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华大学医学院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南华大学医学院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南华大学医学院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南华大学医学院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答案

概述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比方识别“自己”与“非已”抗原物质的过程,对自己抗原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而对“非已”抗原物质产生排异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系统。

3、非特异免疫:即天然免疫,是在种系进化过程建立起来的免疫力。

4、特异免疫:即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接触抗原以后,产生的免疫力。

5、免疫细胞,广义的概念可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

6、免疫分子:可包括免疫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子,分化抗原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以及一些其它受体分子等。也包括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的分泌的分子。

7、中枢免疫器官:指禽类的法氏囊(腔上囊),哺乳类动物和人的胞腺和骨髓。

8、周围免疫器官:脾和全身淋巴结是周围免疫器官,它们是成熟T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9、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10、免疫监视: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1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性的一种免疫保持功能。

12、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全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质。

13、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征。

14、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故亦称之为抗原反应原性。

15、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16、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半抗原。

17、抗原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抗原的决定簇。

18、抗原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体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第一章

1、共同抗原:在不同抗原分子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互称共同抗原。

2、变应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的抗原。

3、异噬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组织间也可发现有共同抗原,此种抗原无种属物异性。

4、佐剂:是用一些物质,先于抗原或抗原混合,同时注射动物,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即起辅佐挤原的作用。

5、同种异型抗原:来自同种和物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同种异型抗原。

6、自身抗原:是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成分。

7、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结合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8、胸腺依赖性抗原: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因T细胞是在胸腺成熟,帮和此类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

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10、肿瘤特异抗原(TSA):是指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11、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一些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成分,它们在正常细胞上有数量表达,但在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高。

12、类属抗原:

13、AFP:甲胎蛋白

第二章

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2、抗体: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细胞——浆细胞所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于蛋白。

3、超变区:在VL和VT中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变化程度的区域。

4、可变区:住于链近C端1/2和平共处H链1/5的区域,此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差异称可变区。

5、同种型:是指同一种属有正常个体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面的抗原性差异。

6、独特型:是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分子V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7、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的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

8、Fab段:是由一条完整的L链和一条约为1/2H链组成,可与抗原结合并表现为单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的片段,称为抗原结合段。

9、Fc:是由连接H链的二硫链和近羧基端两条约为1/2链组成,是抗原的异种间免疫所具有抗原性的片段。

10、多克隆抗原:天然抗原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一决定簇都可刺激一个B细胞的克隆,当天然抗体原直接注入时,产生多种特异性的Ab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11、单克隆抗体:只识别一种决定簇,均一性的Ab称为单克隆抗体。

12、基因工程抗体:是在基因的水平上对抗原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甚至是人工合成后导入受体细胞表达所产生的新型抗体称为基因工程抗体也称第三代抗体。

13、L链: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合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分Kappa 与Lambda两型,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

14、H链: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4或75KD,可分为5尖:m链、γ链、α链、δ链、ε链。

15、CH2:是IgG抗体结合补体Ciq的结合点。

第三章补体系统

1、补体:存在于人、动物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的具有酶活性的起非特异免疫作用的球蛋白。

第四章

1、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基因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MHC。

2、HLA:人类MHC是编码HLA的基因群、称HLA复合体。

3、H—2: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数。

4、MHC—I、MHC—II类分子复合体:在世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内,MHC—I类和II 类分子通过抗原肽结合区与胞浆内加工I处理过的抗原肽(非己抗原)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或II类分子复合体。

第五章

1、免疫细胞:是泛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及红细胞。

2、TCR:是T细胞表面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称TCR。

3、CD:利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会抗原称CD。

4、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沁泌的能调节细胞生是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效应分子。

5、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其它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6、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的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根据来源和结构分为两种TNF—α和TNF—β。

7、干扰素(IFN):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抵抗病毒感染和干扰病毒复制的因子。

8、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9、有丝分裂原:原来自植物的糖蛋白或细菌产物,它能与多种细胞糖类及寡糖基分子结合,后者为促有丝分裂原受体,结合后,能促使细胞活化和诱导细胞分裂。

10、LAK:经IL—2活化增殖的淋巴细胞在体外能杀伤自体和导体亲鲜肿瘤细胞,但对自身和导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杀伤作用,称这种细胞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

11、抗原提呈细胞(APC):是以MHC—II分子限制方式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一种提呈细胞。

第六章

1、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2、免疫耐受: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3、独特型:为每一种特异性IgV区上的抗原特异性。不同抗体形成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V 区具有与其它抗体V区不同的的抗原性。

4、MHC限制性: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间相互作用时,只有当二者MHC分子相同时T细胞才能被救活,此即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

5、耐受原:与免疫耐受有关的抗原。

6、体液免疫:由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

7、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及其免疫产物发挥作用的免疫应答。

第七章

1、超敏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所发和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应答。

2、变应原:种类多、均为外源性。可来自支植物、药物、食物等。但必须为二价以上变应原,经多途径进入体内,产生IgE抗体使机体敏感。

3、脱敏疗法:该疗法是针对已查明变应原,但难以避免再接触或必须使用者采用的疗法。

4、减敏疗法:是针对变应原清楚,又难以避免再接触者,常通过呼吸道引起反应。采用人工办法,用患者接触的高精变应原,改变进入体内途径,用皮下注射办法在体内产生IgG 抗体,当变应原再进入体内时IgG与IgE同时竞争变应原,由于人工办法使IgG抗体水平高于IgE,因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达到缓解症状目的。

5、免疫复合物:I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本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

6、Arthus:用马血清皮内免疫家兔几周后,有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再注射属局部均出现红肿反应,3—6小时后反应达高潮,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注射5—6次后,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此即称为Arthus反应。

7、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8、淋巴因子: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2,3—13,TNF—β,IFN—γ等均为淋巴因了子。

9、淋巴毒素(LT):或肿瘤坏死因子(TNF—β),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一种能直接造成的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

10干扰素γ(IFN—γ):是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抵抗病毒感染和干扰病毒复制的一种因子。

第八章

1、人工自动免疫: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特异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以预防。

2、人工被动免疫:指给机体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其它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生免疫力的方法。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3、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微生物标准菌株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

4、活疫苗:指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

5、晋单位疫苗:从病原体各组分中捉取的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在分制成的疫苗。

6、血浆丙种球蛋白:由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帽成手物制品。

7、免疫增强剂:指能增强,促进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8、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9、积压清学反应: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因抗体一般都采用血清为标本故称之为血清学反应。

10、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解质存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了的凝集物,称为凝集反应。

11、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指先将可溶性抗原与抗体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致敏颗粒(吸附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的载体颗粒),此时因抗体已和可溶性抗原结多,故不再出现致敏颗粒凝集的现象。

1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13、免疫标记技术:用同位素:酶、荧光素等抗原或抗体,以检测微量的抗体和抗原。此类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能够定性、定量、定位及结果易于观察等优点。

14、E花环形成试验:T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CD2)。因此,取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绵羊细胞共同孵育后可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的周围吸附绵羊红细胞的花环样集团,故称为已花环形成试验。

15、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指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受到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如PHA、CouA等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能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表面为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内含许多颗粒,核仁清晰可见,蛋白DNA、RNA合成增加,随后细胞可发生分裂增殖。

免疫学问题

概论

1、试述免疫功能获得的方式?

答:有两种方式(1)由先天遗传而获提的免疫力,主要是由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天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多种体液成分(如补体、溶菌酶等)构成,它们能非特异性免疫。(2)个体出生后,由于机体感染了某种原微生物或接触了异种、异华丽抗原而获得的针对某种微生物或抗原免疫力,又称为特异性免疫,这种后天获得的特异性疫不能遗传。

2、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内容及学习目的。

答:内容: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在疾病防治诊断中应用。

目的: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奠定基础。

第一章抗原

1、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答:(1)异物性;(2)大分子物质;(3)化学组成;(4)分子结构的复杂性进入体稳定性。

2、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哪些?谈谈其医学意义。

答:(1)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感染这些微生物后,可使机体获得免疫力,因此可用于制作疫苗预防注射,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控制传染病流行,还可根据闰微生物抗

原的特异性,用免疫学方法鉴定由患者体仙分离出现原微生物,或测定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帮助诊断传染病。(2)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能中和毒素,阻止毒素与敏感细胞结合,避免机体中毒,这种抗体叫抗毒素。(3)动物血清:供给人体特异性抗毒素可中和被感染者体内相应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当再闪接受注射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死亡。(4)异嗜性抗原:临床诊断。(5)同种异型抗原,RBC血型抗原:包括ABO血型及Rh血型抗原等;人类心要组织相容性抗原。(6)自身抗体,由自身物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变奕原: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8)肿瘤抗原: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的大分子物质,有免疫原性。可分两类:A、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抗原。B、肿瘤相关抗原(TAA):这类抗原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但在细胞癌变时体内含量明显增多,无严格的特异性。TAA有两类:(1)与肿瘤有关的病毒抗原。(2)胚胎性抗原:有些肿瘤细胞能产生胚胎时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即胚胎性抗原,临床上最有意义的甲肽蛋白(AFP),AFP检测试已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普查。

3、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有何意义?

答:抗原都有特异性,它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出现特异的免疫反应。如:伤寒杆菌只与伤寒杆菌抗全权结合发生反应,不能与其它抗菌抗体结合,特异性是免疫反应最突特点,是免疫学诊断、防治的理论依据。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的,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约5—7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组成。由于化学基团的种类、性质、及空间结合不同,一种共同原刺激机体的抗体,可与其他含有共同抗原的物质结合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第二章抗体

1、比较各类Ig的结构、特点、功能。

答:IgG。

结构:多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结构型为y2k2或y2,有4个亚类,即IgG、IgG1、IgG2、IgG3、IgG4。

功能:(1)防止新生儿感染(2)可固定补体,激活补体,发挥免疫效应(3)IgG能以

其Fc段与吞噬细胞结合,有促进吞噬的调理作用(4)可促进K细胞及NK细胞杀伤靶细胞(5)与Ts细胞、B细胞结合,可调节该细胞的活性。

特点:(1)占血清Ig总是的75%。(2)关寿期最长为16—24天。(3)唯一的能通过胎盘的抗体。(4)主要的抗感染抗体。(5)能透过乱细血管理体制壁。

IgA

结构:IgA有单体和多聚体两种形式,血清中绝大多数为IgA主要为双聚体,称为分泌型IgA(SIgA)由身份个IgA单体,一个连接链(J链)和一个分泌片(Sp)共同组成。

特点:(1)为机体粘膜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若SigA合成障碍,易发生呼吸道、胃肠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不能通过胎盘,婴儿可初乳中得到SIgA。

IgM

结构:由5个单体和一个J链组成五聚体,结构型为(u2k2)5—J或(u2 2)5—J呈花环状。

功能:(1)防止发生菌血症(2)血清中出现IgM型特异性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有助于早期诊断。

特点:(1)分子量大(2)合成最早(3)激活衩体能力强(4)不易透过血管壁。

IgD

结构:为单体,结构型为δ2 k2或δ2 γ 2

特点:B细胞成熟时,膜上带有SMIgD,也是B细胞抗原受体。

IgE

结构:为单体,结构型为δ2 k2或δ2 γ 2

功能:引起I型变态反应

特点:(1)含量最少(2)产能激活补体(3)对热不稳定(4)不能通过胎盘

2、什么是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它位在医学上有何意义?

答:多克隆抗体(PcAb):抗原通常含有多种抗原决簇,所以体内产生的抗体,是由许多B 细胞及其子代,即多种纯系细胞所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单克隆抗体(McAb):最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医学意义:(PcAb)(1)用于常规多介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易出现交叉反应。(2)用于紧急预防及治疗各种微生物、外毒素引起的疾病。

(McAb)(1)用于传染病病原及肿瘤抗原的检测以协助诊断。(2)检测各种细胞抗原及受体(3)测定激素、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4)用特异的McAb或连结药物的McAb治疗肿瘤。

3、抗体有何功能?为什么具有这些功能?

答:(1)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在抗体表面上,结合反可解离,解离后,抗体分子的性质不变(2)激活补体(3)和组织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全;A、介导1型变态反应: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绅胞的膜上IgETC受体与变应原结合,使机体产生抗菌素体;B、调理知噬作用:指抗体或补体C3b,C3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以后,通过和吞噬细胞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C、发挥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素作用。(4)通过胎盘(IgG、唯一的Ig)

第三章补体

1、C3转化酶:V4和C2都是C1酯酶的天然底物。C1使C4裂解成C4b和C4a两个片段,C4b与靶细胞膜结合,在镁离子存在时C1和C4L一起把C2和C2b、C2a游离于液相中,C2b 和C4b结合可形成C4b2b。存在于脑膜上,即C2转化酶。

2、V5转化酶:C3转化酶再将C3裂解为C3a与C3b,V3b结合至C4b2b附着的邻近细胞膜上,形成C4b2b3b三分子复合物,即——。C5的此酶的天然底物。

3、膜攻击复合体:是由C5b与C6、C7、C8、C9组成的复合体、并催化C9聚化购聚合成内壁亲水的环状孔道,使胞内物质释出,水进入,导致细胞破裂。

4、调理作用:C3b、C4b与细菌、病毒等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

5、免疫粘附作用冲L体还可通过C3b使免疫复合物粘附到县有CR1—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表面,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这种作用称为免疫粘除作用。

6、过敏毒素用:

C3a、C5a和C3a均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组按、自三烯及前列腺和毒等介质,有增加毛细血管通诱性,引起血管护张、平滑肌收缩、避部水肿等炎症反尖及支气管痉挛等,此即过敏毒素作用。

7、C1抑制因子:血清不耐热的糖蛋白,患者缺乏C1抑制因子,可可引面部为中心的皮下血管性水肿。

8、C6b灭活因子:(1因子)作用于C3b,先天性1因子缺陷。不断产生C3b使人体中V3下降,易感染疾病。

9、C4结合蛋白:抑制C4b与C2结合。增强1因子对C4b的破坏。

10、H因子:C3b灭活促因子。

11、S蛋白(膜攻击复合体抑制因子):能干扰C5b67与细胞膜的结合,阻碍补体对细胞的破坏作用。

二、问答题:

1、补体活化的两条途径是什么?有何异同点?各途径的激活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见附录表

2、补体系统在细菌性感染是早期和晚期,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方式有何不同?早期,以替代途径主:是期,以经典途径为主。

3、试比较补体与抗体的异同?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见附录表二

关系:补体可辅助相应抗体,溶解细菌或红细胞

4、什么是补体?有何特点?

补体:是人和动物体内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特点:(1)不耐热,强光,振荡,酸碱均可破坏;(2)通常以非活性的酶施体形式存在;(3)有两条激活途径,而且激活物不同;(4)激活的调节是是通过自身衰变的调节,抑制物的高节;(5)通过多种途径为发挥作用。

5、简述站体活化后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器

(1)调理作用:机理,C3b是一端与靶细胞结合,另一端与带有C3b受全的细胞结合,C3b 在靶细胞和吞噬细胞间作显桥梁使两者连接起来,促进吞噬。

(2)灭菌及细胞毒作用:机理:膜功击复合体可催化C9聚合成内壁亲水的环状孔道,使胞内物质释出,水进入,导致细胞破裂。

(3)中和、溶解病毒作用:机理: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补体C4、C1q参与下,直接溶解有包膜的病毒,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或干扰病毒在细胞中增殖。(4)过敏毒素和趋化:C3a、C5a、C4a均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白三稀及前列腺毒等介质引起炎症反应及支气管痉挛等。

6、简述补体的病理作用及机理

(1)高补体血症:传染病多见。

(2)低补体血症:补体消耗增多,补体大量丧失,补体合成不足。

(3)先生性补本组分缺损或异常,影响机体的防御功能,易遭受感染发生免疫性病症。7、临床测定患者血清补体水平有何意义?

对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第四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名词解释

1、SDAg: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LA—A、B、C、DR、DQ,这类Ag称为SDAg。

2、LDAg: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用于HLA—DP检测,此类Ag称为LDAg。

二、问答题

1、简述MHC—I、R类基因产物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2、简述HL、A基因的结构及遗传特点。

结构:紧密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基因为共显性。

特点:单倍型遗传和高度多态性。

3、简述HLA的医学及生物学意义。

(1)与疾病相关的HLA。如有HLA—B27者极易患强垆一脊柱炎,有DR4者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2)MHC—II类抗原异常表达是由于感染等因影响,往往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急性风显性心脏病的心肌组织及瓣膜的血管成纤维细胞上有DR抗原出现。

第五章免疫细胞

一、名词解释

1、K细胞:即杀伤细胞。特点:膜表面有FcrR,能通过FcrR与结合了IgG型抗体的靶细胞接触,并杀伤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不受MHC限制,对正常无感染的无杀伤作用。

2、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不依赖抗体、不需抗原致敏目p具杀伤靶细胞侨胞物淋巴细胞,NK细胞占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5%—10%,对肿瘤细胞及病毒感染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TNF、LFN及IFN诱生剂有加强NK细胞杀伤的作用。

(1)AM与靶细胞释放穿子L毒

(2)ADCC

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范围较NK细胞广。

3、CD:免疫细胞膜蛋白分化抗原分分化群命名。

4、Smlg:即成熟B细胞表面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有smlgM及smlgD。SmlgM为单体。出生后B细胞经肮原刺激小mlgD即消失,smlgM基因通过转换表达出smlgG或smlgA。成年人B细胞膜上多内smlgG或smlgA,少数B细胞为smlgM/

5、PHA:即植物血凝素

6、TH细胞:既辅助性T细胞

7、TS细胞:即抑制性T细胞

8、TD(TDTH)细胞:即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

9、TC(TK)细胞:即细胞毒性T细胞

10、有丝分裂素:有丝分裂原是自植物种子中提取的糖蛋白。如植物血凝素(PHA)及刀豆蛋白A(CONA)。他们与相应受体结合,能非特异地激活静止了细胞转化为母细胞,DNA 合成增多,发生有丝分裂。

二、问答题:

1、什么是ADCC?哪些细胞有ADCC效应?

杀伤细胞镆表面有FcrR,能通过FcrR与结合了IgG型抗体的靶细胞接触,并杀佃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是有ADCC效应的细胞:K细胞NK细胞LAK细胞。

2、什么是免疫活性细胞?鉴别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根据和方法什么?

免疫活性细胞主要由T细胞、B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其中特异的免活性细胞是丁细胞和B细胞:因其细胞表面具有抗原识别受体,能够特异地识别抗原。

T、B存在于H结,外击血胸导师管C因子不包括PAF

见附录表三

3、什么是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是以哪些方式参与免疫应答的?

APC(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加工、传递抗原的细胞。

巨噬细胞能吞噬及杀灭血流及组织申,步病原微生物及衰老、损伤、癌变细胞。MC—Mф有FcrR、c3Br、c3dR,因此与抗体或补体结合了抗原物质更易被Mф吞噬,Mф也可以以ADCC方式杀伤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及肿瘤细胞。淋巴因子能激活与此同时加强Mф的功能。

4、简述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见

特点:细胞因子有许多共同特点(1)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因子也可由多种细胞产生;(2)一种因子可有一至数种生物活性,多种因子也常有某些相同的生物活性;(3)多为低分子量分泌型糖蛋白。活性强,在极微量即能发挥作用;(4)细胞因子分泌后多在局部迅速而短暂地发挥作用;(5)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引起受体构象改变,对免疫细胞进行正负调节。

第六章免疫应答与调节

一、问答题:1、什么是免疫应答?阐述其类型和过程。

免疫应答: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分为非特异免疫应答和特异免疫应答。

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进入体内的抗原出Mф或其他抗原提登细胞加工处理后,提呈于APC表面,供带有相应抗原受体的TH及其他淋巴细胞(TD、TC、B)识别、选择并结合。

(2)活化、增殖、分化阶段:与意气风发原结合的HT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并将抗原转递给带有相应smlg的B细胞,同时TH合成释放淋巴因子,协助经抗原刺激的TD与TC增殖分化为效应性TD与TC。(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效应,TD 与TC释放淋巴因子、穿孔素等,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2、TD细胞是如何发挥免疫作用?

TD为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TD介导的细胞免疫是由致敏TD再遇同种抗原刺激时,释放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并通过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的炎症,以发挥细胞免疫功能。

3、TK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

TK(TC)为细胞毒性T细胞,致每TC与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紧密接触而发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称为TC介导的细胞免疫或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4、试比较细胞介的免疫与TK(T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异同点。

见附录表四

5、什么是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须经较长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检出抗体。其特点是:抗体产生慢,血中浓义低,维持时间短,许多因素如抗原发性质、剂量、性状、注射途径,均能影响初次反应。

再次应答:机体再次受同种抗体刺激时,引起抗本产生的动态勺初次应答不同。其特点是:潜伏期短,血中抗体浓度升高快,产量高,亲和力强,维持时间久。

6、B细胞如何发挥免疫作用的?

(1)阻止细菌、病毒、毒素侵犯敏感胞:(2)与补体协作杀死、裂解细菌、病毒;(3)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使K细胞、NK细胞杀伤微生物寄生的靶细胞,以制止感染。7、试比较免疫耐受、免疫抑制与免疫缺陷。

见课本8、C4+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如何发挥作用?

TD通过释放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并通过淋巴因子引起以单细胞、臣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发挥作用。

第七章变态反应

一、名词解释

1、嗜硷粒细胞:形态与功能均与肥大细胞相似,膜上FceR1较少,主要存在血液中。

2、嗜酸粒细胞:I型变态反应患进病变组织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增加,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肥大细胞释放的嗜硷颗粒,能释放(1)组胺酶翻滚活组胺(2)芳香基硫酸酯酶灭活LTS(3)磷酯酶D灭活(4)组胺释放抑制因子使肥大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可抑制颗粒和介质释放。所以,它在I型变态反就中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3、刺激型变态瓜:是II型变态反应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使细胞损伤而促进细胞功能亢进。甲亢即属于这种特殊形式的变态反应引起。

4、血清病:一次(初次)大量注射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后,经过7—14天,有的人可出现局部红肿、皮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蛋白尿等症状,称为血清病。

5、过敏决策休克样反应:当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可发生类似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称为赫氏反应。

6、什么是变态反应?比较各型变态反应的异同(从参与的成分、发生机理、引起的疾病等方面)

变态反应: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条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变态反应。

I型变态反应:(一)参与反应的物质:(1)变态原包括许多动植物蛋白及药物、化学物质等(2)抗体主要是IgE类抗体(3)肥大细胞、嗜硷粒细胞在反应中释放的多种介质,是引起I型反应的主要物质。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释放的物质则在反应中起负调节作用。(4)介质:主要由组胺、继发介质组成。生物效应a、引起平滑肌强烈收缩,尤以其气管支气管、胃肠、膀肮、子宫的平滑机为基。B、引起血管扩张,微血管遇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局部水肿。C、引起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二)发生机理,分三个阶段(1)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体内后刺激B细胞产生Ig辽类抗体,Ig量以Fc端固定着于肥大细胞及嗜硷性粒细胞膜的FcbR1上。此时机体处于致敏状态。(1)释放介质阶段: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时,同种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使组胺、白三烯、趋化因子、肝素等释放。

(3)介质发挥效应阶段。(详细内容参见书的有关内容)

(三)临床常见症状(1)全身过敏反应:a、药物过敏性估克,b、血清过敏性休克(2)

听吸道过敏反应(3)消化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

II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物质:抗体(IgG、IgM)和位于细胞表面的相应变庆原结合,在补体、巨噬细胞和K细胞的参与下,造成靶细胞的损伤。所以又称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二)发生机理:当半抗原性的变应有所进入易致敏机体,可与体内细胞或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自身细胞受某些因素作用发生抗原性改变也可激发自身抗体。抗体多属IgG,少数为IgM、IgA,这些抗体与靶细胞表面吸附的半抗原或靶细胞本身的表面抗原结合,有时也可以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粘附于细胞表面,继而通过三个途径损伤靶细胞,(1)激活补体使靶细胞破裂(2)通过免疫调理作用靶细胞被吞噬。(3)通过K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破坏革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也有FcR,也能发挥ADCC作用。

(三)临床常见症状;1、药物变态反应性血细胞减少症。2、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3、新生儿溶血症。4、输血反应。

III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成分、抗原、抗体(gG、IgM)补体、中性粒细胞。

(二)发生机理:1、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的沉积、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IC)中等度大小可溶性IC,易沉积于组织而致病。2、IC的致病作用:IC只有在局部沉积才是毒辣作用。循环IC最常见的沉积部位为肾小球、关节、心股长基他部位的毛细血管或抗原进入部位。IC 不直接损伤组织,而是通过激活补体,招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释放出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组织,促使血小板在局部聚集并激活造成炎症性反应。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水肿、出血和坏死。

(三)临床常见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2、血清病。3、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5、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IV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成分:T细胞、抗的。

(二)发生机理L主要有两个基本环节,首先是变应原使T细胞致敏;形成抗原特异性的TD细胞及Tc细胞:其次是当致敏丁细胞再资助接触相同变应原时,TD细胞释放淋巴因子,Tc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造成组织损伤。

(三)临床常见疾病:1、传染性变态反应。2、接触性皮炎。3、感染后肾小球肾炎。4、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变应性脑脊髓炎等的组织损伤。

2、青毒素过敏休克和吸人花粉后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哪一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及病理?

属于I型。

发生机理:初次注射青霉素,吸人芬分后刺激机体产生IgE类抗体?当每次注射青霉素质进入体内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相应的IgE事,从而导致嗜碱介质释放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的呼吸道症状,以及冷汗,面色苍白,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严重可因过敏性克迅速死亡。

吸人花粉。患者吸入相应变应原后,使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主要引起平滑肌收缩。

防止原因:吸入芬粉后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寻找变应原。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可以通过询问病史和皮肤试脸来确定变应原,避免接触。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用皮肤试验,药物治疗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稳定肥大细胞膜,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糖皮质激素、钙制剂减轻疾状。

3、血清过敏性休克属哪一型变态反应?简述其发病机理。如何防治并说明其原理。

属I型。

病机:临床再次给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累答动俄免疫血清,随血流至全身临其境,可因全身微小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同时释放大量组胺。全身微循环开放。血压剧度下降,迅速引起过敏性休克。

防治:用脱敏疗法,在注射抗毒素血清时,皮肤试验时,采用脱敏方法。

原理:用微量变应注射所引起的生物活性介质释放量少,不致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的连续多次注射逐渐消耗体内已有的IgE,使机体处于暂时的脱敏状态,最终大量注入抗毒素血清不致发病。

4、举例说明某种抗原进入机体不仅引起保护性作用。还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如IV型中传染性变态反应。再次感染结核时,局部组织反应强烈,可发生坏死(病理反应),但病灶易于避限而少播散,结核杆菌的增殖受到抑制(保护性作用)。

5、药物为态反应性血细胞减少症,属哪一型变态反应,简述其发病机理。

属于II型。

发病机理:一些药物与血液中有形成分或血浆蛋白结合完成抗原后,可刺激易致敏的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当机样的药物再次进入体内吸附到血细胞上与抗体结合,通过激活补体粘附到细胞表面。而使血细胞破坏。

6、嗜酸性粒细胞在I型变态反应中有何作用?其作用如何发挥?

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嗜酸粒细胞可吞噬抗的抗体复合物,吞噬肥大细胞释放的嗜硷颗粒,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释放芳香基硫酸酪酶2活白三烯(LTS)。释放磷酯R灭活PAF。释放?“组胺释放抑制因子”,使肥大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可抑制颗粒与介质释放。

7、以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为例说明m型变态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链球菌细胞壁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中等大小可溶性IC(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本招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释放出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组织。(2)促使Pts在避部聚集,而形成血栓,IC还活化嗜碱粒细胞或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增加毛细血管的通诱性。

8、举例说明刺激型变态反应发生机理。

甲亢时,患者血清中有一种自身抗体,即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ATS)。是针对甲状腺细胞膜上促甲状腺素受体的抗体,与甲状腺素受体结合后便能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使甲状腺功能亢进。

9、简述补本在各型变态反应的中作用?

在II型:抗体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形式粘附于细胞表面,而激活补体,使靶细胞破裂。

在III型: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后,招引中性粒在避部浸泣释放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组织使血小板在局部聚集并激活造成炎症性反应。

10、为什么I型变态反应常在少数过敏体质者间发生?

(1)免疫功能异常:有的患者IL4分泌过量,IFNr产生不足,或Ts功能低下,因而易产生IgE血清中IgE含量比正常人高数倍至数十倍。有的患者产生IsgA不足或缺乏,因而且粘膜对微生物的防御力减弱。易发生炎症,致粘膜通诱性增加,肠空内未被消化的食物蛋白或空气灰尘中的变应易进入粘膜固有层刺激B细胞产生IgE。

(2)生理功能异常:有的中层得胆硷能神经兴奋性增高,胆碱酯酶活性代或缺乏,量乙酰胆硷即能引起不滑肌收缩;有的腺苜酸环化酶活性低,合成Camp量少,肥大细胞易释放颗粒,平滑肌易引起收缩;有的组胺酶、激驮酶减少或活性低,致组胺、激肋在体内堆案,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代谢功能异常,例如磺胺药类在体内不经乙酰化排出面是是经化成易与蛋白质结合的产物,与机全蛋白质结合成有免疫原性的变应原,使机体对磺胺过敏。

11、比较青霉素皮肤试验和结核菌素(OT)试验的异同?

见附录表五

12、以接触性皮炎为例说明IV型变态反应发生的机理?

变应原常为小分子半抗原,这些半抗原与人的皮肤接触时,可与角质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使T细胞致敏,形成抗原特异性的TD(CD4)细胞及Tc细胞,其次是当敏T细胞次接触相同应变原时TD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IV型变态反应。

第八章免疫就应用

1、何谓工人自动、被动免疫,比较它们的特点与用途?

自动免疫、被动免疫(见名解)

见附录表六

2、所谓血清学试验?有何特点及常类型?(见名解)

特点:(1)高度特异性(2)分子表面结合(3)需要有……定分子比例(4)反应分两个阶段

常见类型: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补体溶血反应、毒素与抗毒素集中和反应、血凝抑制试验。

3、简述“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原理?

(1)T细胞总数测定:

a:T花环试验。

方法:试验时将分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低速离心;分钟4摄氏度冰箱放置2小时后,涂片、染色,计数吸附三个以上绵羊红细胞的淋巴细胞数的百分率。

原理:人外周血中的T细胞具有绵羊红功胞受体。它能在体外与绵羊红细胞结合,使绵羊红细胞粘附于T细胞周围,形成花环。

B:T细胞异性抗原检测:方法:先用CD3单克隆抗体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反应,再国荧光素标记的抗鼠球蛋白抗体。作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阳性细胞百分率即为T 细胞百分数。

原理:T细胞表面带有T细胞特有的抗原成分(CD3)。可用其相应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

(2)T细胞亚群测定:

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

原理:T细胞不同亚群各有其特有的分化抗原,因此可用其相应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3)淋转试验:

方法:形态学方法,氟标记胸腺嘧啶惨入法。

原理:当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受到非特异性有丝分裂有,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能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免疫学名词解释1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Ag(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 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上)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力涉及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其中疏水作用力最强,它是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AD)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程度。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AD数目有关。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带现象(zone phenomenon):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在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抗原与抗体结合但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从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称为后带。 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免疫佐剂(immuno adjustvant):简称佐剂,是指某些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结合后能给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效应:初次免疫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载体上,才能使机体产生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该现象称为~。 单克隆抗体(McAB):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即~。 多克隆抗体(Pc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含有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即~ 基因工程抗体(GEAb):是利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杂交瘤技术 【原理】以聚乙二醇(PEG)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后能产生抗体的小鼠脾细胞与能在体外长期繁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通过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长期体外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将这种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可从小鼠腹水中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一)小鼠骨髓瘤细胞 理想骨髓瘤细胞的条件:①细胞株稳定,易于传代培养;②细胞株本身不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③该细胞是HGPRT或TK的缺陷株;④能与B细胞融合成稳定的杂交瘤细胞; ⑤融合率高。 目前最常用的是NS-1和SP2/O细胞株 (二)免疫脾细胞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传统概念: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现代 概念: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即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 胞)。 4.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又称:免疫反 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5.半抗原(hapten)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 共同抗原。 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多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 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的 抗体。 12.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导致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13.补体(Complement,C):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15.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6.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 物质。细胞因子能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白介素(interleukin,IL)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也可作用于其它细 胞。 18.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9.生长因子(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EGF,VEGF,NGF等。 20.趋化因子: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对中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活性。 如IL-8。 21.组织相容性: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22.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是一群高度多态性、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的基因复合体。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 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 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 二问答 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 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 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部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1.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 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3.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 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4.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 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 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6.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 TI-1抗原和TI-2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12共同抗原表位:在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共同抗原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交叉抗原。 13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族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 14同种异型抗原:是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15外源性抗原:并非由APC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16内源性抗原:指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17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8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9互补决定区:Ig的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Ab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 20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C3b,C4b等调理素)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一种细胞毒反应,指表达FcR 的具有杀伤活性细胞(如NK,单核巨噬)通过识别Ab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免疫学名词解释

1.antigen(Ag):抗原,是指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2.hapten: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 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super 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 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1/5,且不受MHC限制,故成为超抗原。 4.antibody(Ab):抗体,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 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5.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 6.hypervariable region(HVR):高变区,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 顺序与构型极易变化,这些区域为高变区。 7.variable region(V):可变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 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8.monoclonal Ab(mAb或McAb):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 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9.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city(ADCC):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的作用。NK细胞是介导ADCC效应的主要细胞。 10.opsonization: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https://www.doczj.com/doc/b618405016.html,plement(C):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包括30余种组分,是 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2.Classical pathway:补体经典途径,是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 以C1、C4、C2、C3、C5~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3.Alternative pathway:补体旁路途径,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 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4.MBL pathway:补体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形成MASP,MASP水解C4和C2启动后续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 15.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9组成。该复合 物牢固附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16.Cytokine(CK,CKs):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 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的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17.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集落刺激因子,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等。 18.Interferon(IFN):干扰素,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根据来源和理化 性质的差异可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具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 4.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5.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6.毒血症:产外毒素的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进入血液,到达特定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7.Dane颗粒:是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乙肝病毒体,是Dane通过电镜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所见到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的完整乙肝病毒颗粒。 8.细胞因子:是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微生物群,命名为正常菌群。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I抗原,由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 1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小差别很大,既能进行无性繁殖,也能进行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5.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当粘液性物质牢固与细胞壁结合,厚度大于0.2um,边界明显光镜下可见时,称之为荚膜。 16.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7.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侵袭力: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能力。 19.超敏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0.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结构。 21.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2.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也称为预防接种。 2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6.TD抗原:又称胸腺依赖性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 26.抗原提呈细胞(APC):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27.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8.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9.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0.补体: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3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A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的MHA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质抗原。 33.T细胞:T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34.B细胞:B淋巴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始祖B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故称骨髓/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 细胞。 35.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物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36.ADCC效应: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相应的低亲和力IgGFc受体即FcγRIII(CD16)结合,增强或触发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3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38.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不仅可对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鉴定,亦可区分同一菌种的不同群和型。3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其毒性作用,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40.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41.有丝分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42.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43.单核巨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44.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突起故名。45.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46.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7.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即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48.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49..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低时,则虽有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如脑膜炎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 50.不完全吞噬:吞噬细胞吞噬某些病原菌后,不能将其消化降解,使病原菌反而受到保护,并随吞噬细胞的游走在体内扩散。如结核杆菌因具有硫酸脑苷酯,可抵抗吞噬,因此在特异性免疫产生之前,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常常为不完全吞噬。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 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4.抗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 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5.免疫球蛋白: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γ球蛋白组成。 6.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 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7.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接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 相容,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基因群。 9.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的MHC。 10.B细胞受体(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受体(TCR):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12.抗原提呈细胞(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 13.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4.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 性免疫应答。 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这种细胞壁受损后,仍能够生长和分裂的细菌称为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细菌。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特性。 荚膜: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鞭毛: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芽胞:某些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