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综合学派货币政策框架研究_兼论泰勒规则

新综合学派货币政策框架研究_兼论泰勒规则

新综合学派货币政策框架研究_兼论泰勒规则
新综合学派货币政策框架研究_兼论泰勒规则

经济评论 2007年第3期ECONOMIC RE VIEW No13 2007

新综合学派货币政策框架研究

———兼论泰勒规则

张 宏 邱晨曦

摘要:将近似理性假设引入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模

型和新兴新古典综合泰勒规则模型,从理论上解决泰勒规则在计量上存在的多重共线性

问题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困难问题。以此为基础,对中国1993年第1季度到2005年

第4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货币

当局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的泰勒规则,用以稳定物价

并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新菲利浦斯曲线 泰勒规则

自从1990年新西兰和智利货币当局宣布使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Inflation T ageting,IT)以来,目前已经有近20个国家①的货币当局宣布采用这项制度。从运行的效果来看,目标国家(如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通货膨胀率的下降速度比模型预测的要快,说明这项制度的确发挥了作用。不仅如此,这些国家的长期利率水平都有所下降,货币政策的声誉度也明显上升(Freeman and Willis,1995)。这项制度也改变了货币当局的行为。Cecchetti和Ehrmann (2000)考察了23个国家(其中有9个实行了目标制度)后发现:实行目标制度的货币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厌恶程度明显上升。这是由于这项制度改变了中央银行的整体文化,使它们对物价稳定更加重视。

本文首先在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框架中引入近似理性假设,建立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正新凯恩斯主义的泰勒规则,最后对中国1993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的经济数据进行检验,由此提供政策建议。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吸收货币主义、真实商业周期(RBC)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②(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NNS)。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精神,将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熔于一炉。NNS提出的有关货币政策的建议包括:(1)由于受到经济微观主体调价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货币政策会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且会持续数年;

(2)即使存在有成本的价格调整和粘性价格,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也不存在长期替代关系;(3)消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减少相对价格扭曲;(4)信誉在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中至关重要(G oodfriend and K ing,1997)。

但是,新综合理论也不是完美的。按照理性预期假设,经济微观主体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运用理论模型分析经验数据,因而要想使经济实现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就必须为0。这显然与现实不符。新综合理论采用理性预期的理论假设,关注预期的形成而忽视公众如何使用预期,这是它的模型与现实不符合的关键症结。Akerlof等(2000)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如何使用预期的问题比他们的预期如何形成的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首先修正新综合理论的基本假设,引入近似理性,在新假设前提下构建新综合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新综合理论与现实不符的障碍。随后我们建立新综合理论的泰勒规则。

新凯恩斯学派的泰勒规则希望能够同时关注稳定物价和维持经济适度增长两个目标,却忽略了新菲利浦斯曲线中强调的两者的替代关系,因而在泰勒规则的原式和各种变形中,都同时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和产出缺口因素。这样,在计量分析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影响到变量参数的准确性。另外,核算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 DP)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一方面,潜在G DP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严格说来,建立简单的季节模型进行拟合所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作为潜在G DP 的值。这些偏差直接影响他们检验结果的科学性。谢平和罗雄(2002)以及陆军和钟丹(2003)等学者将中国的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但是,他们研究的都是新凯恩斯学派的泰勒规则,因而计量模型中也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他们计算的潜在G DP也只能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拟合模型中的参数值之准确性,也影响了模型的

47

效果。我们利用新综合理论的模型,建立一个不包含潜在G DP的修正泰勒规则模型。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③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11新菲利普斯曲线(New Philips Curve,NPC曲线)

20世纪70年代,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受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质疑(Friedman,1968;Lucas, 1972)。1983年,Calv o建立了随机价格调整模型,引入前瞻变量,建立了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此后, Fuhrer和M oore(1995)建立两时期模型,使得模型中包含了后向变量和前瞻变量,建立了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它的拟合效果优于仅包含前瞻变量的模型(H olden and Discoll,2001)。Mankiw和Reis(2002)改进了粘性价格模型,提出信息粘性模型。Akerlof等(2000)用近似理性行为解释了这种替代关系。他们认为,当通货膨胀处于零到温和通货膨胀之间时,企业和工人对它产生影响的判断是近似理性的———他们会低估通货膨胀的实际影响;在这个区间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新综合理论的新菲利普斯曲线来源于新凯恩斯学派,但是在利用它解释货币政策的调整机制时,就体现出其独到之处。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不仅要根据价格变化调整产量,而且在价格不变而需求改变时,同样会做出反应。因而新菲利普斯曲线从两个角度反映货币政策调整机制。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由于价格粘性,货币供应量增加不会引起产品价格上升,但是会使劳动者的名义收入上升。名义收入上升而商品价格不变,因而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也提高,从而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企业愿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供应量。这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抚平经济波动,还可以缩小潜在产出缺口。对于少数可以操纵价格的企业来说,他们有可能(概率为1-θ)重新调整价格。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他们提高商品价格,这就会加剧经济波动,但也可以缩小潜在产出缺口(因为垄断竞争市场的供应量小于完全竞争市场)。这种冲击不是结构性的(而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这种冲击是结构性的),出现与否取决于概率θ。这样新菲利普斯曲线就克服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问题,④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起来。

要研究通货膨胀目标,首先要明确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在NPC曲线中,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包括:(1)预期通货膨胀率;(2)经济周期(这里用G DP缺口测算);(3)其他因素对通货膨胀可能产生的冲击。因此,用代数形式表达为:

π=kπe+α(y-y n)/y n+e

这里,y表示实际产出,y n表示潜在产出,(y-

y n)/y n就代表产出缺口,它的系数用α表示。kπe表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其中k代表理性系数。当k=1时,公众具有完全理性预期(卢卡斯式的理性预期);当0≤k<1时,意味着公众具有近似理性预期(阿克勒夫式理性预期,Akerlof et al1,2000)。特别地,当k=0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到使居民和工商业在日常决策中对其不予考虑的水平。当通货膨胀加速上升时,公众的理性是完全的,k=1;当通货膨胀率很低,并逐渐稳定在某个范围之内时,k<1;当通货膨胀率稳定在某一个确定的值不变时,k=0。

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承袭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的假定,但是他们对πe有独特的见解。首先,他们认为预期变量具有前瞻性。企业在调整未来的产品价格时,考虑的不仅是单个时期的价格状态和过去的通货膨胀水平,而且根据未来的价格路径进行调整。其次,既然NPC曲线是通过最大化问题推导而来的,πe的系数就不应该是1,而应该是主观贴现率。但是因为按季节调整的主观贴现率近似等于1,所以这里也可以用1代替(Walsh,2002)。NPC曲线参见图

1。

图1

为了简便起见,用g=(y-y n)/y n来代替上式,就得到:

π=kπe+αg+e(1)

………………………

21货币政策规则曲线(M onetary P olicy Rule Curve, MPR曲线)

新综合理论假设货币当局(或称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规则的目的是控制产出缺口的波动幅度,将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目标范围之内。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规则的原则就应是使政策规则的边际成本与其边际收益相等。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边际成本(或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抚平产出缺口的边际成本(或收益)(λg);另一部分是减少通货膨胀波动的边际成本(s(π-πT))。其中系数λ和s 分别代表中央银行对产出缺口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的识别成本,πT表示货币当局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例如,当中央银行在应对经济衰退(即g<0)时,为了将缺口缩小为0,就应将产出增加Δg。这时,中央银行抚平产出缺口而获得的边际收益就是-λgΔg。但是增加产出,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根据(1)式,通货膨胀上升的边际成本为αs(π-πT)Δg。

57

MR=-λgΔg

MC=αs(π-πT)Δg

MR=MC

解得:

g=-(αs/λ)(π-πT)(2)

…………………

这个方程就反映了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影响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它暗含着中央银行可以预见到与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变动的所有信息,无一疏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央银行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为了反映这种实际状况,设u代表所有额外因素对产品缺口的冲击,那么(2)式的形式变为:

g=-(αs/λ)(π-πT)+u(3)

……………

由(3)式得

π=πT-(λ/αs)(g-u)

设α=λ/αs

则有:

π=πT-α(g-u)(4)

………………………

(4)式就是所求的货币政策规则曲线(MPR曲线),斜率为α,截距为πT+αu(见图1)。斜率α=λ/αs 在这个方程中至关重要,它反映了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轻重权衡。如果中央银行认为产出缺口重要,那么λ上升,MPR曲线会变得陡峭。反之则反是。

31均衡分析

NPC曲线和MPR曲线可以用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静态均衡状态。我们将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静态的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目标实现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NPC曲线与MPR曲线构成一个静态宏观经济均衡点。其中,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为4%,但是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6%。在均衡点E1处,均衡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央银行的目标值,但却低于公众的预期(4%<πE

1

< 6%)。一方面,当公众看到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时,必然会在下一期将预期通货膨胀率调低。这样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会直接影响NPC曲线的截距,使NPC曲线下降,直到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与中央银行的目标值相等为止(即从NPC1曲线下降到NPC3曲线)。另一方面,随着通货膨胀逐渐稳定,而不再出现加速变动时,公众的行为就会从完全理性转向近似理性,即逐渐低估通货膨胀的实际影响,k的值就会不断接近于0。这样,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中央银行的目标水平,产出缺口为0。

这里的目标通货膨胀率为4%,而不是0,原因有二:第一,中央银行为将通货膨胀率降到0所需付出的成本可能是整个经济无法承受的。过低的通货膨胀率会直接影响效率,使得失业率大幅度上升(Akerlof,Dickens and Perry,1996)。钱小安(2002)认为,通货膨胀水平并非越低越好,而是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如果把通货膨胀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牺牲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得越低,经济增长的牺牲率会越大。表1显示了美国、英国等4个国家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第二,当通货膨胀处于零到温和通货膨胀之间时,企业和家庭的行为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近似理性的———他们会低估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货币当局不必追求零通货膨胀目标,而应该将通货膨胀目标定在大于零而又不太高的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进行调整,就可以起到稳定物价的效果。

表1 通货膨胀率每下降2个百分点

引起的G DP的下降幅度(单位:%)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

0.680.210.85 1.47

资料来源:转引自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格林斯潘为物价稳定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概念。他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率低到使得居民和工商业在日常决策中对其不予考虑,那么这个通货膨胀率就达到了物价稳定的水平。Mishkin(2000)认为0~3%的通货膨胀率都满足这个标准。Akerlof等人(2000)研究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数据后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最优通货膨胀率是2%~3.5%。由于转型国家需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以保证增量式改革顺利进行,所以目标通货膨胀率不宜定得太低。因此,我们认为:转型国家可以将这个值定高一些。同时,在目标初期的调整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采取缓慢平滑的数量调节,防止由于调整幅度过大而导致实际通货膨胀脱靶(低于目标值)或是越靶(高于目标值)。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值选在3%~5%之间比较合理。上面的图形分析也是基于这个思路进行的。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的泰勒规则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可以保证经济平稳发展,但是中央银行并不能直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和产出缺口,而是通过调控政策工具间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和产出缺口。中央银行可以调控的政策工具包括基础货币投放量、名义收入、基准利率、汇率和目标规则。其中,汇率规则主要用于小型开放经济(如香港),麦卡勒姆规则(即名义收入规则)和单一数量规则目前已经被证实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弱化。目标规则在操作上过于复杂,缺乏实用性。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水平联系密切,不失为一项良好的政策工具,因此本文以泰勒规则为分析重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IS曲线可以反映实际利率与当期产出之间的关系,但是却不能反映产出之间的跨时期替代效应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与产出和利率之间的关系。为了分析简便,不妨设:

y t/y n t=y0/y n0+br t+u t(5)

…………………

其中,y t表示第t期产出,y n t表示第t期的潜在

67

G DP,r t表示第t期的实际利率,u t为影响产出的其他因素。这个方程中只稍加变形,就可以反映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设r t=i t-

kπe t,则方程(5)变形为:

y t/y n t=y0/y n0-b(i t-kπe t)+u t

由此,我们得到了包含名义利率i t、预期通货膨胀率πe t的简化的IS曲线、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1,就得到

g t=g0-b(i t-kπe t)+u t(6)

………………

以上的分析是短期分析。在长期,u t=0,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由(5)式变形为:

r3=(y00-y n0)/by n0

又因为g0=(y00-y n0)/y n0,所以上式转化为r3= g0/b:

将r3=g0/b代入(6)式,得到:

g t=-b(i t-kπe t-r3)+u(7)

……………

这样就得到了包括长期均衡因素的短期均衡模型。

将方程(4)代入(7)式,得到:

i t=r3+kπe t+(1/αb)(πt-πT)(8)

………

这里,我们得到了简便的、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泰勒规则。这个表达式说明:当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时,就提高基准利率;当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时,就降低利率。以此来调节物价,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目标水平时,就会有:k= 0,πt-πT=0。这时短期名义利率就与长期均衡利率水平一致,即i t=r3。

三、计量检验

(一)数据说明

基准利率。我们选择1993-1995年上海同业拆借市场的平均利率和1996-2005年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上7日拆的季度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同业拆借市场中7日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可以反映我国市场资金的基本供求状况(谢平,罗雄,2002;陆军,钟丹,2003)。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通货膨胀率。国内对通货膨胀率衡量有两种方法,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CPI将服务价格计算在内。我们选用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其主要原因是:(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计算剔除了第三产业的变化,不能充分反映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2)2000年以前,中国官方只公布消费者价格的月度与年度同比数据,月度环比数据不可得。利用中宏网,我们得到了CPI数据是月度数据,在计算中通过三项移动平均求出季度数据,即可求出通货膨胀率π=(季度CPI-1)×100%。

(二)模型设定

我们根据理论分析中的模型(8)设定计量模型:

i t=i t+(1/αb)(πt-πT)+u(9)

…………

其中,假设模型满足古典假定,即u~N(0,σ2),

i t=r3+kπe t。

(三)模型检验

根据计量模型(9),我们运用Eviews软件得到的计量结果如下

i t=5.52+0.412×(πt-3)

(12.5292) (8.2161)

R2=0159 F=67151 D.W.=01095

可见,u不满足古典假定,存在自相关因素。因此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 M),否则回归方程就没有意义。

(四)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我们运用Eviews软件对1993年第1季度至2005年第4季度的基准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证明:通货膨胀率是基准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要对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就必须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查序列是否平稳。ADF检验证明:基准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是平稳时间序列,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有进行协整分析的可能。能否进行协整分析,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运用Johans on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向量自回归模型(EC M模型)。

利用软件对这两组时间序列建立误差修正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到如下结果:

Δi

t

=010015{[πt(-1)-πt]-2712210r t(-1)+ 6313928}+117548Δi t(-1)-017377Δi t(-2)-011164Δ[πt(-1)-πt]+011312Δ[πt(-2)-πT]-010028

R2=0196,F=4796155

其中,i t=6313928-2712201i t(-1)+[πt(-1)-πt]表示基准利率与π之间的长期变动趋势。

从这12年的数据分析来看,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从F-统计量和调整后的R2看,误差修正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解释我国近12年来的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模型拟合情况非常理想。

(2)我国的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基准利率与前一期利率是反向运动的。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如果上一期利率上升,则如果为了稳定产出而需要调整本期利率,那么应该向下调整。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缺口是正向运动的。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如果前一期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值,那么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稳定产出,就需要提高本期的基准利率。

(3)在短期,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关系的波动性比较强。基准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与前两期的利率之间不存在稳定关系,但是它们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在短期,基准利率的变动率同样受长期均

77

衡利率的影响。同时,基准利率滞后量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与目标值的缺口的变动率也对基准利率的变化量有影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目标制度可以承受外来冲击的影响,起到稳定公众预期的作用。这就证明通货膨胀目标是一项中性的货币政策制度。在保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这项制度可以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接近潜在水平,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传统的泰勒规则是建立在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内的,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替代关系。因而在泰勒规则的原式中既包含通货膨胀因素又包含产出缺口因素。从计量分析看,会导致计量模型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直接影响计量分析的准确性。在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模型框架中,我们将新菲利浦斯曲线引入泰勒规则的分析之中,建立新兴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泰勒规则。这种分析是建立在NPC-MPR的均衡框架之内的,所以就避免了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更重要的,NPC-MPR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没有必要在泰勒规则计量研究中计算潜在G DP,这大大提高了泰勒规则的计量分析的准确性,为在中国研究并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和泰勒规则扫清了障碍。

中国货币当局也可以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运用泰勒规则调控宏观经济。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好处主要有:(1)有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减少制度实施的成本。(2)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逐渐代替目前的汇率目标制度,同样可以起到稳定国内经济形势的目的。(3)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产生实现货币政策的向心力。

(4)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性。评价标准不是看M2或利率等参考指标是否达标,而是要看通货膨胀的最终执行结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5)货币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信誉和权威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铺平道路。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模拟出一条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新菲利普斯曲线,因而不能准确地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目标值。但是我们可以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市场试错法,利用市场最终确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注释:

①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国家还有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巴西、芬兰、以色列、波兰、南非、西班牙、瑞典、韩国、泰国、匈牙利和奥地利。M ishkin(1997,2000)认为,德国和瑞士是世界上最早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国家;他同时建议美国也采用这项制度,以稳定“后格林斯潘时代”美国的物价。

②简称新综合理论或新综合学派。

③政策制度(P olicy Regime)是指与人们的预期有关的制

度安排(Bordo&Schwartz,1997)。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指货币政策当局将稳定通货膨胀作为中期政策目标(可以是一个确定的值,也可以是一个区间),并以此操纵政策工具实现目标,稳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的制度。在该制度之下,货币当局可以选择采用货币数量规则、泰勒规则或者麦卡勒姆规则等简单规则或者目标规则,甚至相机抉择。

④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前提之下。完全竞争企业只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当价格存在粘性时,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价格不变而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新菲利普斯曲线建立在垄断竞争的市场假设之上,并引入前瞻性变量,证明了在粘性价格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成立。

参考文献:

11Akerlof,G eorge;Dickens,William and Perry,G eorge,19961“The Macroeconomics of Low In flation1”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pp.1-59.

21Akerlof,G eorge;Dickens,William and Perry,G eorge,20001“Near-Rational Wage and Price Setting and the Optimal Rates of In flation and Unem ployment1”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31Akerlof,G eorge A.,20021“Behavioral Ma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Behavior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92, Issue3.

41Ammer,John and Freeman,Richard T.,19951“In flation T argeting in the1990s:The Experience of New Z ealand,Canada, and the United K ingdom1”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y,47(2),pp.165-192.

51Barro,R obert J1and G ordon,David B.,19831“A P ositive Theory of M onetary P olicy in a Nature Rate M odel1”Journal of P olitical Economy,91,pp.589-610.

61Cecchetti,S tephen and Ehrmann,M ichael,20001“D oes In flation T argeting Increase Output V olatility?An International C om paris on of P olicymakers’Preferences and Outcomes.”W orking Paper,69,Central Bank of Chile.

71Friedman,M.,19681“The R ole of M onetary P olicy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8,pp.1-17.

81Fuhrer,Jeff and M oore,G eorge,19931“In flation Persistence1”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93-17, Board of G 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U.S.).

91G ood friend,M.and K ing,R.,19971“The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and the R ole of M onetary P olicy1”NBER Macroeconomic Annual,MIT Press,Cambridge,Mass.,pp.231-282.

101H olden,S teinar and Discoll,John C.,20011“A N ote on In flation Persistence1”NBER W orking Paper,8690.

111Lucas,R obert E.,19721“Expectation and the Neutrality of M oney1”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April.

121Mankiw,N.G reg ory and Reis,Ricardo,20021“What Measure of In flation Should a Central Bank T arget?”NBER W orking Papers9375,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

131M ishkin,Frederic S.and P osen,Adam S.,19971“In flation T argeting:Less ons from F our C ountrie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 ork,Economics P olicy Review,pp.9-117.

141M ishkin,Frederic S1,20001“In flation T argeting in Emerging Market C ountries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90, pp.105-1091

151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载《经济研究》,2002(3)。

161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载《经济研究》,2003(8)。

171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 430074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责任编辑:S)

87

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

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 一、洛必达法则在第一章第七节中我们曾经讨论过无穷小的比较问题,并且已经知道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既使它存在也不能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去求解.而由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关系知,无穷大之比的极限问题也是如此.在数学上,通常把无穷小之比的极限和无穷大之比的极限称为未定式,并分别简记为和.由于在讨论上述未定式的极限时,不能应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这或多或少地都会给未定式极限的讨论带来一定的困难.今天在这里我们应用导数的理论推出一种既简便又重要的未定式极限的计算方法,并着重讨论当时,型未定式极限的计算,关于这种情形有以下定理.定理1设(1) 当时,函数及都趋于零;(2)在点的某去心邻域内,及都存在,且;(3)存在(或为无穷大),则.也就是说,当存在时,也存在,且等于;当为无穷大时,也是无穷大.这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极限的方法称为洛必达(L' Hospita 1)法则.下面我们给出定理1的严格证明:分析由于上述定理的结论是把函数的问题转化为其导数的问题,显然应考虑微分中值定理.再由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函数,因此应考虑应用柯西中值定理.证因为求极限与及的取值无关,所以可以假定.于是由条件(1)和(2)知,及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是连续的.设是这邻域内一点,则在以及为端点的区间上,函数和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因此在和之间至少存在一点,使得等式(在与之间)成立.对上式两端求时的极限,注意到时,贝叽又因为极限存在(或为无穷大),所以.故

定理1成立.注若仍为型未定式,且此时和能满足定理1中和所要满足的条件,则可以继续使用洛必达法则先确定,从而确定和,即.且这种情况可以继续依此类推.例1求.分析当时,分子分母的极限皆为零,故属于型不定式,可考虑应用洛必达法则.解、注最后一个求极限的函数在处是连续的.例2求.解、注例2中我们连续应用了两次洛必达法则.例3求.解、例4求、解、注(1) 在例4中,如果我们不提出分母中的非零因子,则在应用洛必达法则时需要计算导数,从而使运算复杂化.因此,在应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时,特别要注意通过提取因子,作等价无穷小代换,利用两个重要极限的结果等方法,使运算尽可能地得到简化.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学习教材136页上的例10?(2) 例4中的极限已不是未定式,不能对它应用洛必达法则,否则要导致错误的结果.以后在应用洛必达法则时应特别注意,不是未定式,不能应用洛必达法则.对于时的未定式有以下定理.定理2设(1)当时,函数及都趋于零;(2) 当时,与都存在,且;(3)存在(或为无穷大),则.同样地, 对于(或)时的未定式,也有相应的洛必达法则.定理3设(1)当(或)时,函数及都趋于无穷大;(2)在点的某去心邻域内(或当时),及都存在,且;(3)存在(或为无穷大),则.例5求、解、例6求、解、事实上,例6中的不是正整数而是任何正数其极限仍为零.注由例5和例6可见,当时,函数都是无穷大,但三个函数增大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最快,其次是,最慢的是.除了和型未定式外,还有型的未定式.这些未定式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检验及拓展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检验及拓展 陈奉先1a涂万春1b (1.西南财经大学 a.金融学院;b.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74) 内容提要:本文在介绍泰勒规则产生、内涵、发展的基础上,利用Lawrence模型将汇率因素引入,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实证结果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系;相对于物价稳定目标,央行更关注经济增长;将微观主体的预期和汇率因素引入到货币政策时,央行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继续推动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能更有效地提高泰勒规则的解释力;“前瞻性泰勒规则”能提高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关键词:泰勒规则开放经济前瞻性货币政策拓展 Empirical Test for Taylor’s Rule in China and its Extension CHEN Feng-xian1a,TU Wan-chun2b (1.a. School of Finance;1.b.School of Economic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origination、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ylor’s rule. On this basis, we then contrast the forward looking Taylor’s rule in an open economy by employing a model from Lawrence (1999).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aylor’s rule provides us a frame of reference in policy making; Central bank prefer “economic growth” to “price stability”; when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expectation and exchange rate, central bank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ice stability; exchange rate and interest rate regime reformation would increase the explanation of Taylor’s rule; the forward looking Taylor’s rule could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Taylor’s rule; open economy; forward looking; monetary policy; extension 作者简介: 陈奉先 (1982~) 男满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央银行理论与宏观金融调控。 涂万春 (1982~) 男汉族,湖南汉寿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 联系方式: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15号信箱邮编:610074 电子邮箱:cnbanker@https://www.doczj.com/doc/cf1061864.html,

基于新剑桥学派观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

《金融学说史》课程论文题目新剑桥学派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启示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金融学 年级班级金融一班 学生姓名高彩华 指导教师郭明杰 2015年10月

新剑桥学派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启示 摘要:新剑桥学派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关系紧密结合 在一起,着重考察随着经济增长分配结构如何变化,同时研究决定这种变动趋势的基本因素。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群体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导致我国贫富差距呈现出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新剑桥学派从劳资双方的角度探究分配问题,并将分配问题放于经济增长中进行分析。借助新剑桥学派理论,从投资率的角度来检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有新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增长变化措施 一、新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该派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根据,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在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在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长期任教,因此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一)分配理论 新建桥学派的分配理论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假设社会只存在工人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纯产品在两个阶级中被划分为工资和利润,则工资和利润的关系可表示为:r = R( 1 - w)式中: r—利润率R—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率w—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比例部分。根据这一公式,他们得出以下结论: r 的大小与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部分 w 成反比,即国民收入为一定量的情况下,工资和利润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另外,利润率( 或工资和利润的份额) 与生产技术的物质条件直接相关,因为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部分( 即雇佣劳动力的多少) 和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 生产资料的生产率) 都代表一定的生产技术物质装备所达到的水平。上述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利润( 纯资本收入) 是资本家凭借占有权而取得的非劳动收入,它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财产占有制度; 另一方面,工资是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报酬。按照表现形式,工资可以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前者取决于某些外生变量( 如历史工资水平、劳资双方议价力量的对比等) ,而后者则与利润率、商品、货币流量以及价格水平等因素有关。虽然货币工资可以不依赖实际工资而自行变动,但是其变动却可以反过来影响实际工资: 当货币工资上升时,它会推动成本上升,进而物价上涨,最终导致实际工资下降。通过对比劳资双方的实力,新剑桥学派提出资本主义分配格局是显失公平与合理的。由于他们坚持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进行批判,因此被称为左派的经济学。 (二)增长理论

9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及思考

9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及思考 李东红 [摘 要]90年代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联储一改过去传统“单一规则”,实行“中性货币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美国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出发,分析了这一变化的原因及今后货币政策的发展。 [关键词]货币中性; 泰勒规则; 虚拟资本 美国经济经历了1990-1991年的短暂衰退之后,进入了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90年代以来,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促使美国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明显的事实是,美国货币政策有了新的重大发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货币稳定增长为目标的“单一规则”和“泰勒规则”相结合形成了所谓的“中性货币政策”;二是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国际化。这些新的发展反映了美国货币当局面对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在货币政策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一、 “中性货币政策”的创立 “货币稳定增长规则”其实就是M?弗雷德曼早在70年代就大力倡导的“单一规则”。即在确认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之间存在着某种固定联系的基础上,实行货币供应量固定增长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70年代以来,美联储基本接受了“单一规则”,把货币供应量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汉弗莱一霍金斯法案”,正式要求美联储必须每6个月确定一次货币供应量目标,并对此加以详细说明。自此以后,“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正式确立。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在80年代初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就是在这同时,从80年代初开始,以“单一规则”为特征的货币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主要表现是货币政策在效力和效率上都不能如人意。一方面,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来越难;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水平以及通货膨胀率的相关度日趋下降。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60年代后期开始的金融创新活动异常活跃,新的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债券、可变利率存单、金融期货合约、掉期交易等层出不穷,使得对货币供应的定义和数据统计变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运用“单一规则”确定货币供应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第二,7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剧。这些资本的流动,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作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主要发源地,其货币政策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叉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并使预算平衡法案获得通过。在这种财政运作框架下,联邦政府难以通过扩大开支、减少税收等传统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从而使财政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弱化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于是货币政策就成为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而且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自然也就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90年代以来美联储对其货币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引入“泰勒规则”并和“货币稳定增长规则”相结合,形成了以“实际利率”为主要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能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稳定地增长。 泰勒规则是由斯坦福大学J?泰勒教授于1985年提出的著名理论。泰勒教授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货币政策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的变量。因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 “泰勒规则”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下可以这样来表述:假定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真实的均衡联邦基金利率,在该利率水平上,就业率和物价均可以保持在由其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合理水平上。在这里,均衡利率指的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率指的是由泰勒定义的购买力增长率(不是市场上的物价上涨率);该购买力的增长率不仅与市场物价上涨率有关,而且与社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有关。根据泰勒的研究,在美国,该真实均衡利率为2%,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上述真实利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泰勒所定义的)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当局就应当采取措施。首先,联邦基金的名义利率要适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作必要的调整,以保持真实利率水平;其次,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其潜在的真实水平,则真实利率必须提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水平,则真实利率也应该提高。根据泰勒的研究,美联储如果遵循这样的规则行事,就会使经济运行保持在一个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理想状态上。 事实上,“泰勒规则”的中心原则是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内生变量来看待。正是基于这祥一种认识:金融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相应的资金流动的易变性大大增加,使得中央银行一向赖以判断形势并影响经济运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失去了准确性,而只有把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的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才能更好地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显然,“真实利率”最能反映资产价格的变化,以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比较符合经济运行的现实。 美联储接受泰勒规则、实行以实际利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手段是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的两次证词作为标志的。1993年7月22日,格林斯谬在参议院作证时宣布,美联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J un.,2000 Vol.22SUPPL EMEN T 2000年6月第22卷 增 刊

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二讲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 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种类型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2.理解泰勒中值泄理的涵: 3.了解汽沏&c。畀血("力,(1 +汙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4.学会泰勒中值定理的一些简单应用. 重点1.运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种类型未泄式极限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泰勒中值定理的涵. 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泰勒中值左理的精髓. 一、洛必达法则 在第一章第七节中我们曾经讨论过无穷小的比较问题,并且已经知道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既使它存在也不能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去求解.而由无穷大与无 穷小的关系知,无穷大之比的极限问题也是如此.在数学上,通常把无穷小之比的极限和无穷 大之比的极限称为未定式,并分别简记为0和8 ? 由于在讨论上述未圮式的极限时,不能应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这或多或少地都会给未立式极限的讨论带来一是的困难?今天在这里我们应用导数的理论推出一种既简便又重要的未定 式极限的汁算方法,并着重讨论当2CI时,0型未左式极限的计算,关于这种情形有以下立理. 定理1设 (1)当时,函数了⑴及列对都若于零; ⑵在点金的某去心邻域,/⑴及^⑴都存在,且那⑴吐°;

也就是说,当zR⑴存在时,2。去⑴也存在,且等于M 也是无穷大.这种在一左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 确圧未左式极限的方法称为洛必达(L‘ Hospita 1)法则. 下而我们给出定理1的严格证明: 分析由于上述泄理的结论是把函数的问题转化为其导数的问题,显然应考虑微分中值立理.再由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函数,因此应考虑应用柯西中值定理. 于是由条件⑴和⑵知,/⑴及应⑴在点虫的某一邻域是连续的.设兀是这邻域一点,则在以兀及 山为端点的区间上,函数/〔X)和F&)满足柯西中值龙理的条件,因此在兀和a之间至少存在一点密,使得等式 儿)川)-畑「心) 应G)吩)-吒)应?(站兀与么之间) 成立. 对上式两端求兀To时的极限,注意到XTQ时匸则 穷大时, 证因为求极限 与了⑷及用⑷的取值无关, 所以可以假左 lim 又因为极限 F'G)存在(或为无穷大),所以 故沱理1成立. lim 注若z m 0 ,, 戸倉)仍为6型未左式,且此时了抵)和用,⑴能满足泄理1中/⑴和用⑴ 5F〔X) 所要满足的条件,则可以继续使用洛必达法则先确立从而确总

弗里德曼规则还是泰勒规则_信贷周期下的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弗里德曼规则还是泰勒规则* ———信贷周期下的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汪 川〔摘要〕:本文在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讨论了银行信贷和中国 经济波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比较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通过信贷因素对我 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信贷周期的特点,并 且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吻 合;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比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泰勒规则对我国实际经 济变量有着更好的控制力。 关键词:货币政策规则信贷周期经济波动DSGE 分析 JEL 分类号:E1E3E5 一、引言 在我国,银行贷款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2000年到2010年的我国季度数据的分析来看,信贷余额和产出缺口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据图1所示,我国信贷余额和产出缺口的相关性仍然很强,两者呈现同方向变动的特点,并且信贷指标领先于产出缺口变动约4个季度的水平。 图1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0~2010。 *汪川,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有关信贷因素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文献可以追溯到Fisher (1933),Fisher 最早提出了信贷因素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观点。但在Fisher 之后的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往往忽视信贷市场的作用。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不完全信息理论为代表,信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问题逐渐得到主 汪川: 弗里德曼规则还是泰勒规则

金融评论2011年第2期 流经济学的重视(Townsend,1979;Stiglitz and Weiss,1981)。 在宏观经济学分析中,信贷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产生,即外部融资成本途径和抵押贷款途径。抵押贷款渠道的研究以Kiyotaki and Moore(1997)为代表,Kiyotaki and Moore(1997)指出由于信贷配给因素的影响,企业以自身价值为抵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形势就会通过企业信贷可得性来影响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企业的投资又作用于宏观经济,因此,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较强的信贷周期特点。外部融资成本途径的分析以Bernanke, Gertler and Gilchrist(1999)为代表,根据他们的研究,信贷市场摩擦的因素(如信息不完全或合约执行成本过高)导致了企业外部融资的额外成本,由于这个外部融资额外成本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宏观经济波动就会通过企业财务状况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额外成本和投资水平,最终起到放大经济周期的作用。上述两类文献均被视为“金融加速器”模型,此类模型虽然分析了信贷市场中的摩擦因素所导致的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扩大作用,但正如Bernanke,Gertler and Gilchrist (1999)所指出的,该类模型并没有考虑银行等金融中介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近年来,Christiano,Eichenbaum and Evans(2005),Christano,Motto and Rostagno(2008)以及Smets and Wouters(2003,2007)等有关研究均把侧重点放在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即银行贷款渠道的分析上。这些文献突出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负责吸收储蓄和发放贷款的功能,该类文献进而指出,由于居民的储蓄为名义变量,因此,对价格冲击的因素会通过降低企业实际债务而产生“费雪通缩效应”,进而产生放大宏观经济波动的效应。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Bernanke and Blinder(1988)指出银行贷款和非银行贷款的非完全替代性是银行借款渠道发生作用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研究显示,当企业找不到贷款的完全替代品来作为资金来源时,央行收缩流动性将促使银行减少贷款供给,由于企业难以找到替代的资金来源,这将促使他们减少支出,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Hulsewig等(2006)使用最小化变量的理论和经验脉冲响应函数距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贷款的供给在货币政策冲击后发生显著变化。Lown and Morgan(2006)沿用基于宏观变量的VAR模型研究银行贷款渠道的存在性,他们发现即使在控制了贷款利率和一系列的需求因素(预期产出水平、破产率、商业票据和国库券的利差等)之后,银行信贷条款的松紧仍然与贷款量和产出密切相关。 在国内的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均支持了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渠道的结论。蒋瑛琨等(2005)、盛朝辉(2006)证实了信贷因素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显著性作用;潘敏和繆海斌(2010)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不同作用,并肯定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促进了宏观经济回暖;盛松成和吴培新(2008)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信贷规模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工具。在理论方面,现有研究大多运用“金融加速器”模型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杜清源和龚六堂,2005;崔光灿,2006),但总的来说,金融加速器模型在经济波动的持续性方面解释性较差;相比之下,银行贷款渠道则对我国经济的模拟结果更为接近,许伟和陈斌开(2009)构建了一个带有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信贷不仅解释了大部分的国内消费和货币余额的波动,还对投资和产出的波动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在“现金先行”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加入了银行部门,以DSGE方法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银行信贷的作用。与盛松成和吴培新(2008)的观察一致,在本文的模型中,货币政策正是体现在货币当局对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注入和撤出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比较了货币政策的弗里德曼规则和泰勒规则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评价不同的货币政策类型在宏观调控中的适用性。相比已有文献,本文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本文在DSGE模型中引入了银行部门,刻画了银行信贷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影响;值得指出的是,不同于许伟和陈斌开(2009),本文的模型明确了银行贷款的作用,即支付劳动力成本,且本文的模型并不存在垄断竞争的假设。第二,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新剑桥学派既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药方,也反对货币主义者减少国家干预的主张。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调节社会总需求和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的经济政策主张已经为实际经济生活证明是无效的;它们不但没有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反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污染和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失调。对于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减少政府的下预,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节经济的主张,新剑桥学派认为,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工具,因此,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倒退。 新剑桥学派通过对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停滞膨胀等问题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分配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未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中进行的,现存社会的分配制度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因此不能指望在现行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并且,在现行制度下,经济增长本身是在收入分配失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经济增长丝毫不能改变这一分配格局,反而只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程度。根据上述对资本主义社会“病症”的诊断、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必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所以,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重点就是收入分配政策。 基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能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新剑桥学派提出,必须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施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才能改变现行的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他们的主要政策主张有以下几项: (1)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累进的税收制度可以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收入不均等(尤其是收入水平太悬殊)的状况。 (2)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以便消除私人财产的大量集中.抑制社会食利者阶层收入的增加;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这一税收方式将所得到的财产用于社会公共目标和改善低收入贫困阶层的状况。 (3)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便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从事收入较高的技术性工作,从而拉平一些收入上的不均等状况。此外,国家可以通过预算给低收入水平的家庭以一定的生活补贴,增加他们的收入。 (4)制定适应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率来制定实际工资增长率的政策,以改变劳动者在经济增长过强中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扭转分配的不合理。 (5)实行进出口管制政策,利用国内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以便为国内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6)政府运用财政预算中的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的股票,把一部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从而抑制食利者阶层的收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新剑桥学派虽然不像新古典综合派那样掩盖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粉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病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揭露,并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取之处的经济政策主张。但是,一方面新剑桥学派的这些政策主张对资产阶级政府来说是相当激进的,它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某些方面动大手术,并要触及到相当大一部分大企业的利益,因此,迄今为止,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从未被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采纳和付诸实施。另一方面,在新剑桥学派看来,似乎只要考虑到收入分配问题,通过国家

费雪等式和泰勒规则

假设: 投资品数量是1,价格是1,则投资品的名义价格是11*1=。 (1)将1单位的投资品进行投资,如果实际利率是r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r 1r 1*1+=+)(。 (2)将名义价值为1的货币进行投资,如果名义利率是i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i i +=+1)1(*1 (3)如果本期到下一期,通货膨胀率为π,下一期的价格水平为π+1 (4)在均衡状态下,两种投资渠道的投资收益是相等的,则:r 11i 1+=++π (5)将上式进行整理:ππr r i ++=,因为πr 的值比较小,可以忽略,则 (6)π+=r i ,费雪等式。 (7)此公式为,在没有宏观政策当局干涉下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 (8)如果宏观政策当局,特别是中央银行,要对产出和价格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则需要对(6)式进行修改。 (9)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两点,产出和就业,更准确滴说是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 (10)产出缺口:f t y -y ,其中,t y 为实际GDP 增长率,f y 是经济体的长期均衡增长率或者说是充分就业水平的增长率。 (11)价格缺口:*-t ππ,其中,t π为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应用中, 多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来代替。*π为长期的均衡通货膨胀率,或者说是与长期均衡GDP 增长率相对应的价格增长率。当经济过热

时,往往意味着0y -y f t >,0*-t >ππ。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就是,提高市场利率,收银信贷。 (12)则中央银行的操作工具就在(6)式的基础上,改写为: (13))()(*-b y -y a *r i t f t t πππ+++=,其中a>0,b>0。此式为泰勒 规则,Taylor Rule 。 (14)当不存在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的时候,央行的操作工具就会简化为市场均衡的费雪等式(6)。

基于新剑桥学派观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

基于新剑桥学派观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 摘要:新剑桥学派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随着经济增长分配结构如何变化,同时研究决定这种变动趋势的基本因素。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群体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导致我国贫富差距呈现出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新剑桥学派从劳资双方的角度探究分配问题,并将分配问题放于经济增长中进行分析。借助新剑桥学派理论,从投资率的角度来检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有新的借鉴意义。一、新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该派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根据,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在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在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长期任教,因此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 一) 分配理论 新建桥学派的分配理论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假设社会只存在工人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纯产品在两个阶级中被划分为工资和利润,则工资和利润的关系可表示为:r = R( 1 -w)式中: r—利润率R—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率w—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比例部分。根据这一公式,他们得出以下结论: r 的大小与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部分w 成反比,即国民收入为一定量的情况下,工资和利润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另外,利润率( 或工资和利润的份额) 与生产技术的物质条件直接相关,因为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部分( 即雇佣劳动力的多少) 和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 生产资料的生产率) 都代表一定的生产技术物质装备所达到的水平。上述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利润( 纯资本收入) 是资本家凭借占有权而取得的非劳动收入,它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财产占有制度; 另一方面,工资是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报酬。按照表现形式,工资可以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前者取决于某些外生变量( 如历史工资水平、劳

泰勒规则分析

泰勒规则分析 假定N是通货膨胀率,N是通货膨胀的目标,i是名义利率,i是名义目标利率。从中期来看,i与N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真实利率给定,那么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在中期是one for one的对应关系。假定U是失业率,Un是自然失业率。泰勒认为,中央银行应该遵循以下的规则: 假定N是通货膨胀率,N是通货膨胀的目标,i是名义利率,i是名义目标利率。从中期来看,i与N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真实利率给定,那么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在中期是one for one的对应关系。假定U是失业率,Un是自然失业率。 泰勒认为,中央银行应该遵循以下的规则: a和b是正的系数。 上式的含义: (1)如果通货膨胀等于目标通货膨胀(N=N),失业率等于自然率(U=U),那么中央银行应该将名义利率i设为它的目标值i。这样经济将保持稳定。 (2)如果通货膨胀高于目标值(N>N),那么中央银行应该将名义利率设定为高过i。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增加,失业增加将反过来导致通货膨胀下降。 系数a表示央行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关心程度的不同。a越高,中央银行面对通货膨胀就会增加越高的利率,通货膨胀下降速度将更快,经济放慢的速度也会变快。 泰勒指出,在任何情况下,a都应该>1。因为影响支出的是真实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当通货膨胀增加时,央行如果想压缩消费的话,就必须增加真实利率。换言之,央行增加名义利率的幅度应该大于通货膨胀的幅度。 (3)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率(U>U),央行应该降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下降将导致失业率下降。系数b反映央行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心程度的不同。b越高,央行就越会偏离通货膨胀目标来保证失业率在自然率附近。 泰勒认为没有必要刻板的遵守这个规则。当发生严重的外来冲击时,货币政策不必拘泥于这个公式。但是,他强调这个规则提供了一个货币政策的思路:选择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不仅考虑到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也考虑失业的情况。 研究发现,美国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考虑泰勒规则。但是这个规则很好的描述了它们在过去15-20年间的行为。 a和b是正的系数。 上式的含义:

利用洛必达法则和麦克劳林公式求极限之比较

利用洛必达法则和麦克劳林公式求极限之比较 关于洛必达法则和含x 的幂展开的带有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也就是麦克劳林公式),以及利用它们求函数极限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里均不赘述.本文意图通过实例说明,利用洛必达法则和麦克劳林公式求极限,各有各的优势,同时如果糅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无穷小替换、变量代换和把极限存在的函数分离出来等等方法,有可能大大简化求极限的计算过程.当然,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求函数极限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将就具体例子对利用这两种方法求函数极限作一比较. 例1 当0→x 时,函数x x x f 3sin sin 3)(-=与k cx 是等价无穷小,求k c ,. 解法一 利用洛必达法则. 由等价无穷小的定义知0()lim 1k x f x cx →=,这里0,0>≠k c .记0() lim k x f x I cx →=.第一次利用 洛必达法则,有1 03cos 3cos3lim k x x x I ckx -→-=;注意到上式分子趋于零,因而分母必趋于零, 且当1>k 时可再次利用洛必达法则,即有2 03sin 9sin 3lim (1)k x x x I ck k x -→-+=-;同样上式分子趋于 零,因此要求分母趋于零,则当2>k 时,可第三次利用洛必达法则,即 303c o s 27c o s 3 l i m (1)(2) k x x x I ck k k x -→-+=--.此时可见分子当0→x 时趋于24,因而不满足洛必达法则的条件.要使得当1=I 时,则必有24)2)(1(,03=--=-k k ck k .故解得4,3==c k . 解法二 利用麦克劳林公式展开. )(4)]()3(! 31 3[)](!333[3sin sin 3)(333333x o x x o x x x o x x x x x f +=+--+- =-= 则当4,3==c k 有3304() lim 1k x x o x I cx →+==.或注意到)(4)(33x o x x f +=,即34~)(x x f ,故有4,3==c k . 比较上两种方法,方法二似乎简单一些,但以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看,初学者(大 一新生)会有把x sin 和x 3sin 展开到多少阶为合适的问题.比如,把x sin 3和x 3sin 分别展开为)(3sin 3x o x x +=和)(33sin x o x x +=,则)()(x o x f =.这样的展开不仅对求解该题无任何帮助,反而会得出错误结果.若将两者展开到比方法二更高阶,即四阶及四阶以上,则必出现冗余.因此方法一对初学者而言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尽管步骤看起来多一些. 例2 已知2 tan (1cos )lim 2ln(12)(1) x x a x b x I c x d e -→+-==-+-,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d b 4=;(B )d b 4-=;(C )c a 4=;(D )c a 4-=.

新剑桥学派对“停滞膨胀”的解释

新剑桥学派对“停滞膨胀”的解释 新剑桥学派在解释停滞膨胀的原因时认为,必须抛弃物价水平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传统理论,回到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上来。他们从区分商品市场类型或不同类别的经济部门着手,结合价格形成中的垄断因素,货币工资谈判中的阶级冲突因素,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而解释停滞膨胀现象。 卡尔多将经济生活的部门区分为三类:初级部门,它为工业提供不可缺少的基本供应品,如食物、燃料和基本原料;第二级部门,它将原料加工为成品以供投资或消费之用;第三级部门,它提供辅助其他部门的各种服务(如运输或销售,或各种专门技术),以及提供欣赏的不是辅助其他部门的服务〔如戏剧演出)。卡尔多认为,第三级部门是决不可能发生重大问题的,但是,初级部门和第二级部门(工业部门)却都很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根源。根据卡尔多的看法,“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发展要求这两个部门的产量的增加应符合必要的相互关系——这就是说,可出售的农矿产品产量的增加,应该和需求的增加相一致。这种需求的增加又是反映第二级(以及第三级)部门的增长的。1但是,“从技术观点看,不能保证由节约土地的革新所推动的初级生产的增长率,正好符合第二级和第三级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的增加所要求的增长率。”2这也就是说,如果初级部门产量的增长和工业制造业部门生产的增长之间出现比例失调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经济生活中出现停滞膨胀。 卡尔多认为,不同类型生产部门的产品价格决定是通过不同的经济机制进行的: (1)在初级生产领域中,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价格是以亚当·斯密所描述的传统方式,直接响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压力而变化的,价格变动是调节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信号”。 (2)在工业部门中,至少是在大部分生产集中在大公司手中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制造品的价格是被“管理”的,也就是说由生产者自己确定的;生产对需求变动的调节是通过库存调节机制进行的,与价格无关;商品积存时,就减少生产,库存减少时则增加生产。工业制造品的这种“管理”价格,不是由市场而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具体地说,是根据“完全成本原则”和“垄断程度原则”来决定的,即在直接的劳动和原料成本上.加上按工厂的标准开工率计算出来的一般管理费和折旧费,再在这两种成本之上加上一个纯利润。按照这种方式决定的价格,对需求的反应不是非常敏感的,但对成本的变化(如工资和原料价格)却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卡多尔得出一个“基本的命题”: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农矿产品价格的任何巨大变动——不论它对初级生产者是有利还是不利——对工业活动往往起抑制作用。”3其原因在于: (1)初级部门的农矿产品价格下降时,虽然有可能刺激工业部门吸收更多的初级产品,同时由于食物价格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提高,从而有可能因此而增加了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但是,由于贸易条件(初级产品和制造品两类价格或两类总价格水平的比率)在农矿产品价格下降时对初级部门生产者极为不利,所以就将减少初级部门生产者对工业制成品的有效需求,结果势必是抵消了农矿产品价格厂降所带来的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而有余, 1尼·卡尔多:“世界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衰退”,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322页。 2同上。 3尼·卡尔多:“世界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衰退”,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324页。

解析美联资料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DOC 8)

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 2004年6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先后五次提高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每次的幅度都为25个基点。截至2004年12月14日,美国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经提升至2.25%;从各种迹象来看,在未来一段时期中,美联储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加息。由于美联储利率政策的调整将导致美国国内资产市场乃至国内经济运行发生较大变化,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动态产生影响,并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乃至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示范效应和连带影响,这些政策举措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由于对人民币利率与国内物价上涨的关系过于关注,伴随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理论界总要掀起一轮关于我们要否跟随加息的争论。然而,在我们看来,美联储的加息步调及其对我们的影响固然值得关注,其加息的动因以及所依据的货币政策理念却是更应当认真探究的。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清楚美联储为何不断调高其联邦基金利率,则不仅难以理解其货币政策的真实含义,从而难以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确定我们的适当对策(例如汇率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而且。它还会对我们的货币政策产生误导。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本文将在回顾美国货币政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集中探究潜藏在其后的货币政策理念及其转变。 一、调整利率水平为的是恢复货币中性 美联储在每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之后,都会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这一看似平常而简短的声明,恰恰是我们理解其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入手处。例如,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后,就发表了这样的声明: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尽管早些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比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

CDMA不同厂家在边界切换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CDMA不同厂家在边界切换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1、存在问题 陕西本地网长武、彬县、旬邑与甘肃平凉、庆阳本地网交接,由于陕西本地网使用华为设备而甘肃本地网使用中兴设备,在交接区域用户普遍反映通话质量差,对前端的移动业务市场发展造成影响。 2、问题分析 cdma网络在各本地网边界之间,同厂家设备可以通过a3/a7互联实现软切换,在边界区域使用,用户感知与在本地网内使用相同。但异厂家设备之间由于技术规范不一致等原因,无法进行软切换。在边界由于双方本地网均使用283频点进行通话,相互干扰严重,在用户层面表现为通话语音断续、接通困难,通话时掉话。 电信前期接收cdma网络时,由于异厂家本地网边界主要分布在人烟稀少区域,无用户或用户量极少,此类问题未凸现,但随着电信移动用户的迅速增多,边界用户的用户感知差问题开始暴露,亟需解决。 我们了解目前异厂家边界通话质量提升手段最常用的是迁移边界地带,尽量避开用户密集区域,例如:我省榆林与内蒙古由于在省际边界存在重点客户用户感知无法保证,内蒙古对重点客户所在边界进行调整,将边界20余个华为基站全部替换为中兴基站,但此方案投资极大,并且如双方本地网用户分布均匀无明显稀疏区域

时,还存在边界线选择困难。 3、解决思路 电信cdma网络共有7个频点(283、242、201、160、119、78、37),边界区域基站话务量承载普遍较小,现阶段在边界基站载频配置均为语音1个载波(283),3g数据1个载波(37),其它载波均未使用,所以我们尝试在省际边界基站开启其它暂未使用载波,已规避同频干扰问题,提高用户感知。 第二部分:方案制定 1、提升边界区域通话质量机理 ▲在边界区域用户占用我方201频点时由于对方使用283频点,在交接区域,201频点信号纯净无干扰,ec/io信号质量好,用户通话质量提升。 ▲在边界区域用户占用对方283频点时,我方对283频点采取降功率,降导频增益、业务信道不承载业务等措施,发射功率大大减少,对方在交接区域的ec/io信号也得到一定改善,用户通话质量提升。 2、分频待机示意图 3、实现分频待机参数设置策略 经分析确定在边界区域基站新增201频点,通过设置不同载波的业务优先类型,同步信道消息、业务负荷均衡开关,引导边界用户完成分频待机和分频使用。 4、需解决其它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