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 (1)

一、建设背景 (1)

二、项目建设意义 (2)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 (4)

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 (4)

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 (5)

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 (9)

四、项目建设单位师资队伍雄厚,具有强劲后续建设能力 (16)

第三部分项目团队 (18)

一、特邀顾问组 (18)

二、项目建设指导小组 (19)

三、项目建设核心组 (19)

四、项目开发团队 (20)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目标 (21)

一、总体目标 (21)

二、具体目标 (21)

第五部分建设思路 (23)

一、集思广益,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23)

二、先进理念指导,运用科学方法与成功经验,高起点开发教学资源 (24)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 (24)

四、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建设特色课程 (24)

第六部分建设项目与内容 (24)

一、教学资源库总体框架 (24)

二、教学资源建设 (26)

三、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 (27)

第七部分建设进度与资金安排 (28)

一、人才需求调研与完成专业规范Ⅱ (28)

二、整合联合单位现有资源,集成为有机系统资源 (28)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9)

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9)

五、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 (29)

六、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 (29)

七、投入使用并推广 (29)

八、经费预算 (32)

第八部分预期目标 (33)

一、辐射全国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普适性与个性化兼具 (33)

二、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国内领先,引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33)

三、带动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4)

四、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强 (34)

第九部分措施保障 (35)

一、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保障 (35)

二、实行项目建设负责制 (35)

三、知识产权保护 (35)

四、联合单位的财务保障 (36)

五、牵头院校机制保障 (36)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

一、建设背景

1.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

目前,全国1207所高职院校有600余所院校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该专业分布面广。但该专业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实训条件也不均衡。因此,为有效带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丰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资源,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一个能够供全国电子行业人士共享、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系统,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背景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开始了示范校建设工程。面向示范院校提出了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作为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建设专业教学资

源库工作,使全国高职院校及社会学习者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项目建设意义

1.示范校建设成果的整合、推广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一大批高职院校已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经过走访调研、申报和验收网上公示资料等可以发现,目前各示范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建设并不能做到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由于各区域行业发展状况相似,所以在区域内专业建设优势院校具有整合、推广其建设成果价值的义务,而专业建设基础平台可以辐射全国,以带动所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而根本上发挥示范性院校作用,带动我国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2.有效引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近三年国家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这些院校利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是100所院校的发展,而是一千多所院校的发展。没有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他们如何发展呢?谁来带动他们发展呢?他们发展的着力点在哪儿?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其中60%以上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该专业覆盖地理区域全面,受众面巨大。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有7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这些重点建设院校承担着为全国近700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引领这些院校发展方向,第一时间接受国家高职发展最新理念,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能有效解决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空间不足,社会资源欠缺,信息来源少,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

3.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

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全国高职院校区域和实力分布不

均衡,包括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实力分布不均衡,甚至同一专业的专业教师水平高低各异。很多院校政策力度欠缺、资金匮乏、实训条件不足、课程与教学资源层次低、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他们急需提升自身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能力。鉴于此,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能为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切实满足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资源需求。

同时,专业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过程中,能接受到资源所传递的课程开发理念,企业、岗位信息,资源开发思路。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更新理念,渐渐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渐渐提升资源开发能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院校专业发展的巨大推手。

4.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

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其中60%以上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应就具有为数众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学生,他们在学期间,对课程学习需要大量权威、完善、有效学习资源。利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分享建设成果,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迅速带动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跨越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社会学习者具有紧迫学习感,否则将落后于行业技术发展。他们也需要在学习中获取数量和质量足够的学习资源。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能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资源。所以该项目资源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5.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这一领域内各种相关技术人才,作为一个领域内人才的培养有其较大关联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这一领域内开设院校最多,社会覆盖面最大,与其他专业关联性最紧密的专业,先行发展,然后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建设好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其实建设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产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必将一个专业带动一个专业群体,带动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升这些专业建设水平,推动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水平。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6.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高职院校均需要分享发展成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所以在该项目的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著名或特色企业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和实施、实习管理模式等共同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生产需要,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共赢。通过教学资源库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成果推广,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发展,这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和可持续动力。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

项目开发团队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单位、行业职业标准制定单位、企业于一体。共有联合单位27家,期中高职院校13所,行业、企业单位13个。

项目牵头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是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参与高职院校有13所,其中天津职业大学、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校建设单位。13所高职学院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专业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开发步伐很大,办学和师资力量雄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卓越,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强,均在各自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办学特色。

作为教学指导单位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子信息教指委)的参与,将对教学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指导,使得该项目占位高、前瞻性和先进性强、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可为项目开发提供丰富的教材、课件、音视频等教学素材。

该出版社在国内颇具影响、长期服务于电子信息行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推广提供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电子行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基地利用行业优势,为项目开发提供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授权从事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项目主持院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行政主管单位。现拥有国有、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136家(上市公司2家),三资企业51家,资产总额399亿元,员工4.2万人。主要从事通信、广播音像、半导体器件及材料、基础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同时,还承揽系统集成项目的开发和技术服务。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将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给予巨大的支持。

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专业从事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建设、虚拟环境与设备应用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企业之一,所研制的理实一体在线考评系统提供了学习者练习情况的智能化分析统计,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学习的成效;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常年从事运营商、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熟悉职业教育,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桥梁。该中心所做的员工培训评价系统对员工的职业规划、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将引入评价系统,结合职业院校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开发教学评价系统。

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奥能科技有限公司、固纬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凯威利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与院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对案例进行分析,资料整理,形成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分析库。

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

1.专业、课程、教学、基地建设较为领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始于2001年,经过9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2008年本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专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在企业调研、专家论证基础上形成了2009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国家、地区、学院办学特色,“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较好实施。构建了基于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具有成熟并值得推广的专业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实施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要素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陆续启动了5门专业核心课,4门专业骨干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如下表。

编写并公开出版《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21本教材。

建立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电子产品制造各个典型任务引入各学习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这种“项目+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在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基础上,总结出七步教学法,如图1所示。能更有效的将上述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图1 七步教学法

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凸显“教学保大赛,大赛促教学”的特色,按照电子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课程的顺序。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每学期一个大赛”,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学生操作、设计、创新与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我院成功承办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这是这一模式效果的集中体现。

已基本建设完成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符合企业需求、密切跟踪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分别与天津市中环计算机公司、天津三星电子公司、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大银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实际操作技能。目前,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承担着电子企业环境认识实习、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践等多项任务。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与我们合作最为紧密的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即是我们的教学载体,员工即是生产实习中的指导教师,课题组教师即是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学校实习基地即是公司的办公地点,真正实现了“引企入校,共同发展”。

2.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业务过硬

应用电子技术项目开发团队有专任教师12人,均有半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具备了“双师”素质。教师素质能力强,依托专业实训条件积极指导大赛。

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比赛中,

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各1项;在2009年12月举办的天津市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项目”中我系有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名同学获得二等奖、1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天津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5项;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3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2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毕昇杯”电子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

2009年5月刘松教授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创新研究》获得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1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项目——单片机原理与项目训练课程标准的研究;2009年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课题——单片机原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2009年5月《基于案例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电路CAD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校级一等奖。

3.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工程技术服务项目20多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2项,提供新技术培训服务12个班;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主持或参与了“宽带输出的Ti:Al203-PPLN内腔光学参量振荡”、“超硬纳米多层膜的微观设计以及高温稳定性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先后获得“一种新型的考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桥梁应变力智能检测仪”实用新型专利、“电加热器断路故障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等各种专利13项。开展天津市蓝领双证工程、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学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中环信息集团职工取证培训、赤峰职业教育中心等各种技术培训,社会影响力、辐射面较大。

4.已经具有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教学资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专业建设材料,5门核心课程和4门骨干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数字化网络资源,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

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资源,社会服务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等项目资源。

5.先后多次承办各类电子技能大赛

早在2005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就承接了天津市中职电工电子项目的技能大赛,该赛事是天津市的首创。这支团队从大赛模式、比赛内容、组织、命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心的准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引力了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同时也是目前每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项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赛项的雏形。

随后,承办和组织了2006年至今的所有该项目天津市中职组的大赛;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和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天津赛区的比赛,教学团队得到了锻炼和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2009年,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比赛,从大赛的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看,各个省的参赛队对大赛的组织、安排、技术、服务等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时也展示了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的风采。

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及联合单位已经有大量的教学资源,通过此次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1.项目主持单位资源

(1)专业建设资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进程表、专业课课程标准等核心内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技能鉴定二级站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技能签订中心委托,已经完成国家特有行业,无线电调试中、高级工职业鉴定题库8000题。

(2)核心课程、骨干课程资源

核心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工艺和质量管理》、《电子电路分析》、《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骨干课程《电子产品制板》、《编程工具》、《高频电子技术与实践》、《智能电子产品传感器应用》等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网站,包含有: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丰富内容。

上述资源均已通过网络课程得到数字化呈现,图2为部分课程网站首页。

图2 网络课程界面

(3)教学模式资源

5门核心课程中,已有部分教学视频,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动画教学资源,其它均在积累建设中。

(4)实训基地建设资源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等。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

(5)社会服务资源

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

2.项目联合单位资源

(1)院校资源

12所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已经确定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6门课程中均已建成网络课程。

联合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雏形已经形成,特别是在线考试系统已经十分完善。

图3 教学资源库雏形界面

图4 在线考试系统界面1

图5 在线考试系统界面2

(2)企业资源

?电子行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基地已经开发实训项目案例10个,均配有实训项目课程说明、课程设计方案、项目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方案书。其中,项目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方案书均来自企业。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

将专业的人才测评服务体系移到企事业单位,大学及各级人才培训机构,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的职责。EST测评办公室将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开展内容广泛的人才测评服务体系,促进整个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快速发展。使得教学资源库更加符合国家人才需求。

?中兴通讯NC管理学院已经建成人力资源评价系统。

将企业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引入教学评价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在“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引入典型电子企业在员工招聘和日常工作中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企业评价的方式,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有意识的高效提升,最终实现自我职业规划能力;并强调学生自我评估,重视学生反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间断地自省,随时掌握自身的进度和深度。

该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多阶段、全方位实现了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自我

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等。

图6 阶段评价界面

图7 自我评价系统

图8 组织评价系统

图9 教师评价组长系统

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理实一体在线考评系统已经应用于教学,该系统以优化的试题库资源为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为依据,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脱离传统考试模式纸问笔答的形式,统一采用计算机出卷、阅卷,最大限度排除了人为因素的作用,保证了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高效、优质

地完成对考生知识、能力掌握的测评。

其它各个企业的电子产品,将成为教学资源库的案例。

(3)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资源

在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已经

形成教学改革目标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即专业规范I ,现已经出版,并正

在各个院校推广应用。

该模式为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 模式,即一

条主线—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三个支撑(阶段性、非层次性)平台—学习领域的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学习领域的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平台,学习领域公共课程平

台;二组课程—职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企业岗位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等)

考试课程组,职业拓展课程组。其“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的专

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0所示。 由电子信息教指委领导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项目组牵头,在专业规范I 的

基础上正在形成专业规范II ,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

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类6门核心课程的

课程标准、课程规范、所需师资队伍及实践环境、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等,专业

规范II 的成果将在2010年底完成。

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难度范围

Ⅰ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难度范围Ⅱ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难度范围Ⅲ

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难度范围ⅣⅣⅢⅡⅠ

学习领域系统化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4)机械工业出版社资源

出版社已经有大量的教材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音视频资源。

四、项目建设单位师资队伍雄厚,具有强劲后续建设能力

团队部分人员列表

项目负责人吴家礼,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有过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及企业和教学管理经验,是全国教学评估组专家。项目主要参与人刘松,教授,有过7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在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服务。是通信学会天津高等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无线电调试高级考评员;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中职电工电子技能大赛首席评委,于2007年、2008年参与了大赛的筹备、组织、命题、评判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大赛的赛题将作为教学资源的实训项目库。

电子信息教指委主任高林教授是高等职业教育和计算机高等教育知名专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研究有较高造诣,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方法。在高主任的主持和指导下,研制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I已经完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目录 一、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平台建设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学习管理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专业门户网站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灵活定制。例如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XXXXXX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目录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 (一)课程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在国家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职业学校都需要针本校特色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资源。职业教育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必须注重资源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应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将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本校金融事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行业合作,依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特色课程资源,实现我校的内涵发展。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课程资源的建设要本着“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理念,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考虑学校课程设置的特色,将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任务,经过加工设计,转换成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学习资料,形成包含课程标准、多媒体电子书、学习工作页、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制作、教学动画、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等课程教学资源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二、课程资源建设内容 (一)互联网金融方向核心课教材开发 1.教材开发需求分析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包括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民间金融等各类新兴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市场对于新兴金融岗位需求的大量增加,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金融软件开发、金融网站设计、风控运营、等诸多新兴金融岗位的出现,让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开始有别传统金融人才。因此,在金融课程的设置上应当更多的与现今行业热门岗位和需求相匹配,让学生所学课程是企业岗位要求所切实需要的。结合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的切实要求,充分将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的核心课程融入到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当中,让所设金融课程符合现今金融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开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共4门课程的教材开发工作。 2.教材开发的特点 (1)在开发教材上体现“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特色,立足点放在学校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班,根据学校和企业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大纲等,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按照合作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或工作项目进行编写。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意义....................................1 一、建设背景............................................1 二、建设意义............................................5 第二部分建设目标与思路....................................8 一、建设目标............................................8 二、建设思路............................................8 三、建设路径............................................9 第三部分建设规划..........................................11 第四部分建设内容..........................................13 一、素材标识和标准......................................15 二、模块和子库..........................................18 三、网络共享服务平台....................................30 第五部分建设进度..........................................33 第六部分建设基础与条件....................................34 一、合作团队实力雄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34 二、核心院校成果突出,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36 三、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37 四、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华电信提供共享与运营支持..........38 第七部分措施保障.................................. ........39 一、组织保障............................................39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报告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 项 目 报 告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OCW)。同年我国也开始筹办网校和试点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断的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来支持远程教育。2003年,我国启动“国家课程建设项目”,开始实现全国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增强优秀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服务于广大师生甚至于全社会。截止2008年,共建设2366门国家级课程(国家课程网统计数字)。 这么多的课程必然产生更多的课程资源,如何整合各高校、高职的课程资源,如何提供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如何保证课程资源的持续服务等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辐射更大的范围,受益于整个社会。 二、总体建设目标 现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共约1200门,这些课程资源仍然分散在各高职、高校自己的平台上,不利于统一提供服务,同时不便于师生的检索。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搜集所有课程资源,并分类整理发布到资源平台服务社会。 三、建设方案 3.1 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需求调研,整理出如下要求: 1.收集各高职、高校的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 2.整理分类; 3.建设课程资源库服务平台; 4.建设省课程资源数据库;

5.根据各分类属性归档入平台资源数据库; 6.平台提供资源开放访问; 7.平台提供资源分类及组合检索; 8.平台在开放访问的同时能保证版权问题; 9.平台提供资源规范管理; 其中1、2为资源库建设依赖的基础,3-9为资源库建设的具体要求。 3.2 建设内容 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提出省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平台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有: 1.资源基础收集工作,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官方的权威性,从资源平台可以查到省内所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及它们相应的资源; 2. 保证资源的质量(这个工作应该是课程评审已经做过); 3. 资源分类整理。参照国家课程网分为资源类型及媒体类型。资源类型包括: 媒体类型包括: 4. 共享模式,如何在开放访问的同时来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提供资源的版权保护,这也是课程资源建设内部讨论会议提出的突出问题; 5.资源库平台服务性能,内高校、高职众多,课程众多,服务器的并发访问会很大,如何保证平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具体建设功能及内容分解: 3.2.1 课程资源发布模块 通过Web客户端设置课程资源相应的属性参数,可上传资源到数据库,完成各类资源的发布工作。 属性参数包括: 课程级别(国家级/省级)、课程年度、课程层次(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类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小类、关键词等。 同时根据需要可添加资源发布审核功能,具有审核权限的负责人可以对发布的课程资源审核决定是否可发布到课程资源库平台上。从而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职业性定位课程目标,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从工作过程出发定位资源内容,建设思路如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目标与标准(从职业性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以开发整体技能架构为基础,梳理资源建设脉络(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使其为达到课程目标服务,并保持职业技能的延续性);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分解组织资源内容(从工作过程出发,使资源服务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以满足分阶段学习);通过优化、整合、改造、拓展等资源建设方法,分解、拆分实际项目,构造课程学习资源(校企合作,贴近实战,通过优化法、整合法、改造法、拓展法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构造),建设立体化(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基本技能层次、提高技能层次)、多介质(纸质教材、网络、光盘),可进化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成为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训,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整套资源体系。 二、建设内容 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项目资源库、核心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所有资源的建设都围绕企业需求和实战项目展开。 (一)、专业资源库建设 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认证资源、教师资源。其中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及规范等。教师资源除专任教师信息外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信息。专业认证资源主要满足在校学生、在职人员、社会人员上岗培训以

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 (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殷惠玲周英霞沈红玉任素丽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曲靖财经学校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响应教育厅推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号召,特制定本计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良性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 副组长: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中各部门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成员:1、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教研与专业提升。 4、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及家校互动。 5、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办公及后勤保障。 6、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 三、方法步骤 1、学习讨论准备阶段: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外出考察、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此项工作达成共识,提升领导小组成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先行摸索并大胆进行教学尝试。

2、初步尝试阶段: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培训。在每个教研组内确定两至三名信息化教学中坚教师,带动和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将现有的网站、文件服务器中的相关功能,分解为校门户网站(新闻类)、信息化资源平台(数据类)、网络教研平台(包括论坛、博客、分学科教研栏目)和视频服务器系统等四类,并完成测试,保障正常使用,打造数字化校园。 3、提高阶段:在全体老师中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完善信息资 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校内外信息化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在学校常理和德育教学中运用资源平台,开展员工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4、全面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际、区际互通,增强资源共享。开展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网络教研等相关课题研究。 四、实施情况 (一)优化环境,丰富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 学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已经实现所有班级安装上了多媒体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要实现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更新计算 机教室设备,在专用教室内配备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了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和水平,在不断完善学校网站的同时,安装能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校园网络应用软件平台---信息化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教师开展生本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完善后的信息平台应用,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辅助教师教学,拓宽教育资源提供网络服务,共享系统资源;提高信息能力, 更新教学 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互帮互助互学;实现无纸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内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2、丰富完善资源整合平台,夯实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 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

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资 源 库 建 设 方 案 南郑县职教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思路 三、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二)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五、建设基础与条件 一、建设意义 为加快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示范院校建设和迎评估的实际工作要求,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项目的建设,其意义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在职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进而推动全校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同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面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为重点,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兼顾全校性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实现共享,带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改革,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提升我国中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领域在岗人员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数控技术应用知识的更新、为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建设思路 1.从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资源研制的有效性。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将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专业课程主体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关联。以教案为纽带,建设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的专业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2.构建项目的建设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意义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借助海量存储系统,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教学过程多样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特启动学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 二、建设目标 拟用2年时间初步建成覆盖重点、特色专业的20个共享专业资源库,其中2012年底前完成五个重点专业(群)共享资源库建设。 拟用2年时间初步建成400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2年底完成200门。 三、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突出内涵、自主学习、区域共享”的原则,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形成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共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四、建设内容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总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专业建设资源库 包括专业区域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专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该资源要同时考虑全国范围内的普适性和区域特色,并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融入专业发展中。 (二)课程资源库 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实训项目手册(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资源。 (三)教学资源库 包括企业案例分析、实训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 (四)实训及其基地资源库 包括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训项目、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资源。 (五)社会服务资源库 包括大赛作品库、师资培训项目、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及题库、合作企业在岗职工培训项目、技术开发与推广、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及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资源。 五、建设办法 各类资源采取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按照自愿申请→立项评审→中期检查→期末验收的流程,由专业或课程负责人组织团队申请立项(***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以院(部)为单位,收交

活动方案之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篇一: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 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 “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 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 (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 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 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殷惠玲周英霞沈红玉 任素丽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 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成员1:负责组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整个办公室教师资源收集进度的调控。 成员2: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优秀资源,自主开发资源。 成员3: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技术人员:提供日常资源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并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四、资源库建设流程 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个人整理个人的教学资源。 2.整理后由年级组长收集初步筛选整理进行科目分类。 3、整理后的数据经过教研组从信息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核。 3.由教研组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本学科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4.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信息处 2014-06-15 【篇二:大营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1】 荒佃庄镇大营完全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按照昌黎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昌黎县中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即昌教[2010]64号文件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的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配备标准(试行)》和《昌黎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实施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业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文化教育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教育类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王振洪 联合申报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九江职业大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克苏教育学院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荆州教育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园 义乌市宾王幼儿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幼儿园 兰溪锦绣国际幼儿园义乌欧景国际幼儿园 申报日期 2013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意义....................................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意义............................................ 5第二部分建设目标与思路.................................... 8 一、建设目标............................................ 8 二、建设思路............................................ 8 三、建设路径............................................ 9第三部分建设规划..........................................11第四部分建设内容..........................................13 一、素材标识和标准......................................15 二、模块和子库..........................................18 三、网络共享服务平台....................................30第五部分建设进度..........................................33第六部分建设基础与条件....................................34 一、合作团队实力雄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34 二、核心院校成果突出,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36 三、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37 四、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华电信提供共享与运营支持..........38第七部分措施保障..........................................39 一、组织保障............................................39 二、资金保障............................................40 三、制度保障............................................40第八部分预期效果..........................................43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_图文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_图文 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项目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二○一一年一月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 义 (1)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思 路 (5) 三、项目建设规 划 ........................................................................... (7) 四、项目建设内 容 ........................................................................... . (10) 五、项目建设步 骤 ........................................................................... . (31) 六、项目建设基础与条 件 (32) 七、项目建设保障措 施 (38) 八、项目建设预期效 果 (40) 九、建设预算经费计划 表 (42)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建设背景 1.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生产的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不可缺少的产品,由于其特殊性,被称为“不为经济左右的行业”。我国医药行业担负着全国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和保健,以及 救灾防疫、军需战备、计划生育等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具有保护生产力的功能。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制药行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快速上涨。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受惠于新医改所带来的市场扩容、新品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 等众多有利因素,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和政府投入的加大,行业景气向好,众多医药企业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通过广纳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目标是未来十至二十年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我国生产的药品进入美、欧、日等国际主要药品消费国家,手段是提高药品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能力。这将是我国医药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切都将对从事药物制剂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有行业数据预测,我国有可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 药物制剂从业人员在整个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据较大比例,制剂岗位作为药品从研发至临床应用整个流程中的就业核心关键岗位,高职高专药品类及药学相关专业有约60% 毕业生从事药物制剂工作。随着我国制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制剂生产与应用行业正处于扩充发展、技术及服务理念更新阶段,对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量从事药物制剂生产与应用服务等领域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药物制剂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 近年,各类高校均不惜成本地构建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已经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凸显,如:个性化校本教学资源缺乏普适性、通用性;已有的教学资源各有特点,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建设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共享等,这就需要研制推广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规范专业 教学资源的建设,统一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类素材的建设标准,“采集”、“固化”及“推广”优质教学资源,避免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设院校各自为政进行资源的开发,为广大同类院校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教改经验,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5)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