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检测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检测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检测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检测

走进科学

第1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一、选择题

1.上海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

...该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 B.一水多用 C.少用空调 D.焚烧垃圾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电闪雷鸣 B.“神六”升空

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

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中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

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

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

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4.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

A.会游泳 B.会飞翔 C.耐严寒 D.耐干旱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6.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7.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你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如果不了解,请上网查一查。根据你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有关“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猜想。你的猜想:

8.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在水中游动。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天下雨了。问题:

②秋天,一些树开始落叶了。问题: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问题:

9.视错觉:

①.看清楚,下面的直线会相交吗?

答:

②.用尺量一下,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

答:

第1节

一、1.D 2.B 3.B 4.C 5.D

二、6.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7.略 8.①天为什么会下雨?②秋天,树为什么会落叶?

①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易发芽?②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9.①不会②不会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教案1 华东师大版 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科学以自然研究对象,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科学好象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学习科学是我们认识自然和准备进行新的探究的有效途径。 2.观察和实验是探究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观察—— ; 实验——。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⑴观察 (2)收集和处理事实和数据 (3)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 (4)实验调查,检验假设 (5)得出结论,作出解释,科学原理来解释 2、预言海王星的存在的是——亚当斯,勒威耶 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的是——加勒 <习题1>当你感冒后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交流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订计划 D.检验与评价 三.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㈠测量你的身高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符号___, 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转换: 2.长度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正确。根据实际的需要,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选择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量程(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2)放正确。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3)看正确。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记正确。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读出上面正 确的测量值 3.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是常用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4、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累积法——1、测单张纸的厚度;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方法二、夹长法—— 方法三、替代法——化曲为直测量曲线长度 方法四、轮转法——测量曲线长度 <习题2>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值分别是:12.05米,12.04米,12.06米, 12.03米,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是 ( ) A、12.04米 B、12.045米 C、12.03米 D、12.05米 <习题3>某同学测量其弟弟的身高是I.478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厘米 B、8是估计数字 C、这个数值准确程度为毫米 D、这个数值的准确值为1.47米 (二)测量你的体重 使用磅秤前的注意点: (1)指针应该在零刻度线 (2)看清磅秤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测量你的体温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的量程范围是35℃~42℃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学设计——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教材分析] 1、本方案是《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2、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共安排4个实验性活动,有的涉及物质科学,目的是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以及亲历科学探究的欲望。 3、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尽可能邀请多一点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并指导学生围绕这些奇妙的现象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从而使得学生兴致昂然,陡生情趣,使学生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 [教学目标] 1、对科学课程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悦。 4、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围绕有关实验现象开展观察和讨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是一个从不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和实验是我们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几个实验,仔细观察奇妙的实验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吧。 介实验操作

什么 色还有什么变化?

这是《科学》学科的第一堂活动课,在学生的思想中,科学是神秘的,科学是遥远而不可及的。他们对科学家是怎样工作、怎样探索、怎样解决问题的,可以说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因此,这堂课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所以在这一堂课上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还尽可能多的邀请学生加入。(如明信片的下落运动:多人;溶液颜色的变化:少数人;肥皂膜的变化:多人)。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以说所有学生都兴趣盎然,主动参与,情绪高涨。最后,提出问题是想把学生的这种兴致再强化一下,能保持延续下去。 [学习小结与练习] 1、自然界存在种种奇妙的现象,我们要探究自然的奥秘,____和____是重要的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观察能使我们获得有关_______,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_______再现。 3、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的植物,会出现_______的现象。 4、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溶液会变___。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大自然》 大班课程《大自然》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的社团与同龄人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美丽大自然的感受,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色彩,了解七彩虹的名字。培养幼儿感受色彩和激发艺术兴趣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班《大自然》的课程计划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了解七种颜色的彩虹名称。 2.与您的同伴合作,以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您对美丽大自然的感受。 3.培养幼儿感受色彩和激发儿童艺术兴趣的能力。 4.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平衡美。 5.培养幼儿的技能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水果糖果,多媒体和课件,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工作显示板等。 学习工具:水彩笔(蜡笔),剪刀,彩色纸,胶水,大张铅纸等 活动程序: 请让孩子们品尝各种水果糖,并谈谈他们吃的糖的颜色?你怎么看?

2,课件展示自然风光,让孩子欣赏,从中找到更丰富的色彩。 3.欣赏第二段音乐,让孩子们谈谈音乐中表达的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听到的? 4,主题的介绍,老师:颜色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老师记得一种叫做彩虹的自然现象。谁可以命名彩虹色?(儿童的答案)孩子们分为七组,每组以颜色命名。 5.欣赏三部儿童作品(电子幻灯片),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表达自然? 6.展示材料让幼儿讨论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表达自然之美。 7,孩子的创作,教师组的导游指导。尊重幼儿的愿望,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重新组合每个小组的阵容,并开始使用颜色来创造。 8.显示每组作品并进行交流。每个小组派儿童作为评论员,其他人和老师作为观众,并参观了《美丽的大自然》展览。 9.欣赏杰作。老师: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是多么新鲜,神奇和美丽,艺术大师用丰富的色彩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孩子们可以享受3D4作品并简单地谈论他们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原始主人的思想与我们的许多孩子一样。只要人们经常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生活的美丽,并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一定会很快成为艺术大师。最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更美丽的色彩!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教学目标 通过对列举的奇妙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有很多奥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难点: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 教具 1.多媒体课件《天文》、《海底世界》、《熊猫》、《火山》等。 2.化学实验溶液酸、碱、酚酞等。 课时 2节课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图片和录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 探究:1.你对宇宙了解有多少? 2.海洋深处有生物吗?如果有,它们的能量来自何处?人能在那里生存吗? 3.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认为熊猫会灭绝吗?为什么? 4.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5.让学生提出问题。 讨论:1.你还对自然界的哪些其他现象感兴趣? 2.为什么你对这些现象感兴趣? 3.让学生提出可讨论的问题。 探究: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怎样能发现蝙蝠的定位本领? 3.有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性,它们是靠什么导航的?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茫茫宇宙,奇妙无穷,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美丽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那里有人类及人类的朋友——各种动植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学习科学,保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作业:1.让学生提出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 2.自主准备下一节课的有关实验。(可参照课本也可自己设计) 第二课时:以活动为主。 引入新课:展示科学家霍金的照片,介绍有关霍金的研究成果,提问:为什么霍金及爱因斯坦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重视。 活动:1.让学生做明信片下落的实验,记录、讨论。 2.老师做液体颜色有变化实验、要求学生做记录、讨论。 3.参观实验室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仪器。 4.学生演示自己准备的实验,老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会观察、记录、讨论科学的方法。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1(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1(无答 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小王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 B.“神六”升空 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 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中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 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 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4.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A.会游泳 B.会飞翔 C.耐严寒 D.耐干旱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1. 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你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如果不了解,请上网查一查。根据你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有关“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猜想。你的猜想:。 3.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在水中游动。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下雨了。问题:。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教案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是针对《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讲解五个自然现象,和学生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书本上的五个活动,因为由于可操作性较强,通过讲解一些要点,留给学生课后去做。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针对初一的新生,这些学生是刚开始步入初中科学的学习,还不清楚如何进行科学的学习。通过一起看书本,试着让他们领悟怎么看书,看书时应该注意哪些。 1、对科学课程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悦。 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索了奇妙的自然界,也让大家一起经历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通过看书,再来进行探索一次奇妙的自然界。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为什么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下落,而天上月亮既不落向地球,也不飞向外空?” 学生: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 老师:很好,但是如果你奶奶问你这个问题,你也这样回答么? 学生:不能。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来描述呢? 学生:重力的作用。(注:学生回答不出来) 老师:其实万有引力指的就是,我们地球上的万物都在地球的吸引下,都会受到重力。其实是因为重力的原因,才让苹果下落的。 老师: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为什么蝙蝠能在黑暗中自由飞行,而人在黑暗中为什么会举步维艰?” 学生:因为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老师:很好,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蝙蝠是怎样通过超声波来判别方向的呢? 学生:……

奇妙的大自然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奇妙的大自然(说话写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文,学习正确运用多种疑问词进行提问,尝试从不同方面提出 更多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运用多种疑问词进行提问,尝试从不同方面提出更多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写话卡片、课件、磁铁板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发自然的思考 1、听说前几天你们去春游了,玩得开不开心?你们去的哪里?(指导把话 说完整)你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都观察到了什么?可以说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你闻到的、触到的。 2、生广泛汇报,教师相机评价点拨:留心观察;用词;感受奇妙。那你们 在春游时看到……闻到……听到……又有哪些疑问呢?生汇报,师评价:会观察、会思考的好孩子;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3、小朋友们,大自然包罗万象,刚刚你们说的有植物,有动物,这仅仅是 大自然的一小部分。你们看,出示课件——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 这山、这水、这宇宙、这星球、这季节、这气候等等等等都是大自然。 4、大自然可真——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大自然吗,相信你们的心中还藏 着许许多多的的小问号。接下来就请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你提一个,我提一个,比比谁的思考多,比一比谁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更多不同的问题。 5、指名汇报,你刚刚提了几个问题?师相机引导归类 (二)学习表达的方法 1、小朋友们太棒了,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孩子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刚 刚你们从大自然的那么多方面提出那么多有趣的小问号,而且有个疑问词你们用得特别好——师板书“为什么”,难怪大人们都说小朋友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知道吗?其实提问题可是大有学问的。有一个小朋友也对大自然感兴趣,他也提出了好多问题,他都是怎么提的呢? 2、生自由读,指名4生分句读。师相机归类。 3、你发现他的问法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生整体汇报,师相机点拨。 *出示前四句话,再指读。这四句话都是用为什么来提问,但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词的位置却不一样。 *不用为什么也可以提问呢,他还用了哪些疑问词。老师再送你几个疑问词。 *小结方法:看来这提问题还真是一门学问,用“为什么”可以把它放在句前,也可以放在中间;不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来提问。这问问题的方法可真多呀!你们是不是也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问了呢?出示图

华师版七上科学第零章第1节第2课时探索奇妙的自然界.doc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教材分析] 1、本方案是《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2、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共安排4个实验性活动,有的涉及物质科学,目的是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以及亲历科学探究的欲望。 3、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尽可能邀请多一点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并指导学生围绕这些奇妙的现象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从而使得学生兴致昂然,陡生情趣,使学生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 [教学目标] 1、对科学课程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悦。 4、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围绕有关实验现象开展观察和讨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是一个从不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和实验是我们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几个实验,仔细观察奇妙的实验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吧。 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习探究活动1 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面的,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A、简介实验操作 B、组织部分学生完成本 实验。 C、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 程,记录实验现象。 A、猜想明信片可能的 运动。 B、完成本实验。 C、观察实验的过程,记录 实验现象。 激发兴趣,观 察与思考。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1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自然界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有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以及养成细致有目标观察的习惯。 3、使学生们对自然界保持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教法 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本节课共安排2个演示实验和2个学生分组活动,课外布置2个探究活动。 教具和学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长短蜡烛各一支、火柴、大小玻璃罩各一个、锥体与轨道一套、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 2、学具:玻璃杯、水、条形磁铁、铁钉、玻璃板、书本。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吹肥皂泡、钢铁轮船在海上航行、蝙蝠靠什么飞行埃及金字塔等。 旁白: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我们的身边有着太多的有趣的现象,就像一个个谜一样吸引着我们。大家都知道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牛顿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他能关心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在仔细观察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而且有着浓厚的探究精神。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像牛顿那样学会观察和思考,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可能成为牛顿第二。 2、组织新课,合作探究: (1)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演示实验1: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支点燃的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 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支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指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演示实验2:锥体由“低处向高处运动”的演示实验。 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锥体会向哪运动。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做一做,赛一赛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组间互动竞赛的方式进行。 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有发现什么? 活动2:磁铁隔着玻璃板和书本去吸引铁钉,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动手通过实验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实验后,各组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评价方式:操作快而安全且发现的现象多的小组获胜。 实验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现象做实验验证。 注意事项: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以及亲历科学探究的欲望。 3、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老师知道同学很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将与你们一起在以后的科学课堂中逐渐去探索去解决。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探索奇妙的自然界word教学设计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教材分析] 1、本方案是《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2、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共安排4个实验性活动,有的涉及物质科学,目的是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以及亲历科学探究的欲望。 3、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尽可能邀请多一点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并指导学生围绕这些奇妙的现象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从而使得学生兴致昂然,陡生情趣,使学生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 [教学目标] 1、对科学课程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悦。 4、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围绕有关实验现象开展观察和讨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是一个从不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和实验是我们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几个实验,仔细观察奇妙的实验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吧。 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习探究活动1 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面的,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运动?A、简介实验操作 B、组织部分学生完成本 实验。 C、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 程,记录实验现象。 D、启发学生用不同方式 A、猜想明信片可能的运 动。 B、完成本实验。 C、观察实验的过程,记录 实验现象。 D、讨论:明信片的下落与 激发兴趣,观 察与思考。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2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 一、选择题 1、通过思考成熟的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往天上飞,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告诉我们()。 A.每一次科学上的发现都需要运气 B.科学发现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的 C.牛顿是天才 D.只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 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句话说明人生的意义在于()。 A.是否具有崇高的伟大理想 B.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C.是否拥有很高的地位 D.身心是否健康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出现的彩虹 B.神舟七号上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南飞 4、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是学会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的成绩 5、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关注现象,分析问题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努力工作,撰写论文 6、某实验小组在探索蚯蚓运动中,做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慥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的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二、问答题 1、夏天,把冰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一段时间。 (1)观察到什么现象?

(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2、取一张小纸片,将它到自己头部的高度然后放手,观察纸片飘落下来的过程,并重复做几次。 (1)到了什么现象? (2)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3)是石块掉下来会怎样? 3、为什么树上熟透的苹果会往下落,而天上的月亮既不落向地球,也不向外太空飞去? 4、什么原因使蝙蝠在黑暗中具有高超的飞翔本领? 5、什么原因使鱼类、鸟类形成了迁徙的习性? 6、为什么企鹅能够在冰雪世界环境生存?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列举的奇妙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有很多奥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难点: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 教具 1.多媒体课件《天文》、《海底世界》、《熊猫》、《火山》等。 2.化学实验溶液酸、碱、酚酞等。 课时 2节课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图片和录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 探究:1.你对宇宙了解有多少? 2.海洋深处有生物吗?如果有,它们的能量来自何处?人能在那里生存吗? 3.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认为熊猫会灭绝吗?为什么? 4.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5.让学生提出问题。 讨论:1.你还对自然界的哪些其他现象感兴趣? 2.为什么你对这些现象感兴趣? 3.让学生提出可讨论的问题。 探究: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怎样能发现蝙蝠的定位本领? 3.有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性,它们是靠什么导航的?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茫茫宇宙,奇妙无穷,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美丽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那里有人类及人类的朋友——各种动植物。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学习科学,保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作业:1.让学生提出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 2.自主准备下一节课的有关实验。(可参照课本也可自己设计) 第二课时:以活动为主。 引入新课:展示科学家霍金的照片,介绍有关霍金的研究成果,提问:为什么霍金及爱因斯坦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重视。 活动:1.让学生做明信片下落的实验,记录、讨论。 2.老师做液体颜色有变化实验、要求学生做记录、讨论。 3.参观实验室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仪器。 4.学生演示自己准备的实验,老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会观察、记录、讨论科学的方法。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自然界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有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以及养成细致有目标观察的习惯。 3.使学生们对自然界保持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长短蜡烛各一支、火柴、大小玻璃罩各一个、锥体与轨道一套、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 2.学具:玻璃杯、水、条形磁铁、铁钉、玻璃板、书本。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吹肥皂泡、钢铁轮船在海上航行、蝙蝠靠什么飞行埃及金字塔等。 旁白: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我们的身边有着太多的有趣的现象,就像一个个谜一样吸引着我们。大家都知道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牛顿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他能关心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在仔细观察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而且有着浓厚的探究精神。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像牛顿那样学会观察和思考,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可能成为牛顿第二。 2.组织新课,合作探究:

(1)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演示实验1: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支点燃的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 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支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指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演示实验2:锥体由“低处向高处运动”的演示实验。 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锥体会向哪运动。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做一做,赛一赛。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组间互动竞赛的方式进行。 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有发现什么? 活动2:磁铁隔着玻璃板和书本去吸引铁钉,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动手通过实验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实验后,各组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评价方式:操作快而安全且发现的现象多的小组获胜。 实验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现象做实验验证。 注意事项: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动机以及亲历科学探究的欲望。 3.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老师知道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2

《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列举的奇妙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有很多奥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难点: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 教具 1、多媒体课件《天文》、《海底世界》、《熊猫》、《火山》等。 2、化学实验溶液酸、碱、酚酞等。 课时 2节课。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图片和录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 探究:1、你对宇宙了解有多少? 2、海洋深处有生物吗?如果有,它们的能量来自何处?人能在那里生存吗? 3、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认为熊猫会灭绝吗?为什么? 4、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上述题目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探索自然界的强烈愿望。) 5、让学生提出问题。 讨论:1.你还对自然界的哪些其他现象感兴趣? 2.为什么你对这些现象感兴趣? 3.让学生提出可讨论的问题。 探究: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怎样能发现蝙蝠的定位本领? 3.有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性,它们是靠什么导航的?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茫茫宇宙,奇妙无穷,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

一个美丽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那里有人类及人类的朋友——各种动植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学习科学,保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作业:1、让学生提出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 2、自主准备下一节课的有关实验。(可参照课本也可自己设计) 第二课时:以活动为主。 引入新课:展示科学家霍金的照片,介绍有关霍金的研究成果,提问:为什么霍金及爱因斯坦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重视。 活动:1、让学生做明信片下落的实验,记录、讨论。 2、老师做液体颜色有变化实验、要求学生做记录、讨论。 3、参观实验室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仪器。 4、学生演示自己准备的实验,老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会观察、记录、讨论科学的方法。

奇妙的大自然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奇妙的大自然》 作者及工作单位崔小莉滏东小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性的学习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融合美术学习的“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两个领域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去表现奇妙的大自然风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是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来表现有大自然的风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其他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中,与学生访谈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还是有些不完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开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与百姓生活中孕育出来的。 每一个植物、动物都是来源于大自然,服务于生活。学生创作要反应大自然中的美,表达对生活的情感,使“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去表现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绘画的形式去表现。增加爱心及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品,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奇妙的大自然》。说到大自然,同学们知道,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啊?漂亮的风景和可爱的动物是不是?我们在生活中要爱护大自然,更要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 三、讲授新课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还有身边可爱的小动物也可以入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