆脱又无奈地依赖,这种令人沮丧的现象可能是小说中最为真实的部分。春天总是要来的,如同它总是要去的一样。

“什么是虚无主义?”尼采问。“它的最高价值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贬低。它的目标是缺乏。追问为什么总是找不到答案的。”沮丧不是对乌托邦的追求,不是对“主体”的信仰,而是对现实本身的信仰。于虚拟中求完美,在诗的意象中寻觅自身的镜像,这是一种失败。厌烦过去,因为过去是一个告密者;不甘未来,因为未来永不显身。在词语和概念的硬壳下,总是隐藏着与现有世界不相适应这个活生生的现实,它什么时候跳出来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这个“我们”完全可能包括手中握有主权的叙事者。在端午身上倾注着叙事者的情感,这是我们阅读时能感受到的。甚至在绿珠这个女子的形象身上也有着这种倾向的余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家玉身上更多地体会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她也是格非众多小说中不多见的成功女性形象,何况她还和我们所经历社会巨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触摸时代跳动的隐秘脉搏,追赶成功人士脚步的所作所为并不完美,甚至有不少令人厌恶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现实感。当我们对叙事作出道德判断时,不只是说这比那更好,在根本的意义上我们是说这

92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比那更重要。它是赋予一切乱糟糟扩散和同时发生的事物的秩序,并以忽略或不理会世界上发生的大部分事物为代价。

和大多数充满自信的作家不同,忧郁是格非始终无法摆脱的。读他的小说,我们自身那经常掩埋得很深,或者掩饰得很好的那种忧郁感会有所抬头。我们被感染的那部分情感原来是我们本身所固有的。格非是忧郁的歌手,同时也是持怀疑论的冥想者,他的思考角度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局外人对局内事物的沉思。他把历史当作当下来阅,又把当下当作历史来读。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和福楼拜一生最后花费十年时间未完成之作《布法和白居榭》贯穿作品中,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福楼拜的最后之书是深厚的沮丧和精神上的骚动不安交织一处的作品,这部不怎么像小说的小说令当时的批评界不知所措。小说既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对暴力行为的厌恶,有着一种凄凉滑稽色彩的浮士德神话的变种,一种激情重新跌落下去的悲剧,一种热忱转变为狂躁的悲剧,一种企图收集固有的知识思想而渴望弄清一切事理的悲剧。可以说,这部作品是福楼拜一次极其严重的失败的最后总结。值得一提的是,布法和白居榭厌倦庄园的隐居生活,重返巴黎当抄写员和绿珠最后告别漂泊和寄居生活重返鹤浦定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终结和失败,后者则多了点情感寄托和幡然醒悟。

克尔凯郭尔曾说,信仰的强度可以从不信的程度上看出来。谁如果说:上帝不存在,那么他在这样说的时候就在谈论上帝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对于精神缺乏的惊呼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精神被重视的程度和谈论精神的方式。从《欲望的旗帜》到《春尽江南》有一个时间的长度,其间的变化是巨大且纷乱复杂的。别的不说,就说忧郁,两者的变化也是微妙的。《欲望的旗帜》中,忧郁更多是和厌恶相处,而《春尽江南》则更多是和厌烦纠结在一起。绿珠解释说:“正因为它不存在,所以才叫乌托邦啊。”端午冷冷地回道:“别跟我提乌托邦这个词。很烦。”此种语调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比如:“端午不喜欢香格里拉那个带有殖民色彩,可人人趋之若鹜的地名”;“无论是兄弟俩,还是龙孜,在他看来,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所有的地方,都在被复制成同一个地方”;作为诗人的端午甚至对诗人们的开会聊天抱以讥讽的冷嘲:“如今诗人们在不大的地球上飞来飞去,似乎热衷于通过谈论一些犄角旮旯里的事来耸人听闻。”“悲剧在于,这些废话并非全无道理。正因为声音到处泛滥,所以,你的话还没出口,就已经成了令人作呕的故作姿态,或者陈词滥调……”叙事者经常被迫根据自己对某种性格的偏爱程度来作出选择,“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行动者,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经常会为自己能塑造出人物的形象而感到高兴,这一点有时和热恋中的人有相似之处。阅读中我们总会特别留意这一点,因为这和叙事的倾向性有关。迫切想与人产生温柔的关系,但又希望独善其身,不受干扰,拒绝被“社会调适”,尤其痛恨所有的人际牵连。这多少可以看作是端午的姿态,但这无疑也是叙述者的偏爱。有时偏爱过度,会倾向人物的独立和自主性,我想,在绿珠这个人物中就显得偏爱过多而独立性不够。

《春尽江南》全书才四章,而第三章的题目为“人的分类”,读到这里多少有点不适应,其感觉有点像书中提到绿珠的那句话,“最近忽然醉心于动物权益保障”。不管怎样,作者试图在变化中的世界中梳理出认识秩序的雄心,还是可以辨认的。小说中有些

03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言语给人的感觉总有点占据制高点的味道。“那是一种腐败的甜蜜感———就像是发了酵的食品:不洁,却更为可口。”徐吉士的所作所为,家玉的沙滩包中的可疑之物让端午有了如此的感叹;面对吃剩的河豚,绿珠感慨地说:“这个世界的贫瘠,正是通过过剩表现出来的。所以讲丰盛就是贫瘠。”而在讨论诗歌的结尾时,端午竟然一发而不可收,“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每天都在变,有无数的可能性,无数的事情纠缠在一起,而问题就在这儿。你还不知道它最终会变化成什么样子。铺陈很容易,但结尾有点难”。说到这里,连落拓不羁的绿珠也应声附和,“真该把你说的话都记下来”。第三章太多这样的话语,讥讽式的怀疑,充斥隐喻的暗示,警觉的批判,还有那无法尾随的感叹。没有变化,叙述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但没有秩序,叙事便失去其应有的动力。生活中的变化,既是魔鬼、也是天使,既是毒药也是解毒剂,既是形式也是内容。这很像一面旗帜应对于无数面镜子,一不小心是镜像吞没了旗子。把世界简单地划分为穷人与富人、正常人与病人、活人与死人、好人与坏人,表面上是认识论在作祟,实际上是我们的主体在作怪。绿珠将那些她所鄙视的芸芸众生一律称为“非人”,到头来,是她自己希望“过一种踏实而朴素的生活”,她甚至还强调,“在当今时代,只有简单、朴素的心灵才是符合道德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整个故事也在这种转变中走向它的终结。

变化中的生活常常又是颠倒的生活,“资本家在读马克思,黑社会老大感慨中国没有法律,吉士呢,恨不得天下的美女供我片刻赏乐。被酒色掏空的一个人却在呼吁重建社会道德”,被有钱人收藏陈列的东西全是假的,而政治话题沦为酒后时髦消遣,还有那不时冒出的子孙为提前继承房产而雇凶杀母,公公给儿媳灌农药,副总雇凶杀老总等离奇案件。在这一切颠倒之中,恐怕要数端午的哥哥王元庆最为出格了。他传奇人生中最为离奇的就在他神经系统将要崩溃的前夕,他作出了一生中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将自己合法地安置在风光绮丽的山林深处,不受任何打扰地安度余生,三四千万替自己在精神病院买了一个特殊的床位。这位颇有预见的天才病人,写下了许多人生格言,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幸福是最易腐败的食物,它不值一文”。然后,王元庆的错误是不可救药的,而他的错误是:他从开始就立足于结局而不是开始。王元庆的成功在他作为艺术形象的反讽,对于律法,因为他是精神病人而免于法律的罚处;然后正因为他是精神病人,他的所有投资也不受法律的保护。他倾其全部的金钱所安置自己一生的“牢笼”,最终也因为拆迁而不复存在了,这无疑是一个严肃的玩笑,是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留给我们的艺术遗产。我有时在想,王元庆的荒诞人生如果成为另一部独立的小说,那该多好啊!

人性的重要之处于它没有一个目标,幸福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从这一点上看,王元庆的格言或许有些道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应该包含永远知道死亡终将到来。假如死亡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话题,可以说,不仅因为它是我们最后才体验的事情,而且因为它发生在意义与无意义、价值与事实的结合点。当家玉获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小说正逐步地临近它最后的章节。尽管在此之前有过春霞的诅咒,有过徐景阳进肿瘤医院的预演,有过一次又一次暗示和预告,但对家玉来说一切都太晚了。“有些事,你一辈子总也忘不掉。凡是让你揪心的事,在你身上都会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这是那位掉光了牙的喇嘛,对她说过的那句深奥而又灵验的话。读到这里,我的多疑又有些停顿,掉光了牙的人说话那么灵验,和家玉面对死亡才开始思

13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索生命的意义之间,似乎有一条不为人知的暗线联系着。故事经常会以其命运的外貌,亵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经验。其实,喇嘛的话并不全对,死亡对家玉来说是无法重复的。正如本雅明在《中央公园》里说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只有一件事物是全新的,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死亡。”我猜测,会有太多的读者对家玉之死换回结局的启示和寓意会有所质疑,这太像我们读过的故事了。许多小说家都清楚这一点,他们描写人在最后自杀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毁灭。死亡使我们沦为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而沦为商品,沦为他者的依附之物依然是死亡的讽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家玉死前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反省理解为对死亡的抗拒。

家玉之死,是出于偶然的东西,但当我们回顾性地体味叙事的布局,似乎又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结尾式的死亡一旦被叙述,读起来就像是必然性。联想起十八年前《欲望的旗帜》中慧能院长对死亡的说辞,“他在寺院里修行了将近五十年,可依然是一个可笑的人,生活在一个日益浅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就连自杀都失去了起码的庄严感”。两者相比,对死亡的认知,可谓今非昔比。冷峻而偏好冥想的叙事者,在《春尽江南》的最后一章,一反常态,增加了叙述的热度。我们的阅读情绪也被调动起来,情感的热量在不断提升。渴望被“失踪”所驱赶,情感成了死灰复燃的符号。爱情是一种致使的嗜好,它使得你不了解自己,迫使你掩饰、抵赖、自我折磨,并且会眨眼间变成憎恨。你所爱的你也就是你势不两立的敌人。家庭则更是“现实主义”经常打败“浪漫主义”的场所。如今一切都改变了,死亡成了改变一切的催化剂。情节的转变深处或许蕴含着意思的诞生。意思绝不会是与它本身完全一致的。意思是一个区分或衔接过程的结果,意思是某种暂时的、后延的、仍然有待发生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写完那首有待完成的诗作为结尾,无疑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读者不问小说家:“你在这里想说什么?”而小说家也不能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人自身就是一个悲伤的谜题。被执行的正义标准就是不平等的。法律代表着秩序,但它对越界的行为有着天生的依赖性,因为如果一旦越轨行为失去了踪迹,它就将破产。律法并不是欲望的对立面,而是产生欲望的禁忌。自相矛盾的是,只有通过律法我们才能通过它所禁止的欲望,因为禁止乃是我们对它的最初了解。我们应该看到,小说中很多涉足法律公正与正义的议论和描述,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律法问题的完善和解决。小说并不是法律的“教科书”,它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不管在小说里或小说外,人物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们的需要对我们而言是否真实,我们最终是否能想象他们的人生。法律关注的是绝对权威,它的解释就是“法律就是法律”,一种十足的同义反复,一个十足空洞的能指。在小说中讨论法律是徒劳的,在律法中寻觅小说的足迹也是徒劳的。认为家玉喜欢感情用事就不适合做律师工作,这是把不同的问题搅合在一起了。何况感情用事并不等同于有感情。法律的秩序和个人的自由是互为镜像的对立物,它们之间是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人的存在和实际生活的情景才是小说的地图。我们可以指出《春尽江南》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就勇于涉足这一领域是值得赞许的,那是因为这么多年,小说在这方面做得太少了。

如果说,女性形象在格非的小说中代表着持续的愿望和不断地疏离和破裂的话,那么,雨中则是其永不逝去的场景与情境。情境意味着,无论有无反思,我们都不能将自己

23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置于一个与情境相对的外部关系。曾有评论指出:雨季、梦境、女性是理解格非小说的三个关键词,文章试图通过这三个关键词打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对格非的不同评价,把格非的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文章角度自成一体,且言之有理,对我们理解格非的小说有启示作用。但是,能否把这些经常在小说中出现的东西与关键词画上等号是值得讨论的。断言“雨制造了一个封闭的场景和结构,它是对世界的隐喻,既指向现实的颓废,也指向内心的虚无,这是格非小说世界的本质”。①这有点让复杂而多种多样的小说世界简单化了。我们既要寻找变化中的格非小说不断重复的东西,也要留意其变化中的变化。《春尽江南》中也写了许多的雨,从“最后,小雨落下来。雨丝随着南风飘落在她的脸上”,“外面下着小雨,雷声在很远的山谷里炸响”,“要是雨再大一点似乎更有味道”,“沙沙的雨声在窗外的剑麻丛中响成了一片”,一直到“端午从漆黑一片的雨幕中再次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刺目的繁华,一旦落尽”,不难看出,这些对雨的描摹都是不尽相同的,这里既有抒发,有时重点在景,有时重点在情。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看来格非这位叙述江南的高手,对雨天的描写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准确地说,他更关注的是江南的农村如何被城市化进程所吞没。在他眼中,生活的剧变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如果说格非的小说还有什么特征的话,那便是他的“书斋气”。制造阅读的格非,小说中充满着“阅读”,他笔下的人物经常地手不离卷,每一部长篇总有许多部的小说与诗集卷入其中。苏童的《碧奴》、《西藏生死书》、《海子诗集》、《聂鲁达诗集》、《堂吉诃德》、《史蒂文斯诗集》以及里尔克、翟永明、张爱玲、福楼拜甚至包括前面提到贯穿全书始终的对《新五代史》的阅读。不只阅读,还有许多话中有话的评价和议论。和小说中不断出现的雨势一样,不同阅读的插入也总和不同的情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是下雨是自然之姿,而阅读则是人为之举。除此之外,“书斋气”的格非在叙事上的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日常化,语调平和,不计较生活的琐碎和庸常,即使在过于夸张时,也是非常低调的。不动声色的陈述就其本身而言,它提醒我们,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就像书店到处都有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题目,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们就像一片听话的羽毛一样,随着时尚流行的风向到处漂移。就像家玉最后的陈述,“我曾经想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陌生人。把隐身衣换成刀枪不入的盔甲。一心要走在自己的对立面,去追赶别人的步调。除了生孩子之外,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厌恶的。好像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什么都不想。渐渐地就上了瘾,自以为融入了这个社会”。家玉的陈述是真实的,而她的醒悟却是一个慷慨的方案,是一次重要而又微妙的转折。问题在于,假如死亡之神不降临,假如她生病的结果和她的合伙人徐景阳一样是虚惊一场呢?问题还在于,小说的世界一切也都是假如,所以不存在推翻假如的假如。

一个人的生活怎样是适当的?答案是通过把他自己转变为仿制品。富有却没有根基,拥有身份也受到身份的控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想象成了经验主义的主体从感觉的牢狱中解放出来的一把宝贵钥匙。审美成为秘密的颠覆、沉默的反抗以及顽固的拒绝的战术。用阿多诺的话来说,这是用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审美的自律成为一种否定性的政治。我以为,或许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诗”在《春尽江南》的寓意、象征和命运才能获得合理的阐释。我们每个人在“诗”的意

33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①余中华:《雨季·梦境·女性———格非小说的三个关键

词》,《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象中看到了自己,或者说坚决拒绝看到自己。认同是进入角色的方式。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挫败、行为的荒诞性,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源于一种专横的需要,它要求我们被塑造成混合性人物,这些人物表面上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实则与我们相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家玉的追逐、端午的痛苦,王元庆的逃避、徐吉士的浮沉、宋惠莲的虚荣都源于此。实际生活经常和我们的一厢情愿过不去,后者崇尚非黑即白,前者则混杂和多种多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端午们是成功的,九十年代的端午们是失败的,而家玉则是这一转变中颠倒的镜像。表面上看,这里的关系是明晰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若不以反讽的角度看待这一切,若不细心体察其中的微妙和混杂之处,结果成了受了迷惑的迷惑者。关于悲剧的训诫是,若不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失败、挫折、压抑以便在另一方面呈现出人的丰富性,那么就不可能达到悲剧的境界。从起源的角度看,故事产生于集体生活,小说则产生于中产阶级的孤独;故事利用人人都识别的共同经验,小说则利用不同寻常的、高度个体性的经验。而且故事和小说的对立首要在于它们与死亡和永恒的关系。家玉的死亡是种偶然,因为绝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但家玉之死又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死亡,对叙事者而言它又是赋予意义的必然。

格非喜欢用“失败”一词来总结他的书写,但这个词会引起并且实际上已经引发了众多的疑惑和不解。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非常有才华的小说家,他们的历史境遇或他们与语言的关系变成了牢笼或者死路:他们的成就本身让他们感到挫败,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要求都超出了这两者所能给予的,他们巨大的成功被卷在他感觉像是失败的东西之中。在萨义德的笔下,众多作家都以各自的方式演绎了这个崇高而又残酷的故事。这种失败感,不是用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而是叙事者的呼吸与叹息,它是流于笔端,存在于字里行间的东西。阿多诺带着鼓励的笔调写道:“它是遭遇船难的人遗留下来的绝望的信息。”用梅洛-庞蒂引述塞尚的另一句话来,就是一切都邀请我们,去找回作品那几乎无形的印迹,找回沉思者那片无声的世界。失败感并不是信念,而是作为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就是为什么我是快乐的,但同时又确信,世界上整体上在混乱之中;我是沮丧的,但又不排除时代在快速的进步之中。两者的关系是微妙复杂的,既相互依存又互相排斥。

“开头总是麻烦的,”乔治·艾略特说,而且“结尾是大多数作者的薄弱之处”,她补充说。她指出:“这种毛病的部分原因存在于结尾自身,因为结尾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否定。”我并不赞成长篇小说以一首未完的诗开首,而以写完的诗作为结尾。但不可否认,这种写法的优点在于,它有助于帮助我们摆脱那些业已习惯了的符合规则的开头与结尾。我们的故事必须做到既能发展纯粹的连续性,又不使自己变得连续。在连续与不连续之间,“下雨”、“书斋气”、“死亡”的不断重复和暗示所起的作用是微妙的,它们既是阻隔又是连接、既是转移又是衔接,它们既能将自由的叙事变得不自由,又能使彼此不相干的东西变得有连续性。《春尽江南》的时空结构是一年与二十年的实与虚,一个家庭与整个社会的牵扯。一年是二十年的浓缩版,二十年则是一年延长的身影和记忆;家庭是社会的聚集之处,而社会又是家庭的光照与空气。长与短、点和面构成了小说的结构与版图。小说的神奇机制使得我们能够把我们自己的故事当作所有人的故事向他们展现。小说家的才华在于能令人信服地使自己的故事转化为别人的故事,同时又能把别人的故事转化为自己的故事。小说家是为了认

43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识事物的真实面貌的渴望所着迷的艺术家,他是受条件制约的事物冲击精神,而精神又冲击事物的艺术家。他的成功取决于对事物的意识又取决于对精神的意识。意识到两方面都很重要。这么些年,很多当代中国作家都开始了对现实感的漫长求索,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议。无论如何我都要表示对漫长求索的敬意。从《欲望的旗帜》到《春尽江南》,格非就是这样一位探索者。尽管我也认为在对事物和精神的意识方面作者是有所偏颇的,这多少影响了对人性多种多样的叙述和多种多样的价值。天真总会令我们厌烦,纯洁会使我们流于表面和简单化,神圣又超越了我们关注现实的视野。现代小说的主题是社会,准确地说是复杂性。

复杂性问题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但它又是事关真相的问题。我们身处复杂的世界中却常常不见其真实的面目。在端午看来,“对人进行分类,实际上是试图对这个复杂世界加以抽象和控制,既简单又具有象征性。这不仅涉及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涉及到我们内心所渴望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各自的道德立场和价值、隐含着工于心计的政治权谋,本能的排他性和种种生存智慧”。我们没有必要对小说中的议论进行过于认真的评议,因为这并不是小说分内的事。但警惕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和抽象化则是需要小说家十分关注的。这使我想起多年前读到的经济学家经常挂在嘴上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污染故事”。一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污。由于种种原因,这家企业排污是在人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企业没有为排污付出任何代价,产品的成本很低,利润很高,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很好。另一个是“门灯的故事”。交通要道边,一大户人家在门口安装有亮度很高的门灯,目的是方便家人夜晚的进出。由于灯光很亮,通过这条要道的行人能够享用到灯光带来的方便。显然,行人虽然得到了便利,却没有为灯光付出一分一毫的代价。经济学家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已经把问题讲得很清楚,可小说家绝不会这样讲故事,小说中掺和进人的因素、人的命运的故事远要比这模糊得多、复杂得多、微妙得多。伟大的文学并不对我们的判断力说话,而是对我们把自己放入他人之境地的能力说话。想想那魅力无穷的反讽吧,当他在叙述某一件事时,几乎总是毫无例外地意味着另一回事,实际上常常与他说的相反。反讽要求某种专注度,以及有能力维持对立的理念,哪怕这些理念会互相碰撞。反讽意味着:小说中的肯定表述没有一个是可以孤立看待的,每一个都和其他判断、其他情境、其他表示、其他看法、其他事件处于复杂和矛盾的并列关系中。这是米兰·昆德拉在他的论述中反复强调的。

二○一二年一月二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程德培,当代中国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特邀编辑林源)

53

2012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

忆江南·春去也原文翻译赏析 刘禹锡

忆江南·春去也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 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忆江南·春去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作,在《忆江南·春去也》体现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赏析】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

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该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既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这两首词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价说:“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 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大班音乐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大班音乐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 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 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精彩夏天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精彩夏天 大班音乐欣赏——精彩夏天 活动名称:音乐——精彩夏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的特征,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图谱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活动准备:自制小图卡、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大中国》、《采茶》、《织布》。 2、练声:《好娃娃》、《山谷回声真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铃儿响叮当》、《雨中接妈妈》。 二、导入部分。 1、谈话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都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季特征)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遍,幼儿倾听。 教师: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精彩夏天》。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几拍子的歌曲?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做《精彩夏天》,是4拍子的歌曲。 4、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内容,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都有些什么? 5、教师第三次完整范唱,帮助幼儿理解图卡。(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歌词内容,初步进行内容与旋律的匹配。)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有……请你们仔细地听,歌里到底还唱了什么?小图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内容? 教师小结:歌曲里的夏天还有蓝天、白云、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等。(教师结合图片小结)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自主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学唱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 (2)学唱歌曲2—3遍。 2、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分组演唱。 教师:刚才,我们大家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演唱歌曲呢?(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演唱。并进行对唱、领唱、分组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3、表扬、鼓励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并有感情表演的幼儿。 教师小结:精彩夏天除了歌曲里说的有蓝天、白天、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夏天里还会有什么呢?小朋友下课后去找找看然后告诉自己的好伙伴。 结束本活动。

文学类文本李树平《故乡的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故乡的桥 李树平 我走过许多的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躺公的号子声…… 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要进城了。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爷爷说:“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 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自爷爷去世后,我常常想起故乡的桥。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挡住我,低声对我说:“要炸桥呢,请绕行吧!” “炸桥!”我的心一紧。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古诗江南春赏析范文

古诗江南春赏析范文 我们都知道《江南春》是杜牧的名作之一,那么它的全文又该如何赏析呢?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

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扩展阅读:赏析分歧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赶花会》

幼儿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音乐欣赏《赶花会》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进一步掌握乐曲aba结构 2、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形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 教学准备:1、音乐磁带;2、花会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初听——导入 1、随音乐模仿小鸭子进入教室 2、音乐渐渐放轻,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你们去看过花会吗?每年的春天太子湾公园都有郁金香花展,老师把这些花用相机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一些什么花。请幼儿用动作表示花的形态。 “鸭妈妈听说一年一度地花会开始了,也想带孩子去看看。这天早晨,天气真好呀!鸭

妈妈说:‘孩子们起床啦。’小鸭子伸伸懒腰,理理羽毛。鸭妈妈带着孩子们出发了。小鸭子一摇一摆去参加花会。花园到了,这里开满了鲜花。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盛开了,有的开得低,有的开的高,天渐渐黑了,小鸭子跟着妈妈回家了。 (二)完整欣赏 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就讲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参加花会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幼儿边听边欣赏。 (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音乐 师:你觉得哪段音乐是小鸭子在睡觉起床的? 师:这段是音乐的前奏,说的就是小鸭子出发前的事。让我们随音乐做做吧! 2、欣赏a段音乐 师:哪段音乐是鸭妈妈带着小鸭出发去赶花会的? 师:我们随音乐做一下小鸭子高兴地去赶花会吧! 3、欣赏b段音乐 师:听这段音乐,你觉得音乐里的小鸭子来到了哪?(幼儿:来到花园) 师:看到了哪些花?我们用动作来做做这些不同花,看谁开出的花最多最美。(老师引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音乐CD《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听音乐《去郊游》入场。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2.ppt播放:起风了,树叶 往下落。 师:"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幼儿:风来了)3.引导幼儿说 说风在哪里。 师:"你们见过风吗?见过什么样的风?"4.幼儿观看课件,观察 生活中的风。 师:"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小结:"轻轻的风 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急急 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二、旋律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感受旋律,体验AB式的两段不同感受 的音乐。 师:"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2.教师播放音乐,幼 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3.引导 幼儿用肢体表现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听到了吗?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吧。"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快节奏的旋律。 师:"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吧?给你 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 到来吧。"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 的到来吧。"三、肢体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 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等风来了,你 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注意听 辨不同的脚步声。"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吧。"在 《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活动反思: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 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 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

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家乡的桥 陈根生 ①苏北平原,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生我养我的如皋古城就浮在这一片波光粼粼之上。 ②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桥,桥是水乡的天使。可不,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哪一刻离得开桥?别看这么个小县城,有名有姓的桥就有五十六座!家乡流传着一副对联,至今铭记不忘。上联是:冒家姐姐看迎春,一人丰乐;下联是:白衣奶奶拜观音,万佛愿修。这上联指:冒家桥,姐姐桥,迎春桥,一人桥,丰乐桥。这下联指:白衣庵、奶奶庵、观音堂、万佛庵、愿修庵。二十二个字便巧妙地联结了古城里五座桥、五所庙,而且刻画得有姿有态、有情有趣,令人拍案叫绝。这副趣联是哪位文人学士的大作已不可考,但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家乡人民对桥的感情,比桥下的水都深都长! ③家乡的桥,每一座都涂抹出一片风景。无论是古朴的砖木桥,还是厚重的石板桥,都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画框里出色的一笔。桥洞里的水总是缓缓地、静静地,跨着轻盈的碎步,踏着舒徐的旋律;流着银杏的壮伟、刺槐的蓬勃;淌着楝树的秀丽、杨柳的婀娜。于是水也妩媚了,桥也风姿了。一位摄影家曾来拍过照,水上桥拱是半个圆,水下倒影是半个圆,合起来似一轮满月,作品题名“圆洞替月”。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贴切,因为水呀,桥呀,全都影影绰绰在夜色迷茫中,月色氤氲中,改为“月朦胧桥朦胧”不是更逼近一首上乘的诗么? ④家乡的桥,人们一踏上去就踩在一片烟尘茫茫的历史里,走过桥便翻阅了一份辉煌的履历。南门红桥得名于一支太平军曾经威风凛凛地经过桥上;北门奉安桥得名于人民群众自发悼念中山先生;东门集贤桥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可是因宋代城里连续出了王维熙、王观、王觌、王俊、王咸、王正纲祖孙叔侄五代状元、进士而建造的,每一块石板、石条都曾煊赫一时!西门的雁桥也不是一

江南春天散文范文

江南春天散文范文 春天到,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下文是有关写江南春天的散文,与大家分享了解。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大约便是称赞江南春景了。 江南四季,惟春最为美丽。无论是诗人或画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永远把春天诠释得优雅大方,近似完美。 春日里,青山黛黛,春水如蓝,春风徐徐拂面,春花姹紫嫣红。四季景色不堪令人羡慕了,春日立于四季潮头,人间美色,只在这一刻尽收眼底。 风信子从远方捎来春的气息,二月的春风,悠然涌动。裹着些许潮湿的寒意。其时,她便带来了冬去春来的第一缕消息了。 阳光明媚的洒于河坡上,土地变得松软起来。一株株点点绿草,在清风中柔柔的摇摆,杂夹着一股浓浓的青涩味道。 河水湍急而流,河柳寂然而立。风稍动,柳条便随风而舞,洒脱飘逸。拂过耳畔,痒酥酥的,带来了一身的惬意。 枝条犹显光秃,仍以灰黄为主色调。只是稍加留神,便会发现,黄色的柳条上,镶嵌着一点点宝石般的叶蕾。一粒粒整齐的排列着,随时便会绽开一样。 近前似很难看见那点点稚嫩的绿色,若稍远点,再远一点。却能看见,一根根柳条揍拥缠绕在一起,似被绿烟包裹着。

河岸上的一片草地,仍然晦暗枯黄,似很难找出绿色的星星点点了。几株蒲公英的叶子吐开了,在草地上堪称凤毛麟角,尤为显眼。 江南的二月,不是冬天,却似冬天。一夜的疾风便可以捎来料峭的春寒。冷得让人猝不及防,那束之高阁的冬衣不得不又拿出来到裹在身上了。 一场春雨悄悄的在寒冷中醇酿着。太阳扑朔迷离,时隐时现,最后干脆躲于云后再不露面。大地,天空只叫一个阴沉便全部囊括了。 雨似悄然而至一般,竟毫无声息,令人无法察觉。细雨如丝,纷纷扬扬。似薄雾绕绕,又似炊烟袅娜。一层层在风中飘浮,涌动。若不置身于细雨蒙蒙之中,绝难相信其实春雨已经下了起来。 站在如烟如尘的雨丝中,便轻易的想到了前朝诗人那绝美的读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细雨烟波浩渺般在天地间弥漫。轻沾于物体的表面,凝聚成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似晨露般晶莹,春天最初的雨大抵就是这样了。 烟雨朦胧更似冬日的一场大雾。雨中的景致都似悬浮于半空一般,似海市蜃楼,虚无漂渺。 气温仍然下降前,雨雾反而慢慢散开,一缕缕雨丝渐渐凝结成一颗颗小小的雨滴,从空中飘了下来。 小雨滴答,雨声沙沙。雨中的景致也逐渐清晰起来。远山依然青翠,薄雾在半腰缠绕。近处的树木,房子在雨中悚然而立,清亮明了。细雨似一块透明幕布,在风中翩然起舞,或跳跃,或抖动,时卷时舒。

大班音乐欣赏《狼来了》

大班音乐欣赏《狼来了》 作品分析: 该作品是根据故事《狼来了》的完整故事情节所创作的一首乐曲。乐曲时而欢快活泼、时而舒缓沉重。乐曲主题段落对比明显,旋律轻巧欢快,有助于幼儿理解、想象及大胆表现。该乐曲表现出了小动物们欢快游戏及狼来了时小动物紧张、害怕的心情。乐曲节奏鲜明、欢快,易于幼儿欣赏理解。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欢快、舒缓、沉重的旋律特点。 2、能用动作大胆表现出对乐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欣赏过此乐曲、图谱、各种小动物图片、大树。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音乐。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感受是怎么样的?你是怎么听出来 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理解。 2、完整欣赏后出示图谱,分段欣赏。第一段后提问:“听完这段乐曲,你的感觉 是什么?你认为是谁、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请幼儿回答,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再次欣赏并用动作随图谱感受旋律。 3、欣赏第二段后提问:“听完这段乐曲,你的感受是什么?跟刚才那段音乐一样 吗?这段乐曲小动物又在干什么?”幼儿回答。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请幼儿再次欣赏并用动作随图谱感受旋律。 4、欣赏第三段后提问:“听完这段乐曲,你的感觉是什么?这段音乐和前两段音 乐有什么不同?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请幼儿再次欣赏并动作随图谱感受旋律。 5、欣赏第四段后提问:“大灰狼来了它们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把大灰 狼打跑的?”幼儿再次欣赏随图谱自己感受旋律。 6、重复欣赏第一段提问:“大灰狼赶走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表现。 鼓励幼儿用自己想的办法赶走大灰狼。 7、听音乐幼儿与教师随图谱完整欣赏。 8、欣赏音乐,鼓励幼儿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表现。 9、延伸活动:请幼儿根据对乐曲的理解用语言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 目标:1.幼儿通过欣赏音乐区分乐曲段落及对比段落中的音乐要素。 2.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境感。 准备:乌龟、兔子贴饰黑板粉笔过程:一、引入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幼儿自由回答。 2.有2只小动物藏在音乐里,它们是谁?请小朋友仔细听,把它们找出来。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乌龟、兔子) 3.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做《龟兔赛跑》。二、欣赏1.分段①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三段,第一段是乌龟、第二段是兔子、第三段是兔子睡觉)②出示贴饰。 2.欣赏分析第一、二两段①听第一、二两段,乌龟、兔子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的快慢、高低、给人的感受等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饰后注明。 ②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3.欣赏分析第三段①请大家仔细听第三段,找到一个特别的声音,想想它会代表什么?(幼儿可以拟声,代表兔子打呼的声音。)②这呼声有几个?它们都一样吗?(6

个,越来越轻。)③这段除了兔子打呼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乌龟在爬的声音。)三、表演体会①请幼儿跟着音乐做一做兔子、乌龟的动作。引导幼儿在第三段时选择好自己要表演的角色,②请幼儿在其他时间自行分组游戏。 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反思这次音乐活动在选材上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龟兔赛跑》这首长达6分钟的音乐剪接成1分半钟,既要考虑到曲子的完整性又要体现出其中的音乐特色、音乐要素,我深知好的音乐对音乐欣赏可的重要性。 经过试教,我摒弃了画图谱,而是使用直观的板书 代替,在上课过程中效果也比较好,但是教具和板书缺 乏美观。音乐欣赏课很容易在把握不好度的情况下变为 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应该是依托表演而不是依靠表演, 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途径,表演只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我强调反复倾听但没有注意到倾听的有效性与提问 有效性的结合,特别是在第三段音乐的欣赏上,如果是 让幼儿带着3个问题去欣赏,那么倾听的效率就能凸显,幼儿的注意力、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更为明显。 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评课孙慧红老师及听课老师评价: 1.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环节紧扣、层层递进, 能以倾听为主,体现了音乐欣赏的价值,2.第一、二段

《家乡的桥(节选)》阅读及答案

《家乡的桥(节选)》阅读及答案《家乡的桥(节选)》阅读及答案 ①苏北平原,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生我养我的如皋古城就浮在这一片波光粼粼之上。 ②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桥,桥是水乡的天使。可不,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哪一刻离得开桥?别看这么个小县城,有名有姓的桥就有五十六座!家乡流传着一副,至今铭记不忘。上联是:冒家姐姐看迎春,一(益)人丰乐;下联是:白衣奶奶拜观音,万佛愿修。这上联指:冒家桥,姐姐桥,迎春桥,一(益)人桥,丰乐桥。这下联指:白衣庵、奶奶庵、观音堂、万佛庵、愿修庵。二十二个字便巧妙地联结了古城里五座桥、五所庙,而且刻画得有姿有态、有情有趣,令人拍案叫绝。这副趣联是哪位文人学士的大作已不可考,但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家乡人民对桥的感情,比桥下的水都深都长! ③家乡的桥,每一座都涂抹出一片风景。无论是古朴的砖木桥,还是厚重的石板桥,都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画框里出色的一笔。桥洞里的水总是缓缓地、静静地,跨着轻盈的碎步,踏着舒徐的旋律;流着银杏的壮伟、刺槐的蓬勃;淌着楝树的秀丽、杨柳的婀娜。于是水也妩媚了,桥也风姿了。一位摄影家曾来拍过照,水上桥拱是个圆,

水下倒影是半个圆,合起来似一轮满月,作品题名圆洞替月。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贴切,因为水呀,桥呀,全都影影绰绰在夜色迷茫中,月色氤氲中,改题为月朦胧桥朦胧不是更逼近一首上乘的朦胧诗么? ④家乡的桥,人们一踏上去就踩在一片烟尘茫茫的历史里,走过桥便翻阅了一份辉煌的履历。南门红桥得名于一支太平军曾经风凛凛地经过桥上;北门奉安桥得名于人民群众自发悼念中山先生呀;东门集贤桥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可是因宋代城里连续出了熙、王观、王觌、王俊、王咸、王正纲祖孙叔侄五代状元、进士而建造,每一块石板、石条都曾煊赫一时!西门的雁桥也不是一座普通的木桥,它可是石姓三兄弟因隔条河来往不便而建的,取名雁桥表示兄弟友爱如雁,清康熙状元胡任舆写过一篇《雁桥记》,至今读起来每个字都滴着浓浓的兄弟情。 ⑤家乡的桥呀,桥石上蹒跚过我童年的稚嫩,桥栏上偎依过我青年的幻想,我的往昔的岁月像落叶似的一片片飘落在桥面凹凹缝缝罅罅里上小学、中学我都走的是迎春桥,上大学后在外面转悠了几年,回来依旧走迎春桥。迎春桥是座十六七米长,六七米宽的古老石桥,东桥堍原先有座低矮的土地庙,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有个头疼发热什么的,母亲总是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悄悄地到土地庙里烧炷香,然后一路低声喊着娃儿哎回来哟!娃儿哎跟妈回家哟!喊进了巷子,喊进了家门,一直喊到娃儿的床头,我还要从被窝里抬起昏沉沉的头答应一声噢到家了!才算灵验。是母亲爱心感动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老俩口发慈悲,还是小孩子本来有耐受性,休息这么半天一夜也就自然痊愈?

江南春 中心 赏析 试题答案

江南春中心赏析试题答案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鉴赏关键点】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思想内容】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名句赏析】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语双关,既是写雨中的江南景色,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又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引人遐想。 【中考链接】 2006年南通市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2009年江苏省镇江市 (一)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共5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3分) 答: 8.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二、(一)7.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8.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

大班音乐欣赏国歌

大班音乐欣赏国歌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音乐欣赏: 国歌 执教:王崇崇 2010-9-9 设计意图:国歌、国旗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让幼儿通过学习国歌等相关知识,体验国歌、国旗和国徽的庄严、神圣。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感受其节奏明快,雄壮有力的风格特点。 2、对国旗、国徽有初步的了解。 3、通过唱国歌体验国歌的庄严、神圣。 二、活动准备。 1、国旗、国徽图片,国歌曲谱一副。 2、搜集与国歌有关的各种活动、场和的图片,国歌作者聂耳、田汉照片。 3、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1、听《义勇军进行曲》学习解放军踏步进场。 2、提问:“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在哪里听过?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出示曲谱)

3、再次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幼儿倾听,请幼儿说一说听这首乐曲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4、播放音乐,幼儿可边听边做动作来表达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二)、继续欣赏国歌,了解国歌、国旗、国徽。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正式播放国歌吗? 2、教师出示各种播放国歌场合的图片,(升国旗时、奥运会颁奖时、开各种正式会议时、接待外国友人时……) 3、这首乐曲是谁创作出来的?(出示田汉、聂耳照片,并对当时的创作背景做简单介绍) 4、幼儿倾听国歌,在了解其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可自由模仿解放军叔叔等动作来加深体验。 (三)结束活动。 1、向幼儿介绍在参加升国旗仪式时要行注目礼。 2、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听音乐唱国歌体验国歌的庄严神圣,并结束本次活动。

《家乡的桥》练习题目

家乡的桥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1:组词练习。 桥-()乔-()侨-() 娇-()骄-()荞-() 2:填空。 (1)()、()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 (2)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也各不相同,或()或(),或()或(),有的(),有的(),跟桥(),又平添了几分()。 3:下面的哪一句不是围绕“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这句意思写的?( ) A: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的桥头下棋猜谜语讲故事。 B:我们把桥当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 C: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 D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

评《春尽江南》

评《春尽江南》 春天、江南都是美好的,而作者却在“春”和“江南”之间硬生生地嵌入一个“尽”,所以看到这本小说的名字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作者要用“春尽江南’来作为本书的题目,但是,我想作者在写此书时的心情多半是寂寥、悲切,甚至是无法排遣、沉重如山的绝望。带着这样的疑问去看小说,看完后,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春尽江南》并非伤春之作,而且,锋芒所指也绝不只是区区一个江南,而是指向整个时代和世界。 《春尽江南》是实力派作家格非的最新长篇力作,也是他呕心沥血十余年、探索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衍变的系列长篇小说的收官之作。小说通过描写一对平凡男女的际遇与选择,将这20年的社会变迁与世道人情尽收眼底,反映出了这个时代某个群体在剧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从精神的层面带给我们更深的思索。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广泛的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当我读了《春尽江南》的前几章后,我真的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因为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却又有了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小说并非完全从主人公谭端午视角顺时叙事,其时空错叠交织,于二十年间穿梭往来,让我看了有些错乱,但当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往下读时,我深深地被这个小说情节吸引了。作者以一种钟表的精密程度,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读起来有如一串精心编织的家常故事,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盖房子》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盖房子》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总结: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 娘》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 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 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 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 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表演自然结束。

高三散文: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 本文是高中关于高三散文的家乡的桥,欢迎阅读。 “东有灯台西有鹅,南有马鞍北有雀”这两句在民间流传很广的诗句记载了桂中着名商埠——龙城的四大着名景点。如今,这四大着名景点风光依旧,在人民的呵护下更焕发了青春的魅力。而现在的柳州,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的却要数那飞架柳江南北,绚丽多姿,造型优美的座座大桥。 我的家乡柳州地处桂中腹,上连风景名城桂林,下接广西首府南宁,成为广西的交通枢纽,但“江流曲似九回肠”这独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环抱葫芦半岛的河南河北两大块,桥梁成为南北交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成为龙城人民历史的期盼。 小时候,我曾听外祖父说过一段美丽的传说,柳江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那时,浮桥是柳江河上仅有的一座木制桥。浮桥下方是用一排由几十条相扣的小船垫起,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木版,用十分粗的绳子简单的做成护栏,车辆不能通行,且每当刮风下大雨,行人稀少,每当夏水襄陵,水流湍急,又得把浮桥拆掉。这座浮桥的系连着我母亲的童年,留下母亲成长的足迹。 那时,外祖父每天都要牵着母亲在这桥上来回地走着。初始,母亲一看见这桥就“哇哇”大哭起来,总让外祖父背着过桥;慢慢地,时间长了,母亲开始学过这座桥,可没有走多远,就又是哭又是闹的,而外祖父则总是以慈善的笑容安抚着…… 随着历史的推移,柳州终于出现了一座水泥钢筋建成的桥——铁桥。铁桥的出现名噪一时,可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铁桥只供火车通过,人们还是无法了结过桥的这一长久的等待。

到了“文革”时期,柳江大桥终于问世了,它了结了几代人过桥的愿望;过了不久,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三、四桥也出现了;接着是文惠桥成为又一亮点;如今,红光桥也正在动工建设当中。 倘若是登上马鞍山,眺望柳州,无论白天黑夜,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幅美丽的柳州画卷。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桥显得愈发精神,柳江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它以自己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人以朴实无华的感觉。在桥上有精雕细琢的图案,有的是一面五星红旗,有的是党旗,有的是旭日东升的情景……二桥像一条龙卧在柳江上方,在这蓝天碧水中,它还在熟睡。三桥又称壶东大桥,它穿着现代化的服饰,走向新时代,在它宽敞平坦的桥面上,给予行人和车辆方便。四桥又叫壶西大桥,是一座拉索桥,单靠一个桥墩支撑着,我想它是这些桥中独立性最强的吧!从桥的一端放眼望去,蓝天碧水之间,像出了一条彩虹。文惠桥虽然桥面只能单行车辆,但却是这五座大桥最为夺目的,它的除尘脱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何等美妙!它的飘飘欲仙给人以遐想的感觉,何等神奇!它的瑰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何等奇丽!它有四个桥墩,三个桥拱,像一座彩虹桥似的。 晚上,整个龙城便成了灯的海洋,星的世界,而这五座桥在柳江河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柳江桥上的两排柔和的光,保留着特定年代的古色韵味;二桥,三桥及四桥灯火通明,像是嵌上了珠宝似的,在夜里闪闪发亮;文惠桥则撒下了珠光宝气,把柳江河映红了,把桥的两端照亮了,成了龙城晚上的夜明珠。 数座大桥飞架,为柳州增添了气势和色彩,想当年,柳州无桥,人民盼望有桥,龙城人民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期待!如今,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推动柳州历史的进程,经济的发展不正是这座座大桥吗?文惠桥及红光桥的相继建成,将

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距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