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上世纪末,杭州市的运河水环境恶化程度趋于不利,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和风景旅游名城不相协调。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杭州”,开展运河综合整治,要为运河“申遗”做好准备,需要运河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自2000年5月起,政府组织开展运河治理活动,通过截污、清淤、配水、驳岸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当年完成了运河底泥清淤约200万m3, 通过三堡船闸输水通道每天引入钱塘江清洁水源50~100万m3。配水入运河,在当年召开的首届西博会前就实现了消除黑臭现象。以后数年里,旧城改造截污纳管率达到60%左右,减少了污水排入运河总量,并建成了四格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3万m3占总污水量的75%以上。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旧城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城郊结合部污水的排放管理难度较大,引钱塘江水与三堡船闸营运的矛盾突出等原因,仅从三堡船闸现有输水廊道引水,每天进水量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进一步改善运河水质符合环境水质的要求,遭遇了“瓶颈”。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打破“瓶颈”,这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运用自身所学对环境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时间:2011年11月11日—11月13日

四、调研人员:陈聪,陈卫芳,甄丽婷,虞儒鹏,游伟婷

五、调研方法: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六、调研过程

阶段一: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杭州段水质基本状况。

阶段二:参观运河博物馆,坐水上巴士(从武陵门码头至拱宸桥)实地了解水质状况。

阶段三:拟定访谈内容,拜访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阶段四:汇总访谈内容,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研结果分析

(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杭州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

运河杭州段自三堡船闸起到余杭与桐乡交界处大麻镇,总长约49km,河道面宽平均80m,主航道日常水深4m,平均深2.31~4.77m。两岸汇入运河的支河在城

区段主要有中东河、古新河、上塘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胜利河、瓦窑头河、登云桥河、电厂河等,在郊区段主要有獐山港、东塘港、德清港、运河(塘栖)、禾丰港、亭趾港等。除上塘河提水流出外,武林头以上支流以流入为主,武林头以下左岸以流出为主,右岸禾丰港、亭趾港以流入为主。

(二)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

1、城市雨污水的收纳水体。运河先天不足:水系少,地势低(近3年平均水资源

量为7亿立方米左右),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它是市区其他河流、地表径流和各类雨污水的主要收纳水体,运河把污水往自己肚子里“吞”,导致了自身水体自净能力得不到提升。

2、钱塘江引的水质量不高。市区河道配水不具有持续性、连续性,影响了运河

水质。运河水系主要通过三堡船闸、中河泵站、西湖引水等方式,把钱塘江水引入运河。其中,三堡船闸引水量占了60%以上。但受到船只过闸、钱塘江潮汐等的影响,引水水质受到干扰。另外,运西河道、余杭临平区域河网等区域引配水还不到位,加剧了大麻段的水质污染。

3、150万人污水哗哗倒运河。生活污染,是运河的大负担。拱墅、西湖、江干、

下城和余杭等区域,大量生活废水未经过处理,经支流进入运河干流。运河边涉及未截污纳管区域内的人口约150万,生活污染源对运河氨氮超标占70%以上。

4、运河淤泥也是污染源。除外来污染外,运河自身卫生也会造成水体污染。如,

运河底泥。2000年开始,杭州市对运河干流和部分城市内河疏浚。但受到当时疏浚方式(挖掘式)所限,加上近几年污染物排放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河道底泥又重新淤积。另外,运河干流受到船舶航运搅动,又加速底泥的氮、磷释放,直接影响运河水质。

5、化肥随着雨水进入运河。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也是污染运河的

原因。专家们认为,由于城市硬化面积大,降水过程携带空气污染物以及地表径流携带地面污染物直接进入运河水体。根据杭州、北京、宁波等城市雨水监测,市区每年通过地表径流输入氮和磷的量可达几百吨。

6、一半工业污染点未纳管。运河沿岸的工业污水,经过杭州几年的整治,大部

分工业点源均完成治理任务。但数据显示,运河沿岸仍有近50%的工业点源没有纳管,污染也直接、间接地进入运河水系。

(三)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

1、启动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仓前、塘栖、良渚组团和崇贤污水处理

厂;研究余杭区几个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问题。完成三堡船闸通水廊道应急工程,加大配水量。确保年底完成三堡船闸通水廊道应急工程;增加东苕溪引水量,最大限度引配水;加快对建设东苕溪引水的论证和引水入城工程建设。已建成投运的项目,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满负荷正常运转;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

2、新增污水截流量6万吨/日尽快开工。截污纳管,是处理生活污水的最有效

方法。杭州已经出台《杭州市区截污纳管工程规划》和截污纳管工作计划。

将截污纳管经费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已经开工新增污水截流量6万吨/日。对农村地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广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3、将河道整治与改善相结合。即城市环境、道路建设、城中村改造、房地产开

发相结合,做到整治一条河道,建设一批景观,使得河道整治工程系统效应最大化。把禁养区范围从绕城高速公路以内,扩大到绕城高速公路以外运河

沿线地区。同时,明确禁养范围的相关问题,比如禁养的内容、落实的主体等。

4、进一步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定了COD、氨氮和挥发酚排放总量控制方

案,狠抓工业污染源,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来实现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削减,制定运河杭州段沿岸制浆、造纸、酿造、化工和印染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筛选出其中的污染大户。加强治理和监管,加强流域新建工业污染源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对工业企业和餐饮等服务业企业偷排和不达标排放污水的情况采取集中整治、突击检查等方式,确保运河沿岸各类企业达标排放。

5、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对现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定期进行检查,对运行

效率不高和不能达标排放的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新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结合城市总规划实施配套网管建设。污水处理厂有脱氮除磷工艺,没有脱氮除磷工艺的按照国家标准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建扩建。加快城镇垃圾处理厂建设,促进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所有污水处理厂安装自动监控装置。

6、加强了农业面源及养殖业污染治理。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调查,划定了化

肥、农药禁施区,制定了农药、化肥使用的减施计划,进一步减少了农药、化肥污染。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纳入规范化,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坚决取缔水冲式养殖和散养式养殖,规范水产养殖行为。在饮用水敏感地,建立了生态隔离带,进一步削减了面源污染。实施污水截流回用、河道清淤、两岸拆迁、绿化等生态建设,改变运河杭州段两岸缺少绿化的状况,实现水环境功能达标。

7、重点保护饮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实施严格的工业、农

业污染控制和禁磷手段,保证饮水水质清洁。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加以适当限制,对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地下水水质恶化采取罚款措施加以控制。

8、加强水质水量监测。运河干流在顾家桥、铁路桥、义桥、塘栖大桥(宏畔桥)、

大同桥、五杭运河大桥和大麻等主要断面进行定期的水质和流量监测,运河支流在中东河坝子桥、古新河景福边、上塘河德胜坝、余杭塘河勤丰桥、西塘河勤丰桥、东塘港五福桥、德清港武林头北、禾丰港、亭趾港等主要出入运河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水质和流量监测,并按时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举办水法知识竞答活动,并在当地电视台以播放专题片的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水法,介绍运河建设与管理情况,动员群众爱河、护河。对群众热切关心的河道整治、水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组织宣传车,让更多的居民知道水资源贫乏的紧迫性,倡导社会各界树立节水意识和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观念。

9、建立了节水机制。抓好工业节水,督促运河杭州段周围用水量大且集中的行业,

如煤炭、冶金、电力、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等部门落实节水措施,提高工业用水中的重复、循环使用,重视工业用水的净化处理,推广了节水技术,改革节水的工艺设备等。提倡、宣传和推广城市节约用水,推行一水多用。加强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实行以供定需,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和工农业布局,制定节水政策,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等。

10、建立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统筹运河杭州段的所有工作。

(四)政策措施分析

1、政府部门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治理,建造污水处理厂是处理污染物改

善水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运河水质污染很大一部分来源是工厂无视法律规定肆意排放生产废水以及生活在运河周边的居民保护运河水质意思不强随意将生活中的垃圾污染物倒入运河中导致运河水体污染,这些生产生活带来的负外部性没有人来买单,政府通过建造污水处理厂这个形式有效的介入市场失灵的状况,实实在在的解决了生产生活带来的负外部性的不良影响,促进运河水质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政府在建造污水处理厂选址问题的考虑,一方面可以在合适的地点进行污水处理直接减少了处理的时间问题,大大提高政府行为的效率,另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选址减少政府经费的支出,体现了政府支出的准确性节约性和合理性原则,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用途,增加污染的处理量。

2、截污纳管是一项水污染处理工程,就是通过建设和改造位于河道两侧的工厂、

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宾馆、餐饮、居住小区等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管道(简称三级管网),并将其就近接入敷设在城镇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统中(简称二级管网),并转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简言之,即污染源单位把污水截流纳人污水截污收集管系统进行集中处理。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治理的效率,把分散的污染物集中在一起处理比传统的分散治理节约时间成本人力物力等,执行人员可以按一定的流程程序化的处理。但是污染物数量多收集存在一定难度,集中处理方式不当极易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如果采用污染物焚烧焚烧还会对执行人员的安全健康造成威胁,填埋的方式可能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污染物比如塑料不易被降解无法阻止污染的存在。

3、将河道整治与改善城市环境、道路建设、城中村改造、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做到整治一条河道,建设一批景观,使得河道整治工程系统效应最大化。这样可以直观的创造一个好的运河观光环境,直接促进运河周围的的经济发展,让周围的居民享受到运河良好环境带来的利益,而来增强居民保护运河水环境的意识,减少生活生产污染物排放数量,同时增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公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建了政府和人民共同保护运河的和谐美好大环境。把禁养区范围从绕城高速公路以内,扩大到绕城高速公路以外运河沿线地区。即扩大禁养区得面积,一步步推进保护范围,对运河的局部保护作用不容。

4、此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运用了环境规制手段。通过污染防治法规这个载体进

行规制,规定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制措施,主要有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现场检查制度、企业应当采用清洁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排污申报登记制度、防止污染转嫁制度。政策中的制定了排放总量控制方案;通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来实现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削减;制定运河杭州段沿岸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筛选出其中的污染大户;

对工业企业和餐饮等服务业企业偷排和不达标排放污水的情况采取集中整治、突击检查等方式分别体现了政府运用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企业应当采用清洁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制度、现场检查制度。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逐步实现了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5、此项政策主要是现场检查制度与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制度相结合,通过现场

检查制度来发现对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然后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也不得转让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这是有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的重要举措。

6、对于农业面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治理的加强有利于水资源的质量的改善,对于

运河的水质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制定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化学物造成的富营养化污染有一点的抑制作用,同时,讲畜禽的养殖和其废水的处理,有利于减少,一些家禽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从而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对于一些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了遏制作用,减少了微生物生长的有力因素,对于进行的生态隔离,和污水截流,河道处理等问题,有利于改变运河的状况,利于水流量的增加,从而加强运河的自主调节的能力。

7、此项政策主要采用了产业技术政策和经济手段。政策中“通过实施严格的工

业、农业污染控制和禁磷手段,保证饮水水质清洁”运用了产业技术政策中的黄磷行业准入条件、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加以适当限制,对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地下水水质恶化采取罚款措施加以控制”这采用了经济手段的收费手段。

8、此项政策主要采用了环境规制手段和环境信息公开手段,两者双管齐下,达

到了时刻加强水质水量监测。“运河干流在顾家桥、铁路桥等主要断面进行定期的水质和流量监测,运河支流在中东河坝子桥、亭趾港等主要出入运河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水质和流量监测”运用现场检查制度,得到准确的水质水量。“按时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运用了新闻媒体、舆论、群众等公众监督群体来进行对社会、企业、政府的监督,同时通过他们进行信息的反馈。

9、此项运用了技术、经济、法制手段来建立节水机制。从城市、工业、农业用

水等方面进行全面开展,工业方面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工业用水中的重复、循环使用,重视工业用水的净化处理,推广了节水技术,改革节水的工艺设备等;

城市用水方面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同时提倡、宣传和推广城市节约用水,推行一水多用;农业用水方面运用法制手段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节水管理机构。

10、针对上述九大措施,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市政府基本上都使用了环境管理的规

制手段,经济手段,环境信息公开手段,而且值得一提的创新手段就是建立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这不仅可以减少环保局与水利局以及别的部门在实际执法中产生的职责交叉、冲突或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把有效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是事业部门,与政府脱离却又紧密相连,可以称它是集团也可以叫他委员会,它把市场机制引入了了政府部门,有效配置人力物力财力,使利益最大化。但是事物是两面性的,不过领导不佳,监督不到位,权利很可能被滥用,优势也会变劣势。

(五)建议

1、对运河杭州段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运河杭州段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必须涉

及到经济、技术和法制各方面,才能确保运河杭州段水资源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1、经济管理

为充分合理利用运河杭州段水资源,应采取经济措施管理运河杭州段的水资源。

水权制度、水市场规则、水价形成机制、水资源开发经营许可制度是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水权制度:运河杭州段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水事纠纷时有发生并引起开发经营

权混乱,导致使用权的不完整和用水无序的问题,水权制度是利用经济手段保

护运河杭州段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2)水市场规则:水市场规则可以使企业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因而维持运河杭州

段水市场有序进行和公平交易非常重要,并且水市场规则可作为政府对水资源利用政策导向。

(3)水价格形成机制: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鼓励、限制和约束运河杭州段的水资源

的使用类型,

将水资源使用费作为财政专项收入,用于水资源保护和公益性水资源开发管理等特定项目。

(4)水资源开发经营许可证制度:水资源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结合,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经济主体一旦确定后就具有市场垄断性,这可能导致开发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违背市场规则,因而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水资源开发经营许可证制度是运河杭州段经济管理措施不可或缺的部分。

1.2、技术管理

(1)规程规范体系:为保证运河杭州段水资源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规范

化开展需要用规程规范来协调和统一各种涉水技术活动,在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技术工作都要依据相应规程规范进行评价和审查。

(2)规划体系: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评价运河杭州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分析

运河杭州段自然条件及特点,评价其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预测运河杭州段周围经济发展趋势和用水前景,拟定不同阶段运河杭州段采取的解决矛盾的各种措施、实施步骤以及水资源管理的不同意见等。

(3)水资源监测体系:运河杭州段的水资源即时调度、水资源状态遥控和水市场交

易测量都要

有监测体系实施监测。

1.3、法制管理

运河杭州段是涉及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许多部门,要有一个高层次和强有力的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和组织领导对各方面进行协调。要切实贯彻《水法》的要求,以法律为保障,尽快建立起运河杭州段水量调度管理监督体制,依法调度水资源,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的总量控制,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及时处理水事纠纷,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打击盗窃水资源的不法行为,逐步建立起与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实现依法治水。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强化法制。一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认真履行执法监督的基本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增加查处数量,加大个案处罚力度,把环保监管中国店行业,重点企业以及群众信访投诉的问题作为检查重点,加大检查独立,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组织执法检查,对重点监管企业的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利用节假日和夜间,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突击检查,节假日和夜间检查。联合检查的企业厂次不少于每月检查企业总数的百分30,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执法装备建设,建立和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严厉打击,遏制当前环境违法行为的上升趋势,促进突出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加大信访查处力度,努力降低信访总量和越级,重复信访量。二是扎实推进专项行动,深入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环境风险监管制度,切实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

预警,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我市的环境安全。按照国家,省有关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整治,继续推进化工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行业专业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挂牌督办,落实责任,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三事强化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无法稳定正常进行的仪器重新换装,对新建项目需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在羡慕验收时将监控装置安装联网作为污染防治设施的组陈部分进行验收。

2、坚持预防为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重点难点工作上突破,从源头控制环

境污染。以生态市建议为载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通,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完成增产污染。以完成减排任务为目标,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拓宽环保投资渠道,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彩玉环保建设,形成多圆滑的环保投入格局。

3、加强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支撑能力。依靠科技加强环境保护,把自主创新

和引进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的突破。鼓励对水体污染的防治,一级生态保护的研究和技术开放,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释放和成果推广,切实提高环境保护的科技力量。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强发展环境服务业,支持各类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加快环保产业国有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

八、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走访,我们小组了解了运河杭州段水质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的应对措施,我们在对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建议。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杭州”之名,由河而生;杭州城池,依河而建;江南名郡,借河而扬;两朝都城,因河而定。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大运河是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维系城市兴衰的“生命河”。所以保护运河水质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小组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污染为突破口,深入进行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希望对运河水质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九、调研不足

1、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由多个部门管理,在小组成员谈论下,

我们选了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作为访谈对象。出于时间、精力、人脉因素,我们获取的信息数据比较零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调研结果,这也是我们今后改正努力的方向。2、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出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政策分析不够全面,是日后需要

弥补的地方。

十、附录1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大家现在游览的,就是依《故乡》描述设计的青莎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浓古镇味,路边一丛丛的是芒草,园里还种了文竹和凤尾,樱花、紫荆花交杂其间,到了春天,你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 二OO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项目地理位置 (1) 第二章建设项目内容 (3)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 第三章周围环境概况 (4) 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4) 3.2保护目标确定 (4)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6) 4.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7) 4.4固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7) 第五章污染防治对策 (8) 5.1污染防治措施 (8) 5.2环保投资 (9) 第六章公众参与 (10) 6.1调查对象、方式与内容 (10) 6.2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10)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11)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 为进一步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使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产生更大影响,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运河沿岸十几个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京杭大运河被认为是我国申遗成功率极大的文化遗产地项目。 近年来,塘栖古镇的保护工作倍受各级领导关注。省委、市委相关领导在对塘栖镇进行专门考察后强调指出,保护好塘栖古镇,对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0)》,塘栖镇根据《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计划将塘栖古镇保护与大运河保护开发有机结合,在加强古镇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京杭大运河杭州郊区段的文化内涵。目前,塘栖古镇保护工作已得到杭州市和余杭区的大力支持,并拟将保护内容纳入大运河浙江段塘栖节点综合保护项目。 因此,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求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受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承担此环评工作任务。为此,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的同时,我院相关人员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走访相关环保管理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专家和领导审查。 1.2 项目地理位置 工程拟建地位于余杭区塘栖镇,按照保护工程的整体安排,本次项目的工程范围基本为《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域控制范围,包括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以及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涉及的总面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 管理调研报告 1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上世纪末,杭州市的运河水环境恶化程度趋于不利,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和风景旅游名城不相协调。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杭州”,开展运河综合整治,要为运河“申遗”做好准备,需要运河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自 2000年5月起,政府组织开展运河治理活动,通过截污、清淤、配水、驳岸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 当年完成了运河底泥清淤约200万m3,通过三堡船闸输水通道每天引入钱塘江清洁水源50~100万m3。配水入运河,在当年召开的首届西博会前就实现了消除黑臭现象。以后数年里,旧城改造截污纳管率达到60%左右,减少了污水排入运河总量,并建成了四格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3万m3占总污水量的75%以上。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旧城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城郊结合部污水的排放管理难度较大,引钱塘江水与三堡船闸营运的矛盾突出等原因,仅从三堡船闸现有输水廊道引水,每天进水量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进一步改善运河水质符合环境水质的要求,遭遇了“瓶颈”。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打破“瓶颈”,这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运用自身所学对环境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时间: 2011年11月11日—11月13日 四、调研人员: 陈聪,陈卫芳,甄丽婷,虞儒鹏,游伟婷

五、调研方法: 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六、调研过程 阶段一: 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杭州段水质基本状况。 阶段二: 参观运河博物馆,坐水上巴士(从武陵门码头至拱宸桥)实地了解水质状况。 阶段三: 拟定访谈内容,拜访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阶段四: 汇总访谈内容,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研结果分析 (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杭州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 运河杭州段自三堡船闸起到余杭与桐乡交界处大麻镇,总长约49km,河道面宽平均80m,主航道日常水深4m,平均深 2.31~ 4.77m。两岸汇入运河的支河在城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_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2、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扩展资料: 1、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2、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3、2013年11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被列入申遗项目的8个重点河段、15个重要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且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京杭大运河 走在运河边人烟稀少的柏油路蔚蓝的天空,轻柔的白云,享受秋天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冷风透身,不由得让我站在田间想吸尽这花草的芳香,陶醉其中久久不疲。 低头瞄了眼,看到一株曼陀罗,它的花期就像这秋的万里晴空偶尔有白鹭闪过,显得有些凄冷。 这被称作天使的号角的曼陀罗冰冷的花期。 京杭大运河各位游客,山是骨架,水为灵魂。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京杭大运河历史变迁

大运河历史变迁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京杭运河的干流与支流 京杭大运河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 1.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县

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9.2l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6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9.78公里,河道宽60―70米,通航高水位4.25米,低水位2.40米,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100吨级。 2.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横泾港、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大运河历史演变 从周至隋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

京杭大运河介绍(最新)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 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主要景点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2017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二、交通项目(329个) 171.杭黄铁路工程(浙江段) 172.G25长深高速公路德清至富阳段扩容杭州段及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公路联络线工程▲ 173.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 174.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5.衢宁铁路工程(浙江段) 176.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7.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8.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至金华段 179.九景衢铁路工程(浙江段) 180.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工程 181.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2.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金华段工程▲ 183.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 184.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 185.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顺段工程 186.杭长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7.金甬铁路工程▲ 188.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成至瑞安段工程 189.杭绍台铁路工程▲ 190.金建铁路工程▲ 191.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 192.嘉兴市独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 193.金温铁路扩能工程 194.嘉兴市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 195.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改扩建工程 196.杭温铁路一期工程▲ 197.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二期工程 198.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丽水段(船寮镇黄言村至温溪镇驮滩上游) 199.湖苏沪铁路工程▲ 200.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 201.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工程▲ 202.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 203.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 204.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 205.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至绍兴段工程 206.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工程 207.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208.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 209.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至九工段连接线工程▲ 210.杭黄铁路建德站配套场站及进场道路建设项目▲ 211.杭州大江东G104至临江连接线(江东三路)工程 212.杭州港萧山港区义桥作业区工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历史景点

浙江省有14个遗产点被选入“立即列入项目”,其中杭州段就占了7个。这7个遗产点有什么历史渊源,和运河有着何种联系,现状又如何?不妨一起跟着我们,沿运河从南到北走一遭。 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 水利通判厅,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但是说到乾隆御碑肯定不会陌生,它立在塘栖水北街耶稣堂西侧,3米多高。据记载,1751年,乾隆南巡苏浙皖三省,结果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省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除了免地丁钱粮三十万两,还特将“圣谕”刻石。 运河综保委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在御碑北侧,考古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后证实就是明代水利通判厅故址。因当时盗贼出没,危害水上治安,而设此机构负责捕盗、兼管水利。最高长官为通判,相当于副市长。文保部门仍在对遗址进一步的考古。 洋关旧址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于在杭州设立“海关”开港通商,当时全称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即人们所说的“洋关”,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运河货物进出的枢纽。 现在去市二医院内,就可以看到洋关旧址,三幢二层红砖建筑。市二医院保卫科的老同志回忆说,其实建筑原本有四幢,其中一幢早些年拆了。这三幢老房子去年入选省级文保单位,目前用做办公用房、图书馆。 通益公纱厂旧址 拱宸桥西的扇博物馆,就是通益公纱厂的旧址所在,里面还保留着公纱厂的4幢旧厂房,其中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建筑,就是当时的生产车间。 通益公纱厂是杭一棉前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南浔巨富庞元济和杭州殷富丁丙、王震元等筹募股本,历时八年得以开工。1956年改名杭州第一棉纺厂,见证了杭州近代工业发展。 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 小河直街,起源于唐宋时期杭州城外一草市,清代发展成水陆码头。当时这一带,因为靠河相当繁华,酒坊、酱坊、打铁铺、碾米店林立,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没落。2008年,进行历史街区综合保护,原住民回迁,2009年正式开街。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引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是开凿最早、跨越距离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印度佛家大佛塔、埃及金字塔并称为世界宏伟的四大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成果和结晶。随着现代化文明的推进,大运河原有的功能已经下降,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一种精神财富,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杭州是文明中外的旅游城市,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讫点。随着近年杭州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京杭运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西湖让其闻名中外后,杭州市政府又开始着手打造古运河这一品牌,让其成为杭州的另一个标志。为此杭州已将运河整治工程列为“十大工程之一”,并提出“延续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杭州市委、市政府于去年提出了“打造运河工程”的发展战略。在京杭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显得犹为重要。不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会对运河造成破坏。我们的研究通过对目前运河保护和开发的社会效益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我们合理的见解和建议。这一方面能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公众对京杭运河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研究目的 通过对京杭运河杭州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考察京杭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的社会效益,探索在运河保护和开发中的不合理行为及其原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运河保护和开发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以此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可作为政府相关作为的参考并得到其重视。 研究的意义 对历史的意义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与汗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对运河功能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航运、生态等功能仍然及其重要,并增加了一定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在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下,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其各项功能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功能完善极其重要。 现实意义随着近年杭州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京杭运河越来越受到关注。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运河工程”的发展战略。在京杭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显得犹为重要。不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会对运河造成破坏。通过科学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将对运河的保护和申遗起到重要的作用。

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

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 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征求意见稿) 因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余杭区人民政府拟征收“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及附属物。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房屋征收补偿方案。 一、征收目的 京杭运河是是唯一贯穿我国南北的航运主通道,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是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计划的重点项目,是浙江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据此余杭区人民政府拟实施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项目,需对上述地块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及附属物进行征收。 二、征收范围 拟征收范围为:东至:杭州吉盛机械有限公司;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三文村道路;北至三文村土地。 三、房屋征收补偿依据 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 3、《浙江省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4、《余杭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 5、《余杭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未登记建筑认定实施意见的通知》; 6、其他相关政策法规。 四、房屋征收补偿原则

1、依法征收原则。依法征收,严格依照房屋征收程序实施征收,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2、依法补偿原则。依法公平补偿,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实施补偿,确保做到公正、公平。 3、公开透明原则。公开房屋征收的具体政策法规、补偿标准、操作程序及安置房源。 五、房屋征收补偿 (一)补偿对象 京杭运河“四改三”段工程项目征收范围内国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 (二)评估机构确定 1.评估机构由征收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的,通过投票选举确定。 2、投票方式仍无法确定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采取公开摇号确定,同时委托公证机构监督公证。 (三)补偿价值 1、被征收房屋和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以下简称安置房屋)的价值,以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为评估时点,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2、被征收房屋的性质、建筑面积和用途一般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房屋权属证书与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未登记建筑的房屋性质、建筑面积以塘栖镇政府依法认定并经公示确定的结果为准。 3、被征收房屋装饰装修价值,由评估被征收房屋价值的同一评估机构通过评估确定。 六、企业的征迁补偿 (一)补偿方式 原则上以货币补偿为主。

王国平:关于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思考

王国平:关于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思考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古国无不起源于水域的富集之地,城市文明也无不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由于江、河、湖、海、溪具有取水之便、通航之利,滨水地带往往成为人类最初的栖憩之地、现代城市商贸文化的密集之区。杭州这座著名江南水城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与江、河、湖、海、溪紧密相关。杭州的环境优势独在于“水”,杭州集江、河、湖、海、溪于一城,她面海而栖、濒江而建、傍溪而聚、因河而兴、由湖而名,是一座“五水共导”的城市。当我们回顾杭州城市历史的时候,必然会提及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兴起、发展和繁荣中独特的重大贡献。 一、回眸历史:重新认识京杭运河的地位与功绩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万里长城、金字塔、佛加大佛塔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而成为历史陈迹,唯独京杭大运河,却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流经浙、苏、鲁、冀、津、京六省市,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京杭大运河完全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如果说古长城是阳刚的一撇,那么古运河就是阴柔的一捺,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汉字——“人”。 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大运河的起迄点,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流淌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拓展了城市地域、繁荣了城市经济、丰富了城市文化。京杭大运河,是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更是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维系城市兴衰的生命河。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 (一)大运河:杭州的生发之河。杭州城市的形成,杭州经久不衰的声誉,就是因为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迄点,是大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地。“杭州”之名,由河而生。隋前,杭州曾有“禹杭”、“余杭”之称,但“杭州”一名并不存在。隋凿穿江南运河,直至抵杭州城北,后运河又“穿钱塘市而入江”,与钱塘江沟通,杭州成了联通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关匙。最重要的是大运河的贯通,使杭州与隋朝京城洛阳直接相连,城市地位显著提升。隋文帝开皇九年,调整江南州县设置,废钱塘郡,设“杭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杭州”之名,“杭州”也由此成为专有地名。杭州城池,依河而建。杭州既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又是浙东运河的起点,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隋朝开国重臣杨素坐镇东南,大举兴建杭州城廓,依山筑城、傍河建州,清湖河(运河)穿城而过,城内城外河道成网,州治也从原来的宝石山移至凤凰山,这是历史上杭州第一次大兴土木建设城池,形成了古代杭州的城市雏型。吴越王朝先后三次扩建杭州城,把城墙修到了钱塘江北岸,将菜市河(今中河)变成了内运河,形成了以运河为轴线、南北两端广而中间狭、形如“腰鼓”的城池,这就是所谓的“腰鼓城”。后杭城虽经历代王朝多次修建,但都基本延续了“腰鼓城”的空间形态。江南名郡,借河而扬。隋设“杭州”,不仅使“杭州”成为地名,而且使“杭州”成为了中央政权设置的行政区,这是杭州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州级”城市,标志着杭州已从江南的一个普通山中小县,一举成为运河名城,开始与扬州、苏州等全国名城相提并论了。吴越、南宋时,杭州还一度升为王朝都城。元、明、清三代虽建都北京,杭州地位不及京城,但杭州仍是当时浙江省的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因为杭州与北京有京杭大运河相联接,才一直保持着江南名城的地位。两朝都城,因河而定。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等运河名城,之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运河文化内涵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运河文化内涵 【摘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掘时间最早的,其文化底蕴尤为深厚,同时作为嘉兴的母亲河,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她对周边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本文旨对嘉兴段运河文化内涵及文化延伸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大运河;嘉兴;文化;延伸 一、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运河概况 大运河嘉兴段属中国大运河江南运河苏州—嘉兴—杭州段,历经世代沧桑、历史演变,是杭嘉湖平原水系的干河,也是京杭大运河自北而南沟通五大水系中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主动脉。目前的嘉兴段运河主河道以嘉兴环城河为中心,背起苏州与嘉兴交界处,南与大运河杭州段相连接,长111千米,是江南运河联系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河段,也是中国大运河形成时间较早、自然条件最好、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 二、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发展的借鉴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将18个城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中,杭州作为运河的终点城市,在运河的保护和发展上走在其他城市的前列。 例如大运河杭州段是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是杭州的生发之河。杭州市的申遗点段共有11个点段(包括6个遗产点、5段河道)。杭州不断推进杭州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与此同时还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为杭州的长远发展做出详细规划与分析,并提出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浙江的第一大城市,杭州的发展也影响着浙江的周边发展。 三、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运河文化概述 嘉兴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没有运河就没有嘉兴的发展,作为江南运河段的其中一段水运枢纽,运河嘉兴段是一条有着1300年历史的河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古时嘉兴是典型的江南小镇,唯一的出行方式只能通过水路和船,运河见证了嘉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城市的格局和深厚的江南文化特征,也繁荣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关系着嘉兴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给两岸人民以生活的便利。所以运河对于嘉兴的意义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嘉兴的文化发展离不开运河,运河也造就了嘉兴的文化内涵。 京杭大运河在嘉兴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嘉兴长期偏于江南运河一隅,而京杭大运河的建成打破了嘉兴长期封闭状态,确立了嘉

浅谈京杭运河杭州段景观演变及提升方向

第5卷 第17期 2015年6月浅谈京杭运河杭州段景观演变及提升方向 俞颖燕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浙江杭州 310016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杭州运河开凿、改线到最终形成的历程分析,明确京杭运河是一个完整水利工程体系,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未来运河建设应紧紧围绕运河公共开放空间和运河文化这一主线,站在运河与城市空间景观交融、活动渗透、风貌协调的角度,开展运河景观提升,从而进一步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增强运河风貌特色,彰显运河文化魅力。 关键词:京杭运河杭州段;景观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儿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为推动大运河申遗的重要城市,杭州区域内共有7个遗产点段,京杭运河杭州段在首批申遗成功的遗产点段中是最为集中展现运河历史风貌的河段,属于大运河杭州段中的运河正河。其南起与钱塘江交汇的三堡船闸,由南向北依次穿越杭州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余杭区,直至杭州东北行政边界,河道长度54公里(包含运河中线5公里,东线49公里) 运河景观作为运河有机更新历程中的外在表征,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何在发展中延续其景观特质,使其景观建设体现历史连贯性,成为后一阶段运河景观提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梳理运河发展历程入手,对运河景观形成进行演变分析,找寻运河景观价值的独特性,为后续运河深化建设提供一种基于历史演变角度的景观塑造思路。 1、京杭运河杭州段的历史发展脉络 1.1京杭运河杭州演变成型历程 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城市,同时也是大运河体系中另一条正河河道——浙东运河的西端城市。运河这一黄金水道,在政治上突出以漕运为主导功能,在经济上促进了商业、贸易、运输、仓储等产业发展,在生活上成为人们日常排水、给水、日常洗用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运河是促成杭州生发、繁荣的“母亲河”。 京杭运河杭州段位于杭州市西湖之东北,属于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又称江南运河(杭州段)。如果从秦始皇时期开辟陵水道开始追溯,杭州市境的运河开凿历史已经历了两千两百余年。在历史长河中,杭州境内的运河航道受到航运交通、水利的影响而几经变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杭州境内最早的运河秦代陵水道具体线路已不可考,但走向大致与今天杭州至嘉兴的上塘河一致,且一直保持到隋代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其江南运河段仍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疏浚加深而成,在杭州境内经海宁长安到余杭临平,然后走上塘河抵杭州并通过清湖河(清代名浣纱河,现已湮没填埋)联系钱塘江。唐、五代、南北宋时期,为了避免杭州湾泥沙淤积影响运河水源,解决运河与钱塘江沟通河道的淤塞问题,实施引西湖水入运河等水利工程,先后新开了沙河(五代时称盐桥河,今中河)、茅山河(上游称龙山河)、菜市河(今东河)、并在运河入江口置龙山、浙江两闸。同时,唐代江南运河除了上塘河主航道外,还另开了东苕溪航线,货物由东苕溪北运至湖州,经平望与京杭大运河相接;直至南宋,上塘河淤塞,而开奉口河自余杭奉口引东苕溪东南达杭州北新桥,槽舟改走今奉口河与下塘河(今西塘河)。元末至正十九年(1359),起义军张士诚发动军民开挖从塘栖至杭州的新河,促使江南运河南端改道,并最终形成了由桐乡崇德经余杭塘栖至杭州的走向。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开展了河道疏浚与改造,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部分进行航道改造时将平望至乌镇,经练市过新市穿韶村漾到塘栖的河道按四级航道改造,并标识为京杭大运河。这段航道是所有京杭大运河走向中航程最短的,成为江南运河中线。而在杭州市区内,八十年代开始政府实施了沟通钱塘江、打通瓶颈、全线实施的三阶段运河整治改造工程,新修了从杭州港艮山门码头至三堡的航道和300吨级三堡船闸,京杭运河杭州段从原来职能通行60吨级至100吨级船舶提高到500吨级船舶。今天我们看到的京杭运河杭州段河道至此全部成形。 从以上杭州运河开凿、改线到最终形成的历程中可见:京杭运河是一个以正河、支河、内河、城河、引河和闸、坝等航运、水利工程共同组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本次规划所指的京杭运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三堡船闸至塘栖段的京杭运河大致经历了三个关键时期逐渐稳定成为今天的线形走向:一是从北新关至艮山门一段,形成于吴越至南宋时期,为连接江南运河杭州段(今上塘河)与杭州古城的城外运河以及北护城,并通过清湖河、盐桥河、菜市河等内河与钱塘江沟通;二是元代末期新挖的从北新关向北至市界的河道;三是解放后八十年代后期建设的从艮山门至三堡船闸新线以及从平望经乌镇至塘栖的运河中线。 1.2城河空间发展脉络 在京杭大运河沿线所串联的8省35市中,杭州城只是运河聚落遗产中的一个。但运河的开凿、改线或通埠等,均对杭州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隋朝以前秦陵水道未对杭州城市发展产生显著影响;隋唐至元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开凿杭州因“江南水运的最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地位而一跃成为“东南第一郡”,运河沿线区域逐渐走向繁荣兴盛;清末至近现代,随着水陆运输繁盛、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以及作为日租界的特殊历史背景,运河地区云集了茶园、服务于码头的林立店铺以及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厂、仓库等,可谓繁华一时。解放以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运河航运功能的逐渐衰退,运河两岸城市逐渐走向衰落,遗留下的建筑大多改为住宅或厂房,成为个体工商业者、近代产业工人及其后裔的聚居区,并慢慢沦落为杭州的“下只角”。八十年代以后进入城河空间发展的新阶段,改变了以往由运河经济主导城市功能的状况,而是随着杭州城市发展悄悄改变着运河沿岸区域的发展命运,包括河道建设、疏浚及航运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运河两岸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以及两岸生态绿化景观改善等,使运河从原来作为物资集散地、工业仓库码头等具有航运时代特征的功能逐步转变为市民休闲、旅游、文化、博览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地区。 2. 运河两岸城市景观发展现状 2.1发展现状 京杭运河杭州段自北向南串联余杭塘栖、拱墅、下城和江干四个城区,并经过三堡船闸汇入钱塘江。沿线既有郊野风光,也有现代化的城市区段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并有工业、仓储、堆场等交杂其间。其中余杭区段以湿地、圩田等原始自然的环境风貌和塘栖古镇聚落构成了开敞自然的郊野景观;拱墅区段以拱宸桥、小河直街、大兜路三处历史街区和工业遗产、历史遗迹构成了运河历史文化展示的核心,并与周边以住宅为主的现代建筑相交融;下城区段运河穿越了杭州城市中心武林广场,展示了现代开放的城市形象;江干区段运河流经杭州最重要的两个未来开发重点区域城东新城和钱江新城,展现了不同建设阶段下尚且凌乱的景观。 2.2运河综合保护工程 自1982年杭州市决定着手“运河污染综合整治研究”, 并于1983年开始建设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至今已有21年时间。其间大致经历了基础起源、筹备启动、快速推进和成熟提升四个建设阶段。本世纪初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运河综合整治的决议》,随后成立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现更名为“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开展《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并从2006年起每年实施运河综保工程(三堡船闸至塘栖段),最终奠定了运河两岸城市景观的新面貌:运河沿线的拱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