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替考试行为入罪之刑法思考

代替考试行为入罪之刑法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8968148.html,

代替考试行为入罪之刑法思考

作者:李稷平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7期

摘要:当今社会诚信缺失,“抢手替考”作为严重的考场作弊现象,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仅靠道德无法进行约束,少量的部门规章亦无法规制。因此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修九》)中增设了“代替考试罪”。本文对该罪进行了适当的解读,以期该罪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代替考试罪;国家考试;既遂

《修九》第25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将该罪名确定为“代替考试罪”。虽然代考行为入刑,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罪的解释是众说纷纭,造成了本罪在司法适用中举步维艰。本文拟对该罪进行具体的解读,以期能够将该罪更好得适用于司法实践中。

一、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理解

国家考试是由法律规定的特定的国家机关组织的,为国家选定特定的人才的考试活动,也是目前在我国影响力最大的考试。此处“法律”的范围是否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否仍然包括国务院及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均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因此“法律”的范围还有待明确。同时,在我国每年组织的考试就有两百多项,有总计三千多部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中均规定了关于考试的内容,是否都将这些考试纳入到刑法的范畴进行评价?故目前迫切需要对“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范围作出更加详细和清晰的规定。

(一)国家考试的内涵

至今,国内尚未有法律对“国家考试”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国家考试是国家法定机关以及法律授权的组织,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的,面向全社会公开进行的,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举行的国家统一考试。国家考试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是一项国家活动,其组织实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第二,是一种行政行为,国家考试的主体特定,往往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主体地位;第三,具有公开性,须面向全社会的考生;第四,具有特定的目的,出于选拨国家所需人才,合理分配国家资源,服务社会的目的。

(二)法律的范围

我国《刑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刑法当中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发布的决定及命令。从法律条文中不难看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