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师手势

讲师手势

教师的手势运用艺术

手势就是人体手部动作所呈现出来的样式。它是由指、掌、拳、臂的不同造型及抓、握、捏、掐、捻、弹、摇、摆、挥、摊、推、劈、伸、举等动作节拍所形成的。从传递信息的角度来说,手势的使用频率甚至比面部表情还要大。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手便是人类行为语言的嘴巴。并且,手势与其他任何体态语相比,所表达的意义更为明确。手势的基本含义是由手部动作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想法或意向。
正是由于手势具有强有力的表意功能,使得它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教师规范得体的手势,不仅可以很好地组织教学,而且可以表达情感、描摹形象、指代事物等,是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因此,无论是从日常交际还是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都应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有力的表达工具。


第一节 手 势 概 说

一、手势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学家研究证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没有分音节语言来进行交际的阶段。那么,在这一阶段中,古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猿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除了脑量的增加外,便是直立行走,即手的解放。这样,人类手的动作就成为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区别的重要的交际手段。詹姆斯·李·弗兰那吉思在《言语合成》这篇著名论文中指出:“我们称作言语的这种特殊的声音代码一定经历了千千万万年的缓慢发展。至少可以认为古代人类最早的交际工具是手势。也许人们发现哼叫声或其他来自声道的区别性信号可以补充手势之后,语言才发展起来。”近代考古发现的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的晚期猿人,他们的口腔大大缩短,喉头显著下降,舌根部自由活动的余地扩大,具备了发出清晰元音的可能。这样,人们断定语言出现于距今5万至1.5万年前。也就是说,手势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此之前便产生了。在《言语合成》一文中,弗兰那吉思还引用了理德查·派吉特博士的话:“促使人们发明语言的……与其说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还不如说是手没空时,用手势进行交际时碰到的困难。人们在工艺操作的时候,在狩猎的时候,在艺术和农业的早期阶段,总是离不开手的使用,这就促使他们用其他的办法,或者说,用口和唇的特殊动作来表达思想。”这段论述不仅形象地说明了“劳动创造语言”,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手势是语言产生前的重要交际手段。
语言产生后,原始人便将作为主要交际工具的手势让位于极有限的、单音节的、结结巴巴的、音义结合的语言,

进而使语言迅猛地丰富起来,清晰起来,流畅起来,并使之以明显的优势成为人类交际的主要途径。而手势也成为语言这个主要交际工具的“辅助手段”。但是,人类祖先曾经使用过的一切交际手段都永远不会销声匿迹,而且会和人类新的交际途径同步发展。手势当然也不例外。
尽管文明社会中,手势已成为“辅助”的交际工具,但直到今天,它仍具有语言无法替代的交际作用。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指出:“特定的语境中,不可不使用代表种种信息的手势符号作为交际工具。”并且,在特定条件下,“手势符号”居然代替了有声语言。例如,在喧嚣的街道路口,交警须使用手势指挥行人车辆;激烈的比赛场上,裁判须使用手势组织比赛;而面对聋哑人,则须运用手语才可与其交流等。
现代社会中,手势的形式多样性、动作复杂性以及表意明确性已远远超过了人类早期的手势,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手势随人类社会进步而发展的结果。

二、手势的跨文化表意功能
虽然历经千百万年的进化,人类的许多体态动作都具有跨文化表意功能。哑剧,尤其是由卓别林推向顶峰的无声电影能够被全世界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和先天性聋哑人所接受、理解和欣赏就是绝妙的证明。手势与其他诸体态动作一样,其表意属于人的一种自觉行为,受大脑支配,具有人类性特点。如:
招手:表示让对方过来;
摆手:表示不要或禁止;
挥手:表示再见或致意;
伸手:表示想要什么东西;
抬手:表示请对方注意,自己要讲话了;
手心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坦诚直率、积极肯定、幽默风趣;
手心向下:表示轻视、反对,有否定、抑制的意味;
竖大拇指:表示称赞、夸耀或第一;
伸出小指:表示最小或蔑视;
伸出食指:表示训示或命令,也可以指明方向或事物;
摊开双手:表示无能为力;
拳头紧握:表示决心和挑战,显示团结和力量,或提出警告;
戳脊梁骨:表示指责或讥笑;
多指并用:列举事物种类,说明先后顺序,手心向外的竖式手势表示分隔、对抗、矛盾不相容、观点对立;
双手挥动:表示呼吁、召唤,感情激昂、声势宏大.
上述这些司空见惯的手势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由于手势的表意具有跨文化特点,所以现代游客到了国外,大都用手势问路或致意。
在此,我们还要介绍几种与人际交往关系密切的手势。
1、表示友好的手势。手掌的姿势通常分为三种:掌心向上、掌心向下和手掌紧握食指伸出。一般说来,掌心向上是一种最

善意、最友好的掌势。它是一种表示真诚、谦逊和屈从的手势,不带任何威胁性。
2、表示命令或强制的手势。与表示友好的手势截然相反,这种手势的突出特征是掌心向下。如果你让某人做一件事时用这种手势,他会感到你的指示对他是一种命令,带有一种强制性,因而会使他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3、表示威胁性的手势。手掌紧握并伸出食指,犹如敲打人的一根小棍棒,给人一种被镇压的感觉。这是一种具有很大威胁性的手势。
4、表示撒谎的手势。当人们说谎或怀疑别人撒谎时,就会下意识地捂嘴。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儿童会毫不保留地使用这一手势,表现得最为充分。比如,当一个调皮的儿童向父母或老师撒谎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嘴捂上,试图阻止谎言的出口。 有经验的成年人在捂嘴时还会故意咳嗽几下,企图以假乱真。不过成年人撒谎时多使用触摸鼻子的手势。同捂嘴相比,触摸鼻子显得隐蔽。这种触摸动作可能是迅速的,也可能是令人难以觉察的微妙动作,但实际上是捂嘴手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这一手势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有些专家认为,撒谎引起鼻内灵敏的神经端颤抖发痒,为了止痒人们就用手摸摸鼻子;还有些专家认为,当消极的思维进入大脑时,大脑下意识地支配手去捂嘴,但是为了使这种手势不被人察觉,人们就迅速地将想捂在嘴上的手移开,因此,一种迅速、文雅和隐蔽的摸鼻子手势就应运而生。
对于讲课的教师来说,最令人不愉快的情景之一就是学生在听讲时捂嘴。这证明他们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产生了怀疑或是感到老师的讲话荒唐可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明智、有直观能力的教师会机智地调整讲授内容。
三、手势的文化差异
虽然手势具有跨文化表意功能,但这并不否定它具有文化差异。与其他体态动作一样,人们的许多手势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因此它们是约定俗成的(手语、裁判手势除外),有些甚至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独有。也就是说,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相同的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完成不同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为跨文化交际造成困难,而且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严重了会造成交际失误。据说,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当他走下飞机时,曾用“双手紧握在一起并举过头顶”的手势向到机场欢迎的群众致意。然而这一行为却激怒了美国人,因为这一手势在美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国人被击败了──拳击时,胜者常用这种手势表示胜利。
关于手势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颇为流行的手势看出来。
 

 1、跷大拇指手势。即将大拇指向上竖起,其他各指呈握拳状。这一手势在中国和部分亚洲国家的含义是赞赏,在日本则是指代“老爷子”;在美国和英国表示数字“5”,而在意大利则表示数字“1”,在澳大利亚是要搭车的意思,而在希腊则表示骂人的话──“滚蛋”。
2、“O”型手势。即将拇指和食指弯曲组成一个圆圈, 其他各指略呈弯曲状。在讲英语的国家,这种手势的含义是“OK”,有“很好”、“很棒”、“好极了”、“了不起”的意思;在日本,这种手势代表钱;在法国,则表示零或无价值;而在其他国家还可能意味着其他什么意义。
3、“V”型手势。即食指和中指竖起成“V”型,其他各指呈握拳状。“V”型手势又分为正、反掌两种。掌心向外的V型手势代表胜利。这一手势首先是比利时的律师德·拉维雷用来作为蔑视纳粹的。它是英语中victory(胜利)一词的首字母,也是佛兰芒语vrijheid(胜利)一词和法语victoire(胜利)一词的首字母。后来这一手势经英国广播电台成功的宣传,变成盟军用来表示胜利的符号,并席卷欧洲,紧紧与反纳粹运动联在一起。但是,常常有人用反掌(手背向外)V型手势代替正掌V型手势,这样就会表达截然不同的意思──完全粗野的手势,表示侮辱的符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邱吉尔首相不知道有反掌形式,因此在检阅时,他毫不自觉地做出了粗野的反掌V型手势,无意间对他的部队说“×你的蛋”,而不是祝愿他们赢得胜利。同样的错误撒切尔夫人也犯过。即使在今天,很多重要人物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①正是这一反掌手势,有些国家(如希腊、土耳其等)当作“两个”的意思。
另外,手势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运用手势的频率不同。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麦克·阿尔奇在周游世界各国的旅途中,根据大量的观察统计资料确定了各国人在平均每小时的谈话中采用手势的次数:芬兰人为1次,意大利人为80次,法国人为120次,墨西哥人为180次。
总之,手势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且对从事外语教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节 教师常用手势的分类

关于手势的分类,不少学者曾作过多次尝试。美国的埃克曼等人曾将手势按功能分为以下几类:②划出思考途径或方向的表意动作及指向谈及对象的指点动作;表示暂停、着重强调某一个词或短语的手势;描述空间关系的手势;指明身体某一个动作的手势;描绘所指事物图形的手势;表示节奏或速度的手势;用来解释语言陈述、重复或者

是代替一个词或短语的手势等。西德的莫利斯也曾对演讲中的手势分为9类:定点活动的精确抓握手法;意图式的精确抓握手法;定点活动的强力抓握手法;意图式的强力抓握手法;空击手法;
 ━━━━━━━━━━━━
①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页.
②参见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伸展手法;感动意图式手法;两手合拢法;食指拍手法等。
其实,手势也像面部表情一样没有固定模式,完全依照表达的内容和目的而千变万化。我们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手势再加分类。
按用手的数量,可将手势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一只手做的叫单式,双手共做的叫复式。复式比单式的力度大,显得更富有气势。
按运用的部位,可将手势分为指式、掌式、臂式三种。指式是运用五指(或十指)做出的手势;掌式是由手掌的方向(上、下、前、后、内、外等)不同而构成的手势;臂式则是由于手臂挥动的幅度、力度、速度等构成的手势。
按照职业的不同,还可将手势分为交通手势、体育裁判手势、聋哑人手语、航海旗语(旗语可视为手势的变式)等。
在本节中,我们将以教学手势为重点,按照手势的表意功能将其分为六类,即象征性手势、表情性手势、会意性手势、指代性手势、描摹性手势和评价性手势。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象征性手势
所谓象征性手势是指以手部动作来表示某种抽象事物的手势。这种手势的突出特点是可以表示诸如聪明、愚蠢、友好、专横、高傲等抽象的概念。前文提及的“V”型手势、友好手势、 撒谎手势即属此类。
有些象征性手势不用语言配合即可表达某种抽象概念。如,以食指或食指与中指一起敲击前额或太阳穴,如果面带微笑,就表示“聪明”,但如果皱着眉,则表示“愚蠢”或“疯狂”。
更多的情况下,象征性手势是配合口头语言下意识地做出的。比如不少人在交谈时敞开手掌且手心向上,这一手势象征着坦率、真诚。人们发誓时,习惯上将敞开的手掌放在胸前,以示真诚;在法庭上,辩护律师经常敞开手掌进行辩护演讲,以赢得法官对他的信任。当某人诉说自己的冤情时,也常常伸出双掌,并在胸前急促地抖动几下,以此来证实他讲的都是真言。所以,若想判别一个人是否诚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观察他讲话时的手掌活动。如果某人说话时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掌,我们会感到他言行一致。我们还有这样的经验:当儿童说谎时往往捂嘴,稍有“经验”者便将手藏在背后;而一个成年人撒谎时

常摸一下鼻子,但老练者却不将手掌伸出,而是将双手插在兜儿内,或摆出双臂交叉的姿态。大量的研究证明,敞开双掌是一种毫无意识的、使他人感到你在讲实话的象征性手势。了解这一手势,对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意义。
二、表情性手势
这是一种以手部动作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手势。常见的表情性手势有:挥拳表示激动或下定决心,紧握双拳或拍案而起表示愤怒,手拍胸脯表示敢做敢当,猛拍大腿表示深深的懊悔或极度兴奋等等。表情性手势的显著特点是手部动作的力度、幅度较大,人们借此以宣泄内心的情感。伟大导师列宁当众演讲时的手势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在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曾有这样的镜头,他左手插在胸部或腰间,右手不时地在胸前挥动,并配合着极富鼓动性的语言,果断有力地向前伸出,并稍稍抬起。那猛然冲击而出的手势显示出伟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必胜信念。这就是典型的表情性手势。
教师表情性手势常用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现行中小学教材中有不少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当讲到为牺牲战友报仇或对敌人表示愤恨的激情处,教师可以借助表情性手势来增强表达效果。
三、会意性手势
这是一种在不易明说或不便明说的情况下运用的手势。比如,你的朋友正在与别人交谈,恰巧你急着要与他一同去办事,又不便打断他们的谈话,这时,你可向这位朋友招手致意,朋友心领神会后,就会尽快结束谈话。这一招手动作便是会意性手势。平时我们有“打了个哑巴点子”的说法,这个“哑巴点子”就是指会意性手势。生活中,这类手势还很多。如,手心向上将手掌轻抬一次或数次,示意站起来;手掌向下按,示意坐下;手指放在嘴边轻“嘘”一声,表示“不要出声”;以食指刮脸表示羞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手势的主、客体之间应该彼此相互了解或关系密切。这样,手势传递的信息才能被双方心领神会,真正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会意性手势具有暗示功能,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课堂上有的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为了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往往并不说“请举手”,而是自己举起右手与头顶部相平。这时学生马上跟着老师的举动纷纷举起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会意性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一位老师在讲“邻居”一词时,她先把一只手握成拳状,并说“这是小明的家”,然后再把另一只手握成拳状说“这是小刚的家”,接着让两个拳头靠在一起问学生:“邻居”什么意思?学生通

过教师的手势暗示,基本上明白了“邻居”就是“住得靠近的人家”的意思。这里,教师巧妙地运用会意性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了“邻居”这一用语言难以表达明白的词语。在声乐教学中,如发现学生发声时提气,为了不打断学生演唱,教师可用一手弹琴,另一只手用手掌做下压动作,学生会马上调整自己的气息状态。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会意性手势的暗示功能,运用这种手势不仅可以准确传递教师所要发出的信息,而且减少了教师发声,节约了时间,实为一举多得。
四、指代性手势
顾名思义,所谓指代性手势是指具有指示、替代作用的手势。
有些手势可以指示方位、对象。如,用手指指点上、下、前、后、左、右、中间、这、那以及你(你们)、我(我们)、他(他们)等等。口语中这些词所表达的方位和对象是模糊的,如果配合手势,可使其更加明确。
有些手势还可以替代数目字。在我国,有“捏七、撇八、钩子九”的说法。即将拇指、食指、中指伸出并捏在一起,攥拢其余两指,表示“7”;伸出拇指和食指并将其分开,攥拢其余三指,表示“8”,将食指弯成钩状,攥拢其余四指,表示“9”。另外,我国一般伸拇指表示“1”,伸出食指与中指表示“2”,伸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表示“3”,握起拇指伸出其余四指表示“4”,五指全伸出并使各指叉开表示“5”,只伸拇指和小指则表示“6”等等。
上述这些指代性手势生活中经常用到,应让学生掌握,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指代性手势,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五、描摹性手势
有些手势能够模拟事物的形象、情状、特征等,我们把这些手势称为描摹性手势。如,幼儿做游戏时,常将双拳置于头顶模仿牛、羊等动物形象;“我买了个西瓜这么大(用双手做大小姿势)”;“那条鱼有这么长(双手分开一段距离)”……这些都属于描摹性手势。
课堂上,教师适当运用描摹性手势,能够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My father is adriver. My mother is anurse”这两个句子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driver”和“nurse”两个单词的意义,一边口中发音一边用手做司机手握方向盘和护士打针的造型动作。这种简捷、高效的描摹性手势,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语境,正确地感知、领悟、掌握和运用外语。
语文教学中运用描摹性手势,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而且可以通过描摹事物的情状增强文章的表达效

果,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挥手之间》(初中语文第六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这段文字写了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为去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延安机场与群众告别的一个镜头。教学这段文字时,如果只是一般性的朗读,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教师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描摹主席的举帽手势,学生则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会从那具体形象的“特定的历史性动作”中体会到主席那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念的宏伟气魄,从而受到深深的感染。
六、评价性手势
这是一种用来判断行为价值高低的手势。前面提到的“O ”型手势、跷大拇指手势便属此类。跷大拇指手势一般用来肯定、赞扬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另一种课堂上常用的评价性手势是鼓掌。在小学中低年级,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往往令全班学生鼓掌祝贺。这种掌声,对取得成绩的学生来说,既是对他们行为价值的肯定,又是一种“奖赏”。但不可用之过频而流于程式化。
上述六种手势只是一个粗略的归纳分类。由于手势的种类繁多,变化微妙,不可能一一细说端详。因此,这种分类的目的只是帮助教师从中寻找到容易掌握的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节 教师手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手势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教育意图,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运用手势辅助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下面提出几点运用手势应注意的事项,供老师们参考。

一、表意准确,注意礼貌性
尽管手势千变万化,但大体上还是有一个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手势是通过对手指、手掌、拳头、手臂的运用来表情达意的。在手指的运用上,主要是表示数目、命令、斥责、赞赏和指示事物或指点方向,还可以用来表示形状、大小、长短、厚薄、方圆等。也就是说,手指手势多属指代、描摹或评价手势。运用手臂和拳头的手势,如拳头紧攥、手臂上下挥动,多是表示愤恨、怒斥、决心的表情性手势。这些手势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指代明确、描摹形象,才能充分发挥手势的作用。此外,教师在课堂除讲授内容需要外,应禁止运用表示斥责(用食指指点)和表示轻蔑(伸出小指)的手势。
手掌手势表意虽较为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手心向上,胳膊微曲,

手掌稍向前伸,多表示贡献、赞美、欢迎、承认、许诺、请求的意思,是一种谦逊、诚实的象征;手心向下,手臂弯曲,手掌稍向前伸,多表示压抑、神秘、反对、否认、制止、不愿意、不喜欢的意思,带有强制和命令的意味;两手由合而分,多表示空虚、失望、分散、消极的意思;两手由分而合,多表示团结、亲密、联合、全面、接洽、积极的意思。课堂上,教师在掌势的运用上,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掌心,而不是手背。因为前者意味着着坦诚,没有秘密,后者意味着控制和不直率。例如,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伸出四指微微弯曲向上动,做出招呼的动作,学生就会立即站起来回答教师的提问。这种手势明确、自然、谦和,有“请”的意思,传递了尊重学生的情感。相反,如果教师伸出一根食指像利剑一般指向学生,传递的则是命令的意味或压抑性的信息,虽然意义明确,但不够传情,对学生缺乏尊重;如果用教鞭随手一指,不尊重学生的意味就更浓了,这样在学生心理上会造成一种压抑感,影响师生的情感沟通。

二、协调一致,讲求艺术性
运用手势首先要与全身协调,手臂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不宜过大,否则,手势过于张狂,身体会失去平衡,给人以缺乏稳重之感。第二是要与语言相协调。要明确打手势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的讲授。因此,手势语和有声语的表达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两者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现象,口中讲的是一套,手势语“讲”的是另一套,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紊乱。第三是要与情感的表达相协调。在有经验的教师执教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时而以自然大方、平静安详的姿势作一般性讲述,时而以柔和舒展的手势表现诗情画意,时而以急剧的挥拳表现满腔义愤和无情鞭挞。在这些教师的教学中,手势的运用节律完全是由内心情感控制的。另一方面,手势的活动区域也会影响情感的表达。一般情况下,手势的活动分三个区域:肩部以上称上区,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达诸如希望、胜利、喜悦、祝愿、抗议等理想的、宏大的、激昂的情感;肩部到腹部称为中区,多表达叙事、说理的内容和平静、舒缓的情感;腰部以下为下区,多表达憎恶、不悦、卑视、否定的内容和情感。课堂上,教师的手势活动区域应根据讲授内容和情感的需要合理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手势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手势,而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手势,要自然得体。不可矫柔造作、装模作样,使人感到轻浮和厌恶;也不可过于死板拘束、扭扭捏捏,使人感到压抑和滑稽可笑。陶行知先生曾说:

“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教学虽有别于演讲,但在手势运用上都是一致的。教师讲课时的手势应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该迅速有力的就不能缓慢软绵,该力落关键字句的就不能平铺直叙,该柔缓舒展的就不能匆匆收势。要像看著名指挥家的指挥,即使听不懂音乐,但从手势上也能辩明其意,从而达到手势运用的艺术化。
三、适时适度,避免随意性
所谓适时首先是指运用手势应注意场合、对象。小范围讲话,手势应少些;课堂上面对几十名学生,手势可适当多些。对家长谈话手势宜少;对学生说话,手势可多些。
再就是手势运用应把握时机。有一位教师,课堂上发现一名学生病态似地瞌睡,他没有用教鞭拍打讲桌,而是悄然地走到这位学生座位旁,迅速地脱下自己的外套,轻轻地披在这位学生身上。学生们还来不及笑时,这位教师早已伸出食指,轻“嘘”一声,示意大家不要惊醒他。短短的过程,这位教师没说一句话,然而“伸指嘘声”的手势就把学生的心征服了。①
课堂上,教师的手势还要用在关键处,即用在那些需要表达强烈情感或教学内容的难点处。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有“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下面是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鉴赏“扭”字的情景:②
师:……“扭”与“转”的意思相近,我们常说“扭转”。这里能不能用“转”字?
生:(思考)好像不能,但我说不出理由。
师:(用手势表示“扭”与“转”的区别)。
生:(恍然大悟地)“扭”能表现转的灵活和小巧,而“转”不能。
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中巧妙地运用描摹性手势进行点拨疏导,形象地显示了课文特定的内容,“省时高效”地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适度是指手势运用要避免随意性,要有个“度”。平时生活中总是手舞足蹈、指指点点、比比划划会给人留下不稳重、浮躁、急于表现自己的印象。课堂上教师的手势更应把握这个“度”,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奇。太少则死板,缺少生气和感染力;太多又显得琐碎杂乱,不利于内容表达;太奇则易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
①参见魏耀煌、潘盛林《让体态成为教育艺术》.原载《中小学管理》1997.1.
②参见黄宗量《利用体态语言,增强教学效果》.原载《福建教育》1995.12.
四、因人而宜,体现创新性
教师的手势的运用还应因性别、年龄、体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首先,就性别而论,男教师的手势一般表现为急

速、果

断、刚劲、有力,手势幅度较大,外向动作较多;女教师的手势则表现为细腻、柔和、优雅、舒缓,手势幅度较小,内向动作较多。就年龄而言,老年教师的手势宜精细入微;中青年教师的手势宜气魄雄伟。就形体来说,矮胖者可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提高学生的视感;而高瘦者宜多做些平直横向的动作以保持整个人体形象的平衡。
教师手势的运用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常规手势(包括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要有选择地进行模仿,上课前还可以有所设计和练习。一开始,不要怕有雕饰的痕迹,“玉不琢,不成器”,只要勇于实践,不要多久,原有的雕饰痕迹就会逐渐淡化,以至消失。另一方面,教师的手势运用还应善于创新,从自己的个性和表达的内容出发,创造一些特有的动作,以体现自己的“套路”和风格,使手势真正成为特定语境下的富有个性的自然流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