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考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识记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观点(P29-31)

1. 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朱利安

2. 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3.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6.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起点标志:英国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代表作——《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7.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8.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

11. 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12.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当代学前教育。

13.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14.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15. 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是总体比较研究。

16.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研究。

17. 对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纵向比较研究。

18.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19.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综合比较研究。

20.对两个或多个被假定为互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称为平行比较研究。

21.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影响比较研究。

22.定性比较研究主要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的程度的研究。

23.定量比较研究主要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24.从比较的范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课分为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25.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26.问题比较研究也称个案比较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

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27.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这种研究法叫参观访问法。

28.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

29.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称为文献法。

30.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31.学前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二、名词解释:

1.■朱利安(P30):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首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他建议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以问卷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此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等。其目的在于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服务。他将比较教育定位于实证性科学。【02 全国2004年10月试题】

2.康德尔(31):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代表作:1933年《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开始跻身于大学的学术探索领域。基本主张是“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3.■比较学前教育(P32):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4.■综合比较研究(P37):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5.■影响比较研究(P37):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6.■专题比较研究(P37):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7.■区域比较研究(P38):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三、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P32-33

1)从研究领域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

2)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

3)从研究范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

4)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P34-35

1)研究目的:

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

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研究意义:

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P36-38

1)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P38-40

1)调查法。

①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②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2)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

方法。

3)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

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4)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四、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09 全国2008年10月论述题】(P35)(每点一分,展开后每点酌情给1至2分)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的或者失败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减少本国学前教育盲目性,增强本国学前教育科学性,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的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放在本国的实际境遇中,反思自身,从而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当代社会制定学前教育的优质政策离不开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已然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资源对更好学前教育的追求,是合理地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二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通过跨文化研究,能够发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

确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向。目前,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在立足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比较学前教育通过介绍、宣传和传播各国学前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促进各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国际学前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加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1826年,美国印地安纳州设立幼儿学校是欧文

2. 美国最早的幼儿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德语

3.1856年,舒尔兹在威斯康星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德语幼儿园

4.1856年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是玛格丽特·舒尔茨(3次)

5. 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创办者是玛格丽特·舒尔茨

6. 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是皮博迪

7. 伊丽莎白·皮博迪创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8.美国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创办于1868年

9.1878年至1889年,昆西·肖夫人资助并领导了免费幼儿园运动。

10. 1873年,著名教育家哈里斯和布洛在圣路易安斯市创建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运动后,幼儿园不再是民间慈善护理机构,而成为整个公立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11. 希尔领导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安娜·布莱恩、爱丽丝·坦普尔和帕蒂·希尔。

13.帕蒂·希尔反对福禄培尔的呆板式教学,为此,她设计了“希尔积木”

14. 1915年,美国第一所保育学校由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办。

11. 美国第一所公立保育学校设立于1919

12.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开端计划

13. 1965年在美国批准开端计划,建立多个项目与中心,为儿童提供服务的是约翰逊总统

14.“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15.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冲击下,开始了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幼儿智力开发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17.《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

18.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反思过于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实践,转而开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颁布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提出了“0-5岁教育计划”,这些政策和方案的出台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9.1987年,休·布德坎布所著的《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一书提出:“发

展适宜性”两个维度: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

20.1996年,《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将“发展适宜性”的维度增加为三个: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文化适宜性

21.2009年,《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重申“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文化适宜性”三个维度,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第三版特别强调,教师知识的核心应该是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儿童个体的知识、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等

22.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是幼儿园和保育学校(3次)

23.20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也被称为“发展—互动”教育方案。

24.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25.社会学习是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是整个方案的核心。

26.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实施主要借助于主题网和课程轮。

27.发端于1962年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28.高瞻课程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29.高瞻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

30.主动学习是高瞻课程模式的核心和根本。

31.高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源。

32.1966年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创立的,在美国早期较有影响的学前课程模式是直接指导模式

33.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34.依据加德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力理论设计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光谱方案

35.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36.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机构主要有课程培训机构、初等学院和大学三种类型。

37.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

二、名词解释

■1.开端计划【04 全国2005年10月】【09 全国2008年10月】(P47)

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至少以90%以上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3-5岁儿童为对象。“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等6条。这一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欧美许多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幼儿智力开发运动(P49)

20纪50年代末期,美国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冲击下,开始大力进行教育改革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和教育改革运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芝麻街》(P49)

《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此节目的内容结合教育和娱乐,《芝麻街》最初以参与“开端计划”方案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后来扩大到一般儿童,其最初目的是将生动、有趣的电视

节目作为教育手段,期望能为不上幼儿园的儿童提供成长阶段所必须的智力和文化启蒙。

3.保育学校(P52)

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4.《早期学习标准》(P51)

《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5.0-5岁教育计划(P51)

“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受教育做好相应的准备。“0-5岁教育计划”对儿童早期教育经费的下拨、亲子计划和幼儿园普及计划和实施、子女和抚养人照管税收政策的优惠以及计划的领导和管理实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规定。

6.■光谱方案(P61)

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7.■高瞻课程(P59)

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高瞻课程模式创建之初的目的是帮助处理不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减少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但该课程模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美术、音乐、运动和计算机运用等纳入课程,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逐渐成为在美国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课程。

8.直接教学模式(P60)

直接教学模式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9.■《发展适宜性实践》(P50)

《发展适宜性实践》(DAPA)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与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

1. ■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P48-49)

答: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1)“开端计划”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为他们

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在平等的教育中得到发展。2)“开端计划”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开端计划”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的

贫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

3)“开端计划”还促进了儿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的家长提供大量参与儿童生

长、健康、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再学习的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家长能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家庭环境。“开端计划”对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的,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开端计划”教

育的儿童相比较,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贫困儿童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P52-54)

1)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

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2)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半日制为主,具有小学预备教育的

性质。

3)日托中心。是一种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教机构,招收0-6岁的婴幼儿,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体力、情

绪、社会性及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P57-62)

1)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又称“发展—互动”教育方案,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其

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2)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今天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校

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

3)直接教学模式: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1966年由贝瑞

特和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4)光谱方案: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

遍性理论。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P66)

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

1)学位课程:有学士学位课程、大专学历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

2)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是一个国家级的教育项目,主要是为评估和提高在中心幼儿园、

中心托儿所、家庭日间保育、家庭访问者环境下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也向有双语教学需求的儿童提供特殊服务。

3)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需要学习者从事相关研究,研究有实地调查、课程学习和最后

鉴定三个阶段组成。

5.■简述“发展适宜性”的内涵。(P51)

1)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

2)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

3)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

育资源。

四、论述题

■1. 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P68-71)(08.01浙江;13.10简答题)1)问题:

①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001年美国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反映了政府对学业准备特别是对早期读写教育

的关注。在全国教育标准、k-12学习标准及“开端计划”结果框架的指导下,各州纷纷颁布了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的颁布给早已经进行的综合教育课程和生成课程带来了挑战。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幼儿教师不得不在教育活动中选择那些能够达到标准的课程内容,教师的关注点由原来的儿童发展适宜性转向课程的学业性。

②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

美国幼儿教师资格差异较大,既有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幼儿教师,也有许多只取得儿童发展助理教师证书或只取得二年制专科毕业副学士学位的幼儿教师,甚至还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幼儿教师。教师资历差异显著。另外,美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也不高。

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

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教育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选择的冲突;二是有关早期学习理解方面的冲突;三是学业准备与全面发展的导向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游戏和自主探索与针对早期学习标准中有关指标的练习性方法的冲突;二是个性化教育与“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的冲突;三是真实性评价与标准相关的测试性评价的冲突;四是教师的适应困难:信念、情感与教育行为的失衡。2)发展趋势:

①政府加大投入,满足不同教育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欲望与能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需求,为入学做好准备,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如2005年国会提出了《儿童保育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在2006年财政年度拨款23亿美元,以后每年增加2亿美元,2010年该项拨款额达到31亿美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进行规范,保证了资金和合理使用。

②立足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了关于《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上:课程模式的综合性表现在美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将传统的成熟论模式、直接教学模式以及认识相互作用论模式综合起来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不再走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极端,而是把两种价值整合起来,学前教育应是培养“完整自我”的教育,即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课程实施手段的综合性体现在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儿童施以教育。

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以促进早期学习标准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融合。一是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学者们认为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应是和谐的关系;其次,学者们呼吁早期学习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标准达成的灵活性;第三,教师要树立游戏、方案教学是实现早期学习标准的有效途径的观念;第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的方式对早期学习标准进行评价。二是教育实践及相关部门作出积极的响应。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作为“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提出者,能够积极应对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说明“发展适应性”教育与早期学习标准之间确实是课程相互融合的。

④提升教师资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充裕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奥巴马政府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并且得到与他们工作付出相匹配的报酬。”还在《改革蓝图》中指出:“教育质量的关键、最主要的因素是站在教师前面的老师”。“为此,要着力改善学前教师的教学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奥巴马政府还将幼儿教师同中小学教育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必须从专业角度看待教师”。

2.根据《发展适宜性》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P51)

1)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

2009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出版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新版本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应性”外,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明确定位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目的;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育目的的课程;积极建构可以评价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标准;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方面。

2)结合我国幼儿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谈谈启示作用。(展开做答)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

①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②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③成为创造型教师;

④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3.■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P47-49)

1)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

①“开端计划”的内容:“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

“开端计划”的总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通过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自发性和自律行为来促进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等6条。

“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开端计划”由美国政府专项拨款以保障其实施。

②“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2)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开端计划在追求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①首先,政府应重视弱势补偿,积极推进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

②其次,我们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各类服务项目的相互协调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所涉及的对象是很广泛的,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

③再次,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开端计划是调动各种社区机构资源来维护幼儿利益的先驱,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也可以借鉴开端计划的做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家庭教育辅导站、儿童节假日活动室、幼儿教育辅导站等形式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

第三章日本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明治时期

2. 1876年日本第一所幼儿园创立于东京

3.1876年,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名为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2次)

4. 1890年,日本的第一所托儿所的创办人是赤泽钟美夫妇。【1890年,日本第一间托儿所在新泻成立】。

5. 1899年,颁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奠定了日

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

6. 1926年,文部省正式制定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是《幼儿园令》(2次)

7.194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保育大纲》,它是日本第一个国家制定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大纲。

8.1947年,日本厚生省颁布了《儿童福利法》,该法被誉为是尊重儿童权利和国家富有养育儿童责任的宣言。

9.1956年,厚生省颁布了《保育所保育指南》,标志着日本的保育所制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对日本保育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0.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时间是1964年,又称七年计划

11.日本的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目的是提高5岁儿童的入园率

12. 1964年,日本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的是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2次)

13. 1972年,第二次幼儿园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100%。

14.日本于1999年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个领域。

15. 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于1991年。

16.2008年,日本文部省修订了2000年实施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中修改最多的是人际关系领域。

17.创设认定儿童园是日本幼保一元化改革的措施之一。

18.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形式主要是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集体活动包括行事活动、有计划的日常教育活动两类。其中行事活动是日本学前教育的一大特色。

19.日本的学前教育师资也可以分为教师和保育士两种。

20.2007年,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教育许可法》,《教员许可法》修改条文的重要内容是,规定教师资

格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

二、名词解释:

1.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P74)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6年创立,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幼儿园设有监事、首席保姆各1人;教育对象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教育目的是:发掘学龄前儿童的天赋知觉,启迪其固有的心智,滋补其健全的体魄,使其通晓交际情谊,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受福禄培尔的影响;保育科目有物品科、美丽科、知识科。幼儿园首批招收3-6岁幼儿75人,按照年龄分班。

2.《保育所保育指南》(P78)

1956年,厚生省以《幼儿园教育大纲》为范本制定发表了《保育所保育指南》。《保育所保育指南》指出,由于所接纳的婴幼儿年龄不同,保育所的保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2岁以下的幼儿注重生活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逐渐增加,2岁增加社会教育内容,3岁增加语言教育内容,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相同。《保育所保育指南》的颁布,标志着日本保育所制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天使计划(P7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少子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的、能使父母安心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良好社会环境,日本文部省、厚生省、劳动省和建设省于1994年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今后为了支援育子而进行施策的基本方向》(即“天使计划”),旨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建起对育子进行全面支援的社会。

4.■认定儿童园(P83)

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创建认定儿童园是日本幼保一元化改革的措施之一。认定儿童园是在现有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基础上创立的,凡是具备0-6岁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的基本职能,并且满足基本认定准则的幼儿园和保育所都可通过都道府县知事进行认定儿童园认定。

5.■行事活动(P86)

行事活动是日本学前教育的一大特色。行事活动是指日本幼儿园、保育所常年例行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是取材于社会生活和幼儿园重大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一次“行事”就是一个单元主体活动,围绕主题中心,与5个领域相融合,使幼儿获得丰富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

6.■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20世纪60年代,日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64年,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使入园率达到60%。1972年,日本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要求4-5岁儿童全部入园。为了巩固和发展前两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成果,90年代日本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文部省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都能入园。2001年,日本提出了题为“面向幼儿教育的充实——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改革计划,实施期间为2001—2005年,该计划的把注意力放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育儿童的支援,提高幼小衔接质量,其核心内容是整顿幼儿园教育的条件。2006年,日本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此计划提出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的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合作,认定儿童园制度的灵活利用等振兴幼儿教育的“七大政策支柱”。

7.■幼保一元化(P92)

所谓幼保一元化,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机构改为一元性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实现教育计划均等的理念。日本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措施包括幼儿园和保育所之间设施共用化和设立幼保一元化特区。

三、简答题:

1.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P82-83)

1)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主要任务教育。

2)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

构。主要任务保育。

3)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

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创建认定儿童园是日本幼保一元化改革的措施之一。

2.简述日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异同。(P82-83)

1)管理部门、设立依据、招收的年龄不同

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

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构。2)教育目的不同: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保育幼儿,为其准备适当的环境,帮助其身心发展。保育所的教育目的在于每天接受家长的委托,对其缺乏保育的婴儿或幼儿进行保育。

3)幼儿园在园时间不同:

幼儿园的教育时间一般为每天4小时,各个幼儿园可以自己决定教育时间;保育所的教育时间以每天8小时为标准,保育所可以根据婴幼儿家长的工作时间及家庭状况延长保育时间。

4)教育内容相同:

幼儿园和保育所教育内容由5个领域构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

3.■简述日本“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施策重点。(P79-80)

“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施策重点包括:

1)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2)支援家庭育子

3)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及生活环境

4)实施宽松式的教育,促使人才的健全育成

5)减轻育子的费用

6)施策重点包括:推进入园奖励事业的发展;适当减轻乳儿保育费和多子女家庭的保育费;在学校中发

展育英奖学事业等。

4.■简述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P84-85)

日本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5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1)健康领域:培养幼儿开朗舒心地活动,体味充实感;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具有继续运动的意愿;养

成健康且安全的生活所必须的习惯和态度。

2)人际关系领域:培养幼儿享受保育所的生活,体味用自己力量行动的充实感;以爱心和信赖感亲近身

边的人,并加深联系;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习惯和态度。

3)环境领域:培养儿童爱护周围环境,接触自然,由此关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此感兴趣;自己主动

接触周围的环境,享受发现的乐趣,善于思考,并努力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在观察、思考、接触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丰富关于事物的性质、数量和文字的感觉。

4)语言领域:培养幼儿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乐趣;认真听他人说话,表达自己经历的和思考的事

情,体验语言交流的喜悦;理解日常生活必要的语言,同时喜欢读画册和听故事,与保育士等人及朋友心意相通。

5)表现领域:培养幼儿对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持有丰富的感性;享受表现自己感受的和思考的事情的乐

趣;在生活中丰富感受,享受丰富多彩的表现。

5.简述日本学前教师的任用资格。(P88-89)

1)日本的学前教育师资也可以分为教师和保育士两种,幼儿园教师称教师,保育所教师称为保育士。

2)日本国立、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教师,均需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日本现行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以1998年修订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为依据。将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临时资格证书和特别资格证书三大类。

①第一类普通资格证书中,幼儿园教师证书又分为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二种资格证书,这三种资格证书由各督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授予并在日本全国内通用。其中,专修资格证书是最高级的资格证,授予修完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的研究生,或在幼儿园工作一定年限并通过在职进修达到硕士水平的学前教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员;一种资格证书是标准资格,授予获得学士学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二种资格证书授予子啊短期大学学习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至少修完62学分的大专毕业生。

②临时资格证书授予参加当地督道府县举行的幼儿教师任用考试,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这种资格证书尽在当地的督道府县使用,持临时资格证书的人只能做助理教师或助理养护教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并通过在职进修获得规定学分,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正式资格证。

3)2007年,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教育许可法》,《教员许可法》修改条文的重要内容是,规定教师

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

6.简述日本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P90-91)

日本对职后幼儿教师的进修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对教师进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提出在职进修是每个教员的义务,主管单位必须为之提供各种条件,并规定进修方式有脱产和不脱产两种,对新任教师和10年经验教师的研修做出规范。

(1)新任教师研修。是指新任幼儿园教师必须在工作的第一年边工作边进行试用研修,接受新任教师专业培训。

(2)10年经验者研修。是为了对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所提供些研修。

(3)除了必须的进修和培训外,日本还有一系列不定期的幼儿园教师在职研修活动。如政府举办专题的学习与讨论讲座与研习班;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如日本国立公立幼儿园园长会、全日本私立幼儿园联合会扥组织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

7.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P78-81)

1)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2)制定“天使计划”

3)修改《教育基本法》

4)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8.■简述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P91-92)

1)少子化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学前教育机构二元化体制的弊端凸显

9.■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P92-94)

1)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

2)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3)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论述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p73—82)

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经历了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主要改革内容:创立学前教育机构和颁布《幼儿园

保育及设备规程》。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开始实行有纲领、有计划、有措施的教育改革。1876年,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1890年,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在新泻市开办日本第一所托儿所。1899年文部省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第一部有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详细规定了幼儿园的保育目的、编制、组织、保育内容、设施设备。

它奠定了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

2)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主要改革内容: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基本法》;

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颁布《儿童福利法》,制定《保育所指南》。

这些举措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改革内容: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

划”;修改《教育基本法》和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2.■论述日本历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77;p81—82)

1)主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日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64年,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使入园率达到60%。1972年,日本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要求4-5岁儿童全部入园。为了巩固和发展前两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成果,90年代日本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文部省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都能入园。2001年,日本提出了题为“面向幼儿教育的充实——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改革计划,实施期间为2001—2005年,该计划的把注意力放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育儿童的支援,提高幼小衔接质量,其核心内容是整顿幼儿园教育的条件。2006年,日本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此计划提出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的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合作,认定儿童园制度的灵活利用等振兴幼儿教育的“七大政策支柱”。

2)意义:

①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幼儿入园率为落脚点,彻底改变了日本以往家庭和社会不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作为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府支持。

③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提高的入园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的教育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3.论述日本二元化学前教育体系。(p92)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二元化的学前教育体系。幼儿园主要招收3-6岁儿童,保育所主要负责0-6岁儿童的教养。由于幼儿园和保育所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招生年龄、作息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给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首先,幼儿园和保育所存在明显差异,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由家长的社会经济情况决定的,这有

悖于教育机会均等。

2)其次,幼儿园和保育所难以协调保教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偏重教育功能,而保育所偏重保育功能。

3)另外,幼儿园和保育所相互独立,不能满足幼儿家长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4.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p78—81)

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第三次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具体化。新世

纪以来,日本少子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学前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努力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社会育儿环境,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2)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①幼儿教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发展。

②制定相应的法规, 以法治教。

③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④各种幼教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教机构既要为家庭、社区服务,又要

⑤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为幼教机构服务。

第四章俄罗斯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俄国第一所幼儿园出现于1860年(2次)

2.1869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2次)

3. 1871年,俄国最早的学前师资培训机构是福禄贝尔学院(2次)

4. 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乌申斯基

5.1845,圣彼得堡开办了第一个乳婴儿童托儿所

6.1894,圣彼得堡开设了最早的免费平民幼儿园

7. 1918年,彼得堡,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

8.1938年,苏联制定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的文件《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2次)

9. 1959年以后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主要类型的是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

10.苏联的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时间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改革的内容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一体化。

11.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60年代末

12. 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标志是公布了学前教育构想

13. 苏联的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14. 1989年出台的确定苏联幼儿园改革基本原则的文件是《学前教育构想》

15. 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不.包括( )A.幼儿园B.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C.托儿所 D.家庭学校(2次)

16.苏联最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是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

17.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训导型模式

18.俄罗斯出台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时间是1992

19. 俄国第一所教养院和产科医院的所在地是莫斯科

20.乌索娃提出学前教育的新方法指示法;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是必修作业。

21. 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托儿所、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家长管理中心、社会服务型学前班

二、名词解释:

1.克鲁普斯卡娅:(p101)

克鲁普斯卡娅是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家。她论证了对无产阶级子女实施学前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要解放妇女,吸引她们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和生产建设。十月革命后,她领导制定《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她强调教育本质的阶级属性、反对“遗传决定论”及“自由教育”和批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苏联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乌索娃(p102)

乌索娃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学院通讯院士,学前教育研究室第一位领导人,苏联公认的学前教育理论家。她的著作主要有《幼儿园教学》、《幼儿园作业》、《幼儿园教学特点》等。他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3.■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的教育模式(p104)

1989年的《学前教育构想》提出了“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教师与儿童交往时应遵循平等的原则,以保证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形成个性的萌芽。在新的模式中,老师和儿童的地位是平等的,儿童被看做合作条件下的伙伴。

4.■《学前教育构想》(p101)

1989年,苏联公布《学前教育构想》,标志着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出“个性——定向相互作用模式”。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改革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

5.■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p110)

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是兼具托儿所和幼儿园特点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招收2个月至7岁的儿童,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苏联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的产物,有利于实现对托儿所和幼儿园一元化的行政领导。

6.■《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p100)

1984年,苏联颁布了《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这是苏联《幼儿园教育大纲》的第9次修订本。大纲增加了体、智、德、美、劳等各项任务的难度,提高了为小学做准备的要求,要求教授给幼儿的知识内容要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联系,并要求通过更为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

7.■《连续教育内容构想》(p122)

2003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普通教育委员会批准了《连续教育内容构想》。在这个构想中制定了学前与小学儿童不间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筛选原则,学前教育的内容等,体现了不间断教育理念。

三、简答题。

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机构类型。(p108-111)

1)托儿所(招收2个月-3岁儿童),以养护为主;

2)幼儿园(招收3-7岁),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3)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招收2个月—7岁的幼儿),是苏联第一次教育改革的产物。

4)家长管理中心。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学前教育活动,配合幼儿教师对儿童进行教学与

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

5)社会服务型学前班。是对3—7岁儿童提供教育、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

2.简述1962年《幼儿园教育大纲》的特点。(p99)

1)《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原来婴幼儿(0-3岁)和学前儿童(3-7岁)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一元

化。

2)《幼儿园教育大纲》中,将出生后2个月到7周岁的儿童,按年龄阶段安排教学内容,分7个班;

3)《幼儿园教育大纲》更注重游戏的作用,对于游戏的指导及其组织形式都做了具体指示和规定。

4)与以前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不同,《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中分离出来,

专门规定了教育方法。

3.简述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p101-102)

1)强调教育本质的阶级属性

2)反对“遗传决定论”及“自由教育”

3)批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4.■简述乌索娃对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p102-103)

1)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

3)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

4)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5.简述福辽莉娜的学前教育思想。(p103)

1)主张从早期开始通过绘画、泥工等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强调发展创造性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特

点相适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2)根据幼儿认识世界的特点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特征,她为学前各年龄段儿童制定了造型活动教学的示范

大纲。

3)规定了主题画、实物画、装饰画和意愿画的不同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绘画教学的方法。

6.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目标。(p112)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中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幼儿免受一切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幼儿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

成长。

2)介绍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想象力、语

言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创造性才能和兴趣的发展。

3)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传,尤其是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同时提供学习民族艺术作品,

民间工艺品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美感和艺术素养。

4)帮助幼儿养成愉快,乐观的心境,满足幼儿情绪交往的需求,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5)对缺陷幼儿进行矫治,给予帮助,保障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权利,为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与

家庭相互作用。

7.■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遵循的原则。(p112)

1)关注幼儿个性差异,使所有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

2)注重对儿童思维的促进及创造力培养的原则;

3)依靠自身发展的原则;

4)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

8.■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途径。(p116)

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日活动。

1)游戏活动。

2)教学活动。

3)特殊活动。

4)交往活动。

5)自由活动。

9.简述俄罗斯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方式。(p117-118)

根据《关于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的决议》和《关于建立多级结构师范教育体制》两个文件,俄罗斯师范教育构建成多层级不间断的开放式体系。

1)中等师范学校。又称幼儿师范学校,是俄罗斯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机构。一部分是招收八年制学校的

毕业生,修业四年。另一部分是招收十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修业两年,学习专业知识。

2)师范专业学校。师范专科学校是以培养幼儿园、小学教师为主的教学机构,学制三年。课程分为普通

教育科目、专门科目、教育科目和实习科目四大类。

3)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是俄罗斯师范教育体系中更高一层的教育教学机构,学制

4-6年不等。4年学制主要培养教育学学士,5年学制培养教育专家,6年学制培养教育学硕士。10.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p119-120)

1)教育经费危机

2)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

3)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

1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p121-123)

1)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

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民族化)

3)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

4)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

四、论述题

1.对俄罗斯当代的学前教育改革进行评析。(P104-108)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展了以“多元化、民主化、人道主义化地发展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是在1988年苏联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延续。俄罗斯立足新的社会背景,颁布多个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1)1992年,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996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其成为俄罗斯的

教育基本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关于俄罗斯教育领域的国家政策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宣布“教育领域是优先领域”;二是强调国家教育政策的“组织基础”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三是硬性规定“不允许在国立和市立教育结构中、在教育管理机关中建立政党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运动与组织(团体)的组织机构并开展其活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颁布把学前教育机构推入了市场。

2)1994年,俄罗斯起草了《关于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法(草案)》,为了加速教育私有化的

发展,实行教育机构的非国有化和非垄断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在致力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使教育系统能够补充、吸收非国有资金。

3)《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草案》。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整管理制定了《学前

教育国家标准》,进行了学前教育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的程序和制度的实验。

4)1997年发布的《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标准条例》,对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作

出定位。明确了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是实施学前普通教育大纲和初等普通教育大纲的教育机构。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接纳对象的范围和儿童教育机构的房舍及班额标准;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来保障学前教育与初等普通教育的衔接性。

5)1999年,俄罗斯教育系统1999—2001素质教育计划》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幼儿阶段是人格培养

的重要时期,是奠定公民素质的前提,也是培养儿童责任心和开发能力的时期,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给儿童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性格、品质、生活能力、良好习惯、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2000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兴国思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政府一贯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及坚持学前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以上相关法律条文的颁布,反映了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责任感。

■2.论述当代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P119-123)

1)存在的问题:

①教育经费危机。教育经费危机一直是俄罗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导致了俄罗斯教育系统功能的下降和教育基础资金的匮乏。

②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近几年,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数量不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学前教育资源处于紧张状态。

③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在课程改革中,尽管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因教师缺少以儿童同伴身份与儿童交往的技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多年形成的“教师中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实现还有困难。

2)发展趋势:

①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俄罗斯2006年版《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主张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儿童。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首先.......

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俄罗斯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突出文化适应性原则,重点强调民族教育的价值和传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是一个使儿童掌握人类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要求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教育活动中都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③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并非一个孤立存在的阶段,做好学前教育的衔接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幼小衔接是一个双边过程。需要两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共同努力。200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普通教育委员会批准了《连续教育内容构想》,在这个构想中制定了学前与小学儿童不间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筛选原则,学前教育的内容等,体现了不间断教育理念。

④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加大对学前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定期进行评估鉴定、资格认证、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除了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外,俄罗斯政府还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3)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结合知识点适当展开)

①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②重视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③逐步实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

④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⑤注重学前教育教育与小学之间的衔接

第五章英国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欧文,英国第一个创办幼儿学校的人是欧文

2.对英国的幼儿学校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怀尔德斯平

3. 1820年在伦敦创办幼儿学校的人是怀尔德斯平

4.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戴普福特建立了一所保育学校,主要招收被排斥在幼儿学校之外的5岁以下

的儿童。

5.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尔法案》

6.《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又称《哈多报告》,是推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后期,非常重视幼小衔接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教育的文件是《普洛登报告书》

8. 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

9.英国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于1873年在工业城市曼切斯特开办。

10.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为“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它标志着英国初等教育经过漫长的社会捐助后,教会对初等教育的垄断被彻底打破,公立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得到确立,后来初等教育形成了公立体制和捐助体制并存的局面。

11. 1944年,英国颁布了《巴特勒法案》(又称1944年法案),是英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它的颁布结束了二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规定了教育当局的职责,加强了国家队教育的控制,将保育学校、幼儿学校和初级小学纳入英国初等教育体系。

12. 2000年,为了制定统一的幼儿教育质量保证,英国政府颁布了《基础阶段教育3-5岁课程指南》,它首次在基础阶段设立了统一的国家课程,针对5-7岁基础阶段的儿童规定了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了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机6大领域的课程内容。

13.为了提高人们掌握高新技术的水平,振兴英国经济,2002年教育与技能部发布了“2006教育计划”

14. 2003年为了重构儿童服务的方式,为儿童和青少年创造一个涵盖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框架,帮助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发挥其潜能儿颁布了《每个儿童都重要》。

15. 2007年12月英国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政府对家庭的支持,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以便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将学校置于一整套改革举措的中心,为英国儿童事业与基础教育勾勒出框架而发布《儿童计划: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16.在英国,下列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 A.日托中心B.游戏小组C.幼儿班D.亲子小组

17.在英国,下列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社区中心婴儿室

B.日托中心

C.幼儿学校

D.儿童保育中心

18.在英国保育学校的成人和儿童的比率是 1∶10

19.在英国的日间托儿所中幼小孩子来说师生比使1:3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成人和儿童比例为1∶4 或1:5

20.英国的幼儿教育通常指7岁前的儿童教育

21.在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前教育通常指5岁前的儿童教育

22.英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学校(公立)、保育班(公立)、日间托儿所、游戏小组。

23.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日活动

二、名词解释:

1.《费舍尔法案》[05 全国2006年01月](p127 )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2-5岁儿童设立了一些幼儿学校,并改善了保育学校的卫生条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2. 《哈多报告》 [03 全国2005年01月](p127 )

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提倡设立麦克米伦式的保育学校、幼儿学校和幼儿部附设的保育班,主张对7岁以下的幼儿实行一贯教育,成立以7岁以下幼儿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立足于“儿童中心”的思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从国家角度阐述了使中等教育面向全体儿童,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

考点跟踪突破40任务型完形填空

考点跟踪突破40任务型完形填空 类型二短文填词 ,解题方法与技巧1.分析词性。 根据所给单词,分析每个单词各种可能的词性变化形式。重点分析动词的不同变化形式、代词词性变化、名词单复数转化、形容词和副词的相互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别变化等。 2.跳过空格,通读短文,了解大意。 解题时先跳过空格,通读短文,了解全篇的内容和要旨。要重视首句,善于以首句的时态、语气为立足点,理清文脉,推测全文时态、主题及大意。 3.复读短文,确定选词,判断词形。 再根据空格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从而确定所填词的词性,再依据时态、词语搭配和语法规则,判断所填词的正确形式。 4.三读短文,上下参照,验证答案。 在短文的空白处分别填入一个词后,将已完成的短文再细读一遍,上下参照,连贯思考。可从上下文内容是否协调一致、顺理成章,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无误等进行综合验证,凡有疑问必须重新推敲考虑。最后,检查答案,核实大小写,做到标准化作答。 (2016青海中考51-55题)用方框中所给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完整、通顺。 with learn sleep own send It is said that a cat has nine lives.But in a small town in England,there is a cat called Kitty,she almost used up all her lives when she survived(幸存) eight days on a long trip. One day,while her 1.______ Cindy was packing up a box of DVDs to be delivered(投递) to her brother Jim,the cat secretly jumped into the box and fell 2.______.Then,she 3.______ to a place over 400 kilometers away.4.______ food and water,the cat was extremely dehydrated(脱水的) when Jim received the box eight days later.Jim took her to the hospital at once.And fortunately,the hospital said Kitty will be completely well.After 5.______ this,Cindy was extremely happy.“It is amazing!”she said.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了一只猫命大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猫Kitty爬进主人要邮寄的包裹里,居然睡着了,结果被邮寄出去了,八天不吃不喝,行程四百公里,最后严重脱水,被送往医院,居然完全康复。 1.owner【解析】own动词拥有“加er”变成拥有者,即“主人”。,2.asleep【解析】fall asleep固定短语“入睡;睡着”。 3.sent【解析】此句应用过去式,讲故事一般用一般过去时态,send—sent。 4.Without【解析】表示“没有”的含义,with的反义词是without。 5.learning【解析】after为介词,之后动词要用-ing形式。 ◆现学现用(2016西宁中考71-77题) 阅读短文,从下面方框中选择正确的单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完成下面的短文。 young beautiful agree tree quick cover something There was a man who had four sons.He wanted his sons to learn not to judge(判断) things too 1.__quickly__.So he sent them to go and look at a pear tree that was far away in turn.The first son went in winter,the second in spring,the third in summer,and the 2.__youngest__ son in fall.

自学考试本科比较学前教育阶段测评重点

比较学前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证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2、发展适宜性实践。 《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高瞻课程。 高瞻课程(High Se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4、幼保一元化。 所谓幼保一元化,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机构改为一元化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幼儿园和保育所之间设施共用化。日本设立幼保一元化特区。日本创设实施学前阶段的教育和保育的综合机构——认定儿童园,推进幼保一元化。 5、《费舍尔法案》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即《费舍尔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费舍尔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人国民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2-5岁儿童设立了一些幼儿学校,并改善了保育学校的卫生条件。《费舍尔法案》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 6、幼儿凭证计划。 为了解决幼儿受教育的经费在家长、中央、地方政府之间公平合理负担的问题,英国政府开始实行“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傍的“幼儿凭证计划”,它规定每个幼儿的家长可获得1100英傍的凭证,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以使全国每个愿意进入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的幼儿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此同时,凭证扩大了家长的选择范围,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学校。 7、编织学校。 法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是编织学校。编织学校是法国新教派牧师让·弗雷德里克*奥柏林于1771年创办,以4-7岁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旨在培养儿童纪律性,使儿童理解宗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儿童勤劳品质,并使他们掌握劳动技术的幼儿教育机构。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 的基础之上。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的代表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 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 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 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 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 皮肤觉的等) ,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 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 显的普遍性, 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 法是 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 应该选用 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完形主义 D 、人本主义 ( B )16 、詹姆 斯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A. 结构主义 B. 功能主义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句子衔接(含答案)

考点跟踪突破5句子衔接、排序与仿写 1.(2016·鄂州)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B.④①⑤③⑥② C.③②①⑥④⑤D.③⑥④②⑤① 【解析】根据内容写诗和小说等的差别,可以先确定②为首句;再根据选项确定①或⑥为第二句;①句因果继承②句,讲文学作品都可以当诗来看;接着叙述诗比其他文学类别的优势,因此可以确定这三句;最后通过排除法排除其他的错误选项。 2.(2016·十堰)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D.④①③⑤② 3.(2016·桂林)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

自考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1、P2朱利安:法国教育家,1817年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比 较教育这一概念,希望国际合作,建议专门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手机比较教育的资料。 2、P28《普洛登报告书》:是英国1960年代后期发布,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 下的儿童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3、P314平衡化: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 种动态平衡。 4、P214《米德报告》:80年代末,新西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报告,其中《米德报告》建议设立学前 教育管理系统的报告,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5、P158父母教育:1979年瑞典议会通过决议,由各地省政府负责开展父母教育活动,凡是即将当父母 的夫妇在怀孕期间就要接受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父母还需要到儿童护理中心接受指导。 6、P244朝鲜学前教育的特色: 1.重视礼仪教育。 2.重视艺术情感教育。 3.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4.通过集体对儿童进行教育。 5.师资培养 规格高,再教育系统完善。6办园形式多样,支援体制健全。 7、P445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论述) 1.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龄的教育。 3.家园共育。 4.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5.以保障儿童权利 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8、P107简述苏联幼托一体化发展 1.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幼儿园和托儿所一体化。 2.20年代末,幼儿园急剧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1》有些地方不按年龄分班2》在教育管理上分班属于卫生部和教育部产生很多矛盾 3》在儿童稀少的农村设置幼儿园和托儿所不经济也困难4》为了消除不合理的现象,苏共中央公布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决定,创立幼托合、并统一管理,教育部指导和监督,卫生部负责儿童保健方面。 9、P299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1.多区域、多层次。2.全方位、立体化;3.重个性、讲自由;4.重活动、 重“工作”;5.重表现、尚创造; 10、P299如何合理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07.年10年论述 一、借鉴与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本土化”应该注意的问题:1.教育内容问题;2.班级组 织问题 二、全面理解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2 .以他为主,他我结合。 三、处理好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借鉴其他教育模式的关系。 四、处理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的关系。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特别是将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可借鉴的优秀幼儿教育法,做到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解决好他的本土化问题,使他在中国长久不衰。 11、P299如何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 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 2 .以他为主,他我结合; 12、P379多元化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启发? 1.应该树立积极的、乐观的幼儿观、教育观和评价观。 2.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幼儿 初步创造力的发展。3.应该强调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4.应该促进幼儿智力强项的充分展示;4.应该帮助幼儿讲智力的特点迁移到智力弱项之中。 13、P379多元化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我国幼儿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体制问题或是课程模式问题,观念更新才是教育改革的本质问题所在 1.课程目标上追求全员、全面和创造性的发展。 2.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追求多样性; 3.课程评价上追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实验,是指通过______、________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__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2.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_____________,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_____________。 3.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法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相关研究法和观察法一样,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_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它从理论上或也是无法确定 ____________的。 5.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 S. Pierce)指出,除科学方法外,还有另外三种确立信念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_____________。 7. 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 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___________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____________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_____________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8. 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对于_____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更好地控制___________;实验可在其他实验室中_______________。 9. 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二、选择题 1.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 保密原则 (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2.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1. 观察法 2. 相关法 3. 实验法 四、简单题 1、费希纳对心理学有哪些贡献? 2、冯特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3、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4、科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5、试评观察法的优缺点。 6、试评相关法的优缺点。 7、简评实验法的优缺点。 五、分析题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六、论述题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得一部教育专著就是我国得(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得教育著作就是( )。 A、《论演说家得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得作者就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杨贤江得(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与发现法得教育家就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得教育学著作就是(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斯宾塞得《教育论》B、洛克得《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得《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得《教育学》专著得主编就是( )。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得各门教育学科总体,就是我们所称得(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 理 12、产生教育得最具基础性得条件就是( )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得进行 C、语言得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人类一种特殊得( )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 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得、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得学校教育,这就是( )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 育 15、孔子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她得思想集中体现在(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得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就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 牵 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得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得第一人就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 利特 18、最早提出教育得目得在于按照自然得法则全面地、与谐地发展儿童得一切天赋力量得教育学家就是( )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得教育就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

(完整版)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方法;方法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研究;研究是指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2014自学考试】 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诉。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4研究的创造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第二个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综合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变革时期。 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 古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2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风格3心理学思想提供的研究基础4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专门的研究领域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4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产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现代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程度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一按普遍适用程度分;1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辩证法2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运用多种科学的跨科学领域的方法论3适用于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内具体科学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 二按研究的目的分;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发展性研究4比较与评价研究5预测研究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从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

考点跟踪突破10

考点跟踪突破10函数及其图象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0佃 济宁)函数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 x >0 B . x 工一1 ,x >3 D . x >0 且 x 工一1 A . C . 1 . 2. 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 时间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 ,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 ) A. 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 B. 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 200米 C. 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 400米 D ?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 (2019衡阳)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后 ,继续 s (米)与散步所用的 3. (20佃北京)已知点A 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其边界顺 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 4. 随时间 ,在注水过程中 (B ) ,水面高度 h A B (20佃 荷泽)如图,Rt A ABC 中,AC = BC = 2,正方形 U CDEF 的顶点 5. AC , BC 边上,设CD 的长度为x , △ 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象中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A ) D , F 分别在 y ,则下列图 x ,线段AP 的长为 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象大致如图,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A )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II 乡 ll C Il 勿I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___ 2 (20佃 凉山州)函数y =寸x + 1+二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x >- 1且X M 0 X (2019丽水)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 I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 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 y (米)与时间t (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一80—米. 三、解答题(共 40分) 11. (10分)某班师生组织植树活动,上午8时从学校出发,到植树地点植树后原路返校 , 如图为师生离校路程 s 与时间t 之间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师生何时回到学校? ⑵如果运送树苗的三轮车比师生迟半小时出发 ,与师生同路匀速前进时,早半小时到 达植树地点,请在图中,画出该三轮车运送树苗时,离校路程s 与时间t 之间的图象,并结 合图象直接写出三轮车追上师生时 ,离学校的路程; (3)如果师生骑自行车上午 8时出发,到植树地点后,植树需2小时,要求14时前返回 到学校,往返平均速度分别为每时 10 km , 8 km.现有A , B , C , D 四个植树点与学校的路 程分别是13 km , 15 km , 17 km , 19 km ,试通过计算说明哪几个植树点符合要求. 12 13 14/(HT ) 解:⑴设师生返校时的函数解析式为 s = kt + b ,把(12, 8), (13, 3)代入得 6. 7. 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I s (千米)随时间t (分)变化的函数图象, (2019 恩施)当 x = - 2 甲 、 9.将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和完全相同的菱形镶嵌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设菱形中较小 角为X 度,平行四边形中较大角为 y 度,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 _2y — x = 180(或y = ;x + 90). 10 K 6 4 3^- ^

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求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悬赏分:70 |提问时间:2010-10-8 21:03 |提问者:蔓色骑|问题为何被关闭 有相关网址或题都可以,有加分 问题补充: 是专接本,不是专升本,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其他回答共1条 《儿童心理学》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经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总要求: 1. 初步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2. 了解胎儿、新生儿、婴儿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 III、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发展心理学》课程考试的学生。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年龄的划分标准、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2.种系发展的概念、个体心理发展的方面。 3.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史、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三种命名方式。 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原则和基本研究方法。年龄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在发展心理学中年龄阶段划分的几种标准以及代表性的几种划分方法。熟练掌握心理年龄特征的特征。 2.知道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了解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和演变的简单历史。 4.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5.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概念、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母亲自身对胎儿发育具有影响的因素、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2.新生儿的一般特征、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行为、新生儿的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特点、新生儿的社会性表现。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胎儿期的概念,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知道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器官和系统。 2.知道环境和母亲自身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3.掌握新生儿期的概念,了解新生儿的一般特征。知道新生儿所具有的各种无条件反射。 4.掌握新生儿感知觉和记忆发展的特点,了解新生儿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 5.了解新生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第三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笔记(朱滢、焦书兰版)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托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补充几点: 1、自变量至少是两种水平存在的。 2、当把实验结果作图表示时,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自变量总是用横坐标表示,因变量永远用纵坐标表示。其余自变量画在图上, 3、交互作用反映在图中,表现为图中的线是交叉的。如果图中的线是平行的,就说明该实验不存在交互作用。

考点跟踪突破5

考点跟踪突破5 二次根式及其运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4·金华)在式子1x -2,1 x -3 ,x -2,x -3中,x 可以取2和3的是( C ) A .1x -2 B .1x -3 C .x -2 D .x -3 2.(2014·安徽)设n 为正整数,且n <65<n +1,则n 的值为( D ) A .5 B .6 C .7 D .8 3.(2014·泸州)已知实数x ,y 满足x -1+|y +3|=0,则x +y 的值为( A ) A .-2 B .2 C .4 D .-4 4.(2014·白银)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B ) A .233= 6 B .2+3= 5 C .12÷3=2 D .8=2 2 5.(2014·内江)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C ) A .14 B .16 C .8+5 2 D .14+ 2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6.(2014·衡阳)化简:2(8-2)=__2__. 7.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__2__. 8.(2012·江西)当x =-4时,6-3x 的值是. 9.(2014·福州)计算:(2+1)(2-1)=__1__. 10.(2012·杭州)已知a(a -3)<0,若b =2-a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40分) 11.(6分)(2013·济宁)(2-3)20122(2+3)2013-2|-3 2 |-(-2)0. 解:原式=[(2-3)(2+3)]20122(2+3)-3-1=2+3-3-1=1 12.(12分)(1)(2014·成都)先化简,再求值:(a a -b -1)÷b a 2- b 2 ,其中a =3+1,b =3- 1; 解:原式=b a -b 3(a +b )(a -b )b =a +b ,当a =3+1,b =3-1时,原式=2 3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考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识记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观点(P29-31) 1. 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朱利安 2. 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3.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6.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起点标志:英国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代表作——《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7.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8.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 11. 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因素和世俗因素。 12. 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当代学前教育。 13.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14.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15. 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是总体比较研究。 16.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研究。 17. 对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纵向比较研究。 18.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19.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综合比较研究。 20.对两个或多个被假定为互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称为平行比较研究。 21.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影响比较研究。 22.定性比较研究主要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的程度的研究。 23.定量比较研究主要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24.从比较的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课分为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25.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26.问题比较研究也称个案比较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27.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这种研究法叫参观访问法。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简介

第一章引论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19世纪铁钦纳(Titchener, E. B.)的著作(《实验心理学》4卷,1901——1905),之后武德沃斯(Woodworth, R. S.)于1938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 无论是古代对心理学思想的探讨,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讨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早期:“思辩”——内省、推理和知觉; 现代: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方法。 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 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 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 【举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材》P317-318 ) 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无意义音节,他用两个辅音(consonant)字母和一个元音(vowel)字母形成一个无意义音节(CVC)。无意义音节作为识记的单位大致是相同的,这样便于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并且使学习少受个人有关经验的影响。 –节省法(重学法)。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 –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调查法(survey methods) 个案法(case study) 相关研究法(the correlational approach) 四、实验范式 实验方法在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各个心理学分之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实验范式(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s)。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范式的另一种解释是哲学家T. S. 孔恩提出的,是指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在一个领域内某一理论为大家所公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它指导着这一时代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这个理论便称为范式。 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在非随意学习中(incidental learning),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 这个单字是用大写字母写的吗?(字型加工) 这个单字是否与另外一个单字押韵?(语音加工) 这个单字能否归为动物一类?(语义加工) 某种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有两种用途或目的。 第一,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第二,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变量(variable)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主试(experimenter):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subject):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定义: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刺激特点自变量 –环境特点自变量 –被试特点自变量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