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

摘要

关联交易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长久的现象,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证券市场的内在要求。关联交易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大量具有欺骗性、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充斥市场,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和大股东抽取上市公司资金、侵犯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工具时,关联交易就越来越被市场和监管者所关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甚至被中小股东所反感和厌倦。事实表明,不规范的关联交易使中小股东、债权人以及上市公司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使证券的投资风险明显增加,市场投机性也随之上升,加大市场的不安定因素,最终会削弱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础因此本文的重点在于关联交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而非其是否应该存在。

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报道及所收集的其他资料为对象,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将其作为本文论点的主要论据,对我国目前关联交易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找出目前相关法律、准则中存在的不足或漏洞,提出自己关于如何规制关联交易一些思考。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等。

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关联方的法律界定及其各自特点。

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从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交易信息披露规定不完善等四方面提出了关联交易现存问题。

第四部分对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从对非关联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对证券市产构成的危害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等四个角度进行了展开分析。

第五部分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提出了措施。即完善关联交易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税法的规制。以及提出了限制关联交易其他配套办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制

- I -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界定及特征 (3)

2.1 关联方的界定 (3)

2.2 关联交易的界定 (3)

2.3 关联交易的特征 (4)

3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6)

3.1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6)

3.2 并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6)

3.3 交易的信息披露规定不完善 (6)

4 非规法关联交易的危害 (8)

4.1 关联交易可能损害非关联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8)

4.2 关联交易可能会进一步对证券市场构成严重危害 (8)

4.3 关联交易可能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危害 (9)

4.4 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其他危害 (9)

5 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制 (11)

5.1 完善关联交易公司法的规制 (11)

5.2 完善关联交易证券法的规制 (11)

5.3 完善关联交易的会计法规制 (11)

5.4 完善关联交易的税法规制 (12)

5.5 限制关联交易的其他配套办法 (12)

6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 II -

1 前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关联交易是现代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合理的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客观具有的不公平性,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会对中小投资者等造成损害。关联交易是企业通过与关联方发生资产、劳务或债权债务的转移,达到公司预期目的的一种自主行为,有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费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集团利润最大化,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其利大于弊。因此,在管理上要兴利除弊,通过完善会计制度,加强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公允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在国内外经历了一个从完全禁止使用再到允许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的过程,相应法律规范也不断走向成熟。

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颁布了第一个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2001年12月21日,我国财政部又制定发布了新的会计规定—《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2004年12月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04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披露规范,对年度报告的编制及其披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2004年报中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毕竟信息披露制度属于提前防范,因此往往滞后于层出不穷的关联交易。我国也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不少专家、学者对关联交易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目前我国业界有关人士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关联方关系的范围界定研究,IAS24及各国准则都将“控制”与“重大影响”作为关联方关系的判定标准,但对由“共同控制”与“共同影响”差异而产生的关联方关系问题,IAS24、加拿大准则征求意见稿及我国准则均未加以解释,而英国FRS8指南则作了详细分析,指出“共同控制”与“共同影响”之间的差异在于,“控制”产生一种能力,使被控制方将自身利益置于次要地位,而“影响”的作用与之相比则较不肯定。肖红(2002)认为,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所反映出的对关联方关系披露的各种不一致理解和处理来看,我国准则指南应当尽可能全面、具体地对关联方关系范围作出说明,FRSS的这种规定值得借鉴考虑。

以李明辉为代表,他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关联方交易定价政策的披露方面仍然不完善。作者结合国外的定价政策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的定价方法,如成本或者(可比)市价法、再售价格法、净利润率或毛利率法等,并认为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采用此种定价方法的理由及其与市价的差距等,这些都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与关联交易普遍性并存的是滥用关联交易这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相当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利用大量的不公平关联交易粉饰业绩、侵占上市资

- 1 -

产,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我国相关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的“缺位”和监管力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上市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创造了条件。在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下,会计规范在约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中的作用只能从确认和计量角度尽可能地减少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空间,并将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关联交易予以充分、及时地披露,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判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而对杜绝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的发生,会计规范的约束力相对较弱。另外从税法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制也不过全面。因此,对于关联交易,关键是规范,而不应当是减少或禁止,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经验教训,坚持“法律、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充分发挥关联交易的积极作用,有效打击非规范关联交易,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有利之处,保持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对关联方关系及其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客观的说,虽然我国在理论研究上己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实务上己经起步,但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上仍存在许多不足。

在1997年5月,国家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前,我国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做出有关披露的规定,但在某些法律、法规中涉及了一些关联方披露的事项,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要求披露: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况、持股情况和报酬,公司及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客与格式难则第一号年度报其关联人一览表和简况等。

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企业内容包括:关联企业的名称、所在地、主营业务范围以及公司持有该关联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公司在列示关联企业有关资料时,.可以只列示由公司长期投资的形式自接或间接地持有其所有者权益的20%以上的其他法人和经营单位等。因此,《准则》发布之前,韦实上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上己经提出了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要求。《准则》的发布,填补了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做出披露的规定的空白,并且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明确了关联方、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概念、范围以及披露的内容和要素。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众多,社会影响大,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尤其是比较隐秘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有助于它们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不规范的关联交易披露侵害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因此,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的理论界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从关联交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而非其是否应该存在这一点出发,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报道及所收集的其他资料为对象,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将其作为本文论点的主要论据,对我国目前关联交易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

- 2 -

响进行分析,力图找出目前相关法律、准则中存在的不足或漏洞,提出自己关于如何规制关联交易一些思考。

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界定及特征

2.1 关联方的界定

关联方,亦被称为“关联人”、“关联企业”等。各国立法模式及表述方式的差异给关联方的统一定义带来了较大困难。在美国证券法下,关联方被定义为“除发行人外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发行人或者由发行人控制的任何人或者与发行人一起直接或间接受着控制的任何人”。《国际会计准则24---之关联方披露》将关联方定义为“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认为他们是关联方”。

我国的《沪深股票上市规则》则将关联方分为关联法人、关联自然人或潜在关联人。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是指: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以及与上市公司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法人(包括但不限于母公司、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2)关联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上市公司的关联自然人是指:1)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个人股东;2)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3)上述人士的亲属,包括:①父母;②配偶;③兄弟姐妹;④年满18周岁的子女;⑤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配偶。上市公司潜在关联人是指因与上市公司关联法人签署协议或作出安排,在协议生效后符合关于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的法人或自然人。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泊之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则规定,在企业财务或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影响,则为另一方的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虽然立法模式及表述方式的差异给关联方的统一定义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各国立法例一般都将是否存在“控制”或“共同控制”作为判断关联方关系是否存在的标准。

2.2 关联交易的界定

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关联交易定义为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遵照这一定义,理解关联交易的要点有:

①构成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即通常是在关联方关系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关联各方之间的交易成为关联交易。

②资源或义务的转移是关联交易的主要特征,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资源和义务发生转移的同时,风险和报酬也相应转移。资源或义务的转移一旦发生,则不论是否收取了价款,都应判断关联交易已经发生。

- 3 -

③关联方之间资源或义务的转移价格是了解关联交易的关键。关联交易通常来说能在一般商业条款中使参与双方受益。一般商业条款是指那些与非关联交易的期望合理受益相比,受益更多或更少的商业条款。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在使用其他条款没有有利之处时,经常以这种条款进行。但在某些情况下,关联交易是为了使交易的一方受益而进行的。另外,当企业预期国家税收或关税会造成其财务负担加重时,可能在一项关联交易中按为减轻这种负担而设计的条款来定价。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沪深股票上市规则”)对“交易”的界定与之大致相同。根据《沪深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①购买或销售商品;②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③提供或接受劳务;④代理;⑤租赁;⑥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⑦担保;⑧管理方面的合同;⑨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⑩许可协议,赠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双方共同投资。

应该说,《沪深股票上市规则》对“交易”的定义是较为科学的。它一方面较为准确地界定了交易的内涵,另一方面又采用列举的方式列出了关联交易的基本类型,便于上市公司在实践中适用相关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此外,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和“其他事项”等术语为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3 关联交易的特征

2.3.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特征

关联交易是与独立交易相对应的交易方式。在独立交易中,交易双方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在遵循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趋利性使双方完全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价格上的博弈达到均衡,进而实现交易双方效用的最大化。

在关联交易中,虽然从法律角度看交易双方均有独立的人格,处于平等的关系,而且也各自以自己的法人财产权为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然而,由于双方之间的特定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拥有实质的影响或控制能力,“利己”的动机会驱使处于优势的一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或控制力按不等价的方式来达成交易,因此交易中就可能会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处于弱势的一方及其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会受到侵害。“关联交易的本质特点在于交易表面上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实际上由一方决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关联交易双方实质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在实践中,大股东由于在上市公司的决策机构和经营机构中有充足的代表,因此可以保证其利益的维护。但中小投资者由于股权分散,往往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发挥实质的影响,因此其利益常会受到侵害。因为在法律上,虽然公司是独立的主体,公司财产权由公司控制,但是公司的运营是靠人来实现的,是依资本多数表决原则来进行的,因此公司的财产权、管理权实际上被少数控股股东所控制。特别是随着现代股份有限公司的社会化,多数持股较少的股东不关心公司经营,不参加股东大会,这更加剧了控股股东控制公司的财权和管理权的趋势。在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转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今天,公司事实上被少数控股股东所选举的董事会所控制,公司操纵在以董事会及其所聘任的

- 4 -

经理所组成的公司管理集团的手中。而握有多数股份表决权的控股股东则隐藏在其背后,控股股东的意图不可避免地渗入公司行为之中。控股股东可能迫使公司牺牲自身利益,从事有利于控股股东的不正当交易,致使公司少数股东或债权人蒙受经济损失。虽然小股东有“用脚投票”的权力,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披露的时滞性,这些投资者经常是带着“伤痕”离去。可以说这一权力是以其不公平地承担一定经济代价来实现的。

因此,关联交易很有可能违背正常的商业条款和市场规律,影响交易的公平和公正。尤其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关联交易可能被用于为某些利益人谋求私利,破坏了证券市场诚信、公平的基本原则。所以如何有效地将关联交易的不公平性最小化一直是法律、法规尝试的方向。

2.3.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特征

关联交易最明显的经济学特征在于它作为一把“双刃剑”,首先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其次是它客观具有的不公平性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可能会破坏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经济效率。

传统经济学假设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即市场的运作处于完全无摩擦的状态,每个交易者获得的信息是完全的、平等的,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的正常经济运行不存在其他成本。但实际情况是,任何一项经济交易的达成都不是没有代价的。除了必要的交易费用和税赋外,现实中的信息不对称促使交易双方不仅要经过一系列搜寻信息的过程,还要保证合约的如期履行,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有时这些成本会限制合约的产生和履行。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制度经济学家R·H·科斯1937年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认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并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即交易成本是为实现交易的一种资源性支出。当交易成本小于交易能带来的利益时,交易是有效率的。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率是交易双方追求的目标。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在关联交易中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要低于单纯的市场交易,而管理成本则要少于企业内交易,因此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科斯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同时其认为,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之功能的关联交易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公司集团对单个企业的替代和扬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整个市场体制不完善,信息传递不畅,特别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危机,因此市场中不确定因素较多,交易风险相对较大,同时各类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巫待健全。在这一特定环境下,企业为顺利达成交易和履行交易就可能必须支付更多的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看,关联交易可以通过缩短交易时间、提高履约率等方面为企业带来降低交易成本的好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这种交易手段被某些大股东过度使用或滥用时,其在客观上具有的不公平性可能导致控股股东用“股东人格”代替“公司人格”,利用关联交易掠夺上市公司的资源,进而对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种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不公平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可能超过关联交易所带来之交易成

- 5 -

本的节约。

3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与有关监管部门一直在做着“猫捉老鼠”的游戏,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不少关联交易游离于监管之外,因此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还不规范,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存在。

3.1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按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如果交易价格明显有失公允,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从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不公允关联交易。但随之又产生的问题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为非关联交易,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这种手法将更加不易被察觉。2004年就出现了上市公司将其重要的关联方通过自己降低持股比例或由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转让股权等方式转为非关联方,其主要动机是报表的粉饰需要。例如2003年天津磁卡与天津环球高新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将价值2.15亿元的静态验钞机销售给后者,产品销售毛利为1.31亿元,占上市公司2001年度合并主营业务利润的54.56%。

3.2 并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关联方交易并不一定导致会计报表粉饰,如果关联方交易确实以公允价格定价,就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在一个并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公允价值又是何其难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所采用的转移定价方法很多(转移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主要有:购买和销售商品,主要采用市场价、成本价、内部价、协议价、优惠价等;提供或接受资金,主要采用的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利率、定额利率、同期银行利率;提供或接受劳务,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价、市场价;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其交易计价方法有市场价、协议价、评估价、按相应比例计价、政府规定价;资产、股权转让(包括在建工程转让、整体收购产权),其定价方法主要有确认价、效益价、优惠价。我国会计准则中没有规范关联交易的计价方法,客观上为上市公司滥用转移定价和逃避监管提供了方便,致使企业自行选择对其最有利的定价政策。此外,正如前所述,对待公允问题,只有经过实质性判断后,其不公允的实质才不会被表面的公允所迷惑。

3.3 交易的信息披露规定不完善

3.3.1 有用信息量少

关联交易内容披露时,对投资者有用的信息量很少,一般仅披露关联企业与上市公司就关系、经营性质、主营业务、注册地址、法人代表等,而对各市场主体来说都是重要的决策参数如交易金额或相应的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交易价格、

- 6 -

定价政策等往往不予披露;即使披露了,也未说明有关资产是否经过审计、评估,是否按照独立企业的核算原则予以定价等,使投资者很难了解到关联交易的实际情况。还有关于实际控制人的披露。在做关联交易和融资的时候,有些上市公司虚构了几个层次的公司,利用金字塔式多层控股链,来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公司之目标。

3.3.2 披露内容含糊随意

如对于关联交易的披露应遵循的重要性原则。准则要求对重要的关联方交易应当披露,对非重要的、零星的关联方交易,如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的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以不予披露。而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主要依靠职业判断,这就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一些随意性,有操纵的余地。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国有控股的提示。国家持股一般有四种方式:国资局持有、财政局持有、委托某企业集团持有、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而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后两种形式存在。许多上市公司在拐示股东持股情况时,仅以国家股例示,掩盖了许多关联方;有的公司只说明关联交易,未说明关联方究竟是何关系;有的只说明交易量,没有说明金额的数量,使人迷惑不清。

3.3.3 忽视担保这种关联交易行为的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之间的连环担保这种关联交易行为具有债务扩散和放大的负面影响,在债务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冲击波将沿直线甚至网状传播,导致一个地域内的一批企业出现偿付危机,社会反映强烈,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而且,连环担保具有被动性,担保债务是或然的,连环担保的担保人对被担保人的经营信息不像其他关联关系那样透明,因而控制能力有限,一旦出现问题就是灾难性的,难以采取洽当的应对措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已形成了不同的担保圈,从地域上看比较典型的有上海本地上市公司之间的“上海圈”,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之间的“深圳圈”,以及福建上市公司之间的“福建圈”。在“上海圈”中,较为突出的是国嘉实业。国嘉实业经营状况极不理想,土营业务几乎为零,屡屡亏损,同时负债累累,多项到期贷款不能如期还款,多家上市公司因为其进行担保而受牵连,包括隧道股份、开开实业、方正科技、长江投资、联华合纤等。其中隧道股份一家担保的金额就超过亿元,而隧道股份本年利润仅有9689万元。联华合纤也陷入了亏损境地,为国嘉的贷款担保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这些公司倒下,极可能牵扯出更多的公司,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3.3.4 缺少直接对不规范交易的罚则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直接针对不规范关联交易的罚则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中,现行法规并未对上市公司违反其信息披露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相应的规定。可见,减少和杜绝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仍然任重道远。

综上,在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关联交易的不规范化会损害上市公司的独立经营能力。

- 7 -

4 非规法关联交易的危害

关联交易是一种有别于一般市场交易的交易行为,其特殊性在于交易主体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特殊关系,也就是关联方关系。正是上述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由于有可能存在某种特殊利益关系使得交易失去公允性而与一般的市场交易行为有所不同。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有其合法性,但更多的是有害的一面。它为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提供了在市场外衣掩护下的合法途径。

4.1关联交易可能损害非关联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这里引用香港何美欢教授关于关联交易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如A控制A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份,A与A公司之间的交易应属于关联交易。在这种交易中,A可能会出于本人的利益而偏袒他本人而不是A公司,因为在A公司的收益中,他只占60%的份额。这样,对A公司来讲,这是一笔不利的交易,少数股权股东和债权人将受到损失。另一个例子是A为B公司的行政总裁,该公司由100名分别持有1%股份的人拥有,由于股权分散,股东不屑于公司的控制权,B公司实际上由A控制(这种情况亦称内部人控制),尽管A并不拥有B公司的股份。A与B公司之间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在这种情况下,A 与B公司做的任何交易,都会令B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因为A在B公司中即使有利益也只会占极小的份额。

4.2 关联交易可能会进一步对证券市场构成严重危害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基础,但如果证券市场成为少数人士利用关联交易攫取利润的游戏场所,投资者将会对市场丧失信心,最终将会远离市场。关联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另一种严重危害是增加了关联内部人士进行内幕交易的机会和市场操纵的手段。关联交易还粉饰了公司财务报表,掩盖了投资风险,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判断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势必将受到损害而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具体到我国证券市场,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

①大量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会扭曲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误导投资者错误投资理念的形成。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即通过上市将社会资源向那些业绩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集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使那些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公司经营业绩能够一下子提升,给人造成一种繁荣假象,投资者资金向这些公司集中,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同时,此类上市公司股价往往处于高位,易形成巨大泡沫,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另外由于关联交易操作而导致股价上涨,容易误导投资者形成一种越向绩差股投资越赚钱的错误理念,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②过多的关联交易,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独立性。采用购销方式的关联交易,在使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水分的同时,更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上市公

- 8 -

司对母公司的依赖性太大,独立能力大大弱化。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书异化成集团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或加工场所,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都由集团公司包了。一旦母公司不再承担这种义务,或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抗击外部风险能力不断衰弱甚至最终丧失,主营业务必然陷入困境。如湖北兴化随着采购关联交易的急剧减少,从 1998 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开始明显的减少。

4.3 关联交易可能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危害

大量的关联交易会造成公司面临的风险增大,不利于公司的后续经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经营风险和潜在风险上。

4.3.1 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经营危险

关联交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上市公司在某一阶段创造或维持较好的经营业绩,以不同方式为上市公司“创造”利润。但关联交易也会使上市公司跌人低谷,陷入巨额亏损。如在购销业务中,关联交易具有交易价格和数量的随意性,更缺乏透明度。当大股东自身难保,对上市公司没有能力再“拉”,甚至通过黑箱操作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上市公司的业绩便随之下降,从而弱化了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1997年、1998年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高峰时期。从这两年的年报来看,许多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已经发展到使上市公司无法独立经营的地步。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异化成集团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或加工场所,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都由集团公司包办。一旦母公司不再承担这种义务,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抗击外来风险能力不断衰弱甚至丧失,主业经营必然陷入困境。

4.3.2 使上市公司潜在危险更大

近年来上市公司资金被大量挤占到虚增利润的现象愈来愈多,而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收取的资金占用费的费率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准,有的费率在10%左右,有的高达18%。很显然,大股东挤占上市公司费用及向上市公司收取资金占用费,属于关联交易,应及时披露资金占用金额、费率及占用时间等。而对于上市公司募股或配股资金,则应当禁止任意占用。

上市公司虽然可以通过关联交易,向占用资金的单位收取资金占用费并计入当期损益来提高当年收益,但其中也蕴含了相当的风险:首先,即使是认定合理的资金占用收入,也可能出现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因为根据《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不得经营贷款业务,企业之间不得办理借贷或变相进行融资业务”。而且,企业间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应该以银行利率为准,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这种收入不作为合法收入,一旦关联企业因资金占用发生诉讼,出资方往往只能收回与银行同期的利息,而占用单位一旦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甚至破产,便会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金运作和利润状况,甚至以前年度损益。

4.4 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其他危害

- 9 -

4.4.1 滋生腐败和犯罪

关联交易发生在关联人之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非规范关联交易又是采用合法的交易形式进行的,因此,非法关联交易给小部分人谋取不法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滋生腐败和犯罪活动。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艰难而漫长的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因此在我国诞生了相当多的“国字号”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持有的国家股和国有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持有的国有法人股在整个股份额中占到了很大比例。与此同时,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中的部分人员借助国家赋予的职权,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国有资产,为自己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谋取国家利益。在此过程中滋生了大量的诸如受贿、贪污、读职等腐败和犯罪活动,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廉政建设。

除此之外,在其他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关联交易,亦会带来相当多的犯罪活动。例如,犯罪分子可以通过非规范关联交易侵占公私财产、偷逃国家税收。

4.4.2 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上市将社会资源向业绩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集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上市公司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粉饰财务报表,标榜优良业绩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的母公司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不惜通过关联交易向壳公司注入利润或置换出亏损。这样一来,一些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公司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业绩,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向这些公司集中,导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同时,非法关联交易排斥同业竞争对手,使得原本通过竞争机制形成的“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也对关联交易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失去调节作用。因此,大量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扭曲了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4.3 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在平等、公平、诚信、竞争、合法的市场交易准则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使整个市场经济秩序在有序、稳定中不断发展。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却给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严重阻碍。因为非规范关联交易直接反市场交易准则,不受市场机制的约束,交易主体在利益驱动下进行交易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交易如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频繁发生,就会呈现经济繁荣的虚假表象。

上述情况表明,大量非规范关联交易造成的经济繁荣表象使得社会经济具有相当大的泡沫性,也造成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失衡。市场经济秩序如果长时期处于这种混乱和失衡当中,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根本性危害。

- 10 -

5 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制

5.1 完善关联交易公司法的规制

法律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和效益兼顾,两者不能偏废。在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中,关联方基于控股股权、关键职位或者其他因素对公司施加影响,对公司的关联交易作出安排,其行为后果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利益格局,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给关联方带来的额外利益是以牺牲公司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各国公司法对于关联交易的限制,目的就在于从外部对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基于内部关系产生的具有消极作用的安排进行管制,以保护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善股东大会的投票机制,吸收中小股东参与管理。

②完善股东大会表决制度,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件事会的监督职能。

④强化董事与控股股东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中的义务和责任。

5.2 完善关联交易证券法的规制

综观证券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制宗旨,主要为二:一是防范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维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二是维护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信心。信息披露要求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及交易过程中,有关主体公开的资料或信息要符合内容上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时间上的及时性、空间上的易得性、形式上的适应性。证券市场监管者普遍对关联交易执行比一般交易更为严格的披露标准。关联交易的法律特征为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充分的信息披露就成为保障关联交易公正和公平的关键。

另外,上市审查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从源头减少并规范了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股东大会的批准及回避制度也要加以完善。目前我国对不当关联交易的罚则偏弱,所以加大对不当关联交易的处罚力度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5.3 完善关联交易的会计法规制

在证券市场上,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纽带,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依据。投资者根据它们获得的信息预测上市公司的前景并依此决定上市公司目前股票的价格是否合适。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解读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前提之上,即所有交易均为市场独立各方按公允竞争的市场条件进行的。而我们知道,上述假设在某些关联交易中是不真实的。因此,会计报告中对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的披露以及对关联交易经济实质的披露对维持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避免误导投资者至关重要。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关联交易较不规范的情况下,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经济实质,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上关联交易的披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的披露;二是对某些重大关联交易的金额在

- 11 -

会计报表中披露,其他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5.4 完善关联交易的税法规制

税法对关联交易规制的重点在于防止关联企业间转移定价和偷税漏税。我国税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制,应该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国税法中对关联交易进行规范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关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等。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借款;对于不按独立企业业务往来合理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5.4.1 关于交易价格的调整

在商品交易价格方面,按下列顺序所确定的方法进行调整:

①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者相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进行调整;

②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价格所应取得的利润水平进行调整;

③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调整;

④在不能使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

5.4.2 关于融资利息方面的调整

在融资利息方面,对关联企业之间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其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的,税务机关可以参照正常利率进行调整。

5.4.3 关于劳务费用方面的调整

在劳务费用方面,对关联企业之间提供劳务,不按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和支付劳务费用的,税务机关可以参照类似劳务活动的正常收费标准进行调整。

5.4.4 关于财产收益和所得方面的调整

在财产收益和所得方面,对关联企业之间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不按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使用费的,税务关可以参照没有关联关系所能同意的数额进行调整。

5.5 限制关联交易的其他配套办法

5.5.1 正确引导关联交易的方向

如文章开始所提到的,关联交易本身是中性的,其之所以成为公司恶意利用的工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应该引导企业正确利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恶意避税、调节利润等。

- 12 -

5.5.2 加强税收情报的国际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强政府间的税收合作对于限制跨过企业的不当关联交易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类似的协议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中出现过。

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应交换为实施本协定的规定所必需的情报,或以缔约国双方或所属行政区或地方当局的名义征收的每一种税收的国内法律和规定,按此争税与本协定不相抵触的情报……缔约国一方收到的任何情报,应与该国国内法律取得的情报同样保密。仅应告知税收的查定、征收以及有关的执行、起诉或裁决上诉的人员或主管当局(包括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门)。上述人员或主管当局仅应为上述目的使用、加强税收情报的国际合作该项情报,但可在公开法庭程序或法庭判决中透露有关情报。

毋庸置疑,这种国家间的税收情报合作对于打击国际关联交易及避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也可为我国所用。

5.5.3 资产评估制度的配套

还可看到,一项资产,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其价格往往会上升几倍甚至几十倍,从而使公司无端获得一大块利益或“资产”,这也显示我国市场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对交易资产进行科学严格的资产评估。

综上所述,各项制度的配套将会对关联交易及其会计问题的解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6 结论

关联交易伴随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出现,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实事求是地说,我国调整关联交易的国内立法还相当薄弱,鉴于关联交易的复杂性,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作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仅以某一个部门法去调整,是无法达到规范和引导的目的的。立法机关对此应当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立法规划,将一些在实践中证明为切实可行的做法上升为法律。国家有关部门对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应当加快其改革步伐,避免关联人利用不同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法律空白,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国家、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通过本文对关联交易的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尽快完善关联交易的立法,发挥关联交易的功能,制止非法关联交易,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 13 -

参考文献

1.朱琳.对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会计准则的思考.财税与会计,2003(2).

2.郭晓效.关联交易会计处理仍有漏洞.财会月刊,2003(7).

3. 李明辉. 论关联关易的<公司法>规范. 中国工业经济,2002(4).

4. 李高中. 论关联交易与我国公司法完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3).

5. 刘连煌. 公司法修正草案关系企业专章中“深石原则”相关问题之研究. 法学丛刊,1996(6).

6.高跃生.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几点建议.财会通讯,2000(11).

7.李芸达.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一步规范化的一些看法.上海会计,2001(7).

8.肖红.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制度约束.财会月刊,2003(2).

9.孙鸿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界定与规范.当代法学,2003(1).

10.曾爱青、刘智勇.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剖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

11.柳平.关于公司关联交易及独立董事职责的思考.律师世界,2003(3).

12.李晓春.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13.林旭.对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会计准则的研究.财税与会计,2004(2).

14.柳平. 关于公司关联交易及独立董事职责的思考.律师世界,2003(3).

15.王洋、宋晔.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关联交易.辽宁经济,2003(1).

16.温元凯.资产重组案例一来自中国千家上市公司的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17.汪月祥.当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治.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7).

18.吴革.财务报表粉饰手法的识别与防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19. 金德环. 证券市场基本问题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0. 柳经纬.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1. 张文魁. 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22.Deanna S. Brooks,David J.Taylor and Kevin Watts.Executive and Outside

Director Benefits.Compensation &Benefit Review.Nov/Dec,Vol. 31,Issue,p

p15-18.

23.Fama & M.C.Jensen.1983.D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June),pp 301-325.

24.Meyer Pear1.1997.Compensating the Outside Direct.Directorship,Jun,Vo1.23,

Issue6,pp10-14.

25.Mc Laughlin & Co,1994.Link Found between Outside Director Stock Ownership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Corporate Board, Jan/Fed,Vo1.15,Issue84,p27.

- 14 -

26.0.E.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ree Press, New York.

2002

27.0.E.Williamson.The Lens of Contract: Private Order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2002, pp438-443.

- 15 -

致谢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领导及各专业的老师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导师教会了我学术研究的方法,为我指引了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并从选题直至论文的完成给予我重要的指导和帮助。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在资料收集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借鉴、参考和吸收了相关中外文献的一些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16 -

关联交易法律法规.doc

关联交易法律法规检索 1、《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二十五条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百一十七条(四)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发行人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

3、《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编报规则(第1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八条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 (一)发行人是否存在持有发行人股份5%以上的关联方,如存在,说明发行人与关联方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关系。 (二)发行人与关联方之间是否存在重大关联交易,如存在,应说明关联交易的内容、数量、金额,以及关联交易的相对比重。 (三)上述关联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损害发行人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况。 (四)若上述关联交易的一方是发行人股东,还需说明是否已采取必要措施对其他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 (五)发行人是否在章程及其他内部规定中明确了关联交易公允决策的程序。 (六)发行人与关联方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如存在,说明同业竞争的性质。 (七)有关方面是否已采取有效措施或承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八)发行人是否对有关关联交易和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或措施进行了充分披露,以及有无重大遗漏或重大隐瞒,如存在,说明对本次发行上市的影响。 4、《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 9.1本章所称“交易”包括下列事项: (一)购买或出售资产; (二)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对子公司投资等);

讲义 关联交易内部控制

关联交易内部控制 知识点1:关联交易概述:(一)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及其披露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二)关联交易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 1.什么是关联交易 本章所称关联方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2.关联方界定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界定是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首要问题。上市公司应依据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准确划定关联方的范围,确定关联交易所包含的事项,定期编制并及时更新股权结构图,如实披露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控制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披露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自然人或其他最终控制人。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应当进一步披露该自然人的简历,该自然人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情况,以及与该自然人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情况。 关联方主要应包括: (1)该企业的母公司。 (2)该企业的子公司。 (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4)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5)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6)该企业的合营企业。 (7)该企业的联营企业。 (8)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9)该企业或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密切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可能影响该个人或受该个人影响的家庭成员。 (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关联交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的关联交易准则中列举了11种类型的关联方交易:(1)购买或销售商品; (2)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提供或接受劳务; (4)代理; (5)租赁; (6)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的贷款或权益性资金); (7)担保和抵押; (8)管理方面的合同; (9)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10)许可协议; (11)关键管理人员报酬。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末,要求重要股东、债权人、客户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的规定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2)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3)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 (9)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 (10)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 (10)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 (11)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5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 (12)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13)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13)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特别规定13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14)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06年修订) (16)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17)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指导意见 (18) 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 (19)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19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7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20)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20)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2009年10月1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三章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 3.2.5 董事审议重大交易事项时,应当详细了解发生交易的原因,审慎评估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长远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方式掩盖关联交易的实质以及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 3.2.6 董事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应当对关联交易的必要性、真实意图、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作出明确判断,特别关注交易的定价政策及定价依据,包括评估值的公允性、交易标的的成交价格与账面值或评估值之间的关系等,严格遵守关联董事回避制度,防止利用关联交易向关联方输送利益以及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内部控制 第三节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 7.3.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应遵循诚实信用、平等、自愿、公平、公开、公允的原则,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7.3.2 上市公司应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本所其他相关规定的规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划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关联交易事项的审批权限,规定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议程序和回避表决要求。 7.3.3 上市公司应参照《创业板上市规则》及本所其他相关规定,确定公司关联方的名单,并及时予以更新,确保关联方名单真实、准确、完整。 公司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在发生交易活动时,相关责任人应仔细查阅关联方名单,审慎判断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如果构成关联交易,应在各自权限内履行审批、报告义务。 7.3.4 上市公司审议需独立董事事前认可的关联交易事项时,相关人员应于第一时间通过董事会秘书将相关材料提交独立董事进行事前认可。独立董事在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专门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7.3.5 上市公司在召开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会议召集人应在会议表决前

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投资案例分析

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投资案例分析

————————————————————————————————作者: ————————————————————————————————日期: ?

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投资案例分析 目录 一、法律法规对关联方的认定2? (一)《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认定?2 (二)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对关联方的认定 (2) (三)会计准则与证监会、交易所规则的简要对比 (5) 二、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的限制性规定 (6) (一)总体要求 (6) (二)程序合法 (7) (三)定价公允 ................................................................................................................ 8 (四)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 8 (五)不影响独立性及持续盈利能力8? (六)募投项目不会导致关联交易增加9? 三、关联交易获得认可案例的实证分析10? (一)总体分析10? (二)案例分析 (11) 四、关联交易被否案例的实证分析?13 (一)总体分析13? (二)案例分析?14 五、关联交易的解决措施........................................................... 16

? 一、法律法规对关联方的认定 (一)《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认定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准则第1号》)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在IPO时,拟上市公司应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披露关联方、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四)规定:“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公司法》对关联方及关联关系的规定较为原则。在企业申请公开发行时,具体判断关联方的标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对关联方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其中,第三条按照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类型对关联方进

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有序、竞争、开放的环境,以保证市场上每个经营者都能够公平竞争,最终实现优胜略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致使出现了很多行政垄断的现象,它垄断市场,致使国内市场主体不平等竞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由此还获得了很多垄断利益,引起了社会大众的不满,这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竞争。行政垄断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竞争秩序,必须对其严格控制,规制行政垄断的重要方法是法律,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本文从行政垄断之界定入手,分析了行政垄断的现状和成因以及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竞争秩序发垄断法 行政垄断严重危害着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清除迫在眉急。行政垄断具有双重违法性,既损害着政府的威信,也破坏者社会秩序,造成贫富和不公,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过度膨胀以及严重的私权利。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应该纳入反垄断法中,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单纯依靠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是不行的,相关法律尤其是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要考虑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的相关构建。建立保护竞争和反对垄断的法律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一、行政垄断之界定 (一)行政垄断的概念

行政垄断的概念应界定为:行政机关及享有行政特权的企事业组织滥用该权利实施的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谋取不正利益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行政垄断的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四方面来理解。第一,主体要件,即行政垄断的实施者,它区别于经济垄断就在于其主体是行政机关及享有行政特权的企事业组织。第二,主观要件就是行政垄断主体在实施行政垄断行为时所具有的主观心理态度。对行政垄断来说其主观态度只有故意,而没有过失。行政垄断就是其对行政权力没有依据法律运用,造成的行政权力的滥用。第三,客体要件就是行政垄断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竞争,通过竞争才能使得价值规律得到体现,生产效率提高,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垄断则破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造成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市场各种主体公平竞争,也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第四,客观要件,行政垄断的外在表现就是其离不开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权力来实现其利益目的。 (二)行政垄断的特征 行政垄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行政垄断实施主体的特殊性,其主体,即国家行政机关和授权行使行政管理全的其他社会组织,也就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特殊主体。第二,行政垄断的动机与目的呈现多样性。除获取经济利益外,还有就是政治利益、私人目的、权钱交易等。第三,行政垄断具有强制性与较强的隐蔽性。它是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使其具有不可对抗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而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命令、决议等方式来实施,则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宜人们所辨别。第四,行政垄断比经济垄断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它极大的侵害了经济自由。其次它对社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会加剧政治

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私募基金公司)

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私募基金公司) 要点 为规范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关联交易,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制定本文本。 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以下简称本公司”在旗下产品运作及公司经营活动中 的关联交易,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关联交易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诚实信用与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和公司的利益; 2.2 利害关系人回避的原则; 2.3 遵循诚实信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就任何关联方交易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明确、具体; 2.4 尽力避免公司任何股东或公司股东的其他关联方通过任何关联方交易垄断公司销售或其他业务渠道、或干涉公司运营或损害公司利益的原则; 2.5 遵循商业惯例,公平交易的原则。 第三条关联交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中国基金业协会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关联交易应当以不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的条件进行。 第四条禁止从事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确保投资人和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五条基金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公司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的关联方主要包括: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账户,基金管理人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管理的账户以及与控股股东有上下游控股关系的机构和个人,基金管理人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管理的账户,基金托管人以及与托管人有上下游控股关系的机构和个人,与基金管理人或托管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机构。 第六条根据是否为法律所禁止这一标准,基金关联交易分为禁止性关联交易和非禁止

关联交易自查报告

2010年关联交易专项报告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要求,现将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2010年度关联交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联交易委员会主要工作情况 报告期内,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共召开5次会议,重新确认了关联方;修订了《南京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审查了2009年关联交易管理情况;审核了关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关联方201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议案;审查了本行与关联方江苏盐业集团和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等重要议题,确保了本行关联交易合法合规开展。 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本行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进行了较重大的修订,完善了关联方的认定范围,重新厘清了关联交易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梳理了关联交易的审批流程和信息披露机制。在此基础上,本行结合管理实际,拟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关联交易管理的职责,明确了关联交易额度及单笔关联交易业务的审批流程和要求,并对关联交易监测、报告进行细化规范,提高关联交易的管理水平。 三、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1、关联方认定情况 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和本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报告期内,本行对关联方名单进行重新梳理。 2、关联交易管理情况 (1)关联交易审批情况 本行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履行关联交易的审批手续。本行实行关联交易额度控制,分级审批制度。在披露上一年度报告之前,本行对当年度将发生的关联方交易额度进行合理预计,预计额度在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的由股东大会审批,预计额度在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下的由董事会审批。在经审批通过的预计额度内,关联法人的交易金额在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以下且交易余额在本行资本净额5%以下的关联交易,由经营层审批,并报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备案;超出前述规定之外的关联交易由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批;在经审批通过的预计额度内,关联自然人的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以下的,由经营层审批,并报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备案,超过300万元的,由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批。实际执行中若超出经审批的预计额度的,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重新审批。 报告期内,本行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及本行相关制度要求,履行关联交易的审批手续。2010年5月,本行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对法国巴黎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类关联方和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等7户公司类关联方及关联自然人的关联交易进行了合理预计,经经营层、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查,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2009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此外,2010年8月,本行对关联方江苏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1亿人民币授信由经营层、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查后,提交董事会审批; 2010年12月,本行对关联方宜兴阳羡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的关联交易,由经营层审查后,提交董事会审批。以上关联交易的审批程序符合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 (2)关联交易定价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遵循商业原则,以不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的条件进行。本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授信类型的关联交易,本行根据本行有关授

论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论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关联交易相较于一般市场交易不仅能够提高收益效率,也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市场经济运行中各类公司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有大量的关联交易发生在公司内部以及与之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公司之中。我国《公司法》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予以详细且严格的规定,而缺少对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的规定。但是无论是取消注册资本限制之前还是之后,市场上均有大量的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也频繁发生。在因关联交易获利的同时,部分关联交易也对公司及其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是法律却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规制。 因此,本文对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研究,以期完善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本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分析关联交易的具体含义,进而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相关概念、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分类以及表现形式,分析出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是具有其特殊性的,规制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是具有必要性的;第二部分主要从国外的角度,探寻其他国家关联交易的立法,本文选取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的立法,其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具有借鉴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探寻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都规定了哪些方面,进而分析我国针对关联交易的立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具体建议。从审查标准、表决机制、相关主体的义务以及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救济等方面提出规制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的建议。综上,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予以规制,无论是从相关主体的利益考虑或是从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角度考量,均是具有必要性的。 通过对有限公司关联交易予以法律规制,更好的引导关联交易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浅论我国行政垄断及其规制(一)

浅论我国行政垄断及其规制(一) 论文关键词]行政垄断反垄断法规制 论文摘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现行行政体制中各种制度安排上的弊端以及法律制度缺失的存在,使得行政垄断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行政垄断的存在,严重阻碍有序竞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此,我国应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制度体系来对其进行规制。 一、行政垄断的界定 尽管早在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就已经对行政垄断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行政垄断做出明确和权威的界定。目前学界对于行政垄断的概念争议也颇多,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 一是“行为说”,即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使某些企业得以处于垄断地位和限制竞争,而滥用行政权力干涉、限制或者排除其他企业合法竞争的行为。1二是“状态说”,该说认为行政垄断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垄断行为,它是指由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垄断。2三是“状态行为说”,即行政垄断是指凭借着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滥施行政行为,而使某些企业得以实现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和行为。3 虽然在定义上学界还存在着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行政垄断是与经济垄断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由法律或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者因行政权力的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它具有如下特征: 1、行政垄断是一种政府行为。经济垄断是凭借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形成的,而行政垄断则是凭借着政府的行政权力产生的。如果没有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就不可能出现行政垄断的后果。 2、行政垄断是一种地方政府或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行为,而不是中央政府的行为。行政垄断和国家垄断虽然都是由政府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但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3、行政垄断具有强制性。行政垄断,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来限制、排斥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是由来自市场之外,与市场运行机制和构成要素没有直接联系的、行政性强制力量引起的市场垄断。 综上,笔者认为行政垄断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国务院除外)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凭借其经济管理权力,对经济性合作进行排它性的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非国家意志的非法行为。 二、行政垄断的危害 1、行政垄断人为地割裂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局面的形成,破坏了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康发展。行政垄断严重侵犯了经营者的竞争权,也从根本上否定了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繁荣的原动力。事实上,只有切实保障了经营者的竞争权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而行政垄断恰恰侵犯了竞争者的这一权利。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背道而驰,对发展国家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极为不利 2、行政垄断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剥夺了消费者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在行政垄断的庇护下,相关市场主体往往滥用其优势地位实施垄断价格,低水准服务,但却往往能够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这不仅严重所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也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更难以应对入世后诸多财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将会带来的激烈竞争。 3、行政垄断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增强,同时也滋生了腐败现象。所谓行政垄断是一种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利相结合的垄断,是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只要权力的监督存在漏洞,腐败就会与行政垄断攀上关系,寻租现象是权力腐败的一种常见形式。4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对经济干预频繁,虽然说政府干预并不必然导致寻租,但政府干预却是寻租活动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当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合法干预管制权力时,市场自发调节能力才会相对较弱。政府权力,

关联方关联交易认定法规

1、《公司法》 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2、《深交所上市规则》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 (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由前项所述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四)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一致行动人; (五)中国证监会、本所或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上市公司的关联自然人:(一)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四)本条第(一)、(二)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年满18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配偶的父母; (五)中国证监会、本所或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 3、会计准则 第三条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联交易实施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保护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应当定价公允、决策程序合规、信息披露规范。公司应当积极通过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方式减少关联交易。 第三条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规定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履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控制和日常管理的职责。 银行等特殊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按照有关监管规定下设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本所鼓励关联交易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立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 第四条上市公司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中非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股票上市规则》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规定。 定期报告中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 第五条同时在境外证券市场和本所A股或B股市场上市的公司,其关联交易的披露和决策程序应同时遵守境外证券市场和本所的规定。

第六条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人违反本指引规定的,本所视情节轻重按《股票上市规则》第十七章的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惩戒。 第二章关联人及关联交易认定 第七条上市公司的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 第八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 (一)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由上述第(一)项所列主体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由第十条所列上市公司的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由关联自然人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四)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本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持有对上市公司具有重要影响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等。 第九条上市公司与前条第(二)项所列主体受同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制的,不因此而形成关联关系,但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或者半数以上的董事兼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除外。 第十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上市公司的关联自然人: (一)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论行政垄断的社会危害及法律规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论行政垄断的社会危害及法律规制 一、引言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主体利用行政权力实施的限制竞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政府部门等凭借行政权力封锁市场、限制、排除、防碍市场竞争。行政垄断限制了竞争,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社会福利的损失,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政企同盟,使以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为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减缓,同时引发了分配不公、政治腐败等社会问题。行政垄断在当今中国危害之大,使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反垄断的主要任务是反行政垄断”。目前关于行政垄断的研究可谓丰富,由于问题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复杂性,在行政垄断的概念、性质和控制方法等基本问题上有颇多分歧。因此研究行政垄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控制方法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行政垄断的一些文章和书本。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关于行政垄断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主要是参考的是胡汝银的《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王晓晔的《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漆多俊的《中国反垄断法问题研究》、王保树的《论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黄欣周,周昀的《行政垄断与反垄断立法研究》等资料。在这些资料里,我可以了解到对于行政垄断的看法是多种多样,非常丰富,但通过归纳可以得出,行政垄断是与经济垄断相对应的一行政垄断个概念,它是指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凭借其经济管理权力,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性活动进行排它性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它是非国家意志的行为。其主要表现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活动,以排挤其它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销售,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强制本地区或者本部门

关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几点思考

关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几点思考关联交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已经成为许多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外如此,在我国已经公布200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披露了关联交易的占到九成以上。由于关联交易不是在竞争的、自由市场条件下进行的,而且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操纵上市公司利润,或者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的事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从关联方的确认、关联交易的价格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关于“重大影响”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没有给关联方以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判断关联方是否存在的基本标准,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可见,一方有能力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是我国关联方关系的一个重要类别。 我国准则对重大影响是这样定义的:“重大影响,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参与决策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企业依赖于本企业的技术资料等。”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上一些类似的规定,笔者以为,我国准则对重大影响范围的界定有偏窄之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持股比例须超过20%.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规范与监管的措施还不够健全,对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宜宽不宜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准则对重大影响的定义没有象日本等国家那样,用拥有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加以表述。但由于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而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中有这样的说明:“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实务中往往都还是以20%作为衡量是否有“重大影响”的标准。笔者以为,虽然20%的标准给操作带来了很大方便,但似乎与准则制定者的原意有所出入。既然准则在试图放宽关联交易的范围,为了便于操作而另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解释,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2.间接重大影响不视为关联方。人们之所以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投入更多的关注,是因为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有可能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时,不存在竞争的、自由市场交易的条件,而且交易双方的关系常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在《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中,间接共同控制或间接重大影响,以及同受共同控制的两方或多方之间,都被视为关联方。笔者认为,在存在间接重大影响(还有间接共同控制、同受共同控制的两方或多方之间)的情况下,很难说当事双方之间的交易还仍然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把这种关系认定为关联方关系,可以说并不过分,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的背景下。 3.仅仅因与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性的单个购买者、

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汇编与投资案例分析

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投资案例分析 目录 一、法律法规对关联方的认定 (2) (一)《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认定 (2) (二)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对关联方的认定 (3) (三)会计准则与证监会、交易所规则的简要对比 (5) 二、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的限制性规定 (6) (一)总体要求 (7) (二)程序合法 (7) (三)定价公允 (8) (四)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8) (五)不影响独立性及持续盈利能力 (9) (六)募投项目不会导致关联交易增加 (10) 三、关联交易获得认可案例的实证分析 (10) (一)总体分析 (10) (二)案例分析 (11) 四、关联交易被否案例的实证分析 (13) (一)总体分析 (13) (二)案例分析 (14) 五、关联交易的解决措施 (16)

一、法律法规对关联方的认定 (一)《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认定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准则第1号》)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在IPO时,拟上市公司应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披露关联方、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四)规定:“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公司法》对关联方及关联关系的规定较为原则。在企业申请公开发行时,具体判断关联方的标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对关联方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其中,第三条按照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类型对关联方进行划分,第四条列举了常见的十种关联方,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了不构成关联方的四种情形。

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1)

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1)

引言 (3) 一、行政垄断行为概述 (3) (一)行政垄断的基本概念 (3) (二)我国行政垄断的分类 (4) 二、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其不足 (5) (一)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现状 (5) (二)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的不足 (6) 三、国外法律规制垄断行为的经验 (7) (一)欧盟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制 (7) (二)乌克兰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制 (8) 四、完善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的建议 (9)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反垄断体系 (9) (二)构建反垄断违宪审查制度 (10) (三)明确行政垄断的责任追究制度 (11) 结论 (11)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2) 本文摘要 (14)

在我国现阶段中,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竞争中,政府给予了国企大量的政策和经济补贴,特别是政策上的。一些国企和企事业单位利用手头上的特权排除市场竞争。行政垄断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英美国家早在20世纪初也出现了行政垄断,而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因而行政垄断的问题更为突出。 垄断并不天然的阻碍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看造成垄断的力量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全国的主要资源进行建设,促进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之所以那次全范围内的垄断没对经济起反作用的原因就是垄断的力量被市场所掌控,这种垄断是市场性的而非行政性的。在市场性垄断的经济中,并不排斥垄断,垄断也是充分竞争的产物。垄断仍然在国家法律的可控范围内进行,仍然遵循着市场的基本原则。而行政垄断则不然,行政垄断是国家权力机关凭借手中之权力强行干预,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市场的力量难以与之抗衡。这种国家行政垄断才是真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它完全背离了经济的发展规律,破坏了经济秩序,这种行政权扩张导致垄断才是需要法律重点加以规范的。 一、行政垄断行为概述 (一)行政垄断的基本概念 行政垄断,是行政权扩张的产物,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强行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行为。行政垄断现象由来己久,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行政垄断,由国家作为一个垄断主体行使对全部经济生活的垄断。但在计划经济的语境下,竞争是不存在或者不被提倡的,所以关于行政垄断及其规制的讨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竞争机制被逐渐引入到中国社会,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央政府和各部门之间权力重新组合,一元化的国家利益集团过渡到多元化的行政性利益集团,行政垄断由一个主体规模发展为相当数量的主体规模,主体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的冲突,展开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行政权力的博弈,由于行政权力始终没有宪政意义上的授权和约束,1再加上经营者利益集团的对行政机关的捕获和影响等因素的出现,行政垄断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凸现的越来越明显,对行政垄断的研究及其规制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了限制地方保护主义的过分发展,我国与1980年出台了《关于开展

税法、会计准则及沪深交易所、证监会、银监会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定义汇总

税法、会计准则及沪深交易所、证监会、银监会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定义汇总 目录 一、关联方定义 (1) (一)税法上的关联方认定标准是: (1) (二)会计上对关联方的认定: (2) (三)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关联方的认定 (3) (四)银监会《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定义的关联方 (4)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定义的关联方: (6)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定义的关联方: (7) 二、关联交易定义 (8) (一)会计上对关联交易的认定 (8) (二)《国际会计准则第24 号—关联方披露》定义的关联交易 (9) (三)银监会《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定义的关联交易 (9) (四)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定义的关联交易 (10) (五)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 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定义的关联交易 (10)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定义的关联交易 (10)

一、关联方定义 (一)税法上的关联方认定标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2、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3、其他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关系。 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另一公司、企业和其它 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另一企业)有下列之一关系的,即构成关联企业: 1.相互间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或以上的; 2.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股份达到25%或以上的; 3.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借贷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50%或以上,或企业借贷资金总额的10%或以上是由另一企业担保的; 4.企业的董或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或有一名以上(含一名)常务董事是由另一企业所委派的; 5.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企业提供的特许权利(包括工业产权、专业技术等)才能正常进行的; 6.企业生产经营购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供应并控制的; 7.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控制的; 8.对企业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际控制、或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它关系,包括家族、亲属关系等。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

[文章编号]1009—9190(2008)08一0053—05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 朱亚 [摘要]在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及经营综合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关联交易具有二重性,关联交易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关联交易行为,遏制关联交易的负面作用,维护商业银行及股东整体权益,保障金融安全。本文分析了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基本内涵,结合国内外立法对关联交易规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规则还存在内部人含义模糊、关联交易界定不明确等诸多不足,对此,作者提出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科学有效地管理关联交易、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强化合法舍规管理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商业银行;关联交易;关联方;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12.28[文献标志码]A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是指商业银行及其附属公司与其关联方进行的交易。在关联交易中,交易双方存在控制或可施加重大影响等关联关系④,可能影响交易一方的独立判断,从而产生不公允的交易条件,以致损害商业银行、股东、存款人等相关利益人的权益。加强关联交易法律规制,对于维护商业银行利益、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关联交易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关联交易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04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标志着监管部门旗帜鲜明地将关联交易规制明示为商业银行法律规制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关联交易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满足以下环境要求: 第一,银行成为市场主体,能够以自己的独立意志做出商业判断,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法律规制意义上关联交易存在的前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的经营行为取决于行政意志,对于服务内容、价格等经营内容没有自主权。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成为市场主体,能够以自己意志行事,才可能发生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第二,股权多元化使得商业银行控股股东恶意影响商业银行利益成为可能。典型的关联交易是商业银行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交易。随着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接纳民营资本,商业银行股权呈现多元化状态,关联交易行为逐渐增多,影响商业银行权益乃至加剧金融安全的风险。 第三,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快,为银行关联方实施关联交易行为、转移风险、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空间。综合化经营的意义在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风险配置,增强竞争力,而关联交易恰恰可以起到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成为综合化经营的普遍现象。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开展跨行业经营,可能滋生一些新的风险,如关联交易风险、信息披露风险和利益冲突等(唐双宁,2006)。 可见,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是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出现的,这种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关联交易可以发挥不同交易主体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降低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功能(柯武刚、史漫飞,2001);另一方面,由于关联交易主体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交易一方可能丧失商业判断能力,交易条件不公允,关联交易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损害商业银行、股东和存款人利益,并可能造成风险传染,危害金融安全。 二、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内涵 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理解是关联交易规制的首要问题。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银行法、税法等不同部门法都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进行了界定,既有区别,又 ①我国《公司法》第217条第4项: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收稿日期】2008年7月15日 [作者简介]朱亚,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都(北京,100032),E—nlail:Ir阻ilzhuva研ah‘)o.com.cn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