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计算机、信息、机电、数控、微电子、冶金

1.前言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进而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且进行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愈来愈紧密,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繁杂的信息作出最优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1.1课程的性质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将为今后学习工程数学、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为适应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公司企业输送相应层次的技术人才,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1.2课程基本理念

(1)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

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衔接。

(2)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它为其它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从而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无可替代,更不能偏废。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教学在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应充分遵循“学有所用”、“学有所需”的原则,而在一切的教学过程中,都要从能力培养出发,发掘学生的潜在的创新思维,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素质。

(3)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高等教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而内容的是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而教师也不是被动的,应调动一切可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和实践提供有效的知识工具和良好的思维素质。

(4)加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整合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构建本课程新的评价体系,考察学生的“输出”能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以往的评价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而且评价的价值取向犹为偏颇。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从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

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数学知识的运用。总之,评价的结果优劣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44学时。

2.课程目标

2.1总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课及工程数学须使用,适应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活、事业的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在科学工作事业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攻克难题;使学生能敏感地把握现实社会经济的脉搏,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做时代的主人。

2.2具体目标

2.2.1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1)了解微积分的发展史,认识微积分的重要性、抽象性、实用性,进而认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间极限。

(3)理解导数微分的概念,掌握导数微分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4)理解积分的概念,掌握积分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的积分。

(5)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几种简单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2.2.2数学思想与能力运用方面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对极限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无限的思想观,并使学生能用“分割求和取极限”的思想方法求一些诸如无穷数列和、图形面积等问题。

(3)通过对微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理解诸如最值方面的问题,并能分析、推证、解释跟最值有关的一些现实现象。

(4)通过对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微元法”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诸如求面积、求体积、求功等问题。

(5)通过对生分方程的学习,使学习初步掌握综合运用微积分的能力。

(6)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将数学思想扩展到其它领域的能力。

2.2.3科学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具有高尚的科学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反对迷信邪教。

(2)有较强的求知欲,逐步进步,崇尚科学思维,有较强的毅力,不怕困难,有信心战胜它。

(3)热爱生活,有团结协作精神,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4)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学习目标知识内容及要求

一函数1. 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要素。

2.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了解函数的周期性和有界性。

3. 了解反函数、复合函数的概念。

4. 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 能建立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

二极限

1. 了解极限的定义,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极限思想的理解。

2.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 了解极限的两个存在准则(夹逼定理和单调和界定理),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4. 了解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

三连续 1. 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2. 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3. 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定理、介值定理和极的存在性定理。

四一元函数微

分学

1.理解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2.熟练掌握导数与微分的运算法则以及基本公式。能熟练地计算初等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

3.会求隐函数及参数方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导数。

4.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

5.掌握罗必塔法则。

6.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

7.会求函数的极值,能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图形的凹凸,会求曲线的拐点。掌握函数图形的描绘方法。

8.能解决最值的应用题。

五一元函数积

分学

1.理解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法,掌握较简单的有理函数的积分。

3.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4.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5.掌握定积分的微元法,会用定积分计算相关的几何量与物理量。

6.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会求简单的广义积分。

六常微分方程

1.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以及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的概念。

2.熟悉掌握一阶线性可分离变量的方程的求解方法。

3.熟练掌握一阶线性齐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的解法,会利用常数变易法解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

4.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

5.熟练掌握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方程的解法。

6.掌握几种简单形式的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的解法。

七多元函数微

积分

1. 理解多元函数、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

2. 会求多元初等函数的偏导数. 并会运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3. 会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方程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方程.

4. 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的极

值;并了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概念,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

值. 会解一些简单的多元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应用题.

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 知道二重积分的性质. 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下和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并会用二重积分解决简单

的实际应用题(体积、质量).

6.了解曲线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简单的曲线积分.

八级数

1.理解数项级数(收敛、发散、和)的概念,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级数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项级数的收敛性的判别法(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性,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

3.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点,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4.知道幂级数的基本性质,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教材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基本依据,要充分提供生动素材,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因此,根据《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少而精的原则,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注意讲清概念,减少数理论证,注重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内容通俗易懂,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努力体现专业特色。在内容的组织上,在保证相对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来组织编排内容,并及时配备与教材内容吻合,灵活多样难度量适中的习题。在内容

的呈现上要形式多样化,力争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样就要求文字描述简洁明快流畅、多配图形,版面整洁新颖,从而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为师生所喜爱的教材。

4.2教学建议

为实现本课程的目标,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倡多种教学形式。广大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下面就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参考案例。

(1)落实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素质是指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能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倡导探究性学习,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当贯彻在我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

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仅仅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就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极大的促进。

(2)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一切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而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最后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认识和发现科学的方法,创造和实现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应用。为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课程的不同内容以及不同的目标要求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或讲授,或讨论,或课题设计,或问题解决,或设立情境。

(3)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组织教学,创立良好的教学环节促进“问题解决”的实现

教学的问题可分为概念问题、方法问题、思想问题、计算问题、推论问题、应用问题以及实际操作或模拟实现等问题。教师组织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或激励和启发学生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有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也有乐于和敢于面对新问题挑战的紧张感。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的能力,知识拓展的能力,以及总体把握的能力;而且这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的素质有极大的帮助。为促进“问题解决”的实现,必须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突出功能就是信息交换量大,而且实时快捷,另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形象直观,易于接受。另外设立相关资料库、报告会、专题讨论、分组讨论等都是可考虑采用的手段。

以下给出一些问题解决的具体案例,仅供参考。

(1)关于极限概念问题

极限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与已掌握的中学教学知识有着持的飞跃,学生要理解这个概念有很大的难度。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多讲一些实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譬如,我们可以介绍“割圆术”,先画几个图例,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十二边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差愈来愈小,从而直观地认知:圆的面积与这组正几边形的面积有着特殊的关系。进而我们说这圆的面积就称做正几边形的面积的极限。然后再引导:现在不知道圆的面积,怎样来求它呢?让学生思索。通过引导、归纳,知道只须求正几边形的面积的极限。紧接着、提出问题:如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画一个曲线三角形)。引导(画一些分割线)启发(画一个矩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分割线,取矩形……得到一组分割图。引导:现在无法直接计算曲线三角形的面积,但是可以……学生自己会得出比较清晰的结论,从而建立“分割求和取极限”的思想。而对于极限概念就有了比较具体的影象。这里的图例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来完成,效果会更好,如果再有相应的课件,能够进行计算,就很完美了。如此,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对于导数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也有同样的思路和手段。

(2)关于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

这一方面教材中都有一些典型的例题,用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实际应用能力。

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最值问题,并进行分析。譬如让学生观察饮料瓶的底和高的比例。引导学生解决这个比例问题。发现这是一个用料最省的问题。进一步用数学思想来表达:容积一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底高之比,使得表面积最小?进而建立函数关系,利用导数知识来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锻炼既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科学的习惯,探索的精神,求知的兴趣。

4.3教学评价

(1)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既不仅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后判断,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发展、变化状态,随时把握它们的发展态势,使之不断得到调节和完善。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即评价的主体应多样化。

(3)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既评价的内容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态度情感和行为等的评价。

(4)关注评价的多元化,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2)注重课程资源与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积极开发和利用互联网课程资源,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5其它说明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进而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且进行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愈来愈紧密,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繁杂的信息作出最优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将为今后学习工程数学、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为适应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公司企业输送相应层次的技术人才,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第二部分课程基本任务 一、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衔接。 二、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它为其它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从而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无可替代,更不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 教学要求 1.了解分段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等概念。 2.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4.了解无穷大、无穷小及其比较的概念,了解函数及其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理解无穷小的性质。 5.了解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准则。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6.理解函数连续与间断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类型,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极限概念,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难点 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概念;极限定义,两个重要极限;连续与间断的判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函数 一、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集合; 2.邻域; 3.常量与变量; 4.函数的定义; 5.函数的特性。 二、初等函数 1.反函数; 2.复合函数; 3.初等函数。 三、分段函数 一、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集合定义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元素a 属于集 合A ,记作a A ∈, 元素a 不属于集合A, ,a A ? 2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12{,, ,}n A a a a = 描述法 {}M x x =所具有的特征 3集合间的关系: 若,x A ∈则必,x B ∈就说A 是B 的子集,记做A B ?;若A B ?且A B,≠ A B 则称是的真子集;若A B ?且B A ?,则A B =。

4常见的数集 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 它们间关系: ,,.N Z Z Q Q R ??? 5例 {1,2}A =,2{320}C x x x =-+=,则A C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 例如, 2 {,10}x x R x ∈+==? 规定 空集为任何集合的子集. 6运算 设A 、B 是两集合, 则 1) 并 A ?B ? {x ∣x ∈A 或x ∈B}; 2) 交 A ?B ?{x ∣x ∈A 且x ∈B} 3) 差“A \B” ?{x ∣x ∈A 且x ?B} 4) 补(余)?S/A ,其中S 为全集 5) 其运算律 (1) A ?B= B ?A , A ?B =B ?A (2)(A ?B )?C =A ?(B ?C) , (A ?B)= A ?(B ?C) (3)(A ?B ) ? C =(A ? C )?(B ? C) (A ? B ) ? C =(A ? C ) ? (B ? C) (4) (),()c C C c c c A B A B A B A B ?=??=? 注意A 与B 的直积A ?B ?{(x,y)∣x ∈A 且y ∈B} 例如:R ?R={(x,y)∣x ∈R 且y ∈R} 表示xoy 面上全体点的集合, R R ?常记为2 R 7邻域: 设a 与δ是两个实数且0δ>,称集合{}x a x a δδ-<<+为点a 的δ邻域。点a 叫做这邻域的中心,δ叫做这邻域的半径。记作(){}U a x a x a δδδ=-<<+ 点a 的去心δ邻域记做0 ()U a δ ,0(){0}U a x x a δδ=<-<。 注意:邻域总是开集。 8常量与变量: 在某个过程中变化着的量称为变量,保持不变状态的量称为常量, 注意:常量与变量是相对于“自变量变化过程”而言的. x δ 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心得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体会 王迎曙(江西省上饶县中学) (一)关键词 1.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的经验 2.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三会: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4.六素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 5.四主题: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6.五课程:A数理类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B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C人文类课程(历史、语言等),D体育、艺术类课程,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 7.三水平:水平一是高中毕业应当达到的要求,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水平三是大学自主招生的参考 8.四方面: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 9.两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二)他山之玉 1.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实质是一场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科教育观的重建,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回应。——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 2.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了,与过去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不一样,学生有多样化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基础。因此,这次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既要强化共同基础,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多样化发展需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湛 3.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力求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关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 4.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是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升级,打破了学科等级化的困局,更为国际范围内解决课程建设同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三)特别关注 1.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1)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2)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合理的数学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论证数学结论。应经历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 2.学业质量 (1)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教材编写的知道性要求,也是相应考试命题的依据。(2)学业质量水平:每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数学学

《高等数学》专科期末考试卷

遵章守纪考试诚信承诺书 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及签字之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XX 学院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该考场纪律,如有违规行为愿意接受处分;我保证在本次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承诺人签字: 数理部《高等数学》(专科)课程期末考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闭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任课教师: (统一命题的课程可不填写) 年级、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 2 1 ,1()1 ,1x x f x x a x ?-≠? =-??=?,)(x f 在1=x 处连续,则=a 。 2.已知()3 f x '=,则0 ( 2)() lim x f x x f x x ?→-?-= ? 。 3. 2 11x +是 () f x 的一个原函数,则()f x d x = ? 。 4.已知曲线ln y x =,求曲线点(,1)e 的切线方程 。 5.函数 ()ln f x x x =+在[1,]e 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点ξ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函数2 11y x = -的定义域是( )。 A.(2,2)- B.[2,2]- C.[2,1)(1,2]--- D.[2,1) (1,1) (1,2] --- 2.设函数(,) z f x y =有一阶、二阶偏导数,则当( )时, 2 2 z z x y y x ??= ????。 A.函数(,) z f x y =连续 B.函数(,) z f x y =可微 C. ,z z x y ????连续 D.,x y y x z z ''''连续 3.若函数 () f x 在点0x 处满足 00()0,()0 f x f x '''=≠,则点0x 是曲线() y f x =的( )。 A.拐点 B.极大值点 C.极小值点 D.单调性不能确定 4.由曲线2 y x =,直线2,2,0 x x y =-==围成的屏幕图形的面积为( )。 A.22 x d x ? B.22 2 x d x -? C.40 y ? D.4 2y ? 5.以下方程中( )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x y y e +'= B.x y y '= C.0 y x y y '''+ += D.ln y y x '- =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1 1lim ( ) ln 1 x x x x →- - 2.22lim ( ) x x x x -→∞ -

(完整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微积分精选习题

高二数学微积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率gt v =,则落体运动从0=t 到0t t =所走的 路程为 ( ) A .32 0gt B .20gt C .22 0gt D .6 2 0gt [解析]要学生理解微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可用来求路程、位移、功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32 B .329- C . 332 D .3 35 [解析]让学生理解利用微积分求曲边形的面积 3、 若 1 1 (2)3ln 2a x dx x +=+? ,且a >1,则a 的值为 ( ) A .6 B 。4 C 。3 D 。2 [解析] 4、用 S 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S 的值是( ) A .??a c f (x ) d x B .|??a c f (x ) d x | C .?? a b f (x )d x +?? b c f (x ) d x D .??b c f (x ) d x -??a b f (x )d x 5、已知f (x )为偶函数且??0 6 f (x )d x =8,则??-6 6f (x )d x 等于( ) A .0 B .4 C .8 D .16 6、函数y =??-x x (cos t +t 2+2)d t (x >0)( ) A .是奇函数 B .是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以上都不正确 7、函数f(x)=? ??? ? x +1 (-1≤x<0)cosx (0≤x ≤π 2)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 形的面积为( ) A.32 B .1 C .2 D.12 8、???0 3|x 2 -4|dx =( ) A.213 B.223 C.233 D.253 二、填空题: 9.曲线1,0,2 ===y x x y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用定积分表示为 . 10.由x y cos =及x 轴围成的介于0与2π之间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利用定积分应 表达为 . 11、若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2 3,且a 4=??1 4 (1+2x )d x ,则公比等于____. 12、.已知函数f (x )=3x 2+2x +1,若??-1 1f (x )d x =2f (a )成立,则a =________

高等数学标准

《简单的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课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 知识目标: 1 、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2 、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 3 、会用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 . 能力目标 : 1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 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2 、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 、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4 、 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应用数 学的快乐。 3 . 情感目标: 1 、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 创新,鼓励学生讨论,学会沟通,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 、让学生学会用运动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 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描述 1、课程性质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进而逐渐抽象概括形成

方法和理论,并且进行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作为工具,数学应用于各门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作为一种文化,数学一直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培养人们形成理性和客观的生活态度与工作理念,使人们的思维习惯与语言表达趋于严密和精炼。 在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是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强调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课程的基本理念 (1)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衔接。 (2)以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数学是一种普适性工具,在数据处理,表达计算、演绎推理等方面为其它学科提供了一种特有的语言、思想和方法,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无可替代,更不能偏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充分遵循“需有所学、学有所用”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应从素质、能力培养出发,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高等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而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而教师也不是被动的,应调动一切可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和实践提供有效的知识工具和良好的思维素质。 (4)加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整合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构建本课程新的评价体系,考察学生的“输出”能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以往的评价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而且评价的价值取向犹为偏颇。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数学知识的运用。总之,评价的结果优劣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3、课程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不同系的不同专业,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从提高素质和加强应用的角度选择教材的内容,大胆取舍,以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及专

关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精品文档5页

关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 引言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所必备的基本数学素质,在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有极大需求与更高要求,从而也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要体现突出与专业的融合,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盲目追求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在概念与理论、方法与技巧、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适度淡化理论推导,减少繁难的定理证明和复杂的运算技巧,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几何直观;涉及性质与定理的内容,以图形或文字描述说明加以适当解释,尽量淡化逻辑证明。体现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密切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前高等数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教学,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融“教、学、用”于一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分为7步:问题情境解决问题范例讲析反馈练习回顾小结课后练习课后辅导。如果采用一贯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课堂将会变得越来越沉闷。对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和模式。比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仍采用讲授式;对于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性质定理的推广,可采用自学加辅导的形式;对于容易产生争议和混淆的内容,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于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尝试,参阅实验指导书、在线帮助和相互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3)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二、提高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专业课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等数学的吸引力,也成为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作者认为教师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提高。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是整个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一定要充分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总结,逐步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高等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把握好课堂气氛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谈举止。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做好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

高等数学专科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函数1 1 4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 解. ),2[]2,(∞+--∞Y 。 2.若函数52)1(2 -+=+x x x f ,则=)(x f . 解. 62 -x 3.______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1 正确解法:101sin lim 1lim )sin 1(lim sin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4.已知22 lim 2 22=--++→x x b ax x x ,则=a _____, =b _____。 由所给极限存在知, 024=++b a , 得42--=a b , 又由23 4 12lim 2lim 22 22=+=+++=--++→→a x a x x x b ax x x x , 知8,2-==b a 5.已知∞=---→) 1)((lim 0x a x b e x x ,则=a _____, =b _____。 ∞=---→)1)((lim 0x a x b e x x Θ, 即01)1)((lim 0=-=---→b a b e x a x x x , 1,0≠=∴b a 6.函数????? ≥+<=0 1 01sin )(x x x x x x f 的间断点是x = 。 解:由)(x f 是分段函数,0=x 是)(x f 的分段点,考虑函数在0=x 处的连续性。 因为 1)0(1)1(lim 01 sin lim 00 ==+=+-→→f x x x x x 所以函数)(x f 在0=x 处是间断的, 又)(x f 在)0,(-∞和),0(+∞都是连续的,故函数)(x f 的间断点是0=x 。 7. 设()()()n x x x x y -??--=Λ21, 则() =+1n y (1)!n + 8.2 )(x x f =,则__________)1)((=+'x f f 。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码: 课程学时:72学时 适应专业:会计、计算机、工程造价、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课程定位 关键词:课程专业背景、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是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必须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服务于能力培养。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目标是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学院示范校建设中示范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服从市场。而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满足高等教育的

必需,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的需要而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满足专业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充分利用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在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竭力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及良好数学文化素养,使数学应用“面向大众”,注重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2)加强基础,更新内容,强化学生“够用”知识的掌握 降低重心,加强基础;降低起点,更新内容。降低重心就是把现有教材严密化和过分形式化的部分进行淡化处理;加强基础就是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相对稳定的、重要简约的数学知识充实到高等数学教材中去;降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更新内容就要让一些现代数学知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尽快渗透到数学课本中去,将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删除。 (3)改革教学内容,编写适应高职学生的教材 为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案例”教学为主,选题尽量紧贴现实生产和生活,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为贯彻教学改革思想,我们于2012年与江西省其它高职院校资深教师合编写了《经济应用数学》教材,作为公共数学课的教材。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0008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等专业授课单位:数学系 学时:120学时(含实践教学)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它是为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并以此作为工具,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积分的背景思想,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技能,了解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我院各专业教学的需要,我们认真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改革教学体系。坚持走“实用型”的路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从理论出发,而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适合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13期 2012. (11).13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适合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刘春平 贾礼君 【摘 要】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存在着种种问题,随着对学生 职业技能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等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面临着尴尬的处境。文章对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学科 重要性做出了分析, 并提出了做好的数学的教育的三个观点。【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作者简介】刘春平(1982 ),女,河北沧州人;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休假排队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贾礼君(1982 ),男,黑龙江鹤岗人;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休假排队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一、高职高专的高等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面向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以适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做好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诸多从事高职高专教学教育的人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总体水平下降,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扎实且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方法。笔者经在任教的学校考察发现本校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初等数学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就给高等数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高等数学作为高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有必要对高职高专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目前在很多专科院校高等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很多学校在设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时候几乎都将“按需施教,够用为度”这四个字加入到了教学指导思想中。确实,在以职业教育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基础课的作用就是为专业课服务,学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保证其一出校门即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种对于基础课的指导思想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在理解“够用”的时候往往走到了极端,在与很多其他学校的同行交流中,笔者发现数学这个学科被砍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本需要100多个学时来完成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的专业居然只上60 70学时,几乎只完成了多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习,许多重要的知识(如空间解析几何、级数)都没有涉及,学校把大量的时间用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考虑学生如何去获取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证书。这种为学生就业考虑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但是 从培养一个真正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的角度考虑, 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培养,一味地追求职业技能,是不是有揠苗助长之嫌呢?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得力助手和工具,任何一门科学的发 展若离开了数学, 就不能准确地刻画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推出未知,因而也就削弱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 和精确度。如果没有数学对其它科学的渗透,也就不能使人类的认识真正上升为理性。而从目前部分专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来看,其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可能会暂时适应岗位的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高级技术人员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工作岗位上还要不停的学习以适应工作岗位不断提出的要求,因此高职高专的毕业生虽然可能工作在第一线但也要面对知识的更新需要,这就需要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否则由于知识体系的缺失,他们在面对新知识的时候很难准确又快速地去做出理解,很难完成知识的更新,从而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是高等专科教育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帮助实现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在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足够的职业技能,也要教授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去自己学习新的职业技能,要想达到这种授之以渔的目的,高等数学的系统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虽然数学如此重要,但其一直以来都因为理论难,逻辑性和抽象性强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专科学生由于基础弱底子薄而让他们头疼脑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 现一个理论反复讲授而学生仍无法理解的情况, 学生的厌学情绪大有高涨之势,事实证明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与方法已不适 应当前的专科数学教学,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当下数学教育的方法。 二、高等数学教学要注重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树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注重和学生互动,针对每堂课要讲授的知识,与学生一起针对相应的问题来讨论最终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重建诸多 · 061·

高等数学(工科)课程标准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数学》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M81F06G21、M81F06G22】适用专业:全院所有工科类专业 编制单位:素质教育部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M81F06G21、M81F06G22] 课程承担单位[ 素质教育部 ] 制定人[ 缪蕙 ] 制定日期[2010.11.29] 审核人[ ] 审核日期[2010.11.30] 批准人[ ] 批准日期[2010.12.01] 一、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全院所有工科类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全院所有工科类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全院所有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各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理论,学会微积分的基本运算技能,能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另外,通过学习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

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知识目标 了解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了解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技能目标 掌握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数学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在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严密性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训练和熏陶,使学生能利用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参考学时:105学分7 六、设计思路 《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是以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根据我院学习该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实际需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主要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为主。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的运算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课程讲解要注重思想方法和应用,注重与专业课的联系,并随着新知识的出现不断将新问题揉合进来,充分体现高职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高等数学专科复习题及答案

关于高等数学专科复习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函数1 1 4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 解. ),2[]2,(∞+--∞ 。 2.若函数52)1(2-+=+x x x f ,则=)(x f . 解. 62-x 3.______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1 正确解法:101sin lim 1lim )sin 1(lim sin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4.已知22 lim 2 22=--++→x x b ax x x ,则=a _____, =b _____。 由所给极限存在知, 024=++b a , 得42--=a b , 又由 23412lim 2lim 2222=+=+++=--++→→a x a x x x b ax x x x , 知8,2-==b a 5.已知∞=---→) 1)((lim 0x a x b e x x ,则=a _____, =b _____。 ∞=---→)1)((lim 0x a x b e x x , 即01)1)((lim 0=-=---→b a b e x a x x x , 1,0≠=∴b a 6.函数????? ≥+<=0 1 01sin )(x x x x x x f 的间断点是x = 。 解:由)(x f 是分段函数,0=x 是)(x f 的分段点,考虑函数在0=x 处的连续性。 因为 1)0(1)1(lim 01 sin lim 00 ==+=+-→→f x x x x x 所以函数)(x f 在0=x 处是间断的, 又)(x f 在)0,(-∞和),0(+∞都是连续的,故函数)(x f 的间断点是0=x 。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它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对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内容不仅反映出专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而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课程设计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 (一)教学内容 《标准》安排了《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内容。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

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 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 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 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 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随机向量、数字特征、极限定理。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4-1。 表4-1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0008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适用专业:初等教育等专业授课单位:数学系 学时:120学时(含实践教学)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它是为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并以此作为工具,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积分的背景思想,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技能,了解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我院各专业教学的需要,我们认真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改革教学体系。坚持走“实用型”的路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从理论出发,而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

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竭力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及良好数学文化素养,使数学应用“面向大众”,注重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2)加强基础,更新内容,强化学生“够用”知识的掌握 降低重心,加强基础;降低起点,更新内容。降低重心就是把现有教材严密化和过分形式化的部分进行淡化处理;加强基础就是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相对稳定的、重要简约的数学知识充实到高等数学教材中去;降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更新内容就要让一些现代数学知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尽快渗透到数学课本中去,将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删除。 (3)改革教学内容,组织适应高职学生的教材 为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案例”教学为主,选题尽量紧贴现实生产和生活,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为贯彻教学改革思想,我们选择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高等数学》教材,作为公共数学课的教材。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