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综合法律知识考点

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综合法律知识考点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法律概述

一、法、法律的概念

(一)法的概念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二)法律的概念

广义上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狭义上的法律既不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不包括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狭义上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法律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系统

第一,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第二,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

(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系统

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定一般是指成文法创制的过程。认可,是指国家承认某些社会上已有的行为规则具有法律效力。国家认可的法律主要指判例法、习惯法或其他不成文法。

(三)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系统

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关,这些机关的执法活动使法律实施得到直接保障。

(四)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作为主要调整手段的行为规范系统

三、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二)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第二,法律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第三,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第四,法律的阶级统治作用与法律的社会公共作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三)我国法律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1)确认并保护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确认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

(2)运用法律形式确认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明确产权,平等地保护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证多种市场主体的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法律秩序,规定相应的竞争规则,创造竞争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和保障公平竞争,制裁不正当竞争,建立和培育统一的市场体系。

(4)确认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要原则的多种分配制度,运用税收等多种经济法律手段调整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体现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5)以法律方法解决市场主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制定解决利益冲突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对各种利益冲突进行法律疏导。

(6)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社会经济利益,开辟更多的就业形式。

(7)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8)建立并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制度,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9)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四、法律的分类

(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故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通常将判例法视为与制定法相对应的一种法律渊源,也归入不成文法。

(二)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主要是规定和确认的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程序法主要是规定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通常表现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三)根本法和普通法

在采用成文宪法的国家,根本法是指宪法,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特别法是指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

(五)国内法和国际法

国内法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由该国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障其实施的法律。国际法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之间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

(六)公法与私法

一般认为,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的性质,以国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凡是以保

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

第二节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范的结构

(一)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性规范的内在结构

(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

(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勿为模式。

(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目前,在我国法学理论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此处以“制裁”来表述不够妥当,取而代之表述为“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又分为肯定型法律后果与否定型法律后果,而不单单是后者。

(二)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命令性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其三个要素既可以同时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也可以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但是这三个要素是任何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都必须具备的。

命令性规范在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命令规定合法行为的模式,另一类命令则规定违法行为及其否定式法律后果。

(三)法律规范的结构在立法中的表达方式

1.逻辑性规范的结构与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文件

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假定、处理和制裁规定在同一法律条文当中。二是一个逻辑性规范的三要素规定于同一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中。三是逻辑性规范的三要素分别规定于不同部门法的规范性文件当中。

2.命令性规范的结构与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文件

命令性规范和法律条文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部门法规范

如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等。

(二)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进行某种积极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必须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3)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指兼具有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范。

(三)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确定性规范有绝对确定的规范和相对确定的规范之分。

非确定性规范主要是指委托性规范,它是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应由某一国家机关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

(四)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1)强行性规范是指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人们只能无条件地遵守,不能随意加以更改的法律规范。

(2)任意性规范是指规定的内容具有任意性质,允许人们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行为方式或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

(五)专门化规范

根据它们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功能,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则性规范、定义性规范、业务性规范和冲突性规范。

(1)原则性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法律调整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或基本价值取向。

(2)定义性规范的功能是确定和解释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

(3)业务性规范是指专门规定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的规范。

(4)冲突性规范又称“法律选择规范”、“抵触规范”或“间接规范”等,是指在法律、条约或国际惯例中规定的,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当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相互抵触时,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的规范。

专门化规范不是关于主体具体权利义务的规范,而是一种“关于规范的规范”。

第三节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创制的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二、法律渊源的分类

(一)制定法

制定法又称成文法,指由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的,通常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规范性文件。

(二)判例法

判例法是指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由于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便成为法的一种渊源。

(三)习惯法

习惯法是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

(四)政策

政策通常是指一定政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为达到一定时期的政治目标,处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而提出并贯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

(五)学说和法理

学说是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见解或观点,法理通常指“事物的当然之理”或“法之一般原理”,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法的基本精神。

三、我国法律渊源的种类

其特点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习惯和判例只有在国家明确认可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渊源的意义。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二)法律

指狭义的法律,即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

(三)行政法规

其法律效力和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四)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且仅在创制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机关所管辖的地区有效。

(五)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六)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仅在本地区有效。

(七)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八)特别行政区的法

其分为两类:一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它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特别行政区内基本制度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同于基本法律。二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法,它是指由特别行政区的有关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类法律不得与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相抵触,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九)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

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

(十)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依据国际法原则所缔结的规定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国际惯例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默示协议,是各国长期重复类似的行为并默认其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

四、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

(一)法规汇编

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文件依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

编成册。

(二)法典编纂

法典编纂是指对规定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而同属于某一部门法的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制具有特定结构的、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

(三)法规清理

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是否继续适用或是否需要修改、补充、废止的专门活动。

五、我国法律的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和范围

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文件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和适用范围,指法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有效。

1.法律的空间效力

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和空间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2.法律对人的效力

法律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对哪些人有约束力。

3.法律的时间效力

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开始生效、何时停止生效以及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亦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生效后,是否可以适用于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如果可以适用,则该法律有溯及力,如果不能适用,则该法律没有溯及力。现代国家一般采取的原则是:首先,法律不溯及既往。其次,作为对“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补充,实行“有利追溯”原则。

我国在刑法中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也就是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应当适用旧法,即“从旧”;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应当适用新法,即“从轻”。

(二)法律效力的位阶和裁决

1.法的效力位阶

法的效力位阶是指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

第一,法的效力位阶高低首先取决于其制定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由不同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制定机关的地位越高,其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也越高。

第二,在同一主体制定或修改规范性文件中,按照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高于按照普遍程序制定或修改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如果一国法律渊源体系中包括不成文法,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的效力一般高于不成文法。

2.一般法与特别法、新法与旧法的效力关系

在一般法和特定法的效力关系方面,法理上适用的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在新

法和旧法的效力关系方面,法理上适用的是“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3.法的效力的裁决

《立法法》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做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四节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

法律部门是依据一定标准对法律规范所作的划分,该标准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其次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

三、我国的法律体系

(一)宪法部门

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核心的法律部门,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主导和基础。

(二)行政法部门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程序、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三)刑法部门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四)民商法部门

民商法部门由民法和商法两部分构成。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民法典,采取的是单行法的形式。

(五)经济法部门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六)社会法部门

(七)程序法部门

程序法包括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两部分。调整因诉讼活动和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五节法律制定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二)法律制定的特点

(1)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活动的形式之一。

(2)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3)法律制定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三)法律规定的阶段

1.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

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起草阶段。

2.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

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通过阶段。即: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和讨论;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3.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

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后续阶段。

二、我国法律制定的原则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5)汲取和借鉴我国历史上的和外国的立法经验。

三、我国的立法体制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法》第8

条还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①国家主权的事项;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犯罪和刑罚;⑤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⑥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⑦民事基本制度;⑧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⑨诉讼和仲裁制度;⑩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三)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所属机关的立法权限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五)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七)《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四、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案的提出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的国家机关或个人是: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④国务院;⑤中央军事委员会;⑥最高人民法院;⑦最高人民检察院;⑧1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

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机关和个人是:①委员长会议;②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③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⑤最高人民法院;⑥最高人民检察院;⑦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二)法律案的审议

(三)法律案的通过

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案都是采用表决通过的方式进行的。宪法的修正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案,是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四)法律的公布

宪法规定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第六节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指理解和说明法律规定的内容与含义的一种特殊法律活动。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一)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1.立法解释

即由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机关所作的解释。在我国,狭义的立法解释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立法解释的法律效力与所解释的法律规范的效力等同。

2.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审判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第二种是检察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3.行政解释

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时,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任意解释。另一种是学理解释。

(二)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逻辑解释

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逻辑解释。

(三)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三、我国的法定解释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

第七节法律实施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它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指法律适用,二是指法律遵守。

二、法律适用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形成了许多正确适用法律的原则,其中主要有三项原则,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原则。

三、法律遵守

(一)法律遵守的概念和意义

法律遵守简称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守法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违法的定义、构成条件和分类

违法是指具有一定主体资格的公民或组织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应当予以追究的行为。

构成违法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本身的违法性;②行为结果的社会危害性;③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④行为人要有主观方面的过错。

违法可分为:①民事违法;②行政违法;③刑事违法,又叫犯罪;④违宪。

第八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主体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

(2)法人。

(3)非法人团体。

(4)国家。

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备两种主体能力:

(1)权利能力,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2)行为能力,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实际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三、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法律关系客体可以分为:

(1)物。

(2)行为。

(3)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其又称精神财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还包括与人身相联系的人格权和身份权。

四、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为法律规范所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护。

五、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凡是在社会生活中能实际发生的,并且为法律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即为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

1.根据其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现象。法律事件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事件,又称绝对事件。第二类是社会事件,又称相对事件。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2.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确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当该事实得到确认之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三之相反的是排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该事实被排除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第九节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狭义的法律责任,专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某种法律上带有强制性、惩罚性的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联系。

(2)法律责任主要是一定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对违法者实行法律制裁的根据,在法律上应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3)法律责任体现了违法者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它具有国家强制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

(4)法律责任还意味着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反应和谴责。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1)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

(2)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

公平责任。

(3)根据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身份和名义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4)根据承担责任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二、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法律责任的合法性原则。包括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

第二,要坚持法律责任的公正性原则。

第三,要坚持法律责任的合理性原则。

第四,要坚持法律责任的及时性原则,即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及时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第五,要坚持法律责任的不可避免性原则。

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主要有:

1.时效免责

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惩罚性的法律责任。

2.不诉免责

即法律规定只要当事人不告,国家就不会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3.自首和立功免责

即刑法规定犯罪者在犯罪后有自首和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补救免责

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造成一定损害后,在有关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或应当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责任。

5.协议或议定免责

即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四、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是国家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的强制性措施,包括恢复权利性措施和对构成违法、犯罪者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根据违法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制裁分为:

(1)刑事制裁。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违反刑法的犯罪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而采取的刑罚措施。刑事制裁是各种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2)民事制裁。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3)行政制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4)违宪制裁。指对违宪行为实施的一种国家强制性惩罚措施。

第二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的解释也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专门负责。

(二)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宪法是国家的“政治法”: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三、宪法的分类

(1)按照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类型,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2)按照宪法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3)根据宪法修改程序,可以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4)按照宪法制定主体可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第二节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指导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制定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宪法的指导思想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整个宪法的指导思想。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4)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三节国家性质、形式和经济制度

一、国家性质

(一)国家制度和国体

国家制度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所确认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等方面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实行一定阶级的专政,以确立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在国家制度中,国家性质(即国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形式和国家发展的总方向。

国体是指国家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的结合。

(3)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

(4)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

二、国家管理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概念

国家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分类

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管理形式,也就是政体,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政体与国体密切相关:国体是政体的内容,政体是国体的形式,国家性质通过政权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三)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实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以下优越性。

(1)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便于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

(2)便于实行“议行合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能

(3)既能保证实现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分类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划分。现代国家主要分为两种国家结构形式,即单一制和联邦制。

(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民族理论,根据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民族情况,

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第一,我国有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传统。

第二,我国的民族状况和民族关系有利于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第三,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四,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要求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的中国之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使进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通过行使自治权,实现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区域自治民族的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主集中制的贯彻。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主要是:

第一,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二,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第三,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理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第四,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

第五,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六,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特别行政区与其他一般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第二,都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权。

特别行政区与其他一般行政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第二,中央的干预程度不同。

第三,制定和实施的法律不同。

四、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制度是指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即在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一)经济形式及基本政策

1.全民所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另一种形式。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由城乡个体经营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从事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4.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

这些经济形式的存在,既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弥补资金的不足,也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还有利于我国培养人才,所以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国家经济合作形式。

(二)分配原则和制度

我国的按劳分配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原则和制度。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多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分配方式上不应当是单一的,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概念

公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国籍是确定公民身份的唯一标准。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和特征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②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不可缺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母体性,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④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它与人的公民资格不可分,与人的法律平等地位不可分。

三、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新发展

(1)突出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地位。

(2)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有所增加,内容更加充实。

(3)强调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条件。

(4)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取得赔偿权

(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主要包括:①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③在同一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④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仰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即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逮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非法搜查身体;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即对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搜查和查封;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即公民应当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①财产权;

②劳动的权利;③休息权;④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⑤物质帮助权。

(六)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①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进行科研、文化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七)特定主体的权利

(1)国家保护妇女的权益。

(2)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3)华侨、归侨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五、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六、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1)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2)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五节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统治阶级所建立的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称为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国家机构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形式。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一)法治原则

(1)要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3)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程序,切实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做到司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①全国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做出的各项决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须贯彻执行;③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三)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国家机关所做出的决议和通过的法律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责任制原则

根据我国国家机关的性质不同,国家机关的责任制分为集体负责制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形式,两者都是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机关权力运行中的表现形式。

集中负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决定问题时,由全体组成人员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的领导体制。我国实行集体负责制的国家机关是权力机关。

个人负责制也称首长负责制,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由首长个人决定并承担相应责任的领导体制。我国实行个人负责制的国家机关是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行政机关。

(五)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三、国家机构的组成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的职权包括:

第一,行使国家立法权。即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第三,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即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罢免由其选举和决定的国家领导人。

第四,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民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第五,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同,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包括:

第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解释法律。

第二,行使国家立法权,即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三,决定除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外的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行使国家监督权。

第五,决定、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第六,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

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辅助性工作机构,由全国人大产生,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专门委员会分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是依照法律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代表全国人民,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5年。

全国人大代表,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年满45周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职位。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三)国务院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