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模板)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模板)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模板)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模板)

https://www.doczj.com/doc/cf1664450.html,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1664450.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doczj.com/doc/cf1664450.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高精度铜板带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高精度铜板带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

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工咨甲:甲级资质单位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注册咨询工程师

参加人员:王胜利教授级高工

朱立仁高级工程师

高勇注册咨询工程师

李林宁注册咨询工程师

项目审核人:王海涛注册咨询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编制负责人:范兆文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10 -

1.1项目概要.............................................. - 10 -

1.1.1项目名称.......................................... - 10 -

1.1.2项目建设单位...................................... - 10 -

1.1.3项目建设性质...................................... - 10 -

1.1.4项目建设地点...................................... - 10 -

1.1.5项目负责人........................................ - 10 -

1.1.6项目投资规模...................................... - 10 -

1.1.7项目建设内容...................................... - 11 -

1.1.8项目资金来源...................................... - 11 -

1.1.9项目建设期限...................................... - 12 -

1.2项目提出背景.......................................... - 12 -

1.2.1“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 12 -

1.2.2高精度铜板带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 12 -

1.2.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 12 -

1.3项目单位介绍.......................................... - 12 -

1.4编制依据.............................................. - 13 -

1.5 编制原则.............................................. - 13 -

1.6研究范围.............................................. - 13 -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13 -

1.8综合评价.............................................. - 14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 15 -

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15 -

2.1.1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举措................ - 15 -

2.1.2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 15 -

2.1.3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需要.................... - 15 -

2.1.4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 15 -

2.1.5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 15 -

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 16 -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 16 -

2.2.2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 16 -

2.2.3项目建设具备技术可行性............................ - 16 -

2.2.4管理可行性........................................ - 16 -

2.3分析结论.............................................. - 16 -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 17 -

3.1国内外利用情况分析.................................... - 17 -

3.2高精度铜板带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分析 .................... - 17 -

3.3国内高精度铜板带企业建设情况分析 ...................... - 17 -

3.4市场小结.............................................. - 17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 18 -

4.1厂址选择.............................................. - 18 -

4.2区域建设条件.......................................... - 18 -

4.2.1地理位置.......................................... - 18 -

4.2.2自然条件.......................................... - 18 -

4.2.3矿产资源条件...................................... - 18 -

4.2.4水资源环境........................................ - 18 -

4.2.5经济发展环境...................................... - 19 -

4.2.6交通运输条件...................................... - 19 -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 20 -

5.1项目布局原则.......................................... - 20 -

5.2项目总平面布置........................................ - 20 -

5.3总平面设计............................................ - 20 -

5.4道路设计.............................................. - 20 -

5.5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 20 -

5.5.1给排水............................................ - 20 -

5.5.2供电.............................................. - 21 -

5.5.3燃料供应.......................................... - 21 -

5.5.4采暖通风.......................................... - 21 -

5.6土建方案.............................................. - 21 -

5.6.1方案指导原则...................................... - 21 -

5.6.2土建方案的选择.................................... - 21 -

5.7土地利用情况.......................................... - 21 -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 21 -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 21 -

5.7.3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22 - 第六章产品方案及工艺技术................................... - 23 -

6.1主要产品.............................................. - 23 -

6.2产品简介.............................................. - 23 -

6.3主要规格型号.......................................... - 23 -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 23 -

6.5技术来源及优势........................................ - 23 -

6.6工艺流程.............................................. - 23 -

6.6工艺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 24 -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 24 -

7.2燃料供应.............................................. - 24 -

7.3主要设备选型.......................................... - 24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 25 -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25 -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 25 -

8.2.1能源消耗种类...................................... - 25 -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 25 -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 26 -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 26 -

8.4.1项目能耗分析...................................... - 26 -

8.4.2国家能耗指标...................................... - 26 -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 - 26 -

8.5.1工业节能.......................................... - 26 -

8.5.2建筑节能.......................................... - 27 -

8.5.3企业节能管理...................................... - 27 -

8.6项目产品节能效果分析.................................. - 27 -

8.7结论.................................................. - 27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 28 -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 28 -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 28 -

9.1.2设计原则.......................................... - 28 -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 28 -

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 28 -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28 -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 29 -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 29 -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 29 -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 29 -

9.5环保评价.............................................. - 29 -

9.6绿化方案.............................................. - 29 -

9.7消防措施.............................................. - 29 -

9.7.1设计依据.......................................... - 29 -

9.7.2防范措施.......................................... - 30 -

9.7.3消防管理.......................................... - 30 -

9.7.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 30 -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 31 -

10.1编制依据............................................. - 31 -

10.2概况................................................. - 31 -

10.3劳动安全............................................. - 31 -

10.3.1工程消防......................................... - 31 -

10.3.2防火防爆设计..................................... - 31 -

10.3.3电力............................................. - 31 -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 31 -

10.4劳动卫生............................................. - 31 -

10.4.1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 31 -

10.4.2卫生............................................. - 31 -

10.4.3照明............................................. - 31 -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 - 32 -

11.1组织机构............................................. - 32 -

11.2劳动定员............................................. - 32 -

11.3员工培训............................................. - 32 -

11.4福利待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 33 -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 33 -

12.2建设工期............................................. - 33 -

12.3实施进度安排......................................... - 33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4 -

13.1投资估算依据......................................... - 34 -

13.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 34 -

13.3流动资金估算......................................... - 35 -

13.4资金筹措............................................. - 35 -

13.5项目投资总额......................................... - 35 -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 35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 36 -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 36 -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 36 -

14.1.2产品成本......................................... - 36 -

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 36 -

14.2财务评价............................................. - 37 -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 37 -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 37 -

14.2.3不确定性分析..................................... - 37 -

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 39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 40 -

15.1招标管理............................................. - 40 -

15.2招标依据............................................. - 40 -

15.3招标范围............................................. - 40 -

15.4招标方式............................................. - 40 -

15.5招标程序............................................. - 40 -

15.6评标程序............................................. - 40 -

15.7发放中标通知书....................................... - 40 -

15.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 - 40 -

15.9合同备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 41 -

16.1项目风险因素......................................... - 41 -

16.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 41 -

16.1.2技术风险......................................... - 41 -

16.1.3市场风险......................................... - 41 -

16.1.4资金管理风险..................................... - 41 -

16.2风险规避对策......................................... - 41 -

16.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 41 -

16.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 41 -

16.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 41 -

16.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 42 -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 42 -

17.1结论................................................. - 42 -

17.2建议................................................. - 42 -附表........................................................ - 42 -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2 总成本费用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4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https://www.doczj.com/doc/cf1664450.html,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1.

2.1 项目编制单位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厂址选定在经济开发区,周围环境及建设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及发展需要。

1.1.5项目负责人

刘x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70015.1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项目建设的建筑工程投资、配套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以及充实企业流动资金等。

项目正式运营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30909.0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28908.93万元,年均净利润为24557.75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9508.41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351.18万元,年可上缴城建费及附加950.8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1.2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2%,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0%。

1.1.7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383335.25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系统生产车间 1 266668 266668 辅助车间 1 10000.05 10000.05

2、辅助生产系统物流库房 1 5333.36 5333.36 产品仓库 1 5333.36 5333.36 供配电站 1 2000.01 2000.01 机修车间 1 3333.35 3333.35

3、辅助设施

办公综合楼 5 5333.36 26666.8 研发中心 2 3333.35 6666.7 检测中心 2 2000.01 4000.02 职工生活中心 2 6666.7 13333.4 道路 1 6666.7 6666.7 绿化 1 33333.5 33333.5

合计350001.75 383335.25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70015.1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0015.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0000.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分二期进行:建设工期共计2年。

1.2项目提出背景

1.2.1“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部署,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1.2.2高精度铜板带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这些能源被大量消耗、逐步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2.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本项目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低碳、节能、利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项目单位介绍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企业拥有一支研发、生产各种矿产品的专业队伍,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1.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4)《现代财务会计》;

(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6)国家及X X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7)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

(8)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5 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1.6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

一主要指标

1 总占地面积亩1000.00

2 总建筑面积㎡383335.25

3 道路㎡6666.70

4 绿化面积㎡33333.50

5 总投资资金万元70015.10 5.1 其中:建筑工程万元29813.48 5.2 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24609.90 5.3 土地费用万元0.00 二主要数据

1 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30909.09

2 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28908.93

3 年均净利润万元24557.75

4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950.84

5 年均增值税万元9508.41

6 年均所得税万元4351.18

7 项目定员人800

8 建设期年 2 三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41.29%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56.23%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25.12%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29.23%

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73,943.53

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79,114.69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年 5.93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年 5.48

9 盈亏平衡点% 37.56% 1.8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设符合“十二五”时期国家及当地产业政策及发展规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1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温带地区,常规能源贫乏而资源相对丰富,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0%左右,近30年的高速发展进一步造成我国常规能源的过度开采,对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1.2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低碳、节能、环保,是高精度铜板带最大的特点。

2.1.3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及陶瓷工业的快速发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它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非常重要。

2.1.4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8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

2.1.5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30909.0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28908.93万元,年均净利润为24557.75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

9508.41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351.18万元,年可上缴城建费及附加950.84 万元。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14810.43万元利税,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1、“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透露,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2、《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先导产业。

3、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中指出:

2.2.2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2.2.3项目建设具备技术可行性

\2.2.4管理可行性

2.3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3.1国内外利用情况分析

经过近200年的持续加速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资源逐步减少,据有关资料,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可开采年数分别是114年、20.1年、49.3年,人均占有量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70%、11%、4%,所以我国比多数国家更迫切需要研究和寻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2高精度铜板带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分析

高精度铜板带具有瓷器通性,强度大、硬度高、热稳定性好、吸水率<0.5%、阳光吸收比0.93、阳光吸收比不随使用时间衰减、可具有与建筑物相同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3.3国内高精度铜板带企业建设情况分析

3.4市场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当前国内外利用产业背景较好,我国发展高精度铜板带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前景可观,市场潜力较大。投资该产业面对较强的市场可行性、经济收益可行性,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新兴高精度铜板带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我国低碳环保业及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T2高精度紫铜板带

紫铜 T2 典型用途 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器材,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化工用蒸发器,电气开关、垫圈、汽车水箱,无线电元件,接线柱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2 国家标准 T2 美国标准 C11000 日本标准 C110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99.90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7 %IACS 电导率 57 MS/m 热导率 388 W/(m.K) 热膨胀系数 17.64 10-6/K 密度 8.89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6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不适合 气体保护焊 不适合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mm)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报告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姓名:X X X 学号:0 9 X X X X X X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指导老师:X X

2012 年06月10 日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系XXX 摘要: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能源的供应结构来看,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矛盾,除了应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是被公认的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即清洁又经济的现代能源。核能不仅单位能量大,而且资源丰富。地球蕴藏的铀矿和钍矿资源相当于有机燃料的几十倍。如果进一步实现控核聚变,并在海水中提取氚加以利用,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矛盾。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简要回顾核电的发展,并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指出核电是一种安全的能源。

关键词:能源核电安全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analysi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uclear Engineering XXX Abstract: Energy is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lements of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s also expanding. From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suppl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from the three resources of coal, oil, natural gas, three energy is not only a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ontradictions,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solar, wind, tidal energy and biomass energy renewable resources, nuclear energy is recognized only can achieve large-sca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nergy, clean and modern energy economy. Nuclear power units of energy, but also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Global reserve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mineral resources is equivalent to several times of the organic fuel. Further to achieve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and be used to extract tritium in seawater, will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energy supply. However, with a series of nuclear accidents, the safety of nuclear energy and then step been questioned,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and its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员工伤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项目部及架子队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 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工程名称、项目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发生工伤事故项目部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用电话、电传向公司领导、安环部、社管中心报告。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指挥部安环部,再由指挥部安环部报公司安质处。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指挥部安环部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 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指定工程、安质、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调查。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事故分析

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等。 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 1、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指派生产、技术、安全、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项目部或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其他领导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五、事故调查程序: 1、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组织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 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

PCB基材覆铜板生产过程与工艺原理

PCB基材覆铜板生产过程与工艺原理.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PCB基材覆铜板生产过程与工艺原理 常规PCB 基板材料一一覆铜板,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生产方式是间歇式。它主要是通过四道大工序依次完成的:树脂胶液的合成与配制(制胶);半成品的浸、干燥(上胶);层压成型(压制);剪切、包装。 纸基覆铜板与玻纤布基覆铜板在生产过程方面有所差异。下图为两种覆铜板的生产过程:, 纸基覆铜板生产过程 玻纤布基覆铜板生产过程 (一)树脂肢液制造 树脂胶液制造在反应釜中完成。酣醒纸基覆铜板的树脂胶液制造一般要从原树脂的合成反应开始。当原树脂制作成为A 阶段的树脂状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其他树脂、助剂、溶剂等进行配制,最后制成可直接上胶加工的树脂胶液(海外将它称为凡立水, resIn varnish) 。它的原树脂的制造,一般为改性酣醒树脂的制造。在这个制造过程中,主要控制的性能检验项目有:树脂胶化时间(又称为凝胶化时间, gel time) 、树脂挥发物含量(volatile content)、密度、黠度、固体量、游离酣含量等。再对树脂制造过程进行中间控制或一般工艺研究性测定,常见的项目有:pH 值、蒙古度、胶化时间、折射率、水数、浑浊度、酣反应率、游离醒含量等。 环氧-玻纤布基覆铜板的树脂胶液制造,主要是树脂配制加工,即将由专业的树脂生产厂所提供的原树脂(环氧树脂)投入反应釜中,再加入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其他助剂、溶剂等,进行混合、溶解而制成。 在树脂合成反应加工中,设备设计、选型中的反应釜的蒸发面积(或反应釜的径高比)、真空泵的抽气速率、冷凝器的冷凝面积、冷凝水温度、反应釜夹套的加热及冷却的方式、反应釜的搅拌器效果等,都对合成树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对制造中各反应阶段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的正确、合理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树脂配制加工来说,要严制各个组分的投料量以及混合、溶解反应的时间、温度。 (二)半成品浸渍干燥加工 将制造好的树脂胶液注人到上胶机的胶槽中,以纤维纸、玻纤布、玻纤纸等为增强基材,进行浸渍树脂胶液,再经上胶机烘箱,在120~180°C 的条件下加热干燥,使树脂处于半固化状态(B 阶段树脂) ,且去除溶剂。这道工序被称为上胶,其制品称为上胶纸(或上胶布)。其中上胶布作为一种用于多层板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其商品名称又叫做半固化片(prepreg ,简称为PP,或称预浸蒙古结片(preimpregnated bonding sheet) 。 纸基覆铜板的上胶纸加工,一般是在卧式上胶机中进行。而玻纤布基覆铜板的上胶布加工,一般是在立式上胶机中进行。上胶纸(上胶布)的质量控制指标一般有树脂含量(resin content , RC%) 、树脂流动度(resin flow , RF%)、挥发物含量(volatile content ,VC%) 、树脂凝胶化时间(gel time , GT) ,上胶纸质量控制指标除此以外还有单张质量、可溶性树脂含量(soluble resin content)。有的生产厂家还对上胶布做熔融蒙古度曲线、双氧胶结晶

TUAg0.05高精度银无氧铜板带

银无氧铜 TUAg0.05 典型用途 主要使用于无线电元件、电触点、连铸机械铸模、整流器片和整流子专用材及引线架材,汽车垫圈和水箱、印刷电路片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UAg0.05 国家标准 TUAg0.05 美国标准 — 日本标准 —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Ag 0.02-0.06 Cu+Ag ≥99.96 O ≤0.003 杂质总和 ≤0.04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9 %IACS 电导率 57.42 MS/m 热导率 388 W/(m.K) 热膨胀系数 17 10-6/K 密度 8.94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良好 热镀锡性 良好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1970年切尔诺贝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 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在负责ЯBMK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但是因为无不易燃的材料供应,这项计划被搁置。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应付商业压力,而让总工程师负责装置的操作。 1986年4月,4号反应堆停车检修,并且安排了一系列的测试计划,包括应急电源延迟测试。但仍然不知道当透平的动量下降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水泵达40秒。测试由装置的制造者进行,他们的测试计划与3号和4号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讨论了15分钟后即获同意,并没有征求安全检查员的意见,负责反应堆的总工程师也没有到场,正式的批准文件也没有征求核专家的意见。 13时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减为一半,两台发电机一台停车。14时对另一台发电机的测试准备就绪。为了避免被联锁,紧急反应堆活性区冷却系统断开。开始准备测试时,Kiev的电力调度员请求供电到23时。23时重新开始根据拟定的计划对透平机的作用进行测试。控制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输出功率降低,下降到30MW。到这一步就没有按照测试的标准规程进行(按标准规程应该放弃试验>,工程师就下一步如何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继续移出控制棒,4月26日1时输出功率稳定在200MW,但这仍然低于推荐的最小功率水平,但是被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1时过后,另一台冷却泵很快加入该系统,这就需要移出更多的控制棒。大量的水进入反应堆引起蒸汽压力降低。为了避免因为蒸汽压力低导致反应堆关闭,操作人员切断了联锁信号。1时22分,实验刚刚开始,计算机打印结果表明反应性只有最小保留值的一半。1时23分透平发电机的紧急调节阀门关闭,透平机无蒸汽,计算机显示反应器功率急剧上升,

TU3高精度无氧铜板带

无氧铜 TU3 典型用途 主要用于CPU 散热件、真空密封、晶体管元件、玻璃金属密封、印刷电路板、电线电缆遮蔽带、连接器用料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U3 国家标准 TU3 美国标准 C10200 日本标准 C10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99.95 O ≤0.0010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8 %IACS 电导率 57 MS/m 热导率 385 W/(m.K) 热膨胀系数 17.7 10-6/K 密度 8.94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不适合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不适合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精品文档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一、事故报告 1. 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公司负责人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 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公司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上报街道办事处、区安全监督局和有关职能部门。 3. 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 1. 事故发生后,部门负责人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启动公司应急事故救援预案,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 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 3. 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事故调查 公司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 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

的一切后果。 精品文档 四、事故处理 1.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 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公司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 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实施验证。 3.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 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 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检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精品文档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分析报告近几天因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反应堆因地震而出现运转故障,导致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蔓延,对日本本土和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从时间历程和技术分析2个方面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一事件回顾 1.1 地震事件 日本最新发生的地震简要信息如下: ·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 ·伤亡:截至3月17日,已造成5429人遇难9594人失踪 ·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5、 6 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维修。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因日本的抗震技术非常发达,日本人民的抗震经验丰富,因此单就地震而言,对日本的损伤是有限的,最不济危害也局限在日本一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问题纠结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上面。 1.2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1.2.1 电站简介[1] 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daiichi)、福岛二站(daini)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总功率分别为784、784、784、784、1100兆瓦,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福岛二站4台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净/毛值均为1067/1100兆瓦。二站1号机组于1975年11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一、市场分析 世界铜加工业发展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以前,欧洲和美洲铜板带材加工凭借技术优势居于领先地位,造就了如KME、OUTOKUMPU、MKM、WIELAND、OLIN等多家国际知名的跨国铜加工企业。 二、产品方案 据市场调查,普通的铜板带产品利润空间下降,专用铜板带加工费居高不下。普通的铜板带产品由于过度竞争,利润空间有限,加工费在4000元/吨左右,而高精度和专用铜板带产品则一般在5000元/吨以上,最高超过10000元/吨。所以,选择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专用铜板带产品为主导产品(见表4-27),可保证高投入和高效益。 目前国内变压器铜带、高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电子接插件用铜带等产品供不应求,未来市场需求增长潜力较大。这类高精度产品附加值高,但对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都

有较高的要求,生产工艺复杂,有一定的技术开发难度,加之建设资金需要量大,建设周期长,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且品种规格有限,市场占有率不高,一般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生产,现阶段尚未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因此本项目以生产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铜板带材为目标产品。选择的主导产品有:引线框架铜带、无氧铜带、电缆铜带、电子插接件铜带、汽车端子用插接件铜带、异型铜带以及镀锡的黄铜和锡磷青铜插接件铜带等。这些产品要求尺寸精度高、板形好、表面质量优,是铜板带加工领域里的高精尖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具体产品方案详见表4-27。 表4-27 产品方案表 序号产品名 称 规格范围 mm 状态合金牌号产量(kt/a)

1 电子引 线框架 铜带 0.1~ 2.0×18~ 610 M、Y4、 T C70250 7 C19400 8 C19210 8 2 变压器 铜带 0.1~ 0.5×30~ 610 M C10200 C11000 10 3 太阳能 光伏铜 带 0.10~ 0.25×20~ 62 M、Y C10200 C10100 15 4 高精黄 铜板带 0.1~ 1.5×20~ 610 M、Y C26800 C27000 20 5 高弹性 锡磷青 铜带 0.1~ 0.5×100~ 610 M、Y、 T C51910 C52100 12 6 锌白铜0.1~M、Y、C75210、8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完整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 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落实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北京中通威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各部门必须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报告和处理,并对其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五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六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司概况或项目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第三章 核电厂事故分析基本知识

第3章核电厂事故分析的基本知识 3.1 核电厂事故分析的作用 事故分析是研究核电厂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发生频率,确定事故发生后系统的响应及预计事故的进程,评价各种安全设施及安全屏障的有效性,研究各项因素及操纵员干预对事故进程的影响,估计事故情况下核电厂的放射性释放量及计算工作人员与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 在核电厂设计过程中,事故分析用于选取停堆保护信号,确定停堆参数整定值和停堆延迟时间,确定缓解事故的专设安全设施的参数。 对于设计基准事件的分析是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中必要的一章。分析的目的在于表明该核电厂设计足以控制这些事件的后果,使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不至于受到不适当的放射性风险。 通过严重事故分析,可以找到核电厂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严重事故分析,还可作为制定应急计划的依据。 3.2核电厂事故分析的方法 事故分析采用确定论及概率论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设计基准事件的分析,以确定论方法为主;严重事故的分析,两种方法并用,侧重于概率论方法。 3.2.1确定论安全分析 从系统及部件失效和损坏,或人员失误的角度,假定事故确定地发生,按照分析问题的要求,选用保守或现实模型以及一系列规则和假设,分析计算整个核电厂系统的响应,直至得到该事故的放射性后果。 保守模型 又称评价模型。在分析中采用的初始条件及各项参数,均须从不利方面加上不确定性。要选用保守的各种关系式及标准,此外还必须考虑四项基本假设。保守模型一般用于核电厂安全审批过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最不利的情况,得出的是事故后果的极限值,给核电厂留有相当大的安全裕度。其缺点是分析所得的事故过程,有时与真实情况相差较远,使工作人员不能了解过程的实际变化。 现实模型 又称最佳估算模型。在分析中采用核电厂的运行参数或参数的平均值,尽量选用接近真实情况的关系式及标准,不考虑不合实际的保守假设。因而所得结果能接近真实情况。现实模型经常用于核电厂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严重事故分析。作为一种尝试,目前正在研究使用现实模型分析,在其结果上加上适当裕度,作为代替保守模型或平行于保守模型的一种方法。 在用确定论方法进行事故分析中,所涉及的事故分析程序大致可分成以下六种。 (1)系统分析程序 可以模拟核电厂的一、二回路系统以及稳压器、蒸汽发生器、泵、阀门、燃料元件等设备。具有能计及各种反应性反馈的点堆或一维中子动力学模型,一般在流体力学上是一维的,有些程序堆芯是三维的,程序的规模大,一般有数万至20余万行。总体上分析核电厂在失水事故及各种瞬变过程中系统的响应,是事故分析中最主要的程序,如RETRAN,RELAP5,TRAC等。 (2)堆芯分析程序 或可称之为子通道分析程序,它以系统程序计算的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考虑堆芯内各处

H63高精度黄铜板带

普通黄铜H63 典型用途 应用于各种浅冲件,制糖用和船用零件等,建筑装饰用镶嵌板,各种铆钉,销钉,螺帽、垫圈以及散热器零件,开关插座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63 国家标准 H63 美国标准 C27200 日本标准 C27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62.0-65.0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5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24 %IACS 电导率 13.92 MS/m 热导率 123 W/(m.K) 热膨胀系数 20.6 10-6/K 密度 8.43 g/cm 3 弹性模量 105 GPa 比热容 0.377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90 ≥35 ≤95 Y2 H02 350-470 ≥20 100-130 Y H04 410-630 ≥10 125-165 T H06 ≥585 ≥2.5 ≥155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 0.3 >100 ±0.1 ±0.15 ±0.2 ±0.3 ±0.5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编号:SM-ZD-85267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 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工程、运营项目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统计,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事故规律,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及国家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管理制度等制定。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北京环能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公司)。 第二章工程、运营项目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第四条安全事故(包括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执行以下标准(本制度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 (一)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 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 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该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计划总投资18523.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3348.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06%;流动资金5175.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94%。 达产年营业收入355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896.03万元,税金及 附加330.90万元,利润总额8688.97万元,利税总额10218.35万元,税 后净利润6516.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01.6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46.91%,投资利税率55.16%,投资回报率35.18%,全部投资回收期 4.34年,提供就业职位542个。 总论、项目背景、必要性、产业研究、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项目选 址分析、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工艺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安全规范管理、 项目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方案分析、经济评价分析、评价及建议等。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选址分析 第五章项目工程设计 第六章项目工艺分析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第八章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九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章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十二章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分析 第十四章评价及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址及负责人 (一)项目选址 xxx产业基地 (二)项目负责人 徐xx 三、报告研究目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

H68高精度黄铜板带

普通黄铜H68 典型用途 建筑用格架,汽车水箱型心及油箱,反射器,闪光灯壳体,灯用配件,螺旋套管,链条、紧固件,保护垫圈等,以及用于军用品尤其是弹壳,各种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泵和动力缸,缸体内衬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68 国家标准 H68 美国标准 C26200 日本标准 C26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67.0-70.0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3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24 %IACS 电导率 13.92 MS/m 热导率 121 W/(m.K) 热膨胀系数 19.9 10-6/K 密度 8.53 g/cm 3 弹性模量 113 GPa 比热容 0.377 J/(g.K) 泊松比 0.34 —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90 ≥40 ≤90 Y 4 H01 325-410 ≥35 85-115 Y 2 H02 355-460 ≥25 100-130 Y H04 410-540 ≥13 120-160 T H06 520-620 ≥4 150-190 TY H08 ≥570 — ≥18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 0.3 >100 ±0.1 ±0.15 ±0.2 ±0.3 ±0.5

TSn0.1高精度锡铜板带

锡铜 TSn0.1 典型用途 广泛使用于电晶体(功率积体电路晶片)的引线架材、汽车水箱、冷冻散热片以及开关插座.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Sn0.1 国家标准 TSn0.1 美国标准 C14415 日本标准 —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Sn 0.10-0.15 Cu+Ag+Sn ≥99.96 杂质总和 ≤0.04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85 %IACS 电导率 49.30 MS/m 热导率 350 W/(m.K) 热膨胀系数 17.7 10-6/K 密度 8.9 g/cm 3 弹性模量 128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浸镀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50-320 ≥9 60-90 Y 2 H02 300-370 ≥4 85-110 Y H04 360-430 ≥3 105-130 T H06 420-490 ≥2 120-14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目的: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避免 重复发生同种事故。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安全事故管理。 三、内容: 1、事故的类型及等级划分: 根据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将事故分为: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等。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事故划分 为不同的等级。 A伤亡事故: ①公司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为伤亡事故。具体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 劳动,但由于公司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 环境不良,以及公司领导指派到公司外从事本公司活动所 发生的人身伤亡(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 ②急性中毒事故指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在短期内通 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使人体突然发生病变,处于危险状态,职工中断工作,并需进行急救的或致使死 亡的中毒事件。 ③等级划分: 一般事故即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1个工作日以上, 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㈠较大事故即重伤事故;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重伤 事故。

a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有可能成为残废的。 b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c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非要害部位的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1/3以上的。 d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e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的。 f手部伤害:大姆指轧断一节,食指、中指、无名指、小姆 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断一节的,局部肌肉受 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自由伸屈,残废的。 g脚部伤害:脚趾轧断三只以上的,局部肌源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行走自如,可能残废的。 h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i凡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款,由公司行政办公室会同安 全科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 j中毒:三人(含)以上中毒事故按较大事故处理。 ㈡死亡事故:包括重大死亡事故和特大死亡事故。 ㈢重大死亡事故(含伤后一个月内死亡)指死亡1~2人的 事故。 ㈣特大死亡事故指同时死亡3人或3人以上的事故。 B火灾事故: 公司所属范围内发生着火,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或发生 火情,虽未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但性质严重的为火灾事故。等级划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