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党旗

认识党旗

认识党旗
认识党旗

活动名称:社会活动

活动内容:认识党旗

活动时间:2017年12月26日

活动班级:小三(58)班

幼儿人数:40人

一、设计意图

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主要内容。但“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幼儿进行这方面教育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但从幼儿

学习特点来看:他们以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为支柱,他

们学习的动力相当大的程度受其兴趣、情绪的影响。我开

展此次认识党旗的活动,想让幼儿对中国共产党有最基本

的了解,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党旗的基本特征,知道党旗代表的含义

2、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尊敬党旗

三、活动准备

党旗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党旗,引出活动。

小结:这是一面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2、认识党旗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党旗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党旗

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教师进行小结:旗面为红色,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红

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榔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

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教师简单介绍党旗的由来

4、请幼儿于周围的幼儿说一说党旗的特征及含义,加深对

党旗的了解。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0-21 也例1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和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 米,能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千米是长度单位,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 1 千米的长度,发展空间想像,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千米是计量长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对于千米的认识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也较多接触了千米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 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1 毫米、 1 厘米、 1 分米、 1 米各有多长。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青口到新浦的公路长70()问:为什么青口到新浦的公路 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 1 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 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1圈是300 米,课前老师带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了几圈,(3 圈),然后还沿直线又跑了多少米(100),那我们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计算汇报:1000 米。 像我们刚跑的1000 米就是 1 千米。板书:1 千米=1000 米大家对于1 千米有什么感受呢?交流交流。 如果我们只在100 米的直线跑道上跑()个100 米才是 1 千米,也就是10 个100 米是1 千米 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中心小学到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尝试练习:5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千米的认识 》的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三年级认识千米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2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前准备: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长100米的跑道,记下用了多少步;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思考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1学生?米大约多长1分米大约多长??1厘米大约多长 纷纷回答。师:哦!大家用手比划的方式表达出了长度.很好!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认识千米)师:想想1千米的长度你还能用手比划出来了吗?那就通过今天的

学习体验,想想用什么方式表示出1千米的长度吧! 2、创设情境,唤醒初识师: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相关千米的图片)师:现在你对千米有了什么初步的印象呢?学生:千米很长,很远!师:是的,当我们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到千米这个单位,用字母km表示,千米还有一个名称是公里。(课件出示概念并板书:km公里)师:接下来老师就邀请大家一起开启我们今天的体验之旅,从多形式,多方位来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 二、分层体验,构建感知 (一)借助经验,步数量化1千米。 1、师:1千米比较长,我们先来体验100米的长度。大家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学校运动场,这条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word教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从教学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0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 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 3.认识“千米”。 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学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如果跑道是200米,几个跑道是1千米?如果是250米、400米的跑道呢?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1教案 苏教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 能力目标: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 情感目标: 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 问:为什么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2)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3)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 下。 2.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 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 想想做做1,多媒体出示 (1)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 想想做做2,多媒体出示 (1)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同桌互查预习作业。 3. 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检查预习作业。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 想想做做4,多媒体出示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 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 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1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一、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千米: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到用原来的单位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是不方便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导入:

师:元旦老师准备去北京旅游,找来地图,提前想看看中山到北京有多远的距离,从中我又发现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认识吗?﹝出示中山到北京的铁路图,显示中山到北京2000多千米﹞生:千米。师: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生:指路牌、里程表、时速表、地图上。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老师也带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图1这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这里离济南还有242千米。图2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每小时不能超过60千米﹞。 图3这是摩托车时速表,显示已经走了23千米。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图4这是北京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40千米。在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800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等比较远的路程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驶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Knowledge teaching plan of kilometer

千米的认识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交流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

《认识千米》教案

《认识千米》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千米》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 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 1千米= 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千米的长度,掌握 1千米和 1米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千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毫米有多长吗? 1厘米、1分米、 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 200m是什么意思吗?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千米 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千米(km)、 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继续播放课件:点击图片,认识千米。 2.进率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千米。 你们知道 1千米和 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 1000米) 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点击出题后,有学生回答后,再点击出现答案及分析。 估想: (1) 1米有多长? 50米有多长? 100米有多长? 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三)、知识运用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 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2、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识与技能: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 千米的认识word教案 (1)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 问:为什么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⑴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⑵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吧你看到的记下来。 ⑶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⑷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2、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⑴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记

圈是1千米? ⑵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⑶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⑷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1、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2、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 结果。

《认识千米》教案设计.

《认识千米》教案设计 2019-04-15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让学生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能力教学点:使学生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化聚。 3、德育教学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板书课题)学生口答学生尝试回答 二、探索感知 学生看教学情境挂图(1)教师引导: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常用千米作路程长度的计量单位。(板书:公里) (2)联系生活:你知道扬州到南京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的家离学校多少公里? 认识千米: (1)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同学们走学校100米跑道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2)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3)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学校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4)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单位化聚: (1)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师:火箭的速度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米 (2)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000千米。 师:南京长江大桥的长是多少千米? 板书:5000米=()千米 三、综合练习。 1. “想想做做” 1 读题解题交流做法 2. “想想做做” 2 读题解题交流做法 3. “想想做做” 4 先填空再交流 4.“想想做做” 5 比较 5.“想想做做” 6 看题 6. 拓展训练:判断 1千米比1000米短。() 1千米的公路修了一半是500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回答。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认识千米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21页。 教材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千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结合生活经验和简单推算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千米的含义,才能产生1千米有多长的探索心向,也能进一步建立1千米有多长的观念,更好地理解与千米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千米”的含义及建立1千米长度表象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合理的估计、推算;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会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度的表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①学生课前活动:全体学生到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走一走100米,数数大约走多少步;请一位同学拍摄跑步1千米的视频;② 每人一张学习单;③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看一段视频引入 师:这是在我们苏州的金鸡湖畔举行的2016年第七届半城马拉松比赛,我们都知道马拉松是一种距离非常长的比赛,到底有多长呢,老师查了资料,显示此次比赛全程约21(),你们觉得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呢?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感官聚焦,为认识千米提供了想象、感受和思维的现实背景基础,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认知阶梯。 二、揭示课题,认识1千米 1、激发冲突,引入千米

最新整理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范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一)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一)千米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 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 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

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 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 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 (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