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独家笔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独家笔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独家笔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独家笔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独家

笔记

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金融视角

--《国际金融学》前言

一、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

国际金融学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和金融活动。它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1、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衡量指标和运行背景。

2、开放经济的运行规律。

3、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选择。

4、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国际协调。

这四部分内容以“内外均衡”为主线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

一门独立学科。国际金融的形成以宏观经济的一定开放程度为前提。随着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发展,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加,外部均衡问题就会出现。而在一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增长时,防范本币贬值的措施可能抵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需要从全球视角进行考察,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成为经济学面临的崭新任务,而这其中的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专门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产生。

国际金融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它研究的重点是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国际金融学也不同于货币银行学,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研究对象有交叉的地方,但它们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货币银行学关注的焦点是货币供求及国内价格问题,而国际金融学关注的焦点则是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和外汇供求及相对价格——汇率问题;在产出、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银行学研究的是货币市场均衡问题,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是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国际金融学也不是专门以某一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货币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它的研究视角在于宏观问题。

国际金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际金融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

讨论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相等,因而外部均衡问题体现为贸易收支问题。二战后,取代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次以人为的制度安排的方式规定了外部均衡的形式与调节机制等问题,这使得国际金融开始具有独立的特点,引起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学科体系上则是出现了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相并列而构成的国际经济学,而有关国际金融的内容又是以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线索的。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同时,国际间资本流动尤其是金融性资本的流动规模迅速扩大,其存量以远远高于贸易量的速度发展,其流动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规律,其对一国内外均衡问题的影响日益显著和复杂,从而使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内外均衡的国际金融越来越与国际贸易相脱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二、学习国际金融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及加入WTO、日益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经济背景下,掌握国际金融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首先,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往来,就需要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动态,了解国际间有关金融业务,这些都离不开国际金融的知识、理论和实务。

其次,我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外汇管理、利用外资和外汇储备等对外金融问题,都是国际金融这门学科研究的领域。

三、如何学习国际金融这门课程

学习国际金融应掌握该学科的内在规律性,在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具有一定的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这样可以更深入理解国际金融内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当然,有一些会计学基础知识对理解银行外汇账户、收支、债权、债务等问题大有好处。

2.准确把握基本概念,重视本学科中各项内容的内在联系。

3.重视多学科综合分析。在分析思考国际金融问题和现象时,不能只拘泥于该学科本身的范围和内容,孤立地就事论事去理解,应当善于从多学科多视觉进行综合分析,特别要关注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变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4.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由于国际金融所涉及问题的广泛性,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些现象可用国际金融中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判断,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很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时间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

5.学习国际金融应多做练习。不做练习就无法准确、深刻理解国际金融有关概念、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大纲后配有习题,为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国际金融原理提供帮助。

6.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教材中有些概念不能一次说透讲清,而要在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才能理解深透。如特别提款权的概念在第一章中从一个侧面简单地加以表述;在第三章中又稍深一步加以扩展,作后在第十七、十八章中才全面地分析清楚。因此,在学习下一章节时,要不怕麻烦地重温前面讲过的相似内容,由浅入深地逐步加以串联,才能掌握问题的全面。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储备资产等问题均有类似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7.联系对比,融会贯通。在学习过程中把相似或相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加以联系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锻炼字分析综合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如学习直接标价与间接标价法时,不能满足教材所下的定义,而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操作计算,用于实际。半教材涉及多方面的计算问题,诸如国际收支差额的计算,汇率制件的折算,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折合,套汇盈亏的核定,融资货币的选择,不同信贷方式下融资成本的比较,不同方式防止外汇风险的费用负担等等,学习过程中应熟练掌握这些计算原则与技术,以应用于业务实际。为此,按教学进度的要求,学生应及时完成来自于实际的案例分析与作业练习,以提高计算的运用能力,解决金融实务。

第一部分

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衡量指标和运行背景

本部分主要介绍开放经济下的基本概念、衡量开放经济的指标如DP、GNP、CA、BP、K、A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它是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共包括两章内容。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衡量方法,对经常账户的分析要求熟练掌握并会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开放经济下的经常账户分析,国际收支账户的设置、内容及差额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对国际收支账户进行案例分析。

【课时安排】四课时

开放经济的概念:开放经济是指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通过商品和要素国际流动,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与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依存性,所以开放经济的运行拥有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特征,从而也就产生了内外均衡的相互矛盾这-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回顾封闭的国民收入概念与构成: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的衡量方法有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如果从产品的最终支出角度,它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投投资(I)政府支出(G);如果从收入来源角度,它则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

P

)、政府税收(T)。这两种衡量方法是等价的,即:

C+I+G=C+S

P

+T

将上式变形:

I=S+(T-G)

设税收和政府储蓄差额为S

g

,则有:

S

g

=T-G

而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为国民储蓄:

S

P +S

g

=S

所以:

I=S

结论: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商品的跨国流动是开放经济重要的特征。开放经济下,-国产品和服务可以销售给外国居民,这意味着该国通过出口增加了本国的国民收入,该国也可能购买外国产品或服务,这一部分支出不形成本国的国民收入,因此应该将之扣除。如果用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开放经济的国民收人等式可表示为:

Y=C+I+G+X-M

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差额称为贸易余额,记为TB(Trade Balance),则有:

TB=X-M

贸易账户余额同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一样是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贸易账户余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并且,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二、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

当经济开放到相当程度时,这一开放性就不仅体现在商品流动这一较低形式上,还会出现资本、劳动力的独立的国际流动。存在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时,进行国民收人统计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计算一国国民收入时应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

以两种标准来计算,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分为两种:GDP和GNP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以领土为标准,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和。GNP即国民生产总值,以居民为标准,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

两者的关系:GNP=GDP+NFP

NFP:从国外取得的要素净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及净无偿转移收入。

当我们考虑了要素的国际流动而采用GNP计算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除国内总支出(C+I+G)与贸易账户余额外,、还包括自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NFP)两者之和称为经常账户余额(CA),则有;

CA=TB+NFP

在本书内容中,我们主要采用GNP这一国民收入概念。

三、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1.经常账户反映了进出口贸易情况:如果不考虑要素净收入,CA反映的

是一国的进出口情况,CA=X-M

2.经常账户反映了国民收入与国内支出之间的差额:假定不存在资本流

动,由于Y=C+G+X+M,而私人投资、私人消费、政府支出之和是国内居民总支出,称为国内吸收(A),则有:

A=C+I+G

所以:

CA=Y-A

3.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CA=NIIP-NIIP

,NIIP为国

-1际投资净头寸。

4.经常账户反映了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CA=S-I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对于国际收支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是对一定时期内的交易的总计。

第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它包括四类:(1)交换,(2)转移,(3)移居(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依据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一国的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是所在国的非居民,而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居民单位主要是由两大类机构单位组成:(1)家庭和组成家庭的个人。(2)法定的实体和社会团体,如公司和准公司,非盈利机构和谤经济体中的政府。

二、国际收支账户

1.国际收支账户的概念

国际收支账户是指将国际收支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2.账户设量

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两大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1)货物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就弃。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金融账户包括: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金融账户根据投资类型及功能,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重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2)证养投资。证券投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

(3)其他投资。这是一个剩余项目,它包括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

(4)储备资产。

3.记账原则

运用复式记账法,一笔交易同时记入两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方表示该经济体资产持有量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持有量的减少。

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表明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4.记账实例(举例)

三、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国际收支账户提供了开放条件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为全面了解判断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状况,有必要对国际收支账户进行具体分析,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我们已经知道,国际收支账户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记录,复式记账法使它的借贷双方在整体上总是平衡的,也就是余额总是为零,但就具体项目(账户)而言,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双方进行抵消后,会产生一定的差额。所谓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提法是针对按不同的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下面我们将介绍各账户余额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贸易账户余额

贸易账户余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贸易账户余额在传统上经常作为整个国际收支的代表,这是因为,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相当大;贸易收支的数字尤其是商品贸易收支的数字易于通过海关前途径及时收集,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贸易账户余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还在于,它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该国的产业结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反映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2.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除包括贸易账户外,还包括收入账户和经常转移账户。它在现代被视为衡量国际收支的最好的指标之一。

3.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但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融资并非无制约,其次,资本流动有独特的运动规律;最后,经常账户赤字导致的债务累积使得利息负担加重,从而加剧经常账户的恶化。

4.错误与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错误与遗漏一般是由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认为因素。它的数额过大会影响到国际收支分析的准确性。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导遗漏时,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对错误与遗漏账户本身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举例说明错误与遗漏反映出的认为问题)

【本章复习思考题】

概念

开放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吸收国际投资头寸经常账户贸易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综合账户

简答题

1.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2.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3.对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进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5.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

分析题

试根据本章的基本原理,对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账户进行分析。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外汇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国际金融创新、国际资金流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外汇市场的基本业务操作、国际资金流动与其他类型的资本流动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汇率、各种外汇交易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欧洲货币市场的历史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外汇交易的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汇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

一、外汇与汇率的概念

1.外汇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一种外币资产成为外汇有三个条件:第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自由兑换成本币资产;第二,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资产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的接受和使用;第三,可偿性。我国《外汇管理条理》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汇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

2.汇率

所谓汇率(exchange rate),就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方表达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这可称为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另一种标价方式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地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这可称为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汇率的种类

(1)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和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固定汇率是指基本固定的、波动幅

度固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货币间的汇率。浮动汇率是指可以自

由变动的、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的汇率。

(2)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与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单一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

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复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经贸活动。

(3)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和有效汇率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是国际金融

研究和决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是相当于名

义汇率而言的。名义汇率是指公布的汇率。

用公式表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水税收减免。

实际汇率的另一种概念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有效汇率

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

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简介

有关外汇的交易活动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是外汇时常的主体。(外汇行情表的解读:P36买入价、买出价、中间价、升贴水、点数)。

即期交易(spot transaction)汇率

即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外汇交割的交易,其对应的汇率称为即期汇率(spot rate)。

远期交易(forward transaction),是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交易。在远期交易中,事先约定的未来交割日的汇率称为远期汇率(forward rate)。

远期外汇交易的原因:

第一,为了避免风险。

第二,是为了投机以赚取利润。

远期汇率的报价有两种;一种是与即期汇率报价方式相同,直接将各种不同的交割期限的外汇买入价与买出价表示出来。另一种报价方法就是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这种关系,用只报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存在的差价的方式表示远期汇率。远期差价有升水和贴水两种,升水(at premium)表示外汇在远期升值。贴水(discount)表示外汇在远期贬值。再直接标价法下,存在升水的外汇的远期汇率等于即期加上贴水额,存在贴水的外汇的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减去贴水额。在直接标价法下,计算方法则相反。即:左低右高往上加,左高右低往下减。

第二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1、欧洲货币市场的前身是欧洲美元市场。在这时,“欧洲”与“美元”都是实指。这一市场产生与50年代,主要由于苏联东欧国家担心它们在美元的美元资金回被冻结,因此将这部分美元转存到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银行。而当时英国政府正需要大量资金以恢复英镑的地位和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所以准许

伦敦的各大商业银行接受境外美元存款和办理美元借贷业务,于是欧洲美元市场变出现了。

2、从客观条件上看,1958年以后,美元国际收支开始出现赤字,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于是美元资金大量流出国外,这为欧洲美元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防止国际收支的进一步恶化,美国采取了限制资本流出的措施,着迫使美国境外居民的美元借贷业务转移到欧洲美元市场上来,美国银行也相应地在欧洲开设许多分支机构,这些都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3、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与这一市场自身的优势也是分不开的。欧洲美元市场上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比美国市场上小。这是因为,首先,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会受到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上限等管制与限制,这增加了它的运营成本,而欧洲美元市场上则无此管制约束。其次,欧洲美元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银行同业市场,交易数额很大,因此手续费及其他各项服务性费用成本较低。再次,欧洲美元市场上的贷款客户通常都是大公司或政府机构,信誉很高,贷款的风险相对较低。又次,欧洲美元市场上竞争格外激烈,这一竞争因素也回降低交易成本。

所谓“欧洲货币”,就是指在货币发行过境外流通的货币,如欧洲美元,欧洲马克等。而经营欧洲或次业务的银行以及市场,就可称为欧洲银行或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按其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一体型。即有本国居民参加交易的在岸业务与非本国居民进行交易的离岸交易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在岸资金与离岸资金可以随时转换,伦敦和香港即属此类型。第二种是分离型。即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开。分离型的市场有助于隔绝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对本国货币存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美国纽约离岸金融市场上设立的国际银行设施,日本东京离岸市场上设立的海外特别帐户,以及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上设立的亚洲货币帐户,均属此类型。第三种是走帐型或簿记型,即这类市场没有或几乎没有实际的离岸业务,目的是逃避税收和管制,中美洲和中东的一些离岸金融中心即属此类。

二、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的形成机制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

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2.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活跃。(同业拆放、欧洲银行信贷与欧洲债券)

3.有自己独特的利率结构。

4.由于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它所受管制较少。

第三节国际金融创新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

1.国际信息传递利于的技术进步。

2.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各种风险。

3.国际金融金融市场面临的政策因素。

国际金融创新包括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创造新的交易技术、创造新的织机构与市场等而这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的创。新。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工具的创新是在市场上原有的金融工具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因此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又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或派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在现代国际金融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融衍生工具

i.

远期类合约

1.远期(forward)合约

2.期货(futures)合约

3.互换(swap)交易

ii.

期权类合约

1.期权(option)

2.利率上限与利率下限。

3.票据发行便利(note facilities)

三、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

2.国际金融创新刺激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尤其是使与实物生产和投资相脱离的金融性资本的流动大大加强。

3.国际金融创新在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的同时,它本身的交易风险非常突出,已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金流动问题概述

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而实物经济越来越相脱离的、以货币金融存在于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体现如下特点:

1.国际间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不在依赖于实物经济基础。

2.国际间资金流动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间资金流动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一是表现为资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横向流动,二是表现为资金在外汇市、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即衍生工具市场上的纵向流动。。从横向看,国际资金从发达国家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纵向结构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银行贷款方式与证券方式这两种国际资金流动方式比较看,近年来后者逐步超过了前者,国际资金流动体现出证券化趋势。

第二、国际资金流动的传统方式与衍生工具方式的比较看,衍生工具交易产生的国际资金流动数量已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第三、衍生工具的内部组成看,场外交易市场衍生工具交易的增长更为迅猛,基本上在国际衍生工具交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体

机构投资者包括共同资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管理的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会、捐款基金,以及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二、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1.国际范围内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2.各国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

3.收益率的差异。资金流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更高利润,因此一般体现出低收益率的市场流向高收益率的市场的特征。

4.风险的差异。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与国际金融市场上形成的资产或负债之间一般不会是可完全替代的,因为这些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情况是不同的,这些风险包括汇率风险、违约风险、政治风险和管制风险等等。

5.国际资金流动具有自发增加倾向。

三、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的初步分析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

过其势力的影响,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放大效应”。资金流动之所以具有放大效应,是由于以下因素起作用:

首先,国际间资金流动可以借助衍生工具发挥影响。

其次,国际上流动的各种资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使得一定数量的资金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其实力。

再次,国际资金存在着“羊群效应”(bandwagon effect)。在短期的国际资金流动中,心理预期因素非常重要,这在投资气氛比较浓厚或市场不确定性比较大时尤其突出。参加者使自己的选择与最终结果相符,并不根据自己的真实意

见作出决策,而是都试图揣摩别人的心理而依之进行投票。因此,某些有影响的国际资金(例如大的对冲资金)的突然行动,可能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仿效,从而对经济构成很大的冲击。

国际资金流动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指“若干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联系在一起。”。反映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标志则是资金的价格——利率。

国际资金流动使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加剧。巨额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进行交易,这必然导致各个市场上的交易对象价格波动的加剧。这一价格波动在外汇市场上表现的格外突出。

【本章复习思考题】

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单一汇率复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价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套汇辛迪加贷款欧洲债券外国债券巴塞尔协议国际金融创新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国际资金流动放大效应羊群效应

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组成部分?

2.什么是外汇,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称为外汇?

3.汇率的基本概念及派生概念?

4.外汇市场的组成及其交易方式

5.如何从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中理解其含义的演变?

6.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哪些种类?为什么他会对国际经济带来很大冲击?

7.什么是国际资金流动?

8.如何理解国际资金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讨论题

为什么在各种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资金流动是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开放经济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特征,了解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掌握开放经济下简单商品平衡的条件,掌握开放经

济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经常账户同时平衡的条件,掌握开放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熟练掌握并运用对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与吸收分析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开放经济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经常账户同时平衡的条件、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图例分析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开放市场下的简单商品市场平衡

我们对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我们首先抽象掉货币因素,讨论商品场平衡是确定的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

这一分析有如下假定

1.在某一固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可以提供所需的全部产品,所以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2.考虑货币因素。

3.不考虑资金流动及服务的进出口、经常转移,因此国际收支完全反映为商品的进出口。

4.一国只生产一种可贸易商品,这一商品部分工本国消费,部分供出口。

一、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开放经济下,第一过产品的总需求是由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商品净出口构成的,也就是:

Y=C+I+G+X-M

其中,前三项合称为国内吸收,用A表示,也就是:

A=C+I+G

商品的净出口,也就是贸易账户余额,用T表示,即:

T=X-M

下面我们依次分析贸易余额、国内吸收与国内收入的关系,以确定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国民收入。 1.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对于贸易余额,我们不妨首先分析它的名义变量形式,也就

是:T

N =X

N

-M

N

=PM*-Ep*M

T

N

表示名义的贸易余额,M*口表示本国产品出口的实物数量,P为本国产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M表示本国进口的外国产品的实物数量,p*为外国产

品用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e表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我们将上式的

/P=M*-左右同时除以本国价格水平PT=T

N

(ep*/P)M=M*-qM在这里,q(=eP*/P)表示扣除了价格水平因素后用本国商品直接表示的所进口的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实际汇率。

本国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决定的。这一需求同其他需求函数一样,是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即:M*=M*(q,Y*)同样

M=M (q,Y)

上式中,q值增大会造成本国进口数量的下降,Y值增大则会带来本国进口数量的增加。这样,可得本国贸易余额函数

为:

T=M*(q,Y*)-qM(q,Y)

= T(q,Y*,Y)

= T-mY(﹤m﹤1)

这样,本国贸易余额就可以表示为本国国民收入的函数,如下图表示:

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纵轴T表示贸易余额,斜线表示贸易余额函数。

2.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国内吸收由私人消费、私人投资以及政府支出构成。我们将主要受利率影响的私人投资,以及受政府决策支配的政府支出均视为外生变量。而对于私人消费来收,我们知道它主要受国民收入的影响,即:

C=C+aY

上式中,C代表私人消费,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消费,以及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部分消费倾向,这样,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国内吸收表示为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

即:

A=G+I+C=A+aY当一国的国内吸收小雨国民收入时,这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我们称国民收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为“窖藏”(hoarding),用H表示,

即:

H=Y-A注意,窖藏不等于储蓄:前者是收入与吸收之间的差额,这一吸收包括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而后者仅仅是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窖藏和国民收入的关系式为:

3.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条件

=A+T也就

为:Y=Y

D

是:Y-A=T即:

可以解出:当窖藏与贸易余额相等时,也就是这两条曲线相交时,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即为N点。

二、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

1.贬值与贸易余额(马歇尔-勒那条件的推导)

这一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TheMarshall-LernerCondition)。当一国经济满足这一条件时,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为正值,即可以改善贸易余额。

2.贬值与国民收入贬值造成自主性余额改善后,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过程中又通过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带来进口的增长,这便又恶化了贸易余额。在考虑收入的变动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不如原来的大,这主要由于贬值引起收入增加导致了进口上升,这部分抵消了贬值的效果。由于商品市场平衡是贸易余额等与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即Y-A=T),因此,判断贬值是否会改善贸易余额,实际上只要看贬值后窖藏数额是否提高。在贬值通过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后,只要国内吸收的增长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也就是受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新的窖藏就会形成,从而使平衡时的贸易余额也得以改善。可见在考虑国民收入的变动因素后,贬值可以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还要求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国内吸收的增加幅度(即要求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3.贬值与自主性吸收我们上面假定了贬值不影响自主性吸收。而贬值对自主性吸收的影响非常复杂。我们只介绍这其中的一种影响:劳尔森-梅茨勒效

应。贬值会使本国商品衡量的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这实际上意味着本国居民原有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的下降。这样,在以本国商品衡量的收入即吸收数量均不变的情况,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了。如果居民要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标准,那么势必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会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这一效应就是我们所称的劳尔森-梅茨勒效

应。

4.贬值效应的时滞问题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满足前文分析的贬值所能改善贸易余额的前提条件,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余额。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余额反而可能会恶化。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户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在短期内,由于种种原因,贬值后有可能时贸易余额手下先恶化,一段时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三、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分析

1.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

当其他条件不变,本国收入增加时,这会造成进口的上升,也就是△T=m△

Y

本国对外国商品进口的上升,从外国的角度看,就是该国出口的上升。这样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即:△T*=△T=m△Y这一自主性贸易性余额变动会对该国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即:

可见,一国收入的变动,会通过贸易渠道引起另一国收入的相应变动,这一开放经济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我们称之为“溢出效应”。 2.开放经济的反馈效应外国国民收入增加后,会相应的造成外国对本国商品进口支出的增加,这又意味着本国自主性出口的增加,从而本国国民收入又会因乘数效应而增加。这样,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对外国国民收入产生扩张效果后,外国国民收入的扩张又进一步地反作用于本国的国民收入,我们称之为反馈效应(Repercussion effects)。

在开放经济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的情况下,一国经济调整对外国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开放经济在运行中必须考虑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这使一国维持经济稳定的难度加大了。如果要想利用开放性给经济带来的有利条件的同时,实现经济的稳定,这就可能还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努力。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在本节的分析中,我们将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分析由单一市场平衡扩展到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及包括经常账户收支的外汇市场的同时平衡。一、开放经济下的IS、LM、CA曲线 1.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IS曲线是考虑货币因素后,反映商品市场平衡的曲

线。

表示与利率无关的投资需求,b代表投资的利率弹性。这样,原有的吸收函数I

o

为即:

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就得到了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对于这一曲线,我们指出以下三点:第一、这一曲线的斜率为

负。第二、在推导这一曲线的过程,我们假定政府支出及自主性贸易余额不变。第三、与封闭条件相比,这一曲线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贸易余额的存在,斜率及初始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2.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LM曲线是反映货币市场平衡是国民收入与利率组合情况的曲线。这一平衡条件为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也就是:

上式中表示名义货币供给,P为价格水平,即为对价格水平井性调整后的实际货币供给水平。为货币需求,这一般可分为交易、预防性需求及投资性需求。我们固定名义货币供给水平,令=,即可解得:上式可用图表

示:

我们同样需要指出以下三点:

(1).这一曲线的斜率为正。

(2).我们实在名义货币供给及物价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一曲线的。

(3).这一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是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

3.开放经济下的CA曲线

CA是反映经常账户说支平衡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的曲线。

对于经常账户收支,有:

即:

这一平衡与利率无关,因此表现为与横轴垂直的一直线。在这条曲线又变得点经常账户为逆差;在这条曲线左边的点,经常账户为顺差。当实际汇率q改变时,至一直线的位置也会改变。二、固定汇率制度

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在封闭经济

中,由于不存在国际收支,因此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平衡时经济就处于平衡状态。 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收入机制。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这一逆差通过外汇储备途径是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收入机制的基本原理还可以描述如下: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名义货币供给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支出下降→经账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也可以描述如下: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名义货币供给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在开放经济的运行中,这两种机制都会发生作用,因此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实现是这两种机制效果的综合。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我们对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的一般平衡的考察步骤基本与对固定汇率制下的分析相同。

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平衡条件

在浮动汇率制下,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则汇率就会发生变动,这就又会带来一系列变量的调整。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当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即IS曲线、LM曲线、CA曲线相交于一点,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我们同样分析经常账户收支逆差的情况。在浮动汇率制下,这一自动平衡机制主要体现为另一种形式哦的货币-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小于求→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本章复习思考题】

概念

自主性贸易余额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吸收边际吸收倾向窖藏开放经济的收入乘数马歇尔-勒纳条件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溢出效应反馈效应收入机制货币-价格机制

简答题: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第一章 国际收支(广义):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往来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关于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解释: (一)国际收支记录对外往来的内容: 居民和非居民:对外往来的内容即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二)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记录: IMF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是以交易为基础。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正是这一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IMF将经济交易分为四类: 1、交换: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3、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 4、其他依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直接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三)流量的概念 (四)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一)经常账户 (1)货物(Goods):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欧洲出口纺织品等。IMF规定:进出口均采用FOB价格,以CIF成交的将I与F另列入服务与收入。 (2)服务贸易(Services):即劳务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商业服务等等。又称为无形贸易。 (3)收入(Income):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类。中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债券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利息等作为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 思考题: 1,2,3,4 讨论题: 1,2,6 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 概念 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 思考题 1,2,3,5,8 讨论题 1,3 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概念 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思考题 1,3,4,6 讨论题 1 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 概念 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 思考题 2,4 讨论题 1,2,3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思考题

2,5,6 讨论题 2,3 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 思考题 2,3,4 讨论题 2,3,5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 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 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 支行为。 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 市场价格原则 单一货币原则 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 (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 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 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 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 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

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 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 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 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 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 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⑴原因: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 ②周期性因素: 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顺差 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逆差 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 ④货币因素: 货币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 ⑤收入因素:C、S→X、M↑ I↑→X、M,资本流动 ⑥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 ⑵影响: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 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篇一: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 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 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 思考题: 1,2,3,4 讨论题: 1,2,6 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 概念 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 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 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 思考题 1,2,3,5,8 讨论题 1,3 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概念 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 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思考题 讨论题 1 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 概念

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 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 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 思考题 2,4 讨论题 1,2,3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 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思考题 2,5,6 讨论题 2,3 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 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 域货币合作 思考题 2,3,4 讨论题 2,3,5 【篇二:国际金融练习题】 =txt>(答案请参照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的各章)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贸易收支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自主性交易

国际金融学第七章英文版 自己做的翻译和笔记范文

第七章外汇汇率决定及预测 学习目标: 1.检查任何一种货币的供需如何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资产时起作用。 2.探讨主要的三种汇率决定因素——国际平价条件、国际收支平衡、和资产方法——如何综合的解释最近的亚洲和阿根廷的货币危机。 3.观察预测者如何综合技术分析与三种主要的理论手段来预测汇率 一、汇率的决定: 1、三个基本方法:平价条件 国际收支平衡 资产市场 这些都不是相互竞争的理论,而是免费的理论。如果没有各种方法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所了解到的货币在全球市场上的复杂性就丧失了。 2、在看待外汇市场上,不仅需要理论的理解,还需要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以及随机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有所了解。 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新兴市场中,汇率崩溃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的弱点。 投机(speculation)——炒作大大促进了新兴市场的崛起。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极低的利率和美国高实际利率造成了利率套利(arbitrage) 跨国外商直接投资——在最近的危机中,它和国际证券(portfolio)投资流入使新兴市场枯竭。 国外政治风险——近几年,资本市场变得不相互分割,更具有流动性,所以国外政治风险减少了。 他们不仅相互联系,还相互决定。

二、基本上有三种汇率理论:第一种认为汇率是货币的相对价格(货币方法) 第二种认为汇率是商品的相对价格(购买力平价法 第三种债券的相对价格 1、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PPP是最古老和最广泛遵循的汇率理论 PPP嵌入了大部分汇率的决定因素 在计算和预测PPP时,购买力平价会因为国家间结构性的差异和显著数据的差异而不同 2、国际收支平衡法(Balance of Payments,BOP) 基本的国际收支方法认为当经常账户活动引起的净外汇流入额等于金融账户活动引起的净外汇流出额时,汇率达到均衡。 国际收支交易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最经常使用和报告的 该理论强调货币和资本流动而非股票或者金融资产的存量(stocks),引起了对国际收支方法的批判。 在该理论中,货币或金融资产的相对存量对决定汇率不起作用,这是在随后的货币和资产市场方法中发现的弱项。 3、货币法 货币供求的变化极大地决定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接着改变汇率 价格在短期和长期都是灵活变化的,传输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实际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汇率 货币方法忽略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被学科专家们公认在汇率决定上是重要的:短期至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货币需求随时间相对变化 经济活动水平和货币供给似乎相互依存而并非独立 结果是我们不会继续追寻货币法的脚步 4、技术分析法 基础理论的不准确预测导致技术分析的发展及流行。 技术分析认为研究过去的价格有助于理解未来价格的移动。 主要特征是相信汇率跟随一定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帮助分析未来短期和中期价格的移动轨迹。 大多数技术分析理论区分公允价值(fair value)和市场价值。 5、资产市场法(Asset Market Approach, AKA) 资产市场法又叫债券的相对价格,是债券或者投资组合平衡法。 它认为汇率是由多种资产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改变汇率 货币和财政政策改变预期从而改变汇率 货币替代理论遵循相同的基础前提,即投资组合的重新平衡框架 AKA假设外国投资者是否愿意持有货币形式的债权取决于一系列的投资驱动因素的考虑。 在高度发达的国家,基于相对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前景,外国投资者更愿意持有债券和国外直接投资。 外国投资者是否愿意持有证券,以及直接投资于高度发达的国家主要取决于相对真实利率和对经济增长及盈利能力的展望。 很多经济学家拒绝一种观点,即汇率的短期行为是在流动的市场中被决定的。汇

复旦国际金融新编笔记-第六章教学提纲

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 货币的兑换方式及兑换比价所进行的限制。其主要目标是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的有序安排,维持物价和金融稳定,促进本国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管制的主要原因包括短期冲击因素(例如调整滞后,J效益曲线,经常账户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时滞,短期内的国际收支会恶化,如果此时缺乏资金流入并且政府外汇储备不足就会发生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问题;调整过度,汇率超调,短期投机型资金的冲击导致汇率与利率的过度波动,这一现象在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尤为突出,这里应该分析汇率超调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政策)、宏观经济因素(一是保证原有政策能够发挥预期作用,资本完全流动时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失效,为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所以要对资本流动进行控制;二是采取了不合理的宏观政策时实施直接管制避免危机,例如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扩张本币供给大于需求,居民用本币购买外国资产会出现逆差这一点不能仅仅通过本币币值来理解本币供给增多导致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减少,明确作用与反作用)、微观经济因素(一价格体系不合理,产品的相对价格扭曲;二发展中国家产品缺乏竞争力保护本国弱小产业;三发达国家需要进口工业必须品控制用汇应对外汇短缺)。外汇直接管制是开放经济实现内外均衡时采用的搭配措施,具有收效迅速针对性强的特点。但实施的时间越长其消极影响也就越大,因此随着政策完善应逐步取消。 货币兑换管制: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购买某种外币,或外币购买本币的限制。兑换管制按范围,可以分为经常账户(包括贸易账户和非贸易账户)下的兑换管制和资本账户下的兑换管制;按对象,又可分为企业用汇管制和个人用汇管制。一般而言,资本账户管制严于经常账户管制,个人用汇管制严于企业用汇管制。 货币自由兑换: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国若能够实现贸易账户和非贸易账户(即经常账户)下的贸易自由兑换,该国的货币就被列为可兑换货币。由于自由兑换的条款集中出现在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所以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被称为“第八条款国”。其具体内容为,一、避免对经常性支付或转移的限制,各成员国未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一不得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实施汇兑限制;二、不得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措施;三、对付外国持有的本国货币,任何一个成员国均有义务赎回其他成员国所持有的本国货币结存,只需兑换的国家能证明这种结存是由最近的经常性交易所获得的,或者这种兑换还为了经常性交易所需要的。 复汇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称为复汇率。几种简单的形式包括,一、对出口商品按类别给予不同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同附加税;二、采取影子汇率(附在不同类别进出口商品上的用汇和收汇的兑换折算系数。具体来讲,A类商品的该系数如果是1.2,那么,当A商品出口后,所得外汇收入兑换本币时,其所得本币收入等于:出口外币收入X汇率X1.2);三、在两国已经存在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的前提下对不同企业实行不同的收汇留成比例,允许将外汇按一定比例在外汇市场上换成本币。 复汇率的效率分析: 一、维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政府执行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时候,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增加,通过复汇率政策,第二外汇市场的本币贬值,抑制对外币的需求,减少外币流出,维持国际储备和稳定官方汇率。二、隔绝来源于外国的冲击,对经常账户采用固定汇率,对资本与金融账户采用浮动汇率。稳定进出口的同时,通过浮动汇率变动吸收外国对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冲击。三、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控制本国的产业结构(本国垄断的必需品、鼓励发展的产业)。四、公开的差别征税措施。复汇率的缺点:管理成本高、扭曲价格、不公平竞争,国际范围内容易引起非议和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 货币兑换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SS曲线表示外汇供给,DD曲线表示外汇需求,F表示市场调节均衡水平,OB表示政 府强制维持水平。政府确定的外汇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导致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 外汇市场的交易量维持在OH水平,购买外汇需要获得政府许可。这意味着此时的外 汇需求大于供给,在官方市场获得外汇以后以更高的价格OA卖出去。因此会出现权 利寻租。 外汇管制的负面效应:存在外汇黑市,交易者高报进口骗取外汇高价卖出;削弱出口 企业积极性;资本账户管制抵制外来资金流入;降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效率。 固定汇率制: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充当参照物的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种外国货币或某组货币。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固定汇率水平可以进行调整。 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政府不承担维护汇率水平义务的汇率制度。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外汇市场,浮动制度可以大致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清洁浮动,汇率的波动完全由市场决定)和有管理的浮

(完整版)国际金融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外汇 外汇 概念:动: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静:广:一切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狭: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特征: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偿还性 汇率 概念:外汇买卖的价格、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是 基础货币/ 标价货币 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 少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外 国货币 报价方式: 双向报价法:卖出: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 买入:银行从客户买入外汇 前小后大 种类: 基本汇率:选定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间汇率 套算汇率:两国货币通过对各自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 1$=0.8852欧 1$=1.2484瑞 则欧兑瑞的交叉汇率为:1欧 = 1.2484/0.8852 =1.4103瑞买入汇率、卖出汇率 中间汇率:买入+卖出/2 钞价:银行购买外币的价格,最低 电信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即期汇率:现汇汇率,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 远期汇率:远期差价:升水:某外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单一汇率、复汇率 固定汇率:选择黄金、外币为标准,规定本币与他国货币间 固定比价,比价波动受限 浮动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的汇率 影响汇率因素: 经常账户差额、通货膨胀率、经济实力、利率水平、各国政 策和对市场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因素 汇率决定理论: 金本位: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 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法定平价、政府 纸币:布雷顿森林体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 源于货币数量学说,正常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比率, 而货币购买力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 中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通胀>物价涨>汇率跌 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 国内:两个完全相同的商品只能卖同价,适用于可贸易品 开放经济:Pa = R(汇率)*Pb 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币与外币交换等于本国外国购买力交换, 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货币购买力是一般物价水平倒数 一般物价水平商决定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R1正常汇率、R2通胀汇率、Paa国购买力 变化率、Pbb国购买力变化率,以b国货币表示a国货币新 汇率 R2=(Pa/Pb)*R1 汇率升贬由通胀差异决定 评价:1.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但并不绝对 2.以货币数量为前提,两国纸币交换决定于纸币购买 力,因为各国居民根据纸币购买力平价币值,本末倒置 3.说明长期,对短期中期没用 4.静态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机制进行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 凯恩斯古典利率评价理论: 汇率是两国货币资产的相对价格。资金可投国内、国外 1.国内外投资收入比较 2.本币外币即期远期价格预期 3.升贴水率 远期决定于利差 艾因齐格动态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受套利活动影响 现代利率平价公式 S即期汇率、F远期汇率、S、F直接标价,Ia本国利率、Ib 外国利率,F3个月远期,IaIb三个月利率 (F-S)/S ≈ Ia-Ib 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率大约定于本外国利率差 利率低的国家货币,远期利率升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 远期汇率贴水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 2. 采用直接标价法 3. 实行外汇买卖双价制 4. 所涉及的体贴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第二章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概念:国家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币稳定为目的,集中分配 有限的外汇资金 方法:直接外汇管制:国家直接干预 间接外汇管制:外汇机构控制交易价格 主要内容:外汇资金收入与运用、货币兑换、黄金、现钞输出 入、汇率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时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特点:一固定,二挂钩,上下限,政府控制,允许调整 浮动汇率制:1.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出2.节省国际储备3.自

自考00076国际金融串讲笔记

《国际金融》常考知识点串讲 1、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动态外汇是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外汇是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⑶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外汇是通常所说的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⑴国际性;⑵可兑换性,即表示这些支付手段的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Freely Convertible currency)。⑶可偿性,即在国外能直接作为支付手段无条件的使用,对方也无条件的接受并承认其所代表的价值。 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和黄金不能视为外汇,因为他们不能用于国际结算,而只有把他们变为在国外的银行存款才能用于国际结算。外币现钞,严格说来也不能算作狭义外汇。 只有在国外的银行存款,以及索取这些存款的外币票据与外币凭证,才能是狭义外汇。 国外银行存款才是狭义外汇的主体。 2、 1918年以后,国际收支被解释为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凡在这一定时期涉及有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畴。是建立在收支基础(现金基础Cash Basis)上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 3、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制定的概念: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Resident)与非居民(Ninresident)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必须领会: ⑴它强调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交易是经济价值从当事的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实际上也就是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在两个当时这间的转移。. .

金融-备考笔记4-国际金融学-姜波克

金融联考备考笔记-国际金融学 之四:国际金融学 注意:下文提及的结构与图表来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学》姜波克编写这本书的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涉及知识面广尽管不是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是我认为这本书比指定参考书编写的要好,搞定了这本书国际金融部分无大碍(当年我就是用这本书复习金融学专业课成绩为85) 实在不愿看此书的同学也可以对照以下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一篇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 §1.1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GNP=GDP+NFP,TB=X-M,CA=TB+NFP,经常帐户的宏观经济分析{NFP=0,经常帐户与进出口贸易(CA=X-M),经常帐户与国内吸收(CA=Y-A),经常帐户与国际投资头寸(CA=NIIP-NIIP-1),经常帐户与储蓄、投资(CA=S-I)} §1.2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帐户国际收支的涵义,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原则{帐户设置(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错误与遗漏帐户)、记帐原则(计算题考点,复式记帐法)},国际收支帐户分析(贸易帐户余额、经常帐户余额、基本帐户余额、综合帐户差额或称官方结算差额及其意义),资本与金融帐户为经常帐户提供融资原理(图1-4),资本与金融帐户为经常帐户融资原理需要注意的三点,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2.1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外国金融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在岸交易与离岸交易§2.2外汇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外汇的涵义,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单一汇率和复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外汇市场的两个层次(银行同业市场、银行与客户市场),外汇行情表的含义与计算(计算题考点,买入价、中间价和卖出价,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升水、平价和贴水,掉期率),套汇活动及其意义(两角套汇、三角套汇) §2.3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欧洲货币市场经营特征(利差小),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一体型、分离型、走帐型),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机制(限制其规模的漏损在于资金流入其他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辛迪加贷款,《巴塞尔协议》及其核心内容(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8%,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4国际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金融衍生工具{计算题考点,远期类合约[远期合约、期货交易、互换交易(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期权类合约[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保险费),利率上限与利率下限,票据发行便利]},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正面和反面) §2.5国际资金流动国际资金流动的涵义,国际资金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区别,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对冲基金和杠杆比率,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收益率与风险的差异、自发增加倾向),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放大效应,羊群效应) 第二篇开放经济下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帐户 §3.1开放经济下商品市场的平衡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TN=XN-MN=PM*-eP*M;T=TN/P=M*-qM;T=T(q,Y*,Y)=T-mY,T为自主性贸易余额,m为边际进口倾向},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A=A+aY,H=Y-A,“窖藏”,A为自主性吸收},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Y e=α(A+T),ΔYe=α(ΔA+ΔT)α=1/(s+m),乘数效应,图3-3},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贬值与自主性贸易余额(马歇尔—勒纳条件,η*+η>1),贬值与贸易余额(要

王倩《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一篇国际金融环境 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 1.1复习笔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从时间先后看,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度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度(1819~1914年)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即以货币的含金量来衡量货币价值的一种货币制度。 (1)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也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这种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③允许黄金在本国的自由输出与输入。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运行机制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无须政府的经济干预,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恢复均衡。这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指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调节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会以金平价为中心,受外汇供求影响,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波动。金平价即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所形成的货币兑换比率。 (3)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l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同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这直接导致了国际金币本位制的终结。导致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最根本原因是黄金产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的需要。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年)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实行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③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促进国际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过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及汇率均衡目标的实现只能以政策调节为主。 当一国面临国际收支逆差及逆差引起的本币汇率下跌至1%下限时,为保证汇率的稳定,逆差国中央银行有义务通过卖出外币买入本币的方式拉升本币汇率。 当一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及顺差引起的本币汇率升值至1%上限时,为保证汇率的稳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资料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1.具体内容: 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的资本或金融资产的转移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 净误差和遗漏账户:人为设置的抵消账户,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达到平衡。 2编制原则: (1)、所有权变更原则(即经济交易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标准。指交易当事方在账目上放弃(获得)实际资产并获得(放弃)金融资产。)(2)、作价原则(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进出口都按离岸价格(FOB)定值) (3)、复式记账原则(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第二章外汇和汇率 汇率制度的种类:固定汇率适度(本币与外币比价基本固定,并且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 第三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1.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贬值该国外汇储备减少 该国国内货币紧缩、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 2.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抗风险能力增强 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国货币升值加剧国家间磨擦、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周期: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周期性不平衡。 2、货币价值变动: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性不平衡。 3、经济结构: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叫做结构性不平衡 4、过度外债 5、资本投机 6、偶然事件:临时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理论: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入自动恢复平衡。 2、弹性分析理论:假设条件: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弹性,而且弹性是无穷大、各国充分就业,国民总收入是不变的、只考虑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之后,只有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会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Em|+|Ex|>1 4、吸收分析理论(1、支出增减型政策,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2、支出转换型政策,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5、货币分析理论:假设条件: 1)一国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需求长期稳定 ,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2)国际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内成立该理论政策主张:R·E= Md-D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政策: 1、市场自动调节 2、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4、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目的。 5、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用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6、直接管制政策: (1)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制外汇市场的供求,维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稳定。 (2)贸易管制:奖出限入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国际收支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 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 (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含义 ①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②国际收支是指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清算、结算或支付的情况。 (2)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差异 ①国际收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 ②国际收支表示的是一定时段;国际借贷表示的是某个时点。 ③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 ④国际收支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2.国际收支的重要性由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愈益显现。同时,随着凯恩斯主义的 流行,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 1.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 往来的一种统计表。它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的。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 “+”号表示;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号表示。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称之为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差额为负,称之为逆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 支四个项目。 ①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或称有形贸易收支)指货物的进出口。按国际收支的记账原理,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②服务收支。服务收支(或称无形贸易收支)主要包括:a.运输;b.旅游;c.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d.军事支出;e.政府往来;f.其他服务收支。 ③收益。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有两个组成部分:a.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收益;b.国际间接投资的利息收支。 ④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是指不发生偿还或收益报酬的单边支付。它是无对等的交易,所以又称单边转移。 上述四个项目差额的总和就是经常项目差额。 (2)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主要记录表现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况,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两大类。 ①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期限在1 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又可分为政府长期资本和私人长期资本。 a.政府长期资本流动主要包括政府间贷款、政府投资和其他。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篇一: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 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 思考题: 1,2,3,4 讨论题: 1,2,6 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 概念 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 思考题 1,2,3,5,8 讨论题

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概念 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思考题 讨论题 1 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 概念 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 思考题 2,4 讨论题 1,2,3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思考题

讨论题 2,3 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 思考题 2,3,4 讨论题 2,3,5 【篇二:国际金融练习题】 =txt>(答案请参照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的各章)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贸易收支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自主性交易

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差错与遗漏产生的原因。 (1)编表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2)由于国际收支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统计的资料与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所搜集到的资料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3)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体所进行的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经济活动,当事主体不可能主动申报,相关的统计部门也难以搜集和统计到准确的数据。(4)存在统计误差。 经常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经常账户又被称为经常项目,是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的项目。通过此项目形成的外汇收入,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的外汇,所以,该项目又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货物、服务、收益和转移四个子项目。(1)货物。也曾被译为商品,是反映一国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又称有形贸易交易规模的项目。(2)服务。也曾被译为劳务,是指一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该国居民利用非居民提供的服务。(3)收入。又译为收益,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的外汇收入与支出。(4)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面转移,是指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的过程中,无对等的经济交易同时发生的国际间的资金流动。 金融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金融账户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主要部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项目。 按照投资类型,亦即功能,主要确定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部分,并将这两种形式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统统归类于其他投资。该资料来源公众号:自考研究所,关注公众号领取专业全套资料 (1)直接投资包括分别反映投资人的原始的股本投入和撤回的净额及由直接投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人所得收益的再投资的状况。 (2)从资本流动的方向看,包括本国居民购买国外证券金融资产和外国的非居民向本国居民出售其原先持有的本国的证券金融资产而形成的本国金融账户下的外汇流出,或反之而形成的外汇流入。 (3)在其他投资项目也是先按照由债权债务关系决定的资产和负债来分类,并在资产负债项下,按照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共四项来分类。 分析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1)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账户差额。也常被称为经常项目差额,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当其为顺差时,实际上反映的是由于本国真实资源的流出大于他国真实资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净外汇收入,也是当期本国让渡给他国的可支配本国物质资源的程度;反之,当其为逆差时,反映的是本国通过增加负债或动用外汇储备而增加的当期对他国真实物质资源的支配程度。(3)金融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金融项目,也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暂时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4)国际收支差额是反映一国除货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本国货比是否可兑换 国际结算的安排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1.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 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未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

国际金融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外汇即期汇率:现汇汇率,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评价:1. 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但并不绝对 外汇远期汇率:远期差价:升水:某外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2. 以货币数量为前提,两国纸币交换决定于纸币购买概念:动: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官方汇率、市场汇率力,因为各国居民根据纸币购买力平价币值,本末倒务的金融活动单一汇率、复汇率置 静:广:一切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固定汇率:选择黄金、外币为标准,规定本币与他国货币间 3. 说明长期,对短期中期没用 狭: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固定比价,比价波动受限 4. 静态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机制进行分析 特征: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偿还性浮动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的汇率利率平价理论: 汇率影响汇率因素:凯恩斯古典利率评价理论: 概念:外汇买卖的价格、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是经常账户差额、通货膨胀率、经济实力、利率水平、各国政汇率是两国货币资产的相对价格。资金可投国内、国外 基础货币/ 标价货币策和对市场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因素 1. 国内外投资收入比较 标价方法:汇率决定理论: 2. 本币外币即期远期价格预期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金本位: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 3. 升贴水率 少本国货币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法定平价、政府远期决定于利差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外纸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艾因齐格动态利率平价理论:国货币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受套利活动影响 报价方式:源于货币数量学说,正常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比率,现代利率平价公式 双向报价法:卖出: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而货币购买力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S即期汇率、 F 远期汇率、S、F 直接标价,Ia 本国利率、 Ib 买入:银行从客户买入外汇中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外国利率,F3 个月远期,IaIb 三个月利率 前小后大通胀>物价涨>汇率跌(F-S)/S ≈Ia-Ib 种类: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率大约定于本外国利率差 基本汇率:选定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货币,称之为关键国内:两个完全相同的商品只能卖同价,适用于可贸易利率低的国家货币,远期利率升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远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间汇率品期汇率贴水 套算汇率:两国货币通过对各自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开放经济:Pa = R(汇率)*Pb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汇率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币与外币交换等于本国外国购买力交换, 1.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1$=0.8852 欧1$=1.2484 瑞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货币购买力是一般物价水平倒数制度 则欧兑瑞的交叉汇率为: 1 欧= 1.2484/0.8852 =1.4103 瑞一般物价水平商决定汇率。 2. 采用直接标价法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R1 正常汇率、R2通胀汇率、Paa 国购买 3. 实行外汇买卖双价制 中间汇率:买入+卖出/2力变化率、Pbb国购买力变化率,以b国货币表示 a 国货币 4. 所涉及的体贴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钞价:银行购买外币的价格,最低新汇率R2= (Pa/Pb) *R1第二章外汇管制 电信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汇率升贬由通胀差异决定外汇管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