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课件资料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课件资料

浅谈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

作者:龚桂沅

关键词:徽州文化元素动画场景设计融合传承

摘要:动画场景设计对动画风格的刻画、环境氛围的营造、提高动画的欣赏价值起到关键的作用,场景设计是动画影片里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二者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学习并深入理解徽州的文化元素(这里主要以徽派建筑和徽派雕刻为例)对动画的场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将其文化元素融入具有现代美感的动画场景设计之中,是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影片中,有利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文中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见谅,并给予指导。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进步,本土化和民族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代动画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鲜有经典之作,尤其深入专门的场景设计中的研究几乎很少。因此,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并将其恰当运用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国动画的现状及传统因素

(一)我国动画的现状

近20年来,我国动画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涌入中国,悄然改变着国人的文化审美和需求倾向,并且最终成为他们观赏动画片的参照标准。分析我国动画的现状,当代动画缺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对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承袭远远不够,经典之作明显减少,根本无法与原来的辉煌时期相比。除此之外,现在国内新一代的动漫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基础制作人员,作品普遍题材范围狭小、制作水平低下、观众低龄化等等,使得我国动画的出路更加狭窄和迷茫,以至于丢弃了自己的长处,跟着他人的风格走,结果越来越拙劣。

(二)中国动画中的传统民族元素

中国动画自创作至今已经走过8O多年,从创作初期就与传统民族元素紧密

结合,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中国皮影、剪纸、年画、戏剧脸谱、书法、篆刻、武术、古代纹饰、传统乐器等民族元素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动画制作之中,以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尤其是意境优美的场景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充分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点。前人的种种成就无一不是站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建立发展起来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下中国动画电影急切地需要原创的、本土化的、有民族特色的动画,民族元素在这个时代愈发显得重要起来。而徽州文化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以及徽派雕刻,历史渊源深厚,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元素的典范。

二、徽派建筑与徽派雕刻

(一)徽派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徽州建筑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徽州古建筑是一种文字形式与文化符号的大块文章。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性,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中叶以后,随着徽州商帮和官绅的势力日益增强,徽派建筑也逐渐形成自己特殊风格的建筑体系,数百年来—直为当地人们所安居乐住,并且也为外来人所交口称赞,还跨川本土,在大让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在今天仍然充满生机,作为一个传统建筑体系,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开发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工艺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乃至旅游观赏价值。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上要体现在村落的民居建筑上,从设汁、选址、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十地反映了徽州的土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所谓民居是指古时遗存的、相对于“官式做法”的民间居住房屋,它与宫殿、府邮、坛庙、陵园建筑不同,一般都采用较经济的手段,囚地制宜,因材致用,以满足生活及生产上的需要,其功能、形式、构造和用材相互适应,巧妙结合,各地民居又带有不同的人文特征,风格迥异,丰富多样而又淳朴自然。徽州建筑

之所以为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

徽州民宅的外观明朗,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巾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川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整个宅居足以天井为中心,三间两过厢组成长方形平面双楼层(P式或“户”字式)的内向小型三(或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倚山傍水,讲究风水价值。其四周青砖高墙围护,鱼鳞小青瓦覆盖的坡面屋顶,马头形的山墙从屋顶两侧筑起高过屋脊,以用作封火墙。这马头墙封闭得屋外几乎看不到瓦,其高低错落的墙垣两头,伸展着长长短短的“印小式”或“鹊尾式”叠落山墙面呈阶梯形似马头,鹊尾下有薄砖做成的“金花板”护墙;并用板瓦筑“脊筋”和盘龙,在其上密叠竖瓦作脊,覆盖蝴蝶瓦以防雨水冲刷墙头。宅内庭院修筑花园,石板、鹅卵石路,小桥、流水的和谐组合,构成了徽派民居建筑的基凋。

徽派建筑形象突出淡雅朴素的特征是:小青瓦、白粉壁、马头墙,而木构架、木门窗的重檐、门罩也别具一格。入宅则依天井的位置和布局的形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凹型、口型、H型、曰型。凹型住宅,即俗称三间式为“一颗印”,一般是一明间两暗间,天井两侧各建廊房,为一进两层的楼房,楼梯设在明间背后,或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暗间为两厢房。口型住宅,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其实就是两座三间式的凹型住宅相向组合,楼下前一进的明间为正间,两旁为卧室,后一进的明间作客厅;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H型住宅,其实就是两座凹型住宅相背组合,前、后各有一天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曰型住宅,也是三间两进,头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房屋多进式显得有层次感,可避免一览无余。

徽州民居的结构牢固,大多是砖墙、木梁架和方砖铺地,与我国南方一带“干栏建筑”无大区别,而且从渊源上看,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300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干栏式的条形建筑了”。古徽州的地理位置与浙江余姚河姆渡相距不远,自然也很早使用干栏式建筑,即修建时先用石块安好基脚,以杉树原木为立栏,用枋条穿拉起来,形成离地五六尺高的底架,在底架上铺以宽厚的楼板,然后再在底架上建上层房屋,全为木结构,一般有正房三间加两头偏厦,有二层或三层,外走廊围以木栏。下层堆放农具、豢养牲畜,上层住人。这种干栏式高足建筑的优点是下部开放,空气流通。南方山区气候湿润,潮气弥漫,

人居楼上,既可避潮气,也防蛇兽之害;还因背山傍水而居,暴雨山洪陡涨,因而又可防洪。古徽州山越土著居民,为适应山区险恶的环境,免遭洪水、蛇兽的袭击,都沿用干栏建筑。东晋以后,中原士族南徙徽州山区,在楼层设计上也采用干栏式样:一楼不住人,或住仆人,二楼是主人全家居住。明代徽州民居的特征之一便是“楼上厅”:楼下低矮,栏栅外露甚至不加修饰;楼上宏敞,方砖铺地,望砖蒙顶,因极为开阔,俗称“跑马楼”。到清代以后,“楼上厅”已消失,因为那些过去威胁楼下居住的恶劣因素随着地理环境和社会进步而逐渐消失了,楼下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从时间上看,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当应上溯唐末时期,而徽商崛起于明清时期,这是徽派建筑风格的鼎盛发展时期。(二)徽州雕刻—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石雕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

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三、场景设计在动画片中的定位

一部完整的动画片必备的三大构成元素:故事、角色、场景。场景作为动画片三大构成元素之一,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场景通常是指影视和戏剧中的场面,是推动动画片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环境空间,每~个单元场景均是构成动画片环境的基本要素。动画场景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是非现实虚拟的动画角色表演的空间,是为再现现实的活动艺术形式所创造出的艺术真实。在场景设计中,各种建筑、景观、背景道具是传递文化作为传递文化信息和时空关系最好的载体,起着烘托气氛、表现影片主题、加强心理因素的作用。动画片离不开故事情节的演绎、角色的矛盾冲突,而动画片没有场景的烘托则很难表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角色表演的氛圈。场景设计能增强当代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文化内涵,又能为动画片的整体艺术形式注入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因此,场景设计在动画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剖析国内外经典动画片场景设计对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借鉴和运用

(一)传统民族元素在中国经典动画片场景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早期动漫形成了有中国特色一批作品,《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这三部动画长片是我国动画剧场片的精华与代表,是将传统艺术形式与

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有机结合的很好例证。其主创人员坚持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分别借鉴了敦煌壁画、民间年画、戏曲元素、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和工笔重彩等艺术门类和绘画形式来设计动画场景的造型和色彩。场景设计将传统艺术在动画片中作了最好的视觉化再现与诠释,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大闹天宫》的场景设计借鉴和吸收了古建筑中佛寺、道观及明皇宫建筑造型结构,对传统建筑进行艺术加工、合理的概括和提炼,取其内在的精华、外在的视觉设计元素,使动画片场景中建筑造型图案化、线条色彩格律化,极力加强装饰效果,使画面传达出与故事内容、情节发展相吻合的神话幻想气氛。那种虚幻缥缈、光怪陆离的神话意境和强烈的装饰味道成为该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片中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及天宫的“官府衙门”建筑衙门造型无疑是天庭王权的象征,明皇宫建筑为天宫景象的描绘提供了现实依据;兜率宫和老君炉的造型源于道教文化,参照了现存于山西洪洞县水神庙应殿壁画、稷山县青龙寺壁画、河北毗卢寺壁画,尤以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是国内道教壁画一大奇观。由此可见,对道教的崇尚也是《大闹天宫》场景设计的依据;蟠桃园门和园墙完全是依据江南园林门墙造型绘制,瑶池的景象也是根据明皇宫午门和太和门之间的“第四庭院”廊台造型而来。通过场景设计把剧本文字描写转化为视觉形象,通过想象创作表现出天宫浮华奢侈的环境,营造出天宫仙境的神秘气氛,烘托影片的主题。1983年摄制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故事取材于罗贯中的《平妖传》中部分章节,影片中场景设计风格中“吴门画派”的影响贯穿始终,画面构图充分发挥了国画的形式美,影片中的高山、田野、皇宫、寺庙、街道等,都带有工笔重彩的味道,装饰味强,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古韵江南景象。其次,由于整个场景都是采取灰色处理,更完美地凸显出颜色鲜明的人物。

(二)传统民族元素在国外经典动画片场景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当今的西方文化在寻找现代出路时已越来越强烈地将目光投向中国。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故事《木兰从军》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以及梦工厂2008年动画片力作《功夫熊猫》,就是中西结合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将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现实融合的成功典范。《花木兰》制作上融入了许多中国风味的画面,同时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并

且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合的矛盾,不求精致写实,但求意境悠远,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此外,在线条上本片也融入了中国绘画上的圆融笔触,不管背景建筑还是人物造型,就连烟雾的线条形状,都具有浓浓的中国风。片中不乏地标性的建筑物,比如长城、紫荆城,木兰代父行军路上展现中国各地的景致,如大漠、山林、冰天雪地,套上水墨风格看上去相当中式。

《功夫熊猫》在场景设计方面均以风格浓郁的中国水墨画风格呈现,场景中建筑的设计充满中国特色,动画作为一个宣传,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片中重要场景“玉皇宫”和“和平谷”就代表了中国宫殿建筑与山水风光两种景观。由于“玉皇宫”有个”玉“字,所以动画师用了大量的玉竹子来装饰这个场景。“玉皇宫”所有建筑风格和室内装饰全面复古,飞檐斗拱、红墙绿瓦,室内墙壁、柱子、桌椅的绘制更是典型的中国之家,比武中心由龙的图案进行了装饰,地板的设计非常中周化,轿子的装饰运用了中国的鞭炮、外形的设计也很中国化。“和平谷”的院子设计得非常中国,月亮型的门、门边的竹子、卖面条的小推车以及旁边中国碗筷等,典型的南方园林风格。“和平谷”参考丽江的山谷及在广西桂林景色为蓝本,中国南方美景在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云雾缭绕、山水秀丽,颇有意境。为了体现武侠电影的神话色彩,很多外景被夸张,比如山的形状、山间的吊桥和监狱等的设计,为了保留整体的中国风格,动画师通过用素描和色彩草图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完美的场景设计加上深刻的内涵,动画片才更有意义,才会获得更高的价值。

四、结语

对比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和当今红遍世界的中国化的西方动画片,那些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本属于我们的中国元素被贴上好莱坞的标签,由他们成功地传向世界,并因此赢得了满堂喝彩,赚得了大把钞票。而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就动画场景方面来讲,中国的设计师们将完整的传统民族元素体系全盘套用在动画的场景设计上,可以说是达到了原汁原味,但同时也铸就了一成不变的老面孔。而国外的设计师在吸取这些元素是往往做局部文章,他们打破了中国传统元素的稳定性,来体现他们作品中的中国风,有味,但不是原汁原味,

这就摆脱了再现,实现了再创造。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体现了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对这些民族元素的运用是一个不断传承、融合、借鉴的过程,而非简单的重复。

中国动画历史积累深厚,现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动画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传统元素为动画片的场景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灵感来源。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表现,取其“形”,延其“意”,把传统元素的形式美和寓意美融入具有现代感的动画场景设计中,结合时代气息,勇于吸收他国文化语言和先进制作方式,用强烈的民族美感打造中国本土动画,从而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使动画真正为人类社会和生活的进步作出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