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长期照护: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关注】长期照护: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关注】长期照护: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长期照护: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课题组

+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期照护;社会保障政策;失能老人

一、与长期照护相关的概念框架和国际经验 1.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的概念框架

(1)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新概念对于长期

照护保障,可以分4个层面去理解:首先,要使保险、救助等资金保障手段和社会服务等保障手段实现无缝链接,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中。其次,筹资渠道多元化,可以同时采用社会保险、政府补贴、社会救助、公益慈善和商业保险等手段来筹措资金。再次,在长期照护服务的提供方面,倡导“中档设施、小型适用、专业水准、优质服务、融入社区,惠至居家”,同时要将机构服务、社区服务和居家服务整合为

一个整体。最后,要使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卫计委等政府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多方共赢的“大保障”体系。

(2)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是国际共识在众多的

概念中,有用的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只有两个: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老年服务,在中国泛指与“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相关的服务;长期照护,则是指政府和社会专门针对失能老人作出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2.长期照护的国际共识与相关经验

(1)人口老龄化催生长期照护制度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有针对性地将政策视野聚焦到“长期照护”。具体的政策思路是:首先将本应属于临床护士的工作,基础护理,亦即日常生活照料,从医疗服务中剥离出来;接下来,一部分非治疗性的护理和康复服务,也被从医疗服务中划分出来。将上述两项服务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和职业,这就是长期照护。

(2)日本建立长期照护制度的经验值得学习在日本,长期照护被称为“介护”,即一方面是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衣食

住行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包括医疗、看护、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援助。其基本内涵为自立生活的支援、正常生活的实现、尊严及基本的人权的尊重。

(3)长期照护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按照国际惯例,长

期照护常常被纳入社会服务的范畴:其一,长期照护是由在社会服务领域专设的老年服务机构提供的,而不是医疗机构;其二,在专业设置上,长期照护要与医疗服务,甚至与医院中的临床护理分离,自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将长期照护纳入社会服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降低服务成本。

(4)建立长期照护制度的基本原则丹麦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老年人医疗卫生和福利服务的三原则:“第一,人生自始至终的原则;第二,剩余能力发挥的原则;第三,尊重老龄者自我决定的原则。”联合国倡导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与上述三大原一脉相承,在长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保险的方案设计中应该贯彻上述理念。

3.长期照护资金筹措的国际经验

(1)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对失能老人提供

长期照护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世界各国的长期照护保险逐渐形成了若干种不同的模式:保险型和福利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日本的经验:“保险福利型”,财

源同时来自保险费和税金,由地方和基层的行政机构(市町村)来组织实施。

(2)长期照护保险目标人群的选择有研究对长期护

理保险的目标人群和照护模式进行了梳理,并据此作出了一个矩阵。矩阵中,在横向上有3种目标选择,即“偏向于生活照顾”“偏向于健康护理”“兼顾两个方面”;在纵向上有两种目

标选择,即“针对老年人”“针对所有人”。一纵一横,两两交叉,就可以得到6种组合。参考日本的经验,再根据中国的现状作出选择,应该主要“针对老年人”,并对“生活照顾”和“健康护理”统筹兼顾。

(3)日本长期照护保险的模式值得借鉴其一,保险的对象明确限定为老年人,其他年龄段的社会成员,即使有照护的需要,也暂且不包括在内。其二,筹资模式是“保险+福利”,即保险支出一部分来自政府财政,另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险缴费。公民从40岁开始缴纳保险费。其三,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是经过评估被确认有需要的老人,但保险金直接支付给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其四,长期照护服务目前主要由民间机构(NPO)来提供,包括居家服务和机构服务。

二、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研究发现

2016年年初,北京义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就接受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的委托,承担了《中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的分课题《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的调研任务。年中,课题组选择了北京、广州、宁波、青岛、长春、重庆和兰州等7个城市作为样本城市,对其中的21个区、42个街道、168个社区中的3513位老年人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的研究10个方面的发现: 1.家庭养老与变化中的家庭状况难以兼容从家庭结构和居住格局看,家庭小型化已成为中国城市中突出的社会特征。调查数

据表明,仍有半数的老人选择愿意与子女长期共同生活,但也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对于在生活中给予子女帮助,有趣的是,一半的老人给出的回答是“什么也不做”。对于传统的“由子女轮流赡养”的赡养方式,愈九成的老人给出了否定回答。有子女生活在外省的老人约一成多,其中,每年回家2—3次看望父母的,占六成半,但也有一成的儿女,一年回家看望父母一次都做不到。从调查结果看,涉及家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以全家人共同协商来作决定要占四成以上,但老人自己作决定也将近四成,这恐怕也与老人是否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有关系。但是,即便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认为子女是孝顺的老人仍有八成半,可见对子女的评价其实与子女是否具体承担对老人的生活照料的责任渐行渐远。以上数据说明,劳动力的流动、家庭趋于小型化以及家庭观念、赡养理念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不现实。 2.老人个人和家庭收入仍属中低水平

目前城市中半数以上的老人仍属体制内退休人员,但在非公企业工作的和没有工作单位的也各占二成多。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养老金,要占八成多;子女资助也有一成多。就个人收入而言,平均值是2567 元,中位值是2400元。家庭人均收入的平均值是1648 元,中位值是1500元;家庭人均支出的平均值是1004 元,中位值为1000元;家庭

平均支出和中位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和中位支出的2/3上下。至于对自家经济状况的评价,有将近六成的老人认为自己家中在经济上是可以收支平衡的;认为比较宽裕、尚有结余二成多;认为入不敷出的占一成半。同时,认为自家经济条件在当地处于中等要占五成多;属富裕的仅有不到1%,属中

上的占一成;属中下的近三成,属“贫困”近一成。以上数据

说明,多数老人收入水平偏低,购买力有限,致使当今常常说起的老年需求只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有效需求。

3.老人仍感觉医疗服务费用的负担较重

调查结果表明,九成九以上的老人都患有不同的慢性病;将近三成老人,曾经在过去的一年中住过院,值得庆幸的是,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较高,在老人中达到了九成七。参保老人中,以城市职工医保为最,要占四成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占比也有四成半;仍享有公费医疗的,也还有7%。

但购买商业保险的只有2%。即便如此,在过去的一年中,

因看病产生过自付和自费费用的老人要占八成。自付、自费费用的平均值为4438元,中位值为2000元,将近八成的老人都认为医疗费用中的自付、自费部分是个负担,认为有一定负担、还能承受和负担较重的老人分别占二成到二成半,还有半成认为“难以承受”。以上数据说明,虽然医疗保险的

覆盖率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但保障的水平不高,医疗费用的自付和自费部分对多数老人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4.

活动能力受损的老人需要长期照护

目前对老人的照护,主要还是在家里由配偶承担,占比将近六成;自我照护的,也有近四成;由子女照护的,接近三成半。若按老人的意愿希望在家里由子女照护接近五成;由配偶照护超过四成。对老人进行长期照护对家庭影响最大的是经济成本的付出,持这样的观点的占六成;对人工成本和精神成本有担忧的也不少,均占近五成;接下来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占三成;最后是对工作的影响,占一成半。正因为如此,担心“失能无人照料”的老人要占三成。以上数据说明,目前多数家庭对老人的照护仍然是依仗配偶和子女,联系到前文所说的当代社会中家庭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这样的照护模式可能会越来越不现实。

5.老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尚有认可

在生活自理困难时愿意去老年服务机构的老人,占五成多;不愿意的,接近三成;还有二成表示没想过。愿意去老年服务机构的老人中,最关注的是服务质量,将近七成;其次是价格,近六成半;离家远近和设施设备差不多,都在三成。不愿意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愿意离开家,占六成多;其次是怕收费太高,接近三成半;其余的,怕家人面临舆论压力、老年服务机构口碑不好和对老年服务机构不了解,都占一成左右。在生活自理困难时愿意接受上门服务的老人比例较高,占到五成以上;表示不愿意和没想过的则差不多,

都是二成多。老人不愿意接受上门服务的主要原因还是担心价格太高,要占到四成半;其次是担心服务质量和担心安全问题,均在二成以上;担心子女不同意稍低,接近二成。在生活自理困难时,愿意去社区日照中心的老人比例较高,占到五成多,回答不愿意也有两成半;还有近二成半表示没想过。以上数据说明,对于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这3种社会化的老年服务方式,老人们并没有对哪一种表现出特殊的偏好。选择愿意的比例都在五成多一点,选择不愿意的都在二成半上下。

6.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付费表示能接受

关于是否愿意自己承担长期照护服务费用,表示愿意的老人占四成半,表示不愿意的占五成半。在表示愿意的老年被调查者中,承担费用的心理价位的平均值是1734元,中位值是1500元。如果长期照护费用由政府、单位、主要赡养人和自己来分担,老人的选择中对政府寄托的希望最大,作出这一选择的高达3/4;其次是老人自己,达四成多;再接下来是主要赡养人,达二成;对单位还抱希望的就很少了,只有不到一成。至于希望政府采取哪种分担方式,老人中有三成选择社会救助,有三成选择社会津贴,有四成选择社会保险。以上数据说明,多数老人对接受服务而需要付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当然还是希望政府在关键时刻帮一把。

7.老人对参加长期照护保险并缴费有认可关于参加

长期照护社会保险,老人中愿意参加并付费的占四成半,不愿意的占三成半,还有二成表示不清楚。在愿意参保付费的老人中,愿意支付保险费的平均值为864元(年平均数,下同),中位值为500元。就总的倾向而言,付费意愿两极分化,愿意交300元及以下的和901元及以上的各占四成多。关于老人不愿意参加长期照护保险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上无法承受,占五成多;有二成五的老人仍然指望子女照料;但有近三成的老人反映,对政策不了解。老人对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的选择,愿意的有三成多,不愿意的接近五成;不清楚的,二成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不信任商业保险的有四成半;经济上无法承受的有四成多;有子女赡养的有一成半以上;自己有积蓄的只有半成。以上数据说明,如果要用保险的方式来为长期照护筹资,多数老人会选择社会保险而非商业保险。

8.失能老人占总体的11%但必须再细分

在整个老年人群体中,失能老人应该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1%左右。研究表明:根据失能的程度,失能老人又可以分成两大类——生理性失能老人和社会功能性失能老人。其中生理性失能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5%左右,社会功能性失

能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6%左右。生理性失能老人可以再

被分成两大类:部分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其中部分失能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2.5%上下,完全失能老人也约占

老年人总数的2.5%左右。以上数据说明,失能老人可能没

有社会上盛传的那么多,仅为11%;而且在失能老人中,完全失能老人实际上是更值得关注的,仅为3%。

9.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特征与总体有差异

对分离出来的失能老人群体作进一步分析:男女比例大约是1 :2。失能老人的家庭结构中,多子女家庭超过七成半;独生子女家庭不到二成;无子女家庭仅半成。同时,失能老人独居的、两口之家和三口之家为六成,四口之家及以上为四成。失能老人中,参加城市职工医保的将近半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四成多,享受公费医疗的和未参保的都在半成上下。以上数据说明,从失能老人的个人与家庭特征看,与老年人总体有一些差异,在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特征上差异还比较大。究其原委,是失能老人的年龄偏大,因此人生的际遇也有不同。

10.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与总体相仿

在失能老人中愿意参加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的将近四成半,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将近三成半,不清楚的也要占到二成多。在愿意参保的失能老人中,选择付费300元及以下的占1/3,901—1500元的占1/4,301—900元的二成,1500元及以上的有一成半。在不愿意参保的失能老人中,因为经济上无法承受近半数,指望子女照料和对政策不了解都是接近三成。愿意购买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的三成半,不愿意购买商业保险的超过四成,选择了不清楚为二成多。在不愿意参

保的失能老人中,因为不信任商业保险的近半数,经济上无法承受的四成;由子女赡养的二成;自己有积蓄的占4%。

以上数据说明,失能老人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选择,与一般老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三、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研究结论 1.

城市老年人家庭的照料需求与实际能力相背离从理论

上说,造成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影响因素大致有3个:罹患慢病、身体衰弱、认知障碍。在实际生活中,由上述因素导致的城市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既很现实,也很迫切。这在前文提及的研究发现中表现得很充分(研究发现3、4、8)。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老年人家庭的急剧变化以及随之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研究发现1、9)、社会学特征(研究发现1、9)和经济学特征(研究发现2、3、9),都表现出与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需求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至少在今后可以预见的时间段内是不可逆转的。就此而言,一方面是老年人照料需求的现实存在且日渐迫切,另一方面对老年人传统的家庭照料却因现代家庭的变化和发展而日趋减弱,这就形成了越来越严峻的城市老年人家庭的照料需求与实际能力相背离的社会张力。缓解乃至消弭这种社会张力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随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也用一种社会化的方式或手段来予

以解决。这就是老年人长期照护“准市场”的社会服务运营模式。

2.支付照护费用的态度赞成、反对和折中三分天下

社会服务与寻常的商品和服务不一样,因为在诸如医疗、教育、住房、老年服务等社会领域,涉及的都是没有退路的刚性需求。为了满足所有有需要的社会成员的需要,政府一定会介入和干预,这就形成了“准市场”。从统计结果中可以

发现: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的态度(研究发现5),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有偿提供的态度(研究发现6),以及对长期照护保险,包括对参加社会保险和购买商业保险的态度(研究发现7),大致上呈现出“赞成““反对”和“折中”三

分天下的局面。四、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政策

建议 1.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服务模式

(1)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是一个有机整体严格说来,长期照护服务的方式只有两种,即“居家”和“机构”。在社区层面则是“半机构、半居家”,即日间在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晚上回家里。从理论上进行归纳:“居家服务”的第一层意思,即“原居安老”的国际共识。其内涵是:尽可能地让老人在已

经形成惯习的家庭和社区中度过晚年,而不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二层意思,“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社会性的支持是居家养老不可分割的

题中应有之义。

(2)完全失能老人的最佳选择是机构服务当老人严重失能或完全失能时,理性的选择还是去老年服务机构。在规模化经营的老年服务机构中,老年人可以得到更专业、更安全的长期照护服务。但是,老年服务机构应该在居民聚集的社区附近规划建设,而且规模不要过大,经验证明,50—400 张床位的中小型机构是最佳选择。这样,老人既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也可以时常得到家人的陪伴——这就是服务机构社区化的理念。

(3)居家服务应兼顾正式和非正式照护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看,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分为正式照护和非正式照护。如果部分严重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不愿去老年服务机构,他们也会成为居家服务的对象。但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甚至24小时不间断的专人陪护,因此,对他们的居家服务首先应该落实一位非正式照护者,即他的家人、亲友或者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的志愿者;另外,还必须有专业人员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支持性服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非正式照护者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为失能老人服务的基本技能;二是提供非正式照护者所不能提供的技术性较强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并与非正式照护者合作对老人进行健康管理。

(4)社区服务应该是原址安老的延续由社区中心提供日间照护服务,即国内所谓的“托老所”,主要的服务对象

是部分失能的老人,主要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使老人“原址安老”得以延续。

(5)针对不同失能程度选择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对不同失能程度的老人,应该根据其实际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如前文中分析的那样,3%的完全失能老人,表现为卧床不起、不认识亲人等等,可以主要由机构提供全天候的照护服务。如果不愿离家,则可以用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方式来照护老人。还有3%的部分失能老人,表现为洗不了澡、出不了

门等等,主要以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照护方式,也可以由社区中心提供日间照护服务。还有7%的社会性失能老人表

现为上不了公交车、购不了物、做不了饭等等,应该是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支持下实现居家照护。

(6)由服务提供者整合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从长期照护的提供者的立场去考量,最佳选择是将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整合到同一个框架中去通盘考虑:首先在一个地区设立一家有200—400张床位的专业机构,为完全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其次,将机构的专业力量向周围延伸去建立社区中心,为部分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护服务;然后再从社区延伸到居民家庭,提供上门的居家服务。

2.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筹资模式

(1)长期照护保险目标是激活有效需求长期照护显

然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大约有1/2到2/3的老年人,他们

的长期照护需求实际上只是潜在的需求。因此,对于失能老人,必须在养老金之外再能得到一笔专门针对长期照护需求的保障性收入,才能将潜在的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

(2)建立长期照护保险是为减轻医疗保险的负担人

口老龄化对社会性支出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医疗费用的急剧

上涨,如果将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费用包含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肯定难以为继。为此,遵照习总书记关于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另外建立一项独立制度来为长期照护服务筹措资金势在必然。

(3)长期照护保险应从完全失能老人做起如果不分

层次,试图一蹴而就地设计针对所有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显然是有困难的,如果首先抓住最需要照护的3% 的完全失能老人来设计制度,然后逐渐扩大到另外3%部分生

理功能丧失的老人,这样的制度目标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如果以“总额支付”的方式支付保险费,月人均3000元(加上

老人自己的退休金应该可以支付服务费用了),共需208亿元。再看资金筹措,如果按每个老年人每月筹款100元,那2.31亿老人就能筹资231亿元。如此看来,前景似可乐观。

(4)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是满意选择我们提出一个多元化、多渠道筹款的思路,可称作“鸡尾酒筹资法”。

首先,老年人本身应该交费,城镇老年人每人月交25元,

年交300元;农村老年人月交10元,年交120元。少部分

低保扶贫对象则可由扶贫救助或慈善公益代交。其余的75元,可以考虑养老保险——从每年的增量中挖潜,医疗保险——老年人医疗服务量减少的部分,住房公积金——从退休时积累的资金中考虑,残疾人保障金——残疾人中50%以上是老年人,福利彩票公益金——政策规定50%用于老年事业,等等。总的目标是每个城镇老人每月75元,每年900元;每个农村老人每月90元,每年1080元;即可达到前面所述的筹资水平。

(5)采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保

险制度可以考虑采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即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规划、收费和监督,而把资金的运营管理和保险给付交由保险公司负责。一般来说,提倡完全失能的老人去有资质的长期照护机构接受服务,保险公司与失能老人自己选择的长期照护机构签约,每月3000元保险

金直接给付到机构。如果老人实在不愿去机构而愿意居家,在落实了由失能老人选择的有一定资质的非正式照护提供

者之后,一部分照护费用可直接付给服务者,同时要预留出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社会性支持服务。本文执笔人:唐钧冯凌王君,文章略有删减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 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 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

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6.2.城市设计准则 城市道路设计准则 开放空间设计准则 建筑设计准则 广告标识与照明设计准则 街道设施与家具设施准则

1-3章创新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 1经济学上的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产品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 2创新的主要特征: (1)创新的普遍性A处处可创新B时时可创新C人人可创新 (2)创新的主体性A创新是人的本质B人的大脑是创新的物质基础 (3)创新的价值性 (4)创新的继承性 (5)创新的新颖性 (6)创新的风险性A产品的风险B企业的风险C环境的风险 3创新的类型 (1)按创新成果是否首创划分A原始创新B改进创新 (2)按创新成果应用范围划分A绝对创新B相对创新 (3)按创新的来源划分A自主创新B模仿创新 (4)按社会活动领域划分A科技创新B管理创新C观念创新D文化创新教育创新E知识创新 4创新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有助于增强国力 (3)有助于培养人才 (4)有助于发展企业 5创新活动程序 (1)准备阶段 (2)设计阶段 (3)实施阶段 (4)评估阶段 (5)完善阶段 6创新学的概念 创新学是通过对创新本质及规律的研究,将创新活动理论化和系统化,为创新提供思维和方法的学科。它是以所有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及其规律和创新者的创新素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某种具体物质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目的在于为其它学科提供创新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 7创新学的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是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对特定对象的内外部关系进行量的分析考察,寻找有决策意义的结论。(2)质性研究方法 它不追求精确的结论,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了解清楚问题的情况,得出感性认识

概念性规划设计

什么是概念性规划设计 说实话,我自己是做审批多一点,做总平面图审批、规划设计方案审、施工图规划审查比较多,见惯了前后多次改动,还是喜欢在审批环节里各项成果高度一致。所以对所谓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深度算是概念性规划设计,概念性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做这样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有同行说概念规划设计在国外很普遍,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香港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发展策略),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划)。目前国内的规划体系中没有这个层级,现有的体系还不能解决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才开始频繁涉及到用概念性规划设计来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定义 先帖国外的 国家时间名称主要内容作用 新加坡1971 概念规划分阶段发展目 标,综合的土地利 用规划取代原有的总体规划 英国1968 结构规划制定区域范围内的 发展框架和土地政策指导详细规划的具备法律效力的规划 香港1970 发展策略综合土地利用、运输 问题探讨、环境问题 探讨的大纲性文件作为规划图则和发展规划的 基础研究 波兰1961 1980 整体规划考虑所有综合因素的 全面的规划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的讨论比较多,没有定论 但是大致上现在越来越趋向统一 1991 段险峰 制定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城市或地区的性质职能,制定开发政策, 确立定额指标 为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从而避免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和 短期性,将城市建设纳入有计划的、长期的运行轨道 在总体规划之上的独立规划层次 1999 沈德煦 全市域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市域范围城市远景发展进行的分析研究

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论

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 田秀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一、質性研究的特徵 1.自然性的探問 2.研究者本身為資料蒐集的重要工具 3.歸納的資料分析方式 4.研究參與者有一定程度的主動與積極 5.完整的觀點 6.質性的資料 7.個人性的接觸與洞察 8.過程導向 9.獨特性的覺察 10.著重研究參與者的觀點及意義 11.對情境的覺察 12.研究設計有彈性 13.研究樣本也有彈性 14.研究者使用多層面且互動式的複雜推理 15.強調反思 16.增能(empowerment)也可以被視為是研究目標 17.以建構取向為知識論基礎 18.研究結果也許是逐漸浮現而非之前的臆測 質性研究的優勢 ?詳盡且有足夠的深度,能看到標準化測驗所看不到的現象?開放性,能發展新的理論,找質性研究的弱勢 ?較不容易形成普遍性的解論或通則 ?較不容易進行有系統的比較

出過去文獻或研究所忽略的現 象 ?協助人們從更廣的視野看待研究及世界而不會侷限於過去所 得研究發現 ?可以避免主觀先見?有些時候會與研究者個人風格及技巧有關 ?對所參與的情境容易形成影響,甚至改變。 二、為何進行質性研究? 1.研究題目性質適合以質性研究方式來進行(回答How或What的問題) 2.研究主題需以探究方式進行(exploration) 3.研究主題需呈現較細膩的觀點(detailed view) 4.必須在自然情境下進行研究(natural setting) 5.研究興趣強調個人的主觀觀點(personal viewpoint, “I….”) 6.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源進行文本資料的分析(text information) 7.個人性、實務性、學術性三種不同的目的(Maxwell, 2005)。個人性目的 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需注意結果的分析與解釋,過程中個人的熱誠是 夠的,但容易形成偏誤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三、質性研究的歷史發展(陳向明,p.34~) (一) 質性研究歷史淵源 1.民族誌的發展 2.社會學領域的發展 3.自我反省意識的覺醒 4.對政治權力的反思 (二) 質性研究歷史分期 1.傳統期(1900-1950) 2.現代主義期(1950-1970) –現象學、詮釋學、以及其他相關思潮的影響 3.模糊期(1970-1986) –自然主義、建構主義的興起

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描述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 许多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同非企业家是不同的;企业家开创的企业同非企业家开创的企业也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但我们的研究却认为,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比多数人预估的情况都要复杂的多,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性要大于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之间的差异,和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与非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当企业家与他们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被意识到的时候,找到一个方法来分清这些差异就成为很必要的工作。那么研究不同企业进行创业有共同的特征么?能把这些共同的特征归类么?也就是说能够把企业家创业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描述出来,例如,企业家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家所建立的组织的特征。 本篇文章就是试图把先前描述的企业家创业的各种变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并希图为描述复杂的多变量的企业家行为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洞见。当这个框架给出以后,后面的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想描述一个完整的“大象”,而不象前人那样仅仅抓住“大象”的某个部位就作出了结论,我们至少要给这个“大象”的每个部分命名,尽管不能描述每个部分的本质。 以前的研究都不是结构化的,都仅涉及了创业活动的某个方面,他们的目的是把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企业家创造的企业与非企业家创造的企业相区别。其实,这些研究都是在假设各种企业都是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效的区别所有企业家行为和

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差异。然而,通过对企业家文献的研究回顾表明,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而且每个研究都试图通过对企业家的细微比较来区别他们某个方面的差异。并且试图区分作用于企业家行为与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不同变量。Pennings描述了支持新企业创业的外部环境;Van则聚焦于企业家进行创业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把企业家所创业的环境,企业家和企业家所创立企业的多样性考虑进去以后,我们研究的焦点就改变了。为什么每个新创立的企业都不同于其他企业?研究者要考虑影响每个企业建立的多个变量的综合。企业的创立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每个描述的方面仅仅是其中一点,而不是全部。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反复的重复他们的相同的创业路径,不同企业家的创业路径大不相同。他们所采取和不采取的行动,他们所在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反应都是十分不同的。所有这些要素在某个企业创立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组合。对于研究者来说,仅仅聚焦于企业家某个典型的或一般化的行为方面是不够的。每个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都是有变异的,研究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异的形式。Vesper研究了11个不同的企业家,来寻找这个变异的过程,Cooper也研究了在不同产业领域的不同的企业家创业行为。 一旦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创业的变异和复杂性被充分的认识到,就有必要找到一个系统的能够发现并评价不同企业创业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概念性框架。(Mckelvey,1982)当并不认同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是相同特征的时候,研究他们之间的不同特征就成为有意义的课题。我们提出的这个描述性框架的意义就是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比较和对照不同的复杂的企业创业现象的方法,并且提供了一个概念化这些差异和复杂性的概念体系。 描述新企业创业的框架 企业家的概念在研究企业家问题时通常是一个比较多样化且难于统一的问题。因为企业家仅仅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变量之一,因此我们先来定义“新创业企业”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定义起来更为容易一些。 新企业的创立就是把一个新组织组织起来的过程。所谓组织就是把不断进行的相互关联的行动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程序并获得相应的产出。这个定义与新组织的发展具有相同的意义。一个新组织的建立要至少包括下面一个过程:

(创业指南)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创业指南)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描述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 许多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同非企业家是不同的;企业家开创的企业同非企业家开创的企业也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的壹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均是壹样的。但我们的研究却认为,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比多数人预估的情况均要复杂的多,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性要大于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差异,和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和非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当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被意识到的时候,找到壹个方法来分清这些差异就成为很必要的工作。那么研究不同企业进行创业有共同的特征么?能把这些共同的特征归类么?也就是说能够把企业家创业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描述出来,例如,企业家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家所建立的组织的特征。 本篇文章就是试图把先前描述的企业家创业的各种变量组织起来形成壹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且希图为描述复杂的多变量的企业家行为提供壹个有价值的洞见。当这个框架给出以后,后面的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想描述壹个完整的“大象”,而不象前人那样仅仅抓住“大象”的某个部位就作出了结论,我们至少要给这个“大象”的每个部分命名,尽管不能描述每个部分的本质。 以前的研究均不是结构化的,均仅涉及了创业活动的某个方面,他们的目的是把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和非企业家创造的企业相区别。其实,这些研究均是于假设各种企业均是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效的区别所有企业家行为和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差异。然而,通过对企业家文献的研究回顾表明,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且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而且每个研究均试图通过对企业家的细微比较来区别他们某个方面的差异。且且试图区分作用于企业家行为和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不同变量。Pennings描述了支持新企业创业的外部环境;Van则聚焦于企业家进行创业的过程。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

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6.2.城市设计准则 城市道路设计准则 开放空间设计准则 建筑设计准则 广告标识与照明设计准则 街道设施与家具设施准则 7.行动计划 7.1.开发实施策略 7.2.分期开发建议 7.3.村庄改造策略 7.4.经济测算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 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 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 6.2.城市设计准则 城市道路设计准则 开放空间设计准则 建筑设计准则 广告标识与照明设计准则 街道设施与家具设施准则 7.行动计划 7.1.开发实施策略 7.2.分期开发建议 7.3.村庄改造策略 7.4.经济测算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定稿版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

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 论框架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不尽完善,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本文吸收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基本理念,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尝试给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间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继承与扩展。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与产业间分工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贸易对象从以商品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产品为主,分工对象从最终品(成品)转变为中间品(价值链环节)。长期以来,”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用于解释商品贸易。而”服务”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无形性”是其基本特征(江小涓,2008)。但现实中,服务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体,即使是非生产性服务业同样拥有完备的全球生产体系(Low,2013;Miroudot,2012)。服务贸易蓬勃发展挑战了以”实物要素”为核心特征的传统贸易理论。

江小涓(2008)指出,尽管”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来源不同(前者一般为技术差异,后者是生产要素比率差异),但它们都导致了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进而促使贸易发生,这才是理论的”核”,并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Bhagwati,1984;Falvey&Gemmell,1996)。江小涓(2008)进一步提出,将商品和服务都还原为一组要素集合,即把商品和服务贸易都”拆分”为要素集合的贸易,那么它们的核心基础是一样的,因此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分工理论对商品和服务贸易都适用。最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传统服务的可分割性,区域合作的日益深入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等;这些都从”技术”层面促进了服务业分工的日益深入。2.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扩展。”比较优势理论”同时适合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但其长期以来都是针对最终品,在中间品逐步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实现载体后,比较优势理论还适用么?Jones和Kierzkowski(1990)认为比较优势仍是全球生产分工的基础,而且适合服务业。曹明福和李树民(2005)认为比较优势是获取全球价值链分工利益的核心来源之一。卢锋(2004)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指出:不同生产工序的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形成比较优势和贸易收益,促进分工行为的产生。本文同样认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个概念性框架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个概念性框架 摘要: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解决区域间的市场失灵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降低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框架,确保合作顺利运行;有利于解决区域公共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般是依据系统要素合作的系统性原理而构建的。系统的运行需要有动力机制、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存在,因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应包括动力、组织、约束和协调机制这四大要素。 关键词: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利益;制度安排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圈”、“带”、“群”、“区”的纷纷涌现,构建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便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亦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还鲜有探讨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要素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期望本文的探讨能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推进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有所俾益。 一、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区域是指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一个特定空间。在一个区域内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主体(如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这些多元主体的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多元主体必须相互协调其关系,进行协同合作治理,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这些利益矛盾与冲突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协调,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害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深入发展,其中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核心。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首先,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目的导向。社会领域中的机制一般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的,因而带有明确的目的导向性。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也具有相应的目的,即是为了实现区域公共利益。其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被用来借指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机制设计良好,那么当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它便会自动迅速地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的目标。机制是一种联结,是一种有机联系,意味着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是一种有机联结,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多个政府主体相互联结和互动的运作系统,并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产生新的整体功能作用,即通过协调合作来保障区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再 收稿日期:2012—08—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的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研究》(089600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设计调研

《设计调研》 教学目的: 从设计研究的角度对同一命题以不同视角展开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整合,帮助学生认识设计调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法,认识“工具”与“观念”的不同作用和调查文本的表达方式。 作业与考核标准: 课程作业以论文、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考核标准为能够根据课程任务书完成设计调研报告的写作。 教材及参考书: 1.《设计质性研究》,【美】巴歇尔、罗斯曼著,王慧芳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2.《设计调查》,李乐山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零点调查:民意测验的方法与经验》,袁岳、周林古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前言 一、设计调查的专著 设计调查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是设计专业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一,是设计师应该具有的一部分能力和知识,是设计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二、如何衡量企业的设计水准 大约从以下三方面去衡量企业的设计水准。第一,是否有大量高水平的设计师的合作,是否有多专业人员的分工与协同。设计是规划未来,设计师已经属于社会规划层的人,除了个人利益外,更应该具有职业的社会责任感。第二,是否有长远规划和系统思想。他们应当是一个具有工业社会价值观念群体。第三,是否积累了大量设计数据,是否能够进行设计调

查和科学实验收集设计数据。企业公司是否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数据,是衡量设计水准的最有代表性的标志。 三、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的区别 设计调查具有自己的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方法,这些都与市场调查有区别。 1、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目的不同。市场调查是调查市场上已经有的产品。而设计是规划未来,设计调查是为了策划设计新产品而进行的调查,要调查未来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不存在,在市场上无法调查。设计调查包含了长远和全局考虑、近期以及眼前的目的。设计调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目的。第一,设计调查长远目的是为规划企业和人类长远生存发展进行的各种有关调查。第二,设计调查的近期目的是为了规划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而进行的调查。第三,设计调查的眼前目的是为了具体设计与制造,分析新产品的可行性报告,建立设计标准,制定设计指南、产品检验标准和方法、可用性测试和测试方法。 2、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方法不同。设计调查方法包含市场调查的各种方法,还包含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3、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的对象不同。用户人群可以被分为专家用户、普通用户、新手用户或偶然用户等等。 4、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内容不同。设计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念与期待,生活方式,设计审美,使用过程,产品可用性,高档产品的设计特征等等。 5、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所起的作用不同。市场调查的基本作用是维持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释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③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④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⑤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⑥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⑦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1)基础性研究:旨在探讨教育的普遍规律,阐明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等问题,目的在于不断认识和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把握其自身的活动规律,理清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等,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回答教育中的“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性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回答“是什么”及“怎么办”的问题。它以一线教育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基础性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或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知识,方法和经验,以改善具体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定量研究: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4)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定义变量(1)抽象性定义:也称概念性定义,它是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概括。 (2)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4.制定研究计划的内容:研究计划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如何成效。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研究题目②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③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⑤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⑥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⑦经费概算以及需 要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5.课堂观察的含义:课堂观察,是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6.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学校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的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7.常用的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也成为简单随机抽样,其特点是全凭机遇来抽样。它可采取两种具体方式:一是采用抽签的方式,二是使用随机数目标。

质性研究方法浅析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研究工具——“质的研究”方法浅析现行的教育环境下要求广大的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可就是,说说容易,做起来 难啊。据笔者调查,现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潜心做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二:一来就是教师队伍特别就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对于专业的研究理论与技术基本一无所知,多数人对于“研究”还就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二来,教师基本的教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备课、上课,各种读书笔记、业务积累,每学期还要准备常规检查的材料,如此种种已经让老师们应接不暇,哪还有心 思潜心研究?如此反复的工作量,只会让老师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如何让老师们从繁琐又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走上充满乐趣而又幸福的研究道路上呢?我认为,还就是先消除老师们对于做研究的误解与迷茫,然后再让其了解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为重要。 说起做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也就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教育研究可以瞧成就是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的一种态度,就是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了解学生,对已有的教学内容经过恰当的筛选与加工,然后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过程。狭义的教育研究隶属于规范研究,就是基于一定的观念、方法与途径对教育问题的一种探究、研讨过程。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为主,表现为行动研究或实践研究,其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对于质的研究国外学者这样定义:西方学者伯格(Berg)指出:所谓“质”,就是指一件事物就是什么(what)、如何(how)、何时(when)、与何地(where)等意义,其本质就是非常暧昧不清的;邓津(Denzin)与林肯(Lincoln)也指出“质的”一词,隐含着“过程”与“意义”双重意涵;斯特劳斯(Strauss)指出: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就是在于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研究对象的参与及其观点之融入;同时,质的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与统计的分析程序,而就是强调藉由各种资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陈向明(2000)就是中国大陆质性研究的代表人物,她的定义就是:质的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