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列宁)曾赞誉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3.早期的新闻学又称(报学)。

4.(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5.(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世界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1922年)出版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7.(1956年)美国新闻学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8.(《报刊的四种理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进入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11.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础是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时期(奠定)的。

12.新闻学的母体是政治学。

13.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的新闻传播活动。

14.新闻学研究的任务,用最简要的话来说,就是揭示新

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15.从1998年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目录中,新闻传播学从原来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这是新闻学考夯实基础和多方面努力而打赢的一个翻身仗。

16.当代最科学的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新闻现象。

17.理论新闻学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

历史新闻学运用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传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应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学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

多选在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把新闻学划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层次。

简答论述或多选

1.中国新闻学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改

革:《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方面(简,多):a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b 打开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得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 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 d 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4.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发展过程:a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不断深化,从人民报刊思想发展到无产阶级报刊

思想之后,又发展位为党报思想 b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新闻思想 c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事业,成为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事业。列宁指出:(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当从服务对于说服和夺取俄国,转变为服务于管理和建设俄国,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2)应当“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少唱些高调,多注重些实事”(3)揭露和批判党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乃至罪行,是苏维埃新闻传媒任务之一。

5.新闻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简):a 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 b 已形成自己多层次的科学体系 c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6.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地位:a 如同法学理论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一样,新闻理论处于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学科地位,在理论层次阐发本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b 新闻理论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对本学科体系中的其它学科起着统领作用,如果说新闻学的其它学科揭示新闻现象的初级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具体规律,新闻理论则揭示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 c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形成由诸多观点构成的新闻观。

7.新闻学理论重要性:a 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有效提高

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地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b 深刻理解新闻活动的规律,全面熟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业务能力。

c 能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 能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第二章

单选

1.信息交往也就是信息传播,新闻传播史信息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有关事态和时局信息及新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信息交往。

3.古代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之中,古老的传播方式就是(情报和新闻的混一)。

4.我国夏代,史官已常将当时的新闻事件记入史册,可以说是(历史和新闻的混一)。

5.唯物新闻起源观:新闻现象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过程,发生和发展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唯心新闻起源观:两类说法,一是“本能说”二是“意志说”。

6.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7.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

8.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加以认识,并用文字等待符号表述出来,就是人工信息,新闻是人工信息的一种。

9.信息是不确定性消除的量。

10.1961年,著名记者范长江发表了《记者工作随想》。

多选简答论述

1.新闻的本质(简答论述)a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b 新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记录: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 c 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1)揭示新闻现象本质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的重要概念。从哲学本体论和现代物理学的高度来看,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2)从认

识论的角度来考察,信息是认识主体尚且未知的事理,或者说是接受者预先不知道的信息。(3)从通讯伦的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是不确定性消除的量。

2.新闻信息的特性:a 新鲜: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可单独出题)时新性是时序之新,指新闻是实都是新近发生,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新闻信息时事物发展变化最新状态的记录,是对事物现态和趋态的描述。新近发生的事态早已尽人皆知,虽有时新性,但没有知新性,不能给人提供新情况和新知识。凡新闻,一定要兼有时新性和知新性两重新意b真实:纪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新闻不是逻辑演绎出来的抽象概念,不是形象思维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是对虚幻世界的向往和想象,而是对事物原模原样的复制和记录。新闻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并不意味着有文必录,凡事皆报。新闻在描述事态时有曲有舍,新闻的取舍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选择。c及时又公开的传播。(可单独出题: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为了确保新闻之新,传播一定要迅速及时。新闻发生的事实如果不及时传播,就会过时,成为明日黄花。新闻是一种运用大众传播手段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兴趣。如果不公开传播,只向一部分或个人传播,那就不是新闻,而是情报。

3.新闻与文学艺术的区别:新闻与文学艺术有许多严格的区别界限,但最主要是文学艺术离不开虚构和想象,而新闻视虚构和想象为致命之伤。

新闻与历史的区别:新闻为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今日新闻便是明日的历史。历史记载同新闻一样,都不是有文必录的。反映内容有别,历史虽然也反映事物的现态,但却以研究史态为主;新闻虽然也是历史为参照系,但总是集中笔墨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新闻与情报的区别:新闻是及时公开传向社会公众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情报是及时但未必公开传向特定接受者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4.陆定一观点特点(多,简):优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得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易记易传。缺点:(1)注重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传播要素——受众的地位(2)定义只注重事实的时新性,及新近发生,是否有知新性(3)只注重对新近事实的及时报道,忽略了事实是否重要。

5.范长江观点特点:新闻是广大群众预知,应知而的重要的事实。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

服务的精神。优点:(1)突出了新闻对受众所具有的需知性;(2)强调了新闻对受众的未知性及知新性;(3)指明新闻不是一般是实,而是重要事实。不足:(1)忽略了传播者的地位(2)忽略了新闻事实的知新性。

第三章

单选

1.近代报纸刚刚诞生时,还侧重于(商业新闻报道),服务于商品市场的需求。

2.当西方主要的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巩固下来以后,新闻传播也从政党报刊进入(大众报刊时代)简称“便士报”。

3.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是商业化经营获得成功的第一家大众化报纸。

4.《纽约太阳报》在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对报纸成功的诀窍体味颇深,说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5.最早把新闻价值学说归入新闻理论体系的美国学者:庞德在他的《新闻学概论》,甘斯《美国新闻学评论》。

6.西方资产阶级创立的新闻价值理论,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到中国的是徐宝璜。

7.时新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并及时传播的。

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

显著性: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

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

多选

1.“便士报”特点:a面向市场,面向普通百姓;b 经济上完全自立,一切开支靠广告收入来支撑;c 强调“独立舆论”,不做政党的奴仆;d 追求趣味和刺激,大量刊登骇人听闻的东西;e 从评论为主变新闻为主,从“观点纸”变为名副其实的“纸新闻”;f 文字浅显简洁,便于普通人阅读。

简答论述

1.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实质:新闻价值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它衡量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

2.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简,多):a 首先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它能满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简言之,

新闻价值是含在新闻事实之中的。 b 其次,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新闻学球也具有客观性。

3.从整体来考察,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其核心内容——价值要素说,有两方面的科学依据:

a 对构成要素的设定,大体与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相符合。

b 对价值概念的把握,自觉或不自觉地兼顾了主客体两方面的决定作用。局限性:a 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把人情味摆在显要地位并给与荒谬的解释 b 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从抽象地本能好奇心出发,过分强调反常与怪诞的新闻价值,具有浓重的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c 再次,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在解释构成要素的含义时,往往因崇尚极端,从真理走向谬误,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4.新闻价值五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

时新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并及时传播的。

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

显著性: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

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

第四章

单选

1.传播学原理认为,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分享。

2.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甘惜分教授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

3.新闻行为由三个要素构成,他们是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

4.古希腊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学》。

5.新闻传播历程分五个环节,即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

6.不同新闻传播模式的区别主要不在于要素与环节的多寡,主要看要素以及环节的联系方式。

7.历来新传播模式有两大类:一是线性传播,也就是单项传播模式。二是双向传播。

8.新闻选择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9.选择过程的目标也是两个:择真和择优。

10.新闻选择三个环节:搜寻,比较和确认。

11.新闻选择在本质上也是从多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度较高的方案。

12.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新闻价值,二是政

策法规和伦理道德。

13.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与受众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与反映对象即客观事实的矛盾。

14.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可以这样来表述: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播受众须知的新闻事实的信息。

15.新闻传播基本归论是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

16.1957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手段”这一概念。

17.新闻传播行为中,事实是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多选

1.现代大中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

2.现代大中传播媒介特点:a 传播者的职业化b 受传者的众多和边界不确定 c 单向传播,反馈困难 d 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和高功能的传播效果 e 因为面向大众,信息表述为规范,社会公众易懂易记。

论述

1.新闻传播要素的辩证关系;新闻事实再新闻传播行为

中并非出入任人宰割和随意摆布的软弱地位,它起着决定或影响作用:a 客观事实和报道对象是传播行为的源头和起点b 客观事实和报道对象传播行为的反馈制约 c 新闻事实和报道对象靠自身的冲击力激发传播行为的生成 d 传播客体即报道对象直接参与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报道者,是主体地位,体现在:a 新闻报道者即传播主体势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 b 新闻报道者分配接受的注意力,安排社会舆论的议程 c 新闻报道者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评价表达自己的倾向,借以影响社会舆论的方向和力度。从辩证关系来观察,报道者的座位并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其他因素的多方制约,也具有如下受动性:a受到事实即报道对象的制约 b 受到受众者即受众的制约 c 受到新闻报道者角色定位的制约。

新闻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行为中,受众兼有客体和主体的双重性质。他是客体指的是:a 他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不能直接获取发生在远方的新闻信息,需要借助报道者这一中介来传输 b 他的注意力被传播内容吸引,常常被迫卷入传媒设定得舆论议程c 他的认识无形中与传播内容认同,成为思想被引导被调整被“改造”的对象。接受主体的支配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 受众的新闻需求,是驱动新闻传播行为的终极动力 b 受众的未知和需知,是新闻选择地重要价值尺度和标准 c 受众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广泛参与。

第五章

单选

1.只有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产生方式和市场经济站稳了脚跟,采用大众传播方式的近代新闻事业才正式性形成。

2.新闻消费市场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摇篮。

3.在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中,以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最为重要。

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新闻,是新闻纸但还不是印刷品。

5.德国的新闻书成不了及时上市的新闻纸。

6.1609年在德国出版的《报道或新闻报》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印刷周报。

7.印刷新闻纸的问世,是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

8.新闻事业的三大支柱:电视,广播,报纸。

9.第四媒体:互联网络,即网络传播阶段。

10.中国的报纸在近20年内,靠采取现代传播技术,实现了告别铅与火的跨越,实现对笔与纸的告别。

11.什么叫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信息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必须以报道新闻为主。

12.市场既是物资交易中心,也是信息交往中心。

13.为了获取他人的产品和推销自己的产品,都需要信息交往先行,离了信息交往无法实现。

14.产生后和发展了的新闻事业,主要由所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决定。

15.技术进步是提高新闻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16.政治民主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

17.新闻传播本来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传播主体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接受主体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多选

报纸:质地稳,传量大,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善做深度报道的优势。

电视:传递视听兼备,声图并茂的信息,身临其境之感,真是可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

广播:便捷,经济,声情并茂和普及性强等长处,为各种职业和各种环境的人提供多样性服务。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

简答论述

1.新闻事业最终形成的标志(多简):第一,有了专业化的传播机构的专门化的从业人员,传播新闻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第二,形成了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群,也就是有了广阔的新闻市场。第三,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第四,规模较大的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第四,规模较大的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五,实现了传播方式由“点——点”到“点——面”的转变。

新闻事业发展:(论)

2.以传播技术进步划分的发展阶段(多简):第一阶段,印刷新闻第二阶段,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1936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是播出新闻节目。第三阶段,诞生了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络,即网络传播阶段。

3.以传播结构变化划分的发展阶段(多简):第一阶段,中间持续了300余年,世界新闻事业一直处于单一媒体的报业阶段。第二阶段,新闻事业发展到20世纪的初期,媒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年代有了广播,30年代有了电视,这两种电子媒介与报纸形成三足鼎立的传媒多元结构与格局,再加上通讯社,新闻杂志,新闻纪录电影等新闻传播形

式,新闻事业进入了多种媒体共存的大众传播阶段。第三阶段,多种媒介综合一体简称多媒体。

4.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化分的发展阶段(多简):第一,集权主义阶段。第二,自由主义阶段。第三,集团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第四,社会主义阶段。

5.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简):(1)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2)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3)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4)技术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发达的程度,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

6.论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需要。这种提法虽然不错,但失之抽象。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当然也没有错,但失之笼统。那么,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当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实质是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要素整合的有机统一,生产过程的细化和整合,必须靠更加细密的信息交往来实现。这才是新闻传播活动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

的根本动力。

7.论述新闻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当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实质是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要素整合的有机统一,生产过程的细化和整合,比素靠更加频繁细密的信息交往来实现,这才是新闻传播活动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的根本动力。(2)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与则本注意生产方式的产物(3)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4)技术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发达的程度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

第六章

单选

1.新闻事业是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

2.新闻事业中的组织实体是舆论机构。

3.新闻事业的基本手段是传播新闻信息。

4.新闻事业定位: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看问题,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当中不处于生产力层次,也不处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层次,而是处于上层建筑层次,不仅应当明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着性 (四)接近性(五)趣味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就不是新闻。 其次,定义明确指出,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报道。 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四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四版-考研笔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 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盛行于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1、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2、其核心是反对政府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独立自主)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监督政府)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五、社会责任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发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 第一、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只不过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某些修正、修补。 第二、产生背景:进入20世纪,媒介垄断日渐加重,“观念的自由市场”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赢利动机驱使传播日渐浅薄、刺激化和煽情化,引起众多的问题,公众权利被践踏,多元意见难以表达。 第三、"报刊自由委员会"构建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基本要求: 1)(对事实的信念)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全面、理智;新闻报道要做出合理真实的解释。“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一是指新闻必须真实、全面;二是指新闻报道必须理智;三是指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意见自由市场)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求报刊应担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 (缓和社会矛盾)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依赖报刊所提供的情况,作出好或坏的判断。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确保美国社会的稳定。 4)(教育宣传)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这是社会责任论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的全新要求,即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完整性)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完整性的要求,凡是对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都有及时报道,保证每个公民平等地分享信息。不能漏报、瞒报。 第四、社会责任论者还向政府发出了呼吁。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反对政府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报刊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报刊的不负责任又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社会责任论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问世,10后风行西方各国。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但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七、党报理论 起源于前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核心: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第一章新闻活动 5、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 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四种) 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网络除外)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4版章节题库(大众传媒与社会)【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4版章节题库 第九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一、概念题 1.媒介生态环境 答: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2.主流价值观 答:主流价值观,又称基本价值观,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和彰显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政策的导向、领导的身体力行、干部的选拔任命、奖罚的分明都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主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大众传媒通过每日每时、无处不在的传播网络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在中国,主流媒体除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 3.软实力 答:“软实力”一词是相对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1990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冷战以后,作为劝说,吸引力和同化力的文化力量在国际政治中越来越重要,“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软实力”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

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构成“软实力”有很多因素,而传媒业无疑是处于“软实力”的核心地位。从长期来看,传媒业对于塑造国家形象作用巨大,而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传媒业争取国际舆论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4.新闻传媒的公共性[复旦大学2004年研] 答: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二、简答题 1.简述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答: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1)决定媒介制度 当今世界,健全的媒介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各个国家的媒介制度却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主要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条件相关。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媒介中有许多是国家所有,政府对媒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这与他们的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综观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整体水平都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明程度高、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题

2015.4 简答: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优点及不足。 以传播技术作为划分依据,人类新闻事业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概括是什么?简述当前我国媒介滥用权利的几种表现。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论述: 试述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和基本特性。 试述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2014.10 简答题: 简述西方最早手抄新闻的发展情况?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的支配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事业的多种功能。 简述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简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试述新闻与信息的异同关系。 2014.4 简答: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概念异同。 简述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要点。 简述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关系。 简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本含义。 论述: 试述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兼具的主动性和受动性。 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 2013.7 简答: 简述新闻与历史的共同点和区别。 新闻事业的多样性功能包含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 简述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要求。 简述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论述: 结合实例论述你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理解。

在新闻工作中如何才能坚持“政治家办报”?请联系实际加以论述。 历年试题简答: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简述新闻报道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失去了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简述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的统一。 新闻职业有何弱点?举例说明新闻职业的弱点虽然难避免却可以弥补。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 为什么说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新闻价值五要素说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简述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段。 简述新闻“新”的含义。 为什么说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的关系。 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简述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基本含义。 简要概括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说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 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简述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点。 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不断创新?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 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2017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00633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633) 自考包过q3460183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范畴,建立理论体系,反映新闻活动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 A.理论新闻学 B.历史新闻学 C.应用新闻学 D.新闻学交叉学科 2.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商业化报纸,历史上称为 A.邸报 B.商业新闻 c.手抄新闻 D.威尼斯新闻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A.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B.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C.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 D.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 4.世界上第一家在商业经营方面获得成功的大众化报纸是 A.纽约《世界报》 B.《纽约太阳报》 C.伦敦《泰晤士报》 D.《华盛顿邮报》 5.“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这句话指出了新闻的 A.真实性 B.客观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6.显著性是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 A.道德水准 B.影响范围 C.重要程度 D.知名程度14 7.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是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2018年4月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633)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A.《中国新闻史》 B.《中国报刊史》 C.《中国报学史》 D.《中国报业史》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A。普尔兹 B.施拉姆等人 C.李普曼 D.约斯特 3.新闻记录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A.过去状态 B.显著状态 C.最近状态 D.未来状态 4.以记实手法反映现实,记录事变,与新闻同类同宗的是 A.政治 B.文学 C.艺术 D.历史 5.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说法的是 A.庞德 B.博加特 C.本杰明 D.普利策 6.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 A.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B.时新性、重要性、生动性、显著性、原则性 C.时新性、显著性、社会性、重要性、趣味性 D.时新性、显著性、原则性、趣味性、重要性 7.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是 A.新闻事实 B.新闻报道者 C.政府部门 D.受众 8.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生产新闻为生的职业工作者出现在 A.16世纪的意大利 B.18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德国 D.19世纪的中国 9.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播音的广播电台是 A.KDKA电台 B.英国广播公司 C.中央广播电台 D.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0.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理论依据是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 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普利策 3、、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4、接近性指的是空间的切近性,人们往往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而对远在天边的事漠 然。 5、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表达出来的倾向性 意见或态度。 6、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适应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7、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新闻活动也在不 断地发展和提高。 8、新闻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9、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0、趣味性反映了人类的好奇本性和投趣心理。 1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2、广播是听觉媒介,其特点是: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传播快、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渗透性强,影响面大;保存性弱;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13、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 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B、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C、新闻工作的基 本要求。 14、互联网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互动性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冗余信息和垃圾信息多,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 15、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6、广义新闻学指新闻科学,包括三方面: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17、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18、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新闻传播的几种方式是: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 19、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于佑任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 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 20、“真实”是一切新闻的最起码前提,新闻报道的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